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病毒性肝炎

合集下载

肉鸭常见三大传染病

肉鸭常见三大传染病

肉鸭常见三大传染病(一)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的雏鸭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3—20日龄雏鸭,春季3-4月份最易流行,一周龄以内的小鸭死亡率可达80%以上,2—3周龄50%左右。

4周龄以后发病死亡率很低。

其临床症状主要为神经症状,角弓反张。

全身痉挛,头竭力向背部后勾,双脚向后反复抽蹬,很快衰竭死亡。

病理变化主要是肝脏肿大,表面有散在大小不等的出血点,胆囊肿大,充满胆汁,肾多数肿胀,脾肿大,成花斑状。

在疫区,一日龄雏鸭,在颈背部皮下,注射高免血清,预防量0.5ml,治疗量1.0ml,连续2—3天。

如用鸭病毒性肝炎弱毒苗注射1—7日龄雏鸭,5—6天产后生保护力。

根本解决本病的办法是种鸭在产蛋前一个月,注射鸭病毒性肝炎病毒,二周后重复接种一次,可为其后代提供三周保护力。

(二)鸭瘟(鸭病毒性肠炎):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的传染病,其特征为两脚麻痹,腹泻,粪便呈绿色或青灰色,部分病鸭头颈肿大,俗称“大头瘟”或“软脚瘟”,死亡率可达60—90%。

该病对不同年龄和品种的鸭均可感染,具有诊断意义的病理变化,主要为食道粘膜有条纹状黄色假膜,剥离后留下溃疡。

泄殖腔病变与食道相似,但不易剥离。

一旦发病,迅速将鸭群分离成病鸭群、假定健康群和健康群,隔离饲养,并紧急接种疫苗,初期感染的鸭群,注射鸭瘟高免血清1—2ml,有一定疗效,鸭瘟流行地区和受威胁地区,20日龄以上雏鸭接种疫苗,可保护6个月,成年鸭接种疫苗,可保护一年。

(三)鸭传染性浆膜炎:本病是由鸭疫里奥氏杆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我国在1982年,在北京地区饲养的北京鸭中,首先发现此病,1—3周龄的鸭都易感,但以2—4周龄的雏鸭高发,在污染的环境中,发病率可达90%,死亡率50—90%不等,饲养管理粗放,环境被污染,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过低,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都是本病发生的诱因。

本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远动失调,头颈震颤,勾向背部,两腿后伸,角弓反张,全身痉挛,抽搐致死。

鸭病毒性肝炎会传染人吗-鸭病毒性肝炎用什么药-

鸭病毒性肝炎会传染人吗-鸭病毒性肝炎用什么药-

鸭病毒性肝炎会传染人吗?鸭病毒性肝炎用什么药?鸭病毒性肝炎会传染人吗?鸭病毒性肝炎简称鸭肝炎,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以肝脏呈现出血性炎症为特征的急性烈性传染病。

主要特征为肝脏肿大,有出血斑点和神经症状。

鸭病毒性肝炎用什么药?鸭病毒性肝炎会传染人吗?鸭病毒性肝炎简称鸭肝炎,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以肝脏呈现出血性炎症为特征的急性烈性传染病。

主要特征为肝脏肿大,有出血斑点和神经症状。

鸭病毒性肝炎用什么药?鸭病毒性肝炎会传染人吗?鸭病毒性肝炎不会传染人,它是雏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死亡率高达90%,主要危害4-10日龄雏鸭。

成年鸭有抵抗力,鸡和鹅不能自然发病。

本病在自然条件下主要感染鸭,不感染鸡鹅,一年四季、不同品种、性别的鸭均可感染,健康鸭通过接触被患病毒性肝炎鸭和带毒鸭污染的饲料、水、垫草、车辆等传染而流行发病,也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雏鸭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高,1周龄内的雏鸭病死率可高达95%,而1月龄以上的鸭则很少发病死亡。

