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导游词

合集下载

福建少林寺导游词3篇

福建少林寺导游词3篇

福建少林寺导游词3篇推荐文章吉林长春电影制片厂导游词3篇热度:关于吉林雾凇的导游词3篇热度:吉林雾凇导游词3篇热度:巴丹吉林沙漠导游词热度:吉林长春景点导游词热度:福清市东张镇少林村的少林寺就是历史上记载的福建少林寺。

该寺起置年代最迟在唐文宗(837年)之前,毁于明中叶(1489年)之前,与河南嵩山少林寺有着渊源关系。

本文是福建少林寺的导游词,仅供参考。

福建少林寺导游词一: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们今天参观游览的是国家5A级景区、世界文化遗产、天下第一名刹、禅宗祖庭功夫圣地——少林寺!北魏太和十七年,孝文帝把都城从山西大同迁到了河南洛阳,来到洛阳后推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政策,同时也建造两件影响世人至今的工程:一是修建了龙门石窟,二是修建了少林寺。

当时跟随孝文帝一起来到洛阳城的有一位印度高僧——跋陀。

当时孝文帝在全国范围内为跋陀选址修建传法道场,跋陀站在洛阳的城门楼上遥望四方,东南方向群山之中隐隐有紫气升腾,最终找到这个地方就是在嵩山少室山七十二莲花峰围绕中的一小片平地,这个寺庙也因为位于少室山下的密林里面而得名——少林寺。

少林寺自建寺之初就是皇家寺庙,往来的又都是达官贵人加之皇帝不断的赏赐,所以少林从一开始就田产众多、富有异常。

在后来的封建王朝历史上又因为和政治分不开的关系,成为各大势力争相拉拢的对象。

很多人了解少林寺都是从83年李连杰演的那一版《少林寺》开始的,电影里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十三棍僧救秦王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原型是这样的:在隋末唐初,当时的中原地区有一位军阀叫王世充。

王世充相信一句话:得中原者得天下。

所以他在中原地区积极的向外扩张,我们都知道打仗的时候“兵马未动粮草要先行”,为了保证士兵在前线安心打仗,王世充就指示自己的侄子王仁则到各地搜刮粮食。

王仁则是一个比较聪明的人,他知道饱经战乱的中原地区普通老百姓手里是没有什么粮食的,他们可是依靠吃草根树皮存活的;乡绅富户吧粮食你搜一次可以、两次也可以、那三次四次呢?他们家里保存下来的粮食也是家人的活命粮,不可能全部交出来;所以他想到了少林寺——关于当时的少林寺有这样一句话来形容她“少林土地大无边,北到黄河南到山”,意思是当时的少林寺土地很多,从登封北面的黄河开始一直到南面的山(不是大家今天看到的嵩山,而是现在河南省版图最西南方南阳那里的伏牛山)中间这么一大片广袤的地方只要见山的地方都归少林寺所有。

登封少林寺导游词

登封少林寺导游词

登封少林寺导游词【篇一:河南嵩山少林寺导游词】河南嵩山少林寺导游词各位团友,大家都一定听说过“中国功夫冠天下,天下武功出少林”。

的确,在许多人看来,少林寺就是中国武术的代名词。

它也因此成为海内外人士心目中的武术圣地。

但是,大家知道吗?由北魏孝文帝元宏始建于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的少林寺,因为迦牟尼的第二十八代佛徒菩提达摩在此首传禅宗的缘故,而被尊为“禅宗祖庭”。

已有1600余年历史的少林寺以其精湛的少林功夫和古老的佛教文化名扬天下。

今天,就请大家和我一起,近距离的体验这一神秘的东方古刹!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少林寺的常住院。

