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的批评艺术
班主任的批评与表扬作艺术

班主任的批评与表扬作艺术班主任是班级的核心领导力量,也是学生最亲密的朋友和老师。
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是有规律可循的,需要我们倾注艺术的匠心。
班主任工作艺术一、班主任的批评艺术1、弄清错误的真相和批评对象的特征批评,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常用方法,其根本的目的是要引起学生的思想变化,使学生真正提高认识,提高觉悟,提高思想素养。
所以,我们必须弄清错误的事实:是违反了课堂纪律,还是下课乱来;是日常行为不够规范,还是不参加集体活动和劳动;是不尊敬老师,还是与同学发生矛盾;是学习不用心,还是谈恋爱……这些问题,必须在批评之前弄得清清楚楚,对于错误的前因后果也要搞得明明白白,然后才能对症下药。
2、批评方式方法的选择根据学生错误的性质和学生的个性,选择合适的方法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①个别批评与当众批评能个别批评解决的事,决不当众批评。
尤其是对自尊心强、脸皮薄的学生,更就如此。
对于一些错误,当众批评后对全班同学造成消极影响的,更不能当众批评。
当然,当众批评也是不能废弃的,对有些错误,当众批评之后,能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还是要选择的。
②点名批评与不点名批评在很多时候,我们对事不对人的批评,甚至旁敲侧击,就会产生较好的效果。
尽量少用或不用点名批评。
当然,有时我们虽然没有点名,但大家一听就知道批评谁,这样也很容易引起逆反心理,我们一定要注意,谨慎使用点名批评。
③商讨式批评与发问式批评对于反应灵敏、脾气暴躁,否定心理表现明显,行为常为情绪所左右,而情绪又多易为言语所激发的青少年学生,商讨式批评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式。
因为这种方式比较缓和,我们以商讨的态度把批评的信息传给批评对象,易于为他们的接受。
而对于善于思考、性格内向、各方面比较成熟的青少年学生,因为他们一般都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头脑比较有条理,对自己的过失多数情况下都可以自我醒悟。
如果我们在交谈时,多设计一些他们接受的问题让他们思考,让他们觉悟。
这样不仅能加深相互理解和信任,也能避免正面交锋。
班主任批评的艺术

班主任批评的艺术班主任开展学生工作,批评是一种必要手段。
正确运用这一手段,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并改正错误。
班主任所面对的是天真活泼但心理承受“脆弱”的学生,要使批评达到一定的效果,就要同他们心灵相融,感情相通,这就必须分析和研究被批评学生的心理状况和特点,掌握批评的艺术。
一、批评要注意场合批评是教师手中的常规武器,每个教师都要经常使用。
然而,由于对它的本质认识不同,使用方法不同,其效果也不大相同。
哪一天见到学生有了问题,老师的气就呼得上来,劈头盖脸地猛克一顿的发泄式批评,是根本要不得的。
要达到批评的效果,我们不妨把批评化作暖流,注意批评的场合。
一般情况下我都不在公共场合指出学生这样或者那样的不是。
因为,当众揭学生的短处,会使学生无地自容,抬不起头,产生逆反心理,不接受教育。
我班的项某,不但是足球场上的猛将,而且头脑灵活,但是贪玩,常常欠交作业,各科考试都不太理想。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
”怎样才能激起其奋发,改变缺点呢?我一改以往唠劳叨叨的说教方式,把批评他贪玩,不完成作业,选择在放学的路上,而且声音小得只有我们俩才听到,目的是怕他在同学中难堪,怕在各位老师面前不好意思。
同时用亲切的入心入脑的话语鼓励他。
首先肯定积极因素,让他有战胜困难的信心。
如,“你的脑袋并不笨,怎么这几次考试不及格呢?是不是只顾踢球?”,接着是“太可惜,如果这样下去,将来怎样毕业?”用无限惋惜的深深情意,打消了与被批评者之间的对立情绪,最后用“你的球技这么精彩,我不相信你的学习会比别人差,我等着批改你的作业呢?”当他交作业、学习、考试成绩有进步时,我马上在办公室和他谈话,让老师们都听到他的进步,使他在众人面前尝试成功后的幸福,扩大进步的影响。
这样,通过地点的变化,老师对学生的期望值,使被批评者心甘情愿地接受,自然而然地按老师的希望去做。
二、批评把握分寸在教育批评中,要力求点到即止,把握分寸。
学生出现问题是难免的,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并有清醒的认识和改过的决心与行动的,在处理上要宽容,要为他的过去找理由:是年龄特征有关呢?还是出于好奇、好动?或出于兴趣?或出于无意?我曾经遇到这样的一件事:在一次新课的教学中,我的课已经进行了十分钟,而且讲得正浓,同学们也听得津津有味,突然,一声高叫“OK!”在课堂里的一角有一个身影拍掌而起,同学们随即把头转过去,原来是黄某。
浅谈班主任的批评艺术

浅谈班主任的批评艺术班主任是学校教育管理中的重要角色,作为学生的第一任导师和家长的代表,班主任承担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责任。
在履行这一职责的班主任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批评艺术,以适应学生的成长特点和提高学生的发展潜能。
一、正确的批评态度。
