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用型马铃薯施肥试验初报

合集下载

马铃薯配方施肥肥料利用率试验报告

马铃薯配方施肥肥料利用率试验报告

马铃薯配方施肥肥料利用率试验报告周玉红Z h o n g f e i n o n g y a o一、试验点概况东乡族自治县最高海拔2664m 、最低海拔1736m ,平均海拔2199.5m 。

东乡族自治县属温带半干旱气候。

气候干燥,冬长夏短,四季分明,无霜期年平均138d ,年均气温6.4℃,降水量在350mm 左右,年蒸发量高达1387mm ,日照时数2500小时以上。

试验点位于东乡县坪庄乡结构村,土壤为中壤质黑垆土,试验点土壤理化数据:pH 值8.64、有机质11.2g/kg 、全氮0.59g/kg 、有效磷4.8mg/kg 、速效钾127mg/kg 。

二、试验材料1、试验作物:马铃薯,品种为青薯9号,播种量为150kg/667m 2,播种前草木灰拌种,种植密度4000株/667m 2。

2、试验肥料氮肥为尿素(46%),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生产;磷肥为普通过磷酸钙(12%),甘肃白银虎豹化工有限公司生产;钾肥为硫酸钾镁(24%),青海中航资源有限公司生产。

三、试验方法1、试验方案配方施肥采用的肥料配方数据为:N13.8kg/667m 2,P 2O 58.4kg/667m 2,K 2O12kg/667m 2。

各处理的氮磷钾肥作为基肥一次施入土壤,后期不再追肥。

每个处理重复3次,随机排列,小区面积30m 2(5m*6m )。

2、样品采集土壤样品:播种前取0~20cm 混合土样,每个试验按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采集一个混合样即可,同时填写采样标签。

植株样品:马铃薯样品包括块茎、茎叶等部分,每区采样点不应少于10个(每点至少1株)。

3、分析测试土壤分析项目:pH 、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

植株、籽粒分别进行分析,分析项目:全氮、全磷、全钾。

植物测试:硫酸—过氧化氢消煮,全氮采用蒸馏滴定法测定;全磷采用钒钼黄比色法测定;全钾采用火焰光度法测定。

4、田间管理马铃薯大田种植,播种前马铃薯用草木灰拌种,用人工穴播的方式播种,行距60cm ,株距27.8cm ,亩保苗4000株/667m 2。

早春菜用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早春菜用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益, 提 高 渭 河 川道 区 马铃 薯 生 产 水平 , 加 快 马铃 薯 产 业 化 发展 步 伐 , 特 设 置 了该 试 验 。试 验 结果 表 明 , 脱毒克新二号、 费鸟 瑞 它分 别 较 对照( 鸟兰浩特 ) 增产 5 5 . 0 %、 3 1 . 8 %, 单株 结 薯 、 产量、 抗病性 等综合性状显著 高于定薯一号及 对照鸟 兰浩特 , 可在 甘 谷 县 渭 河 川 道 高
产 高 水 肥 栽 培 区大 面 积 推 广 种 植 。
关键词 : 马铃薯 ; 品种 ; 试 验
中图分 类号 : ¥ 1 3 1 + . 1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3 — 6 9 9 7 ( 2 0 1 6 ) 2 8 — 0 0 8 8 - 0 2
甘 谷 县 渭 河 川 道 区人 多 地 少 , 土层深厚 , 渭河水常 年畅流 , 水源充 足 , 属高产 高水肥 双季栽 培区 , 是 甘 谷 县 马 铃 薯 产 业 规 划 的早 熟 菜 用 马 铃 薯 生 产 基 地 核 心 区 域 , 栽 培 模 式 为 早 春 地 膜 覆盖栽 培早熟 菜用 马铃薯马铃 薯 , 夏复种 大葱 、 蒜苗 、 大 白菜 , 常年种植面积 0 . 3万 h m2 左 右 ,早 春 菜 用 地 膜 马 铃 薯 种 植 是 甘 谷 县 渭 河 川 道 区 农 民的主 要经 济 来源 之一 。近年 来 , 因 市场 导 向 东淄博天力农化 有限公司生产 ) 2 k g 进行 土壤处理 , 预 防蛴 螬 、 金针虫等地下害虫 , 保证鲜薯质量 。 1 . 3试 验 方 法 试验采用 随机区组排列设计 , 三 次 重 复 。 四 周 种 植 2垄 保 护行 , 小 区长 6 . 4 m, 宽4 . 3 n l , 小 区面积 2 7 . 5 n l 。采用单垄双行 种 植 ,垄 距 0 . 8 n l ,株 距 0 . 3 3 n l ,设 计 密 度 5 0 5 3株 / 6 6 7 r l l , 于

