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网络架构基础介绍
IT基础架构的类型

IT基础架构的类型在信息技术(IT)领域,基础架构是指支持和运行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的基本设施。
基础架构的选择和设计对于任何组织都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业务运营的稳定性、效率和安全性。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IT基础架构类型:1. 传统基础架构:传统基础架构通常是指组织内部搭建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环境。
它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以及相关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
传统基础架构需要大量的维护和管理工作,对硬件和软件的配置、更新和备份等都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和成本。
2. 虚拟化基础架构:虚拟化基础架构是一种通过软件技术将物理硬件资源抽象为虚拟资源,并在其上运行多个虚拟机的技术。
这种基础架构有助于提高硬件资源的利用率、简化管理和部署,并提供高可用性和灵活性。
虚拟化基础架构可以降低硬件成本和能源消耗,并加快新系统部署的速度。
3. 云基础架构:云基础架构提供了一种基于云计算技术的灵活、可扩展的IT基础设施。
它基于虚拟化技术,将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提供给用户,按需分配和付费。
云基础架构可以分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等不同类型,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的部署方式。
云基础架构能够快速响应业务需求,提供高可用性和弹性扩展,并节省资源和成本。
4. 边缘计算基础架构:边缘计算基础架构是面向物联网(IoT)应用的一种新型基础架构。
它将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放置在接近终端设备的边缘节点上,并通过边缘计算软件来管理和协调这些节点。
边缘计算基础架构可以提供低延迟、高带宽和隐私保护等优势,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如智能工厂、智能城市和自动驾驶等。
总结而言,IT基础架构的类型多种多样,不同的类型适用于不同的业务需求和技术场景。
组织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基础架构类型,以提高运行效率、降低成本,并保障安全和可靠性。
在信息技术(IT)领域,基础架构是指支持和运行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的基本设施。
无论是企业、政府机构还是个人用户,选择和设计适合自身需求的IT基础架构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业务运营的稳定性、效率和安全性。
华为it组织架构

华为it组织架构华为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拥有庞大的IT 组织架构。
本文将从华为IT组织架构的层次、职能、团队和管理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层次结构华为的IT组织架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全球IT委员会、IT部门和IT团队。
全球IT委员会是最高层级,负责制定IT战略和决策,由高层管理人员组成。
IT部门是中层管理层,负责协调和管理各个IT 团队的工作。
IT团队是具体的执行团队,负责开发、实施和维护各种IT解决方案。
二、职能划分华为的IT组织架构根据职能划分为多个部门,包括运营支持部门、业务应用部门、IT基础架构部门和IT服务部门。
1. 运营支持部门:主要负责IT系统的监控、维护和故障处理,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此外,还负责制定IT运营标准和流程,并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
2. 业务应用部门:主要负责开发和维护与业务相关的应用系统,以满足公司的业务需求。
该部门的工作涉及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和测试等环节。
3. IT基础架构部门:主要负责建设和维护IT基础设施,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等。
该部门的工作涉及设备采购、系统集成、安装调试和性能优化等。
4. IT服务部门:主要负责提供IT支持和服务,包括硬件维修、软件安装、用户培训等。
