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与狼音乐鉴赏
彼得与狼作品鉴赏600字

彼得与狼作品鉴赏600字
《彼得与狼》是一部由普罗柯菲耶夫作曲的交响童话,也是一部为儿童而创作的音乐作品。
这部作品以生动活泼的方式,通过彼得和他的小动物朋友们与狼的斗争,向孩子们传递了友情、勇气和智慧的重要价值观。
首先,从音乐角度来看,《彼得与狼》以其精湛的作曲技巧和生动的音乐形象,成功地塑造了各种角色的性格特点。
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主题和演奏方式,比如彼得的旋律轻快跳跃,展现了他的勇敢和机智;狼的旋律则低沉而凶狠,暗示了它的危险和狡猾。
这些音乐主题在全曲中反复出现,加深了孩子们对角色的印象和理解。
其次,从戏剧角度来看,《彼得与狼》的故事情节虽然简单,却充满了紧张刺激的戏剧性。
彼得和他的小动物朋友们与狼的斗争,既是一场生死搏斗,也是一场友情与勇气的考验。
这个故事让孩子们在欣赏的同时,也能深入理解友情和勇气的重要性。
此外,《彼得与狼》还通过各种音乐元素和乐器演奏的组合,向孩子们展示了音乐的魅力和乐器的特点。
比如,在作品中出现的各种乐器,如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圆号等,都有自己的特色和音色。
这些乐器的使用不仅丰富了音乐的层次和色彩,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不同乐器的美妙之处。
最后,从教育角度来看,《彼得与狼》是一部极好的儿童音乐教育作品。
它不仅可以让孩子们欣赏到音乐的美丽和魅力,还可以通过故事情节和音乐元素的教育功能,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维、情感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
总的来说,《彼得与狼》是一部集音乐、戏剧和教育于一体的优秀交响童话。
它以其生动的音乐形象、紧张刺激的故事情节和丰富的教育功能,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和欢迎。
彼得与狼观后感音乐鉴赏

彼得与狼观后感音乐鉴赏最近有幸欣赏了《彼得与狼》这部作品,真的给我带来了太多的惊喜和感触。
《彼得与狼》的音乐一响起,就仿佛把我拽进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童话世界。
那旋律时而欢快活泼,像是彼得在森林中无忧无虑地奔跑嬉戏;时而紧张激烈,仿佛能看到彼得与狼紧张对峙的场面。
在音乐中,我仿佛看到了那个勇敢无畏的小男孩彼得。
他穿着简单朴素的衣服,却有着一双充满好奇和坚定的眼睛。
他走进那片神秘的森林,就像是走进了一个未知的冒险之旅。
森林里的每一棵树、每一片叶子,都好像有着自己的故事。
彼得的脚步轻快而灵活,他跳过小溪,惊起了一群正在喝水的鸟儿。
那些鸟儿扑棱着翅膀,叽叽喳喳地叫着飞向天空,音乐里的音符就像是鸟儿们的叫声,清脆而灵动。
随着音乐的推进,那只可恶的狼出现了。
音乐瞬间变得低沉而恐怖,仿佛能感觉到狼那沉重的脚步,还有它那凶狠的目光。
狼在森林中徘徊,寻找着猎物,那种紧张的氛围让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
但是彼得可没有被吓倒,他机智地与狼周旋。
这时候的音乐,既有彼得内心的紧张,又有他坚定的决心。
我能感觉到他在想办法,怎样才能战胜这只可怕的狼。
再说说那些乐器吧,每一种乐器都代表着一个角色,简直太神奇了!长笛那清脆的声音,就是那只活泼的小鸟;双簧管温柔的音色,像极了善良的鸭子;单簧管呢,则是那只俏皮的小猫,总是神出鬼没的;大管的声音低沉厚重,毫无疑问就是爷爷啦;圆号代表着那只威风凛凛的狼,每次它的声音一出现,就让人忍不住紧张起来;而弦乐组奏出的旋律,就是勇敢的彼得。
