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专《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重庆电大考试代码:5360,考试形式:闭卷)
最新电大4026 西方经济学(本)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参考

《西方经济学》(本)期末复习指导第一部分课程考核说明1.考核目的通过本次考试,了解学生对本课程基本内容、重难点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来分析和解决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的能力。
同时还考察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是否注意了理解和记忆相结合,理解和运用相结合。
2.考核方式本课程期末考试为开卷笔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
3.适用范围、教材本复习指导适用于重庆电大成人教育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会计学专业和金融学专业统设必修课《西方经济学》。
本课程考试命题依据的教材采用侯荣华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西方经济学》(2007年1月第1版)。
4.命题依据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西方经济学》(本)教学大纲、教材、教学实施细则。
5.考试要求考试主要是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能力层次上,从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角度来要求。
主要考核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以及分析实际经济现象和问题。
6.试题类型及结构考题类型及分数比重大致为:单项选择(20%)、多项选择(15%)、判断正误(10%)、简要回答(20%)、计算(15%)、论述题(20%)。
第二部分期末复习重点范围第一章导论一、重点掌握1.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2.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二、一般掌握1.西方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供求理论一、重点名词均衡价格需求收入弹性机会成本替代效应收入效应二、重点掌握1.需求规律与供给规律。
2.均衡价格和供求规律。
3.需求价格弹性和需求收入弹性三、一般掌握1.蛛网理论及其应用。
2.供给价格弹性。
第三章效用理论一、重点掌握1.无差异曲线、预算线及消费者均衡。
2.确定性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
二、掌握1.总效用、边际效用及消费者均衡。
第四章生产与成本理论一、重点名词边际技术替代率生产扩展线二、重点掌握1.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线的特征。
2.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及生产扩展线。
电大成人统考《经济学基础》(《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

《西方经济学》《经济学基础》期末复习指导(成人专科;卷号:4503、4507)(2018.06)第一部分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一、命题依据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教案大纲、文字教材(梁小民编著的《西方经济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8年出版)和本复习纲要。
二、考试要求本课程是财经类专业课程的经济理论基础,要求学生通过系统学习,能够从理论体系上牢固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并具有应用所学知识说明一般经济问题的能力。
据此,本课程终结性考核(期末考试)着重三基的考核和应用能力考核两个方面,在各章的考核要求中,有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的内容按“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要求。
三、期末考试形式与时间期末考试采用闭卷形式。
四、期末考试卷型与比重1.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2.配伍题(每题2分,共10分)3.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4.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5.问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五、其他说明因为《经济学基础》这门课程目前还是用的原西方经济学的教材,所以本次复习重点和综合练习题范围一样。
第二部分课程考核内容和要求请重点参考综合练习题!浙江电大成人专科4507经济学基础(4503西方经济学)综合练习题说明:因为《经济学基础》这门课程目前还是用的原《西方经济学》的教材,所以《经济学基础》与《西方经济学》的复习重点和综合练习题范围一样。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的,将其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 2 分)1.微观经济学的中心是:( B )A.价值理论B.价格理论C.生产理论D.分配理论2.市场经济中价格机制做不到的是:( D )A.通过降价鼓励消费者多消费B.通过提价鼓励生产者多生产C.传递市场供求信息D.实现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3.某位消费者把他的所有收入都花在可乐和薯条上。