常住院是少林寺的核心,是主持和尚和执事僧进行佛事活动的地方,总面积三万多平方米,为七进建筑,遵循我国传统的寺庙建筑布局。

现在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山门,就是少林寺的大门,依佛经言,应作“三门”。

,三门即三解脱门简称,称寺院大门为三门,取其入道之义。

为面阔三间、进深两间的单檐歇山式建筑,门额上的“少林寺”三字是清康熙皇帝亲书。

过了山门,我们看甬道两侧有多品碑刻,人称少林寺碑林,这些都是唐宋以来的著名原始碑刻。

碑林东侧是慈云堂旧址,现为少林寺碑廊,少林寺碑林和碑廊共计有碑刻108块。

它们共同记载着千年古刹的兴衰状况,在历史、雕刻、艺术方面也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碑林的西面是锤谱堂,这里回廊一周42间,它用泥塑和木雕等形象地展示了少林寺武术的缘起、发展、练功、精华套路、国防功能、僧兵战迹、武术活动等内容,共陈展14组216个锤谱像。

有坐禅、跑经绕佛、八段锦、小红拳、大红拳、六合拳、通臂拳、罗汉拳、昭阳拳、十三棍僧救秦王、小山和尚持帅出征、月空法师平倭寇以及俗家弟子习拳练武等内容。

俗话说:锤谱堂里五分钟,出来一身少林功。

像不像,三分样,大家可以比照这些塑像姿势,练习练习。

我们现在看到是第二进建筑天王殿,天王殿的原建筑于1928年被军阀石友三烧毁。

这是1982年重修的,殿门外的两大金刚,传为“哼”、“哈”二将,职责是守护佛法。

导游词少林寺的僧侣生活

导游词少林寺的僧侣生活

导游词少林寺的僧侣生活大家好,欢迎来到少林寺!我是您的导游,今天将带领大家了解少林寺的僧侣生活。

少林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山林之间,是中国佛教中最著名的寺庙之一。

这里既是佛教圣地,更是中国武术的发源地。

让我们一起探索少林寺的神秘世界吧!一、少林寺的历史与传承少林寺创建于公元495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它是由印度僧人达摩创办,传承了印度梵天教义,发展出了中国少林禅宗。

少林禅宗倡导修身养性,修行中兼修武术,强调将身心与自然融为一体。

二、僧侣的修行与生活1. 法事与禅修在少林寺,僧侣每天都有多个法会,包括诵经、念佛、打坐等仪式。

这些法事有助于僧侣静心修行,提升内心境界。

禅修是僧侣最重要的修行方法之一,通过打坐、观想等方式,让自己达到心无杂念、空灵澄明的境地。

2. 武术与身体训练少林寺以武术闻名于世,众多僧侣都是武术高手。

他们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学习少林拳、器械、套路等各种武艺,使自己拥有强健的体魄和出色的武术技能。

这些武术训练也是僧侣修行的一部分,有助于锻炼身心,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

3. 日常生活与弘法事务僧侣们的日常生活十分简朴,遵守寺院规定,按照特定的时间安排进餐、休息和各种仪式。

他们一心向佛、无私奉献,承担起弘法事务,传承佛教教义,为人们提供精神寄托和指导。

三、僧侣的修行心态与人生哲学1. 空性观念少林寺的僧侣注重修心养性,通过禅修等方法,让自己认识到凡事皆空,超脱于物质世界的束缚,达到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2. 忍辱负重修行的过程中,僧侣需要承受各种困苦与考验,他们通过忍辱负重的精神,培养出坚强的意志和坚韧的毅力,从而提升自己的修行境界。

3. 慈悲心与利他精神作为佛教徒,僧侣们以慈悲心为本,以利他精神为导向。

他们乐于助人,关怀社会,倡导和平与协调,积极投身于各种慈善事业。

四、参与与体验僧侣生活的方法1. 体验僧侣生活想要亲身感受僧侣的修行生活,您可以选择参加少林寺的禅修体验项目。

在这个项目中,您将被指导进行禅修和武术训练,近距离感受僧侣们日常的修行状态。

导游词了解少林寺的僧侣生活

导游词了解少林寺的僧侣生活

导游词了解少林寺的僧侣生活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的少林寺!我是您的导游,今天我将带领大家一起了解少林寺的僧侣生活。

