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7 难忘的泼水节 (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7 难忘的泼水节 (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7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氛围,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讨论探究等方式,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会抓住关键词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了解泼水节这一民族风情,感受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原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7课《难忘的泼水节》。

2. 泼水节的来历、习俗及相关知识。

3. 课文中所涉及的重点词语、句子及语法现象。

4. 课文中所蕴含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氛围,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词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泼水节的来历、习俗及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做好批注。

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教师点评、指导,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 课堂讲解:针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句子及语法现象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5. 情感教育:通过课文中所蕴含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了解泼水节这一民族风情,感受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教学重点与难点,布置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难忘的泼水节2. 教学重点与难点3. 课文中所涉及的重点词语、句子及语法现象4. 课文中所蕴含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精选13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精选13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精选13篇)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篇1一、教材简析《难忘的泼水节》是一篇充满温情的课文。

教材配有一幅充满热情洋溢的插图,全文共有8个自然段。

课文记叙了1961年新中国总理周恩来参加傣族人民一年一度泼水节的欢乐场面,表达了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的心情。

由于年代久远,二年级的学生对周总理知之甚少,因此,课前可以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周总理的资料,也可以让学生询问身边的长辈,了解周总理的感人事迹,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版)》在第一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指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基于此,教学时应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语让学生品词、析句、朗读课文,一方面感受泼水节欢乐的场面,一方面体悟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激动、幸福和难忘。

二、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师: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56个民族,而在我们云南省西双版纳生活着一种少数民族──傣族。

你们知道傣族人民每年都要过一个隆重的节日,这个节日叫什么?指名回答,师板书:泼水节,指导学生认读并书写“泼”。

师: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中影响面,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一般是在公历的4月中旬过泼水节,时间持续3至7天。

2.师:1961年,我们新中国的总理周恩来就来到了西双版纳参加了傣族人民的泼水节,你们对周总理有哪些了解?指名交流,师相机出示周总理简介。

周恩(1898—1976)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总理。

字翔宇,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淮安,并在淮安度过童年时代。

1949年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后改称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主席、中共中央副主席。

在建立中美、中日之间正式外交关系的过程中,做出卓越的贡献。

3.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呢?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一起回到1961年的泼水节,去看看那次难忘的泼水节吧!(师板书:难忘。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7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7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7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7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指导,使学生学会体会文章感情的读书方法,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从而感受泼水节的难忘。

2.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难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课前准备:⒈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⒉学生准备:了解周总理的生平及相关故事,了解傣族及泼水节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56个民族,你们看这是哪个民族?(课件出示傣族竹楼、服饰、泼水节、孔雀舞、凤凰花等图片,并配上葫芦丝音乐,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傣族。

)课件播放至最后一张“凤凰花”图片停住,问:这是什么花“?“火红火红的凤凰花“两个表示颜色的词放在一起,这花好像更美了。

指导读词语。

2.每年4月,凤凰花开时,傣族人民就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你对泼水节有哪些了解?(如果学生答不出,教师相机简介泼水节。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难忘的泼水节》(板书课题)指导学生读好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这次泼水节为什么是难忘的?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听老师读课文。

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感知课文大意。

指名交流,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句式说出答案。

(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所以这次泼水节特别难忘)2.了解周总理。

你对周总理有哪些了解?(教师适时点拨学生:周恩来总理是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他在世时深受人民爱戴,是人民的好总理,虽然他现在已经过世了,但人民永远怀念他。

)教师小结:1961年,周总理已经60多岁了,他每天的工作非常繁忙,仍不远万里从北京先乘坐飞机,再改乘汽车,又渡船过江来到云南的一个小城同傣族人民过了一个“难忘”的泼水节。

3.这次泼水节又难忘在哪里呢?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课文。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难忘的泼水节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5篇)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难忘的泼水节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5篇)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难忘的泼水节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5篇)《难忘的泼水节》评课稿篇一孙老师的课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她活泼幽默的课堂语言。

孙老师毫不吝啬表扬的语言,在善意的表扬和鼓励的教学语言中,我看到了一位亲和温柔的孙老师,看到了一位尽可能的把每一位小朋友都带到课堂情境中的孙老师,这样的老师怎能不让孩子们喜欢亲近呢?孙老师还抛弃了灌输式的说教,而是大量的采用了"读"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习课文,由读到悟到理解,润物细无声,短短四十分钟的课堂,就采用了默读、齐度、指名读、自由读等多种朗读的形式。

