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1部分 自然地理 专题训练1 地球与地图

合集下载

2017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和地图(4份打包) 人教课标版1

2017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和地图(4份打包) 人教课标版1

①看起止点海拔是否准确:A 在 200~250 m,B 在 250~300 m。 ②看极值点是否准确:a 在 250~300 m;b 在 150~200 m;c 在 350~400 m。 ③看地势起伏是否一致;从 A 到 B 经过了升高—降低—迅速升 高—缓慢降低的过程。
(2)确定是否通视。 通视问题可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 剖面图无障碍物(如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特别注意 “凹形坡”与“凸形坡”的不同。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 为“凹形坡”,可通视;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凸形坡” 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如下图)
要保持与城市适当的距离等气来自站应建在地势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点
疗养院 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的地方
4.选线
一般情况下要选择坡度较缓、线路较短、弯路较少的线 路,尽量避开高寒区、沙漠区、沼泽地、永久冻土区、 地下溶洞等。尽量少过河建桥,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 成本,并保证运行安全。如下图所示: 公路、 铁路 选线
(2)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当地政府计划将图中 a、b、c、d 四处居
民点集中到一处。地理小组建议居民点集中建在水源最丰富的地方,
该地应选在( )
A.a 处
B.b 处
C.c 处
D.d 处
[学会审题] 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自我校对]
山脊
谷地
山脊
谷地
答案:(1)C (2)A
300~400 m 谷地
谷地
考法二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通视问题 2.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完成(1)~ (2)题。
降水状况
2.等高线地形图与河流
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常 水系 形成分水岭(山脊处等高线弯曲最大处的连线称为分水线); 特征 山谷常有河流发育,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即河

(教师用书)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专题1地球与地图新人教版

(教师用书)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专题1地球与地图新人教版

第1部分自然地理专题1 地球与地图模块考情分析与备考策略[五年高考分析]自然地理模块的知识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和联系性。

自然环境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从宏观层面上,自然环境就是指地球表层系统,它是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交叉而成的;从微观层面上讲,自然环境是由岩石、地貌、土壤、气候、水文等要素组成。

不论是宏观的四大圈层还是微观的五大要素,它们在地球上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和分布规律的形成基础是地球运动,而且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牵一发而动全身”。

同时,地球运动以及自然环境各圈层、各要素在形成和分布上的原理性、规律性特别突出,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天气系统的特点、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等等。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表现出本模块知识联系性和规律性的特点。

自然地理模块的知识图文联系、以图释文的特点鲜明。

自然地理模块的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很多时候,长篇的文字描述并不能清晰地说明问题,而一幅图则非常直观明了地揭示地理要素的形成过程、特征和分布规律。

如大气的受热过程、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岩石圈物质循环、水循环、洋流的分布、垂直自然带的分布等。

在课程标准中,自然地理模块共有9条标准体现“运用地图(或图表、材料)”的能力,充分说明了图表的熟练掌握和应用在本模块中的重要性。

1.从联系分析成因——一个主线: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某种自然环境特征的形成,往往是自然地理环境五大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结果。

所以要在“自然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思想指导下推进自然地理各单元的复习,突破自然地理的教材章节体系,在联系的结构下复习章节内容,重新整理相关知识,构建认知和应用模型。

图,完成(1)~(2)题。

(1)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

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 )A.地处赤道附近B.远离大陆C.构造运动强烈D.地形复杂(2)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鬣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 )A.气温日较差大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D.气候垂直差异显著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科隆群岛远离大陆,动物演化速度慢,从而出现了特有的动物种属;构造运动强烈,会使物种灭绝,而不是特有动物种属形成的原因;地处赤道附近、地形复杂,不是形成特有动物种属的地理条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1章 地理学习必备基础知识-地球和地图 1 地球仪与地图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1章 地理学习必备基础知识-地球和地图 1 地球仪与地图

