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文51字母汉语读音对照表
梵汉音对照表

巴漢音對照表註:1. 標“* ”表示以台灣話發音(較接近) 2. 標“- ”表長音。
以台語標的長音,以台語八音的第二音(即國語第4聲)表示。
【巴利文發音】分類發音位置母音子音單母音雙母音阻塞音鼻音氣音、半母音擦音喉音 a aㄜㄚ-kㄍkhㄎg鵝*gh鵝*ㄏvㄋ,雅*h 氣音ㄏ顎音i iㄧㄧ-eㄝcㄐ,ㄑchㄔjㄓjhㄓㄏbㄋㄧy 半母音ㄧ捲舌音tㄉt hㄊdㄌd hㄌㄏnㄋr l 流音ㄌㄌ齒音tㄉthㄊdㄌdhㄌㄏnㄋl 流音ㄌsㄙ唇音u uㄨㄨ-oㄛpㄅphㄆb帽*bh帽*ㄏmㄇv 半母音ㄨ隨韻m註:1. 喉音:喉嚨音,舌稍縮後,舌面後碰上軟顎。
顎音:舌面前碰上硬顎。
捲舌音:舌頭捲上,觸及上顎中間附近。
齒音:舌尖頂齒齦。
唇音:上唇碰下唇。
流音:舌頭振作。
2. 標“* ”表示以台灣話發音(較接近)3. 標“- ”表長音。
以台語標的長音,以台語八音的第二音表示。
a m ka m kha m ga m gha m ca m cha m ja m jha mb a m ta m tha m da m dha m na m pa m a m ba m bha m ma m ya m ra m la m va m sa m l a m a m 盎岡慷崗康章昌彰萇釀當湯噹嘡曩蚌磅幫邦茫央啷郎旺桑琅杭【巴利文發音】母音aㄜaㄚ-iㄧIㄧ-uㄨUㄨ-EㄝOㄛ子音kㄍkhㄎg鵝*gh鵝ㄏ*vㄋ,雅*cㄐ,ㄑchㄔjㄓjhㄓㄏbㄋㄧtㄉt hㄊdㄌd hㄌㄏnㄋtㄉthㄊdㄌdhㄌㄏnㄋpㄅphㄆb帽*bh帽*ㄏmㄇsㄙyㄧrㄌlㄌvㄨhㄏ註:1. 喉音:喉嚨音,舌稍縮後,舌面後碰上軟顎。
顎音:舌面前碰上硬顎。
捲舌音:舌頭捲上,觸及上顎中間附近。
齒音:舌尖頂齒齦。
唇音:上唇碰下唇。
流音:舌頭振作。
2. 標“* ”表示以台灣話發音(較接近)3. 標“- ”表長音。
以台語標的長音,以台語八音的第二音(即國語第4聲)表示。
汉语拼音字母与国际音标对照表

??③元音严式音标记忆方法(只换其中对应的拼音字母)。
??a的同一音位有5种:用[a]:ai、an、ia;用[?]:跟在辅音后或者单独使用;用[ɑ]:ang、iang、uang、ao、iao、ua;用[?]:ian及及yan;用[?]:儿化;
??o的特殊标法:[u?]:ong;[y?]:iong;
ο
ο
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
a
/ε
舌面前次低/半低不圆唇元音
quan[t 'y n]、tuan[t'u n]、ian[i n]
a
舌面前低不圆唇元音
an[an]、iao[iau]、ai[ai]、ia[ia]
A
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
a[A]、fa[fA]、ha[xA]、ga[kA]、da[tA]、ta[t'A]
α
u
u
舌面后高圆唇元音
е
е
舌面前半高不圆唇元音
ei[ei]、uei[uei]
γ
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
de[tγ]、te[t'γ]、ge[kγ]、ke[k'γ]、he[xγ]
舌面央中不圆唇元音
en[ n]、eng[ η]、uen[u n]、ueng[u η]
ε
舌面前半低不圆唇元音
ie[iε]、üe[yε]
j
?? [t?]
sh
?? [??]
d
??[t]
q
?? [t??]
r
?? [?]
t
??[t?]
x
?? [?]
y
?? [j]
n
??[n]
z
?? [ts]
w
?? [w]
悉昙51字母简介之1--51字母发音分类

