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1.1正数和负数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1..1正数和负数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导教学设计 1..1 正数和负数( 2)学习目标1.会用正、负数表示拥有相反意义的量.2.经过正、负数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3.经过研究,浸透对峙一致的辨证思想.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用正、负数表示拥有相反意义的量难点:实责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经过上节课的学习, 我们知道在本质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着两种不同样意义的量正数和负数来分别表示它们.1.若是收入2000 元,记为 +2000 元,那么支出5000 元,记为2.“若是一个数不是正数,那么它就是负数”这个说法对吗?为什么?3.海拔 +300 米表示高于海平面300 米,则海拔- 600 米表示, 为了区分它们.., 我们用二、研究新知 :问题: ( 课本第 3 页例题 )请同学们先解析,再试一试独立完成例(1)一个月内,小明体重增加2kg, 小华体重减少1kg, 小强体重无变化 , 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加值;(2)2001 年以下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数比上一年的变化情况是:美国减少 6. 4%,德国增加1.3%,法国减少 2. 4%,英国减少3.5%,意大利增加 0.2%,中国增加7.5%.写出这些国家2001 年商品进出口总数的增加率;解 :(1) 这个月小明体重增加__________ , 小华体重增加 _________ ,小强体重增加_________;(2) 六个国家 2001 年商品进出口总数的增加率:美国 ___________德国__________法国 ___________英国__________意大利 __________中国__________三、应用新知 :1.课本第 3 页练习2.“负”与“正”相对.增加-1,就是减少1;增加-6.4%,就是,什么情况下增长率为 0?。
3.下表是某周周一至周五每日某一股票的涨跌情况(单位:元)星期一二三四五涨跌+0.4+0.55-0.2+0.34-0.5则该股票上涨的是星期四、发现总结 :,下跌的是星期.小学里“ 0”表示“没有”,现在“ 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表示一个确定的数.找出拥有相反意义的量,决定哪个用正数表示, 哪个用负数表示.五、课堂检测 :1.若是全班某次数学测试的平均成绩为83 分,某同学考了85 分,记作 +2 分,得分 90 分和 80 分应分别记作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2.若是把 +210 元表示收入210 元,那么- 60 元表示 ______________.3.粮食产量增产11%,记作 +11%,则减产 6 %应记作 ______________.4.若是把公元2008 年记作 +2008 年,那么- 20年表示 ______________.5.若是向西走12 米记作 +12 米,则向东走-120 米表示的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6.味精袋上标有“500±5 克”字样中, +5 表示 _____________,- 5 表示 ____________.7.摩托车厂本周计划每日生产 250 辆摩托车 , 由于工人实行轮休 , 每日上班的人数不用然相等 , 本质每日生产量 ( 与计划量对照 ) 的增加值以下表 :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增减-5+7-3+4+10-9-25依照上面的记录 , 问 : 哪几天生产的摩托车比计划量多 ?星期几生产的摩托车最多 , 是多少辆 ?星期几生产的摩托车最少 , 是多少辆 ?2.测量一座公路桥的长度,各次测得的数据是:255 米, 270 米, 265 米, 267 米, 258 米.(1)求这五次测量的平均值;(2)如以求出的平均值为基准数,用正、负数表示出各次测量的数值与平均值的差.七、授课反思:。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1.1正数和负数

1.1正数和负数【学习目标】:1.借助生活中的实例认识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
2.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3.能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4.初步体验数学符号与对应的思想,感受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符号化方法,建立正数与负数的数感.【学习重点】:正、负数的意义。
【学习难点】:负数的意义及0的内涵。
