儿科护理个案
新生儿科个案护理范文

新生儿科个案护理范文一、个案基本情况。
咱们科室来了个超级可爱的小宝贝,是个早产的小男孩儿,胎龄只有32周呢。
他就像一个小小的精灵,体重也很轻,只有1.5千克,看起来就像个小猫咪一样柔弱。
小宝贝刚被送来的时候,全身红红的,皮肤薄得都能看到下面的血管,小胳膊小腿儿就像小树枝一样纤细。
二、护理问题及措施。
# (一)体温调节问题。
1. 问题阐述。
小宝贝因为早产,身体的体温调节中枢还没发育完善,就像一个小暖炉还没安装好恒温器一样。
他自己不能很好地维持体温,特别容易着凉。
2. 护理措施。
我们给他安排了一个温暖的“小窝”——暖箱。
这个暖箱就像一个温暖的子宫一样,温度和湿度都是经过精心调节的。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把暖箱温度设置在34℃左右,湿度保持在60% 70%。
每次给小宝贝做检查或者护理操作的时候,我们就像一群小心翼翼的小工匠。
先把预热好的小毛巾盖在他身上,动作迅速又轻柔,就怕他着凉。
做完操作后,马上再把他包裹好,让他在暖箱里舒舒服服的。
# (二)呼吸管理问题。
1. 问题阐述。
小宝贝的呼吸系统也很不成熟,呼吸就像一阵微弱的小风,时强时弱的。
他有时候会出现呼吸暂停的情况,可把我们吓坏了。
我们给他用上了持续正压通气(CPAP)设备,这个设备就像是给他的小肺加上了一个小助手。
它可以帮助小宝贝的肺部更好地扩张,让他呼吸得更顺畅。
我们还得时刻盯着设备的参数,就像盯着宝贝的呼吸生命线一样,一有不对劲就赶紧调整。
护士姐姐们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去看看小宝贝的呼吸情况,有时候还会轻轻拍拍他的小脚丫,刺激他一下,让他的呼吸保持正常的节奏,就像在给他的呼吸打节拍一样。
# (三)营养支持问题。
1. 问题阐述。
小宝贝这么小,肠胃功能就像一个刚起步的小工厂,还不能很好地消化和吸收食物。
但是他又需要足够的营养来快快长大。
2. 护理措施。
刚开始的时候,小宝贝不能像正常宝宝那样吃奶,我们就通过鼻饲的方式给他喂母乳。
这就好比是给小宝贝开了一条营养的“小管道”,直接把营养送到他的小肚子里。
儿科护士个案护理例文范文

儿科护士个案护理例文范文一、患儿基本情况。
我要分享的这个小患儿叫阳阳,是个3岁的小男孩,就像个调皮的小猴子。
他因为肺炎住进了我们儿科病房。
刚入院的时候,小脸蛋烧得红扑扑的,小鼻子一抽一抽的,还不停地咳嗽,那小模样看着真让人心疼。
二、护理评估。
1. 健康史。
阳阳妈妈说,这孩子前几天着凉了,刚开始就是有点小鼻涕,家里人也没太在意。
结果过了两天就开始发烧,体温一下子就飙到了39度多,吃了退烧药也不管用,这才赶紧送到医院来。
这小家伙平时身体还不错,不过就是特别爱动,一玩起来就停不下来,出汗后就容易着凉。
2. 身体状况。
体温:入院的时候体温是39.2℃,属于高热状态。
我给他量体温的时候,他还特别不配合,小身子扭来扭去的,像条小泥鳅。
呼吸:呼吸比较急促,每分钟能达到40次左右,小胸脯一起一伏的,就像个小风箱。
咳嗽:咳得很厉害,是那种刺激性的干咳,感觉他的小喉咙里像是有个小刷子在挠一样。
3. 心理状态。
阳阳刚到医院的时候特别害怕,眼睛里泪汪汪的,小手紧紧地抓着妈妈的衣服,嘴里不停地喊着“妈妈,回家,回家”。
他对周围的环境充满了恐惧,看到穿白大褂的我们就往妈妈怀里躲。
三、护理诊断。
1. 体温过高。
这是最明显的问题啦,阳阳的高热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引起惊厥等更严重的问题。
2. 气体交换受损。
他的肺部有炎症,呼吸急促,就会影响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就像小通气管道堵住了一部分一样。
3. 焦虑(患儿及家属)阳阳害怕医院,他妈妈也特别担心他的病情,每次问我病情的时候都特别紧张。
四、护理措施。
# (一)降温护理。
1. 物理降温。
我先给阳阳采用了物理降温的方法。
我拿了一块湿毛巾,轻轻地放在他的额头上,就像给他戴了个小凉帽。
这时候阳阳还不太乐意呢,小脑袋晃来晃去的。
我就哄他说:“阳阳呀,这个小毛巾是魔法毛巾哦,它能把你身体里的小火苗扑灭呢。
”然后我又用温水给他擦了擦身子,特别是脖子、腋窝和腹股沟这些大血管经过的地方,就像给这些小血管洗个凉水澡,让它们把热量带出去。
叙事护理儿科案例

叙事护理儿科案例在儿科病房里,每天都在上演着不同的故事,这里有欢笑,有泪水,更有医护人员与小患者们之间独特的情感交流。
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叙事护理案例。