当彼得最终成功地抓住了狼,音乐达到了高潮。
那种胜利的喜悦,通过激昂的旋律传递出来,让我也忍不住跟着激动起来,真想为彼得鼓掌叫好!整个音乐作品中,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它不仅仅是音乐,更是一个充满情感和故事的世界。
通过音乐,我能感受到彼得的勇敢、聪明,也能体会到他在面对困难时的紧张和害怕。
这种情感的传递,是那么的直接和强烈,让我完全沉浸其中。
欣赏完《彼得与狼》,我从座位上站起来,心里还回荡着那动人的旋律。
彼得与狼作品鉴赏600字

彼得与狼作品鉴赏600字
(实用版)
目录
1.彼得与狼的创作背景
2.彼得与狼的音乐特点
3.彼得与狼的故事情节
4.彼得与狼的教育意义
5.彼得与狼的艺术价值
正文
1.彼得与狼的创作背景
《彼得与狼》是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创作的一部儿童音乐作品。
该作品创作于 1936 年,是为了教育孩子们如何识别和避免危险,同时也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学习到生活中的道理。
2.彼得与狼的音乐特点
《彼得与狼》的音乐风格独特,采用了不同的乐器来代表故事中的各个角色。
例如,弦乐代表彼得,单簧管代表狼,圆号代表爷爷,巴松管代表猎人等。
这种表现手法使得作品的音乐形象生动,富有趣味性。
3.彼得与狼的故事情节
《彼得与狼》的故事情节简单易懂,适合儿童欣赏。
故事讲述了小男孩彼得因为不听爷爷的话,擅自外出,结果被狼抓住。
彼得机智地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逃脱了狼的魔爪,最后在猎人的帮助下,成功地击败了狼。
4.彼得与狼的教育意义
《彼得与狼》不仅仅是一部音乐作品,更是一部寓教于乐的教育片。
作品通过彼得的经历,告诉孩子们要听从长辈的话,不要擅自外出,同时,
也教育孩子们要学会保护自己,面对危险要勇敢和机智。
5.彼得与狼的艺术价值
《彼得与狼》在音乐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其独特的音乐表现手法,使得这部作品成为了儿童音乐的经典之作。
同时,作品的教育意义和人文精神,也为其增添了深厚的艺术价值。
总的来说,《彼得与狼》是一部既有艺术价值,又具有教育意义的儿童音乐作品。
彼得与狼 赏析

音乐童话《彼得与狼》赏析《彼得与狼》是来前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所创作的的一部儿童交响童话,这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之所以如此有成就要归功于他的在国外十多年的经历和天赋。
在普罗科菲耶夫创作的第三时期追随国际音乐新潮流,倾向于新古典主义,不同于以往俄罗斯民族的风格。
1936年,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应莫斯科中央儿童剧院之邀创作一部新的儿童交响乐作品,希望能在走进课堂的第一刻开始孕育儿童们的音乐品味。
仅四天的时间,普罗科菲耶夫创作出了交响曲《彼得和狼》。
1936年5月2日的首演并不走运,用作曲家自己的话讲:“没有能吸引住听众的注意力。
”普罗科菲耶夫恐怕很难预见到《彼得和狼》如今成为儿童音乐的经典之一,带给不同年龄的儿童和成人欢乐和启示。
2008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彼得与狼》就是来源于此,英国的动画人把这个经典故事搬到了现代,并赋予了其全新的结尾。
