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的审美特征PPT课件
艺术欣赏ppt课件

点? 如何欣赏艺术?如何提高艺术欣赏水
平?
4
艺术现象讨论
艺术是一个很大、很广泛、很复杂的概念。
艺术的家族是审美的集合。
艺术自有人类以来就开始了她的萌芽、发生、 发展的过程。
艺术从古到今的概念、内涵、外延有一个非 常复杂的发展历程。
孔子教儿子要学习六艺,六艺指的是礼、乐、 射、御、书、数。乐包括音乐、舞蹈和诗歌, 是现代意义上的艺术。
现代意义上的艺术和艺术家也包含在艺事和艺 人之内。
14
西方文化关于“艺术”的阐发
古代西方人也把艺术归入一般技艺之中。 据波兰美学家塔塔科维奇在《古代美学》
一书中所说,希腊人赋予 艺术这个术语以 比现代意义上的艺术更为广泛的含义。对 他们说来,它意味着有技艺的生产。凡是 可凭专门知识来学会的工作都可归到艺术 这个概念之下,建筑、雕刻、绘画是“艺 术”,木工、医药、烹调也是“艺术”。
各个时代、各个国家、民族、地区有各种不 同的艺术。
当代艺术发展的形态和现象更为复杂。
5
绘画、戏剧、文学、电影、舞蹈、雕塑、 建筑、书法、摄影……,为什么都统称 为艺术?
自古至今这些艺术给人们带来审美愉悦。 人为什么会在艺术欣赏中感到愉悦?
什么是艺术,艺术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艺术的奥妙和魅力是什么?
15
希腊神话中有掌管文艺的女神,叫作缪斯,共 有九位,分别掌管一门艺术,她们是:泰勒司 喜剧,梅奥朴迈尼司悲剧,伊拉特司哀歌,波 利姆尼亚司抒情诗,卡利奥波司雄辩术和英雄 诗,尤特波司音乐,特普希斯瑞司舞蹈,卡里 奥司历史,尤拉尼拉司天文学。
其中的历史与天文学不在现代意义的艺术的行 列之内,而在古希腊发展得无比辉煌的雕塑却 被缪斯排斥在文艺领域之外。因为雕塑属于平 民艺术,雕刻大理石无疑是很费体力的。雕塑 人体人像与埃及的木乃伊(保存尸首的方法) 有相似之处。
文学课件ppt

小说背景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性格、行为和心理,探讨人物与情节之间的联系,理解人物在小说中的意义和作用。
人物塑造
分析小说的情节线索、转折点和结局,理解情节的组织和安排,探究情节与主题之间的关系。
情节结构
分析小说的语言特点、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理解作者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技巧,探究语言对主题的传达和表现。
语言风格
分析散文中的情感抒发、感悟和思考,理解作者的情感体验和思想境界。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Y
RESUME
03
文学流派与思潮
总结词
重视理性、崇尚自然、强调秩序和规范
详细描述
古典主义文学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强调理性、规范和秩序,追求完美的形式和结构。它推崇古希腊和罗马文化,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画和情节的紧凑性。代表作品有法国作家莫里哀的《伪君子》等。
总结词
反映社会现实、关注人民疾苦、追求真实和客观
详细描述
现实主义文学是19世纪中叶的文学潮流,强调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和客观描写。它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疾苦和生活状态,力求揭示社会现实的真相。代表作品有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等。
总结词
突破传统、追求创新、关注个体内心世界
详细描述
现代主义文学产生于20世纪初,强调对传统的突破和创新,关注个体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它运用非线性叙事、意识流等手法,探索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代表作品有美国作家卡夫卡的《变形记》等。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象征和比喻,理解意象的寓意和象征意义,探究诗歌的主题和思想。
诗歌意象
分析诗歌的音韵、节奏和韵律,理解诗歌的音乐性和美感,探究诗歌的情感和氛围。
第六讲 艺术审美

祈年殿