一、学前准备1.小学我们都学习过哪些数?2.对下列数进行分类1,2.4 ,23,0,37,8.56整数:小数:分数:二、探究活动(一).独立思考·解决问题一、(1)阅读课本1页问题(1)回答:-3℃~3℃的确切含义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2)增长—2.7%表示什么意思?问题(3)中,结余—1.2是什么意思?(2)请观察课本2页的三幅图片并阅读相关文字,用语言描述数的产生过程.(3)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我们不仅要用到数3、1.8%、3.5等,还要用到数—3、—1.8%、—4.5、—1.2等小于0的数,我们把这些数叫做_____数.二、正负数的概念(1)阅读课本2页给出正负数的概念像3,2,1.8% 这样__________的数叫做________.像-3,-2,-2.7% 这样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数叫做________.数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___________号.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3,2,+0.5,13,…(2)注释:一个数前面的“+”“—”是它的性质符号,由正负数定义可知,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是由__________组成,一部分为性质符号____________,另一部分是_________.(3)阅读课本4页看图1.1-2和图1.1-3,指出表示海拔高度时正数4600m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数—100m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记录帐目时2300.00的含义_____________,—1800.00的含义_______________.你能再举出一些正负数表示数量的实际例子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现在你怎样理解0 ? 还只是表示没有吗?可结合书本中的例子谈谈你对0的新的认识.一般地,用正负表示的相反意义的量如下:收入、前进、零上、上升、提高、增加、盈利、高出、胜、上、东、北、右……用“+”表示;支出、后退、零下、下降、降低、减少、亏损、低于、输、下、西、南、左……用“—”表示.不投入也不支出;不前进也不后退;不盈也不亏;海平面的高度;水结冰的温度;……一般用零“0”表示.(二).合作交流·课堂突破一、填空题:(1)盈利100元,记作100元,则—10元表示__________.(2)足球比赛胜一场记为1,则输2场记为_________.(3)如+50元表示收入50元,则—30元表示_____________.二、读下列各数,并指出其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7,2006,—3.14,223,0,+3.1,—310,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正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负数.三、选择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带正号的数是正数B. 带负号的数是正数C. a不是正数就是负数D. 数a和负a的意义不同三、学习体会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疑惑?2.预习时的疑难解决了吗?四、检测评估1.如果上升20米记作+20米,那么下降15米记作.2.前进4米记作+4米,那么后退6米记作.3.如果运进货物8.5吨记作+8.5吨,那么- 6.5吨表示__________ .4.如果支出500元记作-500元,那么收入800元记作.5. 一个物体沿着南北两个相反方向运动,如果把向南的方向规定为正,那么走6千米表示__________;走-4.5千米表示___________;走0千米表示_____________6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0既是正数,又是负数 B. 0是最小的正数C. 0是最大的负数D.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7、下列四组数中,都是正数或都是负数的是()① 4,2,-3 ② 2,3,0 ③ 0,-2,-3 ④ +3,+ 12,43A. ②③④B. ②④C. ②③D. ④8、教室高2.8米,课桌高0.6米,如果把课桌面记为0米,则教室的顶部和地面分别记作什么? 教室中顶部与地面的距离是多少? 如果以顶部为0米,那么桌面高度和地面各记作什么?五、拓展应用1.观察下列个数,找出它们的排列规律,写出后面2个数.1,-12,23,-34,45,-56,_____,_____ .2.某天早晨气温—7°C,中午上升了11°C,则中午气温为_______°C.3.某项科学研究以45分钟为1个时间单位,并记每天上午10时为0,10时以前记为负,10时以后记为正,例如:9:15记为—1,10:45记为1,等等。
2021--2022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1-正数和负数 导学案

2021-2022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1-正数和负数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正数和负数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2.掌握正数和负数的加减法规则;3.运用正数和负数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二、学习内容1.正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负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3.正数和负数的大小比较;4.正数和负数的加法和减法规则。
三、学习重点和难点1.重点:掌握正数和负数的加法和减法规则;2.难点:正数和负数大小比较时的注意事项。
四、学习方法1.理解概念:学习正数和负数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如何表示和比较;2.练习演算:通过练习,掌握正数和负数的加减法规则;3.勇于实践: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深化对正数和负数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流程1、导入(5分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实数的概念,并与大家一起回顾整数的定义,让学生了解整数的概念与实数的概念之间的联系。