马铃薯“3414”肥效试验初探

马铃薯“3414”肥效试验初探

马铃薯“3414”肥效试验初探摘要通过“3414”试验探讨马铃薯、氮、磷钾不同施肥水平下的肥效及最佳配比,结果表明:马铃薯最佳配方为施N 240kg/hm2、P2O5 60kg/hm2、K2O 300kg/hm2,其产量为22 818.2kg/hm2;肥料利用率为18.0%,比习惯区提高6.8%;产值为34 227.30元/hm2、肥料成本为3 168元/hm2,比习惯净增收3 492.15元/hm2。

关键词马铃薯;3414;配方施肥;肥效马铃薯产量高、易于储运,春季上市可丰富我国北方的蔬菜市场,往往价格不菲,是闽南地区良好的冬种品种之一,近几年来栽培面积不断扩大,2007年漳浦县栽培面积达1 300hm2以上。

因此,探讨马铃薯的合理施肥模式对促进农民增收具有指导意义。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试验地。

试验地设在漳浦县石榴镇梅西村的田块,位于东经117°18′45″、北纬24°22′04″,地形属冲积平原,海拔高度5m;土壤类型为灰沙泥田,成土母质为河流冲积物,土壤质地为轻壤,其土体构型为A-P-W1-W2,土壤各发生层养分含量见表1。

1.1.2肥料。

氮肥用尿素(N 46%),三明产;磷肥用过磷酸钙(P2O5 12%),厦门厦化产;钾肥用硫酸钾(K2O 50%),加拿大产;复合肥为挪威复合肥(16∶16∶16)。

1.1.3马铃薯品种。

供试品种为紫花851。

1.2方法本试验采用“3414”部分实施试验,3个因素(氮、磷、钾)、2个水平、3次重复、6个处理优化的部分实施试验。

其中2个水平的含义为:0水平指不施肥;2水平是指拟推荐的最佳施肥量。

试验每个区组有6个处理小区,即:无肥区、习惯施肥区、配方施肥区、无氮区、无磷区、无钾区,3次重复,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区组内土壤、地形等条件应相对一致。

试验3个区组共有18个处理小区,小区面积22m2,每小区2畦,畦带沟宽1.1m、畦长10m。

马铃薯应用微生物肥肥效试验小结

马铃薯应用微生物肥肥效试验小结

马铃薯应用微生物肥肥效试验小结摘要:在马铃薯生产中应用微生物菌剂作基肥,并进行菌肥叶面喷施,结果表明,该微生物菌肥能够有效促进马铃薯出苗、增加产量。

关键词:微生物菌肥马铃薯肥效为探讨微生物菌肥(蔬菜专用型,200亿个活菌/g可湿性粉剂)及微生物菌剂(1 kg装粉剂、2亿个活菌/g)在马铃薯生产中的肥效及增产效果,本人于2009年12月至2010年4月在洛江区农科所蔬菜基地进行马铃薯应用微生物菌肥的肥效试验。

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一、试验材料1.蔬菜种类:克新3号马铃薯。

2.微生物菌肥:微生物菌剂(1 kg装粉剂、2亿个活菌/g)、微生物菌肥(蔬菜专用型,200亿个活菌/g可湿性粉剂)。

二、试验设计和方法设两个处理,三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长7m、宽1.2m,面积8.4m2。

试验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日常管理工作和大田一样,于2009年12月19日结合整地施入微生物菌剂(1 kg装粉剂、2亿个活菌/g)作基肥,26日播种。

