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批评艺术

合集下载

浅谈班主任的批评艺术

浅谈班主任的批评艺术

浅谈班主任的批评艺术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管理者和教育者,要管理好一个班级,教育好学生,有时不得不使用批评这一手段。

但是,批评这柄利剑具有两面性,若用得好,则会收到良好效果;若用得不当,则会引起不良反应,甚至造成不该有的后果。

因此,作为班主任,我们有必要研究一下批评这门艺术。

一、把握好批评的原则要用好批评,就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1.尊重事实,忌偏信“谗言”班主任在使用批评时要注意:在未掌握真凭实据之前别急于批评学生,要先对该生是否犯错误这事进行调查,弄清事实真相,然后才决定是否对之进行批评,千万别偏信他人“谗言”而误批评好人。

否则,不但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而且会丧失班主任的威信。

当然,万一自己真的错批评了学生,不要因怕失面子而将错就错,要敢于向学生认错并道歉。

2.态度适中,切忌粗野在批评学生时,态度要适中,不能粗暴野蛮、以势压人,要以理服人。

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要顾及学生的自尊心;②不侮辱学生;③不威胁学生;④不恶语伤人(如不挖苦、不讥讽、不辱骂等);⑤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⑥不发泄私愤;⑦允许学生申辩。

3.宽严适度,忌“一棍子打死”在批评时要因人因事而异,当宽则宽,当严则严,或宽严相济,但不要“一棍子打死人”,要给学生改过的机会。

4.用语有度,忌把话说绝俗语云: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说话要留余地”。

这警示我们在批评学生时,用语一定要慎重,要掌握好分寸,避免说些“出格”的话,更不能把话说死、说绝。

若稍不注意而说错了话,被对方抓住话柄,他要么不接受你的批评,要么与你抵触,这不但达不到批评的目的,还可能令自己下不了台、降低威信。

5.批评要及时,忌“放马后炮”一旦发现学生犯错误,就应及时批评纠正,不要等过了很长时间后才批评,以免时间拖长了他不认帐或者使其一错再错,带来不良后果。

6.有的放矢,忌“画蛇添足”在批评学生时,他犯哪点,你就批评哪点,要有的放矢;不犯之处,千万别提,切莫小题大作,越扯越宽,画蛇添足,节外生枝。

浅谈班主任的批评艺术

浅谈班主任的批评艺术

浅谈班主任的批评艺术
班主任担负着教育、管理和服务学生的重要职责,批评是教育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班主任的批评艺术是指在批评学生行为不良时,既要维护班级的秩序,又要关注学生自尊心和心理健康,通过言行举止和行动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首先,班主任应学会适时适度的批评。

批评不是为了羞辱学生,而是教育学生。

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把握批评的度,该批评时就要批评,不该批评时就不要随便开口。

不同学生、不同情况需要采取不同的批评方式。

对于缺乏自制力的学生可以采用一些鼓励的方式,对于耍小聪明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寓教于乐的方式,对于犯了严重错误的学生则可以采取比较严厉的批评方式,但无论是什么情况,都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其次,班主任应注意方式方法。

批评学生要注意措辞和语气,不能用恶言恶语去责备学生。

应该坚定而又和平地与学生沟通,让学生感受到教育的温度,而不是恐惧。

同时,班主任还应通过陈述而不是指责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意识到错误的问题所在,引导学生自我分析,从而提高其自我约束力。

最后,班主任要创造和谐的班级氛围。

批评不仅仅是一项单独的教育工作,更是培养班级和谐氛围的一种方式。

在批评时,班主任应树立公正、温馨、和谐的班级氛围,以身作则,做到言传一致。

此外,班主任还应该在班级中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归属感,促进班级成员的良性互动。

总之,班主任的批评艺术是一种综合能力,需要掌握一定的教育管理原则和方法,能够在批评时做到适时适度、注意方式方法、创造和谐氛围,通过批评引导学生,促进其健康成长,为班级的发展和学生的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

浅谈班主任的批评艺术

浅谈班主任的批评艺术

浅谈班主任的批评艺术班主任是学校教育管理中的重要角色,作为学生的第一任导师和家长的代表,班主任承担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责任。

在履行这一职责的班主任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批评艺术,以适应学生的成长特点和提高学生的发展潜能。

一、正确的批评态度。

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应当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