一、悠久的历史少林寺建于公元495年,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佛教寺庙之一。

寺内传承了千年的忍辱负重、勤学苦修的传统。

少林寺以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僧侣生活方式而闻名。

二、僧侣的修行生活少林寺的僧侣生活严格遵循佛教教义和少林功夫哲学。

每天清晨,僧侣们会早起进行晨间课程,包括念经、禅修和武术训练。

晨间课程的目的是培养身心平衡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三、禅修与内省禅修是少林寺僧侣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僧侣们通过深入内省和冥想来寻求智慧和内心的平静。

他们每天花费数小时进行禅修,以培养专注力和修身养性。

四、武术与身体训练少林寺以其独特的武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僧侣们通过武术训练不仅锻炼身体素质,还将其视为道德修行的方式之一。

他们练习形意拳、七十二绝技等传统武术,并通过武术的智慧和道德规范来引导自己的生活方式。

五、清心寡欲的生活态度少林寺的僧侣生活以清心寡欲为核心价值观。

他们在寺院中过着简朴的生活,每个人只拥有最基本的物质需求。

此外,他们注重生活的节俭和谦逊,将修行与生活紧密结合。

六、义工与慈善活动少林寺的僧侣们一直以来都非常积极地参与各种社会慈善活动。

他们为贫困地区提供帮助,与当地社区建立联系,并开展义工活动。

这是他们践行佛教教义、回馈社会的重要方式。

七、传统与现代尽管少林寺保持了悠久的传统,但也适应了现代社会的需求。

寺内建立了多个用于传授佛法和武术的学院,培养了一批批的僧侣和武术传人。

同时,少林寺也以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吸引了众多游客。

总结:少林寺的僧侣生活承载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传统。

他们通过禅修、武术和清心寡欲的生活态度,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他们积极参与慈善活动,并致力于传承少林文化。

如果你对少林寺的僧侣生活感兴趣,我相信你一定会在此次旅行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感谢大家的聆听,接下来我们将进入少林寺的寺庙区,一同领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价值。

5篇介绍河南嵩山少林寺的导游词范文

5篇介绍河南嵩山少林寺的导游词范文

河南嵩山少林寺是中国佛教禅宗的重要寺庙之一,也是中华武术的发源地之一。

每年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学习和探索历史。

下面为您介绍五篇关于河南嵩山少林寺的导游词范文。

篇一:各位朋友,欢迎来到嵩山少林寺。

它是中国佛教禅宗和武术的发源地,被誉为“天下功夫之祖”。

少林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500多年前的北魏时期,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宝贵文化遗产的古寺。

少林寺的文化特点是佛教与武术的结合,这也是少林寺的独特之处。

在佛教影响下,寺庙的建筑群具有典型的中国佛教建筑风格,庭院式的布局,建筑结构稳重,虔诚、严谨的寺庙艺术深受游客们的追捧。

而沿着山路走上前去,展现在眼前的则是辉煌灿烂的武术文化。

少林寺以其招牌的“少林功夫”远近闻名。

这里有着独特而精细的武术文化,少林寺的僧人们从事历代传承下来的技术,保留了原始、传统而不失时代感的功夫。

何书记专家教授嵩山少林寺的功夫,方便了嵩山少林寺曾经一度遗忘的功夫都得到了发扬光大。

河南嵩山少林寺是一个继承、发展和传承中国功夫文化的场所,是中国武术文化的代表之一。

嵩山少林寺博物馆是游客们了解功夫文化和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

博物馆以“少林功夫、少林武术、少林僧侣、侠义精神以及国际友好”等为主要内容,结合文物、史料、图片等,展现了少林寺历代僧人的功夫、机关兵器、八卦掌、太极拳、气功、拳术、毒龙、擒敌拳、狮子舞、霹雳手等众多武术门派。

通过博物馆的参观,游客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底蕴,更深刻地了解少林功夫和中国武术。