该部门的目标是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三、团队构成华为的IT团队由具有专业技能的员工组成,包括项目经理、系统分析师、开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和运维工程师等。
1. 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的规划、执行和控制,确保项目按时、按质量完成。
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项目管理经验。
2. 系统分析师:负责分析用户需求,设计系统功能和流程。
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业务理解能力和系统设计能力。
3. 开发工程师:负责根据系统设计和需求开发应用程序。
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编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测试工程师:负责对开发的应用程序进行测试,确保其功能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测试技巧和分析能力。
网络安全it基础架构

网络安全it基础架构
网络安全IT基础架构的建设至关重要。
在当今信息高度互联
的时代,网络攻击和威胁日益增多,企业和组织需要建立一个可靠的IT基础架构来保护其网络安全。
首先,网络安全IT基础架构的一个核心要素是防火墙。
防火
墙可以帮助企业过滤和监控网络流量,识别和阻止潜在的恶意攻击。
它可以设置访问控制规则,限制网络流量的来源和目标,并且可以检测到异常活动并发出警报。
其次,入侵检测系统(IDS)和入侵防御系统(IPS)也是网
络安全IT基础架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IDS可以实时监
测网络中的异常行为和攻击,并及时发出警报。
IPS则可以主
动对恶意行为进行阻断,保护网络免受攻击。
此外,安全认证和访问控制也是网络安全IT基础架构中应考
虑的重要因素。
通过为用户和设备分配唯一的身份认证信息,并采用多层次的访问控制措施,可以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和设备才能访问关键系统和数据。
此外,数据备份和恢复也是网络安全IT基础架构不可或缺的
一部分。
定期备份关键数据,并确保备份数据的安全存储,可以在发生数据丢失或系统崩溃时快速恢复。
最后,员工培训和意识提升也是网络安全IT基础架构中非常
重要的环节。
企业应为员工提供定期的网络安全培训,教育他们有关网络攻击和威胁的常识,并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行为。
综上所述,网络安全IT基础架构的建设需要综合考虑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入侵防御系统、安全认证与访问控制、数据备份与恢复以及员工培训等方面。
只有建立一个完备的基础架构才能有效保护企业和组织的网络安全。
IT基础架构标准

门较高的满意度。
B IT基础架构分析
B. IT基础架构分析
域控服务
DHCP服务
组策略服
WSUS服务
域服务器的作器用是:
器
务器
器
1.安全集中管理,统一安全策略。
的这数个据域库的防。,病务当用毒器一户服台使计用算的机登登录文录账件域号器服时和务,密域码控是制否器正存首确储器先。服要如务鉴果别正这确台则IS电允A脑许服是计务否算器是机属登于入 这个域,使用该域内其有权限访问的任何资源,像文件服务器,打印服务器
(也就是说域控制器起到一个验证作用,访问其他资源并不需要再跟域控制器
B 软件问题
B. 软件问题
软件管理问题
1. 大多数软件为盗版软件,存在重大安全风 险;
2. 软件安装过于自由,容易引起病毒,同时 存在财务风险;
3. 未统一规范各部门软件使用种类及功能的 管理规定;
4. 软件升级无法管控;
以上问题容易导致公司盗版软件泛滥,病 毒肆掠,最终影响整体网络,同时由于大量盗 版软件,存在法律风险。
IT策略与规划体系
的基础上,结合所属行业信息化方面的实 企 层 1织 战践 业 具 略、业 次 信 术和 信 体 ,信I结 息 和对 息 信 全T息体构 的 运最 化 息 面足体: 结 营系新 建 系 系企系构方架信设统统业结和面构息的的地可构用的包技远架指持:途要括术景构导续信,求了发、设企发息根对体展目计业展体据信系的标、信的系组息架认和选息需结织加构识战型化要构的以化,略和建.设战调准提,实设计略则出以施,组、的企及策满
it基础架构定义

it基础架构定义IT基础架构是指组成一个企业或组织的基本信息技术设施和系统的总体架构。
它包括硬件设备、软件应用、网络设施和数据中心等要素。
一个良好的IT基础架构能够支持企业的业务运作,提高工作效率,增强信息安全性,促进创新和发展。
IT基础架构的核心是硬件设备。
这包括服务器、计算机、存储设备等。
服务器是承担各种任务的关键设备,它可以提供文件存储、数据库管理、应用程序运行等功能。
计算机是员工进行日常工作的工具,它可以运行各种办公软件和业务应用。