每杯可乐2元,每袋薯条5元,该消费者的收入是20元,以下哪个可乐和薯条的组合在该消费者的消费可能线上?( B )A.4杯可乐和3袋薯条B.5杯可乐和2袋薯条C.6杯可乐和2袋薯条D.7杯可乐和1袋薯条4.在寡头市场上:( B )A.只有一个企业B.只有少数几家企业,每个企业都考虑其竞争对手的行为C.只有少数几家企业,但是没有一个企业大到要考虑其竞争对手的行为D.有很多企业,每个企业都考虑其竞争对手的行为5.下面哪一项物品具有非排他性:( C )A.城市公共汽车B.收费的高速公路C.国防D.艺术博物馆6.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 C )A.有形的产品B.无形的产品C.既包括有形的产品,也包括无形的产品D.供以后的生产阶段作为投入的产品7.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总需求增加会引起:( A )A.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价格水平上升B.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价格水平不变C.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价格水平上升D.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不变,价格水平下降8.公开市场活动是指:( C )A.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B.中央银行增加或减少对商业银行的贷款C.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D.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9.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含义是:( C )A.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同时上升B.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同时下降C.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率下降D.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无关10.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C )A.物价稳定B.充分就业C.完全竞争D.经济增长11.下列哪一项属于规范方法的命题?( D )A.20世纪80年代的高预算赤字导致了贸易逆差B.低利率会刺激投资C.扩张的财政政策会降低利率D.应该降低利率以刺激投资12.光盘价格上升的替代效应是:( A )A.光盘价格相对其他商品价格的上升对光盘需求的影响B.光盘价格上升引起光盘供给的增加C.光盘需求的价格弹性D.光盘价格上升带来的消费者实际收入减少对光盘需求的影响13.如果一个企业降低其商品价格后发现总收益增加,这意味着该种商品的:( D )A.价格弹性大于1B.收入缺乏弹性C.需求缺乏弹性D.需求富有弹性14.在垄断市场上,价格( C )A.由消费者决定B.价格一旦确定就不能变动C.受市场需求状况的限制D.可由企业任意决定15.搭便车通常多被看作是公共物品,是指( C )A.有些人能够免费使用公共交通工具B.有些人能够以低于正常成本的价格使用公共交通工具C.无法防止不愿意付费的人消费这些商品D.由于公共物品的供给大于需求,从而把价格压低,直到实际上免费供应为止16.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 C )A.有形的产品B.无形的产品C.既包括有形的产品,也包括无形的产品D.供以后的生产阶段作为投入的产品17.最全面反映经济中物价水平变动的物价指数( C )A.消费物价指数B.生产物价指数C.GDP平减指数D.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指数18.在以下四种情况中,乘数最大的是( D )A.边际消费倾向为0.2B.边际消费倾向为0.4C.边际消费倾向为0.5D.边际消费倾向为0.819.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会导致( C )A.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和利率提高B.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和利率降低C.货币供给量的减少和利率提高D.货币供给量的减少和利率降低20.清洁浮动是指( A )A.汇率完全由外汇市场自发地决定B.汇率基本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但中央银行加以适当调控C.汇率由中央银行确定D.固定汇率21.稀缺性的存在意味着:( D )A.竞争是不好的,必须消灭它B.政府必须干预经济C.不能让自由市场来做重要的决策D.决策者必须做出选择22.等产量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表明:( B )A.技术水平提高B.产量增加C.产量不变D.成本增加23.经济学分析中所说的短期是指:( C )A.1年内B.只能调整一种生产要素的时期C.只能根据产量调整可变生产要素的时期D.全部生产要素都可随产量而调整的时期24.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型,是因为( B )A.边际效用递减B.边际产量递减规律C.规模经济D.内在经济25.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企业之所以是价格接受者,是因为( C )A.它生产了所在行业绝大部分产品B.它对价格有较大程度的控制C.它的产量只占行业的全部产量的一个很小的份额D.该行业只有很少数量的企业26.经济增长是指( B )A.技术进步B.国内生产总值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C.制度与意识的相应调整 D.社会福利和个人幸福的增进27.货币中性论是指货币的变动( D )A.同时影响名义变量和实际变量B.既不影响名义变量也不影响实际变量C.只影响实际变量而不影响名义变量D.只影响名义变量而不影响实际变量28.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总需求减少会引起( D )A.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价格水平上升B.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价格水平下降C.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价格水平上升D.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价格水平下降29.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自发总支出减少会引起( D )A.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上升B.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利率上升C.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下降D.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利率下降30.