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2010学年第一学期初一年级语文学科期末试卷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考试题及答案.doc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考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3题)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____________ 言简意____________。
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6)朱熹在《观书有感》中,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8分,每空1分,错一字,此空不得分)(1)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2)随君直到夜郎西(3)曲径通幽处(4)隔江犹唱后庭花(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6)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三、文言文阅读(共2题)1.根据下面波浪线句子的句式、修辞和境界仿写句子,使上下文连贯。
(2分)____________(1分)(2)请写出你对该故事的看法:(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伊索寓言》(2)①勤劳致富,生活不要依赖别人,要用自己的双手去耕耘;②善于教育。
(答出一点即可)难度:中等知识点:国外文学作品 六、现代文阅读(共4题)1.风筝(节选)(6分)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
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
我们嚷着,跑着,笑着。
——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啊。
”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
上海版七(上)语文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一)文言文(28分)(一)默写(10分)1. ,春来花鸟莫深愁。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2. 同物既无虑,。
(陶渊明《读山海经(选一)》)3. ,披衣觉露滋。
(张九龄《望月怀远》)4.怪石奔秋涧,。
(韩偓《草书屏风》)5. ,雏凤清于老凤声。
(李商隐《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其一))(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第6—7题(4分)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6.本诗中“万籁”指。
(2分)7.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首联点明诗人出游地点和入寺所见。
B.颔联细致描绘一幅竹花繁盛的画面。
C.颈联以鸟之乐表现诗人的怡然自乐。
D.尾联用钟磬声再现寺庙的灵动生机。
(三)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第8—10题(6分)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8.解释加点词 (2分)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②不能名.其一处也()9.用现代汉语解释划线句子的含义(2分)10.作者写宾客的反应其作用是(2分)(四)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第11—14题(8分)郑玄在马融门下①,三年不得相见,高足弟子传授而已。
尝算浑天②不合,诸弟子莫能解。
或言玄能者,融召令算,一转便决,众咸骇服。
及玄业成辞归,既而融有“礼乐皆东③”之叹,恐玄擅名而心忌焉。
玄亦疑有追,乃坐桥下,在水上据屐④。
融果转式⑤逐之,告左右曰:“玄在土下水上而据木,此必死矣。
”遂罢追。
玄竟以得免。
【注】①郑玄:东汉未高密人(今山东人),精通历算。
马融:东汉大经学家(今陕西人)。
延安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延安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9题;共18分)1. (2分)(2018·天津) 下面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绽开(zhàn)脸颊(xiá)一丝不苟(gǒu)B . 开拓(tuò)犀利(xī)梦寐以求(mèi)C . 胆怯(què)贪婪(lán)莫衷一是(zhōng)D . 挑衅(xìn)宽恕(shù)鲜为人知(xiān)2. (2分)下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 . 鸢飞戾天衔觞赋诗德隆望尊持汤沃灌B . 风烟俱净疏条交映沉舟侧畔身世浮沉C . 经纶事物不慕荣利折戟沉沙悲欢离合D . 望峰息心箪瓢屡空阴晴圆缺峰峦如聚3. (2分)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他活过的八十四年,经历了登峰造极的君主政体和曙光初现的革命年代。
B . 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
C . 可是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去散步。
D . 诸葛亮在《出师表》一文中,对刘禅循循善诱,谆谆告诫,既希望他能亲贤远佞,又希望他要有自信心,千万不要妄自菲薄自己。
4.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使我们完成了制作班级网页的工作。
B . 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C . 21世纪需要有科学文化的一大批知识分子去建设祖国。
D . 在学习实践中,我们要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
5. (2分)下面各项中对修辞判断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 . 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们,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分析: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生动写出了人们只要牢牢记住母语,就能激起爱国意识,团结起来,从而打败普鲁士侵略者,求得民族的解放。
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第一学期初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第一学期初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得分________第一部分阅读(60分)一、文言文(共32分)(一)默写(12分)1、______________,侧坐莓苔草映身。
2、来日绮窗前,______________?3、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____。
4、吴楚东南坼,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6、野火烧不尽,______________。
