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八年级音乐上册 第3单元 欣赏《回忆》教案2 新人教版
初中《回忆》音乐教案

初中《回忆》音乐教案年级:初中学科:音乐课时:2课时教材版本:人音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组曲,感受其优美的旋律和音乐特点。
2. 通过对《回忆》这首乐曲的学唱,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声乐技巧。
3. 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创作和表现音乐的欲望。
教学重点:1. 欣赏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组曲,理解其音乐特点。
2. 学唱《回忆》这首乐曲,掌握其旋律和节奏。
教学难点:1. 理解柴可夫斯基《天鹅湖》组曲的音乐特点。
2. 掌握《回忆》这首乐曲的高音部分和节奏。
教学准备:1. 录音机、音响设备、《天鹅湖》组曲唱片或磁带。
2. 乐谱、钢琴。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柴可夫斯基及其《天鹅湖》组曲。
2. 引导学生关注《天鹅湖》组曲的音乐特点。
二、欣赏《天鹅湖》组曲(15分钟)1. 播放《天鹅湖》组曲,让学生感受其优美的旋律。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天鹅湖》组曲的音乐特点,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三、学唱《回忆》(20分钟)1. 教师分发乐谱,让学生先自行预习。
2. 教师逐句教唱《回忆》,讲解乐曲的节奏和音高。
3. 学生跟唱,教师纠正发音和音准问题。
四、练习(10分钟)1.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和指导。
2.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唱奏中的问题。
第二课时:一、复习《回忆》(5分钟)1. 教师播放《回忆》录音,让学生跟唱。
2. 教师针对学生的唱奏进行点评,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二、深化欣赏《天鹅湖》组曲(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从音乐结构、表现手法等方面深入分析《天鹅湖》组曲。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欣赏心得。
三、创作与表现(20分钟)1. 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创作类似的旋律。
2. 学生现场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大家共同欣赏、评价。
四、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回忆》的音乐特点。
《回忆》初中音乐教案

《回忆》初中音乐教案年级:初中学科:音乐课时:1课时教材版本:人音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回忆》这首歌曲,感受其优美的旋律和抒情的歌词。
2. 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音乐素养。
3. 通过学习《回忆》,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教学重点:1. 歌曲《回忆》的旋律和歌词。
2. 古典音乐的基本知识和特点。
教学难点:1. 歌曲《回忆》的高音部分。
2. 古典音乐的欣赏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一首古典音乐,让学生闭目聆听,感受音乐的美妙。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3. 教师引导学生谈论对古典音乐的认知和兴趣。
二、歌曲欣赏(15分钟)1. 教师播放《回忆》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其旋律和歌词。
2. 教师详细介绍歌曲《回忆》的背景、作曲家、演奏家等信息。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学唱歌曲,注意掌握高音部分。
三、歌曲学习(15分钟)1. 教师逐句教唱歌曲,重点指导高音部分。
2. 学生分组练习,互帮互助,提高演唱水平。
3. 教师挑选几位学生进行演唱,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回忆》的特点和魅力。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练习演唱《回忆》,并了解更多古典音乐知识。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演唱《回忆》歌曲,巩固课堂所学。
2. 了解一位古典音乐作曲家,下节课分享。
3. 欣赏其他古典音乐作品,提高音乐素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歌曲《回忆》,让学生感受古典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演唱水平。
同时,加强课后作业的布置和指导,使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古典音乐,拓宽知识面。
在下节课中,可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作曲家及其作品,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音乐第三单元回忆教学课件

邪恶的马卡维提 纯白的小母猫维多利亚
