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 生物的特征 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
七年级上册《生物的特征》学习型教学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生物的特征》学案新人教版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学生接触生物学这门学科的开始,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较高。
本节课的教学可以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材安排了大量的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阐述生物的共同特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植物和动物的图片,在课上让学生观察、思考和讨论,并尝试总结生物的共同特征有哪些,教师及时给予正确的评价和鼓励。
在观察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观察的方法进行说明。
生物广泛存在于学生的身边,本节的教学也可以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开始,教师设计适当的思考题:1.你知道我们的教室里有哪些生物吗?2.我们的教室里有哪些非生物?学生通过思考,知道人、花草等是生物,桌子、椅子、黑板等是非生物,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人、花草等在生活的过程中需要营养物质,需要吸收氧气,需要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遇到不良刺激会作出反应,并且能够繁殖等。
而桌子、椅子、黑板等不具备这些特点。
使学生认同具有这些特点的物体才是生物,一般的生物都具备这些特征。
课时安排:1课时。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2.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周围的物体,了解什么是生物。
2.通过观察教材中展示的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尝试说明生物的共同特征包括哪些。
3.教师出示思考题,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内进行交流展示,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强化,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教材中的图片资料,了解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养成爱护植物的良好习惯。
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并尝试理解科学与生活、社会之间的关系,通过如实地观察、记录和分析,培养学生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1.1.1《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5篇)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1.1.1《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5篇)第一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1.1.1《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1.1.1《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科学观察的一般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2.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教学活动,逐渐培养学生观察、口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使学生成为既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又能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的人。
教学重点和难点:1.引导学生观察生命活动的现象,并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一些生物的特殊生理现象的分析和归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课前准备:1.活体生物如:盆载的植物体1-2种;2.动物标本1-2件;3.珊瑚;小机器人;有关的投影片等。
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引入:展示盆栽植物和一个小机器人,说明它们的根本不同在哪里?盆栽植物是生物。
说明生物与非生物是有区别的。
生物具有区别非生物的本质特征。
引导学生根据书上提供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和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说明生物的特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抽题讨论(如果学生人多可两组一题)小组选出组长、记录员、发言人。
小组研究讨论结束后,可研究讨论其他组的题。
待各组完成后,各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最后可以安排本小组同学补充发言,而后其他小组同学再发言补充(教师除了组织学生的活动,可以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参与他们的讨论和研究)。
下面是讨论的大致内容: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1)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并为动物提供了食物;(2)寄生植物获取别的生物体中的有机物。
如猪笼草、菟丝子、食人树等;(3)动物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现成的有机物。
如猫抓鼠吃;青蛙抓虫吃;狗吃肉;羊吃草等;(4)细菌、真菌等分解枯枝落叶朽木动物的尸体粪便等有机物。
任何生物的生存都需要营养物质。
2.生物需要呼吸(1)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提供,植物的各项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都是由呼吸作用提供的。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案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案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描述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需要营养、能够呼吸、能够生长和繁殖等。
2、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和联系。
3、学生能够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对于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1、生物的基本特征。
2、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和联系。
3、生物的基本特征对于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展示一些图片,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病毒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生物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2、新课学习(1)需要营养:教师通过实验或者图片展示生物需要营养的事实,让学生理解生物体不断地从外界吸收养料,用于生长、发育和维持生命活动的过程。
(2)能够呼吸:教师通过实验或者图片展示生物能够呼吸的事实,让学生理解生物体不断地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3)能够生长和繁殖:教师通过实验或者图片展示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的事实,让学生理解生物体不断长大、繁殖下一代的过程。
(4)应激性:教师通过实验或者图片展示生物具有应激性的事实,让学生理解生物体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过程。
3、探索与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或者观察,探索生物的基本特征,例如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呼吸过程等。
4、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生物的基本特征对于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四、教学评估1、课堂提问:教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生物基本特征的理解情况。