我记得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病房里住进了一个叫小宝的小男孩,才三岁,长得虎头虎脑的,特别可爱。
可这小宝贝啊,一来就哭闹个不停,那哭声简直能把屋顶都掀翻。
他的爸爸妈妈在旁边急得团团转,怎么哄都哄不好。
我刚走进病房,就看到小宝红扑扑的脸蛋上挂满了泪珠,眼睛紧紧闭着,小嘴巴张得大大的,哭得那叫一个伤心。
我笑着走到他床边,蹲下来说:“哟,这是谁家的小英雄在这儿哭得这么厉害呀?是不是有小怪兽在欺负你呀?”小宝听到我的声音,稍微停顿了一下哭声,偷偷睁开眼睛看了我一眼,又接着哭起来。
我拿起旁边的一个小玩具汽车,在他面前晃了晃,说:“小宝,你看这个小汽车,它可厉害了,能跑得超级快呢。
你要是不哭了,姐姐就和你一起玩小汽车好不好?”小宝还是不理我,不过哭声稍微小了一点。
我知道,这是个好兆头。
我就开始和小宝的爸爸妈妈聊天,了解到小宝是因为害怕打针才这么哭闹的。
我心里想,这三岁的小娃娃,对打针有恐惧是很正常的呀。
我得想个办法让他不那么害怕。
我坐到小宝的床边,轻轻地摸着他的小手,说:“小宝呀,你知道吗?你的小手就像一个小城堡,每个手指头都是城堡里的小士兵呢。
现在呀,有一个小任务要交给这些小士兵。
”小宝停止了哭泣,好奇地看着我。
我接着说:“这个小任务就是让医生叔叔来检查一下城堡有没有被小怪兽破坏。
医生叔叔有一个小小的魔法针,这个魔法针就像一个小探测器,它会轻轻地碰一下小士兵,然后就能知道城堡里有没有危险啦。
而且呀,这个魔法针就像小蚂蚁咬一口那么轻,一点都不疼的哦。
”小宝半信半疑地看着我,我又说:“你看,姐姐也被魔法针碰过呢,你看姐姐现在是不是好好的?”小宝终于开口说话了,奶声奶气地问:“真的不疼吗?”我用力地点点头说:“真的不疼,而且如果小宝很勇敢的话,姐姐还会给小宝一个小贴纸哦,那可是勇敢者的标志呢。
儿科叙事护理案例分享

儿科叙事护理案例分享在儿科做护理,就像是闯进了一个小人国,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小怪兽。
有个小宝贝,感冒发烧来住院。
那脸蛋烧得红扑扑的,像个熟透的小苹果,只不过这个小苹果有点焉焉的。
他呀,特别害怕打针,一看到针头就像看到了世界末日的大怪兽,哭得那叫一个惊天动地。
那哭声简直能把医院的屋顶都掀翻,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噼里啪啦地往下掉。
我就跟他说:“宝贝呀,这个小针头就像一个小小的魔法棒,它一进到你的身体里,就会把那些让你生病的小恶魔都赶跑哦。
”小宝贝半信半疑地看着我,虽然还是哭,但是哭声明显小了很多,就像暴风雨转成了小雨淅淅沥沥。
还有个调皮的小男孩,腿受伤了。
他在病房里一刻也不闲着,像个小旋风一样转来转去。
每次给他换药,他就跟我们玩躲猫猫,一会儿躲在被子里,像个小地鼠一样只露出个小脑袋。
我就打趣说:“小旋风呀,你要是再转,你的腿上的伤口可就要生气啦,它会像个小火山一样爆发,那可就疼得你哇哇叫咯。
”他听了,立马安静了不少,乖乖地让我们换药,还睁着大眼睛问我:“姐姐,那我的伤口什么时候能像超人一样强壮呢?”有个小女孩,因为咳嗽住院。
她特别爱美,就算生病了也不忘带上她的小发卡。
可是因为咳嗽,小脸总是皱巴巴的。
我就说:“小公主呀,你这个咳嗽小怪兽把你的美貌都遮住了呢。
我们一起打败它,这样你就能像花园里最漂亮的花朵一样啦。
”她听了之后,特别配合治疗,喝药的时候虽然皱着眉头,但还是勇敢地喝下去,那表情就像在吃超级苦的柠檬一样。
在儿科护理,就像是一场充满趣味的冒险。
孩子们的天真无邪就像一道明亮的光,照亮了整个病房。
有时候他们的小任性就像一阵小乱风,吹得我们有点晕头转向,但更多时候,他们的可爱和对我们的信任,让我们觉得无比温暖。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星星,即使生病了,也闪烁着独特的光芒。
他们的小情绪就像天气一样多变,前一秒还在哭哭啼啼,下一秒可能就因为一个小笑话笑得像个小弥勒佛。
我们这些护士呀,就像是守护星星的小天使,用我们的爱和耐心,陪伴着他们度过生病的日子。
小儿外科精细化护理研究班个案分享

小儿外科精细化护理研究班个案分享小儿外科精细化护理研究班个案分享引言在小儿外科领域,精细化护理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通过一个个案分享,探讨小儿外科精细化护理的实施过程和效果。
一、个案背景介绍该个案是一名6岁男孩,因先天性心脏病需要接受心脏手术治疗。
他在手术前被安排进入小儿外科精细化护理研究班,以接受更加细致的护理。
二、术前准备在手术前,我们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了详细的沟通和教育。
