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附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六次会考测试历史试题
高二会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会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了,到了接近考历史试的时候,我们要加强做好历史的练习。
下⾯是有店铺为你整理的⾼⼆会考历史试卷,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会考历史试卷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符合题⽬要求) 1.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对后代影响深远。
为加强皇权,秦朝在中央实⾏的政治制度是A.三公九卿制B.郡县制C.内阁制D.议会制 2.伯利克⾥执政时代,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黄⾦时期。
当时有权决定是否与其他城邦进⼊战争状态的机构是A.四百⼈会议B.五百⼈会议C.公民⼤会D.⼗将军委员会 3.右图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马关条约》的签订 C.义和团运动爆发 D.⼋国联军侵华 4.民主⾰命的先⾏者孙中⼭⼀⽣追求真理。
其三民主义理论的内容包括 ①民族主义②民权主义 ③民⽣主义④民⽤主义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5.俄国⼗⽉⾰命后,⼈类历史上⼀种新的社会制度诞⽣了。
该制度是A.宗法分封制度B.封建主义制度C.资本主义制度D.社会主义制度 6.2008年l2⽉15⽇,两岸“三通”全⾯启动。
l2⽉23⽇,⼤熊猫“团团”、“圆圆” ⼊台,两岸关系更加密切.国共两党的关系也朝着更加健康的⽅向发展。
国共两党第⼀次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中共“⼀⼤”的召开 B.中共“⼆⼤”的召开 C.中共“三⼤”的召开 D.国民党“⼀⼤”的召开 7.我国是⼀个统⼀的多民族国家。
新中国成⽴后,为实现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确⽴的制度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贵族共和制C.民族区域⾃治制度D.⼈民公社制 8.法国媒体每当提到总统的时候从不说“法国总统”,⽽是称之为“共和国总统”:总统发表讲话时也要⾼喊“共和国万岁”。
法国⼈倍加珍惜共和观念是因为法国A.总统有权任命内阁B.有⼆百多年的共和国历史C.内阁要对参议院负责D. ⾛向共和的历程艰难 9.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但仍存在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是 ①霸权主义②恐怖主义 ③领⼟争端④民族及宗教纠纷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10.孟⼦曾恰当地打个⽐⽅:⼩孩在井边玩耍,不⼩⼼跌⼊井中。
【经典试卷】2017-2018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

【经典试卷】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高二历史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2.采用机读卡的考生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在机读卡上,不采用机读卡的考生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在答题卷相应的的空格内;非选择题的答案请写在答题卷上。
3.考试结束,只需交答题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秦代调动地方军队须以虎符为信。
图1阳陵虎符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虎颈至胯间写有:“甲兵之符,右才(在)皇帝,左才(在)阳陵(秦之郡名)”。
该铜制虎符所隐含的秦朝历史信息包括:①君主专制主义②小篆书法艺术③民族关系和谐④冶金铸造水平高超A.①②③ B.②③④图1 C.①②④ D.①③④2.有学者说:这种生产结构“虽然脆弱,……但破坏了极容易复活和再生,……古人所说‘乱’而后‘治’,其中一个缘由,便是这种……生产结构在起作用。
”“这种生产结构”的特点是A.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式 B.男耕女织分工合作经营C.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 D.以重农抑商为主要政策3.史书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由材料可见A.蔡侯纸是世界上最早的书写用纸B.东汉元兴元年后,纸成了唯一书写材料C.造纸原料易得是蔡侯纸广泛使用的重要原因之一D.蔡伦造纸使用的主要原料是树皮、麻头、棉布、鱼网4.“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
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
”这一制度的创立时间应在A.公元前3世纪B.公元7世纪C.公元14世纪D.公元17世纪晚期5. 读图2,判断该图所处的时代,下列事件与这一时代最接近的是A. 丝织业兴起B. 规定商人入市籍C. 出现铁犁牛耕D. 推行均田制6.中国古代有一朝代在社会诸多方面都出现了新气象,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如“市”已经不再被封闭在政府规定的墙垣之内,而是分散于宅屋之间。
海南省2018年高中会考[历史]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海南省2018年高中会考[历史]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beec00b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3c.png)