前苏联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普罗科菲耶夫是一位著名作曲家,他曾被授予“斯大林奖”,死后被追授“列宁奖”。
普罗科菲耶夫自称其作品是四条基准线合作的结果。
古典线一方面来自于他对历史元素如古舞蹈的怀缅,另一方面则是他对传统的继承。
普罗科菲耶夫的创作并未中断,但还是可以从中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俄国阶段,这期的作品是他出走之前写下的。
这时期的作品,以普氏特有的旋律,尖锐地不协调音,挖苦式的幽默和强大的生命力为标志。
虽然此时的他已和欧浪漫主义泾渭分明,但是其风格仍未和传统完全脱节,遵守调性创作。
这些作品中还引起过丑闻。
经过短暂的休整,他的音乐语言进入第二阶段外国阶段(从1918年起),这时他的音乐更为现代,第二主线分明。
这时的普罗科菲耶夫开始不理会调性。
聚集的音响,旋律的突然爆发是这时期作品的特色。
虽然如此,他的前卫相比起一些同僚程度还是不一样的。
1930年代起其风格开始转变。
搬回苏联之后,他的新风格开始露头,故该时期被称为苏联阶段。
普罗科菲耶夫一直相信,作曲是行使一种社会职能。
人音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欣赏《彼得与狼》优秀案例与教学反思

人音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欣赏《彼得与狼》优
秀案例与教学反思
人音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欣赏《彼得与狼》
作者及工作单位西安市莲湖路小学邓金娜
教材分析
《彼得与狼》是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五单元的欣赏内容。
这个单元只有这一首欣赏曲目,是对曾经音乐欣赏中学习的各种西洋管弦乐音乐知识的一个汇总,也是基于学生长期音乐欣赏活动中的一个整体呈现,可见其重要性。
这首乐曲是前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为了让孩子们了解西方古典音乐和管弦乐队,特地采用了童话故事这种轻松直观的方式所写的一首交响童话,是一部典型的“听音乐,识乐器,讲故事,乐表演”的古典音乐作品。
通过对这首乐曲的欣赏学习,帮助学生加深对西洋管弦音乐的认识理解,为今后在这方面的欣赏上提供更好的保证。
学情分析
在我校,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能根据音乐,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音乐感受力和理解力较强的学生还能在音乐欣赏中发现问题并寻找答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童话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及为突出他们性格特点所用不同乐器的音响特色;
2.能用简短的语言叙述这个故事。
并且能在视听过程中能很好的掌握故事的情节主线,并能随音乐用自己的语言组织精彩的故事拓展;
3.德育渗透:貌似强大的敌人,实际上并不可伯;只要团结起来,勇敢机智地和敌人做斗争就一定能获得胜利。
教学重点和难点
能掌握每种乐器所表示的角色;了解每个角色的性格特点。
交响乐童话《彼得与狼》欣赏

交响乐童话《彼得与狼》欣赏这是前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为儿童写的一部交响童话,完成于1936年春,同年5月2日在莫斯科的一次儿童音乐会上首次演出。
该作品是普罗柯菲耶夫的代表作品之一。