存储设备用于数据的长期保存和备份,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软件应用是IT基础架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办公软件、企业资源计划(ERP)等。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核心软件,它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资源,并提供各种功能和服务。
数据库管理系统用于数据的组织、存储和访问,它是各种业务系统的基础。
办公软件提供各种办公功能,如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等。
ERP是企业管理的核心系统,它集成了企业各个部门的信息和业务流程,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协同工作。
网络设施是IT基础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无线网络等。
局域网连接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和办公区域,实现内部信息的共享和传输。
广域网连接不同地理位置的办公点,实现远程协作和资源共享。
无线网络使员工可以在办公区域内随时随地访问网络资源,提高工作的灵活性和效率。
数据中心是IT基础架构的核心设施。
它是存放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的地方,提供稳定的供电、制冷和安全环境。
数据中心通过高速网络连接各个部门和办公点,实现数据的集中存储和共享。
数据中心还提供数据备份和灾备机制,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IT基础架构是企业或组织信息化建设的基石。
它提供了硬件设备、软件应用、网络设施和数据中心等基本要素,支持企业的业务运作。
一个良好的IT基础架构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增强信息安全性,促进创新和发展。
因此,企业在建设和维护IT基础架构时,应注重技术选型、系统集成和运维管理,确保其能够满足业务需求,并具备可扩展性和可靠性。
IT基础架构规划方案

IT基础架构规划方案一、引言IT基础架构规划的目标是为了确保企业能够有效地利用现有和新兴的技术,满足业务需求,并提供高度可靠、安全和可扩展的IT基础架构。
本文将详细介绍IT基础架构规划的四个关键方面:基础设施、网络、安全和数据管理。
二、基础设施规划1.服务器和存储设备:根据业务需求,确定合适的服务器和存储设备,包括物理服务器和虚拟化技术。
同时,考虑到容灾和高可用性需求,可以使用集群和冗余设备。
2.数据中心:建立安全可靠的数据中心,包括冷却系统、UPS备份电源、灭火系统等。
同时,确保数据中心能够满足未来的扩展需求。
3.云计算:将合适的业务和应用迁移到云平台,以实现资源共享和弹性扩展,同时降低成本。
三、网络规划1.网络架构:设计合适的网络架构,包括内部和外部网络的拓扑结构,确保稳定和高性能的网络连接。
2.网络安全:配置合适的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反病毒软件,以保护网络安全。
此外,通过VPN等技术提供安全的远程访问方式。
3.网络监控:使用网络监控工具实时监测网络性能和故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四、安全规划1.访问控制:建立合理的访问控制策略,包括用户身份验证、访问权限管理等,以保护敏感数据和应用程序。
2.数据加密: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以保护数据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3.数据备份和恢复:制定完整和有效的数据备份和恢复策略,确保数据在灾难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恢复。
4.安全培训和意识:组织员工安全培训,提高他们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和意识,降低内部威胁。
五、数据管理规划1.数据库管理:根据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并确保数据库的高可用性和性能。
2.数据整合:建立数据集成平台,将分散的数据整合到一起,提供一致和可信的数据。
3.数据质量管理:制定数据质量标准和策略,监控和改善数据的质量,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六、总结以上是一个IT基础架构规划方案的例子,包括基础设施、网络、安全和数据管理四个方面。
IT基础架构

I T基础架构(总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IT基础架构一、机房系统:承载各类IT设施,保障设备正常运行和人员操作1.机柜/模块化机柜1.防静电/防雷2.电力系统/UPS3.空调/新风系统4.消防系统/监控系统5.综合布线系统二、网络系统:将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联1.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中继器/网桥/网关/Modem2.无线AC/AP3.链路:网线五类、超五类、六类三、网络基础架构:三层架构1.核心层:局域网核心转发,连接服务器区、安全管控区、园区接入区。
