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抗精神
国家基药

十、泌尿 系统药
024
国家西184
十、泌尿 系统药
025
国家西187
十一、血 液系统用
026
国家西192
十一、血 液系统用
027
国家西197
十一、血 液系统用
十二、激
028 国家西228 素及影响
内分泌药
十二、激
029 国家西228 素及影响
内分泌药
七、心血
030 国家西228 管系统用
药
十二、激
031 国家西228 素及影响
国家中006
一、内科 用药
073
国家中007
一、内科 用药
074
国家中009
一、内科 用药
075
国家中010
一、内科 用药
076
国家中010
一、内科 用药
077
国家中010
一、内科 用药
子类
通用名
(五)其他抗 肿瘤药 (五)其他抗 肿瘤药 (六)抗肿瘤 激素类 (七)抗肿瘤 辅助药 (七)抗肿瘤 辅助药 (七)抗肿瘤 辅助药
药
(一)抗精神 病药
阿立哌唑
010
国家西096
六、治疗 精神障碍
(一)抗精神 病药
阿立哌唑
011
国家西097
六、治疗 精神障碍
(一)抗精神 病药
五氟利多
012
国家西098
六、治疗 精神障碍
(二)抗抑郁 药
帕罗西汀
013
国家西101
六、治疗 精神障碍
(二)抗抑郁 药
氯米帕明
014
国家西108
六、治疗 精神障碍
77.47 △
19.6 39 △
喹硫平和利培酮治疗老年期痴呆患者行为和精神症状的疗效分析

E re t y po cl( E S . eut: f rra e th eaeA crs nt o op erae i icnl aI 0 me n m tm Sae T S ) R s l a e et n eB hv D soe eb t g u s c sds nf at g S s t t m t i h hr d e gi y( IP< . 0 )T ee cc u t so e os icn df rnei teg u s P>0 0 ) C nls n :Q e aieadRse dn ae 1 . h f ai sr e hw dn i f at ieec n h op ( i o a n gi f r . 5 . o c i s ut pn n i f oehv uo i pi
一
1 , 均 ( . 3 3 年 。利 培 酮组 3 2年 平 5 2± . ) 0例 , 中男 其
治疗 痴 呆 的行 为 和 精神 症 状 ( P D) 主 要 手 段 之 性 1 BS 的 4例 , 性 l 女 6例 ; 龄 6 年 8~9 0岁 , 均 (4 5± 平 7.
。
本 文通 过 喹硫 平 和 利 培 酮 的对 照 治 疗 , 比较 两 7 8 岁 ; 呆 病 程 1~1 .) 痴 3年 , 均 ( . 1 . ) 。 平 5 5-4 2 年 - 两 组 间年龄 , 别 构 成 比和 痴呆 病 程 均无 显 著 性 差 性
cl y po so dmet ( P D) a sm tm f e n a B S .Meh d : t f 0p tns i P Dw r rn o l d ie t s d r pwt Q e aie i to sat a o6 ae twt B S ee a dm y i ddi o t yg u i u tpn ol i h v n u o h i
100例男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吸烟行为与抗精神病药不良反应的关系

【 要 】 目的: 摘 探索男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吸烟行为与抗精神病药不良 反应的关系。方法 : 按照人组标准选择 1 位男性住院精 0 0
神分裂症患者 , 评估完成基本情况问卷 、 锥体外系不 良反应量表 ( A ) 静 坐不能评定 量表 ( A S 、 常不 自主运 动量表 ( I ) 阳性 和阴 SS 、 B R )异 A MS 及
Me ia o r a fCh n s e p e a t dc lJ u l i e e P o l g He l n o h
Oc , t201 1
第2 3卷
半月 第 1 9期
Vo _ 3 FH M No.1 l2 9
无, 4:严重 ) 3个 主要 的解 剖部 位 ( 对 面部/ 口腔 、 外研 究 者 报告 其 吸烟 率 为 5 . % ~9 % , 78 5 为正 常人 肢 体 和躯 干 ) 动 障碍 的严 重 程 度 进 行 打 分 ] 运 。⑤
性 症状评定量表 ; 用 L g t 采 oii sc回归 分析吸烟行 为与抗精神 病药不 良反应的关 系。结 果 : 样本 吸烟行 为的检出率 ( 5 9 %置 信区间 ) 5 . % 为 60 ( 6 3 ,5 7 ) S S B R 和 A M 评分越低的患者越容 易吸烟 ( R分别 为 0 6 、.5和 0 7 , ≤O 0 1 。结 论 : 4 . % 6 . % ;A 、 A S IS O .0 0 7 .0 P .0 ) 精神分裂症 患者 通过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 编号 :
17 0 6 ( 0 1 1 2 0 0 6 2— 39 2 1 ) 9— 4 7— 4
通 讯 作 者 : 宝 亮 ,ma : b 2 1 13 cr。 钟 E i zl 0 @ 6 .o l _ n
不同剂量奥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期治疗的影响

·学术交流·不同剂量奥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期治疗的影响江红霞,濮正平,陈菲,李国荣,林勇,李亚玲,秦玲,周勇,张盛杰,钟建炯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奥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期治疗的影响,为首发精神分裂症维持期服药剂量提供参考。
方法:将2016年7月至2018年12月嘉兴市康慈医院、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00例使用奥氮平系统治疗进入维持期阶段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维持组及减量组,每组各100例。
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及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量表(TESS)在基线、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各时点分别评定患者的精神症状、社会功能及药物不良反应。
结果:随访至2年末,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两组PANSS阴性症状评分、PANSS总分、SDSS评分、TESS评分的组别主效应、时间主效应及两者的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维持组的阴性症状评分、PANSS总分及SDSS评分在18个月、24个月两个时点比较均高于减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治疗期继续使用奥氮平时,逐渐缓慢减少药物剂量至有效低剂量,不会增加患者的复发风险,且有利于减轻其阴性症状和药物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
