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论述、材料分析)
2018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中学《教育教学知识和能力》附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1.在科学分类中,首次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的学者是A.卢梭B.培根C.康德D.洛克2.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A.《学记》B.《孟子》C.《论语》D.《中庸》3.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有能动作用。
这说明教育具有A.历史性B.阶级性C.社会生产性D.相对独立性4.科学技术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其中最重要的途径是A.社会生活B.科学实验C.生产劳动D.学校教育5.再生产科学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同最初生产科学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是无法相比的,例如学生在一小时内就能学会二项式定理。
这表面教学活动具有A.引导性B.简捷性D.实践性C.直接性6.发达国家大多已普及12年义务教育,而发展中国家一般仅普及9年义务教育。
这说明从根本上制约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社会因素是A.政治经济制度B.生产力发展水平C.人口数量和质量D 社会意识形态7.我国学校德育包括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是A.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和纪律教育B.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C.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D.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纪律教育8.张校长特别重视学校文化建设,提出“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开口说话”以此来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
张校长强调的德育万法是A.陶冶法B.示范法C.锻炼法D.说服法9.美国学者罗杰斯认为,人皆具有先天的优良潜能,教育的作用在于使之实现,由此,他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发学习”的教学模式。
该模式称为A.指导性教学B.情境教学C.非指导性教学D.程序教学10.学校课程有多种类型,其中最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人类所取得的经验和科学认识的课程是A.学科课程B.经验课程C.活动课程D.隐性课程11.以一定的课程观为指导,制定课程标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预设学习活动方式的过程是A.课程评价B.课程实施C.课程组织D.课程设计12.维果茨基认为评价人类发展应该从四个层面进行,除了微观、个体、社会历史之外,第四个层面是A.文化层面B.系统层面C.技术层面D.规范层面13.当人们听到一种自己觉得可怕的声音时,往往会感到发冷,甚至起鸡皮疙瘩。
2018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 D.因材施教。
解析:考查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原则。
学生个性虽然千差万别,但又有共性,这就使统一要求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但是由于遗传、环境和教育等错综复杂的影响,每个学生的个性互不相同,知识、能力、情感、意志、性格等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发展倾向。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活动中既要统一要求,又要因材施教,要把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结合起来,以使学生的共性与个性得到协调发展。
因此本题选D。
2. A.公共性。
解析:义务教育的公共性也称国民性,指义务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提供普遍的无差别的公共教育服务。
题干中的实现城乡区域和校级的均衡发展正是公共性的体现,本题选A。
3. C.顺序性。
解析:顺序性是指儿童从出生到成人,他们的身心发展是一个从低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具有一定的顺序性,不可逆、不能逾越。
题干说法体现了顺序性,本题选C。
4. C.品德课和各科教学。
解析:品德课和各科教学是小学德育的基本途径,其他选项是小学德育的途径但不是基本途径。
选C。
5. B.民主型。
解析:班主任李老师与学生协商处理班级事务,鼓励学生参与讨论,调动学生的参与度、积极性,善于与学生沟通,属于民主型的班级管理方式。
选B。
6. A.沟通与合作能力。
解析:沟通与合作能力其中的一个要求是“与同事交流合作,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
”与题干意思相符,选择A选项。
7. A.肥皂水。
解析:蜜蜂毒液为酸性,被蜜蜂蛰伤可用肥皂水、3%氨水或5‰碳酸氢钠液凃敷蛰伤局部,故本题选择A。
黄蜂蜂毒与蜜蜂蜂毒不一样,为弱碱性,被黄蜂蛰伤局部可用食醋或1‰醋酸擦洗伤处肥皂水。
8. D.联觉。
解析:联觉,各种感觉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即对一种感官的刺激作用触发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联觉”现象。
9. C.趋避冲突。
解析:趋避冲突指目标既有吸引人的一面,又有让利力图回避的一面。
题干中小英相当班干部为同学服务,又怕当不好被同学嘲笑,符合趋避冲突的定义,选C。
201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附答案

201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附答案第一篇:201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在科学分类中,首次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的学者是 A.卢梭 B.培根 C.康德 D.洛克2.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A.《学记》B.《孟子》 C.《论语》 D.《中庸》3.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有能动作用。
这说明教育具有A.历史性B.阶级性C.社会生产性D.相对独立性4.科学技术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其中最重要的途径是A.社会生活 B.科学实验 C.生产劳动 D.学校教育5.再生产科学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同最初生产科学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是无法相比的,例如学生在一小时内就能学会二项式定理。