当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B )A.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B.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C.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31.下面哪一项不是市场失灵的原因:( A )A.私人物品B.公共物品C.外部性D.垄断32.当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 B )A.需求量大于供给量B.需求量小于供给量C.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D.需求量与供给量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等33.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2,价格由1元上升到 1.02元会导致需求量:( C )A.增加4%B.增加2%C.减少4%D.减少2%34.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是:( C )A.所有生产要素投入同比例变动B.生产技术发生重大变化C.生产技术没有发生重大变化D.生产要素价格不变35.经济学家认为,工会的存在是:( A )A.对劳动供给的垄断B.对劳动需求的垄断C.对劳动供求双方的垄断D.对劳动的供求都无影响36.引起摩擦性失业的原因:( C )A.最低工资法B.效率工资C.经济中劳动力的正常流动D.工会的存在37.物价水平上升对总需求的影响可以表示为:( A )A.沿同一条总需求曲线向左上方移动B.沿同一条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移动C.总需求曲线向左平行移动D.总需求曲线向右平行移动38.公开市场活动是指:( C )A.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B.中央银行增加或减少对商业银行的贷款C.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D.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39.假定目前的失业率为5%,通货膨胀率为 2.5%,社会可以接受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为4%。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西方经济学》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西方经济学》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西方经济学》题库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l5分)1.供给曲线是一条倾斜的曲线,其倾斜的方向为( )A.右下方 B.右上方C.左下方 D.左上方2.鸡蛋的供给量增加是指供给量由于( )A.鸡蛋的需求量增加而引起的增加B.人们对鸡蛋偏好的增加C.鸡蛋的价格提高而引起的增加D.由于收入的增加而引起的增加3.在同一个平面图上有( )A.三条无差异曲线 B.无数条无差异曲线C.许多但数量有限的无差异曲线 D.二条无差异曲线4.如果消费者消费l5个面包获得的总效用是l00个效用单位,消费l6个面包获得的总效用是106个效用单位,则第l6个面包的边际效用是( )A.108个 B.100个C.106个D.6个5.在长期中,下列成本中哪一项是不存在的( )A.固定成本 B.机会成本C.平均成本 D.隐成本6·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的关系是( )A·大于 B.小于C·等于D.没有关系7.完全垄断厂商定价的原则是( )A·利润最大化 B.社会福利最大化C·消费者均衡D.随心所欲8·某个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对其他厂商产生的有利影响,我们把这种行为称作( A·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B.消费的外部不经济C·生产的外部经济D..消费的外部经济。
9·当人们无偿地享有了额外收益时,称作( )A·公共产品 B.外部不经济效果C·交易成本D.外部经济10·根据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引起国民收入减少的原因是( ) A·消费减少 B.储蓄减少C·消费增加D.政府支出减少11.通货膨胀是( )A.一般物价水平普遍、持续的上涨B.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的黄金量。
电大大专《西方经济学》重要复习资料及模拟试题.doc

一、填空(开放教育报)1、引致消费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与(倾向收入)。
2、根据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供给不变时,总需求增加,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物价水平(上升)。
3、总收益减去(会计成本)就是会计利润,会计利润减去(机会成本)就是经济利润。
4、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是(技术进步),充分条件是(制度与意识的相应调整)。
5、生产可能性曲线是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所能达到的两种物品最大产量的组合。
6、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7、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示某种商品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同方向)变动。
8、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增加的,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最大);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减少)。
9、需求定理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10、个人收入减去(个人所得税)等于个人可支配收入。
11、短期固定成本主要包括厂房和设备的折旧以及(管理人员)的工资。
12、短期边际成本是短期内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总量。
