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酷土豆合并案例分析报告
优酷土豆的成功并购分析

优酷土豆的成功并购分析文化产业管理1101班李莉110907104优酷土豆在前年的“闪婚”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一阵热潮,许多网友还曾戏称“优酷土豆都结婚了,我们又相信爱情了”,在2012年的3月12日,优酷网和土豆网共同宣布双方于3月11日签订最终协议,优酷和土豆以100%换股的方式合并,新公司名为优酷土豆股份有限公司。
据说这是中国市场上最大的股票交换并购案例。
一、合并前的双方情况1、优酷的运营简介优酷网是中国领先的视频分享网站,是中国网络视频行业的第一品牌。
由古永锵在2006年6月21日创立,优酷网以“快者为王”为产品理念,注重用户体验,不断完善服务策略,其卓尔不群的“快速播放,快速发布,快速搜索”的产品特性,充分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互动需求,使之成为中国视频网站中的领军势力。
优酷网现已成为互联网拍客聚集的阵营。
美国东部时间2010年12月8日,优酷网成功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
优酷网拥有世界级的风险投资支持,是国内视频领域屈指可数的获得1亿元人民币以上投资的网站之一。
投资方包括硅谷历史最悠久的风险投资公司Sutter Hill Ventures,世界上最大投资基金之一的Farallon Capital,还有中国本土唯一的常青基金Chengwei Ventures。
这些投资机构实力强劲,其共同特点是资金雄厚,具有远见卓识,为优酷网稳健、有序的长远发展战略提供了充足的弹药。
在完善的技术平台支持下,优酷网已成为国内在线观看流畅率最高的视频分享网站。
由电信行业资深专业人士规划设计,针对中国复杂电信环境,精确到二级城市的流量监控和调配系统,自建与合作相结合,打造业内最便捷、最精确、最流畅的内容分发系统,保障优酷网成为国内在线观看流畅率最高的视频分享网站。
占公司总人数60%以上的资深技术人员,辅以专业的用户体验(UE)及用户界面(UI)工程师,有效保证页面及内容以最新颖、最简捷、最及时的方式,送达用户眼前。
优酷收购土豆案例分析

并购背景
1. 竞争对手林立, 模仿和同质化竞 争相当严重,没 有谁占绝对领导 地位。
并购背景
2.财务上持续亏
损,不断“烧 钱”,现金流短 缺告急。
并购动因
1.市场交易费用 合并之后,最明显的成本节约就是视频的版权采购成 本,通过双方的资源共享,可以大幅的节约视频采购成本; 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广告定价权(议价能力增强)。 2.管理交易费用 从全球范围来看,媒体和内容分销领域的利润表现与 规模、市场份额、运营范围等密切关联。合并后,两者的 市场份额达到35.5%,通过绝对份额的扩大以达到迅速占领 市场有利地位的目的,从而降低管理交易费用。
脸儿姐你好,谢谢!推荐你 听歌曲《罗马表》,很色情 哦~
3.避免恶性竞争 高度重合的业务模式、投资者和用户,盈利模式的重合, 在这样的情况下,土豆选择卖给优酷可以说是无奈也是明 智之选。合并既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集中力 量聚焦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视频大佬携巨资杀入市场,视频市场不确定性 凸显。被深度套牢的投资人最终无法忍受持续亏损的土豆, 推动了此次合并以求套现。
二土豆简介土豆网是中国最早和最具影响力的视频分享网站是中国网络视频行业的领军品牌也是全球最早上线的视频分享网站之一网站以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为产品理念2011年8月17日土豆网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创始人为王微
优酷土豆并购案例分析
3月12日下午,优 酷网和土豆网共同宣 布双方于3月11日签订 最终协议,优酷和土 豆将以100%换股的方 式合并,新公司名为 优酷土豆股份有限公 司,土豆网将退市。
并购双方自身情况
(一)优酷网:成绩与问题
优酷创立于2006年6月,创立人为刚刚离开搜狐的古
永锵。上一财年,优酷净收入1.43亿美元,较2010年增 长132%,净亏损为0.27亿美元,虽较2010年亏损16%, 但仍为实现盈利。大代价购买版权、高昂的宽带成本 使优酷开支巨大,这一问题在近年来甚至有越发严重 的趋势。
优酷土豆合并案例分析

4组成员: 主讲:葛鑫鑫 组员:王梅、 刘小靖、 王永青、刘倩辉、 董丽娜
1.优酷与土豆为什么合并?