这表面教学活动具有A.引导性B.简捷性D.实践性C.直接性6.发达国家大多已普及12年义务教育,而发展中国家一般仅普及9年义务教育。
这说明从根本上制约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社会因素是A.政治经济制度B.生产力发展水平C.人口数量和质量 D 社会意识形态7.我国学校德育包括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是A.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和纪律教育B.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C.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 D.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纪律教育8.张校长特别重视学校文化建设,提出“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开口说话”以此来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
张校长强调的德育万法是A.陶冶法B.示范法C.锻炼法D.说服法9.美国学者罗杰斯认为,人皆具有先天的优良潜能,教育的作用在于使之实现,由此,他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发学习”的教学模式。
该模式称为A.指导性教学B.情境教学C.非指导性教学D.程序教学10.学校课程有多种类型,其中最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人类所取得的经验和科学认识的课程是A.学科课程B.经验课程C.活动课程D.隐性课程11.以一定的课程观为指导,制定课程标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预设学习活动方式的过程是A.课程评价B.课程实施C.课程组织D.课程设计12.维果茨基认为评价人类发展应该从四个层面进行,除了微观、个体、社会历史之外,第四个层面是A.文化层面B.系统层面C.技术层面D.规范层面13.当人们听到一种自己觉得可怕的声音时,往往会感到发冷,甚至起鸡皮疙瘩。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真题名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在科学分类中,首次将教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的学者是()A.卢梭B.培根C.康德D.洛克2、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A.《学记》B.《孟子》C.《论语》D.《中庸》3、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規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有能动作用。
这说明教育具有()A.历史性B.阶级性C.社会生产性D.相对独立性4、科学技术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其中最重要的途径是()A.社会生活B.科学实验C.生产劳动D.学校教育5、“再生产科学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同最初生产科学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是无法相比的,例如学生在一个小时内就能学会二项式定理。
”这表明教学活动具有()A.引导性B.简捷性C.直接性D.实践性6、发达国家大多已普及12年义务教育,而发展中国家一般仅普及9年义务教育。
这说明从根本上制约发展规模和速度的社会因素是()A.政治经济制度B.生产力发展水平C.人口数量和质量D.社会意识开态7、我国字校德育包括的三个基本组成音分是()A.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和纪律教育B.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C.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D.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纪律教育8、张校长特别重视学校文化建设,提出“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开口说话”,以此来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
张校长强调的德育方法是()A.陶冶法B.示范法C.锻炼法D.说服法9、美国学者罗杰斯认为,人皆具有先天的优良潜能,教育的作用在于使之实现。
由此,他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发学习”的教学模式。
该模式称为A.指导性教学B.情景教学C.非指导性教学D.程序教学10.学校课程有多种类型,其中最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人类所取得的经验和科学认识的课程是()A.学科课程B.经验课程C.活动课程D.隐性课程11.以一定的课程观为指导,制定课程标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2018年上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B.复述策略
C.计划策略
D.组织策略
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
“反复”是复述的学习策略。复述策略就是对材料进行不断的加工,从而达到记忆的效果的一种学习策略,选B。
上一题下一题
(11/20)单项选择题
第11题
小学生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在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分类中属于()。
D.班主任工作
上一题下一题
(5/20)单项选择题
第5题
班主任李老师与学生协商处理班级事务,鼓励学生参与讨论,这种管理方式属于()。
A.专制型
B.民主型
C.放任型
D.对抗型
上一题下一题
(6/20)单项选择题
第6题
作为青年教师,除自我学习之外,也应通过集体备课、同行研讨等教研组活动,分享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这突出教师专业能力是()。
下一题
(2/20)单项选择题
第2题
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城乡、区域和校际均衡发展,体现了义务教育具有()。
A.公共性
B.民主性
C.免费性
D.强制性
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
义务教育的公共性也称国民性,指义务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提供普遍的无差别的公共教育服务。题干中的实现城乡区域和校级的均衡发展正是公共性的体现,本题选A。
A.直觉
B.错觉
C.幻觉
D.联觉
参考答案:D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