解析:根据两地经纬度可绘制下图,从图中不难看出甲在乙的东 北方。
答案:B
2.读图,完成下题。
图示岛屿的山脉主体走向大致为( )
A.南北
B.东西
C.东北—西南 D.西北—东南
解析:首先依据图中河流的流向可以判断山脉的位置,然后据经
纬网确定山脉的走向。
答案:B
2.利用经纬网“定距离和范围” (1)定距离。 ①根据纬度差定经线长度:纬度 1°的实际经线弧长处处相等, 约是 111 km,如下图中 AB。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只要知道两地 的纬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
若下图中 A、B 两点经度差<180°时,A 在 B 的西北方向;若下 图中 A、B 两点经度差>180°时,A 在 B 的东北方向。
(2)弧线式经纬网图。(以极地经纬网图为例) ①如图中 A、B 两点位于同一纬线上,根据自转方向判断 B 在 A 的正东方。
②B、C 位于同一经线上,根据极点位置判断 C 位于 B 的正南方。 ③C、A 既不在同一经线上,也不在同一纬线上,根据以上方法 分别判断东西、南北方向,可确定 C 在 A 的东南方。 (3)不在同一经纬网图上的判断。 若已知两点不在同一经纬网图上,或只告诉两点的经纬度,需要 把两点转绘在同一经纬图上再来判断方向。如甲在乙的什么方向可以 通过下面转绘来判断。
[即时巩固] 3.(2016·湖北名校联考)有关甲、乙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的比例尺较乙图小 B.乙图所描述的内容简略 C.甲图中①②城市之间的实地距离比乙图中③④城市之间的实 地距离远 D.①城市在④城市的东北方向 答案:B
3.利用经纬网“定最短航线” (1)确定最短距离。 球面最短距离是一段劣弧,沿劣弧的行进方向即为最短航线,该 弧线的确定可分两个步骤进行: ①确定“大圆”:“大圆”即球面两点所在的过球心的平面与球 面的交线,如下图所示:

2017一轮复习——1地球与地图

2017一轮复习——1地球与地图
返回目录
特殊纬线
90°
高纬 中纬 60°
90°N 北寒带 北温带 66°34′N
低纬
30°
0° 热带 南温带 南寒带
23°26 ′ N
0° 23°26 ′ S 66°34 ′ S
90°S
90°
北 北 半 纬 球 0° 南 南 纬 半 球 90°
记忆技巧 地球特点: 赤道略略鼓,两极稍稍扁。 自西向东转,时间始变迁。 南北为经线,相对成等圈。 东西为纬线,独成平行圈; 赤道为最长,两极化为点。
(2)陡崖底部与M山峰最大高差可能是 ( ) • A.188米 B.288米 • C.388米 D.488米
• 【解析】陡崖底部海拔介于200~300m 之间,山峰海拔介于 600~700 m 之间。则知 两者 相对高度介于 300~500 m 之间,陡崖底部与 M 山峰最大高差可能是 488 m。
比例尺缩放
将比例尺放大到N倍:原比例尺×N
将比例尺放大N倍:原比例尺×(1 +N) 将比例尺缩小到N倍:原比例尺÷ N 将比例尺缩小N倍:原比例尺
÷(
N- 1)
例如:把比例尺为十万分之一扩大1倍, 新图比例尺为 1/100000×2=1/50000
• • • • • • •
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山峰M与村 庄之间的水平距离约 为( B ) A.9千米 B.12千米 C.15千米 D.18千米
比例尺的大小
地图按照比例尺大小分为:
大比例尺地图(比例尺大于1: 20万)
中比例尺地图(比例尺介于1: 20万~1: 100万之间) 小比例尺地图(比例尺小于1:100万)
大比例尺 小比例尺
数值 分母愈小 分母愈大

2017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部分 自然地理和地图 第1单.

2017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部分 自然地理和地图 第1单.

(2) 综合考虑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因素,可以推断人 口、城市的分布,还可对水利工程(水库、引水路线)、农业布 局、交通运输选线设点进行决策分析,进而可判断区域生态环 境问题(水土流失、荒漠化等),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 的建议。如图中江南丘陵地区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在亚热带
季风气候条件下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坡地垦荒等不合理的人类
平原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高、低
海岸线 平直、曲折 特殊地貌
(2012· 福建文综)下图示意中国东部某区域。 读下 图回答以下问题。 导学号 63660035
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的主要特点。 [解析]
[答案]
本区北部以平原为主,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地
势南高北低;北部海岸线较平直,南部海岸线曲折,多岛屿。
海拔200米以上,周高中低,内部地势起伏较 小,边缘地势陡
两侧高,中部低,等高线密集,地势陡峭;峡 谷两侧等高线呈对称分布 据此可以对图中主要的地形类型做出判断(如上图所示)。
峡谷
2.等高线与经纬网图叠加的判读 (1)根据经纬度、海陆位置等信息判断区域所属的气候类型 及其特征,与地形信息叠加可以分析判断河流水文、在中部;地势起伏大,西南 ( 南 ) 高,东
走向高考 ·地理
湘教版 ·高考总复习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一部分 第一单元
自然地理和地图
地球、地图与等高线
第一单元 章末整合•优化提升
1
一图胜千言
2
高考常考题型
一图胜千言
局部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1.根据等高线判断地形类型 类型 平原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主要特征 海拔<200 m,等高线稀疏,地势平坦 海拔>500 m,顶部等高线稀疏,地势起伏小; 边缘等高线密集,地势陡峭 海拔>500 m,相对高度大;等高线密集,地势 起伏大。山脉处等高线多呈带状延伸 海拔200—500 m,地势起伏和缓