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应当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
批评不是为了发泄情绪和制造压力,而是为了引导学生改正错误,提高自身素质。
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规律,在给予批评的也要给予学生积极的激励和正面的影响。
二、恰当的批评方式。
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要注重方式的选择和差异化的应对。
对于不同性格的学生,可以采取不同的批评方式。
对于内向的学生,可以通过私下交流的方式进行批评,给予他们适当的鼓励和指导。
对于外向的学生,可以在班级集体中进行批评,让他们在同学面前面对自己的错误,以此来引起他们对自我的反思。
三、指导性的批评内容。
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应当注重指导性的内容,而不是过多地强调错误和缺点。
批评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改正错误,并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班主任可以通过以身作则的方式,告诉学生什么是正确的做法,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让学生明白批评的意义和价值。
四、循序渐进的批评方法。
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要注重批评的方法和顺序,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来推动学生的发展。
可以从宏观层面出发,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批评,激发学生的团体意识和归属感;然后逐渐细化到个体学生,指导他们改正错误和提高自身能力。
五、及时的批评反馈。
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要及时给予反馈,让学生明白批评的效果和结果。
反馈可以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书面的批注等方式进行,以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班主任的批评艺术是一门需要不断学习和磨练的技能。
班主任需要具备丰富的教育经验和独特的教育理念,以及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心理素质。
通过正确的批评方式和有效的反馈机制,班主任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并为学生的未来铺平道路。
班主任批评的艺术

班主任批评的艺术批评是班主任对学生的不恰当思想和言行给予的否定的评价,以唤起他们的警觉,去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批评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常用的一种方法,其根本目的是要引起学生思想的变化,使学生真正提高认识,提高觉悟,提高思想素质,变得更有道德和教养,从而少犯错误。
换句话说,批评是为了不批评。
要达到这种境界,班主任必须认真研究和探索批评的艺术。
如今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长大,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班主任如果还是用暴风骤雨般的训斥来批评学生,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还会适得其反,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甚至还可能造成师生间的感情对立,增加今后教育、转变的难度。
相反,恰如其分的批评,不仅能让学生改正错误,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而且还能增进师生感情,从而更好地接受老师的教育。
因此,怎样才能使批评恰如其分便显得尤为重要。
一、选择恰当的时机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批评,要抓住恰当的时机。
时机不同,效果则不同,只有把握批评的时机,及时疏通思想,才能防微杜渐,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1、热处理有的学生自控能力差,因粗心大意做错了事,损坏公共财物,乱扔果皮纸屑,班主任对此事就要抓住时机,趁热打铁进行批评教育,让这些事情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确保以后不犯,时刻规范其一言一行。
2、冷处理如果遇到两个学生打架,则要把握火候,应先把他们劝开,让他们各自冷静消气,然后再找机会和他们谈话,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化解矛盾,千万不能急于指责他们,否则起不到批评教育的效果。