因饲养管理不善,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鸭舍阴湿,鸭群拥挤等均可促使本病发生。

鸭患病毒性肝炎时,当初不易被人察觉。

养殖户要注意在出现鸭死亡或群体鸭出现异常疾病时,需要把病死的鸭进行解刨检查。

患有鸭病毒性肝炎的鸭子一般都有肝脏肿大、质脆,被膜下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出血斑。

胆囊肿大,充满胆汁。

肾、脾有时肿大等症状。

当检测出以上这些症状时要及时采取防止措施。

鸭病毒性肝炎用什么药治疗该病的药物有:呼必康、刀豆素、金感康、中农感康、呼恙舒、基因工程干扰素、禽白细胞干扰素、毒特、双黄连口服液、新感灵、鸭瘟一号、菌毒灭、金感康、克毒先锋、抗毒霸、清瘟败毒散、金丝抗毒霸、肝肾通治、鸭病专家、植物血凝素、双黄连颗粒、禽安宁、荆防祛毒散、双黄连提取物、创奇鸭康、瘟毒速克、鸭瘟康、鸭肝灵、鸭肝金抗等等。

具体使用方法,要根据病鸭情况进行选择,在药物搭配和使用方法上要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鸭子病毒性肝炎

鸭子病毒性肝炎

鸭的病毒性肝炎鸭的病毒性肝炎是小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死前角弓反张,病死鸭肝肿大出血,10日龄左右为临床高发阶段,高度污染场,20日龄以后雏鸭仍有肝炎,只不过死亡率较低。

病原:鸭肝炎病毒,属小RNA病毒科成员,有1、2、3三个血清型,目前,国内常发生的绝大多数由I型肝炎病毒引起。

流行特点:l、主要发生于雏鸭,21日龄内最易感,10日龄左右为高发阶段。

肝炎病毒高度污染场,21日龄以后也可感染,但相对临床症状轻微,死亡率偏低,成年鸭也可感染,但不出现临床症状。

2、肝炎病毒变异。

最近集中养鸭区域出现临床症状不明显,死亡率不太高,21周龄以后鸭群仍然得病,肌注高免血清或卵黄抗体效果不佳,更换另一个生产厂家的血清和卵黄抗体有可能出现好的治疗效果,这就需要工作者及广大养鸭用户提起警钟,研究对策。

症状:突然发病,大批死亡,病鸭抽搐,死亡前多呈角弓反张姿式。

病变:主要病变为肝脏肿大,表面有出血点和出血斑,严重时刷状出血,有的病鸭肾脏轻度肿大,并有树枝状充血或出血。

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和肝脏的特殊变化,不难做出初诊,确诊需做实验室工作。

防治措施:肉鸭:l-3日龄用鸭肝炎弱毒疫苗进行免疫一次(对无母源抗体的雏鸭)。

种鸭:在开产前间隔15天左右接种两次鸭肝疫苗,生蛋后每3-4个月加强免疫一次。

治疗:对发病鸭群,立即用高免卵黄液或血清肌注1-1.5ml,能控制死亡,同时配合鸭肝康拌料,大大能提高疗效。

对病毒变异的养鸭厂,取当地病料做成疫苗,再研究出抗鸭肝炎病毒高免卵黄抗体,能大大提高治疗和预防效果。

新感康饮水,100g兑水400-500斤,比单独打抗体要提前10个小时控制死亡。

鸭病毒性肝炎的防制

鸭病毒性肝炎的防制

鸭病毒性肝炎的防制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al hepatitis)是由鸭传染性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鸭病毒性肝炎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和致病性,能引起幼鸭的大规模死亡,对鸭养殖业造成严重损失。

以下是针对鸭病毒性肝炎的防制措施:1. 加强养殖管理:鸭病毒性肝炎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因此养殖管理是防制病毒传播的重要措施。