海南省2018年高中会考[历史]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第Ⅰ卷选择题本卷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从远古时期的刻面陶符,到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和精书,汉字沿着它自己的文化脉络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传遍了世界。
其中,甲骨文盛行于A.商周时期B.秦汉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2.孔子认为,所谓“儒”者,不会因为处境困苦贫贱而灰心丧志,不会因为富贵而得意忘形,不会连累长辈,不会使官员糊涂。
因为有这样的美德,所以才叫做“儒”。
儒家主张A.无为而治B.以法治国C.兼爱非攻D.克已复礼3.中国很多地方有“状元村”“状元桥”“状元及第匾”等文化遗存。
与此相关的选官制度是A.禅让制B.世官制C.察举制D.科举制4.“雩祀(yu si)”最初为中国古代人们为求雨而举行的仪式。
每年农历四月,万物生长旺盛,急需雨水浇灌之时,举行求雨礼。
随着时代的发展,“雩祀”由民间祈祷活动逐渐上升为国家祀典。
这反映了中国古代从老百姓到统治者都非常重视A.农业B.手工业C.商业D.渔业5.在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民主制度,被警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摇篮”的是A.古代埃及B.古代印度C.古代雅典D.古代罗马6.中国从来只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说,但1912年1月11日的《民立报》却传出了另一种声音:“天下兴亡,匹妇有责”。
一字之差却使人顿生换了人间之慨。
这种变化反映当时先进的中国人提倡A.反帝爱国B.民主科学C.婚姻自由D.男女平等7.图1反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这一时期的发展状况是A.开始产生B.迅速发展C.日益萎缩D.陷入绝境8.民国初年的社会状况与辛亥革命所唤起的希望形成了巨大的落差。
一些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认为共和制度之所以不能真正实现,是因为中国缺少一场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批判。
于是,他们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掀起了A.洋务运动B.新文化运动C.国民革命运动D.抗日救亡运动9.“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东洋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歌谣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华北事变D.卢沟桥事变10.1784年的一天,英国国王前来参观瓦特和他的合伙人博尔顿的工厂。
2018年高考历史海南卷(含答案解析)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选出每小题答案后,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汉字字体中,得名缘于书写材质的是()A .隶书B .金文C .小篆D .草书【考点】古代中国书画的发展——汉字字体(金文)【解析】隶书作为小篆的辅助字体而得名,解决篆书书写不方便的问题,与书写材质无关,故A 项错误;项错误;商周时期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商周时期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商周时期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被称为“金文”,得名缘于书写材质,得名缘于书写材质,故故B 项正确;小篆就是官书,是秦朝小篆就是官书,是秦朝官方文书通用字体,官方文书通用字体,与书写材质无关,故C 项错误;草书得名体现出其书写奔放跃动的特点,与书写材质无关,故D 项错误。
【答案】B 2.《汉书》云:“汉家承秦之制,并立郡县,主有专己之威,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
臣无百年之柄。
”这表明在西汉()A .分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B .宗法制度趋于瓦解C .郡县制有利于维护皇权D .官僚制度未能建立【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承秦制(郡县制)【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 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度趋于瓦解,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 项错误;据材料郡县制使得“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可得出郡县制有利于维护皇权,故C 项正确;秦朝确立三公九卿制,官僚制度已经建立,故D 项错误。
海南省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属中学2020-2021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注意事项:海南省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A.“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B.佛、道思想的吸收C.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D.传统儒学的发展4.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在春秋战国国家走向统一的时代,讲求“耕战”,富国强兵,“满足”秦实现统一的理论是()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1.商人在攻灭了夏之后“因于夏礼”,继承了华夏文化并且将其发展壮大;起源于白狄的周在取代商以后,自称为夏人之后,是中原文化正统,将自己族群与四周“蛮夷戎狄”区分开来。
