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故障诊断技术6_旋转机械故障诊断
点检基础篇-6-旋转电机的故障监测与诊断

4.3旋转电机的故障监测与诊断4 .3. 1概述旋转电机系泛指同步机、异步机、直流机。
这些设备是企业生产的动力,是关键设备,一台电机出现 故障将会造成整条生产线停产,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这些关键设备一则个大,二则技术性能要求高、价格都很贵、故障和事故意味着效益的流失。
预防事故的发生已是企业管理者主要工作内容之一。
投人较少资金安置设备事故监测系统、监测预防设备故障的发生可以减少设备故障造成巨大的经济损 失。
大型电机的故障可分为电气故障和机械故障两类,产生两类故障原因及故障性质不同,处理方法也 不尽相同。
4. 3. 2旋转电机的电气故障4. 3. 2 .1故障种类电气故障可分为短路、断路、失磁、破损等几类。
短路:电机绕组匝间、绕组对地、绕组相间、定子与转子之间、接线端子与滑环的短路等。
造成短路 事故的原因是绕组匝间、匝对地、相间绝缘受潮或老化,或机械损伤、长期过载发热绝缘性能降低电击 穿、过电压击穿等。
断路:绕组和导体发热烧断、导体连接点松开、绕组端接点脱焊或受机械力甩开等。
失磁:直流机磁场失电或绕组断路短路等。
4. 3 .2 .2旋转电机的关键参数——绝缘强度旋转电机所产生各种故障几乎都和绝缘参数有直接和间接的关系。
电机质量的高低绝缘是度量的 主要参数之一,对于电机运行维护的主要工作也是围绕绝缘进行的。
绝缘材料致命的弱点是怕高温,温度升高绝缘值下降,温度达到一定值后绝缘材料变质,所以监控电机的运行温度成为监控电机绝缘状况 的重要手段。
4. 3. 3电机的监测内容4. 3. 3. 1监测电机的各种电流(1)检测电机电流的有效值。
通过对电机三相绕组运行电流有效值的监测,可知道和掌握电机的 运行状况,电流表读数表咀三相电流平衡不超过额定值,表示电机运行正常;如果三相电流有一相无读 数,表明电机断相;如果三相电流超出额定值,应迅速查明原因进行处理或者进行限载减载,防止电机发 热而破坏电机的绝缘;如果三相电流不平衡,有的很小,有的大于额定值很多,表示三相绕组绝缘出现故 障,可能柏接地或匝间短路,必须减载和相应检查处理。
旋转机械故障诊断

旋转机械故障诊断
----机组振动的原因及分析
一、 旋转机械的分类
旋转机械是指主要功能是由旋转动作来完成的机械,尤其是指转速较高的机械。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动力机械
(1) 原动机 如蒸汽涡轮机、燃气涡轮机等,利用高压蒸汽或气体的压力能膨胀做功推动转子旋转。
(2) 流体输送机械 这类机械的转子被原动机拖动,通过转子的叶片将能量传递被输送的流体,他可分为以下两类:
7、 转子在运转时突然破裂等因素产生的不平衡。
不平衡因素有时只有一种,有时有几种同时存在。
三)、不平衡产生的振动有以下特点
1、 当转子的转速低于临界转速时,振幅随转速的上升而上升;当转子的转速高于临界转速时,随着转速的上升振幅趋于一个较小的定值。
2、 由于作用力方向随着转子的转动而转动,振动在频谱图上反映的是转子的工作频率。
四、 不平衡的诊断及对策
一)、转子的静平衡和动平衡
1、 转子的静平衡:使转子产生偏心距的称为静不平衡。静不平衡是质量的平衡,在水平轨道上既可以测量出不平衡质量的方位,通过加重或去重可以做到静平衡。
2、 转子的动平衡:多盘转子在转子的不同平面存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或多个不平衡质量,转子总的偏心距为零,作静平衡实验室转子可以随遇平衡,转子在旋转时产生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离心力组成离心力矩,从而引起震动。
旋转机械故障基本机理与诊断技术

图 陀螺力矩的影响
这一力矩与成正比,相当于弹性力矩。在正进动 (0< </2)的情况下,它使转轴的变形减小, 因而提高了转轴的弹性刚度,即提高了转子的临界 角速度。在反进动( /2 < <)的情况下, 这力矩使转轴的变形增大,从而降低了转轴的刚度, 即降低了转子的临界角速度。故陀螺力矩对转于临 界转速的影响是正进动时,它提高了临界转速;反 进动时,它降低了临界转速。
