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新人教新课标版品德与社会二年级下册3我家门前新事多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2)
《我家门前新事多》教案

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天真、聪明,生活中日新月异的变化,是孩子们快乐的源泉。但有时二年级的孩子不能留意自己周围生活的变化,对生活周围的事物缺乏探究的兴趣。本主题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认识到家乡发生的新变化,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憧憬家乡的未来,为家乡的发展与变化感到高兴与自豪,愿家乡的明天更美好。
3、课前我们做了《我家门前新事多》的小调查,发现了周围生活中的很多变化,现在就和你学习小组的同学把自己的调查报告与大家一起分享,然后把搜集来的调查依据,请同学们看看、尝尝……交流完毕后共同选出小组里最精彩的,参加班级的交流展示
4、从这些变化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样?
5、他(她)是从我们家乡居住环境方面发现了变化,边说边把前面一位发言同学展示的照片、图片或者调查报告,贴在展板上。谁在这方面也发现了变化?带着你的调查结果到前面来展示一下。
2、行为与习惯:愿意为家乡的未来做贡献。பைடு நூலகம்
3、知识与技能:对生活周边的事物有探究的兴趣,能留意自己周围生活的变化。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对生活周边的事物有探究的兴趣,能留意自己周围生活的变化。
教学难点
憧憬家乡的未来,为家乡的发展变化感到高兴与自豪,并愿意为家乡的未来做贡献,希望家乡的明天更美好。
实施策略
在教学中,针对实际情况,努力做到三点:一是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嗅等感官功能,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下进一步感受事物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用心观察的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能力。二是通过调查研究,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自己做出决策的思维方式,并鼓励与其他决策者进行交流,进而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的能力。三是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多种交流形式,努力提高学生的互动实效,促进学生“对话、合作、沟通”等能力的培养。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我家门前新事多》教案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我家门前新事多》教案第一章:认识家门前的变化1.1 引入话题:引导学生观察自己家门前的变化,发现新事物。
1.2 学生分享: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家门前的变化,如新开的商店、新建的公园等。
1.3 教师讲解:讲解家门前的变化是因为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等原因引起的。
1.4 活动:让学生画出自己家门前的变化,并互相展示。
第二章:学习礼貌和文明2.1 引入话题:讨论在门前遇到邻居或外来人员时应该如何礼貌待人。
2.2 学习礼貌用语:引导学生学习使用“您好”、“请问”、“谢谢”等礼貌用语。
2.3 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学生模拟门前遇到邻居或外来人员时的礼貌行为。
第三章:保护环境从我做起3.1 引入话题:讨论门前环境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
3.2 学习环保知识:讲解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环保知识。
3.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垃圾分类、捡拾门前垃圾等环保活动。
第四章:交通安全我遵守4.1 引入话题:讲解门前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遵守交通规则。
4.2 学习交通知识:讲解过马路要看红绿灯、走人行道等交通规则。
4.3 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学生模拟门前过马路时的交通安全行为。
第五章:和谐相处快乐多5.1 引入话题:讨论门前邻里之间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5.2 学习相处之道:讲解与邻里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尊重的重要性。
5.3 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学生模拟与邻里之间的友好相处行为。
第六章:关爱他人,温暖社会6.1 引入话题:引导学生关注门前需要帮助的人,如老人、残疾人等。
6.2 学习关爱技能:讲解如何关心他人,如问候、提供帮助等。
6.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帮助门前需要帮助的人的活动,如搀扶过马路、帮助搬东西等。
第七章:小小志愿者,大大责任心7.1 引入话题:讨论作为一名小小志愿者,如何在门前发挥作用。
7.2 学习志愿者知识:讲解志愿者的职责和权利。
7.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门前的社区活动,如环境清洁、帮助邻居等。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我家门前新事多》教案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我家门前新事多》教案第一章:认识家门前的变化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门前的变化,认识到家乡的发展。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1. 认识家门前的变化。
2. 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家门前的变化。