不断创设情境,引导孩子们反复读,有感情的'读,在读中明理,在读中悟情。

例如,在教学"人们为了欢迎周总理做了哪些准备?"这块内容时,孙老师先让孩子们自己说一说,读一读。

再出示相应的图片,让同学们边看边读。

最后又用肢体动作来演示,孩子们不自觉的跟着老师一边做动作,一边读课文。

层层推进,不断引导,使得孩子们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到了傣族人民高兴,愉快的心情,感受到了泼水节热闹的气氛和场景。

孙老师的这节课秉承了新课改的理念,秀出了独特的风格。

值得学习、借鉴!课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篇二一、学习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二、教学重点:识字三、教学难点:体会感悟总理与人民心连心四、课前准备:教师制作课件、学生搜集查询泼水节资料,了解周总理生平,事迹。

五、课时安排:两课时六、教学时间:3月20日七、教学过程:一、导课: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

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泼水节。

那是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边疆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

二、观察插图、初读感知1、图上画的是什么情景?2、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描写的是图上的内容?3、自读课文,思考感悟。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周总理当年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2、理解1961年的泼水节为什么是“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欣赏泼水节同学们,这节语文课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组,想欣赏吗?图上的人们在干什么?你知道这是哪个民族的活动吗?设计意图:从欣赏入手,激起学生对泼水节的兴趣。

2.导入新课每年的清明节前后,当火红火红的凤凰花盛开时,傣族人民都要迎来他们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这一天,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来到聚集地,互相泼水祝福,听傣族人说身上泼到的水越多,代表收到的祝福越多。

所以,人们全身湿淋淋的,却都沉浸在欢乐和幸福之中。

大家知道这个节日就是(生答师板书)“泼”是今天要学的新字,拿起小手跟着老师写一遍。

泼水节今天课文中描写的这次泼水节是一次与众不同的,令另傣族人民世代不能忘记的泼水节。

板书“难忘”(结合实际理解“难忘”一词)这次泼水节为什么另傣族人民难忘?它到底特殊在哪?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1、范读课文。

生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读通课文。

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词语要多读几遍,把它读准确,3.检查生字(1)师:这篇课文需要我们认读的生字比较多,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现在老师想请同桌互相当小老师考一考对方,如果有不会认的,同桌一定要把你的识字方法教给他,可以帮他分析字形、给他组个词,认读完的马上坐好。

(2)出示词语指名读。

(3)认读多音字。

设计意图:遵循学生认识记规律,鼓励自主识字三、深读课文1.学习第一自然段。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三篇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三篇

【导语】《难忘的泼⽔节》讲述的是l961年敬爱的周总理到西双版纳和傣族⼈民⼀起过泼⽔节的故事。

⽂章字⾥⾏间洋溢着喜悦与热情,体现了周总理亲民、爱民、和⼈民⼼连⼼的情怀,也表达了⼈民对周总理的崇敬与爱戴。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标: 1、会认12个⽣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感悟傣族⼈民和周总理⼀起过泼⽔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民⼼连⼼有⼀定的认识,对傣族⼈民的泼⽔节有初步的感受。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周总理和傣族⼈民⼀起过泼⽔节的情景。

难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民的深厚感情, 教学⽅法:⾃主探究识字、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 第⼀课时 ⼀、启发谈话,导⼊新课。

1、师:我们的祖国边疆辽阔,有56个民族,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 随学⽣回答“傣族”教师板书。

2、师: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傣族⼈民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有⼀个盛⼤节⽇,这⼀天,傣族⼈民互相泼⽔,互相祝福。