7、试玉要烧三日满,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日暮客愁新。
9、李商隐《无题》诗中的颔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根据句意写诗句:穿过竹影婆娑的曲折小径,走进幽静的古寺,花木深处是僧人居住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1、世隶.耕:___________2、何忧令名不彰.邪:___________3、一男附书.至:___________4、凭轩涕.泗流:___________(三)读古诗,回答下列问题:(8分)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这首诗选自___________,作者是白居易,字________。
(2分)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1)何所营.:___________(2)充炭直.:___________3、“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句话采用了哪种描写方法?对刻画卖炭翁形象起了什么作用?(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一首讽喻诗,通过叙述卖炭翁的不幸遭遇,目的是:(2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8分)小石潭记(节选)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上海延安初级中学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试卷

上海延安初级中学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试卷一、文言文1.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小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故人曰:“诺,期返而食。
”起曰:“待公而食。
”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明日早,令人求故人。
故人来,方与之食。
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
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③?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
②[俟]等待。
③[欤yú]句末语气词。
(1)给下列加下画线字注音。
①尊君在不?________ ②诺,期返而食。
________(2)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字词。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__ ②相委而去________③故人来,方与之食________ ④恐其自食其言也________(3)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期日/中B.对/子骂父C.下车/引之D.故人至/暮不来(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②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5)读了[甲]段和[乙]段之后,你一定对“守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请结合文段内容谈谈你对“守信”的看法。
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楚庄王欲伐陈楚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
使者日:“陈不可伐也。
”庄王曰:“何故?”对曰:“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
”宁国曰:“陈可伐也。
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上矣。
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疲矣。
兴兵伐之,陈可取也。
”庄王听之,遂取陈焉。
(节选自《吕氏春秋》)(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庄王听之/择其善者而从之B.兴兵伐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C.民怨上矣/子在川上曰D.遂取陈焉/杀鸡取卵(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陕西省延安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莅临(lì)粗犷(guăng)憔悴(qiáo)咄咄逼人(duō)B. 侍弄(shì)徘徊(huái)啄食(zhuó)人迹罕至(hǎn)C. 诅咒(zǔ)干涸(gù)闪烁(shuò)众目睽睽(kuí)D. 贪婪(lán)滑稽(jī)中伤(zhòng)随声附和(hè)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爱慕气慨漠不关心花团锦簇B. 恍惚坍塌沉默寡言大相胫庭C. 琢磨缥缈眉开眼笑不可救药D. 禁固惩戒怪诞不经神采奕奕3.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在传承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更要立志报效祖国。
①抑或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推己及人②还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追求③修身立德强调的从来不只是在私人领域做到“独善其身”④无论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大义A. ③②①④B. ③④②①C. ④①②③D. ④②①③4.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①形成经典是个复杂的过程,除了时势和机遇,最重要的是要靠时间流水的洗涤,就如同新疆玉龙喀什河里和田籽料的形成一样,经过千年百代还能留传下来,才可称为经典。
②经典质量须过硬,本身质地越坚硬,越能经受流水翻滚涌动、冲撞磨擦的考验,作品也就越有品位和境界。
③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旨而光彩夺目;欧阳修的《秋声赋》,因有“奈何以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的谦卑而生智慧;《徐霞客游记》则因“亘古人迹未到之处,不惜捐躯命,多方竭虑以赴之,期于必造其域、必穷其奥而后止”而令人景仰。
④在传播方面,专家选本、个人文集和大众喜爱相互结合方能成为诞生经典的窠巢,从未进入专家选本和个人文集的作品最后能成为经典的概率是很低的。
上海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

②“ 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
③“无可奈何花落去, ________。”(晏殊《浣溪沙》 )
④“ 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李商隐《泊秦淮》 )
⑤“绿树村边合, ________。”(孟浩然《过故人庄》 )
⑥“问渠那得清如许, ________。”(朱熹《观书有感》 )
D . 讲仁德、守礼法、合道义,穷达有道、威武不屈,才称得上大丈夫。
( 5)对《与元九书》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首句引用孟子的话,统领全段,也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行事准则。