联觉,各种感觉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即对一种感官的刺激作用触发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联觉”现象。
上一题下一题
(9/20)单项选择题
第9题
小英想当班干部为同学服务,又怕当不好被同学嘲笑,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与答案解析

2018 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2 分)1、在科学分类中,首次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的学者是(B)A、卢梭B、培根C、康德D、洛克2、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A)A、《学记》B、《孟子》C、《论语》D、《中庸》3、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有能动作用,这说明教育具有(D)A、历史性B、阶段性C、社会生产性D、相对独立性4、科学技术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最重要的途径是(D)A、社会生活B、科学实验C、生产劳动D、学校教育5、“再生产科学所必要的劳动时间,与最初生产科学所需要的时间是无法相比的,例如学生在一小时内就能学会二项式定理,这表明教学活动具有(B)A、引导性B、简捷性C、直接性D、实践性6、发达国家已经普及12 年义务教育,而发展中国家一般仅普及9 年义务教育,这说明从根本上制约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社会因素是( B )A、政治经济制度B、生产力发展水平C、人口数量和质量D、社会意识形式7、我国学校德育包括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是(C)A、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和纪律教育B、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C、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D、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纪律教育8、张校长特别重视学校文化建设,提出“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开口说话”,促进学生品德发展,张校长强调的德育方法是( A)A、陶冶法B、示范法C、锻炼法D、说服法9、美国学者罗杰斯认为,人皆具有先天的优良潜能,教育的作用做于使之实现。
由此,他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发学习”的教学模式,该模式称为( C)A、指导性教学B、情境教学C、非指导性教学D、程序教学10、学校课程有多种类型,其中最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人类取得的经验和科学认识的课程是(A)A、学科课程B、经验课程C、活动课程D、隐性课程11、以一定的课程观为指导,制定课程标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预设学习活动方式的过程是( D )A、课程评价B、课程实施C、课程组织D、课程设计12、维果茨基认为评价人类发展应该从四个层面进行,除了微观、个体、社会历史之外,第四个层面是(B )A、文化层面B、系统层面C、技术层面D、规范层面13、当人们听到一种自己觉得可怕的声音时,往往会感到发冷,甚至起鸡皮疙瘩,这种现象称为( C)A、适应B、对比C、联觉D、后像14、隐蔽图形测验中,要求被试在较复杂的图形中(见图 1 中的右图)把隐蔽在其中的简单图形分离出来(见图一中的左图)。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答案及解析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答案及解析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答案及解析一、单项挑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正确答案:B.培根解析:英国学者培根在《论科学的价值和进展》(1623)一文中,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
2、正确答案:A.《学记》解析:《学记》别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特意论述教育、教学咨询题的论著。
《学记》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办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关系。
3、正确答案:D.相对独立性解析:教育的进展受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但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即相对独立性。
故选D。
4、正确答案:D.学校教育解析:此题考查教育对科学知识再生产的功能,经过教育能够大大缩短科学知识再生产的必要劳动时刻,而学校教育是教育的最重要形式。
5、正确答案:B.简捷性解析:简捷性。
此题可用排除法直截了当排除C.D项,引导性要紧是教师的引导的作用,题干没有涉及。
教学活动将要教授的课程内容通过筛选和科学编排,用更有利于学生同意.更符合现代社会价值观念的方式传递给学生,所以过程中省略掉非常多知识猎取的过程,具有认识的简捷性。
学生短时刻内学会复杂的知识,体现的是复杂知识以简捷的面目呈现,被迅速同意和学习。
6、正确答案:B.生产力进展水平解析:义务教育具有免费性,其全然取决于国家的经济能力,财力。
所以政治经济制度是直截了当因素,别是全然因素。
7、正确答案:C.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解析:我国学校德育内容要紧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8、正确答案:A.陶冶法解析:陶冶法。
“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开口讲话”是学校的物环境,其所营造出来的氛围促进学生品德进展,是陶冶法。
9、正确答案:C.非指导性教学解析: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是20世纪中期,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将其心理治疗观推广到教育中,形成的在西方国家广为流传的一种教学模式。