魅力猫格瑞泽贝拉
魔法猫密斯达弗利斯
肥胖而富有的大黑猫 巴斯特弗·琼斯 猫族的摇滚明星兰·堂·塔格
音乐剧《猫》
听赏《回忆》
☞ 聆听歌曲,说说歌曲的情绪如何? 歌声表达了魅力猫怎 样的心情? ☞ 《回忆》在《猫》剧中前后共出现四次,仔细聆听众猫 演唱的《回忆》
将它与魅力猫演唱进行对比,思考:
《猫》在伦敦、在百老汇、在全世界 获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功,《猫》赢得了 一切。它于1983年获得七项托尼奖,包 括最佳音乐剧奖。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音乐第三单元回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音乐第三单元回忆
英国音乐剧大师 安德鲁·洛伊德·韦伯
• 1948——
• 奠定现代派音乐剧 • 代表作 《艾薇塔》、 《猫》、 《歌剧魅影》、 《日落大道》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音乐第三单元回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音乐第三单元回忆
《猫》是世界历史上最成功的音乐剧。 其剧作者安德鲁·洛伊德·韦伯,是世界音乐
剧史上一个极其罕见的天才。 权威的《戏剧周刊》将韦伯列为“对美国
戏剧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人”中的第一位,英 国王室授予他爵位以表彰他对英国戏剧和世界 音乐剧的杰出贡献。
正是由于他的天才创造,才给我们留下了 《阿根廷,不要为我哭泣》、《回忆》、《夜 曲》、《爱能改变一切》等一系列美妙无比的 音乐剧歌曲。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音乐第三单元回忆
杰里科猫族每年都要举行 一次聚会,众猫们会在这一年 一度的盛大聚会上挑选一只猫 升天, 升天以后可以再次获得 新生,我们知道猫有九条命。于 是,形形色色的猫纷纷登场, 尽情表现,用歌声和舞蹈来讲 述自己的故事,希望能够被选 中。最后,当年曾经光彩照人 今日却无比邋遢的“魅力猫” 以一曲《回忆》打动了所有在 场的猫,成为可以升入天堂的 猫。
回忆-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回忆-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回忆这首歌曲的背景和特点;2.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并可演奏一些简单的旋律;3.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让学生能够体会音乐所传达的情感;4.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2.了解回忆这首歌曲的背景和特点。
三、教学内容1. 歌曲介绍《回忆》是一首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歌曲。
该歌曲以平凡的日子为主题,呈现出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回忆。
歌曲旋律温馨动听,具有浓郁的情感色彩。
2. 歌曲欣赏1.首先,让学生先听原唱版的《回忆》歌曲;2.结合歌曲,让学生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问学生对于歌曲的感受。
3. 乐器演奏通过简单的教学,教授学生演奏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
具体步骤如下:1.先教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即卡农旋律;2.向学生示范如何演奏旋律,然后让学生模仿演奏一下;3.小组分组,让学生一起来演奏歌曲;4.最后,让学生再来一遍完整的合奏。
4. 分享表演最后,小组学生选任一位同学来表演他们演奏的《回忆》歌曲,并简单介绍自己小组的创编过程。
四、教学方法1.贴近学生实际,通过欣赏音乐、演奏乐器等方法来引发学生的兴趣;2.组织小组分工合作,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3.让学生充分参与,发挥主体作用。
五、教学评估1.通过听写评估学生是否掌握了歌曲的节奏和旋律;2.观察分组合作的情况,评估学生的合作能力;3.通过分享表演,评估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六、课后作业1.认真回顾今天的教学内容,尤其是歌曲的节奏和旋律;2.练习《回忆》歌曲,争取达到较为熟练的程度;3.小组同学一起创作一首类似于《回忆》的歌曲,并录音分享。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堂音乐课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音乐的重要性和魅力,激发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分享表演,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需要更加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初中音乐《回忆》教学设计

初中音乐《回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音乐剧《猫》的选段《回忆》,产生对音乐剧的热爱。
【过程与方法】完整而充分聆听音乐,以小组探究、合作的方式,探究音乐剧体裁的特点,提升欣赏音乐的能力。
【知识与技能】通过艺术实践活动,尝试音乐剧的表现艺术形式,能够积极参与创编和表演。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欣赏音乐剧《猫》的选段《回忆》,了解音乐剧的特点。