量信息的基础上,基于机器的故障机理,从中提取 故障特征,进行周密的分析。例如,对于汽轮机、 压缩机等流体旋转机械的异常振动和噪声,其振动 信号从幅值域、频率域和时间域为诊断机器故障提 供了重要的信息,然而它只是机器故障信息的一部 分;而流体机械的负荷变化,以及介质的温度、压 力和流量等,对机器的运行状态有重要的影响,往 往是造成机器发生异常振动和运行失稳的重要因素。
(c)当= n时,A,是共振情况,实际上由于 存在阻尼,振幅A不是无穷大而是较大的有限值, 转轴的振动仍然非常剧烈,以致有可能断裂。 n 称为转轴的“临界角速度”;与其对应的每分钟的 转数则称为“临界转速”,以nc表示 ,即
因
故
研究不平衡响应时如果考虑外阻力的作用, 则复变量式变为
其特解为
Z=|A |ej(t+)
一、概述
旋转机械的种类繁多,有发电机、汽轮机、 离心式压缩机、水泵、通风机以及电动机等,这 类机械的主要功能都是由旋转动作完成的,统称 为机器。旋转机械故障是指机器的功能失常,即 其动态性能劣化,不符合技术要求。例如,机器 运行失稳,机器发生异常振动和噪声,机器的工 作转速、输出功率发生变化,以及介质的温度、 压力、流量异常等。机器发生故障的原因不同, 所产生的信息也不一样,根据机器特有的信息, 可以对机器故障进行诊断。但是,机器发生故障 的原因往往不是单一的因素,特别是对于机械系 统中的旋转机械故障,往往是多种故障因素的耦 合结果,所以对旋转机械进行故障诊断,必须进 行全面的综合分析研究。
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第5章-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技术

3.滚动轴承偏斜地固定在轴上
不对中的滚动轴承卡在轴上时,将产生明显的轴向振动。 通常,必须卸下轴承并重新正确安装。
2020/3/14
17
第一节 旋转机械典型故障的机理和特征
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技术是近些年来国内外开展广泛研究,发 展比较成熟的故障诊断技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书的 重点部分,也是难点部分。
2020/3/14
1
第五章 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技术
学习目标:
✓ 掌握旋转机械典型故障,如转子不平衡、转子不对中、共振、 机械松动、转子摩擦、滑动轴承故障、转轴裂纹、流体动力 激振、拍频振动等的机理和特征;
19
实例四:转子不对中故障的诊断
MO MI PI PO
电机
水泵
出现2×频率成分。 轴心轨迹成香蕉形或8字形。 振动有方向性。 轴向振动一般较大。 本例中,出现叶片通过频率。
2X频率 1X频率
叶片通 过频率
2020/3/14
20
第一节 旋转机械典型故障的机理和特征
➢ 不对中故障的影响和防治:
当转子存在不对中时,将产生一种附加弯矩,给轴承增加一 种附加载荷,致使轴承间的负荷重新分配,形成附加激励,引起 机组强烈振动,严重时导致轴承和联轴器损坏、地脚螺栓断裂或 扭弯、油膜失稳、转轴弯曲、转子与定子间产生碰磨等严重后果, 所以及时预测处理不对中故障对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减少事故损 失十分重要。
跃响应,主要特征是振动会突然发生变化而后趋于稳定,振动 幅值一般会有较明显的增大,如果有在线监测系统的话将能捕 捉到这一情况。为了防止脱落部件在惯性力作用下飞出使机体 发生二次事故,必要时应及时停机检修。
第6章旋转机械故障诊断

▪ 半速涡动
➢ 因为油具有黏性,所 以轴颈表面的油流速 度与轴颈线速度相同, 均为rω,而轴瓦表面 的油流速度为0
➢ 假设油流速度呈直线 分布
➢ 轴颈某一直径扫过的 面积,即为油楔入口 与出口的流量差
rωl C e dt rωl C e dt 2rlΩedt dQ
2
2
1 1 dQ
(1)原始不平衡; (2)渐变不平衡; (3)突发不平衡。
转子不平衡的轴心轨迹
同步采集
转子不平衡故障谱图
转子不平衡与转速的关系
•当ω<ωn,即在临界转速下,振幅随着转速的增加而增 大; •当ω接近ωn时,发生共振,振幅具有最大峰值; •当ω>ωn,即在临界转速上,转速增加时振幅趋于一个 较小的稳定值; •当工作转速一定时,相位稳定.