密教简介--悉昙51字母简介(之1)─51字母发音分类(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以免犯戒。
)一、要学好悉昙先持下咒行菩萨道行者,要祈求开显一切智,得从悉昙真言门下手,始得能进入陀罗尼门殿堂。
要学好悉昙就请每次学习悉昙前,就要先持诵此咒语。
南无菩陀耶 (皈依佛)Namo buddh2ya南无达摩耶 (皈依法)Namo dharm2ya纳谟曷僧伽耶 (皈依僧)Nama` sa{gh2ya纳谟曷萨嚩枳娘耶悉昙(归礼一切智成就吉祥)Nama` sarvaj#2ya siddh23二、悉昙51字母发音分类组别分析(一)、前言近代人学习悉昙(帆siddh23吉祥成就学)字母,或者是梵文(sanskrit)以为把五十一字母分元音、子音两部份学习,就能把悉昙字母学好,其实不然,不经过一番理解组成结构,不能充分掌握其悉昙真髓。
若要能深入悉昙领域,就要研读古德先贤所遗留下来的智慧结晶,仔细详加以分列,当能深切地、自在地掌握悉昙字母的学习,也能准确地掌握发音的位置,才能发出正确的梵音,尤其是大空、重空等字元音。
但无悉昙基本知识者又看不懂古德的心髓结晶,这是必然的现象,也是末法时期的无奈。
在我佛慈悲的加持下,本人能走入悉昙领域,洞悉其无上密意,了解悉昙的来龙去脉,除开课显示密义外,也在此之时,令我能为世界佛弟子尽一份心力,让古德悉昙心声开显,在网站上透露一些无上密意。
在此特别感恩三宝加被,能让本人好好来介绍悉昙。
若有意要行菩萨道,进入陀罗尼门行者,就依本文所介绍,深入体会无上密法之真谛,也希望能学好悉昙,让密教悉昙能再发扬光大,如千余年前的辉煌的唐密,是所祈求。
(二)、悉昙字母组成分类悉昙五十一字母由三大部份组成,三大部份者:一为元音(韵母)、二为子音(声母)、三为遍口音(某些字含有半元音之功能)等三部份,详述如下。
1.第一部份元音(摩多m2t4k2),是由阿狣a字母转化成十二音,再加别摩多(n2n2-m2t4k2)四字母,共合成十六字元音。
汉语拼音字母与国际音标对照表

汉语拼音字母与国际音标对照表
(2013-10-27 12:58:57)
声调
一声阴平(55)、二声阳平(35)、三声上声(214)、四声去声(51)。
①汉语拼音有一些缩写形式,在转换时应特别引起注意,应恢复成完整形式。
如:ui 是uei的缩写,un是uen的缩写,ü在j、q、x和y后写作u。
②儿化标记:ɹ写在音节末尾,调值之前。
③元音严式音标记忆方法(只换其中对应的拼音字母)。
a 的同一音位有5种:用[a]:ai、an、ia;用[Ą]:跟在辅音后或者单独使用;用[ɑ]:ang、iang、uang、ao、iao、ua;用[æ]:ian及及yan;用[ɐ]:儿化;
o 的特殊标法:[uŋ]:ong;[yŋ]:iong;
e 的同一音位有4种:用[ɣ]:跟在辅音后或者单独使用;用[e]:ei、ui;用[ɛ]:ie、üe;
用[ə]:en、eng、un、ueng、er;
i 的同一音位有3种:用[ɿ]:跟在z、c、s后;用[ʅ]:跟在zh、ch、sh、ri后;用[i]:跟在其它辅音后。
常用71个瑜伽体式梵文发音(收藏级干货)

常用71个瑜伽体式梵文发音(收藏级干货)上周为大家分享了瑜伽老师必知的常见体式名称集合(梵文、英文、中文),很多学员反馈不知道该如何发音,今天我们汇总了71 个常见瑜伽体式梵文发音,供大家学习研读。
视频教学,建议大家先听几遍,再去尝试发音,试试吧~怎么样,可以跟下来吗?每天跟一遍,几天就可以听得懂,然后再尝试发音正确,体式的梵文名称就没问题了。
但是有些同学想精进,想系统学习就有些困难了,需要先学习这个:梵文51字母汉语读音对照(长按图片可保存放大)说明:(1)彩色字母为上面行的字母的汉语拼音。
显然,母音的读音梵汉几乎一致,只是多了两个音,a,a,长音只是短音的延长。
(2)- 为连读符号,即两个单独发音,但很快连在一起,成为整体。
如ai,其实是a-i,即先发a音,然后很快滑向i音。
连读和拼读的效果是不同的,注意a和na的区别,后者拼读为“那”音,而前者是n-a连读,汉语中没有这个音,效果上是“啊”音前带了鼻音 n。
(3)中国人的舌音和齿音,清音和浊音基本上不区分,这导致表格中magenta色和前面的红色发音一样。
清音和浊音的舌位,口型一样,但声音振动的部位不同,清音振动在堵塞位,听起来比较清脆,响亮,浊音则振动在声带,听起来比较沉闷,含混。
可以简单这样区分清浊,口腔或唇振动为清音,声带振动为浊音。
分清清浊,每一行的音便可以区分开来。
但区分舌音和齿音,则必须细心体会发音部位。
不过,即便这两个部位的音不分,整个梵文字母读音比古代的标注要准确得多了。
(4)va发音同wa,但开始口型是闭合的。
细心的区分是对发音部位的详察,今附发音各部位图如下:。
梵文天城体字母表