2、学习(35分钟)1.正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通过实际例子向学生讲解正整数的含义和表示方法,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2.负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通过实际例子向学生讲解负整数的含义和表示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负数的概念和运用。
3.正数和负数的大小比较:引导学生认识正数和负数的大小比较规则,从而掌握正数和负数大小的概念。
4.正数和负数的加法和减法规则:通过讲解生活中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正数和负数的加法和减法规则。
3、练习(20分钟)1.练习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2.练习正数、负数以及0的大小比较;3.练习正数和负数的加减法。
4、小结(5分钟)通过小结,让学生对本课所学内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明确下一步的学习方向。
六、作业1.完成本节课的课堂习题;2.按要求做好课后作业。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正数和负数的理解和运用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在练习中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和指导。
此外,还需要让学生们多进行生活中实例的分析和运用,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人教新版(2024年版)七年级上册 第01讲 正数和负数 导学案

第01讲 正数和负数【知识点一:数的发展】(1)自然数:古时候,人们在生产劳动中逐渐有了记录物品个数的需要,于是发明了 。
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 表示,最小的自然数是 , 是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 。
(2)分数:在分物体时,往往不能得到正好是整数的结果,这时需要用 来表示。
(3)负数:为了能用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需要引入 。
【知识点二:具有相反意义的量】(1)北京冬季某一天的最高气温为零上3摄氏度,最低气温为零下3摄氏度。
(2)某公司今年7月份盈利50万元,8月份亏损10万元。
(3)某年,我国棉花产量比上年增长7.8%,玉米产量比上年减少0.7%。
【知识点三:正数和负数】(1)正数:像3,50,7.8%这样 的数叫作正数。
符号“+”是正号,在写正数时,“+”可写,可不写,写正号先读正字再读数,不写不读。
(2)负数:像-3,-10,-0.7%这样 的数叫作负数。
符号“-”是负号,在写负数时必须写,先读负字再读数。
(3)0: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练习1】指出下面各数中的正数、负数:+0.005,-100,32,45-,0.333…,-4,5,0,π,-20%正数: 负数:【练习2】指出下面各数中的正数、负数:34,-1,2.5,41+,0,-3.14,120,72- 正数: 负数:【练习3】指出下面各数中的正数、负数:5,75-,0,0.56,-3,-25.8,512-,-0.0001,+2,-600正数: 负数:【练习4】判断:不是正数的数一定是负数。
( )不是负数的数一定是正数。
( )有负号的数一定是负数。
( )有正号的数一定是正数。
( )任意一个正数,前面加上“-”号就是负数。
( )大于0的数是正数。
()-a一定是负数。
()【知识点四:用正数、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1)如果80m表示向右走80m,那么表示向左走60m。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1正数和负数》优质课导学案_1

七年级数学《第一章有理数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微课教案设计一、教学课题:§1.1正数与负数的概念二、教材分析:《正数和负数的概念》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章第1节中第1小节的内容,它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个开始,能成功上好这一个内容,将为初中数学教学作一个好的铺垫。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自然的引入负数,让学生感受到负数的引入的确源自于实际生活的需要。
同时,让学生学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另外,对于扩大的数的范围有更好的认识和理解,能对有理数进行不同的分类。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渗透分类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观察、理解、认识事物的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教学,让学生涉足初中数学的领域,让好奇心引导学生去感受它与小学数学的不同,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理解正数与负数的意义。
2、应用正负数表示一些实际问题中的量。
五、教学用具:一盘苹果、一把水果刀、挂图一幅、银行存折、两个烧杯、两个温度计。