批评不是为了发泄情绪和制造压力,而是为了引导学生改正错误,提高自身素质。

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规律,在给予批评的也要给予学生积极的激励和正面的影响。

二、恰当的批评方式。

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要注重方式的选择和差异化的应对。

对于不同性格的学生,可以采取不同的批评方式。

对于内向的学生,可以通过私下交流的方式进行批评,给予他们适当的鼓励和指导。

对于外向的学生,可以在班级集体中进行批评,让他们在同学面前面对自己的错误,以此来引起他们对自我的反思。

三、指导性的批评内容。

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应当注重指导性的内容,而不是过多地强调错误和缺点。

批评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改正错误,并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班主任可以通过以身作则的方式,告诉学生什么是正确的做法,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让学生明白批评的意义和价值。

四、循序渐进的批评方法。

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要注重批评的方法和顺序,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来推动学生的发展。

可以从宏观层面出发,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批评,激发学生的团体意识和归属感;然后逐渐细化到个体学生,指导他们改正错误和提高自身能力。

五、及时的批评反馈。

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要及时给予反馈,让学生明白批评的效果和结果。

反馈可以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书面的批注等方式进行,以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班主任的批评艺术是一门需要不断学习和磨练的技能。

班主任需要具备丰富的教育经验和独特的教育理念,以及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心理素质。

通过正确的批评方式和有效的反馈机制,班主任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并为学生的未来铺平道路。

浅谈班主任批评学生的艺术

浅谈班主任批评学生的艺术

浅谈班主任批评学生的艺术批评是一种艺术,批评艺术的高低往往直接决定批评的效果。

本人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探索出一套更符合实际的,灵活多样的批评教育学生的方法。

一、幽默式的批评具有高超艺术的教育者常常运用幽默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

幽默既妙趣横生,令人发笑,又精辟入理,令人回味。

在批评过程中,使用富有哲理的故事、有趣的双关语、形象的比喻、诙谐的发言等等,使批评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学生迟到了,满以为老师要批评他,而你在门口“恭候”他时却说:“对不起,老师今天又比你来早了。

”一句意外的玩笑话,也许会让学生感到更加不好意思;学生在黑板上写了一行字,歪了,一边高,一边低,满以为老师会说让他注意,以后把字写正点,而你却大加赞赏他的书法富有诗意,“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一幽默式的批评更能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

二、迂回曲折式的批评汉语的表达非常灵活,同一个意思可以用多种表达方式,可以直截了当,也可以迂回曲折,一种说法是:“罚你打扫教室卫生”另一种说法是:“奖励你一次劳动光荣的机会;”一种说法是:“你怎么上课时间睡觉,站起来!”另一种说法是:“为了提高你的学习效率,让老师陪你站一会好吗?”一种说法是“看你这作业乱七八糟的,再写十遍”,另一种说法是“改掉一个坏的习惯真不容易,再写几遍吧,你能行!”不同的表达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作为老师,应讲究点语言艺术。

二、间接式的批评有些教师在劝告学生时也注意表扬,但习惯在“但是”后面来一个明显的转折,比如说:“你最近进步较快,但是,你上课不注意听讲,课后不认真复习。

”结果不仅功告没有奏效,而者前面的表扬也被学生认为是虚情假意。

如果教师以间接提醒代替直接批评,委婉表示对学生的要求,如说:“你最近进步较快,如果你能进一步抓好课堂听讲和课后复习两个环节,相信你的学习成绩会提高得更快。

”这样,学习乐于接受。

三、巧下台阶式的批评在大庭广众之下,不留情面的批评,可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造成僵局。

浅谈班主任工作的批评艺术

浅谈班主任工作的批评艺术

浅谈班主任工作的批评艺术班主任应当树立正确的批评观念。

任何一个人都无法避免批评和指责,而作为班主任更是如此。

学生家长、同事、学校管理层甚至是学生都有可能对班主任的工作提出批评,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现实。

所以,班主任要学会接纳批评,正确看待批评,不要因为受到批评就心怀怨恨,而是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批评,从中找出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班主任也要善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批评观念,帮助他们正确对待他人的批评,理解并吸收其中的正面意义,做到以诚恳、开放的态度对待批评。