饲养环境要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清理消毒。

鸭舍要注意通风换气,减少病毒的传播途径。

2. 加强疫苗接种:鸭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可通过疫苗接种来实施。

鸭苗疫苗的选择是防制该病的关键。

目前已经开发出多种有效的鸭病毒性肝炎疫苗,饲养者应按照兽医的建议,在适当的时期给鸭接种疫苗,提高鸭的免疫力。

3. 提高饲料卫生:鸭病毒性肝炎病毒能够通过饲料、水源传播,因此提高饲料卫生是防治该病的重要环节。

饲料的储存要做好密封,避免受到污染。

饲料槽和饮水器要经常清洗、消毒,保持清洁。

4. 控制入场鸭的来源:鸭病毒性肝炎的传播与感染源相关,防制病毒传播的关键是控制入场鸭的来源。

要选择健康的、来源可靠的鸭苗,避免引入患病或携带病毒的鸭只。

5. 隔离和检疫:对于新引进的鸭只,要进行隔离并进行检疫。

隔离期一般为2-3周,观察鸭只的发病情况,确保其健康状况良好再放入养殖场。

6. 做好养殖场的消毒工作:定期对养殖场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特别是鸭舍内部和周围的环境。

可以选用有效的消毒剂,如氯仿、过氧化氢等,杀灭环境中的病毒和细菌。

7. 定期监测和报告:对于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生,要及时进行监测和报告,加强病情的控制和治疗。

定期检测养殖场内鸭只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鸭病毒性肝炎防制的关键在于加强养殖管理、加强疫苗接种、提高饲料卫生、控制入场鸭来源、隔离和检疫、做好消毒工作和定期监测与报告。

只有综合采取多种措施,才能有效地防止鸭病毒性肝炎的传播和发生,保护鸭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肉鸭得了鸭肝是怎样造成的?鸭病毒性肝炎怎么治疗?

肉鸭得了鸭肝是怎样造成的?鸭病毒性肝炎怎么治疗?

肉鸭得了鸭肝是怎样造成的?鸭病毒性肝炎怎么治疗?肉鸭得了鸭肝是怎样造成的?鸭病毒性肝炎怎么治疗?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高度致死性的传染病。

本病传播迅速,病程短,死亡率可达90%以上,如果没有及时的发现的话,会产生大量的损失。

肉鸭得了鸭肝是怎样造成的?鸭病毒性肝炎怎么治疗?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高度致死性的传染病。

本病传播迅速,病程短,死亡率可达90%以上,如果没有及时的发现的话,会产生大量的损失。

流行特点本病在一般情况下只感染鸭,主要危害3周龄以内的雏鸭,尤其是5~10日龄易感,3~5周龄的雏鸭也可感染发病,成年鸭可感染但不发病,可成为带毒者。

发病率可达,一周龄以内雏鸭死亡率可达90%以上,1~3周龄雏鸭病死率在50%以内,4周龄以上小鸭病死率较低。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但主要发生于孵化雏鸭的季节。

临床症状发病初期肉鸭体温正常,随着日龄增加,病情有所发展,患病鸭出现站立不稳、精神不振,行走时双脚向外岔开,严重的出现跛行、瘫痪、拉稀、爪干燥,有的因腹泻而倒地不起。

病鸭背部着地,拼命挣扎但仍然无法站立,个别出现蹦高、翻跟头、站立不稳、扭脖等现象,随后肉鸭舌头伸出、眼圈周围羽毛湿润、流泪、粪便稀薄,出现咳嗽、打呼噜现象,在鸭舍角落内停留,个别出现瘫痪或侧卧,采食量大大降低,病鸭瘦弱。

鸭病毒性肝炎怎么治疗?对雏鸭采取严格的隔离饲养,尤其是5周龄以内的雏鸭,应供给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严禁饮用野生水禽栖息的露天水池的水。

孵化、育雏、育成、肥育均应严格划分,饲管用具要定期清洗、消毒。

流行初期或孵坊被污染后出壳的雏鸭,立即注射香港龙达生物的高免血清—鸭肝双抗,每只0.3~0.5毫升,可以预防感染或减少病死。

防治对策1、选择正规的鸭苗供应商购苗,加强饲养管理,提供优质的全价饲料,供给清洁饮水,搞好鸭舍卫生和消毒工作。

2、在饲料中添加脱霉素,防止饲料霉变。

雏鸭病毒性肝炎发病较早,传播快,所以对本病的防治要突出一个“早”字。

鸭病毒性肝炎的病因病机 鸭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措施 - 养鸭技术

鸭病毒性肝炎的病因病机 鸭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措施 - 养鸭技术

鸭病毒性肝炎的病因病机鸭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措施-养鸭技术鸭病毒性肝炎是1~3周龄雏鸭的一种传播怏,致死率高的病毒性传染病。