第6章旋转机械故障诊断
2021年7月30日星期五
大型汽轮机外形及转子
多级汽轮机转子
转子是由合金钢锻件整体精加工,并且在装配上叶片后,进行全速转动试验和精确动平衡
6.1 动力学特征及信号特点
▪ 何谓旋转机械
➢ 主要运动由旋转运动来完成的机械
汽轮机、离心式压缩机、水泵、风机、电动机
➢ 核心:转轴组件
中
向振动较大。
频谱中2X较大,常常超过1X,这与联轴节
A
结构类型有关。 角不对中和平行不对中严重时,会产生较多
谐波的高次(4X~8X)振动。
联轴节两侧径向振动相位差180。
联角
轴不
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对 中
不
典型的频谱
相位关系
对
定义:当转子轴线之间存在偏角位移。
2x值相对于1x幅值的高度常取决于联轴器的类 型和结构
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技术及处理方法

推力盘
耸起,刮伤,裂纹
围带、拉筋 断裂,摩擦
靠背轮
连接不良,磨损,断裂
冷却风扇 弯曲,断裂,裂纹,摩擦,不合适间隙,腐蚀,积垢,共振
造成发电机产生热不平衡的原因是由于转子上某些零件产生不对称热变形和转子热弯 曲。产生不对称热变形的零件主要是端部零件,特别是端部线包,由于线包受热膨胀在径向 发生不对称位移,破坏了转子的质量平衡。热弯曲的原因主要是由制造和材质方面的缺陷所 引起,另一方面是运行方面的原因引起的。 b.汽轮机转子的热不平衡
(3) 大修时进行过可能破坏转子质量平衡的技术操作:如拆装或更换叶轮、叶片等。 1.2 靠背轮和转子找中心不正 a.靠背轮的影响
⑴ 靠背轮平面瓢偏,当拧紧靠背轮螺丝后,转子将产生静变形(即挠度),在轴颈上会 呈现较大的晃摆,在旋转状态处,静变形将产生旋转的强迫振动。
⑵ 靠背轮连接螺栓有紧力差别,其产生的后果将会像瓢偏一样。 ⑶ 两个靠背轮止口或连接螺栓节圆不同心,当拧紧靠背螺丝后,两个转子会产生偏心, 这种偏心在旋转状态下直接产生激振力,而且以力偶形式作用在两个相邻的轴承上。 靠背轮本身及连接缺陷所造成振动的特点是:振动的主要分量与转速相符,但包含有一 定的非基波分量,因此在激起普通强迫振动的同时,可能还会激起高次谐波和分谐波共振。 b.转子找中心的影响 通常所指的转子找中心,实际上是找轴承中心,即通过调整轴承座的标高和左右位置, 使冷态下两靠背轮圆周和平面的偏差力求最小,使轴系在给定的支撑数目下,能连成一条连 续的自然垂弧曲线。对于刚性或半绕度性靠背轮,由于它有对中的止口配合部分或配合螺栓 部分,所以即使中心略有不正,即轴承座定位略有不当,当拧紧螺丝后,转子将会自动同心, 因而它并不直接产生振动的激振力,但由于轴承座相对位置的变动将会引起下列后果: ⑴ 使轴瓦载荷分配不合理,载荷过大者会使轴瓦温度升高,过小者易使转子失稳,发 生轴瓦自激振动。 ⑵ 破坏了已经调整好的动静间隙,可能会引起静摩擦或汽流激振。
旋转机械的故障诊断

旋转机械的故障诊断1.不平衡不平衡是各种旋转机械中最普遍存在的故障。
引起转子不平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转子的结构设计不合理、机械加工质量偏差、装配误差、材质不均匀、动平衡精度差;运行中联轴器相对位置的改变;转子部件缺损,如:运行中由于腐蚀、磨损、介质不均匀结垢、脱落;转子受疲劳应力作用造成转子的零部件(如叶轮、叶片、围带、拉筋等)局部损坏、脱落,产生碎块飞出等。