B . 作者写闲适诗是表达“兼济之志”,写讽谕诗是表达“独善之义”。
C . 白居易奉行孟子思想,认为大丈夫要做到独善其身、兼济天下。
D . 这栋建筑门窗的设计简洁却别具匠心。
4. ( 2 分)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猫》围绕中心叙写了三个故事,每个故事都以养猫的亡失为结局,都具有相对的完整性。三个故事又是 按作者对三只猫的喜欢程度排列的,构成一段家庭养猫的悲剧史。
第 1 页 共 13 页
B . 《鸟》的作者借对鸟的感受,抒发了对于自由、平等、幸福、生活的怀念、追求的感情。
第 6 页 共 13 页
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 1)文中说“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严肃的气氛”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文意用
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 2)下列句子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①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②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 3)最后一段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和“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分别有什么作用? ( 4)小弗郎士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11. (36 分)阅读《几生修得到梅花》 ,回答小题。 几生修得到梅花 李榕桦 ①在万紫千红的花的世界,梅花是最特立独行的一种。 ②江南的冬天还未过去,寒风肆虐,雪花纷飞,万木都在沉睡之中,而梅花却在这时,绽开一树树的花朵,向 人们报告着春之将至的讯息。她不管桃儿、杏儿们嫉妒的流言,也不贪图蜂儿、蝶儿们嗡嗡的追捧,孤傲豪迈地开 在漫天飞雪中,不畏严寒,独步早春。 ③怒号的狂风不是不想吹灭她的火焰, 漫天的大雪不是不想掩息她的娇媚, 而她却在凌霜斗雪中更加灼灼有神。 那纷纷扬扬从天而降的雪花,似乎成了他玉洁冰清的知音,心魂相印的伴侣。 ④在无锡梅园观赏过梅花, 走进梅花, 你会感到诗意像湖水一样漫上心头。 润如凝脂的红梅, 洁如瑞雪的白眉, 碧光盈盈的绿梅,明艳灿灿的黄梅,构成了一个缤纷多彩的梅的世界。小小的花朵似乎不受半点尘埃的浸染,宛若 悄然飘落凡尘的仙子,真正是冰肌玉骨。你若拿俗常的桃花、杏花和她们对照,越发显得梅花的脱俗。置身花下, 你会被随之而来的清幽的芳馨环绕,使你立刻想到“暗香浮动”。梅花的香气不像梨花、水仙花那样肥硕袭人,她 若有若无,清逸幽雅,它是那么婉约和内敛。观赏梅的枝干,姿态极美,有的疏影横斜,有的奇崛突兀,有的苍劲 朴拙,有的狂放洒脱。怪不得古人说“梅以形势为第一”。 ⑤最喜欢看那棵古梅,虬曲盘错,势如游龙。铁骨嶙峋、古朴苍劲的枝头,绽放着朵朵温润率真的红梅,那种
2010第一学期期末初预语文卷

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2010学年第一学期初预年级语文学科期末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 成绩_________一、基础知识积累:(共9分)(一)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拼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A、蹊.(xī)跷苔藓.(xiăn)B、乖.(guăi)巧缥.(piăo)缈C、花瓣.(pàn)弥.(mí)漫D、蛰.(zhé)伏堆砌.(qì)(二)下列成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A、飞黄腾达B、人情世顾C、滥竽充数D、津津有味(三)根据学过的课文,完成下列表格:(5分)二、文言文部分:(共23分)(一)古诗默写:(8分)1、春色满园关不住,。
(《游园不值》叶绍翁)2、,洪波涌起。
(《观沧海》曹操)3、独在异乡为异客,。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4、,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杜牧)5、,一览众山小。
(《望岳》杜甫)6、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彭端淑)7、,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8、天门中断楚江开,。
(《望天门山》李白)(二)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1、顾.不如蜀鄙之僧哉()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3、为.木兰之柜()4、宣王说.之()(三)阅读下列两篇文言短文,完成文后题目:(11分)(一)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二)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
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
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我能为之足。
”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取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1、上面两则故事都是古代寓言故事,第一则选自《韩非子》,题目是《》;第二则选自《战国策》,题目是《》(2分)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及反,市罢,遂不得履——(2)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3、郑人没有买回鞋子的原因是:“”(用文中的话回答)他的行为给我们一个启示:;而失掉酒的楚国人的所作所为也告诉我们的道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2010学年第一学期初一年级语文学科期末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第一部分阅读(60分)一、文言文阅读(32分)(一)默写(8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秋来处处割愁肠。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2、野旷天低树,____________________。
(《宿建德江》)3、桃李莫相妒,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梅》)4、_______________________,身世沉浮雨打萍。
(《过零丁洋》)5、为人性僻耽佳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6、日光下彻,影布石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石潭记》)(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1题(12分)卖油翁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7、本文作者是________(朝代)文学家_________(人名),在文学史上他与其他七位文人一起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