祈年殿是一座鎏金宝顶三层出檐的圆形攒尖顶建筑。 祈年殿是一座鎏金宝顶三层出檐的圆形攒尖顶建筑。 蓝色琉璃瓦和穹隆顶,既象征着天, 蓝色琉璃瓦和穹隆顶,既象征着天,又有希望圆满的 意思。 意思。 殿中以圆柱结构筑成,在两个同心圆中, 殿中以圆柱结构筑成,在两个同心圆中,内外楹柱各 采用12根楠木大柱 支撑着殿顶中央的“九龙藻井” 根楠木大柱, 采用12根楠木大柱,支撑着殿顶中央的“九龙藻井”, 表示一年12个月 每天12个时辰 个月, 个时辰; 表示一年12个月,每天12个时辰; 中央为4 根楹柱, 叫通天柱或龙井柱, 代表一年春、 中央为 4 根楹柱 , 叫通天柱或龙井柱 , 代表一年春 、 冬四季; 夏、秋、冬四季; 支撑着整个殿顶的重量28根柱子 则代表天上28星宿 根柱子, 星宿。 支撑着整个殿顶的重量28根柱子,则代表天上28星宿。 这座建筑和圜丘坛一样,对数字情有独钟,通过数字, 这座建筑和圜丘坛一样,对数字情有独钟,通过数字, 表现了古代中国人与宇宙的关系、与自然的关系, 表现了古代中国人与宇宙的关系、与自然的关系,体 现了中国人的自然观、宇宙观和时间观。 现了中国人的自然观、宇宙观和时间观。
•这显然是根据《周易》的“乾卦四德”而来。 这显然是根据《周易》 乾卦四德”而来。 • 按《周易》的解释,“元者,善之长也”, 周易》的解释, 元者,善之长也” 元为百善之首,也是初始的意思, 元为百善之首,也是初始的意思,是创始万物 的天地之大德。 的天地之大德。 • “亨者,嘉之会也”,也就是“通”的意思, “亨者 嘉之会也” 也就是“ 亨者, 的意思, 万事顺遂,万物生长繁茂亨通。 万事顺遂,万物生长繁茂亨通。 • “利者,义之和也”,也就是天地阴阳相合, “利者 义之和也” 也就是天地阴阳相合, 利者, 从而使万物生长各得其宜。 从而使万物生长各得其宜。 • “贞者,事之乾也”,贞,也指万物的根本, “贞者 事之乾也” 贞者, 也指万物的根本, 万物生长顺利的保障。实际上, 万物生长顺利的保障。实际上,元亨利贞也暗 含春夏秋冬之意, 含春夏秋冬之意,包含着对自然宇宙的象征意 义。
意象意境分析PPT课件

意象意境分析PPT课件•意象与意境概述•文学作品中的意象表达•文学作品中的意境营造•意象与意境在诗歌中体现•意象与意境在散文中体现•意象与意境在小说中体现•总结: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深入体会作品内涵意象与意境概述01意象定义主观性象征性多义性意象是指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多用于艺术通象。
意象往往具有象征意义,能够引发观众的联想和思考。
意象是艺术家在审美活动中创造的,融入了艺术家的主观情感和思想。
由于意象融入了艺术家的主观情感和思想,因此不同的人可能对同一意象有不同的理解。
意境定义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01020304意境是指文艺作品中描绘的生活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情感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意境中的“景”和“情”是相互交融的,景中寓情,情中含景。
意境的创造讲究虚实相生,通过实境引发观众的想象和联想,创造出更为广阔的虚境。
意境往往具有深邃的思想内涵和审美韵味,能够引发观众的深思和回味。
意象与意境关系意象是构成意境的基础意境的创造离不开意象的塑造,意象是构成意境的基本元素。
意境是意象的升华意象经过艺术家的组合和创造,形成具有整体美感的艺术境界,即意境。
意象与意境相互依存意象需要意境的烘托和陪衬,而意境则需要通过意象来具体化和表达。
文学作品中的意象表达02自然景物类意象多表达思乡之情,或寄托相思之情。
多传达离别、思念之情,或表达愁苦之情。
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多表达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喟叹和哀愁。
月亮柳树流水落花鸿雁杜鹃多传达书信来往、思念故乡亲人之情。
多表达哀怨、凄恻、思归或冤屈之情。
鹧鸪蝉多表达离愁别绪、羁旅伤感之情。
多表达凄楚哀婉之情,或表达高洁自喻。
多表达隐逸情怀,或表达孤寂落寞之情。
渔翁多表达豪放不羁、潇洒飘逸之情,或表达对正义的向往与追求。
侠客多表达思念远行之人、抒发离愁别绪之情。
思妇多表达羁旅行役、思乡念亲之情,或表达对人生漂泊无依的感慨。
文学理论第六章文学作品 ppt课件

王国维(1877—1927) 意境论的集大成者
文学意境的艺术特征
❖ 情景交融 ❖ 虚实相生 ❖ 韵味无穷
(一)情景交融
文学中有二原质焉:曰景,曰情。 ——王国维
情景相融而莫分也。
——范晞文
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 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情、景名为二, 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 景中情。
王国维:《人间词话》
夫诗者,不可以言语求而得, 必将深观其意焉。故其讥刺是 人也,不言其所为之恶,而言 其爵位之尊,车服之美而民疾 之,以见其不堪也。