这就是“泼⽔节”。

(板书) 3、在“泼⽔节”前⾯板书“难忘的”,齐读课题。

说说读了课题有什么想法? ⼆、⾃主学习 1、按⾃学四步骤学习课⽂。

2、检查⾃学情况。

⑴.课件出⽰⽣字,⼩⽼师领读。

⑵.识字⼩游戏 游戏⼀:找朋友 学⽣在“我会认”⾥把偏旁相同的⽣字⽤相同的颜⾊涂⼀涂。

(凤、凰)(咖、啡)(襟、褂) 游戏⼆:认读⽣字卡⽚后,教师把⽣字卡⽚发给学⽣,教师念字⾳,有该字卡⽚的学⽣站起来领读,其余学⽣跟读。

⑶.认读词语(课件出⽰). 泼⽔节因为敬爱周恩来总理花炮对襟⽩褂敲⿎ 银碗祝福健康长寿幸福令⼈盛满 (教学多⾳字:盛) ⑷.认读长句。

①周总理⾝穿对襟⽩褂,咖啡⾊长裤,头上包着⼀条⽔红⾊头⼱,笑容满⾯地来到⼈群中。

②周总理⼀⼿端着盛满清⽔的银碗,⼀⼿拿着柏树枝蘸了⽔,向⼈们泼洒,为⼈们祝福。

⑸.指名分段读课⽂,正⾳。

三、细读课⽂,体会感悟。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7课《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7课《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7课《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泼、族”等11个生字,会写“忘、泼”等13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讲述课文主要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体悟、想象画面等方式,感受泼水节的快乐氛围,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学生能够了解泼水节这一民族风俗习惯,增强对我国民族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教学内容1. 课文导入:介绍泼水节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生字词学习:学习本课的生字词,理解其含义。

3. 课文朗读: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4. 内容讨论:讨论课文中的情节,感受泼水节的快乐氛围。

5. 写作练习:仿写句子,巩固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正确认读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讲述课文主要内容。

2. 难点:通过学习课文,感受泼水节的快乐氛围,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文插图。

2. 学具:生字词卡片,课文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泼水节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生字词学习:利用PPT展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跟读,并解释字词含义。

3. 课文朗读: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指导,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 内容讨论: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的情节,感受泼水节的快乐氛围。

5. 写作练习:教师给出例句,学生仿写,巩固语言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 课题:难忘的泼水节- 生字词:泼、族、等11个生字- 课文内容:介绍泼水节的快乐氛围作业设计1. 朗读作业:学生回家后,向家长朗读课文,并解释课文内容。

2. 写作作业:仿写课文中的句子,巩固语言表达能力。

课后反思- 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泼水节的快乐氛围。

- 教师应反思作业设计是否能够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是否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年级《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精选3篇)

二年级《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精选3篇)

二年级《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精选3篇)二年级《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篇1】教学目标:1、正确地拼读“我会认”中的生字,并能组词。

从“我会认”的生字中自由挑选2—3个生字组词并能说一句话。

2、给“我会写”的生字找朋友,尽量区分一些同音字,以免学生混淆。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图文结合,体会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快乐和幸福,感悟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情厚谊。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体会揣摩人物内心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突出主题,点明重点。

(2分钟)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的小故事。

让我们一起说出故事的名字,生齐读课题。

(指导生读出温情的语气来)什么是泼水节呢?出示图片,师进行解说:当火红的凤凰花开放的时候,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

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非常隆重,相当于我们汉族的春节,每年都要举办一次。

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就成了难忘的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重点内容。

二、检查预习情况,进行汇报展示。

(10分钟)1、读读我最棒。

(2分钟)出示大屏幕fènghuángdǎiēnqiāosǎjīnguàkāfēicǎi凤凰傣恩敲撒襟褂咖啡踩duānzhànshòu端蘸寿2、说说我能行。

(3分钟)fènghuángdǎiēnqiāosǎjīnguàkāfēicǎi凤凰傣恩敲撒襟褂咖啡踩duānzhànshòu端蘸寿3、词语对对碰。

(3分钟)龙恩寿柏泼特敬鲜脚度4、美文大放送。

(2分钟)生自由读课文,读完后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小组内检查纠正。

三、图文对照,品读课文。

(28分)过渡语:伴着凤凰花的花香,踏着象脚鼓的鼓点,让我们一起走进那难忘的泼水节。

1、生观看视频。

(5分钟)(谁的眼睛最亮,看得最认真,一会儿老师可要出题目考大家的)师:傣族人民都用什么方式在庆祝泼水节?小组内交流一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难忘的泼水节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识记“泼、族”等15个生字,会写“忘、穿、令”3个生字。