感谢你们的到来,希望这次讲解能够让你们更好地了解嵩山少林寺的历史文化和传承精神。

篇二:嵩山少林寺是一个有着近1500年历史的儒佛道三教合一之地,是中国文化和信仰的重要中心之一,同时也是中国武术和功夫的发源地。

欢迎大家来到嵩山少林寺,感受来自文化、历史和武术的美妙魅力。

少林寺的武术文化闻名于世。

从古代战争时的大刀、战斧、长枪到现代的内家拳、少林拳、洪拳、五福拳等,都是源自于嵩山少林寺。

2024年少林寺导游词沿途讲解(16篇)

2024年少林寺导游词沿途讲解(16篇)

2024年少林寺导游词沿途讲解(16篇)欢迎来到少林寺大门广场,这里是少林寺的正门,也是古代武术的发源地之一。

在广场上,您可以看到许多武术学员正在练习拳法和武器技巧。

2. 客堂这是少林寺的客堂,是接待来宾和学员的地方。

在这里,您可以看到传统的木雕和香炉,感受到少林寺的宗教氛围。

3. 禅房少林寺的禅房是僧侣们修行和冥想的地方。

禅房非常宁静,是寺内最神圣的地方之一。

4. 练武场这是少林寺练武场,武术学员在这里进行日常训练。

您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武术表演和实战训练。

5. 塔林少林寺的塔林是许多古代佛教经典的存放地。

塔林共有七层,每层都有不同的装饰和雕刻。

6. 卧佛殿这是少林寺的卧佛殿,里面供奉着一尊牟尼佛卧像。

卧佛殿是寺内最庄严的场所之一。

7. 少林功夫馆这是少林功夫馆,是专门为外来学员提供武术培训的地方。

在这里,您可以学习到真正的武术技艺。

8. 客房少林寺的客房是为前来参观的游客和信徒提供住宿的地方。

客房内设施齐全,环境幽静。

9. 精舍这是少林寺的精舍,是僧侣们修行和居住的地方。

在这里,您可以感受到佛教文化的浓厚氛围。

10. 经堂经堂是寺内藏经和传授佛法的地方。

在这里,僧侣们会诵经和进行佛教教诲。

11. 佛殿少林寺的佛殿是供奉佛祖的地方。

殿内供奉着许多佛像和经文,是信徒们祈福和参拜的场所。

12. 石经院这是少林寺的石经院,里面存放着许多古代的佛经石刻。

石经院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13. 后殿少林寺的后殿是僧侣们修行和瑜伽冥想的地方。

殿内有许多法器和佛教壁画。

14. 森林少林寺周围有许多茂密的森林,这些森林是寺内僧侣们日常行走和修炼的地方。

15. 山门这是少林寺的山门,寺内的重要建筑和道路都从这里开始。

山门是寺内风景最美的地方之一。

16. 清音池清音池是少林寺内的一处湖泊,寺内僧侣们常常在这里洗浴和修行,池水清澈见底,景色宜人。

17. 龙门少林寺的龙门是一座古老的牌坊,是寺内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传说在龙门内参悟了武学精髓的人,将会有所突破。

洛阳少林寺导游词5篇

洛阳少林寺导游词5篇

洛阳少林寺导游词5篇洛阳少林寺导游词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导游,就有可能用到导游词,导游词具有注重口语化、精简凝练、重点突出的特点。

那么导游词应该怎么写才更有条理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洛阳少林寺导游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洛阳少林寺导游词1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中州旅行社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王导,首先我代表旅行社的全体员工欢迎大家的到来!坐在我旁边的这位就是我们的司机王师傅,王师傅有着丰富的驾驶经验,接下来的旅途中将由我和王师傅共同为大家服务,如果有什么不周之处还请大家多多包涵。

俗话说:‘相聚既是缘分!”在这里,我希望大家能够珍惜这份情谊,在相聚的日子里,能够相互关心,相互爱护,为这段旅途留下一段美好而难忘的回忆!接下来我把今天的行程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现在我们正行驶在郑少高速公路上,大约需要三个半小时,我们就到达了今天的目的地---河南登封少林寺。