待齐苗后分三次喷微生物菌肥(蔬菜专用型,200亿个活菌/g可湿性粉剂)(即2010年1月29日、3月5日、3月23日三次),2010年4月22日收获时统计试验数据。

处理1:施用微生物菌剂(1 kg装粉剂、2亿个活菌/g)1次,3个处理区合计用微生物菌剂(1 kg装粉剂、2亿个活菌/g)151.2克,加细土拌匀撒施;喷微生物菌肥(蔬菜专用型,200亿个活菌/g可湿性粉剂)三次,用微生物菌肥(蔬菜专用型,200亿个活菌/g可湿性粉剂)1.6克(按每亩次40克,3×8.4 m2处理区合计用1.6克),兑水稀释700~750倍,在叶片上均匀喷雾。

处理2:施用等量细土1次,喷等量清水三次(对照)三、结果与分析1.菌肥基肥对马铃薯出苗的影响通过试验并于1月16日开始出苗时统计小区出苗数,此后隔2天、4天各统计一次,共计三次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表明,该菌肥能有效地促进出苗,平均出苗数提高23.25株/天(见表1)表1 菌肥基肥对马铃薯出苗数的影响单位:株时间施用菌肥对照1月16日110 681月19日204 681月24日256 206平均出苗数(株/天)57.50 34.25注:平均出苗数:19日至24日出苗总数÷8天2.喷施菌肥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在马铃薯齐苗后进行该菌肥的叶面喷施,首次喷雾在1月29日,并先后于3月5日和3月23日进行喷施菌肥。

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试验初报

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试验初报

专家 提供配方 , 施尿 素 3 g 6 、 酸二铵 l. k/ 0 /7 磷 k 6 m! 7 g 4
6 7m 、0 6 5 %硫 酸钾 2 g 6 磷肥 、 4k/ 7m 。 6 钾肥 及 l / 3的 氮 肥做基 肥一 次性施 入 ,/ 肥做追 肥 , 马铃薯 开 23氮 在 花 初 期 追施 ; 理 2 常 规施 肥 区 )施 用 尿素 2 g 处 ( : 6k/
维普资讯
第 4期 总 第 1 8 7 期
20 0 8年 8月 Fra bibliotek农 业 科 技 与 装 备
c lurlSce c &Te h l u t a in e c no
N O4 TO a O.7 . tlN 1 8
马铃薯 测 土 配 方施 肥 试 验初 报
丁桂 华
( 平 县农 业 技 术推 广 中心 , 宁 朝 阳 1 2 0 ) 建 辽 24 0 摘 要 : 了解 马铃 薯 测 土配 方 施 肥 的 效果 , 究 了不 同 施 肥 配方 对 马 铃 薯 生 长性 状 和产 量 的影 响 。 验 结 果 表 明 : 同施 肥处 理 对 为 研 试 不 马 铃薯 的生 育 时 期无 明显 影 响 ; 土 配方 施 肥 处 理 的 马铃 著 生 育性 状 优 于常 规 施 肥 处 理 的 马 铃薯 ; 土 配 方施 肥能 明显 提 高 马 铃 测 测
产 . 民盲 目增 施化 肥 . 成生产 成本增 加 、 产 品质 农 造 农
处理 1 测 土配 方 肥 区 ) 根 据 土壤 测 斌结 果 , ( : 由
量下 降。为 了解马 铃薯测 土配方 施肥 的效果 , 研究 了 不 同施 肥配方 对 马铃 薯生 长性状 和产量 的影 响 , 旨在 提高 马铃薯 产量 , 进农 业 的可 持继发 展 促