2.不对xx转子不对中通常是指相邻两转子的轴心线与轴承中心线的倾斜或偏移程度。
转子不对中可分为联轴器不对中和轴承不对中。
联轴器不对中又可分为平行不对中、偏角不对中和平行偏角不对中三种情况。
平行不对中时振动频率为转子工频的两倍。
偏角不对中使联轴器附加一个弯矩,以力图减小两个轴中心线的偏角。
轴每旋转一周,弯矩作用方向就交变一次,因此,偏角不对中增加了转子的轴向力,使转子在轴向产生工频振动。
平行偏角不对中是以上两种情况的综合,使转子发生径向和轴向振动。
轴承不对中实际上反映的是轴承座标高和轴中心位置的偏差。
轴承不对中使轴系的载荷重新分配。
负荷较大的轴承可能会出现高次谐波振动,负荷较轻的轴承容易失稳,同时还使轴系的临界转速发生改变。
3.轴弯曲和热弯曲轴弯曲是指转子的中心线处于不直状态。
转子弯曲分为永久性弯曲和临时性弯曲两种类型。
转子永久性弯曲是指转子的轴呈永久性的弓形,它是由于转子结构不合理、制造误差大、材质不均匀、转子长期存放不当而发生永久性的弯曲变形,或是热态停车时未及时盘车或盘车不当、转子的热稳定性差、长期运行后轴的自然弯曲加大等原因所造成。
转子临时性弯曲是指转子上有较大预负荷、开机运行时的暖机操作不当、升速过快、转轴热变形不均匀等原因造成。
转子永久性弯曲与临时性弯曲是两种不同的故障,但其故障的机理是相同的。
转子不论发生永久性弯曲还是临时性弯曲,都会产生与质量偏心情况相类似的旋转矢量激振力。
4.油膜涡动和油膜振荡油膜涡动和油膜振荡是滑动轴承中由于油膜的动力学特性而引起的一种自激振动。
旋转机械故障诊断-不平衡

6.1 转子不平衡故障诊断
• 转子运动的力学模型
6.1 转子不平衡故障诊断
• 转子在低速时,G在C的外侧,且O、C、G三点成一直线。当不计圆盘 重力影响和系统阻尼时,转子受到的离心力m(e+δ)w2与弹性恢复力k δ相 平衡,即可得到圆盘处的动挠度公式:
w e w 2 ew n 2 k w2 1 w m w n
6.1 转子不平衡故障诊断
• 6.1.4.2 转子运行中的不平衡 • 转子在运行过程中的不平衡,可分两类情况:
• 为转子弯曲 • 原始平衡状态破坏
• (1)转子弯曲
• 永久性弯曲 • 临时性弯曲
6.1 转子不平衡故障诊断
• a、临时性弯曲 • 指转子因外部环境影响或外力的作用而产生弯曲变形,这种变 形不需经过动平衡,而是只需采取一些简单的措施(如经过低 速长时间盘车方式)或改变操作方式即可减缓或消除不平衡振 动。 • 常见的临时性弯曲主要有下列几种情况。
• 6.1.4.1 固有质量不平衡 • 固有质量不平衡:是指转子在原始状态下已经存在的不平 衡,而与操作运行情况无关。 • 主要原因有:设计错误、材料缺陷、加工与装配误差、动 平衡方法不正确等问题。
6.1 转子不平衡故障诊断
• 固有质量不平衡将在转子上产生稳定的每转一次的转速频 率振动,在给定转速下其幅值和相位在短时间内一般不随 时间变化。 • 防治办法:改善转子的平衡状态来降低转子的激振力。 • 很多高速的大型机组,联轴节与转子之间正确的平衡方法 是很重要的。联轴节制造厂在出厂前一般都做了整体动平 衡,半联轴节应该紧紧配合在轴上与转子一起动平衡,但 是转子动平衡时不允许在联轴节中间套或半联轴节上再去 重或配重,否则将破坏整个轴系的平衡状态,产生新的不 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6.1.4 转子与联轴节的不对中振动机理