【难点】听辨歌曲节拍,感受节拍对表达歌曲情感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播放音乐剧《音乐之声》的插曲《do re mi》片段;提问学生,这首歌曲出自哪一步音乐剧?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刚刚老师所播放的是美国著名的音乐剧《音乐之声》里面的插曲,并讨论交流美国其他著名的音乐剧如《猫》,引入课题,《回忆》。
(二)初步感知1.教师播放歌曲,并介绍音乐剧《猫》,作为歌舞剧凭着再难以打破的票房纪录成为英国有史以来最成功、连续公演最久的音乐剧。
2.教师为学生介绍韦伯,英国音乐剧作曲家,他的音乐剧《猫》是根据艾略特为儿童写的诗改编的,韦伯充分注意到儿童的特点,其中的音乐《回忆》生动的表现出不同角色的猫的形象特点,这个音乐剧是真正适合各种文化背景的大众戏剧。
在伦敦首演后,已经成为迄今为止最著名的舞台剧,这首《回忆》就是其中的名曲,在全世界广为流传,他还创作声乐套曲,变奏曲等。
(三)探究学习1.教师播放乐曲,并设问:歌曲的旋律如何?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歌曲旋律较为流畅、舒缓,旋律节奏比较平稳,有很多连续的长音,听起来非常悲伤。
2.教师再次播放乐曲,并设问:歌曲是几几拍子,给大家怎样的感受,表现主人公怎样的心情?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12/8拍,给人连贯,起伏荡漾的感觉。
这样的节拍表现主人公留恋、悲伤、憧憬的心情。
最悲伤的两个地方是音区低的地方。
3.教师播放音乐剧《猫》的相关剧情并提问学生:这只猫是怎样的形象?提问其中几个小组代表,并对学生们的回答进行总结并给出答案:这只猫流浪后回归却被歧视和猫群的区别对待。
欣赏《回忆》教案

欣赏《回忆》教案1. 教学背景《回忆》是一首以叙事方式呈现的诗歌作品,作者通过对回忆的描写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思念和对生命的思考。
这首诗以深刻的诗意和独特的表现方式深受读者喜爱。
通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欣赏能力,同时展开关于生命和人性的讨论。
2.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回忆》使学生能够欣赏诗歌艺术,感受诗歌的魅力;•培养学生对情感的表达能力,提高情感的丰富程度;•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回忆》中的诗意,提高读诗的技巧和品味;•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诗歌欣赏来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
4.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最近学习的文学作品,以及对文学欣赏的感受和体会。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有关对诗歌的态度和对诗歌的认识,为下面的学习做一些铺垫。
第二步:课文导读(10分钟)教师给出《回忆》的全文,并朗读诗歌。
然后,教师简要介绍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世界。
第三步:诗歌欣赏(20分钟)教师分段解读诗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每一个段落的意义,帮助学生提炼出诗歌中的主题和核心思想。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关注诗歌的语言特点、形象描写和修辞手法,增加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的深度。
第四步:情感体验(15分钟)教师以诗歌中的情感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诗歌背后所蕴含的情感,以及与自己生活经验的联系。
通过情感的共鸣,培养学生情感的丰富程度,让学生体验和感受诗歌带来的情感冲击。
第五步:主题探究(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诗歌中的主题和思想,如时光流转、人生意义、回忆的力量等。
可以提供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的思考,如:•诗人通过《回忆》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和思想?•你在诗歌中看到了哪些主题和思想?•诗人用什么样的语言和形象描写来表达回忆的力量?•你对诗歌中的主题和思想有何感受和启示?第六步:写作练习(20分钟)教师要求学生以《回忆》为题,写一篇个人感想或者仿作,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结合自身的经历和感受来写作。
初中欣赏《回忆》音乐教案

初中欣赏《回忆》音乐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一年级教材:《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欣赏歌曲《回忆》,感受音乐的美妙,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理解歌曲的主题思想,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
3. 通过对歌曲《回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珍惜过去,感恩生活。
教学内容:1. 歌曲《回忆》的欣赏2. 歌曲《回忆》的创作背景及主题思想的解读3. 歌曲《回忆》的演唱技巧指导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歌曲《回忆》,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妙。