苏轼:《既醉备五福论》
每一个语言本身都是一种 集体的表达艺术。其中隐 藏着一些审美的因素—— 语音、节奏、象征、形 态——是不能和任何别的 语言全部共有的,艺术家 必须利用自己本土语言的 美的资源。
文学语言 ➢ 内指性:为了构筑艺术世界而存在,其意义所指,
一般是指向与现实世界不同的艺术世界。
日常语言:生活真实,即现实世界、日常生活的 真实。
文学语言:体验真实,即 根据真实感受进行虚构
日常语言:意义靠语义逻辑直接生成,单一 而直接。
文学语言:意义生成是间接的,先靠一般语 法和词典意义构筑一个形象的艺术世界,然后 从艺术世界整体出发,逐渐领悟其全部意义。
三、文学典型
典型论的发展及其定义
典型(Tupos/type) 17世纪以前:类型说 18世纪以后:个性典型观 19世纪80年代末:马克思主义典型观
文学典型:指叙事文学作品中达到艺术理想境界的 人物形象,它是显示出特征的富有魅力人物性格。
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
※ 文学典型是显示出特征的性格。 ※文学典型是显示出生命的斑斓色彩的性格。 ※文学典型是显示出灵魂深度的性格。 ※文学典型是蕴涵深刻历史真实的性格。
艺术学概论之艺术鉴赏PPT课件

顿悟
• 顿悟:原是佛教用语,与渐悟相对,也是在艺术鉴赏的审美升华阶段时常发生的现象。是指在审美欣赏的 过程中,欣赏主体面对欣赏对象时对于作品的艺术境界和艺术意蕴的一种瞬间的领悟。
• 艺术鉴赏中的审美体验,作为整个审美过程的中心环节,是指 鉴赏主体在审美直觉的基础上,达到艺术审美活动的高潮阶段, 调动再创造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激起丰富的情感,设身处地地 生活到艺术作品之中,获得心灵的审美愉悦,把外在作品中的 艺术形象转化为鉴赏者自身的生命活动的心理现象或心理过程。
第36页/共49页
一、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
• 艺术生产的全部过程包括艺术创作、艺术作品和艺术鉴赏这三个部分或三个环节,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 整的艺术系统。
• 艺术鉴赏是指读者、观众、听众评介艺术作品展开的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审美再创造活动。
第1页/共49页
• (一)艺术鉴赏的重要意义 • (二)艺术鉴赏力的培养和提高 • (三)艺术鉴赏中的心理现象
第20页/共49页
艺术鉴赏中的一致性
从艺术鉴赏时代性来看,由于各个时代在社会实践、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等各方面具有自己的特征,从而 使得这个时期的艺术风尚产生某种共同性或一致性。
第21页/共49页
第22页/共49页
第23页/共49页
艺术鉴赏中的保守性
• 所谓鉴赏心理的保守性,就是鉴赏审美经验中的定向期待视野, 是指人们的鉴赏趣味习惯于某种传统的趋向进行,具体表现为 鉴赏活动中人们的种种偏好与选择,以及各种拨弄共同的欣赏 习惯,常常具有某种定势或趋向。
第4页/共49页
期待视野
• 所谓期待视野,是指在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先的各种经验、素养、审美趣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 的一种欣赏水平和欣赏要求,在具体阅读活动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
审美经验的性质和特征讲解课件

VS
意志对审美经验的塑造
意志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 人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美的创造和追求中 。同时,意志还影响着人们对美的评价和 选择,使得审美经验更加具有目的性和导 向性。
05 审美经验在艺术创作中的 作用
提供灵感与素材
审美经验是艺术创作的重要来源之一 。艺术家通过观察、感受和理解自然 、社会和艺术作品中的美,获得创作 灵感和素材。
要点一
艺术作品
要点二
自然风光
观察和欣赏艺术作品时,可以从历史背景、艺术流派、艺 术家创作意图等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领悟作品所表 达的情感和意义。
欣赏自然风光时,关注自然元素的美学特征和组合规律, 如山川、河流、花草、树木等,从中汲取美的感受和灵感 。
积极参与艺术创作与评论活动
艺术创作
参与艺术创作可以深入了解艺术创作的流程和技巧,提 高自己的艺术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通过创作表达自己 的思想和情感。