13、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对整个行业来说,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对个别企业来说,需求曲线是一条(跟横轴平行的水平线)。
14、利息是(资本)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
15、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拥有信息少的一方做出不利于另一方的选择,这种情况被称为(道德危险)。
16、经济增长的前提是(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源泉是(资源)的增加,核心是(技术进步)。
17、IS曲线是描述物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内生产总值)与(利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
18、如果把2000年作为基期,物价指数为100,2008年作为现期,物价指数为130,则从2000年到2008年期间的通货膨胀率为(30%)。
19、需求管理是通过调节(总需求)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20、内在均衡是指(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外在均衡是指(国际收支平衡)。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西方经济学》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西方经济学》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西方经济学》题库及答案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替代效应使价格上升的商品需求量____ ,收入效应使价格上升的商品需求量——。
2.垄断企业实行歧视定价可以实现更大的利润,其基本原则是对需求____弹性的消费者收取低价,对需求____ 弹性的消费者收取高价。
3.如果一件事件未来的可能结果可以用概率表示就是____。
4.乘数的大小取决于____ 。
5.银行所创造的货币量与最初存款的比例,称为________。
6.如果把1995年作为基期,物价指数为100,2001年作为现期,物价指数为120,则从1995年到2001年期间的通货膨胀率为____。
7.在经济萧条时期,应该采用____的货币政策;在经济繁荣时期,应该采用------ 的货币政策。
二、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的,将其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30分)1.经济学根据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 )。
A.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B.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C.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 D.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2.如果需求的价格弹性为1/3,价格上升30%时需求量将( )。
A.增加1096 B.减少10%.C.增加90% D.减少90%3.边际效用为零时的总效用( )。
A.等于O B.等于1C.降至最小 D.达到最大4.如果生产过程中存在规模收益递增,这意味着当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时( )。
《西方经济学》(卷号:2143)(开放专科)期末复习指导

《西方经济学》(卷号:2143)(开放专科)期末复习指导一、期末考核说明(一)试卷题型及分值分布1、填空题:10 x 1= 10分2、单项选择题:15x 2=30分3、判断正误题:10x 2=20分4、计算题:2 x 5= 10分5、问答题:2x 15=30分(二)考核形式:闭卷纸质考试,考试时间90分钟二、期末考核复习方法1.客观题题型复习方法:填空、选择、判断题请做好导学中的相关题型题目。
或参考中央电大该课程的网络课程中(/FilePost/netcourse/WestEconomics/Default.aspx)模拟试题库里相应的题型(可以给自己定个计划,每天做一次模拟试题中的这三种题型)2.主观题题型复习方法:计算题(有内容上面注明“侧重计算”)、问答题的复习范围请重点掌握以下具体各章的知识点,注重理解,不要死记硬背。
3.尽可能多做些模拟试题或历年试卷,相关重点内容的计算题和问答题可以多做做。
三、期末考核主要知识点第二章需求、供给、价格重点掌握:1.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的区别(1)需求量变动和需求变动的含义。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需求的变动。
(2)二者的区别:第一,影响两者变动的因素不同。
影响需求量变动的因素是商品本身的价格;影响需求变动的因素是商品本身价格以外的其它因素。
第二,在曲线上的变动不同。
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点的移动。
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向下方移动是需求量增加,向上方移动是需求量减少。
如图1所示,商品的价格从 P1下降到 P2 ,需求量从 Q1 增加到 Q2 ,表现在图形上就是在同一条需求曲线 D 上从 a 点移动到 b 点。
需求变动表现为整条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
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是需求减少,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是需求增加。
如图2所示,在商品的价格不变(为 P1)时,其他因素变动引起的需求从 Q1 增加到 Q2 ,表现在图形上就是需求曲线从 D1 向右移动到 D2 。
电大复习考试资料专《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