现在,我先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河南的概况。

可能大家都知道,古时呢,把天下分为九州,河南为豫州,独具九州之中,故称“中州”。

而现在许多河南人喜欢把行、可以等词汇说成是中就来源于这里了。

全省土地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分17个省辖市,下辖88个县和21个县级市,省会为郑州。

河南不仅平原辽阔、气候湿润、土质肥美堪称我国农业大省,而且还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经济逐渐迅速发展。

交通方面,中国铁路网的两条中轴线路——陇海线和京广线分别从东至西、从南至北从河南的中部通过,郑州是全国铁路网的中心。

另外,河南还是国家重要公路、航空线的贯通之处,是南来北往,西去东行的必经之地。

因此,不论陆路或空中交通,河南与全国各地的社会、经济、文化联系都十分方便,处于全国交通辐辏的中心地位。

此外,河南还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就建都在阳城镇,也就是现在的登封告成镇,还有距今八千多年的新政裴里岗化,三千多年的隞都以及仰韶文化、二里头文化、大河村遗址等。

河南少林寺介绍导游词

河南少林寺介绍导游词

河南少林寺介绍导游词说起少林寺,大家可能知道更多的是少林功夫。

如果说是少林功夫展示了少林的外在魅力,“禅宗”则让少林寺充满了神秘的。

少林寺面对少室山,背依五乳峰,群山环抱,宝塔点缀,翠柏满院,四季常青,红墙绿瓦,金碧辉煌。

寺前少溪河水迂回曲折潺潺流过,景色清幽,风景宜人,是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嵩山少林寺导游词,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嵩山少林寺导游词1尊敬的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邮电国旅的导游员___,很高兴能够陪同大家游览少林寺,我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大家提供一个舒适、愉快的旅程。

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与配和,大家有什么问题和要求请尽管提出来,我将尽力给予解答和满足,预祝我们合作愉快,路途顺利!谢谢大家!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为什么少林寺这么出名呢?有两个原因:就是“禅”和“武”第一,它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发源地。

禅宗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的派别,它融合了中国本土的宗教和儒家思想的一部分内容而形成的,对中国文化有深远的影响。

“禅”,就是安定、排除杂念的意思,禅宗的宗旨就是明心见性,四大皆空。

尤其它提倡平常心,禅宗有句俗语:“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坐。

”只要心中有佛,行、住、吃、坐、卧都是在修佛。

平平淡淡也是真嘛! 少林寺闻名于世的第二个原因就是武术。

大家都知道天下武术出少林。

中国是武术的故乡,具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武术形成了南北两大派,内外两家,少林武术是被公认的武术正宗之一。

看过《少林寺》这部电影的朋友都知道少林武僧武艺惊人,在一些武侠小说中也曾出现过少林派。

那麽,少林寺是怎麽形成的呢?它和禅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禅宗主张静坐修心,坐得久了身体就会困乏。

另外,当时少林寺建在深山密林丛中,经常有野兽出没,为了能够防身,强身健体,达摩就创造了一套体操,传授给弟子们。

现在的武功又融进了各大武术派系的精华,成为名振天下的少林武功,我们今天参观少林寺,一是领悟“禅”,二是欣赏“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位游客:大家好!现在我们是在驶往少林寺的途中,在到达目的地之前,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少林寺的概况。

想必大家都看过《少林寺》这部影片吧?片中少林弟子精湛的武艺及少林寺庙古朴的风味一定给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自从这部影片一炮打红,少林寺名声大振,海内外游客络绎不绝,近年来我们河南以武为媒,大力发展旅游,每两年还举办一次“少林国际武术节”,不仅吸引海外众多武术团体前来参加,还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少林寺位于登封市西北约13公里处的嵩山西麓,公元495年,北魏孝文帝为安顿印度僧人跋陀传播佛教而建此寺,因为它坐落在少室山的密林从中,所以得名“少林寺”。