二、运用恰当的方式批评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采用哪种批评方式,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常用的批评方式有:1、当众批评与个别批评这两种批评方式不能偏废。
一般说来,应尽量减少当众批评。
学生课间犯的小缺点,校外犯的小错误,特别是早恋一类的问题,一般不适合当众批评。
当然,该当众批评的事,若私下解决,就不能伸张正义,集体的正义树立不起来,这对全班同学都有害而无益。
班主任的批评艺术

班主任的批评艺术郭镇中心小学李秀娟一棵小树要长成参天大树,需要不断地修枝。
同样,一个人要不断进步,也需要不断地接受他人的批评。
班主任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一般对犯了错误,特别是有不良的行为习惯的学生都进行直言不讳的批评,甚至对惹怒了老师的学生还要讽刺挖苦几句,认为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其实不然,思想教育既不意味着声色俱厉,也不意味着威胁恫吓,更不意味着绵绵说教,那么怎样的批评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我做过如下尝试:一、批评的预示性艺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学生把批评看做自己的需要且乐于接受时,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他曾经处理过这样一件事:他的学生无辜打死一只麻雀。
为了教育学生,他把学生带到雀巢旁,里面几只雏雀嗷嗷待哺,苏霍姆林斯基忧伤地说:“他们失去了妈妈,现在谁也救不了他们······”这种批评方式使学生十分懊悔。
二十年后,那位学生对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您当年批评了我,那么这么多年来,我就不会警示自己了。
”苏霍姆林斯基并没有指责、训斥学生不爱护益鸟,而让学生明白这样做的后果怎样。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循循善诱,让学生在自我教育、自我反省、自我惩罚中达到批评的目的。
这不愧为一种艺术的批评。
受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方法的启示,我也在尝试这种方法。
这学期,我所带班级的一名女同学,因从小失去母亲,缺乏母爱的关怀,因而养成了大大咧咧的性格,进宿舍从来不敲门,遇上舍友正在换衣服,她就大开了门,这使舍友很尴尬;而且卫生习惯也不好,经常不洗脚,宿舍中被她的脚熏得有异味。
就这样她和宿舍同学之间的矛盾因为一些生活小事而逐步累积,又因为生活习惯及行为习惯的差异愈演愈烈。
终于大家一致建议把她调离她们的宿舍,似乎没有任何缓和的余地。
面对这种状况我一直思考着解决的方法——既能化解她们的矛盾,又能使她们和睦相处。
第二天下午班会,我给大家出了一道选择题:如果牙齿咬了嘴唇,你会怎么办?a. 割了嘴唇b. 拔了牙齿c.让嘴唇和牙齿学会协调相处同学们笑翻了,当然是选c了!“如果大家生活在一个集体里,有了嘴唇和牙齿的矛盾,我们会一时冲动选了a和b吗?你们告诉我,我该选择去了嘴唇和牙齿中的谁”同学们愣住了,接着有一部分低下了头,“我们在长大,所以我们正在努力学会让嘴唇和牙齿友好相处,不是吗?虽然牙齿会伤了嘴唇,虽然嘴唇有时想去了牙齿,但我们最终还是唇齿相依,大家大概知道什么叫‘唇亡齿寒’吧?再说没有了牙齿,就成老太婆了,影响我们的形象,你们说呢?”同学们都笑了,而且在笑声中明白了许多,长大了许多。
浅谈班主任的批评艺术

浅谈班主任的批评艺术作为学校中的班主任,批评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良好的批评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还能够激励他们前进。
批评也是一门艺术,班主任需要在进行批评时注意方式方法,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情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下面就让我们来浅谈一下班主任的批评艺术。
一、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作为班主任,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和闪光点,他们或许擅长文学、或许擅长体育、或许擅长音乐……班主任需要在平时的教学和生活中,用心去观察、倾听,发现学生所长,给予肯定和鼓励。
在进行批评时,可以先从学生的优点入手,引导学生自我反思,激发他们改正错误的积极性。
二、善于换位思考在进行批评时,班主任应该善于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学生考虑。
理解学生的心情和感受,才能更好地把握批评的度和分寸。
不能一味地执着于自己的立场,而是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点,以及他们自身的成长过程。
三、善于用心沟通批评不仅仅是对学生的纠错和指导,更是一种心灵的沟通。
在进行批评时,班主任需要用心沟通,与学生进行正面的对话,而不是简单地发表批评意见。
可以采取问候、询问、探讨等方式,促进双方的情感交流,让学生在接受批评的同时能够感受到班主任对他们的关心和支持,不至于产生抵触和厌恶情绪。