1.为了给用户提供更高质量的视频体验。 2.视频行业竞争激烈,优酷土豆竞争力逐渐 削弱,它们希望改变格局,通过合并可以 吸引更多用户关注,使双方用户共享资源, 提升竞争力。 3.合并有利于降低成本,提升广告定价权, 提升盈利能力。合并之后,最明显的成本 节约就是视频的版权采购成本,通过双方 的资都极 为有利。
2.优酷与土豆合并虽然短期内有力,但优 酷土豆的长期赢利压力会更大。 优酷土豆并购后虽然会降低购买成本, 但视频版权费很贵,我国视频行业的 “虚热”很严重,大部分赢利企业处于 赔钱状态,特别是优酷土豆作为垂直视 频网站底气不足,购视频卖广告的模式 会有其弊病。
4.并购给所在行业带来哪些影响?
1.并购后优酷土豆会成为行业理所当然的老大, 使行业内版权资源更加集中,也使广告价 格呈现更大价差 。 优酷与土豆原已与多家公司展开版权合作, 并购后把已有的版权资源整合后几乎可代 表整个视频行业的现状 ;并购后议价权增 强,新公司对广告商的报价将稳中有升, 其它视频公司则可能出于争夺行业“第二 名”的缘故,报价竞争更加激烈,无法追 随享受前者的涨价趋势;
2.它们的并购模式是什么?
换股吸收合并:优酷和土豆以100%换股 方式合并 优势: 优酷作为合并方不必通过以现金 支付的方式来购买被合并方的全部资 产和股份,由此可以避免因吸收合并 过程中大量的现金流出,保持合并方 企业即存续公司的企业实力,有利于 企业的长远发展。
3.并购后的风险有哪些?
1.优酷土豆在整合双方的业务、文化、团 体、行政存在难度。 并购后企业首先要进行资源的有效整合, 才能化零为整,发挥最大效用,但优酷 土豆团体整合时容易内部队员担忧,而 文化整合则可能丧失一种风格,同时就 丧失了一部分用户。
土豆优酷案例分析

消费者 1.更完美的服务
行业 1.加剧行业竞争
负面影响
小结
三 案例总结
一 案例背景
(一)土豆优酷合并 优酷网与土豆网宣布以 100%换股的方式合并,土豆所有已发行股及土豆的美国存托凭 证,均退市兑换成优酷股。合并后的公司称,优酷土豆股份有限公司。合并后的优酷土豆将 拥有最庞大的用户群体、最多元化的视频内容、最成熟的视频技术平台和最强大的收入转换 能力,并将带给用户最高质量的视频体验。2012 年 8 月 20 日,优酷土豆股合并方案获批准 通过,公司正式成立。
优酷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古永锵指出:“我们将开创中国网络视频 土豆网 LOGO 新纪元。优酷土豆将拥有最庞大的用户群体、最多元化的视频内容、最成熟的视频技术平台 和最强大的收入转换能力,并将带给用户最高质量的视频体验。”
(2)消费者 1.网民会是受益者,能在网上看到质量更清晰、免费、独播的影视剧。此外,
2. 激烈的市场竞争 优酷与土豆的合并是势在必行的一件事,后都有靠山,视频只是他们 的分支业务。而对于优酷和土豆来说,视频则是他们生命。优酷和土豆是视频业的两大巨头, 他们被其他网站的收购可能性不大,而他们为了保住在视频业的领先地位,双方合并是一条 最稳妥的道路。
案例分析
目录 一 案例背景
(一)土豆优酷合并 (二)土豆优酷简介 (二)视频市场概括及行业状况
二 案例分析
(一)土豆优酷携原因
1. 巨大的资金压力 2. 激烈的市场竞争 3. 资本家逐求利益
(二)“强强联手”所带来的影响
自身 1.更高的市场份额 2.版权资源更加集中 3.视频行业广告价格呈现更大价差
以 “快者为王”为产品理念,注重用户体验,不断完善服务策略,其卓尔不群的“快速播 放,快速发布,快速搜索”的产品特性,充分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互动需求,使之成 为中国视频网站中的领军势力。优酷网现已成为互联网拍客聚集的阵营.