转子不对中包括轴承不对中和轴系不对中两类。 轴承不对中本身不引起振动,它影响轴承的载荷分布、油膜形态等运行 状况。一般情况下,转子不对中都是指轴系不对中,故障原因在联轴 节处。 引起轴系不对中的原因: ① 安装施工中对中超差; ② 冷态对中时没有正确估计各个转子中心线的热态升高量,工作时 出现主动转子与从动转子之间产生动态对中不良; ③ 轴承座热膨胀不均匀; ④ 机壳变形或移位; ⑤ 地基不均匀下沉; ⑥ 转子弯曲,同时产生不平衡和不对中故障。
连接松动故障的振动特征:
① 轴心轨迹混乱,重心飘移。 ② 频谱图中,具有3×、5×、7×等高阶奇次倍频分量, 也有偶次分量。 ③ 松动方向的振幅大。 当高次谐波的振幅值大于转动频率振幅的1/2 时,应怀疑有松动故 障。
• 6.1.8 碰摩故障的机理
动静件之间的轻微摩擦,开始时故障症状可能并不十分明显,特 别是滑动轴承的轻微碰摩,由于润滑油的缓冲作用,总振值的变化是 很微弱的,主要靠油液分析发现这种早期隐患;有经验的诊断人员, 由轴心轨迹也能做出较为准确的诊断。 当动静碰摩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机组将发生碰撞式大面积摩擦,碰摩特 征就将转变为主要症状。
(3)油膜涡动与油膜振荡的振动特点
① 油膜涡动的轴心轨迹是由基频与半速涡动频率叠加成的双 椭圆,较稳定。 ② 油膜振荡是自激振荡,维持振动的能量是转轴在旋转中供 应的,具有惯性效应。由于有失稳趋势,导致摩擦与碰撞,因 此轴心轨迹不规则,波形幅度不稳定,相位突变。
(4)消除措施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设计时使转子避开油膜共振区; 增大轴承比压,减小承压面; 减小轴承间隙; 控制轴瓦预负荷,降低供油压力; 选用抗振性好的轴承结构; 适当调整润滑油温; 从多方面分析并消除产生的因素。
至无法开机的情况。这多半是设备停用后产生了转子轴弯曲的故障。 转子弯曲有永久性弯曲和临(暂)时性弯曲两种情况。
永久性弯曲是指转子轴呈弓形。造成永久弯曲的原因有设计制造缺陷( 转轴结构不合理、材质性能不均匀)、长期停放方法不当、热态停机 时未及时盘车或遭凉水急冷所致。
临时性弯曲指可恢复的弯曲。造成临时性弯曲原因有预负荷过大、开机 运行时暖机不充分、升速过快等致使转子热变形不均匀等。 轴弯曲振动的机理和转子质量偏心类似,因而都要产生与质量偏心类似 的旋转矢量激振力,与质心偏离不同点是轴弯曲会使轴两端产生锥形 运动,因而在轴向还会产生较大的工频振动。
① 振动带有非线性性质,出现旋转频率的l×、2×、3× …·等高 倍分量,随裂纹扩展,刚度进一步下降,l×、2×……等频率 幅值随之增大,相位角则发生不规则波动,与不平衡相角稳定 有差别。 ② 开停机过程中,由于非线性谐频关系,会出现分频共振,即转 子在经过1/2、1/3……临界转速时,相应的高倍频(2×、3×)正好 与临界转速重合,振动响应会出现峰值。 ③ 裂纹的扩展速度随深度的增大而加速,相应的l×、2×(倍频)的振 动也会随裂纹扩展而快速上升,同时1×、2×相位角出现异常波动。 ④ 全息谱表现为2倍频的椭圆形状,与轴系不对中的扁圆形状有明显的 差别。
转轴弯曲故障的振动信号特征: (轴弯曲故障的振动信号与不平衡基本相同。)
① 时域波形为近似的等幅正弦波; ② 轴心轨迹为一个比较稳定的圆或偏心率较小的椭圆,