2017年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试卷:《地球与地图》

2017年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试卷:《地球与地图》

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A卷全国卷经纬网的应用(2015·新课标Ⅰ,6)甘德国际机场(下图)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

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经停此地。

据此完成第1题。

1.一架从甘德机场起飞的飞机以650千米/小时的速度飞行,1小时后该飞机的纬度位置可能为()A.66.5°N B.60°N C.53°N D.40°N解析该机场位于50°N附近,根据经线圈上每隔纬度1°距离约为111千米,那么从甘德机场起飞的飞机以650千米/小时的速度飞行,1小时后该飞机最多飞过纬度6°度,即位置可能为44°N到56°N之间。

故C正确。

答案 C(2015·课标全国Ⅱ,7)1996年我国与M国签订海洋渔业发展合作规划,至2010年我国有20多家沿海渔业企业(总部设在国内)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产品除满足M国需求外,还远销其他国家,下图示意M国的位置。

据此完成第2题。

2.如考虑运输成本,在下列国家中,M国中资企业的产品首先应销往()A.美国B.日本C.澳大利亚D.法国解析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以及经纬网空间定位能力,难度中等。

根据题目要求,考虑降低运输成本,关键在于缩短市场距离。

由于M国位于北非大西洋沿岸地区,靠近西欧经济发达国家,故D项正确;M国距离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遥远,不具备距离优势,A、B、C项错误。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根据图中经纬网信息,判断M国的具体位置。

答案 D(2014·课标全国Ⅱ,3)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下图)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订单。

据此完成第3题。

3.甲国位于()A.欧洲B.非洲C.北美洲D.南美洲解析本题考查经纬网定位。

首先通过经纬度的分布特点,纬度向北增大,故图中为10°N;经度向西增大,故图中为60°W和70°W。

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与地图

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与地图
知④地符合条件要求。
解析答案
1
2.关于①②③④四地地理位置的正确叙述是( D )
A.①位于西半球
C.③位于南半球 解析
B.②位于低纬度
D.④位于北温带
读图知:①地经度为110°E,位于东半球;
②地纬度为40°,位于中纬度; ③地位于赤道; ④地纬度为30°N,位于北温带。
解析答案
2
3.(2012· 福建文综改编)下图中N为北极点,A、M、B位于地球表面,NP
答案
3
图例和注记
图例和注记:图例是地图上用来表示 地理事物 的 符 号 ; 注 记
是表示 地理事物名称 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 数字 。
方法技巧
答案
方法技巧
1.比例尺的缩放 (1)比例尺放大:用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 例如将 1/20 000 的比例尺放大 1 倍,即比例尺放大到 2 倍,放大后的比例尺是 1/10 000,比例尺变大。 (2)比例尺缩小:用原比例尺×缩小到的倍数(分数倍)。 例如将 1/120 000 的比例尺缩小 1/4 ,即比例尺缩小到 3/4 ,缩小后的比例尺应为
即位置可能为44°N到56°N之间。
解析答案
考点三
地图三要素
知识整合
1
比例尺
(1)含义: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也叫 缩尺 。 (2)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 (3)表示形式:数字式、文字式和线段式。
答案
2
方向
(1)一般类型: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示 正北方 。 (3)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定 南北 方向,纬线定 东西 方向。
示的实际范围更大,比例尺较小,图上内容较简单。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讲 地球与地球仪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讲 地球与地球仪
南半球纬线上的两点,从a到b的最短距离:先向东南,然后向东北 方向。(如下图所示)
(全国卷Ⅱ)汽车轮胎性能测试需在不同路面上进行。芬兰伊瓦 洛(位置见下图)吸引了多家轮胎企业在此建设轮胎测试场,最佳测试 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据此完成1~2题。
B 2. 在最佳测试期内,该地轮胎测试场 ( ) A. 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 B. 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 C. 经常遭受东方寒潮侵袭 D. 白昼时长最大差值小于12时
该关地键纬是度确高定达太6阳8°直以射上点,的冬位至置日及前移后动出方现向极。夜由现此象可,知所该以地会在出此现过有程些 日中子的只昼能夜夜长间短进及行日测出试方,位故的选变B化选,项进。而可以顺利获取正确答案。
【知识归纳】
在经纬网图上确定对称点
材料P2
1.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纬度相反,数值相等。
比如求过AB两点的大圆的 劣弧。就像切西瓜,你要 同时切中球心和AB两点
若两地在同一纬线上,但不在同 一经线圈上,作大圆劣弧。
先向东北
A
后向东南
B