班主任要学会辨别批评的真伪。

面对批评,班主任要善于辨别批评的真伪,不被表面的言语所迷惑,要学会用冷静的头脑去分析批评的内容究竟对不对,是否合情合理。

有的批评可能是出于对工作的不理解或者个人情绪的发泄,班主任应当理性对待,不为所动;而有的批评则可能是有建设性的意义,班主任要虚心接纳,以积极的态度去改进自己的工作,为学生和班级做出更好的贡献。

班主任要学会正确处理批评。

无论批评是真是假,班主任都要善于正确处理。

在接受批评时,班主任要保持冷静的头脑,不要激动、不要冲动,更不能以怨恨的态度回击批评者。

要学会倾听,理解批评者的诉求和意见,用平和的语气回应,并且要表示愿意改进和继续努力。

即使是错误的批评,班主任也要学会委婉的拒绝,以便不伤害批评者的自尊心。

作为班主任,要提高自己的批评艺术,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批评观念,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批评;其次要辨别批评的真伪,不被表面的言语所迷惑;再次是要正确处理批评,用冷静、理智的态度面对批评,并加以妥善处理;最后要寻求支持和帮助,与同事、上级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争取理解和支持。

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各种批评时,既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又能不断完善自己的工作,最终为学生和班级做出更大的贡献。

浅谈班主任表扬与批评的艺术

浅谈班主任表扬与批评的艺术

浅谈班主任表扬与批评的艺术一、表扬的艺术1、及时、真诚、具体对学生的表扬应当及时进行,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对他们的关注和肯定。

表扬要真诚,要发自内心,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真诚和善意。

表扬要具体,不能一味地用“好”、“棒”等笼统的词语,而是要具体指出学生做得好的地方,比如“你这次的作文写得非常好,各个方面都很出色”。

2、鼓励、激励、引导在表扬学生的还要给予他们适当的鼓励和激励,让他们对自己的努力和成绩感到自豪和满足。

表扬也要具有引导性,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受到表扬,以及如何继续保持和提高这种优秀的表现。

3、平等、公正、全面在进行表扬时,要做到平等公正,不偏袒任何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获得表扬的机会。

表扬也应当是全面的,不仅仅要看到学生的学业表现,还要看到他们在学校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的努力和表现。

二、批评的艺术1、缓和、耐心、理性在进行批评的时候,要做到态度缓和,不要情绪化,让学生感受到你的耐心和理性。

批评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改正错误,而不是让他们感到受到攻击和打击。

2、适度、恰当、合理在进行批评时,要把握好分寸,不要过于严厉或者过于宽容。

批评要恰到好处,让学生明白自己的错误,并且意识到改正错误的必要性。

要用合理的方法和理由进行批评,让学生不觉得批评是不公平或者无理取闹。

3、疏导、引导、改进在进行批评的还要进行疏导和引导,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明白自己的错误并且意识到改进的必要性。

要告诉他们如何改进,并且给予他们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三、表扬与批评的配比班主任在进行表扬与批评时,要做到合理配比,既要表扬学生的优点和优秀表现,又要批评学生的错误和不足之处。

这样做既能够激励学生的进取心和努力,又能够引导他们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

也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表现来决定表扬与批评的比例,不能一刀切地对所有学生进行相同的表扬和批评。

四、总结班主任表扬与批评的艺术需要综合运用情感、理性、技巧等多种因素,要做到及时、真诚、具体的表扬,鼓励、激励、引导学生,缓和、耐心、理性的批评,适度、恰当、合理的批评,以及疏导、引导、改进的批评。

浅谈班主任的批评艺术

浅谈班主任的批评艺术

浅谈班主任的批评艺术作为学校中的班主任,批评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良好的批评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还能够激励他们前进。

批评也是一门艺术,班主任需要在进行批评时注意方式方法,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情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下面就让我们来浅谈一下班主任的批评艺术。

一、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作为班主任,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和闪光点,他们或许擅长文学、或许擅长体育、或许擅长音乐……班主任需要在平时的教学和生活中,用心去观察、倾听,发现学生所长,给予肯定和鼓励。

在进行批评时,可以先从学生的优点入手,引导学生自我反思,激发他们改正错误的积极性。

二、善于换位思考在进行批评时,班主任应该善于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学生考虑。

理解学生的心情和感受,才能更好地把握批评的度和分寸。

不能一味地执着于自己的立场,而是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点,以及他们自身的成长过程。