2. 引导学生谈论对歌曲的第一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歌曲欣赏(15分钟)1. 教师再次播放歌曲《回忆》,让学生仔细聆听,感受歌曲的情感。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要素,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 教师解读歌曲的创作背景及主题思想,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歌曲。
三、歌曲演唱技巧指导(15分钟)1. 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回忆》,引导学生注意演唱技巧。
2. 教师针对歌曲中的难点,如音高、节奏、呼吸等,进行讲解和示范。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演唱,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回忆》的主题思想及演唱技巧。
2. 引导学生珍惜过去,感恩生活,用音乐的力量传递情感。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歌曲《回忆》的欣赏能力有所提高。
2. 学生能够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及主题思想。
3. 学生在演唱歌曲时,能够运用所学技巧,表达出歌曲的情感。
备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过程,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音乐优秀教学设计《回忆》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音乐优秀教学设计《回忆》教案《回忆》教案教学目标通过对音乐剧欣赏,学生能够认识音乐剧是综合性的审美舞台消费艺术。
培养学生高尚的音乐兴趣,发展音乐鉴赏评析能力,提高了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本课以《猫》为载体,通过戏剧元素、舞蹈元素、音乐元素、舞美元素四方面让学生走近音乐剧 ,体验音乐剧音乐的特点。
教学难点积极主动的探究音乐剧中各种元素所起的作用。
教学策略1、通过听、辨、看来诱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2、运用直观现代化多媒体教学,优化了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欣赏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提问式导入师: 下面播放两剧目片段,请同学们判断播放的片段是属舞剧?歌剧?是音乐剧?(学生举手回答)媒体播放《白毛女》片段《如果•爱》片段。
当学生说出歌剧的答案时,教师马上提出:你能说出判断为音乐剧的理由吗?(学生回答问题)师: 音乐剧是综合性的审美舞台消费艺术.今天让我们一起步入这音乐剧的圣堂……(在这个环节里,主要是想通过作品的片断欣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音乐剧的兴趣)(二)、音乐剧的基本知识媒体播放音乐剧《猫》片段,看完音乐剧片段之后,回答这些问题:1.什么是音乐剧?2.音乐剧起源的时间和国家?(师生互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共同欣赏《猫》等图片。
)看完音乐剧片段之后,回答这些问题:问题1: 融合了各个艺术门类的特点,将音乐、舞蹈、话剧道白的特殊魅力紧密结合起来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人物感情,从而表现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
问题2:音乐剧诞生于上个世纪初的欧美大陆,其中,音乐源于地道的美国黑人的爵士音乐,舞蹈综合了爵士舞和踢踏舞。
1927年,隆•科恩的《水上舞台》掀开了音乐剧时代到来,其中的插曲《老人河》在当时家喻户晓,流传全球。
课件展示:音乐剧四大名剧《猫》、《歌剧魅影》、《悲惨世界》、《西贡小姐》,及其他们的海报和剧照。
(学生通过观看音乐剧大部分能说出构成音乐剧的三大要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音乐剧《猫》的选段《回忆》,了解音乐剧的特点。
2. 欣赏音乐剧的经典作品,了解音乐剧这一体裁的特点。
3. 积极参与创编和表演,通过艺术实践活动,尝试音乐剧的表现艺术形式。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欣赏,体会音乐的乐曲风格和乐曲表达的音乐情绪。
2.听辨歌曲节拍,感受12/8拍对表达歌曲情感的作用。
教材分析
音乐剧是以具有吸引力的情节为支撑,以演员的戏剧性表演为根基,使音乐、舞蹈得以充分发挥其潜能,并把这些因素融合为有机统一体的艺术。
剧情,表演,音乐,舞蹈是构成音乐剧的四大要素。
音乐剧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上演,但演出频率最高的地方是美国纽约市的百老汇和英国的伦敦西区。
我们常听到的百老汇音乐剧这个称谓可以指在百老汇地区上演的音乐剧,又往往是泛指所有近似百老汇风格的音乐剧。
《猫》是音乐剧历史上最成功的剧目,曾一度成为音乐剧的代名词。
该剧创作于1981年,是在伦敦上演时间最长、美国戏剧史上持续巡回演出时间最长的音乐剧。
该剧作曲家是英国安德鲁.洛伊德.韦伯,其中一曲《记忆》,在全世界广为流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视频音乐剧《猫》片段。
师:从播放的视频片段中你们都听到、看到了什么?这种音乐的表现体裁你们知道叫什么吗?