《西方经济学专》复习资料一、1.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缺乏弹性,其弹性系数:B.大于0小于12.等产量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表明:B.产量增加3.企业每增加销售一单位的产品获得的收益叫做:D.边际收益4.根据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结合在一起的分析,两种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是:B.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切之点5.下列哪一个不是垄断竞争的特征?A.企业数量很少6.当劳伦斯曲线和绝对平均线所夹面积为零时,基尼系数:A.等于零7.在经济增长中起着最大作用的因素是:C.技术8.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投资会减少,消费会减少,净出口会减少D.以上都是9.乘数发生作用的条件是:B.社会上的各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10.汇率贬值将引起:A.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改善11.作为经济学的两个组成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C.相互补充的12.如果其它各种条件均保持不变,当X商品的互补品Y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对X商品的需求: B.减少13.产品差别是指:A.索尼牌彩电与海尔牌彩电的差别14.下列哪一项不是划分市场结构的标准:A.利润的高低15.基尼系数可以根据劳伦斯曲线来计算,基尼系数的提高表示:A.收入分配不平均程度的增加16.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实际GDP):B.等于名义GDP除以价格水平17.在经济学中,M1是指:C.现金与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18.下列哪一种效应使物价水平的变动对投资产生反方向的影响: B.利率效应19.根据凯恩斯主义的解释,需求拉上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是:A.消费的过度增长20.在以下四种政策工具中,属于需求管理的是:C.货币政策2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对小汽车的需求将A.减少22.某位消费者把他的所有收入都花在可乐和薯条上。
每杯可乐2元,每袋薯条5元,该消费者的收入是20元,以下哪个可乐和薯条的组合在该消费者的消费可能线上?B.5杯可乐和2袋薯条23.用先进的机器设备代替劳动,这一措施会导致:B.劳动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24.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之后:B.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25.每个企业都可以充分自由地进入或退出某个行业的市场是:A.完全竞争市场26.下面哪一项不是市场失灵的原因:A.私人物品27.当某项经济活动为别人带来好处,又不用获得好处的人付出任何代价,这叫做: A.正外部性28.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量减少会引起:C.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利率上升29.今年的物价指数是180,通货膨胀率为20%,去年的物价指数是:B.150 30.清洁浮动是指:A.汇率完全由外汇市场自发地决定三、1.(V)一般情况下,供给在长期比短期更富有弹性。
最新电大【西方经济学(专)】期末考试答案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按章节总结(填空、单选、判断)

第一章一.填空1.当前世界上解决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经济制度基本有两种,即(市场经济制度、计划经济制度)2.经济制度就是一个社会作出选择的方式,或者说解决(资源配置、资源利用)的方式。
3.单个经济单位是指组成经济的最基本的单位:(家庭与企业)4.经济学根据其研究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5.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6.存量是指(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的数值,其数值大小与时间维度(无关)7.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另一种东西就是作出决策的(机会成本)。
8.经济学根据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9.一个完整的经济理论包括(定义、假设、假说、预测)10.理论的表述方式一般有(叙述法、列表法、图形法、模型法)11.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又有政府适当干预的经济制度被经济学家称为混合经济(现代市场经济)12.在微观经济学的研究中,假设家庭和企业经济行为的目标分别是实现(满足程度或效用最大化、利润最大化)13.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三个基本问题上,一是(决策机制)不同,二是协调机制不同,三是激励机制不同。
14.稀缺性就是指资源的(相对)有限性。
15.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的数值,其数值大小与时间维度(相关)。
16.选择就是如何使用(有限资源)的决策。
17.“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
18.选择包括三个相关的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19.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解决的问题、中心理论、研究方法分别是(整个经济、资源利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总量分析)20.生产可能性曲线是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所能达到的两种物品最大产量的组合。
21.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解决的问题、中心理论、研究方法分别是_(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资源配置价格理论或均衡价格理论个量分析)22.西方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下,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1月成专《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重庆电大考试代码:5360,考试形式:闭卷) 综合练习题一、选择正确答案:1.稀缺性的存在意味着:( D )。