审美经验的超越性使得审美活动具有 超越性和自由性,能够提升人们的精 神境界,增强人们的自我意识。
通过欣赏艺术作品,人们可以暂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脱现实的束缚,进入一个超越物质世 界的审美空间。
03 审美经验的特征
感受性
01
审美感受是审美经验的核心特征 之一。它是指审美主体在审美过 程中对审美对象的直接感知和体 验。
价值
审美经验具有独特的价值,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促进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同时,审美经验也是人们进行 审美评价和审美选择的重要依据,对于推动艺术和文化的发 展具有积极作用。
02 审美经验的性质
主观性
审美经验的主观性是指审美活 动是一种个体化的、主观感受 的过程。
每个人的审美经验都是独特的 ,受到个人文化背景、生活经 历、情感体验等因素的影响。
文学艺术的审美特征

文学艺术的审美特征
首先,文学艺术的审美特征是个性化与创新性的。
艺术家和作家通过他们独到的视角和感知力来表达自己的个性与思想,使得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而创新则是艺术家不断探索和实验的结果,他们通过创造力和想象力来打破传统的束缚,创作出新颖、独特的作品。
其次,文学艺术的审美特征是与情感和情绪紧密相关的。
艺术的力量在于它能够唤起人们的共情和共鸣,让人们产生情感共鸣和共同体验。
艺术作品通过表达个体的情感和情绪,能够在观众或读者的内心引起共鸣,从而使其产生共同的情感体验。
最后,文学艺术的审美特征也展现出时代性和多样性。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审美趋势和倾向,也有不同的艺术流派和样式。
无论是古代的经典作品,还是现代的先锋艺术,都展示了不同时代的审美特征和风格。
而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地域也会对艺术的审美特征产生深远影响,使得艺术作品具有丰富的多样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5
形象间接性
❖ 这是由语言的基本特性决定的。
❖ 美术、音乐、舞蹈等艺术形象具有直观性、直感性, 而文学形象则不具有这一特性。所以,要想欣赏文 学作品,必须调动想象力,通过想象把文字符号转 化为生动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
❖ 文学欣赏,实质上欣赏的是读者自己在心里“想象” 出来的形象。文学欣赏的对象,泛泛地说即文学作 品,而严格说起来,欣赏对象则隐藏在读者自己心 理屏幕上,是一种活的感性的东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0
在水 一方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绿草萋萋,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
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 又长。
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方向。却见依下佛,她在水的中 央。
我愿逆流而上,与她轻言细语。无奈前有险滩,道路曲折 无已。
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足迹。却见仿佛依稀,她在水中 伫立。
.
6
江南民歌《江南可采莲》:
❖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 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 叶西,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
7
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别
❖ 非文学的描述往往只限于事实的认知这一层 面,而文学的描述除此之外,在字里行间还 蕴涵着无限丰富的言外之意,韵外之致,味 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
9
文学的情感性
❖ 文学活动的目的既不是发现真理,也不是规 范人们的行为,而是传达人的审美情感体验。 情感,尤其是审美情感,是文学与其他学科 的自然分水岭。
❖ 文学活动的情感因素主要包括作家、人物和 读者三种主体的情感。
❖ 在文学活动中,作品既表现作家的情感,也 表现作家的思想;但是文学独特的存在价值 和意义却在于传达人的情感。
.