2. 如何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资料:家门前的变化。
2. 课件:介绍家门前的变化。
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家门前的变化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家门前的变化。
2. 讲解:通过课件介绍家门前的变化,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发展。
3. 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家门前发生的趣事,感受家乡的变化。
第二章:学会关心身边的人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1. 学会关心身边的人。
2. 培养乐于助人的品质。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关心身边的人。
2. 如何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
教学准备:1. 课件:介绍关心身边的人的方法。
2. 情景剧:编排一些关心他人和乐于助人的场景。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情景剧展示关心他人和乐于助人的场景,引导学生学习。
2. 讲解:通过课件介绍关心身边的人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
3. 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关心身边的人的经历,培养乐于助人的品质。
第三章:保护环境,从我做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的责任。
2.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行动。
教学重点:1. 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培养环保意识和行动。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如何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行动。
教学准备:1. 课件:介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活动材料:环保手工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课件展示环境污染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
2. 讲解:通过课件介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责任。
3. 活动:引导学生参与环保手工制作,培养环保意识和行动。
第四章:遵守交通规则,安全出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交通规则,认识到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小学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我家门前新事多》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我家门前新事多》教学设计The second volume of moral character and lif e in the second grade of primary school小学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我家门前新事多》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思想品德是为小学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
是一个多要素的综合系统,是人们在一定的思想的指导下,在品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点、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的总和。
本教案根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主题目标:1、对生活周边的事物有探究的兴趣,能留意自己周围生活的变化。
2、为家乡的发展变化感到高兴与自豪。
3、憧憬家乡的未来,愿家乡的明天更美好。
设计理念:活动是本课程教与学的主要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活动的过程、方法和技能与知识融合起来,尽量避免直接讲授知识或罗列事实与答案。
活动设计要具有趣味性和可操作性,重视儿童的直接体验、亲身感受,让儿童能以讨论、观察、调查、实验等多种方式去学习。
教学流程:(一)采风活动1、创设情境:师:同学们,你有没有发现,我们的生活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今天,我们先让小明带领大家去看看他的家乡发生了哪些变化。
(课件演示小明家乡的变化)2、引发采风兴趣:师:同学们,看过之后,你有什么想法呢?(学生自由畅谈)师:好,我们来组织一次“生活新风貌”采风活动,大家可以用各种办法去收集我们生活中的新鲜事,摄影、录象、画画都可以,最好能从环境变化、交通变化、生活状态等多方面去调查,希望大家踊跃参加!3、活动计划: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自由组合,讨论采风的时间、地点,以什么方式收集材料,从哪些方面着手。
各小组进行交流,互相补充、完善活动计划。
小学道德与法制《我家门前新事多》教学设计

《我家门前新事多》课题教学设计1.课题分析本课题是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第四分题的内容。
本单元主要引领孩子们探讨“生活的地方”这一话题,共有四个分题:《我爱家乡山和水》《家乡物产养育我》《可亲可敬的家乡人》《家乡新变化》。
本课选用的是第四分题第一课题《我家门前新事多》。
编者的意图是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历时性视角下,对家乡的变化有所了解,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在党的领导下,以人民为中心,改善民生条件,为人民谋幸福所取得的巨大变化,感受家乡的蓬勃发展,激发学生对家乡生活的悦纳与责任。