这种做法旨在 ( )A.形成华夏同源的文化心理认同B.确立起民族交融的观念C.构建起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D.加强宗族文化传承意识2.西周文、武等先王注重“敬德保民”“明德慎罚”。
春秋时期,孔子则从个体的人格修养出发, 提出“修己安人”“泛爱众,而亲仁”,这反映了( )A.儒家伦理道德始于西周B.个人道德修养的共同主张C.仁政思想的继承与发展D.重视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3.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中写道:“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新士人有独立的思想,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思去著书立说或发表言论,成为这一时期不同阶级和阶层的思想代表。
”这有利于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5.下图为位于广州的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编磬,其形制属于春秋以来中原常见的曲折型石磬,这反映了( )A.华夏文化的传承与交流B.岭南文化的优越性和包容性C.南方经济得到初步开发D.文化重心随着经济重心南移6.佛教在古印度,其出家众的生活来源是通过托钵化缘来获得的。
2023年海南历史高考真题(含解析)

2023年高考历史真题(海南省)(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分为单项选择题Ⅰ和单项选择题Ⅱ两部分。
单项选择题Ⅰ:1~13题,每题3分,共39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据《史记·周本纪》载,周武王“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
而战国晚期,秦、齐、楚等诸侯国都拥有人数近百万的军队,连七国中最小的韩国也有30万兵力。
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A. 军事理论的形成B. 生产方式的变革C. 政治制度的演进D. 地形地势的利用【答案】B【详解】A.周武王时期也有军事理论只不过战国时期伴随着兵家的出现,军事理论更系统,A错误;B.根据材料可知周武王时期,军队较少,战国晚期各诸侯国军队数量大为增加,这是因为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得到发展,在人口迅速增加的基础上,军队的数量也必然增加,B正确;C.“政治制度的演进”说法笼统,指代不明,政治制度与军队数量的多少没有必然关系,C错误;D.材料仅显示周武王至战国晚期军队数量明显增加,据材料无法得出是因为战国时期战争中人们对地形地势的利用导致军队数量增加,D错误。
故选B。
2. 据东汉《乙瑛碑》载,鲁相乙瑛向朝廷陈请,为孔庙增设一名百石卒史来守庙并掌管礼器(流程如下图)。
这一史实最适合用来说明,当时()(注:①—⑦表示处理此事的先后步骤)A. 国家行政中枢权力的逐渐扩大B.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日益巩固【答案】D【详解】A.材料中没有将东汉中枢权力部门与之前的朝代做比较,无法得出中枢权力扩大的认识,A错误;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涉及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和皇权与相权两对关系,材料不涉及中央与地方关系,B错误;C.材料没有突出传统道德秩序走向规范,材料旨在通过鲁相乙瑛向朝廷陈请为孔庙增设石卒史这一事件反映本质问题,C错误。
D.根据材料可知,在鲁相乙瑛向朝廷陈请为孔庙增设石卒史这一事件上,朝廷各部门各司其职,说明封建国家不同职能的有效履行,D正确;故选D。
2023-2024学年青海省海南州高级中学、共和县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023-2024学年青海省海南州高级中学、共和县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1. 明朝内阁大学士的可选资格,一般来讲,必须是翰林出身。
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据统计,在明朝170位大学士中,通过尚书人阁的有110人,通过侍郎人阁的也有24人,绝大多数是翰林出身。
明朝此举()A.利于强化内阁的辅政功能B.意在完善法定中枢权力体系C.一定程度制约了专制皇权D.使内阁与六部形成制衡机制2. 下列所示为西汉至明清时期“县”(单位:个)和人口(单位:亿)的数量统计情况。
据此可知,中国古代()C.基层管理体制逐渐地发展完善并成熟D.县的数量与各朝疆域范围紧密相关3. 罗马共和国时期,最高行政权力由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掌握,执政官由百人队会议从贵族中选出,任期一年。
同时,元老院会议由贵族和退任的执政官组成,有决定内外政策、审查和批准法案、支配国家财产的权力,并有权监察执政官的行动。
这说明罗马共和国时期()A.执政官处于国家权力中心B.国家注重保护平民阶层的利益C.官职的设置具有法治色彩D.政体具有浓厚的贵族寡头特征4. 下图显示了近代法国政治发展的进程。
这反映了法国()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阻B.各派政治势力实现了均衡C.民主政治进程具有曲折性D.缺乏民主共和思想的洗礼5. 有学者指出,国民党的训政体制把孙中山“以党的主义治国”修正为“国家的一切权力归国民党掌握”;把训政作为实现由官治变民治的程序推论为国民党“一党专政”。