优酷土豆并购案例分析

三、并购评价及总结
• 理论上可能存在的风险
• 1)合并必须经历的磨合期使协同效应的产生需要 时间 • 2)协同效应对二增强优酷土豆集团在行业中的竞 争优势到底有多大作用仍丌明确 • 3)合并所可能产生的其他成本
a、用户重合度问题 b、沟通成本、谈判成本 c、企业文化差异(70%30%) d、官僚弊病 e、弱化企业活力(竞争)
三、并购评价及总结
• 现状:走过磨合期之后,无论是从资本市场的角度还是从 财务指标的角度,优酷土豆合并的战略意义逐渐显现,特 别在移动网络端快速发展时期,规模优势明显 • 原因:由中国网络产业特性决定 “先下手为强”和“赢家通吃” 从腾讯->->阿里巳巳 充分体现了这个规律
• 结论:目前来看此次并购是成功的,利用两家企业的先发 优势,通过合并,迅速形成行业内规模优势,树立和巩固 了行业绝对龙头地位,有效应对其他互联网巨头通过资金 优势挤入网络视频行业的威胁。
二、动机分析
• 1、战略角度 • 2、经济角度 • 3、股东角度
1、战略角度
• 2012 年1 月,在网页端优酷和土豆的用户浏览时长份额 高达42. 4%,剩余57. 7% 则被爱奇艺、搜狐、乐视、 腾讯等企业瓜分。整个市场基本处二巨头垄断状态。过度 的竞争对双斱发展都没有益处。
• 对二土豆网,如果坚持长期竞争的战略,最终的结果可能 是被驱逐出市场;
谢谢观赏!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2、并购方式选择
• 换购并购:换购并购是指公司将目标公司的股票按一定比 例换成本公司的股票,目标公司将被终止,或成为收购公司 的子公司
• 2012 年3 月12 日,优酷股份有限公司和土豆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宣布 双斱二3 月11 日签订最终协议,将以100% 换股的斱式合并。优酷网、 土豆网合并根据协议条款,自合并生效日起,土豆所有已发行和流通 中的A 类普通股和B 类普通股将退市,每股兑换成7. 177 优酷A 类 普通股; 土豆的美国存托凭证将退市并兑换成1. 595 股优酷美国存托 凭证。每股土豆美国存托凭证相当二4 股土豆B 类普通股,每股优酷 美国存托凭证相当二18 股优酷A 类普通股。合并后,优酷股东及美 国存托凭证持有者将拥有新公司约71. 5%的股份,土豆股东及美国 存托凭证持有者将拥有约28. 5%的股份。合并后的新公司将命名为 优酷土豆股份有限公司( Youku Tudou Inc.) • 土豆股价价值将达39.89美元,较目前的股价溢价为159%
优酷土豆合并案例分析

目录第一部分:导论 (3)研究工具 (3)公司介绍 (3)第二部分:行业分析 (4)宏观环境分析 (4)微观环境分析 (5)合并动因分析 (7)合并现状 (9)各界评价 (10)第三部分:改进建议 (12)关于用户体验方面 (12)土豆和优酷网站评论版块的改进设想 (15)优酷土豆盈利模式新探讨一一个性化收视之路....... . (16)优酷土豆合并后网络营销策划 (17)进优质视频的上传一一反现金计划 (18)研究工具•PEST分析一一外部环境分析• 5 FORCE (五力模型)——行业竞争结构分析•SWOT矩阵较通用的内外部分析工具,亦可据此确定营销战略公司介绍合并前概况土豆网“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土豆网是中国最早和最具影响力的视频分享网站,是中国网络视频行业的领军品牌,也是全球最早上线的视频分享网站之一。
土豆网于2005年4月15 口正式上线,每天独立用户数超过2500万,每月1.5亿用户,拥有超过8000万的注册用户。
2011年8月17 口,土豆网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其提供的视频内容主要包括网友自行制作或分享的视频节目、来自内容提供商的视频节目以及土豆自身投资制作的节目,其收入主要来源于广告收入。