我们向他们解释了手术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风险,并告知了术后康复的重要性。
同时,我们还提供了相关资料和视频,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
三、手术期间护理1. 严密监测:手术期间,我们对患者进行严密监测,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的监测,并及时记录和报告医生。
2. 术中协助:我们在手术期间为医生提供协助,如递刀、吸引血液等。
同时,我们还对手术器械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手术环境的洁净。
3. 安全措施:为了确保手术安全,我们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感染的发生。
同时,我们还采取了相应的防护措施,如佩戴手套、口罩等。
四、术后护理1. 疼痛管理:由于手术后可能会出现疼痛,我们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个体差异制定了个性化的疼痛管理方案。
这包括定时给予镇痛药物、冷敷或温敷等措施。
2. 密切观察:术后我们密切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并及时记录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
如果出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
3. 康复指导:我们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康复指导,包括饮食调理、日常生活活动指导等。
同时,我们还安排康复师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帮助他们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五、效果评估通过对该个案的精细化护理,我们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手术过程顺利进行,没有出现感染等并发症。
在术后护理过程中,患者的疼痛得到了有效控制,并且恢复情况良好。
通过康复指导和训练,患者能够逐渐恢复正常生活,并且在随访期间没有出现明显的并发症。
结论小儿外科精细化护理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个案护理儿科文档

个案护理儿科文档摘要:本文档描述了一名12岁男孩的个案护理过程。
男孩主要症状为持续高烧、咳嗽和乏力。
我们通过详细的护理措施和治疗方案,成功帮助他康复。
本文档总结了护理的关键点,包括病史采集、护理诊断、护理计划、护理实施和护理评估等方面。
关键词:个案、护理、儿科、病史、护理诊断、护理计划、护理实施、护理评估一、引言个案护理是临床护理的核心领域之一、儿科个案护理尤为重要,因为儿童对于各类疾病的反应和治疗有其特殊性。
本文档描述了一位12岁男孩的个案护理过程,希望能够为儿科护理提供参考。
二、个案描述男孩,12岁,主要症状为持续高烧、咳嗽和乏力。
就诊时体温为39.5℃,伴有轻度咳嗽和喉咙痛。
家属称症状已持续3天,疼痛缓解后会再次升高。
男孩在过去一个月内没有发生过类似症状。
三、病史采集针对男孩的病史,我们需采集以下信息:1.主要症状的发生时间、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2.是否有其他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等;3.过去是否有类似病史;4.家族病史,是否有与目前症状相关的疾病。
基于这些信息,我们可以初步判断男孩的病情并制定进一步的护理措施。
四、护理诊断根据男孩的症状和病史,我们初步推测男孩可能患有上呼吸道感染。
通过与医生进行沟通和进一步的检查,我们最终确认了男孩的诊断。
护理诊断包括:1.高热导致的体液不足;2.咳嗽引起的气道炎症;3.乏力导致的身体虚弱。
五、护理计划基于护理诊断,我们制定了护理计划:1.保持男孩的体液平衡,鼓励他多饮水,监测液体摄入和排出量;2.支持男孩进行咳嗽和痰液排出,如提供适当的雾化器和药物;3.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以减轻男孩的乏力。
六、护理实施在实施护理计划时1.给男孩提供必要的饮水,保持体液平衡;2.每天监测男孩的液体摄入和排出情况,并记录相关数据;3.为男孩提供药物和雾化器进行咳嗽和痰液排出;4.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包括减少噪音和提供合适的温度。
