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轴箱连接板》--机械--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8级主轴箱课程设计

18级主轴箱课程设计

18级主轴箱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主轴箱的基本结构及其在机械系统中的作用,能够描述其功能及工作原理。

2.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主轴箱的装配与调整方法,能够正确识别并使用相关工具。

3. 让学生了解主轴箱的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能够分析故障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绘制主轴箱三维模型的能力,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设计修改。

2.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主轴箱的装配与调整,确保其正常运行。

3. 培养学生运用检测工具对主轴箱进行性能测试,并能够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机械专业,增强对制造过程的尊重和责任感。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养成合作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3. 增强学生自信心,敢于面对挑战,勇于克服困难,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机械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主轴箱设计与装配的实践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学生特点分析:18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和技能,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对复杂机械结构的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仍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1. 结合课本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强化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主轴箱结构原理- 介绍主轴箱的基本结构,包括主轴、轴承、齿轮等组成部分。

- 讲解主轴箱在机械系统中的作用,工作原理及其性能要求。

2. 主轴箱设计与绘图- 教授CAD软件的基本操作,指导学生绘制主轴箱三维模型。

- 分析主轴箱设计要点,指导学生进行设计修改,提高设计能力。

3. 主轴箱装配与调整- 讲解主轴箱装配流程,包括工具选择、装配顺序及注意事项。

- 指导学生进行主轴箱的装配与调整,确保其正常运行。

机械制造装备课程设计--数控车床主轴箱部件设计

机械制造装备课程设计--数控车床主轴箱部件设计

机械制造装备课程设计--数控车床主轴箱
部件设计
1. 简介
本文档旨在介绍机械制造装备课程设计中的数控车床主轴箱部件设计的基本要点和步骤。

2. 设计目标
- 优化主轴箱结构,提高数控车床的工作效率和精度;
- 减少主轴箱部件的重量,提高车床的运动性能;
- 确保主轴箱部件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3. 设计步骤
1. 确定设计需求和限制条件;
2. 进行主轴箱结构的初步设计,包括布局和尺寸的确定;
3. 选择合适的材料,并进行强度和刚度计算;
4. 进一步优化主轴箱的结构,包括减少重量和提高刚度;
5. 进行主轴箱部件的详细设计,包括加工工艺和装配要求;
6. 制定主轴箱部件的制造工艺和工艺路线;
7. 进行主轴箱部件的制造和装配;
8. 对主轴箱进行性能测试和调试;
9. 检查和维护主轴箱部件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4. 设计要点
- 主轴箱的结构应合理布局,避免部件之间的干涉;
- 主轴箱的材料应选择高强度和刚度的合金材料;
- 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加工和装配的可行性;
- 主轴箱部件的表面处理应满足使用和保护要求;
- 相关设计要素应符合机械制造装备的相关标准和规范。

5. 结论
通过本文档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在机械制造装备课程设计中,数控车床主轴箱部件设计的步骤和要点。

合理的主轴箱设计可以提
高车床的工作效率和精度,减少重量,优化运动性能,并确保可靠
性和耐久性。

设计过程中需考虑布局、材料选择、加工装配等因素,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9级主轴箱课程设计

9级主轴箱课程设计

9级主轴箱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主轴箱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掌握其内部传动系统的原理。

2. 学生能描述主轴箱在各类机械中的应用及重要性,并解释其在机械运动中的作用。

3. 学生能了解并掌握主轴箱的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进行主轴箱的拆装和组装,并掌握相关的操作技巧。

2. 学生能够运用图纸和说明书,进行主轴箱的故障诊断和维修。

3. 学生能够运用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主轴箱的维护与修理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机械设备的热爱,增强对机械制造专业的认同感。

2.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动手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3.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互相尊重、协作共赢,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和职业素养。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制造专业9年级学生的专业课程,侧重于主轴箱的结构、原理和维修实践。

学生特点:9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课程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主轴箱的相关知识,为今后从事机械制造和维修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主轴箱结构认识:介绍主轴箱的基本结构,包括主轴、轴承、齿轮、传动带等组成部分,结合教材第3章内容,让学生了解各部件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2. 主轴箱工作原理:讲解主轴箱内部传动系统的原理,参考教材第4章,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主轴箱在机械运动中的作用。

3. 主轴箱拆装与组装:教授主轴箱的拆装和组装技巧,结合教材第5章,让学生动手实践,掌握相关操作技能。

4. 主轴箱故障诊断与维修:分析主轴箱的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根据教材第6章内容,让学生学会故障诊断和维修技巧。