关键词: 首发精神分裂症; 奥氮平; 维持期; 复发中图分类号: R74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 3220(2023)04 0292 04Effectsofdifferentdosesofolanzapineonpatientswithfirst episodeschizophreniainmaintenancephaseJIANGHong xia,PUZheng ping,CHENFei,LIGuo rong,LINYong,LIYa ling,QINLing,ZHOUYong,ZHANGSheng jie,ZHONGJian jiong.DepartmentofPsychiatry,KangciHospitalofJiaxing,Tongxiang3145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exploreeffectsofdifferentdosesofolanzapineonpatientswithfirst episodeschizophreniainmaintenancephase. Method:200patientswithfirst episodeschizophreniainmaintenancephasewhowereadministeredinKangciHospitalofJiaxingandthefirstPeople'sHospitalofTongxiangfromJuly2016toDecember2018witholanzapinetreatmentwererandomlydividedintothemaintenancegroupandthedecrementgroup,with100casesineachgroup.Thepositiveandnegativesyndromescale(PANSS),socialdisabilityscreeningschedule(SDSS),andtreatmentemergentsymptomscale(TESS)wereassessedatbaselineandeverysixmonthsthereaftertoevaluatepatients’psychiatricsymptoms,socialfunction,andadversereactions. Results:Therecurrenceratesbetweenthetwogroupshowednostatisticaldifferenceduringthetwoyears.Thereweresignificantgroupeffect,timeeffectandgroup×timeinferactioneffectonPANSS,SDSSandTESS.ThescoresofPANSS(totalscoreandnagetivesymptom)andSDSSofpatientsindecrementgroupweresignificantlylowerthanthoseinmaintenancegroupatthe18thand24thmonth(allP<0.05). Conclusion:Itwouldnotincreaserecurrenceriskthattheolanzapinedoseisgraduallyreducedtothelowesteffectivedoseintreatingpatientswithfirst episodeschizophreniainmaintenancephase,whichcouldalsoimprovepatients’negativesymptoms,adversereactions,andsocialfunction.Keywords: first episodeschizophrenia; olanzapine; maintenancephase; recurrence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的精神疾病,具有反复发作、致残率高的特点,给患者自身、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精神分裂症门诊患者服药依从性与抗精神病药不良反应的关系

的服药依从 性 V S A 评分为 (2 4 9 5 分 ; 8 . ±1. ) 依从性 V S A 评分依次与 S S A 评分 ( =一 . 2 ) 婚姻( =一 . 1 ) B R 评分 ( =一 .0 ) 住 r 0 16 、 r 0 11 、A S r 0 12 、
研究
对象 的服药 依从 性 V S评 分 为 ( 2 4±1 . ) , A S和 A 8. 95 分 B R S S评分均 呈偏 态分 布 , 中位数 ( A 其 四分位 间距 ) 分别 为 3
(0 和 24 。 1) ( )
DENG a g,ZHONG o—la g,LIF Fn Ba in u,e l ta
( h fi e et el et , og ei o eeo uzogu i ri f c ne& t ho g, hn412 , h a T ea lt m na ha hcne T njm dc clg f ahn nv syo i c f ad i l t r i l a l H e t se e nl y Wu a 302 C i ) c o 3 n
cr l e i A r 一 .2 ) ma ig r 一 . 1 ) A S ( = 一0 12 ,n m e f opti t n ( = 一 .0 )ad or a dwt S S( = 0 1 6 , r ae( = 0 1 1 ,B R r et h r .0 ) u b r si la o r oh azi 0 11 n sh o n er r 0 0 9 , P≤0 0 1 epci l. o cuin : nisc ocs e f c i a pr n fc ro eiao col gyas( = .6 ) ( i . 3 )rset e C n ls s A t yh t i —eets ni ot tat r dct n vy o p i d f m a of m i
传统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追踪调查分析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 因未十分明 了的大脑疾病 , 具有 病 情波动 , 反复发作的特 点 , 临床 治疗 多采 取药物 的对 症和 维
持治疗 。随着 医学科学 的不 断发展 , 治疗 精神分 裂症 的药 物
进行评定 ( 部分患者经 电话 预约来 院) 同时调查其服药的依 , 从性、 病情变化 、 发和再 入 院情况 。通 过近两 年时 问的评 复
定与调查 , B两组患者以获得完整资料满 5 A、 0例为截止 , 中 间失访或资料不全 均进行 筛 除。将 所获 的全部 资料对 照分
析。
从无到有 , 单一到多样 , 从 从传 统抗精 神病 药到 非典 型抗 精
神病药 , 种类 繁多 , 供临床 医师选择应 用 , 治疗精 神分裂症 不 再是 束手无策 , 两大类抗精神病药物在 精神科 临床都在广 这
理, 计量资料用 t 检验 , 计数资料采用 检验。
两组患者的测定结果见表 1~ 4 表 。 表 1 BR P S评分结果 ( S ± )
11 对 象 .