该病原属于小核结核酸病毒科肠遒病毒属。

本病的特征是病程短促,肝脏肿大并有出血斑点。

在新疫区,死亡率高达90%以上,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鸭病毒性肝炎的病因病机鸭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措施。

1、流行特点鸭肝炎病毒属小核糖核酸病毒属,对氯仿、乙醚、胰蛋白酶均有抵抗力,62℃时才被灭活。

该病毒有三个血清型,即I、Ⅱ、Ⅲ,I型为鸭肝病毒,又称古典株。

我国流行株属I型病毒,美国流行株属Ⅲ型病毒。

鸭肝病毒能在鸭胚肝细胞、鸭胚肾细胞与成纤维细胞增殖。

该病多发生在雏鸭,成鸭被感染未见发病症状,且不影响产蛋。

该病通过消化道、呼吸道都可感染,放养雏鸭和舍饲雏鸭均易感。

该病多发生在o-7日龄的雏鸭,近年发现3~5周龄的雏鸭也有发病。

该病是水平接触性传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雏鸭感染率100%,死亡率100%。

2、病因病机幼雏接触带病毒的鸭或者是因接触携带活病毒的物体,经过口直接进入气分,也可能通过鼻、气管进入肺或气囊。

病毒通过肺和胃肠进入营血,最终进入肝脏,在肝脏中大量繁殖,致肝肿胀,即现代兽医所讲的炎症。

病死鸭肝呈灰绿色,并且出现坏死病灶[养殖:/]。

3、主症由于病毒侵入血分,因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邪热必耗损真阴,真阴必伤肝,致使肝热动风。

因此,雏鸭便出现精神萎靡不振,头收颈缩,翅下垂,常以蹲式呆立,并且出现昏沉现象,眼发红而且半睁半闭,或睁睁闭闭。

此时如继续正不压邪,病鸭就会发生全身性抽搐,还会出现侧卧不动,临死前出现两蹼乱蹬地,最后抽搐减慢速度,停止呼吸而死。

4、防病方剂在饲养中管理不当,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鸭舍潮湿、拥挤,均可促使该病发生,通常采用以下方剂进行预防。

方剂一:龙胆草50g,板蓝根50g,黄芩20g,栀子20g,金银花50g,柴胡10g,陈皮10g,甘草10g,水煎饮服,日服1剂,为500只雏鸭量。

肉鸭病毒性肝炎及防治

肉鸭病毒性肝炎及防治

免疫性
鸭群感染后可以通过免疫产生抗体,但再次 感染时仍有可能发病。
地区性
该病在国内外广泛分布,不同地区和不同品 种的鸭均易感。
02
疾病识别
临床识别
发病特点
肉鸭病毒性肝炎多发于3周龄内的雏鸭,其 中1-2周龄最易感,且死亡率较高,可达到 80%-90%。
临床症状
病鸭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行动迟缓,翅膀下垂, 眼半闭呈昏睡状,排黄绿色稀便。
中药具有多靶点作用机制,可以 综合调理机体功能,提高免疫力 。
支持治疗
1 2
补充维生素
添加多种维生素,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康复。
调整饲养环境
保持鸭舍干燥、清洁、通风,提供适宜的温度和 湿度。
3
隔离与消毒
对病鸭进行隔离,对鸭舍及用具进行彻底消毒。
疫苗治疗
选用优质疫苗
选择来自信誉良好的疫苗生产商,确保疫苗 质量和安全性。
传播途径
直接接触
患病鸭和健康鸭直接接触,通过污染物和人员 的间接接触也能传播病毒。
饮水和饲料
病毒可以通过污染的饮水和饲料传播给健康鸭 。
昆虫叮咬
昆虫叮咬病鸭后再叮咬健康鸭,也可以传播病毒。
流行病学特点
季节性
该病多发于春季和夏初,与这一时期的环境 条件和饲养管理有关。
易感动物
主要侵害1周龄至3周龄的雏鸭,成年鸭感染 后不发病但可以携带病毒。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根据本场实际情况和当地疫情,制定合理的 免疫程序。
免疫效果监测
定期进行抗体检测,确保疫苗免疫效果良好 。
05
案例分析
案例一:规模化鸭场疾病防治
疾病发生
在规模化鸭场中,肉鸭病毒性肝炎经常发生,且通常与鸭瘟、大肠杆菌病等混合 感染,导致鸭只死亡增加。