2. 朗读课文,想象周总理与傣族人民欢度波水节的场景,感受幸福与欢乐的气氛。

3.能用“象脚鼓”等词语,描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情意。

教学过程:
回顾导人
1.说一说对泼水节的了解。

(泼水节这一一天,傣族人民互相泼水祝福,还举行赛龙舟、跳孔雀舞等庆祝活动。

)
2.1961 年的泼水节令傣族人民特别难忘,用上“因.......的句式说一说这是为什么。

“特别”还可以换成哪个词,放到句中说一说。

(非常、十分。

)
3.板书课题,齐读。

二、朗读课文,体会情感
(一)朗读第三自然段,感受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的盛况。

自由朗读第三段,思考: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相机指导。

(1)指导:一个“赶”字可以体会到傣族人民急切、激动的心情。

练读句子: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2)安排四次朗读,想象场景,感受热烈的气氛。

①读,教师读画线句,学生接读,整体感受热情场景。

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风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指导:你们看到了什么画面?
小结:人们铺上鲜红的地毯,用最热情的方式迎接最尊费的客人一敬爱的周总理。

②二读,用顺序词引读,感受从岸边到江面、从地面到空中,处处热闹、喜庆。

师: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看江面看空中
指导:朗读后说说你的感受。

③三读,聚焦句子,感受用词。

把“一条条、一串串”换成“一条、一串”,哪个句子更能表现节日的热闹喜庆? (“_条条、一串串”说明龙船、花炮之多,突出了波水节隆重而热烈的场面,这是傣族人民为迎接最尊贵的客人准备的。

)
指导:请用朗读表现你看到的场景。

④读出疑问:为什么傣族人民会这样欢迎周总理?教师介绍资料:
周总理是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每天他都要处理党和国家许多重要的事情,工作非常繁忙。

为了和傣族人民共同庆祝泼水节,总理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不远千里,来到了傣族人民的身边。

就是这样-一位关心傣族人民的好总理,傣家人从心底里欢迎他。

⑤四读:整体朗读第三自然段。

感受1961年的泼水节的喜庆、热闹。

引导学生读到第四句,可进一步升华情感。

引导:这样一位受人爱戴的好总理来到了傣族人民身边,人们怎能不欢呼呢? (男女生相合着读,全班同学齐读。

)
(二)学习第四至六自然段,感受共度节日、互相祝福的热闹场面。

1.图文对照学习第四自然段,感受周总理的平易近人。

(1)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

(2)品读句子: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①图文对照,说说周总理的打扮。

用-个词说说周总理脸上的表情。

(周总理的打扮和傣族人民是一一样的; 周总理和蔼可亲、笑容清面。

)
②指导朗读:周总理山为与伟战人民起过市而感到高兴呢!带着这一体会读读这个自然园。

(评读: 读第一句,体会周总理的平易近人及发自内心的高兴心情,读第二句、感受周总理与人民共舞的美好画面。

)
2.朗读第五、六自然段,感受热闹杨面、体会周总理与人民心连心。

(1)读第五自然段,周总理是怎样跟伟族人民欢度节日的?用“”面出描写周位理泼水的句手,用“”面出描写傣族人民泼水的句子。

①交流后出示词语:象脚鼓、风凰花、银碗、柏树枝。

练习说说周总理是怎样和律族人民起过泼水节的。

小结方法:借助重点词、就能把当时的场面说清楚,②说话训练,体会周总理对傣放人民的祝福。

周总理把水滨到老人(青年、孩子)身上,祝愿他们---
③男女生合作读:写周总理与像成人民万相泼水祝福的语句。

齐读第六自然段,语速稍慢,表达幸福与开心。

(三)全班深情地朗读第七、人自然段,体会感叹号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幸福、难忘、开心。

)
(四)回顾全文、升华情感
1.说说为会说这是市忘的读水节(周总理来到体放村期、把复好的祝丽带拾作线人民,像族人民永远出忘不了这天。

)
2.体会傣族人民的心情再次弃读课文。

三、指导书写
1.指导观察,发现规律。

(1)出示“忘、穿、令”3个字,观察比较,小结写好这类字的规律。

(参照本课写字要点。

)
(2)结合规律指导写“忘”字。

2.运用规律,独立写字。

(1)运用规律,独立书写“穿、令”字。

(2)结合规律互相赏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