A.竞争是不好的,必须消灭它 B.政府必须干预经济C.不能让自由市场来做重要的决策 D.决策者必须做出选择2.下列哪一项属于规范方法的命题?( D )。
A.20世纪80年代的高预算赤字导致了贸易逆差B.低利率会刺激投资C.扩张的财政政策会降低利率 D.应该降低利率以刺激投资3.在( C )情况下会存在供给大于需求。
A.实际价格低于均衡价格 B.实际价格等于均衡价格C.实际价格高于均衡价格 D.消除了稀缺性4.假设一种商品的需求无弹性,如果其供给曲线向左移动,那么:(C )。
A.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保持不变B.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保持不变C.均衡数量保持不变,均衡价格上升D.均衡数量保持不变,均衡价格下降5.光盘价格上升的替代效应是:( A )。
A.光盘价格相对其他商品价格的上升对光盘需求的影响B.光盘价格上升引起光盘供给的增加C.光盘需求的价格弹性D.光盘价格上升带来的消费者实际收入减少对光盘需求的影响6.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示表示当一种商品价格______时,它的供给量_____:( C )。
A.上升,不变 B.上升,减少C.上升,增加 D.下降,增加7.一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如果生产该商品的生产要素价格上升,那么:( C)。
A.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上升B.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下降C.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上升D.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下降8.下列中( A )情况表明存在着价格下限。
A.尽管现在供给过剩,但生产者仍在增加供给B.供求平衡C.由于供给过剩,消费者已不愿意购买D.生产者的产品全卖了出去9.当无差异曲线与原点成90°凸出时,表示相结合的两种商品是( C )的。
A.完全替代 B.互不相关C.完全互补 D.不能完全替代10.假设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为0.5,那么当收入变动5%时,需求量变动:( C )。
A.0.5% B. 1% C. 2.5% D. 5.5%11.经济学分析中所说的短期是指:( C )。
A.1年内B.只能调整一种生产要素的时期C.只能根据产量调整可变生产要素的时期D.全部生产要素都可随产量而调整的时期1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种说法是:( B )。
A.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B.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也一定减少C.边际产量曲线一定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之相交D.只要平均产量增加,边际产量就大于平均产量13.等产量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表明:( B )。
A.技术水平提高 B.产量增加 C.产量不变 D.成本增加14.随着产量的增加,长期平均成本的变动规律是:( A )。
A.先减后增 B.先增后减 C.一直趋于增加 D.一直趋于减少15.下面关于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的说法中正确的一个是(C )。
A.如果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可能上升或下降B.边际成本上升时,平均成本一定上升C.如果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一定下降D.平均成本下降时,边际成本一定下降16.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型,是因为( B )。
A.边际效用递减 B.边际产量递减规律C.规模经济 D.内在经济17.在垄断市场上,价格:( C )。
A.由消费者决定 B.价格一旦确定就不能变动C.受市场需求状况的限制 D.可由企业任意决定18.根据博弈论的分析,“囚徒困境”中的两个囚徒的优势战略是:(C )。
A.甲交代,乙不交代 B.乙交代,甲不交代C.双方都交代 D.双方都不交代19.逆向选择意味着( A )。
A.为防被骗,保险公司对投保人收取较高的保费B.投保人掩盖自己的疾病,骗保险公司C.保险公司可以准确地预测风险D.买保险的人是厌恶风险的20.经济租是指:( D )。
A.使用土地所支付的价格B.使用资本所支付的价格C.固定资产在短期内所得到的收入D.生产要素所有者得到的实际收入超过他们所希望得到的收入21.在以下四种方式中,工会为了提高工资,所采用的方式是要求政府:( C )。
A.增加进口产品 B.鼓励移民入境C.限制女工和童工的使用 D.取消工作年龄限制22.收入分配的平等标准是指按( C )分配国民收入。
A.效率优先的原则 B.公平的准则C.社会成员的贡献 D.社会成员对生活必需品的需要23.按照国际上通用的标准,表示收入差距悬殊时的基尼系数为( D )。
A. 0.2~0.3 B. 0.3~0.4C. 0.4~0.5 D. 0.5以上24.垄断之所以会引起市场失灵是因为:(A )。
A.垄断者利用对市场的控制使价格没有反映市场的供求情B.实施了反托拉斯法C.价格管制 D.国有化25.“搭便车”多被看作是公共物品,通常是指:(C )。
A.有些人能够免费使用公共交通工具B.有些人能够以低于正常成本的价格使用公共交通工具C.无法防止不愿意付费的人消费这些商品D.由于公共物品的供给大于需求,从而把价格压低,直到实际上免费供应为止26.在下列情况中能作为最终产品的是( B )的小汽车。
A.汽车制造厂新生产出来 B.旅游公司用于载客C.工厂用于运送物品 D.公司用于联系业务27.最全面反映经济中物价水平变动的物价指数是( C )。
A.消费物价指数 B.生产物价指数 C.GDP平减指数 D.名义GDP指数28.经济增长是指( B )。
A.技术进步 B.GDP或人均GDP的增加C.制度与意识的相应调整 D.社会福利和个人幸福的增进29.技术进步会引起:(A )。
A.短期与长期总供给曲线都向右平行移动B.短期与长期总供给曲线都向左平行移动C.短期总供给曲线不变,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平行移动D.长期总供给曲线不变,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左平行移动30.在总需求的构成中,( C )与物价水平无关。
A.消费需求 B.投资需求C.政府需求 D.国外的需求31.在总需求中,引起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是:(B )。