5. 主轴箱应用案例分析:通过教材第7章的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主轴箱在各类机械中的应用及重要性。

6. 团队合作实践:组织学生进行主轴箱的维护与修理实践,以教材第8章为指导,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职业素养。

8级主轴箱课程设计

8级主轴箱课程设计

8级主轴箱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8级主轴箱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 学生能够描述8级主轴箱在机械系统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3. 学生能够掌握8级主轴箱相关的机械原理和计算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8级主轴箱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

2. 学生能够操作相关的机械制图软件,绘制8级主轴箱的零件图和装配图。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完成8级主轴箱的组装和调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兴趣和热情。

2. 学生能够认识到8级主轴箱在制造业中的价值,增强对制造业的认同感。

3. 学生能够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在团队中沟通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8年级学生的专业课程,侧重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对8级主轴箱的深入理解和实际应用。

学生特点分析:8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和技能,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复杂机械系统的理解和应用尚需提高。

教学要求:1. 教师应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8级主轴箱的基本结构- 介绍8级主轴箱的组成部分,如箱体、主轴、轴承、齿轮等。

- 分析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及其在主轴箱中的作用。

2. 8级主轴箱的工作原理- 阐述8级主轴箱中齿轮传动、轴承支承等基本工作原理。

- 结合实例,分析8级主轴箱在机械系统中的传动过程。

3. 8级主轴箱的应用领域- 介绍8级主轴箱在各类机械设备中的应用案例。

- 分析8级主轴箱在制造业中的重要性。

4. 8级主轴箱的设计与计算- 掌握8级主轴箱的设计方法,如齿轮设计、轴承选型等。

- 学习8级主轴箱强度、刚度等计算方法。

车床主轴箱课程设计机床主轴箱有全套CAD图纸

车床主轴箱课程设计机床主轴箱有全套CAD图纸

目录1、参数的表述2、体育设计3、传动件的估算和校核计算4、展开图的设计5、摘要一.参数制定1、确定公比φ。

已知Z = 12级(采用集中传输)nmax =1800 nmin=40Rn =φz-1所以算出来φ≈1.41。

2.确定电机功率n。

根据ф 320和ф 400车床的设计参数,采用插补方法:已知最大旋转直径为ф 360。

切割深度ap(t)为3.75毫米,进给速度f (s)为0.375毫米/转,切割速度V为95米/分钟。

计算:主(垂直)切削力:FZ = 1900ap0.75n=1900 X 3.75 X0.3750.75牛顿≈3414.4北纬切割功率:N切割= FZV/61200千瓦= 5.3千瓦主电机的估计功率:N= N cut/η total= N切割/0.8千瓦=5.3/0.8千瓦=6.6千瓦因为N的取值必须根据Y系列中国产电机的额定功率来选择,所以选择7.5 KW。

第二,体育运动的设计1.列出结构式12=2[3] 3[1] 2[6]因为:如果换向摩擦离合器安装在I轴上,为了减小轴向尺寸,第一个传动组的传动副数不宜多,2个为好。

在机床设计中,由于所需的R较大,最终展开组选择2比较合适。

由于I 轴装有摩擦离合器,结构上要求齿轮的根圆大于离合器的直径。

2.画出结构网络。

3.绘制速度图。

1)主电机的选择电动机功率n: 7.5kw电机速度nd:因为nmax =1800r/min,按N=7.5 KW,因为电机转速nd应接近或适宜于主轴的最大转速,以免采用过大的增速或过小的减速传动。

因此,电机初步确定为Y132m-4,电机转速为1440r/min。

2)恒速传动在变速传动系统中,采用定比传动,主要考虑传动、结构和性能的要求,以满足不同用户的要求。

为了减缓中间两个齿轮组的速度,减小齿轮箱的径向尺寸,在ⅰ-ⅱ轴之间增加了一对减速传动齿轮。

3)分配减速比。

① 12步减速:40 56 80 12 112 160 224 315 450630900 1250 1800(转/分钟)②确定ⅳ档和ⅴ档之间的最小减速传动比:由于齿轮的极限传动比限定为imax=1/4,为了提高主轴的稳定性,最后一个换挡的减速比为1/4。

车床主轴箱课程设计摘要

车床主轴箱课程设计摘要

车床主轴箱课程设计摘要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车床主轴箱的基本结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掌握主轴箱内各部件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2. 学生能够描述车床主轴箱的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了解维护保养的基本知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车床主轴箱的拆装和组装,掌握基本的操作步骤和技巧。