梵文天城体字母表
【原创版】
目录
1.梵文天城体字母表的概述
2.梵文天城体字母表的历史
3.梵文天城体字母表的特点
4.梵文天城体字母表的应用
5.梵文天城体字母表的意义
正文
梵文天城体字母表,又称为梵文字母表,是一种源自印度的古老文字系统。
梵文是印度最古老的语言之一,也是印度教和佛教的宗教语言。
梵文天城体字母表是梵文的一种书写形式,主要应用于印度教的宗教文献和学术著作。
梵文天城体字母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5 世纪,它是由印度的
智者们创造的。
最早的梵文天城体字母表发现于印度河流域的考古遗址中,这些遗址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1500 年左右。
随着时间的推移,梵文天城体字母表逐渐演变为现代的形式。
梵文天城体字母表的特点是字母形状独特,发音清晰。
梵文天城体字母表共有 10 个元音和 34 个辅音,这些字母可以组合成音节,用于表达梵文的各种发音。
梵文天城体字母表的形状独特,每个字母都代表着一种特定的含义,这种含义与梵文的宗教信仰密切相关。
梵文天城体字母表的应用广泛,主要用于印度教的宗教文献和学术著作。
梵文天城体字母表是印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印度的语言、文学和宗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梵文天城体字母表也是印度教的宗教语言,用于表达印度教的神秘教义和哲学思想。
梵文天城体字母表的意义在于它是印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印度教的宗教语言。
梵文天城体字母表承载着印度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它是印度文化的重要象征。
梵语字母?(a)和?(ā)的发音与书写

梵语字母अ(a)和आ(ā)的发音与书写
字母अ(a)和अ(ā)都是母音中的单母音,什么是母音呢?就是发音的时候,声带振动,气流充沛而畅通。
单母音就是含有一个母音音素的音,有长短母音之分,有完全母音与半母音之分。
अ(a)是短母音
अ(ā)是长母音
短母音不具有音延,发音时间短较为短促,相对而言,长母音具有音延,发音时间长。
它们之间另外一个最为重要的差别在于:发音时,口腔开张度有相对大小之分。
单母音的发音长短在梵语中具有重要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一方面,它区分语词的意义,另一方面,它彰显语句结构差异。
母音又称元音,汉语语音学者称为韵母。
母音的分类主要考虑的因素有三:(舌面最高点的)高低、前后、唇形(展或圆)。
अ(a)和अ(ā)的发音来自菩提梵境00:0000:04
अ发音方法:
अ(a)为短母音,喉音(软腭音),发音时,口腔半开,气流相对较弱,但畅通无阻,舌位较低,声带振动,一面呼气,一面送出单音“阿”,发音时间相对短促,发音部位在口腔中前部。
像英语but,cup中的u的发音。
严格来说在汉语中没有对应的音。
अ(a)为长母音,喉音(软腭音),发音时,口腔完全打开,气流充沛,且畅通无阻,舌位较低,声带振动,一面呼气,一面连续送出“啊-啊”音,发音部位在口腔后部。
发音如英语far,father中的a,相当于汉语啊的长音。
अ书写:
两个字母的书写笔画/方法如图所示:
关于这两个字母大家都学会了吗?是不是很简单?不要忘了拿出纸笔来写写看,练习一下发音,要不很容易忘哦,下期我们接着解说其他字母~。
汉语拼音与国际音标对照表

