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网络新闻传播的历程
第1章 新闻传播的产生与发展

二、新闻传播业时代
印刷传播时代 人类新闻传播革命性的变化应该说始于印刷 新闻的诞生。印刷新闻使新闻传播成为一 种相对独立的信息传播类别
电子传播时代 主要是指以广播和电视为主体的电子传播。 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期一系列的重要发 明,标志着电子新闻传播时代的到来。
网络传播时代 网络传播将人类的传送与收受整体上带入主动的 时代、互动的时代。实际上,网络媒介已经开始 改变传统的新闻传播格局,对传统的新闻传播观 念、新闻传收方式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后新闻传播时代 人类现在具有的新闻传播形式也许在不久的将来 会发生某种变化,出现新的传播新闻的观念和方 式。至于将来的新闻传播到底会以什么样的形式 出现,难以作出准确的预料,留给后人去做。
(一)对传播的基本理解
传播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往活动,交 往的基本内容包括信息、观念和情感。简 单说,传播就是人与人之间进行的信息交 流与分享活动,这里的人不单是个人,也 可能是由个人组成的群体或团体,这里的 “信息”是广义的,包括所有的精神产物。
定义:新闻传播是一种关于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 信息的传受活动。
第一章 新闻传播的产生与发展
对新闻传播演变发展历史的描述,目的在 于以鸟瞰的方式,把握人类新闻传播的基 本轨迹,为随后的理论展开提供一个宏观 的论说背景
第一节 新闻传播现象的产生
对新闻传播产生或起源的解释与描述,实 际上是以今天对新闻传播的理解为尺度, 去发现和衡量人类传播史的结果。
一、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传播
第二节 新闻传播的发展
新闻传播的发展,在于描述新闻传播作为一种社 会现象的历史演变过程。
此处,我们以近代西方新闻传播业的诞生为界限, 将整个人类的新闻传播历史过程分为“前新闻传 播业时代”、“新闻传播业时代”和“后新闻传 播业时代”,每一时代(主要是前两个时代)内部再 以最能代表新闻传播发展水平的传播媒介为根据, 划分为不同的媒介时代。
第一章从信息传播到新闻传播的历史发展第二节人类传播的阶段

• (4)口袋书——大众阅读的兴起。 • 企鹅书店:1935年,英国开始出版以文艺作品为 主的“企鹅革命”,大规模的连锁店。 • 美国出现了25美分的廉价书,这些书附在报纸后 面,随后在南北战争时出现了“10美分读物”, 内容以军人为对象。1922年,德威特· 华莱士创办 了《读者文摘》。1939年,罗伯特· 德· 格拉夫创 立了“口袋出版社”:以尽可能低的价格,把最 好的书送到尽可能多的人的手中。”
年,成都印《大藏经》,前后用了十二年,刻板十三万块;北宋政府 的中央教育机构——国子监,印经史方面的书籍,刻板十多万块。从
这两个数字,可以看出当时印刷业规模之大,宋朝雕板印刷的书籍,
现在知道的就有七百多种。 宋朝的雕版印刷,一般多用木板刻字,但也有人用铜板雕刻。上海博 物馆收藏有北宋“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刷广告所用的铜版,可见当 时也掌握了雕刻铜版的技术。 • (2)宋代:活字印刷 • 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有记载。四大发明中三大发明都是在宋朝。火 药、指南针和活字印刷。
第一章 从信息传播到新闻传播 的历史发展
• 传播的总体阶段 • 口头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 电子传播
• 一、口头传播时代 • 1、人类早期的简单信息传播
(1)口语传播 巴别塔的故事
•