鸭瘟、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治

鸭瘟、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治
建议
对于养殖户来说,应加强对鸭群的观察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疫情 。同时,要提高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确保鸭群健康生长。
疫苗接种与免疫程序制定
疫苗接种
对于鸭瘟和鸭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应定期对鸭群进行疫苗接种。疫苗种类和接种方法应根据当地疫情和疫苗生产 厂家的建议进行选择和确定。
免疫程序制定
根据疫苗种类、接种时间和方法等因素,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免疫程序应包括接种次数、接种时间和接种剂量 等方面的规定。同时,应根据当地疫情和疫苗生产厂家的建议进行适时调整和优化。
实践经验分享与交流
经验一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鸭子的免疫 力。定期清理鸭舍、消毒,保持 适宜的饲养密度和通风,提供充
足的饮水和饲料。
经验二
及时发现并隔离病鸭,防止疫情 扩散。一旦发现鸭子出现异常症 状,应立即隔离治疗,并对鸭舍
进行全面消毒。
经验三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 疗。对于鸭瘟,可以使用抗病毒 药物如干扰素等进行治疗;对于 鸭病毒性肝炎,可以使用保肝利
鸭瘟、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治
汇报人: 2023-12-14
目录
• 鸭瘟概述与诊断 • 鸭病毒性肝炎概述与诊断 • 鸭瘟、鸭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与
防控措施 • 病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
01
鸭瘟概述与诊断
鸭瘟的发病原因及流行特点
发病原因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 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
流行特点
该病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也可 通过呼吸道、皮肤和眼结膜感染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 春季和秋季为多发季节。
胆的药物进行治疗。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01
02
03
预测一
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 和疫苗的广泛应用,鸭瘟 和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 将会逐渐降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 ExapsyProsite 分析表明鸭肝炎Ⅰ型病毒含有多种功能的翻译修饰位点: cAMP/cGMP 依赖性蛋白激酶磷酸化位点、蛋白激酶 C 磷酸化位点、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位点、酪氨酸激酶 磷酸化位点、N 相连豆寇酰化位点、酰胺化位点、腺苷酸鸟苷酸结合位点、异戊烯结合位点。 通过 DNAMAN 预测 DHV-S 与变异株 DHV-04G 限制性酶切位点,表明根据酶切位点信息的分 析可以鉴定区别Ⅰ型 DHV 和变异株。通过 DANMAN 分析 DHV 2249 个氨基酸所对应的基因 密码子,得知 DHV 基因在密码子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偏爱性。 关键词:DHV;基因组;生物信息学分析;功能位点;密码子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英文全称 avRpt2-induced gene Ampicillin Amino acid base pair Basic Local Alignment Search Tool complementary DNA Diethylpyrocarbonate Duck hepatitis virus Duck hepatitis virus type 1 ethidium bromide ethylen diaminetetraaetic acide fetal bovine serum GTPase of immunity associated protein Houre Hras revertant gene Internal ribosome entry site Isopropylthio-β-D-galactopyranoside lecithin retinol acyltransferase messenger RNA Minute Millimole/liter Nanogram Nucleotide Open reading fram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ibonuclease Revolutions per minute Second Microliter Micromole/liter Untranslated region 5-bromo-4-chloro-3-indolyl-β-D-galactoside
ExapsyProsite analysis suggested that DHV had multiple functional motifs: cAMP-and cGMP-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phosphorylation site, Protein kinase C phosphorylation site, Casein kinase II phosphorylation site, Tyrosine kinase phosphorylation site, N-myristoylation site, Amidation site, Prenyl group binding site, and renyl group binding site. Restriction Enzyme cutting analysis by DNAMAN showed that choosing proper restriction Enzyme would identify DHV-Ⅰ and variant DHV-.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indicated DHV had some codon preference.
张国中 副教授
苏敬良 副教授
申请学位门类级别: 农学硕士
专 业 名 称: 临床兽医学
研 究 方 向: 动物分子病毒学
所 在 学 院: 动物医学院