全 部病 例选 自我 院 2 0 0 8年 1月至 20 0 9年 1 2
月, 首次住 院符合 C MD一1 诊断 标准 的精 神 分裂 症患 者 , C 1 1
( P S 和大体评定 量表 ( A ) BR ) G S 评定 … , 达 到临床 治愈标 均 准 。要 求人组的患者在 出院后 3个 月 、 6个月 、 时来 医院 1年
~
表 1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 出院后 3个月病情 多数稳定 ,
10天 , 2 平均 ( 64 1 天 。应用药物情况 : 5 2 ) - 利培酮 2 4例 , 占
4 .% ; 8 0 喹硫 平 7例 , 1 . % ; 占 4 0 阿立 哌唑 7例 , 1 . % ; 占 4 0 奥
精神病学

症状学
概述
பைடு நூலகம்
病因
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精神发育障碍为主要特征。
⑴遗传缺陷:遗传基因突变,多基因遗传是发病主要因素。 文化背景、躯体状况以及人格特征具有遗传倾向。 ⑵环境诱发:个人的生活经历、社会地位、文化背景等都可能不同程度的诱发影响病人发病和生活。
常见精神症状
认知障碍
感知就是感觉和知觉。是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在人脑中经过综合,并借助于过去的经验所形成的一种完整的 印象。
与此同时,精神障碍的诊断技术也有了进展。脑电图、脑电位分布图、脑诱发电位脑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仪及脑磁共振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对某些病症进行客观检验。而许多心理测查、人格测查和智能测查方法,更有 助于精神障碍的心理诊断技术的开展。精神病流行学和社会精神病学的普及,从宏观上探讨了精神病障碍的病因, 社会性治疗和康复措施也都取得前所未有的成效。
精神病学
医学分支学科
01 症状学
03 起源 05 基本信息
目录
02 常见精神症状 04 精神药物 06 研究方法
07 遗传学研究
09 苯丙胺 011 遗传因素
目录
08 生物化学方面 010 心理学 012 精神障碍治疗
精神病学是现代医学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研究人类精神发育障碍的病因、症状特点和临床咨询、 临床诊断、收治康复、社会管理、司法鉴定、精神障碍等级评定等主要问题。现代精神病学包括各种精神病、神 经症、心身疾病或伴随躯体疾病的精神障碍、沟通适应障碍、人格障碍、性心理偏异,以及诸多类别的儿童智能 或品德发育障碍的诊治和矫正处置问题。精神病学在理论上涉及医学遗传学,心理发育学和社会科学,在临床实 践上与心理咨询相结合。
⑴感觉障碍多见于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和癔症。
从抗疫斗争看新时代爱国主义的主题与特征

2021年2月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Economy(总第34卷第186期)收稿日期:2021-01-06作者简介:钱东晓(1994 ),男,河南郑州人,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江苏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中心研究人员㊂从抗疫斗争看新时代爱国主义的主题与特征钱东晓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210023摘㊀要:习近平总书记用20个字概括了伟大的抗疫精神,诠释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新内涵㊂抗疫精神是深烙在炎黄子孙血脉中的家国情怀,体现了举国同心㊁科学理性㊁命运与共的精神追求㊂ 抗疫精神 激励了人们理性自觉㊁大胆创新的满腔热忱,彰显了人民至上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呈现国人共渡难关㊁与邻为善的宽广胸襟㊂新时代的爱国主义,在抗疫斗争中呈现出爱国㊁爱党和爱社会主义的高度一致以及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精神的辩证统一㊂关键词: 抗疫精神 ;爱国主义;新时代doi:10.3969/j.issn.2096-2452.2021.01.011中图分类号:G414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2096-2452(2021)01-0062-05㊀㊀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人民的爱国激情再一次达到高潮㊂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20个字提炼了伟大的抗疫精神:生命至上㊁举国同心㊁舍生忘死㊁尊重科学㊁命运与共㊂生动诠释了抗疫战场上的中国精神;揭示了全国抗疫斗争的力量源泉;筑起了民族复兴之路上又一座精神丰碑㊂[1]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五中全会在国家发展规划制定中,客观而全面地分析了全面深化改革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㊂在风险和挑战面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焕发新生命, 凝民心,聚民力 树精神,立斗志 作为新时代历史发展的精神动力,不断被赋予新内涵㊂[2] 抗疫精神 是爱国主义与时代精神的融合,是新时代中国人民的精神食粮,是把控国家发展路途风险的内在力量㊂一㊁抗疫斗争中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升华1.爱国主义是抗疫斗争的不竭动力新冠肺炎疫情发生的大背景错综复杂㊂一方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都发生着深刻变化;另一方面,世界经历百年未有大变局㊂越是在特殊背景下越能凸显爱国主义价值㊂爱国主义是 匹夫有责 的担当;是 岂因福祸避趋之 的笃定;是 留取丹心照汗青 的情怀㊂伟大的抗疫精神正是在这样的复杂背景下,再一次唤起亿万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激情㊂面对病毒肆虐的重大疫情考验,每一个炎黄子孙都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㊂抗疫精神,是对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是最新生成的时代精神,已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大力量,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㊂在 抗疫 