一般放置在中心机房1.汇聚层:用于收敛接入层较黄金,减轻核心层负担,适用于多栋大楼连接中心机房时。
每栋大楼放置一个2.接入层:网络中直接面向客户连接,终端访问的设备。
一般一层楼放置一个四、计算机系统:信息处理和存储系统1.服务器:大型机/小型机/X86服务器2.终端:PC/笔记本/手机3.存储:磁盘/光盘/移动存储五、操作系统:管理与控制计算机系统1.z/OS,AIX,HP-UX.,Solaris2.Windows Server,Linux3.Windows 7/8/9/10,Linux4.iOS,Android,Symbian,Windows Mobile六、服务器虚拟化1.VMware Hyper-V:微软 Xen2.KVM:华三CAS OpenVZ七、基础软件系统:1.数据库:Oracle MYSQL SQLServer2.国产数据库:金仓达蒙神通3.中间件:八、安全技术1.网络安全:防火墙/IDS/IPS/审计2.主机安全:CA/防病毒/审计/HIPS3.应用安全:CA/加密/容错4.物理安全:消防/监控/空调5.数据安全:数据加密/备份。
了解网络基础设施IT工程师的必修课

了解网络基础设施IT工程师的必修课网络基础设施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IT工程师在网络基础设施的搭建、维护和优化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网络基础设施IT 工程师是指具备专业技术知识和能力,负责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网络基础设施的专业人员。
对于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网络基础设施IT 工程师,掌握以下几门必修课是非常重要的。
一、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是现代信息社会中数据传输和通信的基础设施,IT工程师应该具备扎实的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在学习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时,需要了解网络的拓扑结构、通信协议、数据传输原理等。
此外,还应该熟悉常见的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并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和配置方法。
二、操作系统原理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IT工程师需要熟悉操作系统原理。
学习操作系统原理可以了解操作系统的组成、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内容。
掌握操作系统的原理对于网络基础设施的搭建和管理至关重要。
三、网络安全与防护网络安全是当前重要的IT领域之一,IT工程师应该掌握网络安全与防护的知识。
学习网络安全与防护可以了解常见的网络攻击方式如DDoS攻击、黑客入侵等,以及相应的防护方法。
此外,对于网络安全的风险评估和事件应急处理也需要进行深入学习和了解。
四、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数据库是存储和管理数据的重要工具,IT工程师需要熟悉数据库的原理和应用。
学习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可以了解数据库的设计与规划、数据的存取和操作、数据库的性能优化等内容。
掌握数据库知识有助于IT工程师进行网络基础设施的规划和数据的管理。
五、云计算技术云计算是当前热门的技术之一,IT工程师应该掌握云计算技术。
学习云计算技术可以了解云计算的基本概念、架构和服务模型,以及如何构建和管理云平台。
掌握云计算技术有利于IT工程师实现网络基础设施的弹性扩展和资源的高效利用。
六、网络编程网络编程是IT工程师必备的技能之一,对于网络基础设施IT工程师来说尤为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LAN
VLAN(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虚拟局域网 通过将局域网内的设备划分为一个个的逻辑区域。(分隔广播域)
第三层 第二层 第一层
销售部
工程部
人力资源部
分段
形成独立的冲突域,广播风暴不会波及
安全
不同网段直接是不能够互相访问的
灵活
可以跨物理环境形成同一个网段
易用
IT网络架构基础介绍
内容
1 框架模型 2 二层网络基础 3 三层网络基础 4 网络安全基础 5 网络新技术
OSI、TCP/IP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OSI七层模型
应用层