32年之后(527年),另一位印度高僧达摩到少林寺,他信奉大乘佛教,主张普渡众生,他在少林寺广集信徒,首传禅宗,后来,禅宗播及全国,少林寺被称为禅宗的祖庭。

隋末唐初,少林寺因13棍僧救助唐王李世民有功,收到朝廷推崇,少林武术从此名扬天下,寺院也发展很快,号称“天下第一名刹”,这些就是少林寺出名的原因,如果用两个自来概括,就是“禅”和“武”。

禅宗是佛教中一个重要的派别,他是融合了中国本土的宗教和儒家思想而形成的,对中国文化影响很大。

“禅”就是平常心,情不附物,排除一切杂念,不执着的意思。

有一个故事很能说明这个道理,赵州禅师一生去游天下,传播禅法,他自己说:“小孩子如果能胜过我,我便拜他为师,老人如果不如我,我便教诲他。

”一天,一批僧人前来礼拜,赵州问其中一位“你到这儿来过吗?”“来过”。

赵州说:“吃茶去。

”又问第二位,回答说:“我还没来过.”赵州也说:“吃茶去。

”院主就不明白了,问师父,来过的没来过的,你为什么都叫他们吃茶去?赵州禅师仍说:“吃茶去!”这就是说,禅在日常生活之中,禅不是学来的,是悟出来的,挑水砍柴,吃饭喝茶,无不有禅机。

日常生活中的平常心,淡泊宁静的情怀,才是人生的真谛,这时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

好,刚才我们所讲的是禅的意思,那么禅宗的修行方法是什么呢?对,是静坐修心,就是面壁静坐来排除杂念,传说禅宗初祖达摩经面壁9年,以至他的影子深印在对面一块石壁上。

可是一个人坐的久了自然会很疲乏,精神不振,于是达摩就创造了一套体操,教给徒弟们锻炼身体,当时少林寺地处深山老林,野兽出没,所以又加进了一些实战招术来防身,经过千百年的演变,又融进了中国各大武术门派的精华,就行成了独一无二名震天下的少林武术了。

咱们今天到少林寺,一是领悟“禅”,二是欣赏“武”,相信在游览之后大家不但会了解佛教禅宗,也会来个三招两式的。

好,少林寺的概况就为大家介绍到这儿,关于少林寺常住院的情况待会到了之后,再为大家作详细的讲解。

好,游客们,少林寺马上就要到了,请大家携带好自己的物品,准备下车。

少林寺导游词各位来宾,我们现在要去参观游览的地方就是中国禅宗发源地-----少林寺。

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由孝文帝元宏为安顿印度僧人跋陀而依山辟基创建,因其座落于少室山密林之中,故名“少林寺”。

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释迦牟尼的第二十八代佛徒菩提达摩历时三年到达少林寺,首传禅宗,影响极大。

因此,少林寺被世界佛教统称为“禅宗祖庭”,并在此基础上迅速发展,特别是唐初十三棍僧救驾李世民后得到了唐王朝的高度重视,博得了“天下第一名刹”的美誉。

现在的少林寺不仅因其古老神密的佛教文化名扬天下,更因其精湛的少林功夫而驰名中外,“中国功夫冠天下,天下武功出少林”。

这里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少林武术也是举世公认的中国武术正宗流派。

少林寺景区还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2007年,少林寺景区被国家旅游局首批认定为我国目前最高级----5A级旅游区。

少林寺景区包括少林寺常住院、塔林、初祖庵、二祖庵、达摩洞、十方禅院、武术馆等主要旅游景点。

现在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少林寺常住院。

少林寺常住院是少林寺的核心,是主持和尚和执事僧进行佛事活动的地方,总面积三万多平方米,为七进建筑。

现在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山门山门就是少林寺的大门,这是清代建筑,一九七五年翻修,门额上的“少林寺”三字是清康熙皇帝亲书,上有“康熙御笔之宝”方印一枚。