18
第二模块
——诗歌欣 赏
.
19
什么是诗歌?诗歌的定义?
❖ 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 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 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
❖ 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 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
❖ 文学艺术的创造性标准是什么呢?那就是人人心中 所有,但却人人笔下所无。越是写出了人人心中所 有但却人人笔下所无的作品,就越能引起人们广泛 的共鸣。反之,凡是重复、雷同的作品都是不会有 生命力的
.
14
文学的形象性
❖ 文学的形象性是指文学存在的方式是感性的,是通过感性的 方式达到的。
❖ 所谓文学的目的就是审美体验的传达,而形象正是实现审美 体验传达的支撑点。
❖ 。也就是除了事实信息之外还有心灵信息, 情感信息,生命信息;除了字面义之外,还 有暗含义。
❖ 综上:P21:文学就是指以语言文字为物质 手段的一种艺术形式,. 在文学这个花园里, 8 有诗歌、散文、小说和剧本四朵类型的鲜花。
文学审美特征的表现(特点)
❖ 文学的情感性 ❖ 文学的独创性 ❖ 文学的形象性(形象的间接性) ❖ 想象的立体性 ❖ 表现自由性 ❖ 语言的艺术性
❖ 文学通过语言塑造形象,而语言是借助想像在读者的头脑中 唤起艺术形象。用语言在读者的心中唤起想像,使读者想像 自己置身于某一情境中,内心中才能体验到什么叫做恐惧、 喜悦、悲伤等情感。没有情境,读者最多是“知道”;有了 情境,读者才能“感到”,而文学艺术恰恰是需要感觉的。 如果没有情境,没有具体可感的形象,审美体验就既不可能 产生,也不可能传达,当然也就根本不会有文学活动了。
单独抽取出来与艺术这一概念并列,即文学艺
术,简称文艺。
.
3
❖
❖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 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
❖ 鲁迅散文《秋夜》有一个著名的开头:
.
4
夏
垂涎的狗 呼呼吹了半天
这日子 还是太烫
.
5
上邪
汉乐府民歌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
11
蒹 葭 jiān jiā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xī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méi
chí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sì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zhĭ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
12
文学的独创性
❖ 文学的本质是审美创造文学的本质是审美创 造
❖ 文学内容的美来自作家对生活独特的发现和 对人生独特的体验文学内容的美
❖ 文学形式的美根源于作家赋予作品内容的只 属于它的、独特的表现形式
.
13
文学的本质是审美创造
❖ 文学最主要的功能是传达人们的审美感受和体验, 表现人们的审美理想。文学的目的是要超越生活, 使人能够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有更高的追求。只有 创造才能赋予文学作品以翱翔理想天空的翅膀。
第三讲
文学的审美特征
.
1
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别
❖ 1.文学≠
❖ 文学与一般文章不同。
❖ 从基本性质来看,文学属于艺术的范畴,是 艺术的一个门类,而文章是指独立成篇的、 有组织的书面文字。
❖ 广义的文章,既包括文学作品,也包括科学
论(文)著(作)、通讯报道、调查报告、产品说
明书等一系列实用文体,而文学的范围比文
.
2
章狭窄得多。
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别
❖ 2.文学≠
❖ 艺术是个成员众多的大家族,主要有音乐、美
术、舞蹈、戏剧、电影等,其中也包括文
学。——文学是语言艺术,是以语言文字为媒
介塑造形象、传情达意的一种艺术样式。由此
说来,艺术与文学的关系是大概念与小概念的
关系,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文学属于艺术,
但不等于艺术。但人们也常常把文学从艺术中
.
16
想象立体性
❖ 枯藤老树昏鸦, ❖ 小桥流水人家, ❖ 古道西风瘦马。 ❖ 夕阳西下, ❖ 断肠人在天下。
.
17
个性化的语言
❖ 潘金莲在里头嘴巴嘟嘟囔囔地说了三个字,“却也 好!”说:“却也好!”金圣叹就批了,这三个字 声态俱有,潘金莲当时的神色,你都可以看出来了, 真不知道施耐庵怎么算出来的,施耐庵怎么知道潘 金莲在这个时候就说这么三个字,多一个字都没有 。
❖ 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 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 《尚书.虞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 《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 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