斗争中,爱国是推㊃26㊃动斗争高潮的内在动力,爱国主义是贯穿斗争始终的主旋律㊂千百年来,爱国主义成为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的精神主线,激励华夏儿女自强不息㊁奋斗不止㊂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具有理性和科学特征㊂特别是在挫折面前,这种精神力量就愈益强大㊂爱国主义彰显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是追求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重要精神支柱㊂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促使中华优秀儿女为实现国家崛起的理想而前赴后继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到今天,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有了质的飞跃㊂人民前所未有地享受到高质量的发展成果㊂社会文化树新风,扬正气㊂2.爱国主义是英勇抗疫的力量源泉在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积淀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㊂中华民族发展史表明 多难兴邦 ㊂这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所决定的民族特质㊂每一次灾难都是一次深刻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的洗礼㊂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是鼓舞团结奋斗的旗帜;是我们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㊂重大疫情发生时,更显民族团结之重要和友爱互助之珍贵㊂爱国主义是这个民族大爱精神的集中表达;是五千年文明史中由血脉凝聚的精神传承㊂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曾经使险些被帝国主义瓜分的中国人民能够重新站立起来而避免亡国灭种的厄运,经历磨难的中华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今天的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再一次集合起全体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取得抗疫斗争战略胜利,让世界人民看到中国力量㊂家国情怀是爱国主义的情感基础㊂由家国情怀汇聚起来的爱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独特优点㊂建立在亲情和血缘基础之上的情感体验更能经得住历史考验㊂炎黄子孙自古以来生活在这块热土上,祖先的血脉㊁中华文明生生不息,薪火相传㊂中国人民崇尚情感的传统文化,正是来自于对血亲关系的崇敬,也成为社会认同的公理和法则㊂中国文化的家国同构,就是因为家与国同根同源,本质上都是恪守血亲为社会关系基础的法则,家是最小国,国是家的家㊂家国一体,加强了人们对国家和社会的心理认同㊂所以,舍小家为大家的情怀㊁保家卫国和精忠报国的志向㊁集体主义和公而忘私的准则,都深深地烙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血脉里㊂这种爱表现在对自己小家的爱,对自己家乡的爱,表现在对故乡和骨肉亲情的爱;这爱也自然延伸到对于国家和民族的爱㊂这样的爱的传统对中国人来说是与生俱有的,代代相传,生生不息㊂可见,爱国主义既是对祖国和民族的文化认同,也是每个社会个体的心灵归属㊂3.爱国主义渗透舆情民情全国人民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投入到抗击疫情的爱国主义洪流㊂几乎在一夜之间,每个人的精神境界都上升到了 共赴国难 的高度,万众一心,众志成城㊂全国各地的医护工作者义无反顾地奔赴疫区;大批一流的专家学者纷纷投入到第一线㊂全国一盘棋,各省与疫区省份的各县市结成帮扶对子,进行 对口 支援㊂事实上,在重大疫情舆情引导的后期阶段,人们发现不需要再去刻意寻找爱国主义教育的时机,因为舆情的发展过程中,时时㊁处处㊁事事都充满着爱国主义的主题㊂在满屏的爱国主义氛围中,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在流泪,这是感动的泪㊂2020年抗疫斗争,是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㊂借助互联网,大家前所未有地关注国家最新的防疫策略㊁疫情控制情况,爱国主义主题的时事㊁要闻和趣事等㊂这些正在普遍发生着的时事和趣事,是真实可信㊁富有教育意义的,并且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甚至就发生在自己身上㊂很多人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爱国主义的实现触手可及㊂爱国主义成为此时此刻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的心声㊂二、抗疫斗争中爱国主义的时代主题中华民族多灾多难,但灾难面前的中国人民具有不言败㊁不气馁的高贵品格㊂困境面前凸显的爱国情怀是激励人民义无反顾㊁冲锋陷阵的内在动因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因为胸怀爱国主义的大爱,大批党员干部和医护工作者义无反顾地走向抗疫战场,成为最美 逆行者 ㊂让我们看到了抗疫精神呈现的激情㊁责任和担当,看到了国家的未来和希望㊂1.理想和信念民族发展和复兴大业的历史责任感,是当代中㊃36㊃国人民不断进步的重要动因㊂新时代条件下,全面深化改革面临风险和挑战,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顺应时代潮流,听从历史召唤,为民族伟大复兴埋头苦干㊂这种民族责任感体现在懂得生命至上但从来不怕牺牲;追求生命自由但从不犹豫于舍生取义㊂民族责任感是抗疫斗争中人们前赴后继的精神动力,也是抗疫斗争的胜利保证㊂习近平总书记号召中国青年 要树立远大理想 [3]㊂这个 理想远大 就包含着民族责任感,关乎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㊂民族责任感体现着一个人的人生境界㊂对于一个社会个体而言,只有为了人民大众的利益甘愿付出和牺牲,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只有依靠甘愿付出和牺牲的广大人民,只有绝大多数人民甘愿付出和牺牲,这个国家才能发展和兴盛㊂民族责任感付诸于实践,还要由理想和信念的支撑㊂革命战争年代,是理想和信念的支撑使得前人赴汤蹈火㊁前仆后继;社会主义建设中,是理想和信念的支撑使得共产党人不计个人利害得失,为了人民大众的利益而勇往直前,艰苦探索;抗疫战场上,同样是理想和信念的支撑使得英雄辈出㊁奇迹纷呈㊂理想和信念使人感受到存在的价值与意义㊂中国共产党人是最富有理想和信念的伟大群体㊂中国共产党以博大的心胸和情怀为共产主义而奋斗,把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辩证统一于为全人类谋福祉的伟大实践㊂与此相适应,在社会主义发展到今天的新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价值观培育显得尤为重要㊂国家要通过科学的世界观㊁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教育来培育和引导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每一个社会个体都应该积极提高创新意识,践行抗疫精神,增强爱国本领㊂2.