四、善于尊重学生的个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班主任在进行批评时应该注重尊重学生的个性。
不能一刀切,而是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批评方式,避免过于严厉的批评对某些特殊学生造成伤害。
在进行批评时,要尽量避免使用过激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关怀和理解。
五、善于引导与激励最重要的一点,班主任在进行批评时应该善于引导和激励学生。
批评不仅仅是为了指出错误,更是为了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在进行批评时,班主任要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指出,同时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支持和激励,让学生明白自己的错误并且主动改正。
班主任工作总结:批评的艺术

班主任工作总结:批评的艺术在教师与学生的谈话中,批评有可能是最常见的。
人们都喜欢表扬,不喜欢批评。
班主任批评学生,在主观上希望通过批评促进他们克服和改正错误的思想行为,它的积极作用应该可以教导人、鞭策人、激励人。
然而,如果方式不当,效果与预期的将会相去甚远。
1、批评要公正客观,有针对性,忌小题大做,忌片面武断。
批评前要调查事实真相,再研究分析学生行为,给予公正合理的批评。
不能主观臆断,不要把偶然的说成是一贯的,不要因一件事否定一个人,也不要“一杆子打翻一船人”。
不要任意夸大,既要看到错误的现实,又要考虑改正的可能性,而重点应该指明“对的”应是怎样。
这样的批评才有积极作用。
对学生而言,针对某一确实有的行为的批评是比较容易接受的。
2、批评要平心静气,用词得当,忌盛气凌人、意气用事。
当教师听到或碰到学生犯错误时,总觉的不快,若属“小错不断”者,更是怒从中来,这时,最好告诉自己先不要说话,或暂时不要去接触学生。
教师批评学生,要理智把握情绪,不要大声喝斥、威胁,也不可妄下断语、斩钉截铁。
吹胡子瞪眼睛都是要不得的,它们都有碍交流,无助于教育和问题的解决。
批评时,语言要简洁,不要用讽刺、嘲笑、挖苦甚至污辱的语言来批评学生,这样极易使学生产生消极、悲观、逆反、仇视的心理,从而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也不要用“你总是”、“你从来”、“你完全”之类以偏概全的字眼,使学生觉得受了冤枉。
明智的教师,不会随便去批评学生。
3、批评要注意场合和对象,忌尺度不一。
学生犯了错误固然要批评,但若不分场合公开点名批评,有可能会使有的学生抬不起头,有的干脆破罐子破摔。
尽量不全班公开点名批评某某同学,可以点事不点人,表明批评是针对事而不针对人。
这样,既成全了被批评学生的面子,也起到了教育其本人,同时教育大家的作用。
有的教师对自己喜欢的学生,尤其是班干部不愿批评,就是批评也总轻描淡写,而对待一般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则不能一碗水端平。
不管是先进还是后进,不管是班干部还是一般学生,有了缺点错误都应受到批评。
班主任批评教育学生的艺术与技巧

班主任批评教育学生的艺术与技巧班主任批评教育学生的艺术与技巧班主任是学生身边最亲近的老师,既是学生的监督者,也是他们的引路人。
面对学生的行为问题,班主任批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它不仅能够矫正学生错误的行为观念,也能够提高他们的素质。
但是班主任批评教育也有它自己的艺术和技巧,这不仅能让学生接受到更有效的教育,也能够改变学生对教育的态度。
一、正确的批评态度首先,在进行批评教育前,班主任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批评态度。
班主任的角色既是公正的评判者,同时也是能够引导学生的人。
因此,在批评学生时,班主任要有沉稳的心态,有正确的评价标准,并且有坦诚的态度。
当学生出现不良的行为时,班主任不要简单的进行批评指责,而应该加以引导和探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认识到自己错误的行为,让学生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行为。
二、权威性的批评其次,在学生的眼里,班主任身份高贵,是个很有权威的人物。
这就需要班主任在进行批评教育时展现出自己的教育权威和心理威慑力,让学生真正接受到班主任的批评,并将其内化为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一笔财富。
通过周围人的生动事例等手段,班主任可以向学生们展示良好的生活典范,鼓舞他们向更高的目标追求,远离错误和危险,不断成长。
三、正确的语言方式科学的批评教育应该注重语言表达方式。
班主任在进行批评教育时,应该避免使用过于简单的语言、评价较为苛刻的措辞等方式。
我们的目标是引导和教育而不是简单的指责和斥责。
在日常的交往中,班主任要用正确的语言来引导学生,让他们平衡和理性地对待自己的行为。
可以采取一些亲切可爱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包括讲笑话、唱歌等等。
四、鼓励表扬的同时进行批评在批评学生的时候,班主任不应该突出学生的缺点而忽略其长处。
班主任应该鼓励表扬学生,引导学生在正确的方向上继续前进。
同时,在鼓励表扬的时候,班主任也要进行批评,使学生得到更多的提高。
学生无论是缺点还是优点,班主任都应该在恰当的时间内给予适当的评价和引导。