生:有唱歌、边唱边跳。
2.揭示课题。
生:歌剧,跟戏剧一样,有对白说话。
师:刚才我们欣赏的片段在音乐体裁中叫音乐剧。
音乐剧是由喜歌剧及轻歌剧(或称“小歌剧”)演变而成的,是由对白和歌唱相结合而演出的戏剧形式。
它融戏剧、音乐、歌舞等于一体,音乐通俗易懂,很受大众欢迎。
音乐剧经常运用一些不同类型的流行音乐以及流行音乐的乐器编制;在音乐剧里面可以容许出现没有音
乐伴奏的对白。
音乐剧和歌剧的分别是,没有了宣叙调和咏叹调的区分,歌唱的方法也不一定是美声唱法。
音乐剧擅长于以音乐和舞蹈表达人物的情感、故事的发展和戏剧的冲突,有时语言无法表达的强烈情感,可以利用音乐和舞蹈表达。
相比之下,音乐剧里戏剧、舞蹈的成分更重要。
二、了解音乐剧体裁特点
师:音乐剧《猫》是音乐剧历史上最成功的剧目,曾一度成为音乐剧的代名词。
该剧创作于1981年,是在伦敦上演时间最长、美国戏剧史上持续巡回演出时间最长的音乐剧,1981年5月11日,首演于伦敦西区新伦敦剧院。
今天,音乐课为大家带来音乐剧《猫》有名的唱段《回忆》(Memory)。
1. 角色与剧情介绍:“领袖猫”──猫族中的首领,充满智慧和经验,他必须出席一年一度的猫会,并最后决定哪一只猫能够升天获得重生;“魅力猫”──年轻时是猫族中最美丽的一个,厌倦了猫族的生活到外面闯荡,但尝尽了世态炎凉,再回到猫族时已丑陋无比——她的样子最像人类,长发披肩,身穿黑色晚礼服,脚蹬一双高跟鞋。
一曲《回忆》平息了所有猫儿对她的敌意,唤起了对她深深的同情和怜悯。
2.《回忆》歌曲欣赏。
师:(初听《回忆》)歌曲给你怎样的感觉?几拍子的?
生:歌曲很抒情,好像是三拍子的。
师:这首歌听起来很流畅,这是因为它的拍子为12/8拍,我们以前没有接触到,大家再听听,这样的节拍使我们有什么感受?(再听一遍《回忆》。
)
生:很连贯,有起伏荡漾的感觉。
师:好!这种感觉是节拍带给我们的,那么,这样的节拍能表现主人公怎样的心情呢?歌曲中有两个地方最能表现悲伤的心情,你能听出来吗?请你边听边举手。
(听第三遍《回忆》。
)生:这样的节拍表现主人公留恋、悲伤、憧憬的心情。
最悲伤的两个地方是音区低的地方。
3. 作曲家的介绍:安德鲁•洛依德•韦伯是60年代,伦敦剧坛升起的一颗作曲新星,他具有扎实的古典音乐根基,擅长于钢琴、小提琴等乐器演奏,对新潮流行音乐和音乐剧情有独钟。
他的惊世巨作《猫》1981年5月在伦敦首演轰动了百老汇。
此后,又创作了以舞蹈精彩绝伦而著称的《星光快车》《剧院幽灵》(1986年)和90年代荣获8项托尼奖的《日落大道》等传世名剧。
4. 随钢琴跟唱《回忆》的旋律。
5. 师生讨论音乐剧特点。
生:音乐剧有剧情,表演,音乐,舞蹈。
师:从《猫》剧中看出,音乐剧中的舞蹈和音乐相当突出。
为了传情达意,编导们不惜用了大量的舞蹈场面来表现猫的不同特征和性格。
这里既有轻松活泼的踢踏舞,又有凝重华丽的芭蕾舞,还有充满动感的爵士舞和现代舞。
剧中的“富贵猫”“保姆猫”“剧院猫”“摇滚猫”“犯罪猫”“迷人猫”“英雄猫”“超人猫”“魔术猫”等形象鲜明,各不相同。
这群被拟人化了的猫儿组成了猫的大千世界,在舞会上各显身手,或歌或舞或嬉戏,上演了一出荡气回肠的“人间悲喜剧”,诉说着爱与宽容的主题。
可以说音乐剧是以具有吸引力的情节为支撑,以演员的戏剧性表演为根基,使音乐、舞蹈得以充分发挥其潜能,并把这些因素融合为有机统一体的艺术。
三、拓展
1. 欣赏《猫》剧中音乐剧《猫》片段—《回忆》唱段的视频,请学生注意其中的表演。
2. 表演唱:教师让1—2名学生扮演老猫,独立表演唱,全班学生小声随唱。
四、课堂小结
音乐剧是一个内容很丰富的音乐体裁,在课上我们只能了解和学习很小的一部分,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问题,希望同学们在课下分成小组发挥自主学习的精神继续探究、找出答案,扩大自己在音乐剧这一音乐体裁方面的知识度。
1. 音乐剧起源是怎样的?
2. 发展中百老汇音乐剧有哪些作品?
3. 伦敦西区的音乐剧有哪些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