民主与进步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民主和进步是爱国主义的应有之义,也是抗疫斗争胜利的保障㊂ 五四运动 中,先进的知识分子为寻求民族解放㊁国家进步而奋起抗争㊂今天的抗疫斗争,同样是在民主与进步的旗帜下掀起的一次轰轰烈烈的爱国主义运动㊂疫情发生后,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迅速开展卓有成效的抗疫斗争㊂在抗疫斗争中,全国人民以先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在顶层设计下统一行动,依靠周密的斗争方略和强劲的精神动力,调动一切 抗疫 力量,取得团结 抗疫 的战略性胜利㊂在追求国家现代化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人和全体社会主义建设者一直在努力实现多数人的民主㊂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民主,是无产阶级的民主,是最大多数人的民主㊂我们党把追求国富民强作为社会主义民主的核心要义,这与西方资产阶级少数人的民主截然不同㊂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民主和进步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追求㊂我们党始终不渝地坚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把改善最大多数人的生活状况作为奋斗目标㊂社会主义新时代,为满足广大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我们党更加努力地推进和提高社会全面发展㊂历史证明,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真正的民主;而没有民主,也就很难保证社会生产和国家建设的顺利开展㊂新时代更要结合国情理性地分析全面的㊁科学的民主含义,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民主政治建设结合起来,为国家政治文明建设做贡献㊂3.拼搏与奉献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广大的青年群体把精神抱负与社会理想联系起来,将个人的奋斗目标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结合起来,成为时代进步的主力军㊂新时代青年再一次展示了青春力量,彰显了由理想和志向催生的青春活力和热情㊂青年群体构成了疫情期间 最美逆行者 的主体㊂伴随着青春的奋进,再一次推动了民族的发展和进步㊂百年前的 五四运动 的主体也是知识青年,就其本质而言, 五四运动 就是一次民族灵魂的青春律动㊂在 抗疫斗争 和 五四运动 中,青年群体扮演了何其相似的社会角色㊂今天,我们同样地领略到青年群体的青春气息催生的一系列新生事物,推动这个有五千年灿烂文化传统的优秀民族的青春气质的再现㊂从 五四精神 到 抗疫精神 ,也是伟大的民族精神的一次次涅槃重生㊂4.科学与理性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国人放眼世界㊁沉着冷静,拿起科学的武器,以开放的心态和理性的思维,全国一盘棋,集全国之力投入到全民抗疫斗争㊂这次㊃46㊃疫情,我们认清了西方的 民主 和 自由 ,新冠病毒和普通人的病痛让资本主义的许许多多丑陋面目暴露给世人㊂我们认识到西方民主的虚伪和局限,看清了西方政治的 双重标准 ㊂同时,我们也更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理解了真正的自由和幸福,更深刻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的指导价值㊂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在抗疫斗争中的科学和理性,表现在发挥中医药作用,把中西医结合起来的科学方法㊂从治疗方法的有效性上,人民感悟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魅力,增加对祖国更深沉的热爱㊂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在抗疫斗争中的科学和理性,还表现在针对问题及时总结社会发展路径的反思,从顶层设计的高度对现代社会治理的方式和途径进行反思㊂疫情发生后,党和政府把抗疫与爱国卫生运动相结合,掀起了一次对全民爱国卫生运动的反思与谋划㊂讲卫生就是爱祖国,成为抗疫斗争中中国人民又一条感悟深刻的爱国主义内容㊂人们领会到个人卫生习惯和身体素质与国家的安全与发展是那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㊂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在抗疫斗争中的科学和理性,还让人们再一次反思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再一次领悟 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 的真谛㊂科学发展㊁生态发展,是我们未来发展的选择㊂三、抗疫斗争中新时代爱国主义的新特征1.