(学生讨论后回答)5个)请看第二幅图,问题是:盘中有苹果吗?没有,那么没有可(学生讨论后回答)没有或0)请看第三幅图,问题是: 我们怎么表示盘中的一份苹果?(学生讨论后回答)观察发现,这个苹果被分成以上三个问题中出现的数字,是我们在小学学过的整数和分数。
除了这些数以外,同学们还见过其他种类的数吗?下面,我们进入本节课的第二个环节“看一看,想一想”。
了解第一个温度计的度数是零上10摄氏度,第二个温度计的度数是第三个温度计的度数是零下10摄氏度。
在平时的生活中,摄氏度记为:10摄氏度,零下10摄氏度记为―10观察发现存入的数是我们小学学过的,但是支出的数字前面都有特别关注一下B、D两点,B点高于海平面30米记为七、布置作业:教材P8习题1.1 B组 2。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1《正数和负数》导学案

第一章有理数1.1 正数和负数1.会区分正数和负数,能用具体的数说明什么是正数和负数.2.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特性.3.正数、负数与相反意义的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4.重点:正数、负数的意义,用正数、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问题探究】阅读教材P 1~4,回答下列问题.(方法指导:本节课可以收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数据,如天气预报中的气温、GDP的变化等,通过收集、整理这些数据,体会正数、负数的实际意义.)探究一:1. 大于0的数叫作正数,小于0的数叫作负数.2.正数、负数有什么区别?负数前面一定有负号,正数前面有正号或没有符号;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小于0的数.3.0是正数吗?是负数吗?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归纳】0不再是我们以前认识中最小的数,而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预习自测】1.在数-15,+2,-35,-, 100,-0.003中,负数的个数是(C)A.6B.5C.4D.32.请你写出三个正数如2,0.5,+58;写出三个负数如-1,-2.1,-100.探究二:请你阅读教材P 3的例题,回答“小华体重增长-1 kg”和“美国的增长率是-6.4%”各表示什么意义?什么情况下增长率是0?“小华体重增长-1 kg”表示体重下降1 kg,“美国的增长率是-6.4%”表示美国进出口总额减少了6.4%.当进出口总额与上一年相同时,增长率为0.【归纳】在同一个问题中,用正数表示一个量,负数则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预习自测】1.如果气温上升3度记作+3度,下降5度记作-5度,那么下列各量分别表示什么?(1)+5度;(2)-6度;(3)0度.解:(1)表示气温上升5度,(2)表示气温下降6度,(3)表示气温不升不降.2.向东走-8米的意义是(B)A.向东走8米B.向西走8米C.向西走-8米D.以上都不对探究三:1.0仅仅表示没有吗?举例说明.不是,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2.除了教材P 4所举的例子外,你还能举出一些现实生活中用正数、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的例子吗?股票价格上涨2元记作+2元,下跌3元记作-3元等.【预习自测】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D)A.0是最小的自然数B.0是整数也是偶数C.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D.0 ℃表示没有温度2.小华跳远4.18米,记作+0.18米,小明跳远3.96米,应记作-0.04米.互动探究1:读下列各数,并分别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8.5,-3, 0.35, 0, 3.14, 12,-9, 10%.解:+8.5读作正8.5,是正数;-3读作负3,是负数; 0.35读作0.35,是正数; 0读作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14读作3.14,是正数; 12读作12,是正数;-9读作负9,是负数; 10%读作百分之十,是正数.互动探究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零是正数不是负数B.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C.零既是正数也是负数D.不是正数的数一定是负数,不是负数的数一定是正数互动探究3:某班的数学平均成绩是85分,如果得87分记作+2分的话,那么得90分记作+5分,得81分记作-4分.[变式训练]老师把某一小组五名同学的成绩简记为+10,-5,0,+8,-3,又知道记为0的成绩表示90分,正数表示超过90分,则五名同学的平均成绩为多少分?解:由题意可知,五名同学的成绩分别为100,85,90,98,87,则平均成绩为(100+85+90+98+87)÷5=92(分).互动探究4:已知一组有规律的数-1, 2,-3, 4,-5…第100个数是多少?第2013个数又是多少?第20001个数呢?解:100;-2013,-20001.【方法归纳交流】做此类题可以先不看符号而先看数字,数字的排列顺序是按自然数的顺序排列的,然后看符号,每个奇数前有负号,由此便可得正确答案.见《导学测评》P1。
1.1 正数和负数 导学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1.1正数和负数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属性的数值(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案例,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和其实际应用的合理性。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物理原理应用于现实,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学法引导教学策略:运用直观展示法,教师注重构建问题场景并适时引导,使学生从实例中自行发现并掌握知识。