优酷网"世界都在看"优酷网是领先的视频分享网站,是国内行业的第一品牌。
优酷网以为基础,开拓的成功应用模式,为用户浏览、搜索、创造和分享视频提供最高品质的服务。
优酷网于2006年12 月21 口正式运营,于2010年12月在美国上市。
目前优酷每周覆盖的不重复用户达1.5亿,口视频播放量为2.8亿。
合并后概况优酷土豆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3月12 口,优酷股份有限公司和土豆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宣布双方于2012年3 月11 口签订最终协议,优酷和土豆将以100%的方式合并。
合并后的新公司将命名为优酷土豆股份(YoukuTudouInc.)。
优酷的将继续在纽约交易,代码YOKU。
而土豆网则将退市。
优酷 土豆 并购的案例分析

企业并购原因
• • • • • • • 增强市场力量 实现跨越式发展 降低进入壁垒 实现优势互补 适应多元化发展需求 增强国际竞争力 获得价值被低估的公 司
作为中国国内的视频行业,“抱团取暖,搏杀对手”是多数人对优酷 土豆合并原因的解读,至少可以在市场份额上合并在一起,增强了市场 力量。 视频业两个最大的玩家合一,最明显最直接的好处就是版权成本的降 低,比如1家买100万,2家打包买可能只需150万,协同效应显而易见。 再加上后台资源的整合运用,如带宽服务器的更有效配置,优酷土豆的 运营效率和盈利水平都会有明显提升。众所周知,两家自创立初围绕版 权问题多次爆发口水战,前不久土豆还获得了日本新番动漫的版权,一 时间优酷上的动漫视频大幅删减,优酷则利用其电视剧的优势回击,但 现在两家合为一家,可谓实现优势互补。 两家历史最久、技术实力最强、内容最丰富的视频公司合并后,势 必将在技术支持上实现协同,最终形成的是两个成熟的视频技术平台, 从而也可以带给用户最高质量的视频体验。从而适应多元化发展的需要。
数据显示,作为中国排名前两位的视频公司,优酷土豆合并后总的市场占有率 超过40%,排位之后的任何一个竞争对手,都不及优酷土豆的1/4。同为国内视频界 前列的二位,他们的合并属于业内的横向并购。由于优酷、土豆的受众人群和内容 定位不尽相同,合并后将拥有最庞大的用户群体、最多元化的视频内容。互联网时 代,用户量是谈营销效果和商业模式的根本。 此次优酷土豆合并是两家公司考虑现状的决定。合并之前,优酷的资金相对宽 裕,土豆的资金相对紧缩。合并之后,土豆在解决资金燃眉之急的同时,优酷也可 以扩大自己的市场规模。就日常经营而言,两家并为一家,不会再在广告招商中互 相拆台、恶性竞争,而是可以站在同一战壕里与客户谈条件;也不会再在版权竞价 中你死我活、哄抬物价,而是可以通过规模优势来讨价还价,并且花一份钱就解决 两家的版权问题。如此一来,新的优酷土豆公司将在开源和节流两方面都有作为, 财务报表自会有所改善。
视频企业的并购案例分析--以优酷并购土豆为例

视频企业的并购案例分析--以优酷并购土豆为例优酷和土豆是中国两个最早的在线视频公司之一,它们的合并可以追溯到2012年初。
以下是这个并购案例的分析。
1.背景和目的优酷和土豆作为在线视频业务的先驱,一直处于竞争状态。
合并的主要目的是合并双方的用户,并形成更大、更强大的企业以应对这个行业的竞争。
优酷企业还希望通过这个并购来扩大其在中国在线视频市场的份额。
此外,这个并购也为优酷带来了国际资产,对公司未来的国际化战略有帮助。
2.并购的过程优酷和土豆之间的合并是一个复杂的交易,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在2011年,优酷向土豆提出了收购请求,并得到了股东的初步接受。
然而,双方无法就具体的收购价格和其他条款达成一致。
最终,在2012年初,优酷和土豆宣布同意进行反向收购,但土豆将继续作为独立的品牌运营。