爱国、爱党和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坚强地领导人民践行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共产党,是贯穿抗疫斗争始终的领导核心,也是抗疫斗争取得战略性胜利的根本保证㊂通过这次抗疫斗争,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的领导认同;筑牢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㊂爱国与爱党和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的理念,高度体现在抗疫斗争实践中,并得到了有力确证㊂首先,从理论上来说,党的领导与国家命运休戚相关,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制度存在及发展紧密相连㊂正如‘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的那样,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国家命运与党的命运,国家与社会主义命运从此密不可分㊂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㊁爱党和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㊂其次,从实践上来看,人民群众从抗疫斗争中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人是当代最伟大的爱国者群体㊂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㊁亲自指挥,党中央立即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党员干部成为抗疫斗争的中流砥柱㊂各级党委和政府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为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而奋斗㊂第三,从三者关系上,党为人民谋幸福㊁为民族谋复兴,体现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而全力拼搏㊂抗疫斗争中,确证了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㊂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和使命,与人民同呼吸㊁共命运,身先士卒,率先垂范㊂抗疫实践也再一次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㊂抗疫取得战略性胜利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巨大优越性的体现㊂在应对急难险重灾情中,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政治优势明显㊂三者关系的辩证统一在抗疫斗争的领导力㊁应对力㊁组织力和贯彻力上得到体现㊂在全世界的疫情防控中,充分展现了中国速度㊁中国规模和中国效率㊂得到世界人民的认可和赞赏㊂国家㊁民族㊁人民根本利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得到完美体现和统一㊂人民感受到了热爱国家与热爱社会主义的高度一致性,坚定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㊂2.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精神的辩证统一爱国主义精神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可以统一起来的㊂抗疫斗争中,中国人民在迅速控制住疫情之后,与邻为善,以博大的胸襟向遭受疫情的友好邻邦伸出援助之手㊂中国人民的援助是无私的,甚至在自己立足未稳㊁疫情形势依然严峻的时刻,也能尽自己力所能及的国际义务㊂正如‘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的那样,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同时,要培养海纳百川㊁开放包容的胸襟㊂中国人民一贯坚持和平发展与合作共赢㊂习近平总书记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普遍运用在国家交往中㊂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共同创造美好未来㊂千百年来的社会历史也反复证明,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相统一的;中国人民从来不曾有过狭隘的㊁排他的 爱国主义 ㊂新㊃56㊃时代条件下,世界联系更加紧密,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同时,必定会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为世界人民谋福祉㊂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统一,首先体现在中国政府对遍布世界的华人集体的保护㊂特别是要全力保护境外中国公民,对每一个中国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㊂疫情发生后,党和政府为了海外华人的安危,加强和各国政府沟通㊂同时,及时了解海外公民和华侨的诉求和困难,想方设法切实维护他们的正当权益㊂与世界各国精诚团结㊂中国表现出风雨同舟㊁患难与共的大国担当㊂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统一,还表现在抗疫斗争中我国的全球公共卫生共同体理念㊂我们认为新冠肺炎疫情是全球性灾难,正确的立场是友善与和谐,世界各国加强沟通与协调,顺应合作与共赢的潮流㊂这样是对本国人民的负责,也是为世界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做贡献㊂全世界携手应对疫情,将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统一起来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新冠肺炎疫情表明,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㊂全球合作抗疫是爱国主义精神与国际主义相统一的一次成功例证㊂3.革命热情与按规律办事的有机统一抗疫斗争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是,社会生活中特别是意识形态建设中,一定要注重对社会规律的认识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爱国主义是个历史范畴,爱国主义的含义和内容都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㊂当代青年富有青春活力,阳光而健康㊂但是青年的社会阅历有限,他们中的很多人世界观尚未完全成熟㊂对青年学生进行必要的社会规律认识教育和沟通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㊂联想到当前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一些无知青年更容易受到敌对势力或无耻之徒的教唆和引诱,做出有害国家和民族的事㊂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青年激情才能科学地转化为建设祖国的强大动力㊂结合抗疫斗争的经验,加强社会规律教育的基本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㊂首先,从符合社会发展㊁符合最广大人民利益高度来认识社会规律㊂其次,引导和教育广大青年要正确认识社会发展是人民大众的共同努力, 人民群众是历史真正的创造者 的规律㊂第三,要引导青年学生正确认识事物运动的矛盾转化规律㊂要认识和理解 在社会规律面前,人的作用要符合正义事业发展过程 ㊂第四,引导青年正确认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对于推动祖国进步的伟大作用㊂广大青年把握和运用这些规律,在抗疫斗争中凝心聚力,在国家的危难关口焕发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相统一的时代光芒㊂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用行动证明自己 是好样的 是堪当大任的 [4]㊂参考文献:[1]陶文昭.