甘肃省山丹县马铃薯不同肥料肥效试验初报

甘肃省山丹县马铃薯不同肥料肥效试验初报
施肥处理 Ⅶ( C K ) , 为 2 2 1 7 5 k m , 处 理 Ⅱ产 量 比 当地 常 规
施肥处理 Ⅵ( C K ) 增产 4 1 6 5 k m , 增产 1 0 . 1 5 %, 比处理 Ⅶ ( c K 2 ) 增产 2 3 0 1 1 k g / h m , 增产 1 0 3 . 7 7 %。说 明在氮 、 磷、 钾肥 常规施用 的基础上 ,加施一定量使达利微生物肥复合肥 和仃 机钾肥有助于马铃薯商品薯率 、 单株结薯数和产量的提高
表 1 供 试土壤理化性状
术推广 中心对新引进的 3种新 型肥料与常规肥料进行 了组合
对 比试验 ,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1 材料与方法
1 . 1 供 试 材 料
1 . 3 试 验 设 计
试验 采用 单因素随机 区组设计 , 设 7个处理 , 处理 I: 施 使达利微生物复合有机肥 6 0 0 k g , h m ; 处理 Ⅱ: 施 使达利微生 物复合有机 肥 6 0 0 k g , h m + N 1 5 0 k g / h m + P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 5 1 2 0 k g / h m + K 2 O
1 . 1 . 1 供试 马铃薯品种
公 司提 供 ) 。
大西洋原种 ( 山丹县 富农种子有 限
6 0 k g / h m ; 处N I I I : 施有 机无机复混肥 7 5 0 k g / h m ; 处N 1 V: 施
有机钾 肥 3 7 5 k g / h m 2 ; 处理 V : 施 有机钾肥 3 7 5 k g / | l m + N 1 5 0 使达利微生物复合有机肥 ( 苏州仁成生物
马铃 薯是 山丹县 主导产业 之一 ,年种植 面积 在 1 0 0 0 0

马铃薯配方施肥对比试验初报

马铃薯配方施肥对比试验初报

3 试验结 果与分析 试验 地 安排 在 玉 皇庙 乡 玉皇 庙 村 周永 平 地块 3 1 试 验结果 . 内,为河漫滩沙壤土 ,肥力中等 ,向阳、平坦 、土 出苗期 4 0 月1 日、收获期7 日、全生育期 月6 3 天一 致 ;开 花期 处 理 l 处理 2 致 ,为 5 8 和 一 月2 层 厚 ,海拔 95 ,经 度 16 5 3 . ,纬 度 10 5米 0 。 7 51 ” 3 。4 3 2 。 3 3 4. 日,处理3 月2 日; 为5 5 成熟期处理l 和赴理2 一致 , 13 试验设计与方法 . 为6 5 月2 日,处 理3 月2 日;叶色依 次 为淡 绿 、 为6 0 试验设3 个处理 ,随机排列 ,不设重复。处理 淡绿 、淡黄 ;出苗 率 依 次 为9. %、9. %、 92 9 94 8 17  ̄ 推荐配方施肥 ,按66 m产10k的 目标 产 9 . %; 6. 50g 7 9 6 株高依次为6c 7 6m、6. m、 8 c 主茎 7 c 5. m; 7 9 .、25 .。产量情 况 :单 窝薯块数依 量 ,施碳酸氢铵( . ) . k( : . g、普通 数依 次为27 .、27 1 1 4 1 g 纯7 k) 7% 42  ̄ 5 . .、4 8 4 过 磷 酸 钙 (2 3 . g折 纯 42k) 硫 酸 钾 次 为 5 、49 .;薯 块 大 、中 、小 比例 依 次 为 1%)5 k( 2 . g、 2 1 : : 、1 :1 8 : : ; 薯块 整 齐 度 依 次为 61 6 8 6 1 : 、81 8 26 20 (0 3 . g折 纯 1.k) 5%)06 ( k 5 g;处 理 2 习惯 性 施 肥 , 3 为 3. 41 %、3.7 1 %、2 . %;单窝 重依次为045g 9 04 5 . k、 5 6 6 m 施 碳 酸 氢 铵 (71 5 k 、 普 通 过 磷 酸 钙 6. 7 1. %)0 g . k 、02 k ;小 区经济产 量依 次为6 1 8g 9 6 2. k , 0 (2 5k ;处 理 3 空 白对 照 。处 理 l 2 区长 037g . 7g 1%)0 g 为 和 小

马铃薯配方肥校正试验初报

马铃薯配方肥校正试验初报

马铃薯配方肥校正试验初报摘要:为客观评价测土配方施肥效益,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的校正及进一步优化肥料配方提供依据,2011年进行了马铃薯配方施肥校正试验。