七、护理评估在护理过程中,我们需对男孩的病情进行评估,以确定护理计划的有效性和必要性:1.液体平衡评估:监测男孩的液体摄入和排出情况,是否保持在正常范围内;2.咳嗽治疗评估:观察男孩的咳嗽和痰液排出情况,是否有改善;3.乏力评估:观察男孩的乏力程度,是否有减轻。
儿科个案护理报告怎么写

儿科个案护理报告怎么写儿科个案护理报告是一种详细记录对某个患儿进行护理全过程的文档,它有助于医护人员了解患儿的病情、护理措施和效果,同时也是医疗质量管理和学术研究的重要资料。
下面是一个儿科个案护理报告的基本写作框架和要点:儿科个案护理报告基本框架1.患儿基本信息2.姓名、性别、年龄、体重、身高等基本资料3.住院号、入院日期、出院日期等住院信息4.主诉、既往病史、家族史等5.病情摘要6.入院时的主要症状、体征7.诊断结果(包括初步诊断和最终诊断)8.病情分级或严重程度评估9.护理评估①生理评估:生命体征、营养状况、生长发育等②心理评估:情绪状态、对疾病和治疗的理解与配合程度等③社会评估:家庭支持、经济状况等10.护理问题/诊断根据评估结果列出的主要护理问题对应的护理诊断11.护理计划与目标针对每个护理问题制定的护理措施短期和长期的护理目标12.护理措施实施具体实施的护理措施,包括药物、治疗、护理操作等实施的日期、时间、频次和责任人13.护理效果评价患儿对护理措施的反应和病情变化护理目标是否达成如有需要,调整护理计划14.出院指导与随访出院时的健康教育和指导随访计划和注意事项15.总结与建议对整个护理过程的总结对未来护理实践的建议16.写作要点①准确性:确保所有信息准确无误,包括患儿的基本信息和医疗记录。
②完整性:涵盖患儿从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不遗漏重要信息。
③客观性:基于观察和评估记录事实,避免主观臆断。
④条理性:内容组织清晰,按时间顺序或重要性排列。
⑤规范性:遵循医疗机构和学术界的写作规范。
⑥保密性:注意保护患儿及其家庭的隐私。
示例以患儿小明的个案护理报告为例,可以这样撰写(仅为简要示例):复制代码患儿基本信息:姓名:小明性别:男年龄:5岁住院号:XXXXXX入院日期:XXXX年XX月XX日病情摘要:入院时主要症状:高热、咳嗽、呼吸困难诊断结果:支气管肺炎护理评估:-生理:体温39°C,呼吸急促,肺部有湿罗音-心理:焦虑,害怕打针和治疗-社会:父母非常关心,但对疾病了解不足护理问题/诊断:-高热-气体交换受损-焦虑-知识缺乏护理计划与目标:-降温至正常范围内-改善呼吸功能-缓解焦虑情绪-提供疾病知识教育护理措施实施:-物理降温与药物降温交替使用-定时监测生命体征-协助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心理护理,增加亲子陪伴时间-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护理效果评价:-体温恢复正常-呼吸平稳,湿罗音减少-患儿情绪稳定,配合治疗-家长对疾病有了基本了解出院指导与随访:-指导家长正确用药和观察病情-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定期电话随访总结与建议:通过本次护理,患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叙事护理案例儿科

叙事护理案例儿科
一、背景
小明的妈妈发现他最近食欲不振,容易哭闹,身体也有些发热。
她带小明来到儿科就诊,经过医生的检查,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为了帮助小明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自己的病情,医生决定采用叙事护理的方式进行干预。
二、叙事护理实践
1.倾听故事:首先,护士耐心地倾听小明的妈妈讲述小明的病情和家庭情况,了解小明的喜好、生活习惯以及家庭环境等。
通过这种方式,护士能够更好地理解小明的状况和需求。
2.编撰故事:根据对小明情况的了解,护士为他编撰了一个关于“勇敢的小骑士”的故事。
故事中,小明化身为勇敢的小骑士,面临着一场与病菌的战斗。
通过这个故事,护士向小明传递了勇敢、坚强、乐观的价值观,帮助他更好地应对病情。
3.分享故事:在每天的治疗过程中,护士会与小明分享这个故事,并根据他的表现和病情进展进行适当的调整。
通过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设定,护士向小明解释了他的病情和治疗方案,让他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治疗。