A.消费 B.投资 C.政府支出 D.净出口32.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总需求减少会引起均衡的GDP( D ),价格水平()。
A.增加,上升 B.增加,下降C.减少,上升 D.减少,下降33.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来说明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应是在( C )不变的情况下,()从而使价格水平上升。
A.总供给—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移动B.总供给—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C.总需求—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D.总需求—总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34.引致消费取决于( C )。
A.收入 B.边际储蓄倾向C.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 D.自发消费35.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自发总支出减少会引起国内生产总值(D ),利率()。
A.增加,上升 B.减少,上升C.增加,下降 D.减少,下降36.假定资本量为100万,产量为50万,则资本—产量比率为:( D )。
A.100万/(100万+50万) B.50万/(100万+50万)C.50万/100万 D.100万/50万37.加速原理说明了:( B )。
A.投资的变动取决于产量的变动量B.投资的变动大于产量的变动C.投资的变动等于产量的变动D.投资的变动小于产量的变动38.乘数一加速模型,引起经济周期的原因是( A )的变动。
A.投资 B.边际消费倾向C.平均消费倾向 D.政府支出39.货币中性论是指货币的变动:( D )。
A.同时影响名义变量和实际变量B.既不影响名义变量也不影响实际变量C.只影响实际变量而不影响名义变量D.只影响名义变量而不影响实际变量40.中央银行规定的银行所保持的最低准备金与存款的比率是:(C )。
A.简单货币乘数 B.货币乘数C.法定准备率 D.贴现率41.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会导致货币供给量的( C )和利率()。
A.增加,提高 B.增加,降低C.减少,提高 D.减少,降低42.下列中引起摩擦性失业的原因是( D )。
A.最低工资法 B.效率工资C.工会的存在 D.经济中劳动力的正常流动43.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形成的失业属于( C )。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 D.自然失业44.如果经济中发生了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那么:( C )。
A.债务人和债权人都受益B.债务人和债权人都受损失C.债务人受益而债权人受损失D.债务人受损失而债权人受益45.认为在长期与短期中都不存在菲利蒲斯曲线所表示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交替关系的经济学流派是( C )。
A.新古典综合派 B.货币主义学派C.理性预期学派 D.新凯恩斯主义46.货币主义货币政策的政策工具是:( B )。
A.控制利率 B.控制货币供给量C.控制利率和控制货币供给量两者并重D.控制物价水平47.当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B )。
A.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B.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C.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48.在开放经济中,国内总需求的增加将引起国内生产总值( B ),贸易收支状况()。
A.增加,改善 B.增加,恶化 C.不变,不变D.减少,改善49.清洁浮动是指:( A )。
A.汇率完全由外汇市场自发地决定B.汇率基本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但中央银行加以适当调控C.汇率由中央银行确定 D.汇率基本固定50.下列中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的是( A )。
A .外国居民在本国的旅游支出B.本国在外国发行股票的收入C.外国居民在本国的投资支出D.国外政府在本国的存款二、填空:1.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问题,,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问题。
2.“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
3.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4.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三个基本问题上,一是__决策机制不同,二是_协调机制不同,三是激励机制不同。
5.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同方向变动。
6.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供给量变动。
7.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生产技术的变动引起供给的变动。
8.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9.如果交叉弹性为负值,则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
10.需求定理表明的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是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11.如果某种商品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则税收就主要落在消费者身上。
12.当某商品的价格上升5%,而需求量减少8%时,该商品属于需求富有弹性。
13.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14.消费者愿意对某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称为消费者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