汉语拼音与国际音标对照表之巴公井开创作声调一声阴平(55)、二声阳平(35)、三声上声(214)、四声去声(51)。
声母表注意事项:①汉语拼音有一些缩写形式,在转换时应特别引起注意,应恢复成完整形式。
如:ui是uei的缩写,un是uen的缩写,ü在j、q、x和y后写作u。
② 儿化标识表记标帜:ɹ写在音节末尾,调值之前。
③元音严式音标识表记标帜忆方法(只换其中对应的拼音字母)。
a 的同一音位有5种:用[a]:ai、an、ia;用[Ą]:跟在辅音后或者单独使用;用[ɑ]:ang、iang、uang、ao、iao、ua;用[æ]:ian及及yan;用[ɐ]:儿化;o 的特殊标法:[uŋ]:ong;[yŋ]:iong;e 的同一音位有4种:用[ɣ]:跟在辅音后或者单独使用;用[e]:ei、ui;用[ɛ]:ie、üe;用[ə]:en、eng、un、ueng、er;i 的同一音位有3种:用[ɿ]:跟在z、c、s后;用[ʅ]:跟在zh、国际音标与汉语拼音对照表拼音音标描述音节卷舌 er 卷舌元音 er儿[]舌尖 i 舌尖前元音 zi[ts]、 ci[ts']、 si[s]舌尖后元音 zhi[t]、chi[t’]、shi[]、ri[]舌面元音 i i 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ü y 舌面前高圆唇元音 yu[y]、lü[ly]、üe[yε]、quan[t'yn]u u 舌面后高圆唇元音е е 舌面前半高不圆唇元音 ei[ei]、uei[uei]γ 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de[tγ]、te[t'γ]、ge[kγ]、ke[k'γ]、he[xγ]舌面央中不圆唇元音 en[n]、eng[η]、uen[un]、ueng[uη]ε 舌面前半低不圆唇元音ie[iε]、üe[yε]ο ο 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a /ε 舌面前次低/半低不圆唇元音 quan[t'yn]、tuan[t'un]、ian[in]a 舌面前低不圆唇元音 an[an]、iao[iau]、ai[ai]、ia[ia]A 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 a[A]、fa[fA]、ha[xA]、ga[kA]、da[tA]、ta[t'A] α 舌面后低不圆唇元音ang[αη ]、iang[iαη]、ao[αu]汉语拼音中的"pa、zhang、ai、ian",其中的四辅音表拼音音标描述拼音音标描述1 b p 双唇不送气清塞音 13 j t 舌面前不送气清塞擦音2 p p’ 双唇送气清塞音14 q t’ 舌面前送气清塞擦音3 m双唇浊鼻音 15 x 舌面前清擦音4 f唇齿清擦音 16 z ts 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5 d t 舌尖前不送气清塞音17 c ts’ 舌尖前送气清塞擦音6 t t' 舌尖前送气清塞音 18 s 舌尖前清擦音7 n 舌尖前浊鼻音 19 r 舌尖后浊鼻音8 l舌尖前浊边音 20 zh t 舌尖后不送气清塞擦音9 g k 舌面后不送气清塞音21 ch t’舌尖后送气清塞擦音10 k k' 舌面后送气清塞音 22 sh 舌尖后清擦音11 ng η 舌面后浊鼻音 23 y j 舌面中浊半元音12 h x 舌面后清擦音 24 w 舌面后浊半元音国际音标与汉语拼音对照表元音表ri[]舌面元音i i 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üy舌面前高圆唇元音yu[y]、lü[l y]、üe[yε]、quan[t'y n]u u 舌面后高圆唇元音ее舌面前半高不圆唇元音ei[ei]、uei[uei]γ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de[tγ]、te[t'γ]、ge[kγ]、ke[k'γ]、he[xγ]舌面央中不圆唇元音en[n]、eng[η]、uen[u n]、ueng[uη]ε舌面前半低不圆唇元音ie[iε]、üe[yε]οο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a/ε舌面前次低/半低不圆唇元音quan[t'y n]、tuan[t'u n]、ian[i n]a舌面前低不圆唇元音an[an]、iao[ia u]、ai[ai]、ia[ia] A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a[A]、fa[f A]、ha[xA]、ga[kA]、da[tA]、ta[t'A]α舌面后低不圆唇元音ang[αη ]、iang[iαη]、ao[αu] 汉语拼音中的"pa、zhang、ai、ian",其中的四汉语拼音字母与国际音标对照表声调一声阴平(55)、二声阳平(35)、三声上声(214)、四声去声(5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梵文51字母汉语读音对照
说明:
1.彩色字母为上面行的字母的汉语拼音。
显然,母音的读音梵汉几乎一致,只是多了两个
音,a h
,a m
,长音只是短音的延长。
2.-为连读符号,即两个单独发音,但很快连在一起,成为整体。
如ai,其实是a-i,即先发a音,然后很快滑向i音。
连读和拼读的效果是不同的,注意n a和na的区别,后者拼读为“那”音,而前者是n-a连读,汉语中没有这个音,效果上是“啊”音前带了鼻音n。
3.中国人的舌音和齿音,清音和浊音基本上不区分,这导致表格中magenta色和前面的红色发音一样。
清音和浊音的舌位,口型一样,但声音振动的部位不同,清音振动在堵塞位,听起来比较清脆,响亮,浊音则振动在声带,听起来比较沉闷,含混。
可以简单这样区分清浊,口腔或唇振动为清音,声带振动为浊音。
分清清浊,每一行的音便可以区分开来。
但区分舌音和齿音,则必须细心体会发音部位。
不过,即便这两个部位的音不分,整个梵文字母读音比古代的标注要准确得多了。
4.va发音同wa,但开始口型是闭合的。
细心的区分是对发音部位的详察,今附发音各部位图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