《圣经·旧约》记载:大洪水劫后,天下人都讲一样的语言,都 有一样的口音。诺亚的子孙越来越多,遍布地面,于是向东迁移。 在示拿地(古巴比伦附近),他们遇见一片平原,定居下来。由 于平原上用作建筑的石料很不易得到,他们彼此商量说:“来吧, 我们要做砖,把砖烧透了。”于是他们拿砖当石头,又拿石漆当 灰泥。他们又说:“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 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由于大家 语言相通,同心协力,建成的巴比伦城繁华而美丽,高塔直插云 霄,似乎要与天公一比高低。没想到此举惊动了上帝……
我国网络新闻图像传播的历程

我国网络新闻图像传播的历程作者:王文利,袁佳来源:《新媒体研究》2018年第22期摘要从1994年至今,我国网络新闻图像传播可分为Web1.0互联网、Web2.0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三个时期。
在三个不同的时期,网络新闻图像传播在传播内容、传播速度、传播方式、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关键词互联网;新闻图像;传播历程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22-0108-02网络新闻图像是网络新闻信息的组成部分之一。
按照互联网发展的历史分期,网络新闻图像传播可分为三个时期。
1 Web1.0互联网的新闻图像传播(1994—2004)网络新闻图像传播最初是通过电子邮件、邮件列表和电子论坛进行。
电子邮件、邮件列表和电子论坛因其所传递的内容含有非常主观、不专业的因素,因此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新闻图像传播。
此后,随着专业化的新闻传播机构在网络上出现,真正的网络新闻图像传播才随之出现。
世界上第一家上网报纸是1987年美国的《圣何塞信使报》。
1994年美国上网报纸几十家,全世界接近100家。
到1998年,全美有1/3的报纸开办了网络版。
这些上网报纸,刊登了不少新闻照片和新闻图示,是早期正规的网络新闻图像传播活动。
1994年我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
1995年《神州学人》杂志开办网络版,成为国内第一家上网的纸质媒体。
自1997年下半年,传统媒体机构上网呈加速趋势,报刊、广播、电视、通讯社等纷纷建立网站。
到1999年6月,网上报纸达273种,占1998年全国报纸种数的13.2%。
1999年底上网报纸近1 000家,上网广播电台和电视台超过100家。
新闻图像传播日益活跃,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如1999年北约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后,人民网、新华网都刊发了大量的新闻图像。
1999年,党中央关于网络新闻宣传工作第一个指导性文件《中央宣传部、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关于加强国际互联网络新闻宣传工作的意见》的通知(33号文件),正式公布。
第一讲 网络新闻传播的历程

2、网络新闻传播
网络新闻是网络新闻传播的内容。网络新闻传播 是指人们通过互联网传播新闻的活动。 网络新闻的英文Internet-news或者Online-news,网 网络新闻的英文Internet-news或者Online-news,网 络新闻传播的英文Internet-journalism,或者Online络新闻传播的英文Internet-journalism,或者Onlinejournalism
5、网上媒体
网上媒体指的是以比特为原生态形式出现的网站, 这些数字化的报纸、广播电视节目只存在于互联 网中而无现实媒体的对应物。
从中文网络传播的情况看,网上媒体的诞 生通常是以1998年新浪和搜狐开始登载新闻 生通常是以1998年新浪和搜狐开始登载新闻 作为起点。
具体形态上,网上媒体包括商业网站、个人网站 和个人主页。 在我国,传统媒体网站和商业网站的新闻中心或 新闻频道,构成了当前的网络新闻事业的主体。
2、邮件群目录
一个邮件群目录是一组用户的电子邮件地址。 这组拥护为了讨论某一个问题而结成一个目录, 如果组内某一用户在这个地址上发送一条信息, 则组内所有人都可以接受。互联网上的邮件群 目录涵盖数千个主题。
案例: 案例:
创办于1997年的《隧道》,自称是“ 创办于1997年的《隧道》,自称是“中国大陆第 一份以电子邮件连续传递的自由杂志。” 一份以电子邮件连续传递的自由杂志。”只要用 户愿意接受并把自己的邮件地址给对方,就能收 到它通过电子邮件发来的新闻。
事后,有人这样评论:汪兆骞是“ 事后,有人这样评论:汪兆骞是“公公背儿媳, 费力不讨好”,杨沫是“ 费力不讨好”,杨沫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 心。” 心。” 汪兆骞后来在接受《北京青年报》 汪兆骞后来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 他写的《梅开二度访杨沫》 他写的《梅开二度访杨沫》采用的是新新闻主义 写作手法,“所谓新新闻主义是近年国际比较流 写作手法,“所谓新新闻主义是近年国际比较流 行的一种创作方法,特别是在材料真实的基础上, 加以虚构、补充,这样可以使枯燥的资料活脱起 来,将人物的音容笑貌逼真地再现出来,使文章 更具可读性。” 更具可读性。”
第二章 我国网络新闻传播发展的历史

多种力量加入:商业网站、网上媒体、个人站点、政府网站和专业网站
(二)中国网络媒体和网络新闻的发展
1993年12月6日,《杭州日报》通过杭州市的联机服务网进行传输,拉开了中国报纸
电子化的序幕。(但是并未接入互联网) 1995年1月12日《神州学人》杂志开中国出版物上网之先河 ,第一家上网期刊 1995年12月20日,《中国贸易报》首先开通网络版,第一家上网日报。 1996年10月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建立自己的网站 1996年12月中央电视台建立自己的网站 1997年1月,《人民日报》网络版创刊,揭开了国内媒体大批上网的序幕。 1997年11月7日,新华社正式开通自己的网站 1998年,商业门户网站“网易”与“搜狐”开通了新闻频道 1999年,新浪在中国大陆最先发布北约飞机轰炸中国大使馆的消息,一举成名,奠定 “看新闻上新浪”的基础。 2000年,千龙新闻网和东方网先后成立,新闻媒体和商业公司联合,中国大陆出现真 正的网络新闻媒体。4月,中国新闻社走上国际互联网
15世纪40年代,德国工匠古登堡Gutenberg) 发明金属活字印刷。 印刷使公共教育成为可能。
宋代毕昇发明 活字印刷
1405德国人谷登堡 发明现代印刷术
19世纪上半叶,以《太阳报》为首的大众化 报纸崛起。
电子传播时代
◆拓展了传播的时间和空间。 跨地域的即时传播成为现实
◆特点:即时性,传播空间无限扩大,模拟 信号,数字信号,多形式,数字化革命
口语传播阶段(自然记忆阶段)/言传身教
◆语言是传播的基本媒介,集体记忆是信息的惟一存 储方式,信息传播和交流通过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完 成。谚语和俗语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特点:主观的,群体记忆少,直接交流,信息流失 及推移错漏,亲闻亲知,无文字传递 局限性:信息资源无法实现全社会共享,而依赖于 信息持有者的个体记忆和控制。限制了传播范围; 记录性差
第一讲网络新闻传播的历程PPT课件

• 现为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教授、博导,中国传 播学会副会长、中国网络传播学会会长,中国新闻 奖、长江韬奋奖评委。先后在电子科技大学、四川 大学、暨南大学任教。2008年入选广东省“千百十 人才工程”省级培养对象、新闻出版总署“全国新 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 才”。1989年以来一直从事新闻传播学的教学与研 究,涉及新闻传播理论、传媒经营管理、网络传播、 媒介文化与媒介批评等领域。
与网络等同起来,通 常也可以接受。
• ——彭兰《网络传播 概论》
• 1974年瑟夫和鲍勃·坎提出了TCP协议和IP协议,10年之后的 1983年,TCP/IP协议被指定为话联网的标准协议,为所有网络 所采用,这意味着互联网世界有了统一的“语言”。
• TCP/IP协议成为互联网的标准协议,是互联网技术史上的第一次 飞跃——全球互联网正式诞生的标志。
(一)计算机成为传播媒介的历史
• 第五次革命 • 作为传播媒介的互联网,是从计算机(电脑)技术发展而来的。