结果表明,依据土壤样品测定的结果开出的肥料配方是合理、可行的,可以达到预计的目标产量,以腐殖酸肥处理的纯收入和产投比最高,分别为563.20元/667m2和3.0:1。

关键词: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校正针对当前生产上农家肥施用量日益减少、盲目施用化肥、施肥方法粗糙以及在肥料使用上氮、磷、钾肥搭配不当,造成化肥不同程度的损失,致使肥料利用率低,从而使生产成本增加,增产不增收。

如何施用化肥并增加马铃薯产量,通过田间试验,初步掌握不同肥料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同时估计土壤及作物对某种营养的需求状况,从而准确定位施肥标准及肥料品种,通过对不同的配方肥进行校正试验,探索出适合本地的配方肥,从而优化施肥结构,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养分流失,校正和完善各种配方肥。

1试验点及时间试验点设在海城镇武塬行政村,周会荣家的地,土壤为黑垆土,质地中壤,前茬为麦茬,试验时间为2010年4-10月。

2试验设计试验设4个处理,①基施配方肥25(15-10-0)667m2施40kg②基追同一型配方肥25(18-7-0)667m2施40kg;③习惯施肥碳铵40kg;④腐殖酸配方肥46(10(20-7-9)667m2施40kg,区距80cm,走道80cm,小区面积为10m×20m,小区间必须筑埂。

播前测得土壤养分含量为:有机质10.80g/kg,全氮0.66g/kg,水解氮25.80mg/kg,有效磷12.80mg/kg,速效钾172mg/kg,供试作物为;青薯168,供试肥料:碳铵17%,马铃薯专用肥养分含量为25(18-7-0),25(15-10-0),腐殖酸配方肥46【10-(20-7-9】。