传输层 网络层 网络接口层 TCP/IP协议栈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 (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 OSI:开放系统互联 (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
三层网络主要作用
网络层( 三层) 网络层的目的是实现两个端系统之间的数据透明传送,具体功能包括寻址和路由选择、连接的建立、保持和终 止等。它提供的服务使传输层不需要了解网络中的数据传输和交换技术。
分段
形成独立的冲突域,广播风暴不会波及
做网关,实现跨网段间数据通信。
路由 路由和被路由
IP
10101100 00010000 01111010 11001100
Network
172.16.1.0
SO
A
BB
172.16.2.2 172.16.2.1
ip route 0.0.0.0 0.0.0.0 172.16.2.2
动态路由
RIP
EIGRP
OSPF
EGP
IS-IS
BGP
IGP
动态路由协议是通过将两个路由设备,通过协议组成“集群”,互相共享网络信息,形成互联互通。
内容
1 框架模型 2 二层网络基础 3 三层网络基础 4 网络安全基础 5 网络新技术
网络安全基础
准入
访问 控制
接入认证(802.1x)
设备接入交换机后触发 验证接入账号密码 MAC地址和IP地址 可计时计费
访问控制列表(ACL)
可以基于MAC或IP 写对应的源和目的 允许或拒绝 应用在端口或全局
内容
1 框架模型 2 二层网络基础 3 三层网络基础 4 网络安全基础 5 网络新技术
VxLAN
VxLAN( Virtual Extensible LAN):虚拟可扩展局域网 形成多个虚拟传输隧道,跨二层传输三层的数据。
两个数据中心之间,有两个同一个VLAN的虚拟机。 中间是三层线路意味着网关不一样。
路由表
IP和接口/下一跳关联。 表明了去哪个地址往 哪走。
直连路由 ‒ 通过接口感知到的直连网络 ‒ 接口配置IP,该接口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UP
静态路由 ‒ 使用静态路由命令手工配置
动态路由 ‒ 通过动态路由协议学习 ‒ RIP、OSPF、IS-IS、EIGRP、BGP
控制平面建立和维护路由表
数据转发
要想切换不中断业务,就需要不变IP地址。 因此需要一个大二层环境。
172
16
122
204
在IP地址3种主要类型里,各保留了3个区 域作为私有地址,其地址范围如下:
A类地址:10.0.0.0~10.255.255.255 B类地址:172.16.0.0~172.31.255.255 C类地址:192.168.0.0~192.168.255.255
路由
把用户数据从一个子网转发到另一个子网
协议:
计算机网络中两台计算机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所必须共 同遵守的数据格式和规定或规则。 为了使数据可以在网络上从源传到目的,网络所有设 备都需要讲相同的语言。
网卡:网络接入层 网卡配置一个IP个设备之间的通信是如何开展的
数据通信流程
节点的目标机网络层。
MAC地址转发
常见设备
网桥
集线器
中继器
交换机
交换机主要作用
地址学习
每 个 接 口 可 连 接 一 个 具 备 MAC 地 址 的 终 端 。 接口刚接上设备的时候,设备更换的时候。
帧的转发
根据MAC地址表。 实现数据帧的正确转发和过滤。
防止环路
利用生成树技术。 逻辑阻断部分接口,避免环路。
可以让整个网络看起来逻辑清晰
VLAN
Hale Waihona Puke Switch A干道连接 快速以太网
Switch B
Red VLAN
Black VLAN
Green VLAN
Red VLAN
Black VLAN
Green VLAN
ACCESS口 对接终端 只能传输指定的单个VLAN
TRUNK口 对接交换 |
交换机 || || PC-A 过DNS解析成IP地址(14.215.177.39)
传输层
准备发送,并被传输层的TCP打上自己的报头
头中源IP是192.168.1.1,目的IP是14.215.177.39 源端口号为12345(随机),目的端口号是443
将 数 据 包 封 装 上 IP 包 头,通过路由表转发。
数据平面查找路由表,转发数据 ‒ 基于目标IP,按照最长匹配原则查找路由表。找到 转发,找不到丢弃 ‒ 转发数据前必须基于出口链路完成数据链路层封装 ‒ 路由器的行为是逐跳的
路由协议分类
静态路由
动态路由
静态路由
缺省路由/默认路由
Stub Network
生成树
环路:网络中的连线形成一个“环”,容易绕来绕去走不出去。 出现原因:交换机冗余配置,误插线。
STP RSTP
CST
潜在风险:形成广播风暴,造成网络数据包剧增,可能引起瘫痪。 解决办法:将“环”状拓扑变为“树”状拓扑。
PVST MST
内容
1 框架模型 2 二层网络基础 3 三层网络基础 4 网络安全基础 5 网络新技术
网络层 打上网络报头
数据链路层
通过ARP解析出14.215.177.39对应的MAC,交换机根据MAC地址 表转发到对应的接口
网络层 路由器通过路由表转发,从互联网出去
内容
1 框架模型 2 二层网络基础 3 三层网络基础 4 网络安全基础 5 网络新技术
二层网络主要作用
数据链路层( 二层)
在物理层提供的服务的基础上向网络层提供服务,其最基本的服务是将源自网络层来的数据可靠地传输到相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