电脑诞生之初是为了克服人脑在存储和处理信息方面能力的局限, 还不是传播媒介,只是人脑思维功能的延伸,安分守己的处理 “信息”而不是发送信息。
• ENIAC,世界上第一台通用计算机。1946年2月14日在美国宾 夕法尼亚大学宣告诞生,承担开发任务的“莫尔小组”由四 位科学家和工程师埃克特、莫克利、戈尔斯坦、博克斯组成。 总工程师埃克特时年仅25岁。
网络新闻传播学
一、研究对象
• 对象即网络新闻传播,就是以互联网作为媒介而开展的新闻传播 活动。
• 作为一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产生的新型传播形态,网络新闻传 播不仅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断发展,生机勃勃,而且极大地改变 了原有的新闻传播格局,使得人类社会的新闻传播活动进入了网 络新闻传播的崭新时代。
网络新闻传播知识点汇总

简答题:一、二章几个概念:1、网络媒体:由报刊社、电台、电视台、通讯社等传统新闻机构创办的媒体网站和从事新闻传播的商业网站,以及其他发布新闻信息的各种网站。
2、网络媒体的主体:传统媒体网站和商业网站的新闻中心。
3、网络新闻传播:主要指网络媒体通过互联网而进行的新闻传播活动。
4、网络新闻事业:是网络新闻传播的专门化、职业化形态。
网络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对网络新闻传播的研究;对网络新闻事业的研究第一章网络新闻传播的历程第一节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互联网的本质:将若干LAN(局域网)和WAN(广域网)连成一个大而合一的全球计算机网络。
传播媒介,即传播意义上的媒介,是指承载、传递信息的物理形式。
当计算机(电脑)将信息技术、媒体技术和通讯技术等结合起来形成国际互联网(Internet)时,有人指出,网络化的个人电脑的出现,标志着一场媒介革命的来临。
真正意义上的传播媒介形成——万维网(World Wide Web)计算机网络:将各自独立的计算机处理节点通过线路连接成为计算机系统。
二、计算机网络的形成和发展互联网形成和发展的阶段:1、略具雏形的ARPANET阶段(1969年—1986年)2、在科研教育中发展的NSFNET阶段(1986年—1992年)3、在商业化运作中飞跃的互联网阶段(1992年以来)4、Web 2.0 兴起(2004以来)三、互联网的功能和应用(一)互联网媒体的技术特征:具备信息源、渠道、接受终端三位一体的综合性、一体化的高效功能。
包括多媒体、超文本、分组交换、同步传播和交互性五个方面。
(二)网络媒体的功能:1、多媒体功能2、信息检索功能3、超链接功能此外还包括媒介数据库服务、用户反馈、用户参与新闻报道等功能。
(三)互联网在信息传播中的应用电子邮件、万维网、在线聊天、网上论坛、博客、维基、微博第二节网络新闻传播的产生二、网络媒体的新闻传播网络新闻:报纸、杂志社、广播电台、电视台、通讯社等建立的网站或其他专门化的新闻性网站所发布的新闻。
网络传播概论

二、功能:交流沟通,宣泄心理,人格虚拟
1、传递信息信息流意见流
2、协调入际关系交流情感
3、调节情绪满足心理需求
第四节网络上的群体传播(组织传播)
一、网络群体传播
群体,广义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与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活动,并有着兆同
3、去中心和网络技术人员所特有的信息平等与共享的理想及其持续相应的努力有关例
如, 番茄花园 番茄花园版xp
(三)海量信息的兼容化、控制性、强时效性
l、传统媒介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的工具,传统媒介控制者的地域性使传统媒介表现
出较强的地域性
2、网络是全球网民信息沟通的媒介平台,,个人、政府、财团无法控制媒介生态、传播图景、舆论态势
二、网络传播特性
(一)数字化、多媒体交互性、易检性
传统的大众传媒以点对面的单向性传播为主要传播方式;
网络媒体再现以电脑为媒介,参与者双方创造和分享信息的动态过程和结构形态,异步性颠覆,互动传播模式
例如,早期,人际传播办式运用多,如E-mail QQ,随技术成熟,社会运用普及。90年代中期,传统媒体上网,将人际传播、大众传播融为一体。