由于轴弯曲常陪伴某种程度的轴瓦摩擦,故轴心轨迹 有时会有摩擦的特征;
③ 频谱成份以转动频率为主,伴有高次谐波成份。与不 平衡故障的区别在于:弯曲在轴向方面产生较大够安全平稳的运转,轴系转速应处于该轴系各临界转 速的一定范围之外,一般要求: 刚性转子 n<0.75 nc1 柔性转子 1.4 nc1 < n <0.7 nc2 式中,nc1、nc2分别为轴系的一阶、二阶临界转速。 机组的临界转速可由产品样本查到或在起停车过程中由振动测试获取。 需指出的是,样本提供的临界转速和机组实际的临界转速可能不同,因 为系统的固有频率受到种种因素影响会发生改变。设备故障诊断人员应该了 解影响临界转速改变的可能原因。 一般地说,一台给定的设备,除非受到损坏,其结构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因而其质量分布、轴系刚度系数都是固定的,其固有频率也应是一定的。 但实际上,现场设备结构变动的情况还是很多的,最常遇到的是换瓦, 有时是更换转子,不可避免的是设备维修安装后未能准确复位等等,都会影 响到临界转速的改变。 多数情况下,这种临界转速的改变量不大,处在规定必须避开的转速区 域内,因而被忽略。
(1)不平衡故障的信号特征
① 时域波形为近似的等幅正弦波。 ② 轴心轨迹为比较稳定的圆或椭圆,这是因为轴承座及 基础的水平刚度与垂直刚度不同所造成。 ③ 频谱图上转子转动频率处的振幅。 ④ 在三维全息图中,转频的振幅椭圆较大,其他成份较 小。
(2)敏感参数特征
① 振幅随转速变化明显,这是因为,激振力与角速度ω 是指数关系。 ② 当转子上的部件破损时,振幅突然变大。例如某烧结 厂抽风机转子焊接的合金耐磨层突然脱落,造成振幅 突然增大。
• 6.1.2 转子—轴承系统的稳定性
转子系统的稳定与失稳:
转子——轴承系统的稳定性是指转子在受到某种小干扰扰动后能否随时 间的推移而恢复原来状态的能力,也就是说扰动响应能否随时间增加 而消失。 如果响应随时间增加而消失,则转子系统是稳定的。 若响应随时问增加,则转子系统就失稳了。
油膜涡动与油膜振荡:
转子的临界转速往往不止一个,它与系统的自由度数目有关。实际情 况表明:带有一个转子的轴系,可简化成具有一个自由度的弹性系统, 有一个临界转速;转轴上带有二个转子,可简化成二个自由度系统,对 应有二个临界转速,依次类推。 其中转速最小的那个临界转速称为一阶临界转速nc1,比之大的依次叫 做二阶临界转速nc2、三阶临界转速nc3。 工程上有实际意义的主要是前几阶,过高的临界转速已超出了转子可 达的工作转速范围。
• 6.1.6 转轴横向裂纹的故障机理
转轴横向裂纹的振动响应与所在的位置、裂纹深度及
受力的情况等因素有极大的关系,因此所表现出的形式也
是多样的。在一般情况下,转轴每转一周,裂纹总会发生 张合。转轴的刚度不对称,从而引发非线性振动,能识别 的振动主要是1X、2X、3X倍频分量。
转轴横向裂纹的振动信号特征:
第六章 旋转机械故障诊断 6.1 旋转机械振动的动力学特征及信号特点
6.1.1 转子特性
转子组件是旋转机械的核心部分,由转轴及固定装上的各类盘状零件 (如:叶轮、齿轮、联轴节、轴承等)所组成。 从动力学角度分析,转子系统分为刚性转子和柔性转子。 刚性转子:转动频率低于转子一阶横向固有频率的转子为刚性转子,如电 动机、中小型离心式风机等。 柔性转子:转动频率高于转子一阶横向固有频率的转子为柔性转子,如燃 气轮机转子。
柔性转子的临界转速