山门殿台阶下两侧的石狮是明代刻立的,即显示了佛门的气派,又象征着镇邪与吉祥,山门外两侧还有明代嘉靖年间建造的东西石坊各一座。

大家看,山门殿佛龛中供奉的是大肚弥勒佛又称迎宾佛,他慈眉善目,笑迎你们的到来。

我们把弥勒佛称为“端庄庄重山门喜看世间光辉照,笑哈哈迎来人祝福极乐无穷”。

山门殿佛龛后面供奉的是韦驮菩萨,人称护法金刚,它手持金刚宝杵,保护寺院佛、法、僧三宝的安全。

我们看山门甬道两侧有多品碑刻,人称少林寺碑林,这些都是唐宋以来的著名原始碑刻。

碑林东侧是慈云堂旧址,现为少林寺碑廊,它不仅记载着寺院的兴衰状况,而且在历史、雕刻、艺术方面,也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少林寺碑林和碑廊共计有碑刻108通。

碑林的西面是锤谱堂,这里回廊一周42间,它用泥塑和木雕等形象地展示了少林寺武术的缘起、发展、练功、精华套路、国防功能、僧兵战迹、武术活动等内容,共陈展14组216个锤谱像。

有坐禅、跑经绕佛、八段锦、小红拳、大红拳、六合拳、通臂拳、罗汉拳、昭阳拳、练基本功、十三棍僧救秦王、小山和尚持帅出征、月空法师平倭寇以及俗家弟子习拳练武等。

俗话称:锤谱堂里五分钟,出来一身少林功,大家比照这些塑像姿势就可以练习少林功。

天王殿我们现在看到是第二进建筑天王殿,天王殿的原建筑于1928年被石友三烧毁。

这是1982年重修的,殿门外的两大金刚,传为“哼”、“哈”二将,职责是守护佛法。

大殿内侧塑的是四大天王,又称四大金刚,它们的职责是视察众生的善恶行为,扶危济困、降福人间。

人们根据四大天王的组合特点,寓意“风调雨顺”。

大雄宝殿是全寺的中心建筑,是僧人进行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该殿和天王殿一样在1928年被军阀石友三烧毁。

这是1985年重建的。

该殿是面阔五间的重檐歇山式建筑。

殿内正中供奉的为现世佛----释迦牟尼如来佛,左为过去佛----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右为未来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殿内东西山墙悬塑的是十八罗汉,屏墙后壁悬塑的是观世音。

少林寺大雄宝殿与其它寺院大雄宝殿的不同之处在于这里的三世佛左右各塑有站像达摩祖师和被称为少林寺棍术创始人的紧那罗王。

另外,在该殿中间有两根大柱下还有麒麟雕像,预示了禅宗佛教是完全汉化的中国式的佛教。

大雄宝殿前两侧的建筑为钟、鼓二楼,东南为钟楼,西南为鼓楼,原建筑毁于1928年的兵火,1994年进行了重修,它们是寺院的固定建筑。

我们常说的“晨钟暮鼓”是寺僧起居和进行佛事活动的一种信号。

钟楼前这块碑刻为《皇帝嵩岳少林寺碑》俗称《李世民碑》,它刻立于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

正面是李世民告谕少林寺上座寺主等人的教文,表彰了少林寺僧助唐平定王世充的战功,右起第五行有李世民亲笔草签的“世民”二字,碑刻“太宗文皇帝御书”七个大字系唐玄宗李隆基御书。

背面刻的是李世民《赐少林寺柏谷庄御书碑记》,记述了十三棍僧救秦王的故事,也是影片《少林寺》拍摄的历史依据。

《李世民碑》的北边是《小山禅师行实碑》,记述了少林寺曹洞宗第24代传法禅师的经历和重振少林禅宗的功德。

它的背面是《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碑》,上面刻有佛、道、儒三教混元图像,此碑反映了嵩山是佛、道、儒三教荟萃之地,体现了三教合流的重要思想。