该曲虽以儿童为对象,但同时也使成人们产生很大兴趣。
由作者本人所构思的情节和撰写的朗诵词,具有生动活泼而又深刻的教育意义。
作曲家运用乐器来刻划人物和动物的性格、动作和神情,音乐技巧成熟,形式新颖活泼,旋律通俗易懂。
全曲既有贯穿的情节,而又不是干涩地平铺直叙;每一个角色、每一个段落不但形象鲜明,而且还含有表达尽致的艺术魅力。
当然,最可宝贵的还是这部作品的思想内容:只要团结起来,勇敢而机智地进行斗争,任何貌似强大的敌人都是可以战胜的。
音乐中用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弦乐四重奏、定音鼓和大鼓所奏出的具有特性的短小旋律和音响,分别代表小鸟、鸭子、猫、爷爷、少先队员彼得和猎人的射击声等。
曲中采用长笛的高音区表现小鸟的灵活好动;弦乐奏出了彼得的神情,描绘了彼得的机智勇敢;鸭子的形象由双簧管模拟,生动地刻画出那蹒跚的步态;单簧管低音区的跳音演奏描绘了小猫捕捉猎物时的机警神情;爷爷老态龙钟的神态由大管浑厚、粗犷的声音来表现,节奏和音调模拟了老人的唠叨;狼阴森可怕的嚎叫用三只圆号来体现。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今天我们要给小朋友们讲一个故事” Claudio Abbado;Chamber Orchestra of Europe - Peter & the Wolf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一天清早,彼得打开大门…...” Claudio Abbado;Chamber Orchestra of Europe - Peter & the Wolf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有一只小鸟坐在大树上,它是彼得的好朋友“ Claudio Abbado;Chamber Orchestra of Europe - Peter & the Wolf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就在这个时候,一只鸭子摇摇摆摆地走过来。
《彼得与狼》作品简析

《彼得与狼》作品简析《彼得与狼》作品简析摘要:运用音乐鉴赏的知识与技巧,通过对前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为儿童创作的、带有故事朗诵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的作品背景、作品中所使用的主要乐器、乐器与人物形象的关系以及故事情节、个人感受等方面的简析,表达笔者对作曲家及其伟大作品的致敬,并展现本学期“音乐鉴赏”科目的学习成果。
关键词:音乐鉴赏普罗科菲耶夫彼得与狼一、作品背景《彼得与狼》是前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为儿童创作的、带有故事朗诵的交响童话。
它创作于1936年春,是普罗科菲耶夫的代表作品之一。
交响童话是一种特殊的乐曲题材,它是取材于童话故事的交响诗。
交响诗这种单乐章标题交响音乐兴起于19世纪中叶,它的体裁名称由匈牙利音乐家李斯特首创,具有叙事、描写、戏剧性及抒情性的显著特点,并表现出内容决定形式的较为自由的曲式特点。
二、作品中主要角色及音乐表现形式《彼得与狼》最突出的部分就在于,其用不同的乐器代表了不同的音乐形象,并且通过不同的乐器的音调不同的变化,来表现出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
(一)彼得小彼得是作品的主角,他的形象是用弦乐组来塑造的。
弦乐组包括小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通常以重奏的形式演奏。