二网络传播对传统大众传播理论的冲击
l、网络传播模式
2、网络传播中的传播者
问题:什么样的传者成为权威的信息发布者?形象和品牌,传播手段和技巧
3、网络传播中的受众
4, 网络传播的效果
比如,议程设置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培养理论
三、功能
l、监视环境
广泛信息源,向社会成员提供社会内部和外部环境的重要事件最新变化
2.1990年,中国政府正式注册CN顶级域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华事件
安华被革职后,网络上出现了许多有关改革运动的网站, 各种各样的自由言论在选择在网络这个不受控制的空间进行传播。 在安华的支持者所设立的新闻网页中,激烈讨论安华和首相马哈迪的斗争的讨论中, 几乎每一分钟都有人发表新的言论或者回应别人的意见, 它引起了巨大的滚动雪球的全球传播效应。
扩展知识:——新新闻主义 扩展知识:——新新闻主义 梅耶认为创办于1879年的 悉尼每日电讯》 年的《 梅耶认为创办于1879年的《悉尼每日电讯》 是澳大利亚“新新闻主义” 是澳大利亚“新新闻主义”开始的标志 。
2、邮件群目录
一个邮件群目录是一组用户的电子邮件地址。 这组拥护为了讨论某一个问题而结成一个目录, 如果组内某一用户在这个地址上发送一条信息, 则组内所有人都可以接受。互联网上的邮件群 目录涵盖数千个主题。
案例: 案例:
创办于1997年的《隧道》,自称是“ 创办于1997年的《隧道》,自称是“中国大陆第 一份以电子邮件连续传递的自由杂志。” 一份以电子邮件连续传递的自由杂志。”只要用 户愿意接受并把自己的邮件地址给对方,就能收 到它通过电子邮件发来的新闻。
4、上网媒体
上网媒体指的是先以原子形态出现的传统媒体所 设立的网站。
具体运作形态主要有两种: 具体运作形态主要有两种:
一是传统媒体(包括报刊杂志和广播电台、电视 台)创办的网站,如人民网、新华网、中国互联 网新闻中心、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网站和《 网新闻中心、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网站和《中国日 报》网站五大网站; 二是由政府、新闻单位、公司企业联办的股份制 网站,如北京的千龙网、上海的东方网、天津的 北方网、和四川的四川新闻网。
案例: 案例:
1992年著名作家杨沫诉汪兆骞侵害名誉权、隐私 1992年著名作家杨沫诉汪兆骞侵害名誉权、隐私 权一案。 该案源于《知识与生活》 该案源于《知识与生活》杂志上刊登的汪兆骞撰 写的《梅开二度访杨沫》 写的《梅开二度访杨沫》,该文字里行间不乏溢 美、褒扬之词,作者的尊崇、敬仰之词通篇可见。 但是,杨沫看到这篇文章却十分激愤,采取了 “全方位”诉讼的方式对付汪兆骞,其理由就是 全方位” 文章严重失实。
2、网络新闻传播
网络新闻是网络新闻传播的内容。网络新闻传播 是指人们通过互联网传播新闻的活动。 网络新闻的英文Internet-news或者Online-news,网 网络新闻的英文Internet-news或者Online-news,网 络新闻传播的英文Internet-journalism,或者Online络新闻传播的英文Internet-journalism,或者Onlinejournalism
3、网络新闻事业
当网络新闻传播高度专业化、职业化,并由专门 的网络媒体来开展的时候,就产生了网络新闻事 业。换句话说,网络新闻事业是网络新闻传播的 专门化、职业化形态。
具体而言,网络新闻事业就是传统媒体所设立的 网站、商业网站所设立的新闻中心,以及发布新 闻为核心的网上原生媒体和个人站点所从事的网 络新闻传播活动。
严格地讲,电子邮件和邮件群目录们所传递的信息常常杂有主观的、猜测的成分。 随着专业性、体制化的新闻传播机构在网络上的 出现,真正的网络新闻才随之诞生。
案例: 案例:
世界第一家拥有报纸网络版的是美国加利福尼亚 州的《圣何塞信使报》 1987年,这家位于美国 州的《圣何塞信使报》。1987年,这家位于美国 硅谷的报纸,首先将纸上的内容放上了尚处于起 步阶段的互联网,从而开启了电子报刊和网络新 闻传播的新纪元。
如今提起网络新闻,往往是指由报社、杂志社、 广播电台、电视台、通讯社等建立的网站或其他 专门化的新闻性网沾所发布的新闻。网络新闻媒 体,从一般意义上讲,是指借助互联网发布新闻 和进行新闻信息服务的站点。