由于柔性转子在高于其固有频率的转速下工作,所以在起、停车过程 中,它必定要通过固有频率这个位置。此时机组将因共振而发生强烈的 振动,而在低于或高于固有频率转速下运转时,机组的振动是一般的强 迫振动,幅值都不会太大,共振点是一个临界点。故此,机组发生共振 时的转速也被称之为临界转速。
轴系不对中故障特征:
① 时域波形在基频正弦波上附加了2倍频的谐波。
② 轴心轨迹图呈香蕉形或8字形。 ③ 频谱特征:主要表现为径向2倍频、4倍频振动成份, 有角度不对中时,还伴随着以回转频率的轴向振动。 ④ 在全息图中2、4倍频椭圆较扁,并且两者的长轴近似 垂直。
不对中故障甄别:
① 不对中的谱特征和裂纹的谱特征类似,均以两倍频为主,二者的区分 主要是振动幅值的稳定性,不对中振动比较稳定。用全息谱技术则容易 区分,不对中为单向约束力,二倍频椭圆较扁。轴横向裂纹则是旋转矢 量,二倍频全息谱比较圆。 ② 带滚动轴承和齿轮箱的机组,不对中故障可能引发出通过频率或啮合 频率的高频振动,这些高频成分的出现可能掩盖真正的振源。如高频振 动在轴向上占优势,而联轴器相联的部位轴向工频亦相应较大,则齿轮 振动可能只是不对中故障所产生的过大的轴向力的响应。 ③ 轴向工频有可能是角度不对中,也有可能是轴承不对中。一般情况, 角度不对中,轴向工频振值比径向为大;而轴承不对中正好相反,因为 后者是由不平衡引起,它只是对不平衡力的一种响应。
(1)油膜涡动与油膜振荡的发生条件
① 只发生在使用压力油润滑的滑动轴承上。在半润滑轴 承上不发生。 ② 油膜振荡只发生在转速高于临界转速的设备上。
(2)油膜涡动与油膜振荡的信号特征
① 油膜涡动的振动频率随转速变化,与转频保持 f=(0.43~0.48)fn。 ② 油膜振荡的振动频率在临界转速所对应的固有频率附 近,不随转速变化。 ③ 两者的振动随油温变化明显。
轴系不对中可分为三种情况:
① 轴线平行不对中 ② 轴线交叉不对中 ③ 轴线综合不对中 在实际情况中,都存在着综合不对中。只是其中平行 不对中和交叉不对中所占的比重不同而已。 由于两半联轴节存在不对中,因而产生了附加的弯曲 力。由于转动,这个附加弯曲力的方向和作用点也被强迫 发生改变,从而激发出转频的2倍、4倍等偶数倍频的振动 。其主要激振量以2倍频为主,某些情况下4倍频的激振量 也占有较高的份量。更高倍频的成份因所占比重很少,通 常显示不出来。
在工程上,我们也把对应于转子一阶横向固有频率的 转速称为临界转速。 当代的大型转动机械,为了提高单位体积的做功能力 ,一般均将转动部件做成高速运转的柔性转子(工作转速 高于其固有频率对应的转速),采用滑动轴承支撑。 由于滑动轴承具有弹性和阻尼,因此,它的作用远不 止是作为转子的承载元件,而且已成为转子动力系统的 一部分。在考虑到滑动轴承的作用后,转子——轴承系 统的固有振动、强迫振动和稳定特性就和单个振动体不 同了。
在瓦隙较大的情况下,转子常会因不平衡等原因而偏离其转动中心,致 使油膜合力与载荷不能平衡,就会引起油膜涡动。油膜涡动是一种比 较典型的失稳。 机组的稳定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滑动轴承的刚度和阻尼。当系统具 有正阻尼时,系统具有抑制作用,振动逐渐衰减。反之系统具有负阻 尼时,油膜涡动就会发展为油膜振荡。 油膜涡动与油膜振荡都是油膜承载压力波动的反映,表现为轴的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