轻快的弦乐体现出小彼得的青春与朝气,并在后面与狼的斗智斗勇出凸显出其勇敢、活泼的品质。
(二)小鸟小鸟是小彼得的好朋友,它的形象是用弦乐、长笛重奏来塑造的。
小鸟通常给人一种无忧无虑、自由的感觉,它飞上飞下,与小彼得共同玩耍。
(三)鸭子在日常生活中,鸭子给人一种摇摇摆摆、呆呆憨憨的感觉,而在作品中,对鸭子形象的塑造与现实中鸭子给人的感觉有些出入。
作者用双簧管来塑造鸭子的形象,它蹒跚而行,但却自命不凡,并与小鸟争斗。
(四)猫慵懒、高贵?《彼得与狼》中的猫可没那么端庄。
它曲意逢迎,对老爷爷讨好,转过身又想抓小鸟来果腹。
作者用单簧管来体现它的形象。
(五)老爷爷老爷爷是小彼得的亲人,他唠叨不休,告诫小彼得不要跑得太远,就像是生活中那些和蔼的长辈,为自己的孙辈操碎了心。
《彼得与狼》音乐表现性分析

《彼得与狼》音乐表现性分析《彼得与狼》,这部让许多人惊叹的影片也是一部充满着隐喻的音乐电影。
它的音乐不仅仅展示了几何形状的独特组合,更是展现出了不同时代的文化、生活状态和人际关系的发展方向。
通过音乐的表现,观众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电影的主题,这也使《彼得与狼》被认为是一部音乐电影。
《彼得与狼》的音乐由英国著名作曲家德普斯塔夫特和俄罗斯作曲家斯蒂芬罗素创作。
他们将文艺复兴时期的现代音乐形式、古典音乐风格和俄国传统音乐元素融合在一起,创作出了一部经典的音乐电影。
首先,《彼得与狼》的音乐表现了不同时代的文化。
传统的俄罗斯民间音乐包括节奏、伴奏和旋律,以及不同类型的俄罗斯乐器,如古典钢琴和大提琴,这些传统音乐元素被运用在电影中,可以让观众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同时,电影中也运用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管弦乐器,结合民族乐器成功地连接了古典音乐与现代音乐,从而表现出不同时代的文化。
其次,电影的音乐也把现代人的生活状态表现的淋漓尽致。
电影中的弦乐器和管乐器可以表达出当代人的心情和困惑;而低音乐器和木管乐器则可以表达出当代人心中的希望;同时,也可以表达出当代人所持有的反抗精神。
最后,音乐还可以表现出人际关系的发展方向。
作曲家德普斯塔夫特和斯蒂芬罗素用内容丰富、旋律美妙的曲调来表达主人公彼得和他父亲之间和谐的关系,用激烈和紧张的音乐来表达狼与主人公之间的斗争,而在集体歌曲中,表达出人们之间充满友情和善意的人际关系。
总之,《彼得与狼》的音乐表现出了文化、生活状态和人际关系的发展,充满隐喻的曲调又能让观众理解电影的主题。
通过音乐的表现,观众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电影的主题,从而感受到所讲述的故事的真实性、让人着迷的艺术性和令人惊叹的情节。
因此,《彼得与狼》被认为是一部成功的音乐电影,在电影史上也可以得到认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彼得与狼》是普罗柯菲耶夫,于1936年为儿童写的一部交响童话,该
作品是普罗柯菲耶夫的代表作品之一。
作者富有创造性地采用了交响童话的新颖体裁,让人们通过声音和画面的巧妙结合,用心去感受。
关键字:彼得与狼音乐欣赏音乐主题
本学期,我在众多艺术类课程中选修音乐欣赏课程。
选修这门课程,不仅可以完成学校让学生修满2个艺术类学分的要求,还可以通过鉴赏音乐来陶冶一下自己的琴操和提高音乐鉴赏的能力。
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在课堂上认识了很多中外乐器、名曲,并对音乐的思想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从前听音乐只是为了听旋律,享受音乐带来的轻松或者刺激,现在我认识到,音乐还包含着丰富的内涵与思想,让我们可以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感受与学习。