三、善于用心沟通批评不仅仅是对学生的纠错和指导,更是一种心灵的沟通。

在进行批评时,班主任需要用心沟通,与学生进行正面的对话,而不是简单地发表批评意见。

可以采取问候、询问、探讨等方式,促进双方的情感交流,让学生在接受批评的同时能够感受到班主任对他们的关心和支持,不至于产生抵触和厌恶情绪。

四、善于尊重学生的个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班主任在进行批评时应该注重尊重学生的个性。

不能一刀切,而是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批评方式,避免过于严厉的批评对某些特殊学生造成伤害。

在进行批评时,要尽量避免使用过激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关怀和理解。

五、善于引导与激励最重要的一点,班主任在进行批评时应该善于引导和激励学生。

批评不仅仅是为了指出错误,更是为了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在进行批评时,班主任要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指出,同时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支持和激励,让学生明白自己的错误并且主动改正。

班主任工作总结:批评的艺术

班主任工作总结:批评的艺术

班主任工作总结:批评的艺术在教师与学生的谈话中,批评有可能是最常见的。

人们都喜欢表扬,不喜欢批评。

班主任批评学生,在主观上希望通过批评促进他们克服和改正错误的思想行为,它的积极作用应该可以教导人、鞭策人、激励人。

然而,如果方式不当,效果与预期的将会相去甚远。

1、批评要公正客观,有针对性,忌小题大做,忌片面武断。

批评前要调查事实真相,再研究分析学生行为,给予公正合理的批评。

不能主观臆断,不要把偶然的说成是一贯的,不要因一件事否定一个人,也不要“一杆子打翻一船人”。

不要任意夸大,既要看到错误的现实,又要考虑改正的可能性,而重点应该指明“对的”应是怎样。

这样的批评才有积极作用。

对学生而言,针对某一确实有的行为的批评是比较容易接受的。

2、批评要平心静气,用词得当,忌盛气凌人、意气用事。

当教师听到或碰到学生犯错误时,总觉的不快,若属“小错不断”者,更是怒从中来,这时,最好告诉自己先不要说话,或暂时不要去接触学生。

教师批评学生,要理智把握情绪,不要大声喝斥、威胁,也不可妄下断语、斩钉截铁。

吹胡子瞪眼睛都是要不得的,它们都有碍交流,无助于教育和问题的解决。

批评时,语言要简洁,不要用讽刺、嘲笑、挖苦甚至污辱的语言来批评学生,这样极易使学生产生消极、悲观、逆反、仇视的心理,从而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也不要用“你总是”、“你从来”、“你完全”之类以偏概全的字眼,使学生觉得受了冤枉。

明智的教师,不会随便去批评学生。

3、批评要注意场合和对象,忌尺度不一。

学生犯了错误固然要批评,但若不分场合公开点名批评,有可能会使有的学生抬不起头,有的干脆破罐子破摔。

尽量不全班公开点名批评某某同学,可以点事不点人,表明批评是针对事而不针对人。

这样,既成全了被批评学生的面子,也起到了教育其本人,同时教育大家的作用。

有的教师对自己喜欢的学生,尤其是班干部不愿批评,就是批评也总轻描淡写,而对待一般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则不能一碗水端平。

不管是先进还是后进,不管是班干部还是一般学生,有了缺点错误都应受到批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班主任批评艺术
批评是思想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

正确地运用这一手段,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并改正错误。

班主任所面对的是天真活泼,但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的学生,要使批评达到一定的效果,就要同他们心理相融、感情相通。

这就必须分析和研究被批评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特点,掌握批评的艺术,将各种消极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中,转化为积极因素,规范学生的言行,净化学生的心灵,塑造民族的未来。

一、掌握事实是批评的首要前提
毛泽东说过:“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

”所以,一切的批评都必须建立在充分掌握事实的基础之上,使批评不会让学生觉得是空穴来风。

有的学生为了避免老师对他的“惩罚”,往往会不承认自己的错。

如果老师没有事实根据,空讲几句批评的话就达不到矫正的效果。

反而让其觉得可以瞒天过海,反复犯错,甚至是变本加厉。

只有掌握了事实发展的前因后果,批评才会有针对性,其效果才会更好,学生也会心服口服。

二、尊重和爱护学生的自尊心是批评的核心
现在的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也有部分学生更是在单亲家庭里成长,为此,其列强的自尊心比以前的学生有过之而无不及。

而后进生的自尊心更是强于其他学生,而实际上,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仍有上进要求,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和帮助。