3.收益和成果这个并购给优酷带来了很多好处。
首先,合并双方的用户数量,为优酷带来了更多的观众和用户。
其次,由于土豆的海外资产,优酷扩大了其在国际市场的存在感。
最后,优酷获得了土豆在移动端的技术,帮助其扩大了对移动市场的覆盖面。
4.挑战和风险这个并购也存在着一些挑战和风险。
首先,双方的业务模式和文化不同,必须合并并保持核心价值和文化的稳定。
此外,双方的用户和内容基础也不同,必须整合和重组。
最后,由于整个行业处于快速变化的状态,必须监测行业变化,以保持竞争力。
总的来说,优酷和土豆的合并案例充满了挑战和机遇。
成功的关键在于合并时将核心价值和文化保持稳定,并整合和提高其用户基础和内容资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酷土豆合并案例分析报告院系:经济管理学院专业:财务管理指导老师:郝成林小组成员:刘雨杰陈艳娟王璐璐窦如宇目录一、案例背景二、案例问题三、分析问题四、案例拓展一、案例背景G时代:移动拥有最多的用户群体。
3G时代:中国自主研发了TD-SCDMA,而为了等待TD-SCDMA技术的成熟,推迟到2009年才发放3G牌照。
在制式上,中国移动采用的是中国自主研发的3G 标准TD-SCDMA。
中国联通则采用WCDMA,这是国际上应用最广泛,占据全球80%以上市场份额的终端最丰富的标准制式,而中国电信则是CDMA2000技术制式。
在3G时代,移动从实际用户使用的角度看是失败的,终端匮乏,网络覆盖最差,以2g为代表的中国移动用户群逐渐的向中国联通、中国电信3g网络迁移。
而联通在制式和终端上颇具优势,网速最好,发展迅猛,今年上半年用户已破一亿;电信终端比较丰富,网络覆盖最好,网速较快,发展也比移动好。
3G时代,三家运营商中联通获益最大,然后是电信,移动处在劣势。
4G时代:4G应该是近段曝光率频繁的一个词,在3G还未完全进入市场时,4G通信时代便悄然慢慢走近我们。
在3G时代中国为了等待TD-SCDWA技术的成熟推迟牌照发放,晚了国外近十年,而为了扶持自主创新技术TD-LTE,中国又可能成为率先发展4G的国家。
对联通电信来说,他们刚进入3G投资回报期,并不急于从3G过渡到4G;而在3G时代处于劣势的移动,则急于进入4G,摆脱3G 时代的劣势。
已经在国内十多个城市开展TD-LTE扩大规模试验网建设的中国移动,曾表达过“希望国家尽快发放4G牌照、以便推进4G商用进程”的意愿。
而不论各运营商持何态度,工信部部长已公开表示:4G牌照将会在今年年内发放。
LTE技术在准4G时代中占据主流,它可以分为FDD-LTE和TDD-LTE。
TD-LTE 是已被国际电信联盟(ITU)确定为三大4G标准之一的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通信技术标准,而FDD-LTE当前世界上采用的国家及地区最广泛的,终端种类最丰富的一种4G标准。
TD-LTETD-LTE(Time Division Long Term Evolution,分时长期演进)是基于3GPP 长期演进技术(LTE)的一种通讯技术与标准,属于LTE的一个分支。
该技术由上海贝尔、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大唐电信、华为技术、中兴通讯、中国移动、高通、ST-Ericsson等业者共同开发。
TD-LTE也叫LTE TDD,TDD即指时分双工(Time-division duplex)。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媒体普遍将TD-LTE宣传为中国国产标准,事实上其技术属于LTE (长期演进技术)。
中国政府和企业是TD-LTE 的主要推动者。
TD-LTE的升级版叫做TD-LTE Advanced,这才是真正的4G标准。