最短航线的劣弧线向较高纬度凸, 则先偏向极点,再偏离极点。
(2)没有现成的大圆
北半球纬线上的两点,从a到b的最短距离:先向东北,然后向东南 方向。(如下图所示)
B
50°
40°
A
20° 40°
C
100° 120°
20° 10°
②跨经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
③图幅相同的两幅图,则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 比例尺越小。
如图中A、B两区域相比,实际区域范围大小为A>B。当A、B两 区域的图上面积(即图幅)相等时,则比例尺大小为A<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训练(一) 地球与地图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5分)
(2015·长郡中学模拟)经过地球球心的一条直线与地表相交的两点互为对跖点。

已知甲地(30°S,45°E)和乙地互为对跖点。

读图,完成1~2题。

1.与乙地经纬度相同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2.关于①、②、③、④地理位置的正确叙述是( )
A.①位于西半球B.②位于低纬度
C.③位于大西洋D.④位于南温带
解析:1.D 2.C 第1题,甲地和乙地互为对跖点,则乙地经纬度为(30°N,135°W)。

图示四地坐标分别是:①(20°N,110°E)、②(40°S,170°W)、③(0°,45°W)、④(30°N,135°W)。

第2题,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经线,①点位于20°W 以东、160°E以西,属于东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以60°、30°纬线为界,②点位于中纬度;根据顺时针自转,可知③点位于以南极点为中心俯视图的赤道上,经度为45°W,位于大西洋;根据逆时针自转,可知④点位于以北极点为中心俯视图的30°纬线上,位于北温带。

(2015·陕西二模)读某区域等降水量年较差(即某地降水量最多月和最少月之差)分布图,完成3~4题。

3.该地最可能位于( )
A.亚欧大陆东岸B.亚欧大陆西岸
C.北美洲东岸D.北美洲西岸
4.影响该地降水量年较差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B.洋流
C.纬度D.海陆分布
解析:3.A 4.D 第3题,由定义上来看,降水量年较差越大说明降水的季节变率越大,只有草原、季风等气候的降水年较差最大。

从图中可判断,该地位于北半球,由东向西递减说明东部降水变率大,北半球大陆西岸受西风影响,降水变率比较小,所以由此可以判断位于大陆东岸,再由北美大陆东岸是大陆性气候,降水量年较差小,所以只能是亚欧大陆东岸。

第4题,由上题可知,该地应为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差异最大的原因是季风风向变化,海陆分布是主要原因。

(2015·哈尔滨模拟)我国西南地区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野外科考,读图,回答下题。

5.图中最大高差可能为( )
A.299米B.399米
C.499米D.599米
解析:选B 图中等高距为100米,最高处位于B点附近,最大值介于2 000~2 100米;最小值在1 700等高线之内,因图中1 700米等高线处是两条河流的终点,说明1 700米等高线之内为水域,故图中最小值为1 700米;则高差为300~400米,故最大高差接近400米,即399米。

(2015·新乐模拟)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虚线表示拟建的公路线),回答6~
7题。

6.图中主要河流的流向为( )
A.从西南流向东北B.从东北流向西南
C.从北流向南D.从南流向北
7.若在甲、乙两城镇之间修建一条公路,有①线和②线两个方案,②线方案与①线方案相比,主要的有利条件是( )
A.线路较短,工程量小
B.坡度较平缓
C.不用修大型桥梁,少占耕地
D.连接多个居民点,社会效益大
解析:6.A 7.C 第6题,河流流向通常可以从河流流经地区的地势变化来判断,但图中主要河流流经地区,无法从等高线变化来判断地势特征,只能根据河流两侧的支流流向判断为从西南流向东北,河流支流总是从与干流呈锐角的河道注入干流的。

第7题,比较两条线路,可以看出①线和②线长度相差不大,且坡度都较缓,跨越同样多的等高线,但是②线最大的有利条件是没有经过河流(支流),不用修建桥梁,同时又不占耕地。

图中没有显示居民点状况。

所以,C项符合题意。

(2016·英石模拟)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8~9题。

8.图示区域水库和最高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890 m B.1 030 m
C.1 210 m D.1 300 m
9.该地区山地阳坡植被稀疏,原因是( )
A.气温低B.风速大
C.土壤贫瘠D.水分条件差
解析:8.B 9.D 第8题,由图中等高线可知,相邻两条等高线相差100米,所以,等高距是100米。