二零零八年六月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 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 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中国农业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 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 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一、鸭肝炎Ⅰ型病毒 .................................................................................................... 1
1.1 DHV-Ⅰ的血清型及分布 ............................................................................................................ 1 1.2 DHV-Ⅰ的理化特征 .................................................................................................................... 1 1.3 DHV-Ⅰ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 1 1.4 DHV-Ⅰ的流行病学 .................................................................................................................... 2 1.5 DHV-Ⅰ生物学特征 .................................................................................................................... 2 二、生物信息学 ............................................................................................................................... 4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7
The research is performed to determine the genomic sequence of duck hepatitis virus type Ⅰ,DHV-S and DHV-JX isolated from China, and bioinformatics tools are employed to predict and analyze gene structure and functional features.
中文全称 avRpt2 诱导基因 氨苄青霉素 氨基酸 碱基对 基本局部比对搜索工具 互补 DNA 焦炭酸二乙酯 鸭肝炎病毒 鸭肝炎病毒血清 1 型 溴化乙锭 乙二胺四乙酸钠 胎牛血清 免疫相关蛋白 GTP 酶 小时 原癌记忆回复体基因 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 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 卵磷脂视黄醇酰基转移酶 信息 RNA 分钟 毫摩尔/升 钠克 核苷酸 开放阅读框 聚合酶链式反应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核糖体核糖核酸 转/分 秒 微升 微摩尔/升 非翻译区 5-溴-4-氯-3-吲哚--β-D-半乳糖苷
I
ABSTRACT
Duck viral hepatitis is an acute, highly contagious, viral disease of young ducklings characterized by high mortality and short incubation period. Clinical signs include anorexia, sudden death, opisthotonos and enlarged liver with haemorrhagic lesions.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
研究生签名:
时间: 2008 年 6 月
导师签名:
时间鸭病毒性肝炎(DVH)是鸭肝炎病毒(DHV)引起雏鸭的一种传染病,具有发病急、传播 快、病程短、病死率高等特点,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神经症状、突然死亡和肝脏肿大 出血。
本研究旨在通过测定两株鸭肝炎Ⅰ型病毒国内分离株 DHV-S 和 DHV-JX 全基因组序列, 并应用生物信息学工具进行预测分析 DHV-Ⅰ尚可能存在的基因结构功能特点。
分类号: 密 级:
单位代码:10019 学 号:S05040544
硕士学位论文
两株Ⅰ型鸭肝炎病毒国内分离株 基因组测序及分析
Genome sequencing and analysis of two DHV-Ⅰstrains isolated from China


生: 冯丽芳
指 导 教 师: 韩 博 教 授
Specific primers were designed based on the submitted sequence on NCBI, to amplify the sesquences of the all long genome. The genomic sequence of DHV-S and DHV-JX was assembled. The genome of DHV-S and DHV-JX was found to be 7690nt in length excluding the poly A tail. Computer-assisted analysis of the nucleotide sequence of DHV-S and DHV-JX indicated that the genomic RNA contains one large open reading fram, encoding a putative polyprotein of 2249 amino acids, wbich is preceded 5′terminal uncoding region and followed by 3′terminal uncoding region. 10 cleavage sites were predicted to occur in the DHV-Ⅰpolyprotein which appears to be cleaved into 11 mature products.The sequences had been submissioned to GenBank, and the logged numbers were EF41781 and EU371557 representivel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