因此,在老师对各种歌曲的讲解与引导之下,我的音乐鉴赏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一次课堂上,老师播放了《彼得与狼》的音乐动画,里面的音乐与画面结合起来,新奇独特,让我印象颇深。
一、作品简介
《彼得与狼》是普罗柯菲耶夫,于1936年为儿童写的一部交响童话,该作品是普罗柯菲耶夫的代表作品之一。
作者富有创造性地采用了交响童话的新颖体裁,一边用管弦乐队演奏表达不同的音乐形象,一边用富于表达的朗诵词来解说音乐内容的情节。
这样的好处就是,没有对白,反而留给人更大的想象空间。
让人们通过声音和画面的巧妙结合,用心去感受。
作曲家运用乐器来刻画人物和动物的性格、动作和神情,音乐技巧成熟,形式新颖活泼,旋律通俗易懂。
全曲既有贯穿的情节,而又不是干涩地平铺直叙;每一个角色、每一个段落不但形象鲜明,而且还含有表达尽致的艺术魅力。
该曲虽以儿童为对象,但同时也使成人们产生很大兴趣。
由作者本人所构思的情节和撰写的朗诵词,具有生动活泼而又深刻的教育意义:只要团结起来,勇
敢机智地战斗,就可以战胜任何貌似强大的敌人。
二、故事概要
《彼得与狼》故事情节大致是:少先队员彼得与他的小朋友鸟儿一起玩耍,家中的小鸭在池塘嬉游,与小鸟争吵。
小猫趁机要捕捉小鸟,被彼得阻拦。
爷爷后来吓唬他们说狼要来了,把彼得带回家。
不久,狼真的来了,吃掉了小鸭,还躲在树后要捉小鸟和小猎。
彼得不顾个人安危,在小鸟的帮助下捉住狼尾巴,将它拴在树上,爷爷和猎人赶来把狼抓进了动物园。
故事寓意深刻,表现了少年彼得以勇敢和机智战胜了凶恶的狼。
三、演奏乐器
一开始,乐队把每一个角色分别以七种不同乐器,奏出七个具有特征的短小旋律主题:
1、表示小鸟的主题音乐: 长笛以高音区的明亮的音色,吹出快速、频繁、旋转般的旋律。
使妈咪和宝宝犹如看见小鸟在天空中愉快地飞翔,叽叽喳喳地唱着歌。
2、表示鸭子的主题音乐: 与唢呐相似双簧管的音色,和鸭子的叫声很像。
因此,在中音区吹出的带变化音的徐缓主题旋律,具有悲歌性,表达鸭子后来被大灰狼吞掉的悲惨命运。
由于鸭子是善良可爱的,所以吹奏出的鸭子主题音乐也是优美动听的。
3、表示猫的主题音乐: 猫在这部交响童话里是个调皮捣蛋的角色,因此,表达它的音乐,是用单簧管吹出的轻快活泼的跳跃性音调,显示出小猫的诙谐和活泼的性格。
4、表示老爷爷的主题音乐: 由于老爷爷讲话的声音低,并且说起话和走起路来慢吞吞的,又爱唠唠叨叨地没完没了,所以就用音色浑厚的木管,徐缓地吹奏出较长的叙事音调。
使妈咪和宝宝仿佛看到老爷爷唠叨样子。
5、表示大灰狼的主题音乐: 大灰狼是凶残可恶的,表达它的音乐是用三只圆号吹奏出来的,从音色、音量和音调上,都有一种阴暗的感觉。
妈咪和宝宝会
感觉到这是反面形象的音乐。
6、表示猎人开枪的主题音乐:定音鼓急速密集的滚奏,表达猎人从树林一边走出,一边开枪。
7、表示彼得的主题音乐: 最后,乐队以弦乐奏出明快、进行性地音乐,生动地表达了活泼、勇敢的小朋友彼得的机智形象。
四、故事详情
故事开始于一个寒冷的冬天,雪花纷飞,北风呼啸,彼得的爷爷拿着猎枪警惕的张望,而彼得却不得不只能呆在那一方小院而不得出去,这时便用一种沉郁悲怆的音乐来衬托此时的气氛。
彼得渴望着木门外温暖的阳光,自由的气息。
而当彼得终于趁着爷爷睡觉的时候跑出去时,前段有些阴郁的气氛,在彼得推开木门的一刹那转变了。
轻松欢快的音乐响起,此时运用小提琴反覆奏出彼得愉快的心情,象征着彼得好不容易得到自由的愉悦心情。
彼得和小鸭在冰面上笨拙地滑行,被气球绳捆住的小鸟努力地想要飞高,并以长笛高音区明亮的音色吹出快速、频繁、旋转般的旋律来表达小鸟快乐高兴的心情。
在小鸟的主题后,弦乐奏出牧场与彼得的主题。