(3分)8、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2分)(1)尧咨善.射()(2)尔安敢轻.吾射()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2分)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对陈康肃“十中八九”的高超射技,卖油翁并不以为意,这从卖油翁的两个举动“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以及他说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中可以看出。
(填原句)(3分)11、请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口技(节选)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2、本文选自清朝的________(人名)所编的《_____________》一书,本单元另一篇描写民间技艺的文章《__________》,也出自该书。
(3分)1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2分)(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2)不能名.其一处也()14、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2分)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全文紧紧围绕“_______”字展开,文中前后两次清楚交代了极简单的道具,其作用是:(5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2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13分)老山界(节选)①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
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②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地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③“不要掉队呀!”④“不要落后做乌龟呀!”⑤“我们顶着天啦!”⑥大家听了,哈哈大笑起来。
⑦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
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⑧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
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
又等了一点多钟,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觉,明天一早登山。
⑨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
但就在路上睡么?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么?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
⑩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
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hān 然入梦了。
16、看拼音写汉字:hān然入梦( ) (1分)17、第①段中的“奇观”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18、选文中第①段、第⑦段都写到了“火把”,第①段描写“火把”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两处对于“火把”的描写都重点突出了__________的山势。
(2分)19、第⑨段“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句中的“这里”指的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在这里睡觉的原因是:(1)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20、节选的这段文字表现了红军战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1—24题(15分)最美好的礼物⑴这一年的圣诞节,保罗的哥哥送给他一辆新车做为圣诞节礼物。
圣诞节的前一天.保罗从他的办公室走出来时,看到街上一名男孩在他那闪亮的新车旁边走来走去,触摸它,满脸羡慕的神情。
⑵保罗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个小男孩,从他的衣着来看,他的家庭显然不属于自己这个阶层。
就在这时,小男孩抬起头来,问道:“先生,这是你的车吗?”“是啊,”保罗说,“我哥哥给我的圣诞礼物。
”⑶小男孩睁大眼睛:“你是说这是你哥哥给你的,而你不用花一角钱?”⑷保罗点点头。
小男孩说:“哇!我希望……”⑸保罗认为他知道小男孩希望自己也有一个这样哥哥。
但小男孩说出的却是:“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哥哥”。
⑹保罗深受感动,看着这个小男孩,然后他问:“要不要坐我的新车去兜风?”⑺小男孩惊喜万分地答应了。
⑻逛了一会儿之后,小男孩转身向保罗说:“先生,能不能麻烦你把车开到我家前面?”⑼保罗微微一笑,他理解小男孩的想法,坐一辆大而且漂亮的车子回家,在小朋友的面前是很神气的事。
但他又想错了。
⑽“麻烦你停在两个台阶前面,等我一下好吗?”⑾小男孩跳下车,三步两步跑上台阶,进入屋内。
不一会儿他出来了,并带着一个显然是他弟弟的小孩,因患小儿麻痹症而跛着一只脚。
他把弟弟安置在下边的台阶上,紧靠着坐下,然后指着保罗的车子说:⑿“看见了吗?就像我在楼上跟你讲的一样,很漂亮对不对?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
他不用一角钱!将来有一天我也要送你一部和这一样的车子,这样你就可以看到我一直跟你讲的橱窗里那些好看的圣诞节礼物了。
”⒀保罗的眼睛湿润了,他走下车子,将小弟弟抱到车子前排座位上,他的哥哥眼睛里闪着喜悦的光芒,也爬了上来。
于是三个人开始了一次令人难忘的假日之旅。
⒁在这个平安夜夜晚,保罗明白了一个道理:给予比接受更令人快乐。
21、第⑴段划线句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_____改成____。
(2分)22、第⑴段文字中,写男孩在保罗“闪亮的新车旁边走来走去,触摸它,”作者运用了人物的_________描写,联系下文思考,男孩此时内心想的是。
(3分)23、这个平安夜夜晚对三个人来说都是难忘的,也是快乐的,联系全文,说说他们快乐的原因:(6分)保罗感到快乐,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男孩感到快乐,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男孩弟弟感到快乐,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对于保罗来说,这个圣诞节他收到了三份“礼物”:(4分)第一份礼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份礼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份礼物是保罗从“给予”中感受到的快乐,“给予”不仅是送给他人的也是送给自己的最美好的礼物。
第二部分写作(40分)25、请以“只因有你”为题,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