2.学情分析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家乡变化的内容是有难度的。
从学生心理特点和认识程度来看,二年级的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是能感受到家乡变化的,但因为认知水平的差异,学生是否会留意观察自己周围生活的变化,感受到在党的领导下这些变化给自己生活带来的便利,这些都是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留心观察和体验,这样学生在调查时才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因此,本课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在课前,老师重点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的方法,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自己生活的地方进行生活状态、交通、环境等方面的小调查,使学生在课前对自己生活地方的变化有初步的感受。
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在引导学生发现、了解家乡变化的同时,进一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认识这些变化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3.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让学生为家乡的发展欣喜,自豪,鼓励学生关注家乡生活,形成初步的公民意识。
行为与习惯:通过课前收集资料等学习活动初步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以及表达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思维发散,多角度地发现家乡的变化。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调查,采访等不同方式,进行今昔对比,发现家乡的变化,感受家乡的发展,了解我国在党的领导下,以人民为中心,改善民生条件,为人民谋幸福所取得的巨大变化。
过程与方法:媒体激趣法: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需要,制作课件,在教学中形象直观地将家乡在居民生活、交通出行、文明素养、体闲旅游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展现出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教学实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我家门前新事多》教案设计1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我家门前新事多》教案设计1
第三课我家门前新事多
教学目标
1、对生活周边的事物有探究的兴趣,能留意自己周围生活的变化。
2、为家乡的发展变化感到高兴与自豪。
3、憧憬家乡的未来,愿家乡的明天更美好
教学重点:为家乡的发展变化感到高兴与自豪。
教学难点:对生活周边的事物有探究的兴趣,能留意自己周围生活的变化。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采风活动
1、创设情境:
同学们,你有没有发现,我们的生活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今天,我们先让小明带领大家去看看他的家乡发生了哪些变化。
(课件演示小明家乡的变化)
2、引发采风兴趣:
同学们,看过之后,你有什么想法呢?(学生自由畅谈)
好,我们来组织一次“生活新风貌”采风活动,大家可以用各种办法去收集我们生活中的新鲜事,摄影、录象、画画都可以,最好能从环境变化、交通变
同学们,老师真是感动极了,今天的家乡是美的,明天的家乡会更好!让我们共同来记下这美好的时刻,让我们用全部的感情来歌颂我们美丽的家乡吧!
接下来,我们一起动手,以小组把收集来的资料集中到一起,开启每个同学智慧的大脑,我们共同来开一次“家乡的今天与明天”主题活动。
唱歌跳舞、评书快板,请同学们各尽所能,展示家乡的变化,畅想家乡的未来!
5、小组合作,做版面、写串词……
(三)“家乡的今天与明天”主题活动
播放歌曲“越来越好”营造气氛,学生组织活动。
同学们将家乡的变化编成儿歌、快板、评书、歌词,介绍自己收集的家乡变化的资料。
《我家门前新事多》教学设计

《我家门前新事多》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第12页、1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对生活周边的事物有探究的兴趣,能留意自己周围生活的变化。
2、使学生为自己家乡的发展变化感到高兴与自豪。
3、憧憬家乡的未来,祝愿家乡的明天更美好。
教学重点:为家乡的发展变化感到高兴与自豪。
教学难点:对生活周边的事物有探究的兴趣,能留意自己周围生活的变化。
教学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教师导入(同时出示图片):同学们,你们是否发现,我们的生活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农村的建筑。
今天,我们就让小华带领我们去看看他的家乡发生了哪些变化。
并板书课题:我们小区的变化2、引发兴趣教师出示看图并提问,看过之后,你有什么想法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那么,我们就来组织一次“生活新风貌”采风活动,大家可以用各种办法去收集我们生活中的新鲜事,摄影、录象、画画都可以,最好能从环境变化、交通变化、生活状态等多方面去调查,希望大家踊跃参加!3、活动计划: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自由组合,讨论采风的时间、地点,以什么方式收集材料,从哪些方面着手。
各小组进行交流,互相补充、完善活动计划。
二、活动过程1、家乡的变化真大呀!让我们各展风采,一起来说说家乡的变化!(学生畅所欲言,谈变化)2、交流讨论听了大家的介绍,老师的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你可曾知道,我们的家乡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小组讨论)三、教学总结:本节课同学们发言得比较积极,同时说的也对,这些都是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气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生活还会有意想不到的变化。