3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法3.1试验设计小区长20m,宽10m,小区面积200m2,每个小区打埂,不串水串肥,每个处理间走道宽1m,四周保护行1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0
宁夏 农 林 科 技 ,Nnx ora o gi n oe.Si T e.2 1 ,5 (9 :0 — 0 igi Jun l fA r d F rs c. eh 0 1 2 0 )10 11 a .a &
菜用型马铃薯施肥试验初报
张淑琴 王 宗霞 徐 东 王靖 萍 丁惠荣 , , , ,
研 究 力 度 , 保 地 膜 菜 用型 马铃 薯 规 模 化 种 植 取 得 良好 的 经 济 效 益 。 确
关键词 : 地膜 ;菜用型马铃薯 ;钾肥 ;习惯施 肥 ;生物学性状 ;经济性状 ;产量
中图 分 类 号 :5 2 6 ¥3. 2 0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0 2 2 4 2 1 )9 0( — 2 10 — 0 X( 0 0 — 10 0 1 1
9 。 2d
效益 、 复种经济指数高等特点。 宁夏北部地区地膜菜用型马
铃 薯种 植 以平 罗县为 主要 地 区 , 惠农 区 、 大武 口区仅有 较少 部 分 种植 , 植 品种 主要 有 克新 1 、 新 4 , 他 品种 种 号 克 号 其 如克 新 6 、 号 新大 坪 、4K、 兰 1 占有 量较 少 , 马铃 98 荷 4等 且 薯在种 植 过程 中 , 肥种 类影 响着 马铃 薯 的产量 和 品质 。 施 因 此, 笔者 等 以平罗 县马 铃薯 种植 园 区为试验 调查 区域 , 进行 品种 、 对 比试 验 , 施肥 以期 为今后 大 力推 广优 势 品种及 合理
22 不 同施肥 处理 对 马铃薯 生物 学性 状的 影响 .
施用化肥 、 提高收益储备技术资料。
从表 l 出, 看 克新 4 、 号 克新 1 植 株生 长 以钾 肥控制 号 区生 长最好 , 株高 、 幅 、 株 茎粗 、 叶片 大小 等均 优 于习惯 施 肥 处理 ; 新 4号生 长在钾 肥控 制 区均优 于 克新 1 , 克 号 而在 习
钾 )4 . k /m 。 155 g h
23 不 同施 肥 处理 对马 铃薯 薯块 经济性 状 及产量 的影 响 . 从 表 2 出 , 同处理 对 薯 块形 状 、 眼深 浅 、 眼数 看 不 芽 芽 目和薯 皮 、 肉色泽 并无 影 响 , 薯 而对薯 块数 , 大薯 数 、 中薯 大
1宁夏平罗县气象局, . 宁夏 平 罗 摘 7 3 0 ;2宁 夏平 罗县农机 化推广服务中心, 54 0 . 宁夏 平罗 7 3 0 54 0 要: 地膜 菜用型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受土壤质地 、 力水平及种植品种等 的制约性很大 。 肥 田间对比试验 分析 结果表明:
克新 4号产量指标好 于克新 1 , 号 施肥以补足 氮肥 、 适量添加磷肥为主 , 钾肥 少用或 不用。同时, 还应加大品种的培育、 引进
经 田间 观察 ,施肥 处理 对两 品种 马铃 薯各 生育 进程 无 大影 响 。 品种 均在 3 2 两 月 7日播种 , 出苗期 稍有 差别 , 5 在 月 1 —1 5 6日, 肥控 制 区 的克 新 4号较 克 新 1 钾 号早 出苗 1 d 而 习惯施 肥 区的克 新 4 较克新 1 晚 出苗 1 。 , 号 号 其他 生 d 育 时期 均 表现 一 致 : 现蕾 期 在 6月 6 , 花 期 在 6 1 月 开 月 0 日, 结薯期 6月 1 t8 1 t 8E, 月 5E收获 。全 生育 期 均在 9 ~ 1
12 供 试材 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表1
不 同处理 对马 铃薯 生物 学性状 的 影响
供 试 马铃薯 品种 为 克新 4 、 号 克新 1 。 号
13 试 验设 计 .
设 钾 肥控制 区和 习惯 施肥 区进 行对 比试 验 。 次 重 复 , 3 试 验 小 区面 积 为 4 - m , 1 个 小 区 , 用 顺 序 排列 , 7 共 2 3 采 试 验 区周围设保 护行 。起 垄覆膜 栽培 , 期 3 2 l行 距 播种 月 8E, 6 l株距 2 m, 0el l, 5c 垄沟宽 5 收获 期 8 2 0 m, e 月 8日。 钾 肥 控 制 区 : 照 设 计 施 用 氮 肥 ( 素 )1. k/ 。 按 尿 30 g m , 5 h
14 主要 观察 记载 项 目与方 法 .
重量及百分率影响较大。克新 4 号钾肥控制区薯块数 比习
惯施肥区多 1 个 , . 8 大薯 数 多 1 个 , 中 薯重 量 多 80g . 6 大 0 ,
基金项 目: 石嘴山市气象局 科技 项 目。
① 记 载 马 铃 薯 播种 期 、 出苗 期 、 蕾 期 、 花 期 、 获 现 开 收
1 材料 与 方法
11 试验 地概 况 .
试 验地 选择 在平 罗县 渠 口乡六 羊村 5队 ,土壤 质地 为
惯施肥区除地上部分茎粗外 ,其余指标克新 1 号优于克新
4号 。
沙壤 土 。 土壤 肥力 水平 中等水 解氮 含量 6 一 5 g g有 效 O 6 / 、 m k
磷2 0~2 /g速 效钾 10~10mgk 。 5mg 、 k 5 6 /g
马铃 薯 在宁 夏北 部地 区种植 历史 悠 久 ,但 采 用地 膜覆 盖 栽培 、 用菜 用 型品种 是从 20 年 之后 逐 步兴 起 的 。地 使 00 膜 菜 用 型马 铃薯 具 有生 育 期 短 、 市早 , 用 口感 好 , 上 食 经济
2 结果 与分 析
2 1 不 同处理对 马 铃薯 生育 期的 影响 .
磷肥 ( 酸 二氢 钙 )4 . k/m 磷 1 55 gh 。
注: 两品种均为匍匐生长 习性, 茎色均为绿色。
习惯 施 肥 区 :按 照农 民的施 肥 习惯施 用 氮 肥 ( 素 ) 尿 27 g m , 肥 ( 酸 二 氢 钙 ) 5 g m , 肥 ( 酸 1. k/ 磷 5 h 磷 1 . k/ 钾 60 h 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