2、练习题:教师布置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生物基本特征的掌握情况。
3、观察报告:学生完成观察报告,展示对生物基本特征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反思1、成功之处:总结本节课的成功之处,例如学生参与度高、实验操作顺利等。
2、不足之处:针对本节课的不足之处进行反思,例如学生对某些生物特征的理解不够深入等。
3、改进措施:提出针对本节课的改进措施,例如加强学生对生物特征的对比理解、增加实验探索环节等。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1.1.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案)

《生物的特征》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说出生物的概念,能区分生物与非生物;(2)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比较,对生物的基本特征进行归纳和概括。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生物的特征,形成热爱生命、保护自然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生物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教学方法】运用讲授法、分组活动相结合等教学方法。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收集、整理并熟悉本课教学目标知识体系。
学生准备:阅读教材,收集相关信息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他们都在运动,可运动方式不一样。
那么他们是生物吗?生活都有哪些基本特征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去开启寻找答案之旅吧!通过呈现图片,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快速进入本次学习过程。
二、新知导学教师结合图片,提问: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怎样来区分多彩的生物世界呢?1.观察教师提问:你能说出图片中的器材的名字吗?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说明。
进一步明确这些器材就是我们生物学中常用的观察工具。
教师提问:如果生活中特别微小的生物我们要借助什么来观察呢?出示显微镜图片,播放视频,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生物学的神奇。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明确观察要点,最后师生共同归纳观察要点。
2.生物的特征采用问题式过渡:请用观察的方法说出教室里的生物,说明你是如何判断的?引导学生观察体验,师生共同分析,进一步提问:生活中我们是依据是否有生命来说出是否是生物,其实在生物中我们是依据生物的特征来作出判断的,那么生物的特征又是什么呢?师生共同结合图片来分析,明确概念。
教师提问:胎儿的发育、种子的萌发直至长成植株,体现生物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分析,得出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即生长的特征。
教师提问:种子萌发到植株生长体现的是生物的什么特征呢?学生分组讨论明确生物繁殖的特征,总结生物的特征:生长和繁殖。
七年级生物上册 1_1_1 生物的特征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年级科目
七年级生物
课题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主备人
审核人
总课时数
1
教学
目标
1会归纳生物的共同特征
2运用生物特征解决问题
重点
难点
生物的共同特征
教学过程
1、前置练习,积累知识
在我们生活、学习的校园 里,你会发现许多生物,如等,你会发现许多非生物,如等。
2、情境激趣,导入新课
在你的生活中,你一定认识不少的生物,像参天大树、纤细的小草、天空中飞的鸟、水中游的鱼以及我们人类自己等等,生物种类繁多,形态结构多种多样,生活环境也不尽相同。但作为生物体,他所表现的生命现象是否会有一些共同之处呢?如何区分我们周围的生物和非生物?
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任务一】归纳生物的共同特征
1. 梅花鹿会经常到河边喝水,这属于
2.鲸要不断 到水面上来换气,这是在进行。
3.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图1-4及相关文字,完成:
(1)人和动物的排 尿、出汗和呼出气体其实是在。植物落叶也是在。
(2)生物在生活过程中会产生多种 ,并且能将它们。
(3)归纳生物能排出 。
7.请思考生物还有其他特征吗?如:除外,生物都是由构成的。
四.归纳总结,提升能力
总结:生物有哪些共同特征?
五、当堂测试,检查效果
完成学案达标测试题,反馈纠正。
反思:
【任务三】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图1-7,1-8,1-9及相关文字,完成:
(1)幼苗能长成植物体,蘑菇能由小长大,说明生物能。许多植物靠种子产生新植物,动物也通过一定的方式产生后代,这说明生物能。
(2)你知道蒲公英、海带、细菌、鸟类、哺乳动物的繁殖方式吗?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3篇】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3篇】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篇一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一、教学目标1、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2、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3、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观察。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5、感悟一切生命体的基本特征,乐于观察身边的各种生物,从而在观察的过程中理解实事求是的科学意义。
6、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的分析本节教材的主要内容有两点:(1)区别生物和非生物(2)生物的共同特征有哪些?本节教材内容的教学,不是从现代生物学发展水平的角度介绍生物的基本特征,而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让学生在常见的生命现象层面上了解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在教学中不能直接讲述,而是通过观察、讨论等活动,由学生自主获得关于生物特征的基本知识,以达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2教学重点:①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②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的目标。
3、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4、课时安排:一课时三、教学准备:①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四、教学策略1、教学策略和方法的建议本节课的导入可这样设计:可让学生观察有山、水、虫、树、石头的多媒体画面,欣赏与画面协调的音乐,请学生描绘看到的大自然,并回答出画面中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关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这一问题,可与学生一起对照教科书上的描述,进行比较归纳。
但是,这些例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在与学生讨论时,应让学生多举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补充,如生物对外界的不同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动物的不同繁殖方式等,以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
本节教学,以观察讨论为主,辅以阅读、讲授等法。
2、设计思路首先让学生回忆在小学自然课里已学过的一些关于生物的知识,举例说明什么是生物,区分出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的特征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的特征教案关键信息项: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2、教学重难点重点难点3、教学方法4、教学过程导入新授课堂练习课堂总结作业布置6、教学评价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描述生物的基本特征,如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等。
112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1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关注生物,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
12 教学重难点121 重点生物的基本特征。
122 难点对生物某些特征的理解和应用,如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讲授法、讨论法、观察法、实例分析法。