再往北我们看到的是清乾隆15年(公元1750年)刻立的《乾隆御碑》。

碑文是一首五言诗:明日瞻中岳,今宵宿少林,心依六禅静,寺据万山深,树古风留籁,地灵夕作阴,应教半岩雨,发我夜窗吟。

大雄宝殿东侧的殿宇是紧那罗殿,重建于1982年,内塑的紧那罗王是少林寺特有的护法神。

这里展示了紧那罗王的报身、法身、应身三种不同的形象.大雄宝殿西侧与紧那罗殿相对的是六祖堂。

是1982年重建的,殿内正面供奉的是大势至菩萨、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两侧供奉的是禅宗初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灿、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人称六祖拜观音。

六祖堂的西壁是大型彩塑“达摩只履西归图”。

藏经阁又名法堂,明代所建,毁于1928年,1994年重建,它是寺僧藏经说法的场所。

内供少林寺的一位缅甸国弟子于1996年揖赠的汉白玉卧佛像一尊。

在藏经阁月台下有一口大铁锅,是明代万历年铸造的,据说是当时少林寺和尚用来炒菜用的小锅,从这口锅内可以想象到少林寺复当时的昌盛与繁荣。

藏经阁东西两厢分别是东禅堂、西客堂,东禅堂是供僧人坐禅的地方,西客堂现为接待宾客的场所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少林寺景区旅游,我是导游**希望大家在少林寺中,参禅拜佛,习武学拳,学有所得,拜有所获,预祝大家玩得开心、过的愉快。

在参观之前我要向大家提两个问题,游览结束后回答正确的朋友将会有神秘礼品相赠:1、中国禅宗的创始人是谁?2、少林寺和其他寺院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深山藏古寺,碧溪锁少林”,由康熙皇帝题写山门匾额的少林寺,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是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为安顿印度高僧沙门跋陀而建,因为于少室山的密林深处故名少林寺。

山墙上的禅武两字是对少林寺是禅宗祖庭、少林武术的注解,禅为魂,武为衣,习武修禅、以禅入武,禅武双修,“进则护寺报国救众生,退则参禅习武修道行”。

进入山门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肚弥勒佛,又称迎宾佛,他慈眉善目欢迎大家的到来“端庄庄重山门喜看世间光辉照,笑哈哈迎来人祝福极乐永无穷”,一幅对联代表了只有平常心,用满面笑容来接待一切大众,才有资格入佛门。

来到背后是韦陀菩萨手持金刚宝杵,保护寺院的佛法僧三宝。

走到甬道上,在东侧是碑廊,少林寺自建寺以来有1511年的历史,在其中的108通石碑中既记载了南北朝、隋、唐、元、明、清的盛世,也有隋末、元末、明末、清末、民国、文革的焚毁与劫难,其中在1928年军阀石友三火烧寺院40余天,烧毁的是地面的建筑,而少林的禅武精神扎根于嵩山,扎根于全国人民的心目中。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栋建筑是天王殿,面前这两尊是警卫佛,传说佛出行有500随从,而主要就是这两位密迹金刚和那罗延金刚,不过人们根据《封神演义》中的戏言和他们的口型,称两位金刚为哼哈二将,少林武僧练功时发出的哼哈的声音就源于此。

里面供奉的四大天王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光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职责是扶危济困,降福人间。

手中的法器代表了风调雨顺,这也代表了封建农业经济下人们最朴实的愿望。

“锤谱堂里五分钟,出来一身少林功”,现在我们来到了锤谱堂。

这里共有4组216个锤谱象,用泥塑木雕形象地展示了少林武术的缘起,发展、练功,精华套路、国防功能、僧兵战绩等内容,有坐禅、跑经绕佛、八段锦、小红拳、大红拳、六和拳、通臂拳、罗汉拳、昭阳拳,瞧大家伙儿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不妨趁热打铁学俩手正宗的少林功夫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