该学者意在说明训政体制A.推动了国内政治民主化的进程B.旨在强化国民党的独裁统治C.促进了国内各党派的地位平等D.彻底改变国民党的阶级立场6. 1939年,《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中明确规定采取“普遍、直接、平等、无记名”的投票选举制,同时,各抗日根据地对于识字者,采用写票法;识字不多的,采用画圈法、画杆法;不识字的,采用投豆、举胳膊等方法。
这些措施()A.体现了中共建设民主政权的探索B.凸显了持久作战的战略优势C.促使中国的民主革命实现了转型D.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7. 戊戌变法期间,李鸿章在信中称:“朝廷锐意振兴,讲求变法,今日明昭多由康有为、梁启超等怂恿而出,但法非人不行,因循衰惫者,岂有任事之才,不过敷衍门面而已。
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有答案)

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有答案)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考生须知:本试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考试采用闭卷笔答方式,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试卷满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在父系大家庭的基础上……按照亲疏远近,从王国到诸侯国,按地区建立起层层的政权机构,并划分明确的等级,由小小的奴隶主世代相袭地把持各地政权。
”材料所述的政治模式是()A.宗法制B.郡县制C.分封制D.行省制2.“它加大了风量,提高了风压,增强了风力在炉中的穿透能力……这就地提高了生产能力。
足够大的鼓风能力,足够大的炉子,是炼出生铁的必要条件。
”材料中描述的“它”出现在()A.汉代B.唐代C.宋代D.明清3.甲骨文卜辞:“(王)大令众人曰:协田。
”《诗经》:“千耦其耘。
”(宋代)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材料反映了()A.铁犁牛耕是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B.小农经济是古代社会的基本生产模式C.农业经营方式由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D.精耕细作推动古代农业长期领先世界 4.《哈佛中国史》:“蒙古人将原来的金、宋两朝的领土分为九个行政单位,另外还有三个涵盖了大草原及同纬度的北方地区。
元朝统治的核心区域是北京及其周边……其余的领土被分为八个区域……”对这“八个区域”进行管辖的是()A.侯国B.郡县C.九州D.行省5.某校学生在进行中国古代儒家头脑的研究性研究时,制作了下表,其中推论不严谨的是()A.先秦诸子百家均具有民主头脑B.君权神授头脑强化君主专制C.儒学更加强调人的主观精神D.体现了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精神6.英国科学家培根曾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附中2017-2018学年
第二学期高二年级第六次会考测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20题共60分)
1、“六王毕,四海一”。
公元前221年完成兼并六国、统一天下之伟业的是
A、夏启
B、秦王嬴政
C、隋文帝
D、元世祖
2、“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六尺巷的故事被编译成歌曲搬上了2016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备受好评。
“让他三尺又何妨”主要体现了
A.孔子的“仁爱”思想B.老子的“无为”思想
C.韩非子的“法治”思想D.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
3、“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娘子军扛枪为人民。
”一首悲壮的娘子军连歌,仿佛把我们带回到她们在琼州大地与国民党反动派艰苦斗争的岁月。
这支军队属于
A、国民革命军
B、中国工农红军
C、八路军
D、新四军
4、1991年12月25日晚,那面为几代苏联人熟睹的镰刀锤子红旗悄然降下,一面白蓝红三色的俄罗斯联邦国旗升到了克里姆林宫上空,苏联不复存在。
苏联解体后,世界政治格局走向了
A、两极格局
B、单极格局
C、多极化趋势
D、全球化趋势
5.屠呦呦因从中药青蒿中提取出治疗疟疾的特效药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颁奖仪式上,屠呦呦发表了《青蒿素的发现:传统中医献给世界的礼物》的主题演讲。
为后世中医临床学奠定了理论基础的著作是
A.《伤寒杂病论》B.《本草纲目》C.《齐民要术》D.《九章算术》6. 2016年2月22日,中央部署城市未来发展“路线图”,提出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总体目标:实现城市有序建设、适度开发、高效运行,努力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我国城市发展历史悠久,宋朝城市发展的表现有
A.城市中市与坊严格分开B.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
C.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的管理D.按时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交易7.现藏于故宫的《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古代书画艺术上的巅峰之作,千百年来一直是帝王将相、王公贵族竞相争夺的至宝,普通百姓根本就无缘一睹真容,
该画的作者是
A.王羲之B.吴道子C.张择端D.郑板桥
8、1851年,在英国伦敦的海德公园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
博览会上陈列着来自世界各地一万多家企业的展品,最令人瞩目的是庞大的汽锤、运行不息的机车等科技产品。