14 教学过程14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物和非生物的图片或实物,如植物、动物、石头、水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生物和非生物有什么区别?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生物的特征。
142 新授1421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举例说明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获取营养,动物通过捕食等方式获取营养。
1422 生物能进行呼吸讲解生物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如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1423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举例说明生物通过多种方式排出废物,如人出汗、排尿,植物落叶等。
1424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展示含羞草受触碰合拢叶片、猎豹追捕猎物等例子,让学生理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1425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讲述生物生长和繁殖的过程,如种子萌发长成植株、动物产卵繁殖后代。
1426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举例说明亲子之间的相似性(遗传)和差异(变异)。
143 课堂练习给出一些实例,让学生判断是否属于生物,并说明理由。
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生物特征的理解。
144 课堂总结与学生一起回顾生物的特征,强调重点和难点。
七年级生物《生物的特征》教案(优秀4篇)

七年级生物《生物的特征》教案(优秀4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教案篇一教学目标①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②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③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④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情感。
难点和重点①生态系统的组成。
②食物链和食物网。
③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情感。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方法:讨论法讲解法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生态系统的概念①通过观察家庭水族箱,分析问题,寻找答案。
②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思考: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什么关系。
①教师列举生活中常见实例,如家庭水族箱。
②教师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朗读一段充满诗情画意的文章,创造一个愉悦的氛围。
生态系统的组成①学生进行资料分析(教材提供的资料),找出生态系统的组成,并且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
②分组扮演动物、植物、细菌和非生物,并寻找四者之间的关系。
①教师引导:下面大家分析一下书中的资料,看看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②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扮演角色,并且帮助他们寻找其中的关系。
食物链和食物网①把最近一段时间所吃的食物,通过一系列箭头连接成食物网,观察自己在食物网中的位置。
②学生观看录像,讨论分析动物、植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
①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探究。
②教师播放一段录像,其中有动物和植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学生进行资料分析,通过分析了解食物链中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同时了解营养物质在食物链中的流动。
教师播放课件,引导学生分析淡水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并且讨论:a、如果这些积累了很多有毒物质的鱼被人吃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b、为什么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越多?环保教育学生观看课件,讨论分析环保意义。
七年级生物教案篇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熟悉制作临时装片和规范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说明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2)了解制作以及观察临时装片的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生物导学案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学习目标】
1、学会观察、认识区别身边的生物和非生物,能熟练说出生物的特征。
2、通过观察,体会自然界中生物的奥秘和丰富多彩。
【学法指导】
1、细心观察身边事物、上网搜集资料图片,区别生物和非生物。
2、认真阅读、小组讨论汇报交流,总结生物的特征,同时锻炼语言表达和综合能力。
【课前预习】
(一)选择
1、下列各项中不是生命现象的是()
A、蜘蛛结网捕虫
B、蜥蜴遇敌断尾
C、机器人弹钢琴
D、种子的萌发
2、下面列举的各项不是科学观察的是()
A、用录音机录下昆虫的叫声,并加以分析
B、用照相机把水稻发芽、生长、拔节和抽穗的几个过程记录下来
C、观察菜豆种子萌发过程,记录分析
D、在树林中偶然发现一只野兔
(二)填空
3、绝大多数生物在生活过程中,需要吸入,呼出。
4、生物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能产生反应。
生活过程中体内会不断产生多种,并且能将排出体外。
如:人可以通过、和将废物排出体外;植物的能带走一部分废物。
【合作探究】
提出问题
1、学习生物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观察,那么科学观察有哪些要求呢?
2、怎么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3、生物有哪些特征?
方法指导
1、充分利用身边的生物资源、通过图片资料对比分析,找出生物的共性,总结生物的特征。
2、小组讨论各抒己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典例赏析】
1、科学家对蜜蜂群体的自然活动状况进行跟踪拍摄,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分类法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科学研究方法中的观察法。
对蜜蜂群体自然活动的研究要通过全面的观察才能达到研究的目的。
答案:B
2、根据下列物体回答问题:
书橱、香菇、石笋、猪笼草、猎豹、汉堡、放大镜、蕨菜
(1)属于生物的有()A、三种B、四种C、五种D、六种
(2)它们共同的特征是遇到外界刺激都有;都要通过使体型增大、体重增加;都通过产生后代;都要;都能进行。
解析:书橱、放大镜是人工制造的用具,石笋是天然形成的物质景观,汉堡是人类加工的食品,均没有生命,而香菇属于大型真菌,猪笼草是植物,猎豹是凶猛的动物,蕨菜是野生的蕨类植物,它们都是有生命的物体属于生物,同时具备生物的特征。
答案:(1)B (2)反应生长繁殖营养呼吸
【达标检测】
基础过关
1、下列几种属于生物的是()A、山石B、蘑菇C、机器人D、珊瑚
2下列不是生物的是()
A、山中的野菜
B、海中的水母
C、体内的病毒
D、生长的钟乳石
3下列几种物体:A、鲨鱼B、手表C、河蚌D、细菌E、黄金F、雨G、女孩H、鹰I、树木J、汽车
(1)、其中生物是,非生物是。
(填序号)(2)、你是如何认定他们是生物的?能力提升
4、下列各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菠菜B、苹果C、细菌D、病毒
5、“葵花朵朵向太阳”所表现的生物特征是()
A、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
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D、生物能进行呼吸
6、“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里长
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去了”。
(1)以上这段文字中包含几种生物()A、5种B、6种C、7种D、8种(2)列举文章中提到的生物名称:。
(3)这些生物的共同特征是()A、需要营养B、都能呼吸C、能生长和繁殖D、都能产生和排出废物E、对外界刺激都能做出反应F、以上都是
【知识回顾】
探究的方法:
生物的特征
生物的特征
【拓展探究】
一个苹果,一个鸡蛋、一粒种子、一棵小树,他们都是生物吗?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