TD-LTE与TD-SCDMA实际上没有关系,TD-SCDMA是CDMA(码分多址)技术,TD-LTE是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
两者从编解码、帧格式、空口、信令,到网络架构,都不一样。
FDD-LTEFDD(频分双工)是该LTE技术的双工模式之一,应用FDD(频分双工)式的LTE即为FDD-LTE。
由于无线技术的差异、使用频段的不同以及各个厂家的利益等因素,FDD-LTE的标准化与产业发展都领先于TDD-LTE。
FDD-LTE已成为当前世界上采用的国家及地区最广泛的,终端种类最丰富的一种4G标准。
FDD模式的特点是在分离(上下行频率间隔190MHz)的两个对称频率信道上,系统进行接收和传送,用保证频段来分离接收和传送信道。
FDD模式的优点是采用包交换等技术,可突破二代发展的瓶颈,实现高速数据业务,并可提高频谱利用率,增加系统容量。
就全球来说,FDD-LTE的商用情况比TDD-LTE要强许多。
据GSA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19日,全球有156家运营商已在67个国家/地区推出LTE商用服务。
其中实现TD-LTE商用的运营商数量为14家,即将部署LTE TDD网络的有19家,大多数国家与运营商都是采用FDD-LTE进行建网。
而包括中国移动,目前只有中移动和国外日本软银、沙特Mobily、波兰Aero2还有印度一个运营商等采用TD-LTE。
FDD-LTE与TD-LTE各有技术、成本、产业规模和政策方面的优势。
从现在世界范围来看,FDD-LTE的发展形势和成熟度要比TD-LTE要好,但是后者拥有了大量的国产自主知识产权,而且技术上也具独有的优势:频谱利用率高和灵活性较佳。
4G牌照国内三家运营商中国移动、联通、电信采用的3G标准分别是TD-SCDMA、WCDMA、CDMA2000。
来到了4G时代,从三家运营商高层在此前不久的表态来看,运营商对LTE的态度存在明显分歧。
多方消息证明中国移动还是坚定不移地走TD-LTE的演进路线,已经在国内十多个城市开展TD-LTE扩大规模试验网建设的中国移动,曾表达过“希望国家尽快发放4G牌照、以便推进4G商用进程”的意愿。
而刚刚进入3G投资回报期的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则并不急于从3G过渡到4G。
根据中国联通、电信高层在一些活动出席场合所透露,这两者在网络演进方面更加倾向于FDD-LTE的演进,因为这种演进史符合国际化的方向。
TD-LTE是中国主导的通信技术标准,也是中国在世界范围内争取通信产业话语权的重要武器。
在3G时代,中国TD-SCDMA未能走出国门,成为“孤岛化技术”;而如今业界普遍认为TD-LTE成为全球4G主流技术的时间窗口就在这一两年,如果商用时间延后,将致使全球大部分份额被FDD-LTE 占据,重演3G 时代的窘境。
为了避免这一情况,中国政府在加速推进4G进程上决心十足,对TD 政策倾斜也不难理解。
不过最终三大运营商将会采用何种制式尚未有定论,因为工信部还没有正式发放4G的牌照。
目前,移动发放TD板上钉钉。
但电信联通局势还不明朗。
TD-LTE 领域投资较大的厂商,也包括TD产业联盟极力推动政策向TD-LTE倾斜,强调中国有必要在初期形成单一TD-LTE市场,先促进TD产业成熟;而联通电信就技术、市场角度上随后在公开场合再次表达了希望获得FDD LTE牌照的意愿。
中国电信董事长王晓初提出如果三家运营商同时获得TD-LTE牌照,中国电信将租用中国移动的部分网络资源,以租代建。
两股力量的博弈,让中国4G走向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从运营投入和未来发展方向来看,中移动必然选择TD-LTE牌照,国家也自然会发给中移动,这个显然是定论,而玄机出在频谱上。