这些科技产品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已经进入了
A、农耕时代
B、蒸汽时代
C、电气时代
D、信息时代
9、口号、标语往往打上了时代的印记。
1984年10月1号,在令人心潮澎湃的国庆35年盛典上,农民方队载歌载舞,经过天安门广场。
最能表达当时农民心声的标语是
A、“拥护五年计划”
B、“人民公社好”
C、“一定要解放台湾”
D、“联产承包好”
10. 下图是1900年西方国家出版的一幅“八位强人正在合力痛打一位弱者”
的宣传画。
据你所学历史知识推测他们痛打的结果是()
A.“弱者”最终灭亡B.“弱者”成为“木偶”
C.“弱者”迅速恢复,并发展壮大D.“弱者”被肢解瓜分
11.1937~1941年,中国独立抗击了100多万日军,到抗战胜利时,日本230
万海外派遣军中有120万被牵制在中国,中国战场消耗了日本全部战争开支340亿美元中的120亿,中国军队击毙日军39万多人。
这说明抗日战争
A.彻底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
C.彻底推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D.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12、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
”这里的“安全网”是
指
A、知识经济
B、混合经济
C、市场经济
D、福利制度
13、19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
下列标志属于区域性经济集团组织的是
14、他与命运不屈地抗争,用欢乐笑对人生,留下了不朽的《命运交响曲》《第九交响曲》等大量作品。
此人是
A.约翰·施特劳斯B.巴赫C.柴可夫斯基D.贝多芬
15、1991年,《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解海龙深入大别山区采访,在众多“泥孩子”中发现了一双闪亮的“大眼睛”,拍下了极具感染力的照片。
这张照片象征着当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公益事业是
A、恢复高考制度
B、实施希望工程
C、召开科学大会
D、普及义务教育《我要读书》
16 、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下列关于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①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红军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③红军长征一结束,革命新局面就开始了
④红军长征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7. 2015年中国粮食总产量为62143.5万吨,实现“十二连增”,其中水稻产量增加主要得益于
A.袁隆平B.钱学森C.牛顿D.拉马克
18、2015年12月正式建立的东盟共同体不仅是亚洲区域一体化的里程碑,也是世界格局“区域化”的里程碑.下列不是区域集团化组织的是
A.欧盟B.联合国安理会C.亚太经合组织D.北美白由贸易区19.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
以下不属于互联网出现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的是
A.信息社会开始出现B.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C.提高了工作效率D.促成了垄断组织的形成
20.下面两幅美术作品分别属于哪一美术流派
A.印象画派和现代主义B.印象画派和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D.新古典主义和现实主义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有2小题,共28分)
21.(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灿烂辉煌,曾经长期领先于世界。
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发明和发现,对周边国家乃至世界文明的进程,都产生过
巨大影响。
材料二
(1))请任选四大发明中其中两项,分别写出他们对世界文明进程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6分)
(2)材料二中的A.B.C图片,分别标志着人类进入什么时代?(3分)
(3)综上所述,谈谈你对科学技术的认识。
(4分)
22.照片凝固了历史的瞬间,再现了历史的真实,是我们探究历史的珍贵资料。
阅读下列照片,回答相关问题(15分)
请回答:
(1)图①与列强哪次侵华战争有关?(1分)《辛丑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2分)
(2)图②的发言是在哪次会议上?(1分)指出图中所说的与会各国的“异”指的是什么?(2分)简要说明此次会议对当时中国外交所起的作用。
(2分)
(3)图③乔开怀大笑的原因是什么?(2分)图④所反映的突出特点是什么?(2分)
(4)以上照片所反映的主题是什么?(1分)有何感想?(2分)
三、论述题(本大题只有1小题,共12分)
23、江泽民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
请回答:
(1)简述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分别领导的革命斗争,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历史巨变? (6分)
(2)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根据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需要,分别创立了什么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3分)
(3)从三位伟人身上你学到了哪些优良品质?(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