2. 学生能够运用检测工具,对车床主轴箱进行简单的故障诊断,提出合理的维修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机械专业,增强对制造工艺的敬畏之心,提高职业素养。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学会在实践操作中相互配合,共同解决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了解机械操作过程中的安全知识,预防事故发生。

本课程针对中职或高职机械类专业学生,结合车床主轴箱的实际情况,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故障排除能力为主要目标。

课程设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车床主轴箱维护保养和故障处理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团队协作意识和职业素养,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车床主轴箱结构及工作原理:讲解车床主轴箱的基本结构组成、各部件名称及其作用,阐述工作原理。

2. 车床主轴箱拆装与组装:介绍拆装和组装车床主轴箱的操作步骤、技巧及注意事项,包括工具的选择和使用。

3. 车床主轴箱故障诊断与排除:分析车床主轴箱的常见故障及其原因,讲解故障诊断方法和排除步骤。

4. 车床主轴箱的维护保养:介绍车床主轴箱的日常维护保养知识,包括润滑、清洁、检查等内容。

5. 实践操作与技能训练:安排学生进行车床主轴箱的拆装、组装、故障诊断与排除等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按照以下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车床主轴箱结构及工作原理学习。

2. 第3-4课时:车床主轴箱拆装与组装操作步骤学习及实践。

3. 第5-6课时:车床主轴箱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学习。

主轴箱课程设计带

主轴箱课程设计带

主轴箱课程设计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主轴箱的基本结构及其在机械系统中的作用;2. 学生能掌握主轴箱的传动原理,包括齿轮传动、轴承支承等;3. 学生能了解主轴箱的加工工艺及其对机械性能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通过观察和分析,识别并绘制主轴箱的简单结构图;2. 学生能运用所学的传动原理,设计简单的齿轮传动系统;3. 学生能运用加工工艺知识,分析主轴箱加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机械工程领域的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2. 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认识到机械设计与制造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3. 学生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学会在项目实践中互相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主轴箱的基本知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初中阶段,具有一定的物理基础和动手能力,对机械结构有一定的好奇心。

教学要求:教师应结合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兴趣,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并为后续相关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主轴箱结构认识- 介绍主轴箱的基本结构,包括主轴、齿轮、轴承等组成部分;- 分析各部分在主轴箱中的作用,探讨其相互关系。

2. 主轴箱传动原理- 阐述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包括齿轮的啮合、传动比等;- 介绍轴承支承原理,分析轴承类型及选用原则;- 结合实例,展示主轴箱传动系统的设计方法。

3. 主轴箱加工工艺- 介绍主轴箱加工过程中常见的工艺方法,如铣削、车削、磨削等;- 分析加工工艺对主轴箱性能的影响,讨论加工误差的产生及控制方法;-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加工工艺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4. 实践操作- 安排学生进行主轴箱模型的制作,巩固所学知识;- 组织学生进行齿轮传动系统的设计,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解决问题,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车床主轴箱课程设计