4.延续故事:在小明康复的过程中,护士继续与他分享这个故事,鼓励他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习惯。
同时,护士还与小明的家长进行沟通,指导他们如何在小明的日常生活中延续这个故事,帮助他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三、效果评估
通过叙事护理的实践,小明变得更加勇敢和坚强,能够积极地面对自己的病情。
同时,叙事护理还提高了小明对治疗方案的接受度和配合度,促进了他的康复进程。
家长也对叙事护理的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种护理方式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科护理个案
韶关学院医学院刘顺铭
姓名:高佩霖性别:男民族:汉年龄:104 天
登记号:2079228
入院诊断:支气管肺炎
现病史:患儿10 天前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吐泡沫,偶咳嗽,无气喘,间有气促,无发绀,无发热,无呕吐,无抽搐,无盗汗,咯血。
今来我院就诊收住院。
精神胃纳一般,大小便正常。
出生至今间有惊跳,烦哭。
体格检查:T36.7 C, P124次/分,R36次/分,WT4.2kg BP免测。
神志清除,口唇无发绀,咽充血,双侧扁桃体未见肿大。
双侧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罗音,心腹查体无异常。
四肢肌力正常、肌张力增高,双膝生理反射存在、正常,未引出病理征,脑膜刺激征阴性。
辅助检查:胸片(2015-10-12 我院门诊):支气管肺炎。
护理诊断:
一、气体交换受损与呼吸道痰液过多及肺部炎性病变有关。
二、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年幼咳嗽无力、痰多、黏稠、不易咳出
有关
三、体温偏高与感染有关
四、潜在并发症: 心力衰竭与肺动脉压力增高及心肌受累有关
预期目标:
一、通气功能改善, 呼吸频率正常
二、能顺利有效地咯出痰液
三、控制感染,体温维持在正常范围
四、无心力衰竭现象发生
护理措施:
一、改善呼吸功能
(1)保持病室环境的舒适: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尽量是的患儿安静,以减少氧的消耗。
(2)呼吸困难者可用半卧位,并常更换体位,以减少肺部淤血和防止肺不张。
(3)给氧。
(4)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促进气体交换。
二、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1)及时清除患儿口鼻分泌物:转换体位,拍背,促使痰液排出;出;给予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必要时予以吸痰。
(2)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流质、半流质饮食,少食多餐,避免过饱影响呼吸;喂食时应耐心,防止呛咳引起窒息。
(3)遵医嘱给予袪痰剂,严重喘憋者给予支气管解痉剂。
三、降低体温:监测体温的变化并警惕高热惊厥的发生;对高热者给予降温措施;保持口腔和皮肤的清洁。
四、密切观察病情
(1)如患儿出现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气喘加剧、心加速大于
160~180次/ 分、肝脏在短时间急剧增大等心力衰竭的表现,及时报告医生,给予氧气吸入并减慢输液速度,遵医嘱给予强心、利尿药物,以增强心机
收缩力,减轻心脏负荷。
(2)若患儿出现烦躁或睡、惊厥、昏迷、呼吸不规则等,提示颅内压增高,立即报告医生并共同抢救。
效果评价:
一、患儿家长能了解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措施
二、患儿家长能懂得疾病护理知识,配合治疗
出院指导
一、保持居室通风良好,空气清新
二、注意保暖,适当添加衣服,避免着凉
三、避免儿童接触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及去公共场所。
四、保证足够的休息和合理的营养
五、康复后,鼓励多户外活动,加强身体锻炼
六、咳嗽和发烧时避免接种各种疫苗
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