四、课堂作业:说一说自己家乡有什么变化板书设计:第三课 我家门前新事多-------我们小区的变化: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从小孩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等方面进行教学的,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人教版小学品德二年级下册《3 我家门前新事多》教案

我家门前新事多教学目标:1.通过调查家门前的变化,初步培养学生多途径搜集资料的能力。
2.了解感受家乡的变化,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3.憧憬家乡的未来,愿家乡的明天更美好。
教学重点:通过课外调查以及对调查资料的分析培养热爱家乡的感情。
教学难点:1.了解感受家乡的变化,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2.憧憬家乡的未来,愿家乡的明天更美好。
教学过程:一、汇报交流、感受变化课前,同学们对自己家周围的事物进行了观察与调查,肯定发现了周围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是吗?谁愿意把你的调查结果向大家展示介绍一下,与大家一起分享。
生:到前面向全班进行介绍师:从这个变化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样?生:谈感受和心情。
师:其他同学还有什么感受,你的心情是怎样的?生:2——3人谈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与情感的提升。
师:他(她)是从我们居住环境方面发现了变化,边说边把前面一位发言同学展示的照片或图片贴在展板上,谁在这方面也发现了变化?带着你的调查结果到前面来展示一下。
生:展示,介绍师:从这个变化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么样?生:谈感受和心情师:其他同学还有什么感受?你的心情是怎样的?生:2—3人谈师:看来同学们在这方面发现的变化还真不少呢。
请4人一小组,互相交流你的调查结果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师:小组内推选出新的发现,请代表带着照片或图画或图片资料贴到我们的展版合适的位置上。
师:同学们调查地真细致,我们的居住环境的确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请看录像。
录像内容:本地区以前的环境:如居民住宅、环境绿化的情况)垃圾分类、大型超市、商场等的特写进行对比配有音乐和解说师:请你谈谈此时的感受师:除了居住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我们的交通也发生了变化,谁搜集到了这方面的资料请你介绍给大家。
生:展示并谈感受与心情师:请你把它贴到展板上我们新修的路比原来的宽了,还架了过街天桥,行驶的车辆也增加了。
交通设施增添了不少,谁能说说这些变化生:说变化谈感受贴图片师:从各种交通设施的增添、公共汽车线路的增设到五环路的开通收费取消,都给我们的出行带来极大的方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我生活过的地方
第三课我家门前新事多
一、主题目标:
1.对生活周边的事物有探究的兴趣,能留意自己周围生活的变化。
2.为家乡的发展变化感到高兴与自豪。
3.憧憬家乡的未来,愿家乡的明天更美好。
二、设计理念:
活动是本课程教与学的主要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活动的过程、方法和技能与知识融合起来,尽量避免直接讲授知识或罗列事实与答案。
活动设计要具有趣味性和可操作性,重视儿童的直接体验、亲身感受,让儿童能以讨论、观察、调查、实验等多种方式去学习。
三、教学流程:
(一)采风活动
1.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有没有发现,我们的生活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今天,我们先让小明带领大家去看看他的家乡发生了哪些变化。
(课件演示小明家乡的变化)
2.引发采风兴趣:
师:同学们,看过之后,你有什么想法呢?
(学生自由畅谈)
师:好,我们来组织一次“生活新风貌”采风活动,大家可以用各种办法去收集我们生活中的新鲜事,摄影、录像、画画都可以,最好能从环境变化、交通变化、生活状态等多方面去调查,希望大家踊跃参加!
3.活动计划:
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自由组合,讨论采风的时间、地点,以什么方式收集材料,从哪些方面着手。
各小组进行交流,互相补充、完善活动计划。
4.聘请校外辅导员(社区负责人、摄影师、画家等)与学生合作,共同完成本次采风活动。
(二)整理活动
1.师:家乡的变化真大呀!让我们各展风采,一起来说说家乡的变化!
(学生畅所欲言,谈变化)
2.交流讨论
师:听了大家的介绍,老师的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你可曾知道,我们的家乡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小结:同学们说的对,是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气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生活还将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
同学们,放开我们的思维,让我们共同来设想一下家乡的未来还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3.未来畅想
学生们情绪高涨,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由交谈。
4.激趣引导
师:同学们,老师真是感动极了,今天的家乡是美的,明天的家乡会更好!让我们共同来记下这美好的时刻,让我们用全部的感情来歌颂我们美丽的家乡吧!
接下来,我们一起动手,以小组把收集来的资料集中到一起,开启每个同学智慧的大脑,我们共同来开一次“家乡的今天与明天”主题活动。
唱歌跳舞、评书快板,请同学们各尽所能,展示家乡的变化,畅想家乡的未来!
5.小组合作,做版面、写串词……
(三)“家乡的今天与明天”主题活动
播放歌曲“越来越好”营造气氛,学生组织活动。
同学们将家乡的变化编成儿歌、快板、评书、歌词,介绍自己收集的家乡变化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