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莲柯曾说过:“得不到别人尊重的人往往有最强烈的自尊心。


因此,在批评学生的时候既要讲原则,不迁就其错误的思想行为,又要讲感情,尊重他们的自尊心。

这样,被批评的学生就不会感到自己是在挨骂,而是在接受教育,他们会从心里地感激你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

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

教师的话语他们就会听进脑子,并努力地去做好。

这样,我们的批评效果也就达到了。

三、对事不对人是批评的关键
在现实中,我们许多班主任批评学生时,就会把这个学生以前所做过的错事也一起提出来,并经常武断地说这个学生怎样不好,怎么怎么差。

其实这根本就适得其反。

这次犯错误是因为这件事,与以前的事根本无关,与学生这个人的品德也没关系,可我们班主任硬是要把它提出来。

这样,学生就会觉得你这个班主任不喜欢他,有的学生甚至认为是在报复他以前所犯的错误,那么,学生的逆反心理就出现了:我就是要多惹事生非,看你老师能耐我何?所以,我们在班主任工作中在批评学生时,要多留个心眼,只对其事而不对人。

四、批评方式方法的选择
根据学生错误的性质和学生的个性,选择合适的方法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1)个别批评与当众批评
能个别批评解决的事,决不当众批评。

尤其是对自尊心强、脸皮薄的学生,更就如此。

对于一些错误,当众批评后对全班同学造成消极影响的,更不能当众
批评。

当然,当众批评也是不能废弃的,对有些错误,当众批评之后,能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还是要选择的。

(2)点名批评与不点名批评
在很多时候,我们对事不对人的批评,甚至旁敲侧击,就会产生较好的效果。

尽量少用或不用点名批评。

当然,有时我们虽然没有点名,但大家一听就知道批评谁,这样也很容易引起逆反心理,我们一定要注意,谨慎使用点名批评。

(3)商讨式批评与发问式批评
对于反应灵敏、脾气暴躁,否定心理表现明显,行为常为情绪所左右,而情绪又多易为言语所激发的青少年学生,商讨式批评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式。

因为这种方式比较缓和,我们以商讨的态度把批评的信息传给批评对象,易于为他们的接受。

而对于善于思考、性格内向、各方面比较成熟的青少年学生,因为他们一般都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头脑比较有条理,对自己的过失多数情况下都可以自我醒悟。

如果我们在交谈时,多设计一些他们接受的问题让他们思考,让他们觉悟。

这样不仅能加深相互理解和信任,也能避免正面交锋。

当然,商讨式与发问式并不是对立的,我们也可以综合运用两种方式。

批评的方式方法还有很多,比如暗示批评、渐进式批评、外爆式批评与内爆式批评等等。

这里只是举例,是为了说明我们在进行批评时,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精心准备选择合适的方式方法,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才能达到我们的目的。

举一个例子:有一次,学生处的李刚老师告诉我,我班有个学生在吃饭前站队时,一拳将另一个同学打伤。

情节恶劣,学校准备给予处分。

这个打人的同学是刚从东方明珠学校转入我校的,据说是被开除的。

根据我的观察了解,他的情绪很容易激动,不够理智。

来我班后,我多次找他谈话,了解他的情况,也帮他确立了目标。

他已下决心改地自新,发奋学习。

虽然时间不长,但进步已十分明显。

怎么老毛病又犯了呢?于是我找他谈话,我在肯定了他的进步后,说:“所以说,有了错误,只要能够充分认识,并下决心改正,就一定会进步。

不断努力,就会不断进步。

你现在就做得很好。

这样下去,很快就会成为一个好同学。

”说得他很不好意思,他低着头,声音很小地对我讲述了打人的经过,并表示非常非常后悔,觉得对不起老师,也对不起同学。

我对他说:“一点小事就打人,原因就在你没有冷静下来。

遇事要多想一想,该不该这样做。

”我让他给被打的同学道歉。

学校给他记过处分,我没有在班上批评他。

后来,他专心学习,学习成绩进步较快。

中考时成绩也较好。

总之,批评有法,但无定法。

有一点是我们教育者必须格守的,这就是尊重学生,爱护学生。

尽管我们的批评未必会有切肤之痛的深刻,但能从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出发,学生最终会领悟老师的用意。

善用批评这一教育方式会与表扬有异曲同工之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