探究现实问题→理解负数概念→负数在生活中的运用。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2. 核心技能:掌握加减乘除基本运算,运用算术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负数的引入。
3.疑点:负数概念的建立。
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投影设备(电子)、互动式教学影片、国家地形图。
六、教学设计思路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探讨,理解负数的概念,随后通过课件提供练习,学生进行实践并即时反馈。
七、教学步骤(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师:举例阐述:在小学数学中,我们学过哪些类型的数?请尽可能全面列举。
学习互动:交流探讨,同学们互相启发,能够列举出:正数,负数,整数,分数,小数,质数,合数……师总结:为了满足实际应用,在计数物体时,1、2、3……形成了自然数序列,无物体时用自然数0来表示。
而在测量或计算中遇到非整数情况,我们采用分数或小数来表达。
教学指引学生对基础数学概念已具备一定了解,教师提问后学生将主动进行思考与响应,此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整理思路,提炼并强调基础数学概念中的核心要点。
思考问题:在小学数学中,我们接触过的最小整数是“0”。
是否存在比“0”还要小的整数呢?思考环节:参与者深思熟虑,心中涌现困惑。
教学引导教师通过提问“是否存在比0更小的数?”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迫切求解的欲望。
(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师:为了深入探讨,让我们观察两组案例。
(出示投影1)用复合胶片翻四次在白昼至夜晚,一位观测者记录了正午12时,傍晚6时,子夜12时,清晨6时的气温变化:你能准确解读这些时刻所对应的温度值吗?(单位℃)气温表示:10度表示为“+10”,5度表示为“+5”,零下5度表示为“5”,零下10度表示为“10”。
七年级数学上册1.1正数与负数导学案(新人教版)

必做:1、教科书5页第1、2题。2、举例说明什么是具有相反意义的以及数0的意义。
选做:教科书5页第3题。
板书设计
•1.1.1正数与负数
•正数:研习题:
•负数:
反思
•
指导学生看书,巡视学生的预习情况。
看到学生的问题及时讲解纠正。
参与小组讨论,指导学生进行预习及准备小组汇报。
教师提问
深入各组和同学们一起探讨尤其要帮助学困生或组,辅助他们学。
学生先独立预习,再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并 得出答案。
先独立回答再组内成员进行补充。
认真思考,积极回答
独立思考组内作。
问题:可能有的学生对0的意义理解有误。
3、举例说明什么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知识应用:
1、读下列各数,并指出其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2、如果把一个物体向后移动5m记作-5m,那么这个物体又移动+5m是什么意思?这时物体离它两次移动前的位置多远?3、任意写出3个正数和3个负数
4、小明的姐姐她把存入3万元记作+3万元,那么支取2万元应记作_,-4万元表示。
5、如果向东为正,那么-50m表示的意义是()A.向东行进50m C.向北行进50m B.向南行进50m D.向西行进50m
6、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0既是正数,又是负数B.O是最小的正数C.0是最大的负数D.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7、给出下列各数:-3,0,+5, ,+3.1, ,2004,+2008.其中是负数的有()
5、某日某市 的温度为-5~5℃,它的确切含义是什么?这一天该地区的温差是多少?
6、非负数为:非正数为:
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学生讲解
独立完成,再分组交流研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学习目标:1.了解正数和负数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的.
2.理解正数、负数及0的意义,掌握正数、负数的表示方法.
3.会用正数、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正数、负数及0的意义.
难点:会用正数、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一、知识链接
1.小学数学中我们学过哪些数?请写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想一想:这些数足够表示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量吗?有比0小的数吗?请根据实际生活举出实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新知预习
1.根据实际生活的需要,人们引进了另一种数,你知道是什么数吗?观察以下生活实例(图片和新闻报道),回答问题:
新闻报道:某年,我国花生产量比上年增长1.8%,油菜籽产量比上年增长-2.7%. 问题1:说一说上面用到的各数的含义.
(1)天气预报中的3,电梯按钮中的1-10,新闻报道中的1.8%; (2)天气预报中的-3,电梯按钮中的-1,-2,新闻报道中的-2.7%.
问题2:上面这两类数,分别属于什么数?