音乐随着剧中人物的动作和心情变化着,富有节奏和趣味,不会让人觉得乏味,反而很生动。
爷爷醒来将彼得拉回了木门,轻松的音乐戛然而止。
接着往下听乐器就变成了大管发出低沉缓慢的音乐表现出了老爷爷的声音低沉,走路缓慢的形象。
而木门外面,他们离开后不久伴随着圆号、铜钹和弦乐颤音同时出现狼出场了。
带给我们恐惧害怕的心情。
猫这时看见狼来了,打着寒颤一溜烟的爬上树去并奏出往上爬的猫的主题;大灰狼看见了鸭子,拔腿紧追,鸭子没命的逃,但是不管鸭子跑得有多快,绝对比不过大灰狼。
大灰狼愈追愈近,愈近……鸭子摇摇欲坠的跑着,狼却跨着巨步直逼而来,接着一声强奏,狼一下子捉住了鸭子,将鸭子吞入肚里。
被关在家里的彼得从木门的缺口看到狼吃掉了小鸭。
彼得决意为小鸭报仇,在城里被欺负的彼得弱小胆怯,可此时他却如此勇敢,
彼得在大门后面,突然有了主意,急忙跑进屋帽子挂在肩上,爬上石墙。
此时彼得的主题在低音域出现。
大灰狼绕着那棵树,有一根树枝伸到石墙上,并奏起彼得的主题伴随着单策管与不安的弦乐。
彼得抓住那树枝,轻巧而谨慎的从树枝爬到那棵树上,此时小提琴慎重的奏出彼得的主题。
随后以弦乐表现通过彼得、小鸟的努力,终于把狼给逮住了。
突出了彼得的机制和勇敢。
此剧赋予了每个角色不同的乐器,分别体现了他们各自的主题,音乐中用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弦乐四重奏、定音鼓和大鼓所奏出的具有特性的短小旋律和音响,分别代表小鸟、鸭子、猫、爷爷、少先队员彼得和猎人的射击声等。
曲中采用长笛的高音区表现小鸟的灵活好动长笛以高音区的明亮的音色,吹出快速、频繁、旋转般的旋律,表现小鸟在天空愉快地飞翔,叽叽喳喳形象;
弦乐奏出了彼得的神情,描绘了彼得的机智勇敢小提琴所演奏的弦乐奏出明快、进行性地音乐,生动地表达了活泼、勇敢的小朋友彼得的机智形象;
鸭子的形象由双簧管模拟,生动地刻画出那蹒跚的步态与唢呐相似,双簧管的音色,和鸭子的叫声很像。
因此,在中音区吹出的带变化音的徐缓主题旋律,具有悲歌性,表达鸭子后来被大灰狼吞掉的悲惨命运。
由于鸭子是善良可爱的,所以吹奏出的鸭子主题音乐也是优美动听的。
单簧管低音区的跳音演奏描绘了小猫捕捉猎物时的机警神情猫在这部交响童话里是个调皮捣蛋的角色,因此,表达它的音乐,是用单簧管吹出的轻快活泼的跳跃性音调,显示出小猫的诙谐和活泼的性格。
爷爷老态龙钟的神态由大管浑厚、粗犷的声音来表现,节奏和音调模拟了老人的唠叨;
狼阴森可怕的嚎叫用三只圆号来体现。
最后,乐队以弦乐奏出明快、进行性的音乐,生动地表达了活泼、勇敢的小朋友彼得的机智形象。
五、个人感悟
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流行音乐充满了吸引力和号召力.这是因为符合了年轻人的口味.但盲目追求流行的同时我们也丢失了一些东西.流行中的确有很多好的东西.但也有很快餐的音乐.现在终于知道老鼠爱大米有多可笑了.第一次那么近距离和静下心来聆听高雅艺术还是在音乐欣赏课.那么的震撼.感觉心灵受到洗礼。
虽然我聆听好音乐的时间不多,但我真的感觉到了音乐给我带来的一切。
不敢想象没有音乐的世界是什么样子?感谢老师,感谢音乐欣赏课。
让我感受到了音乐的神奇,音乐的魅力,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她将永远伴我向前迈进。
音乐将充满我以后的生活,因为音乐让我多了一份睿智,多了一份豁达。
参考文献:[1]汤慧池、肖辉. 《音乐欣赏》.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2]朱瑞芳. 《交响乐欣赏》. 2012. /view/
ae3fe67f31b765ce05081431.html
课程论文成绩评定表
指导老师评语:
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