2018年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8年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1/20)单项选择题第1题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人口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是A.经济发展水平B.科技发展水平C.人口结构状况D.基础教育水平下一题(2/20)单项选择题第2题下列主张属于儒家教育思想的是A.有教无类B.道法自然C.绝圣弃智D.以史为师上一题下一题(3/20)单项选择题第3题我国教育史上首次纳入师范教育并实施的学制是()A.癸卯学制B.五四三学制C.壬寅学制D.“六三三学制”上一题下一题(4/20)单项选择题第4题人们常说“三翻六坐八爬叉,十二个月喊爸”一说法所体现的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是()A.稳定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个体差异性上一题下一题(5/20)单项选择题第5题通过“道德两难故事法”提出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学者是()A.马斯洛B.皮亚杰C.柯尔伯格D.罗森塔尔上一题下一题(6/20)单项选择题第6题在发生火突时,使用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正确的步是()①将灭火器提到距火源两米左右的上风处②倒置灭火器,握紧压把③除掉铅封,拔出保险销④右手用力压下压把,左手拿着喇叭筒,对准火源根部喷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上一题下一题(7/20)单项选择题第7题在教育研究中,访谈法与问卷法相比()A.更具客观性B.更有利于做大样本研究C.更易对数据进行编码处理D.更有利于对问题进行深层次研究上一题下一题(8/20)单项选择题第8题某小学为弘扬民族文化,围绕“中国风“,组织学生在课外开展书法练习、风筝制作、中国结编织等活动。
这属于()A.学科活动B.科技活动C.游戏活动D.主题活动上一题下一题(9/20)单项选择题第9题小英帮助生病在家的小勇辅导功课后感到很快乐、这种情感属于()A.道德感B.美感C.理智感D.幸福感上一题下一题(10/20)单项选择题第10题小学生学写新字时,先听教师讲解,观察教师书写示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
一、教育概述(重要程度:中)
二、教育学概述(重要程度:高。
单选)
三、教育目的(重要程度:高)
四、教育的基本规律(重要程度:高)
五、教育制度(重要程度:高)
六、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重要程度:中。
单选)
一、教育概述(重要程度:中)
辨析题
1、教育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受社会发展的制约。
2、教育影响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
二、教育学概述(重要程度:高)(单选)
三、教育目的(重要程度:高)
辨析题
1、
2、美育就是指艺术教育。
3、教育目的在确立的时候只考虑人的因素就可以。
简答题
1、教育目的的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2、我国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3、教育目的的作用?
4、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
五、教育的基本规律(重要程度:高)
1、教育的发展依赖于政治经济的发展,所以应先发展政治经济,后发展教育。
(辨析题)
2、简述遗传物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简答题)
3、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简答题)
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辨析题)
5、遗传素质决定着人的身心发展水平。
(辨析题)
六、教育制度(重要程度:高)
1、一个国家学制建立的依据有哪些?
参考答案:
①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②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要求
③受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水平
④人口发展状况
⑤国家的文化传统
⑥国内外历史经验的继承和发展
六、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重要程度:中。
单选)
第二部分:中学课程
一、课程概述(重要程度:低)
1、简述活动中心课程理论主要观点。
(简答)
二、课程编制(重要程度:高)
1、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制的主要依据。
(辨析题)
2、简述课程标准的意义。
(简答)重要
3、教材编写的原则有哪些?
①强调不同学科的特点,提现科学性和思想性
②强调内容的基础性
③考虑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
④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
⑤兼顾同一年级各学科和不同年级同一学科的衔接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要程度:高)
1、简述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课程结构改革的要求。
2、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有哪些?
第三部分:中学教学(重要)
一、教学概述(重要程度:低)
1、教学就是智育。
(辨析)
2、简述教学的意义。
二、教学过程(重要程度:低)
1、教学过程中有哪些教学规律可以遵循?
2、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
3、简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得双边性规律
三、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重要程度:高)
1、直观教学是教学手段;也是教学目的。
(辨析题)
2、教学的原则
①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统一原则
②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③直观性原则
④启发性原则
⑤循序渐进原则
⑥巩固性原则
⑦因材施教原则
⑧量力性原则
3、教学方法
①语言传递为主的(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②直观感知为主的(演示法、参观法)
③实际训练为主的(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
④以探究为主的(发现法)
⑤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欣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
四、教学组织形式(重要程度:低)
1、简述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2、教学基本工作中上课的基本内容。
①教学目的明确
②教学内容准确
③教学结构合理
④教学方法得当
⑤语言艺术
⑥板书有序
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五、教学评价(重要程度:低)
1、教学评价就是指对学生学业成绩/教师的评价。
六、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理念(重要程度:低)
1、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评价的特点?