生命至上:伟大抗疫精神的价值航标[N].中国教育报,2020-09-17(05).[2]刘洋,刘招成.五四精神接受史述论[J].青年学报,2020(01):81-88.[3]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5-01(02).[4]张晓萌.争做堪当大任的时代青年[N].人民日报,2020-04-05(06).(责任编辑:樊霞)㊃66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镇吐作用 作用强,小剂量即可抑制去水吗啡引起 作用强, 的呕吐。但不能对抗前庭刺激引起的呕吐。 的呕吐。但不能对抗前庭刺激引起的呕吐。 机理: 机理: 小剂量阻断延脑催吐化学感受区D2受体, 小剂量阻断延脑催吐化学感受区D2受体, D2受体 大剂量则直接抑制呕吐中枢。 大剂量则直接抑制呕吐中枢。
抑 制
促性腺激素 FSH、 FSH、LH 延迟排卵
生长激素 糖皮质激素
氯丙嗪临床应用 治疗精神病 呕吐和顽固性呃逆 人工冬眠
治疗精神病 对精神分裂症主要用于Ⅰ型,对Ⅱ 对精神分裂症主要用于Ⅰ 型疗效差甚至加重病情。 型疗效差甚至加重病情。 对急性患者效果显著,对慢性疗效差。 对急性患者效果显著,对慢性疗效差。 不能根治,需长期用药甚至终生治疗。 不能根治,需长期用药甚至终生治疗。
人 工 冬 眠 氧
体温
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力 机体对 的
用于严重创伤休克、高热惊厥、 严重创伤 甲亢危象等的辅助治疗。 甲亢危象等的辅助治疗。
氯丙嗪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 锥体外系反应 过敏反应 中毒反应 皮疹、肝损、粒细胞减少 皮疹、肝损、 对症支持疗法
氯丙嗪药理作用
抗精神病作用 镇吐作用 对体温调节的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2、对植物神经系统的作用
对锥体外系作用
3、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
3、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 下丘脑-漏斗柄- 下丘脑-漏斗柄- 调控垂体激素分泌 垂体: 结节-漏斗〕 垂体:(结节-漏斗〕 体温调节
催乳素抑制因子 催乳素 乳房肿大、 乳房肿大、泌乳
第一节
抗精神病药
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也用于 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 其他精神病的躁狂症状。 其他精神病的躁狂症状。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 是以思维、情感、行为之间不协调, 是以思维、情感、行为之间不协调,精神活 动与现实脱离为特征的常见精神病。 动与现实脱离为特征的常见精神病。 分为两型: 分为两型: Ⅰ型 Ⅱ型 阳性症状为主(幻觉、妄想) 阳性症状为主(幻觉、妄想) 阴性症状为主(情感淡漠, 阴性症状为主(情感淡漠,主 动性缺乏) 动性缺乏)
抗精神失常药
抗精神病药物 抗躁狂药物
精神分裂症 躁狂症 抑郁症 焦虑症
Antimanic drugs
抗抑郁药物 Antidepressive drugs 抗焦虑药物
Antianxiety drugs
常用抗精神失常药物
吩噻嗪类: 吩噻嗪类:氯丙嗪 硫杂蒽类: 硫杂蒽类:泰尔凳 丁酰苯类: 丁酰苯类:氟哌 抗精神病药 啶醇 其它药: 其它药:五氟利多 抗躁狂药 抗抑郁药 抗焦虑药 碳酸锂 米帕明 苯二氮卓类
多巴胺能神经通路及主要功能
1、黑质-纹状体:调控锥体外系运动功能 黑质-纹状体:
2、中脑-皮层: 调节认知、思想、感觉、 中脑-皮层: 调节认知、思想、感觉、 理解、 理解、推理能力 中脑-边缘系统: 3、中脑-边缘系统:调控情绪和感情表达活动
4、下丘脑-漏斗柄 下丘脑- 垂体: 结节- -垂体:(结节-漏
非选择性单胺再摄取抑制药- 非选择性单胺再摄取抑制药-三环类 丙米嗪(imipramine,米帕明 ) 丙米嗪(imipramine,
多塞平( doxepin)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 多塞平( doxepin)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
NA再摄取抑制药 NA再摄取抑制药 地昔帕明( 去甲丙米嗪) 地昔帕明(desipramine,去甲丙米嗪) 5-HT再摄取抑制药 HT再摄取抑制药 氟西汀(amitriptyline,百忧解) 氟西汀(amitriptyline,百忧解)
抗精神病作用机制 主要通过阻断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主要通过阻断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皮层 系统的D2受体而发挥抗精神病作用。 D2受体而发挥抗精神病作用 系统的D2受体而发挥抗精神病作用。
中脑-皮层: 调节认知、思想、感觉、 中脑-皮层: 调节认知、思想、感觉、 理解、 理解、推理能力 中脑-边缘系统: 中脑-边缘系统:调控情绪和感情表达活动 由于同时阻断黑质纹状体、 由于同时阻断黑质纹状体、丘脑下部 结节-漏斗中的DA受体,?? 结节-漏斗中的DA受体,?? 中的DA受体
3、对体温调节的作用
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 节失灵,机体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升降。 节失灵,机体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升降。 降温特点:不但降低发热者体温,还能降低 降温特点:不但降低发热者体温, 正常人体温(注意与解热镇痛药比较)。 正常人体温(注意与解热镇痛药比较)。
二甲胺类 氯丙嗪 吩噻嗪类 哌嗪类 哌啶类 硫杂蒽类 类 悸 泰尔登 哌啶 利 奋乃静 硫利达嗪
抗 精 神 病 药
常用吩噻嗪类药的化学结构
氯丙嗪chlorpromazine 氯丙嗪chlorpromazine
冬眠灵wintermine 冬眠灵wintermine
特点:选择性(器官?受体?) 特点:选择性(器官?受体?)