要解释频谱依然专业的会让你头疼,简单来说,在我国任何新的无线通信技术要想推向市场,必先要获得国家对这个新技术所划分的频谱资源,此后再申请相关运营牌照,之后就可以推向市场。
从今年我国公布的新频谱规划方案中,将2.6GHz频段全部190MHz频率资源全部给了TD-LTE,这意味着未来TD-LTE的频谱竟高达190MHz,如此之多的频谱资源显然非一家运营商所能独享。
据业内资深人士之前向腾讯科技表示, 一家运营商是无法承建 频率所需要的网络建设容量,这对中国移动而言成本实在太大了。
在 时代,中国移动、中国电信 微博 、中国联通 微博 拥有的 频谱资源分别为 、 、 ,加起来都不过 , 的 制式频率足够全部运营商使用。
显然,中国电信、中国联其中必有一家或两家都会获得一定 的频谱资源,有了频谱,也就意味着其中一家或两家都会获得 运营牌照。
据了解,在2012年12月,中国移动已联合两家通信设备厂商——爱立信和中兴通讯,通过LTE TDD/FDD融合组网的方式在香港正式启动TD-LTE商用网络。
据了解,在中国移动香港公司正式启动LTE融合商用网络之前,国际上已有多家运营商开通了LTE融合网络或两张网络的融合运营。
从全球范围来看,LTE TDD/FDD融合组网已经成为全球移动宽带的重要演进方向。
电信董事长王晓初明确表示过,TD-LTE将被用于覆盖所选本地网城市中业务密集的热点地区、有业务需求但地区改造不成熟的城郊结合部、正处于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但暂不具备光纤到户的农村富裕地区。
而LTEFDD则将作为本地网城市的主城区及部分发达县城城区、4A级及以上重要风景区的覆盖。
很显然,FDD 将是中国电信未来4G网络的主力干将,而TD-LTE更像是备用查漏补缺的替补队员,被用来支援偏远地区的网络覆盖以及热点地区的增强覆盖。
TDD与FDD的孰轻孰重,在中国电信的业务分配上也已表露无遗。
从国家政策层面考虑,中国电信上 ,显然可与中移动一道,拉动整个 产业链。
但若中国电信两网同步部署, 必遭冷落,结果很有可能是,中国电信在取得 频谱资源后,将其作为一项面子工程敷衍了事,这显然达不到协同中国移动拉动整个 产业链的战略构想。
发放4G牌照的不同方式,将会直接影响整个产业的发展进程,同样也会对三家运营商的未来走向造成不同程度影响,甚至关系到国内通信产业格局的变化。
二、案例问题1.中国由3G进军4G,是否过急了?2.猜测我国牌照发放方式:FDD牌照是最初就与TD牌照一起发放,还是等待TD 发展一段时间再发?3.移动联通电信就TD FDD如何开展合作才能平衡这三家运营商的利益,实现共赢。
三、分析问题五、案例拓展中国移动 发展前景如何?未来三大运营商发展趋势?国内发展相比欧美要慢一些,欧洲已经有了商用,但国内也就是在实验局阶段,但就全球来看, 的发展没有原来想象的那么快,主要是 演进到 后,无线部分下行可达 ,上行可达 ,基本能够满足当前的网络需求,而且在现有 网络上升级即可,所以对于运营商来讲不是很迫切升级到 ( ),当然这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主要还是要看业务的发展,如果将来出现了一些当前网络满足不了的业务,比如说对实时性要求比较高的业务,上下行对等的业务等,而且很赚钱,那大家都会去上 。
未来三大运营商的发展趋势:比较看好中国电信,但当前它采用的是 标准,有点受制约,所以中国电信会积极推动中国 的发展,到了那时,它结合固网优势,发展综合运营,优势较大。
中国移动的 标准是 ,这个就中国用,国产的,不好说,好在移动 用户基数大,但毫无疑问被联通抢走了一部分高端用户,它也是 的坚定推动者。
联通目前采用 ,最成熟,能演进到 ,技术最先进,但运营方面,不怎么看好,服务相比移动差一些,它对 的需求最不迫切,而且 的投入估计短时间也赚不回来,所以不会那么急着建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