二、概念界定
1、网络新闻
网络新闻是指通过互联网传播的新近变动或正在 变动的事实的报道和评论。 广义的网络新闻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一切新闻性 信息及其评说; 狭义的网络新闻则是指网络媒体所传播的新闻报 道及其评论。
5、网上媒体
网上媒体指的是以比特为原生态形式出现的网站, 这些数字化的报纸、广播电视节目只存在于互联 网中而无现实媒体的对应物。
从中文网络传播的情况看,网上媒体的诞 生通常是以1998年新浪和搜狐开始登载新闻 生通常是以1998年新浪和搜狐开始登载新闻 作为起点。
具体形态上,网上媒体包括商业网站、个人网站 和个人主页。 在我国,传统媒体网站和商业网站的新闻中心或 新闻频道,构成了当前的网络新闻事业的主体。
事后,有人这样评论:汪兆骞是“ 事后,有人这样评论:汪兆骞是“公公背儿媳, 费力不讨好”,杨沫是“ 费力不讨好”,杨沫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 心。” 心。” 汪兆骞后来在接受《北京青年报》 汪兆骞后来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 他写的《梅开二度访杨沫》 他写的《梅开二度访杨沫》采用的是新新闻主义 写作手法,“所谓新新闻主义是近年国际比较流 写作手法,“所谓新新闻主义是近年国际比较流 行的一种创作方法,特别是在材料真实的基础上, 加以虚构、补充,这样可以使枯燥的资料活脱起 来,将人物的音容笑貌逼真地再现出来,使文章 更具可读性。” 更具可读性。”
第一讲 网络新闻传播的历程
一、网络新闻的起源
阿帕网的初衷不是交流信息,而是为了共享资源, 但是互联网却因为在传播交流信息方面的强大功 能而为人们所接受和欢迎。
1、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在1972年被波士顿BBN这家咨询公司的 电子邮件在1972年被波士顿BBN这家咨询公司的 职员发明以来,很快就被数千名早期用户使用, 随之形成铺天盖地的浪潮。 电子邮件是最早在传播信息、发送新闻信息方面 开创了网络新闻的先河。
三、个案分析
推动网络新闻发展的网络传播事件
斯塔尔报告 印尼排华暴乱 安华事件
斯塔尔报告
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人们不是通过电视、电台或者报纸, 而是通过Internet率先了解一个重大新闻事件的详情。
印尼排华暴乱
在暴乱爆发的第一时间里,新加坡《联合早报》电子版便进行了报道, 在网络受众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在该报所开辟的印尼局势讨论区里, 当天夜里便有数十条电子邮件一拥而入。
新新闻主义的特点(梅耶的看法)
可取之处:它充满了技巧技能、变化差异、耸人 听闻、怜悯同情和慷慨的天性; 缺点:它很轻浮。它不顾风险地做出判断,因为 它希望这些内容是真实的;即使它们是荒谬的, 也不要去管它;不管报道的内容是什么,一定要 让报道显得真实” 让报道显得真实”。
随着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新闻的报道方式也在 发生着变化。特别是上世纪60年代在西方社会出 发生着变化。特别是上世纪60年代在西方社会出 现了新新闻主义,用小说的笔法写新闻故事。
3、电子论坛
电子邮件和邮件群目录是向一小部分人传送信息 的好方式,但如果需要向许多人传递信息,就需 要电子公告版了。 电子公告版也被称为电子论坛,其中的话题覆盖 面极广。新闻讨论组就是Internet上的一个主要的 面极广。新闻讨论组就是Internet上的一个主要的 电子公告版服务。
4、网络媒体的新闻传播
网络新闻是指传受基于Internet的新闻信息——具 网络新闻是指传受基于Internet的新闻信息——具 体来说,它是任何传受者通过Internet发布或再发 体来说,它是任何传受者通过Internet发布或再发 布,而任何接受者通过Internet视听、下载、交互 布,而任何接受者通过Internet视听、下载、交互 或传播的新闻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