丙米嗪的体内过程
吸收:口服吸收好,个体差异大 吸收:口服吸收好, 分布:广泛分布于全身各组织 分布: 代谢:肝代谢,可转化为地昔帕明, 代谢:肝代谢,可转化为地昔帕明,半衰期长 排泄: 排泄:羟化后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自尿排泄
氯丙嗪体内过程
吸收 分布 代谢 排泄 口服吸收不规则, 口服吸收不规则,受多因素影响 90%与血浆蛋白结合,高亲脂性, 90%与血浆蛋白结合,高亲脂性, 易透过血脑屏障, 易透过血脑屏障,脑内药物浓度高 肝脏代谢 主要肾脏排泄,排泄缓慢,停药后 主要肾脏排泄,排泄缓慢, 数周仍可检测到其代谢产物 血药浓度个体差异明 坚持剂量个体化 显,坚持剂量个体化
氯丙嗪阻断的受体种类
DA受体(D2>D1): ):抗精神病 DA受体(D2>D1):抗精神病 受体 M-受体:抗胆碱作用(口干、便秘、排 受体:抗胆碱作用(口干、便秘、 尿困难等) 尿困难等) α-受体:致体位性低血压、镇静 受体:致体位性低血压、 5-HT受体:潜在的抗精神病 HT受体: 受体 H1-受体: H1-受体:镇静
丙米嗪的药理作用
中枢神经系统 抗抑郁作用 机制:抑制NA NA、 HT再摄取 机制:抑制NA、5-HT再摄取 植物神经系统 阻断M受体:视力模糊、口干、便秘 阻断M受体:视力模糊、口干、 血管系统 低血压、奎尼丁样作用、心律失常( 低血压、奎尼丁样作用、心律失常(抑 制心肌NA再摄取)。 NA再摄取 制心肌NA再摄取)。
兴奋性氨基酸系统功能低下
脑内DA系统功能亢进学说 脑内DA系统功能亢进学说 DA
精神分裂症是由于中枢DA系统功能亢进所致 精神分裂症是由于中枢DA系统功能亢进所致 DA
•左旋多巴、促DA释放的苯丙胺可致/加重精神分裂症 左旋多巴、 DA释放的苯丙胺可致/ 左旋多巴 释放的苯丙胺可致 •未治疗的Ⅰ型患者,脑内DA受体数目显著增加 未治疗的Ⅰ型患者,脑内DA DA受体数目显著增加 未治疗的 •目前高效价的抗精神病药均是DA受体拮抗剂 目前高效价的抗精神病药均是DA受体拮抗剂 目前高效价的抗精神病药均是DA
第二节 抗躁狂抑郁症药
抗抑郁药 抗躁狂药
单相型: 单相型:仅有躁狂或抑郁之一 躁狂抑郁症 双相型:躁狂或抑郁交替发作 双相型: 可能病因:与脑内单胺类功能失调有关 可能病因: NA功能亢进 NA功能亢进 5-HT缺乏 HT缺乏 NA功能不足 NA功能不足 抑郁 躁狂
抗抑郁药及分类 抗抑郁药及分类
第十八章 抗精神失常药
Drugs used to treat psychotic disorders
精神失常(psychiatric disorders): 精神失常(psychiatric disorders): 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精神活动障碍的一类 疾病,表现为情感、思维和行为异常。 疾病,表现为情感、思维和行为异常。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 躁狂症 抑郁症 焦虑症
氯氮平治疗
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作用比较
药 物 抗精神 病剂量
(mg/d) mg/d)
副作用
镇静 作用 锥体外 系反应 降压 作用
镇吐 作用 强 强 较强
氯丙嗪 氟奋乃静 奋乃静
300300-800 1-20 8-32
强 弱 弱
较多 多 多
较大 弱 弱
硫杂蒽类:泰尔登 硫杂蒽类:
与三环类抗抑郁药结构相似,有 与三环类抗抑郁药结构相似, 弱抗抑郁作用。 弱抗抑郁作用。
斗〕
调控垂体激素分泌 体温调节
延髓化学感受 呕吐中枢) 区(呕吐中枢)
调控呕吐反应
氯丙嗪药理作用 较广? 较广?
抗精神病作用 镇吐作用 对体温调节的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2、对植物神经系统的作用
对锥体外系作用
3、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1)抗精神病作用(神经安定作用) 抗精神病作用(神经安定作用)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称为神 经安定作用。 经安定作用。 精神分裂患者服用后能迅速控制兴奋躁动症 连续应用可恢复理智,情绪安定、生活自理。 状,连续应用可恢复理智,情绪安定、生活自理。 氯丙嗪与中枢抑制药合用,后者应适当减量。 氯丙嗪与中枢抑制药合用,后者应适当减量。
常见不良反应 中枢抑制症状:嗜睡、淡漠、无力 中枢抑制症状:嗜睡、淡漠、 药源性精神异常 植物神经系统: 植物神经系统: M受体阻断:口干、便秘、眼压升高 受体阻断:口干、便秘、 α受体阻断:体位性低血压 受体阻断:
内分泌系统: 乳房肿大、闭经、 内分泌系统: 乳房肿大、闭经、生长减慢
急性中毒反应: 急性中毒反应: 昏睡、血压下降至休克,心肌损害。 昏睡、血压下降至休克,心肌损害。 昏迷至死。 昏迷至死。 洗胃、对症处理、中枢兴奋药氯酯醒、 洗胃、对症处理、中枢兴奋药氯酯醒、 严重者进行血透。 严重者进行血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