车床主轴箱课程设计

传动方式
数控车床主轴箱采用伺服电机驱动,普通车床主轴箱采用机械传动。
辅助设备
数控车床主轴箱可配备液压卡盘、自动换刀装置等辅助设备,提高加工效率;普通车床主轴箱辅助设备较少,加工效率相对较低。
数控车床主轴箱优点
高精度、高刚性,可实现复杂零件的精密加工。
配备丰富的辅助设备,提高加工效率。
对操作人员技术要求较高。
车床主轴箱课程设计
目录
课程设计背景与目的主轴箱结构分析与设计主轴箱性能参数计算与校核典型案例分析与实践应用创新性改进方案探讨课程设计成果展示与评价
01
CHAPTER
课程设计背景与目的
传统车床主轴箱设计存在诸多局限性,无法满足现代加工要求。
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先进设计方法和实践技能,以适应行业发展需求。
传动比初步分配
考虑传动效率、噪音、振动等因素,对初步分配的传动比进行优化。
优化传动比分配
根据优化后的传动比分配,详细计算各级传动的齿轮齿数、模数等参数。
传动比计算
主轴刚度校核
轴承寿命校核
传动效率校核
温升校核
采用有限元分析等方法,对主轴在最高转速下的刚度进行校核,确保其满足加工要求。
考虑传动过程中的摩擦、润滑等因素,对传动效率进行校核,确保满足设计要求。
机械制造行业对高精度、高效率的加工需求日益增长。
提高学生对车床主轴箱结构、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的理解。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设计手段进行主轴箱创新设计的能力。
通过实践环节,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适用于机械制造、机械设计、机电一体化等相关专业的学生。
可作为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或课外科技活动的选题。
对从事车床主轴箱设计、制造、维修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典型实例,一边讲解一边演示,然后让学生练习和互相讨论,老师指导并总结学生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再通过相关的练习强化,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四、教学环境及设备、资源准备
教学环境:装有AutoCAD软件的计算机机房
学生准备:复习、预习
教师准备:备教材、备学生
教学资源:绘制好主轴箱连接板的二维图和三维图、布尔运算图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设备资源应用分析
一、复习旧课
二维图形的绘制,绘图工具栏上常用的绘图命令和修改命令
二、讲授新课
任务:根据给出的主轴箱连接板的平面图绘制主轴箱连接板的三维模型,如下图
图6-1
图6-2
步骤:
(一)分析视图
如图6-1和图6-2所示为主轴箱连接板平面图和立体图,其绘图任务是将二维图通过建模画成立体图。该零件长60mm,宽65mm,板厚16mm;上方有二个通孔并做成沉孔;下方有一个长槽,宽11mm,长16mm;右下方缺一个大角,成35mm的直角等腰三角形。
(二)绘制主轴箱连接板工艺分析
“拉伸”造结构主体——“拉伸”作两孔造型——“拉伸”作长槽造型——“布尔运算”除去沉头孔和长槽——“着色与渲染”
(三)绘制主轴箱连接板具体操作步骤
1.启动
AutoCAD 2009。
2.设置绘图环境
(1)设置图层执行“视图>三维视图>西南等轴测”菜单命令。
(2)创建“五棱柱主体”、“圆柱体”、二维平面。
《主轴箱连接板》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
《主轴箱连接板》
授课人
000
学校名称
000000
教学对象
一年级
科目
AutoCAD应用----机械图样绘制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教材分析
《AutoCAD应用----机械图样绘制》项目六任务一主轴箱连接板
上课的对象是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学生。从二维图形向三维图形立体造型的转化,使不容易读懂的二维图形变成直观、可读性的立体图,是绘图的大飞跃。学生对该内容一定会有很高的学习热情,为学好建模知识奠定了基础。
图6-6
7.保存文件。
单击“保存”按钮,将文件保存为“主轴箱连接板.dwg”。
三、总结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复习
分析图并确定基本绘图步骤
讲解并演示绘制主轴箱连接板三维建模的方法
讲解布尔运算的方法
总结、答疑
思考
回答
听课
思考
听课、思考
听课、思考
听课、提问
电脑、CAD软件
电脑、CAD软件
电脑、CAD软件
3.绘制二维图形
绘制如图6-1的二维图形。
4.定义“面域”
选择“面域”,将连接板断面和圆柱孔断面定义成面域。
5.“拉伸”面域成立体
选择“拉伸”,分别创建“主轴连接板主体”和“圆柱体”,如图6-5所示。效果图如图6-6所示。选择“拉伸”对象后按Enter——输入拉伸高度16,拉伸锥度为0。
图6-5
6.将“轮廓线”设为当前层——单击“布尔运算”——从主轴箱连接主体上减去生成的圆柱——渲染,如图6-6所示。
二、教学目标及难重点(知识与技能,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目标:1、掌握将二维图形拉伸和旋转成实体造型的方法。
2、掌握三维实体造型的布尔运算。
3、掌握面域造型的应用。
4、掌握三维图形和实体造型的消隐、着色和渲染方法。
教学重点:拉伸成实体、布尔运算
教学难点:布尔运算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讲授法、演示法
电脑、CAD软件
电脑、CAD软件
六、教学评价设计
大部分学生基本掌握了本节课的重难点,但还需要通过一定的练习来强化才能使学生灵活运用这些绘图命令。少部分学生对拉伸、求面域、布尔运算命令还不是很掌握,这少部分学生在练习的生认真听课,掌握重难点的情况也比较好,但有部分学生反映有时候不知道某些命令怎么用。虽然有些命令已经学过,学生也知道这些命令的用途,但是还不能灵活运用这些命令。以后每次讲了新的绘图命令或编辑命令,都要多出些相关题目给学生练习,所谓熟能生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