水库的高度是个范围值,200米~300米之间。

最高点的高度是个范围,1 200米~1 300米之间。

两者相减,可得出相对高度是介于900米~1 100米之间的值。

B项符合题意。

A项、C项、D项,都不在此范围值。

第9题,阳坡的太阳辐射比阴坡多,热量比阴坡要高,A项不对。

风度大小对植被稀疏的影响不大,B项不对。

阳坡的土壤厚度比阴坡的土壤厚,发育更加彻底,所以,阳坡的土壤比阴坡肥沃。

C项错。

阳坡热量条件优于阴坡,光照条件好于阴坡,故阳坡的水分条件差,植被稀疏。

(2016·曾都、枣阳、襄州、宜城一中期中联考)下图为某山峰周围情况示意图,假若积雪边缘气温为0℃。

读图,完成10~11题。

10.此时,c点的气温大约为( )
A.0.6℃B.1.8℃
C.2.5℃D.4.6℃
11.沿图中a~b剖面线所绘制的地形剖面图是( )
解析:10.B 11.D 第10题,图中积雪线海拔为2 500米,为0℃,c点海拔2 200米,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每降低1 000米温度升高6℃,c点温度应是1.8℃。

第11题,山顶海拔应在2 500~2 600米,湖泊海拔在2 200~2 300米,a地海拔为2 200米,b地海拔小于2 300米、大于2 200米,由此可判断图D正确。

二、综合题(共45分)
12.(2015·江西师大附中联考)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甲、乙、丙是聚落,完成下列各题。

(22分)
(1)图中有一陡崖M,其海拔至少为________米,乙村位于甲村________方向。

(6分)
(2)有人计划在甲村前河流a、b两处修建一码头,你认为哪处更合理?________。

说明理由。

(8分)
(3)计划在甲村和丙村间修一公路,1、2方案哪个更合理?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 解析:第(1)题,该处有三条等高线相交,等高距为50,因而陡崖的最低高度为100米。

注意图中的指向标,乙村位于甲村的东北方向。

第(2)题,a位于河流凹岸,河道较深,适宜港口建设。

第(3)题,1线路基本沿等高线延伸,坡度小,建设难度小。

答案:(1)100 东北
(2)a处a处为凹岸,受河水侵蚀,水深,航行条件好,b处为凸岸,泥沙易堆积,河水较浅,不利于航行和停泊。

(3)1方案基本沿等高线修筑,坡度小,修筑难度低,修筑成本低
13.(2015·江西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3分)
材料一攀岩运动是从登山运动中派生出来的一个竞技项目,它的雏形便是在高山探险过程中通过陡峭的冰雪岩石地形时,利用岩壁的凸起、凹陷、缝隙等自然条件进行攀登,并发展成一种登山的基本技术,并于19世纪40年代传入我国。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的攀岩运动发展迅速,大大推动了旅游业发展。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1)图中a、b、c、d、e五条虚线,可能有河流分布的是________。

(4分)
(2)在图示范围内河流干流的流向是________。

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不超过________米。

(6分)
(3)地形剖面图是沿图中剖面线AB、MP、RQ中的________进行绘制的。

(2分)
(4)甲、乙两河段,通航条件较好的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
(5)近年来,该地攀岩运动发展迅速,说明该地发展攀岩运动的有利条件。

(5分)
解析:第(1)题,河流总是发育于山谷中,由高处流向低处,因此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出方向相反,图中可能有河流分布的是b、d。

第(2)题,图中既没有指向标,也不是经纬网地图,因此方向依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分析,图示范围内河流干流自西向东流;图中陡崖有三条等高线重叠,等高距为20米,陡崖的相对高度在40~80米。

第(3)题,地形剖面图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变化状况。

图中地形剖面图起点超过240米;剖面图中只显示河流干流,而AB线和RQ线均通过了支流,与剖面图不符;MP符合剖面图。

第(4)题,河流流量越大,水流越平稳越有利于通航,图中乙河段所处地区水流汇集区域广,地形平坦,水流平稳,流量大,适宜通航。

第(5)题,发展攀岩运动的有利条件主要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回答。

答案:(1)b、d
(2)自西向东80
(3)MP
(4)乙河段乙河段所处地区水流汇集区域广,地势平坦,水流平稳,流量较大
(5)岩壁陡峭,直立性好,高度适宜,有利于发展攀岩运动;岩壁地处开阔的地带,能容纳较多的游客观赏;攀岩岩壁距离城区较近,消费市场广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安全防范设施齐全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