2.自主归纳:
像1,2,3,1.8%这样大于0的数叫做 数. 像-3,-1,-2,-2.7%这样在正数前面加上符号“-”(负)的数叫做 数. 注意:有时,我们为了明确表达意义,在正数前面也加上“+”(正)号,如+3,+1.8%,+0.5,….不过一般情况下我们省略“+”不写. 三、自学自测
1.下列各数中,负数是( )
A .2.03
B .-2.03
C .+2.03
D .0
自主学习
教学备注
学生在课前完成自主学习部分
1.情景引入 (见幻灯片3-4)
(1)如果向东运动4m记作+4m,那么向西运动5m记作________.
(2)如果-7m表示物体向西运动7m,那么+6m表明物体________.
例3(1)一个月内,小明体重增加2kg,小华体重减少1kg,小强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这
个月的体重增长值;
(2)某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年的变化情况是:
美国减少6.4%,德国增长1.3%,法国减少2.4%,英国减少3.5%,
意大利增长0.2%,中国增长7.5%.
写出这些国家2001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
方法总结:根据相反意义合理使用正、负数对实际问题进行表示.一般情况下,把向北(东)、
上升、增加、收入等规定为正,把它们的相反意义规定为负.
针对训练
1.填空:
(1)在知识竞赛中,如果用+10分表示加10分,那么扣20分记作________;
(2)小明家去年年收入20000元记作+20000元,那么支出15000元记作_________;
(3)如果向西走300米记作-300米,那么+400米表示________;
(4)如果零上28℃记作+28℃,那么-7℃表________ .
2.向东行进-50 m表示的意义是()
A.向东行进50 m
B.向南行进50 m
C.向北行进50 m
D.向西行进50 m
探究点3:0的意义及用正负数表示相对基准量
问题:下图是吐鲁番盆地的示意图,你能用语言表述它与海平面的高度关系吗?它的含义是
什么?
典例精析
例4:里约奥运会勇夺冠军的中国女排的平均身高为187公分,如果以平均身高为标准,
超过部分记为正数,不足部分记为负数,有5名队员分别记为+10,-5,0,+7,-2,
则她们的实际身高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总结:“0”可以表示一种基准,高于基准的量用正数来表示,低于基准的量用负数表示.
解题时注意,一定要先弄清“基准”是什么,再把数据还原成原数据.
针对训练
1.下列语句正确的是()
A.0℃表示没有温度
B.0表示什么也没有
C.0是非正数
D.0既可以看作是正数又可以看作是负数
2.你能举出实际生活中0表示的实际意义吗?请举两例.
二、课堂小结
1.正数是比零大的数,正数前面加“-”号的数叫做负数.
2.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分界.
教学备注
配套PPT讲授
4.课堂小结
5.当堂检测
(见幻灯片
19-22)
3.正数和负数表示的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当堂检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正号的数是正数,加负号的数是负数
B.0是最小的正数
C.字母a既可是正数,也可是负数,也可是0
D.任意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2.下列各对关系中,不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是()
A.运进货物3吨与运出货物2吨
B.升温3℃与降温3℃
C.增加货物100吨与减少货物2000吨
D.胜3局与亏本400元
3.(1)如果零上5℃记作+5℃,那么零下3℃记作________ .
(2)东、西为两个相反方向,如果-4米表示一个物体向西运动4米,那么+2米表示
________ .物体原地不动记为________ .
(3)某仓库运进面粉7.5吨记作+7.5吨,那么运出3.8吨应记作________ .
(4)抗洪期间,如果水位超过标准水位1.5米记作+1.5 米,那么后来记录的-0.9米表示_________.
4.下列各数-2,0,-1/2,-10,3.5中,是正数的有_________. .
5.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28,20,0,5,0.23,-,-,-3.2%,25%,3.14,0.62.
正数集合:{ …};
负数集合:{ ….}.
6.某银行一天内接待了四笔大业务,存款40000元,取款25000元,存款30万元,取款7
万元.若存款为正,请你用正、负数表示这四笔款项.
7.数学活动:
帮助家长记录一个月的生活收支帐目(收入计为正数,支出计为负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