①由单一走向多元
②由甄别走向发展
③由重结果走向重过程
第四部分:中学生学习心理(重要)
一、认知过程(重要程度:高)
1、只要认真学习,注意的分配可以随时发生。
(辨析)
二、学习动机(重要程度:高)
韦纳的三维度六因素归因理论
三维度:内外部、稳定不稳定、可控不可控
六因素:能力、努力、身心;任务、运气、环境
1、习得性无助与人们对失败的归因无关(辨析)
2、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一种内部动机。
(辨析)
3、简述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4、简述自我效能感及功能
5、简述中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的方法
6、简述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三、学习迁移与学习策略
1、两种学习材料的相似度越高,越容易产生正迁移。
(辨析)
2、汉语拼音的学习会对后面英语的学习产生的影响属于负迁移现象。
(辨析)
3、简述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策略。
①精选教材
②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③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④创设与应用情境相似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情景境
⑤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
4、学习迁移中的顺向迁移就等同于正迁移。
5、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①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要素或相似性
②原有认知结构(原有经验的水平、原有经验的概括水平、原有经验的可利用性)
③学习的定式
④学习态度与方法
5、知觉的特性
①整体性
②选择性
③理解性
④恒常性
6、注意的品质
①注意的广度
②注意的稳定性
③注意的分配
④注意的转移
7、只要运用无意注意来进行教学就行,有意注意无关紧要(辨析)
8、学习策略的分类。
①认知策略。
(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
②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元认知策略)
③资源管理策略。
(时间管理策略、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学业求助策略)
四、学习理论(低)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知识观。
建构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质疑,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2、学习观。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
3、学生观。
(1)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强调学生的巨大潜能。
(2)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性,每个人在自己的活动和交往中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化的、独特的经验,每个人有自己的兴趣和认知风格。
五、知识学习与技能形成(重要程度:高)
1、简述知识应用的一般过程
2、简述动作技能培养的途径
①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②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③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④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第五部分:中学生发展心理(重要)一、中学生心理发展(重要程度:低,单选)
1、简述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二、中学生认知发展(高)
1、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三、中学生情绪情感发展(重要程度:低)
1、简述沙赫特——辛格的情绪理论
四、意志过程(重要程度:中)
1、在意志行动的过程中,动机冲突发生在执行决定阶段。
(辨析)
2、简述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加强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五、中学生个性心理发展(重要程度:高)
1、简述性格的结构
①性格的态度特征
②性格的意志特征
③性格的情绪特征
④性格的理智特征
2、液体智力属于人类的基本能力,它受文化教育的影响较大。
(辨析)
3、简述气质类型理论
4、只要掌握了知识和技能,就能提高能力。
(辨析)
5、简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六、中学生的身心发展(重要程度:低)
1、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①过渡性
②闭锁性
③社会学
④动荡性
2、简述人格的特征。
(1)独特性
(2)稳定性
(3)统合性
(4)功能性
3、简述如何知道中学中正确处理异性交往。
第六部分:中学生心理辅导(单选)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重要程度:低)
1、简述压力的来源
二、中学生心理辅导的方法(重要程度:高)
1、简述学校心理辅导的原则
2、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只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辨析)
第七部分:中学德育(重要)
一、品德发展(重要程度:高)
1、学生品德的发展完全由外部条件决定。
(辨析)
2、简述品德的形成过程。
3、简述品德的培养方法。
4、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5、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高)
二、德育(重要程度:高)
德育的原则?
1、品德的形成是直线上升的,短期内就能提高。
(辨析)
2、简述长善救失的德育原则的基本要求。
3、简述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德育原则的概念和贯彻该原则的要求。
4、学生的德育是学校的工作,与家庭教育没有关系。
(辨析)
5、简述品德的心理结构。
6、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7、简述因材施教的的德育原则及要求。
第八部分:中学班级管理及教师心理
一、中学班级管理
1、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二、教师心理
1、福勒布朗的教师成长三阶段理论
2、简述教师教学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