五、合理使用惩罚在学生违规行为或不良行为的时候,班主任合理使用惩罚是必须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主任的批评艺术
我担任班主任工作已经有好多个年头了,可以说班主任工作的酸甜苦辣我都尝过,尽知其中的滋味。
根据本人的工作体会,对班主任批评的艺术,谈点粗浅的看法,供教育同行参考。
批评是思想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正确运用这一手段,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并改正错误。
班主任所面对的是天真活泼但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的学生,要使批评达到一定的效果,就要同他们心灵相融,感情相通,这就必须分析和研究被批评学生的心理状况和特点,掌握批评的艺术。
一、批评要注意场合
批评是教师手中的常规武器,每个教师都要经常使用。
然而,由于对它的本质认识不同,使用方法不同,其效果也不大相同。
那种见到学生有了问题,老师的气就呼的上来,劈头盖脸的猛克一顿的发泄式批评,是根本要不得的。
要达到批评的效果,我们不妨把批评化作暖流,注意批评的场合。
一般情况下,我都不在公共场合指出学生这样或者那样的不是。
因为,当众揭学生的短处,会使学生无地自容,抬不起头,产生逆反心理,不接受教育。
我班一名同学,不但是足球场上的猛将,而且头脑灵活,但是贪玩,常常欠交作业,上学期各科考试均不及格。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怎样才能激其发奋,改变缺点呢?我一改以往唠唠叨叨的说教方式,把批评他贪玩,不完成作业,选择在放学的路上,而且声音小得只有我们俩才听到,目的是怕其在同学中难堪,怕他在各位老师面前不好意思。
同时用亲切入心的话语:第一句就是"你的脑袋并不笨,怎么这几次考试都不及格呢?是不是只顾踢球?"首先肯定积极因素,让他有战胜困难的信心;接着是"太可惜,如果这样下去,将来怎样毕业?"用无限惋惜的深深情意,打消了与被批评者之间的对立情绪;最后用"你的球技这么精彩,我不相信你的学习会比别人差,我等着批改你的作业呢?"当他交作业、学习、考试成绩由不合格到合格时,我马上在教师休息室和他谈话,让老师们都听到他的进步,使他在众人面前体味到成功后的喜悦,扩大进步的影响。
这样,通过地点的变化,使被批评者心甘情愿地接受老师对学生的期望,自然而然地按老师的希望去做。
二、批评要把握分寸
在教育批评中,要力求点到即止,把握分寸。
学生出现问题是难免的,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并有清醒的认识和改过的决心与行动的,在处理上要宽容,要为他的过失找理由:是与年龄特征有关呢?还是出于好奇、好动?或出于兴趣?或出于无意?我曾经遇到这样的一件事:在一次新课的教学中,我的课已经进行了十分钟,讲得正有劲,同学们也听得津津有味,突然,一声高叫"OK!"在课室的一角有一个身影拍案而起,同学们随即把头转过去。
我随即走过去,示意这名同学下课来找我,又继续讲课了。
放学后,他向我交待了这件事的经过:这位同学是个数学迷,为了多做几道题,不但没有听我上的语文课,而且为了一道题冥思苦想,终于想到了答案,因抑制不住高兴的心情而犯了错误。
说完后他低下了头,我没有批评他,而是肯定了他的学习干劲和钻研精神。
我的话还没有说完,他却自责地说:"老师,我不该在上语文课的时候做其它题目,更不该忘乎所以,高声喊叫的。
"这种让学生易于接受,对老师的原谅产生一种负疚感,从而不断鞭策自己的没有批评却胜于批评的批评,不是比那种"电闪雷鸣"式的批评教育效果更好吗?
三、批评要刚柔相济
学生中大部分是遵守纪律的,但是有极个别的,常常在课堂上捣乱。
面对这类的学生,我认为可用以下方法:第一是"镇",以严肃批评"镇"住他们。
此时如果对他们的态度稍软,会导致他们得寸进尺,认为老师软弱可欺,会影响教育和教学的效果。
第二步是"理",以理服人。
对上课时犯错的学生,下课后再次到办公室进行批评教育,被批评者往往在心理上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如果此时再严厉批评,会使这种逆反心理加重。
因此,应和颜悦色地指出问题的实质,说明道理,让其知道老师为什么这么严,从心理上认识到自己的不对,老师的批评是对的,刚(镇)与柔(理)并用,往往容易被调皮者接受。
四、批评要幽默风趣
在班主任工作中,恰如其分地运用幽默风趣的批评方式,能在班级营造宽松和谐的心理氛围,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如:学生早读迟到,可以这样问:"今天早上你们那里的太阳比我们这儿的升得晚吗?"学生字迹潦草,则说:××同学的作业简直是"宛若龙蛇地上舞,天下先生谁认得。
"在不挫伤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幽默风趣的批评比粗暴的训斥更胜一筹。
批评的艺术"还要适时、适度、适情、适势。
在批评学生时,班主任须记住:你是在教育学生,而不是在发泄私愤。
你在叫喊前,要先忍耐几秒,你是一位教师,这样会帮助你压抑一下当时就要发出的脾气,转而心平气和地跟你的学生对话。
批评有法,但无定法,它涉及到方法、态度、动机以及批评背后的责任心、事业心等许多问题。
可以说,批评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是一门值得我们教育者不断学习、琢磨和探讨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