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上下杭
福州市区适合晚上逛逛的地方

福州市区适合晚上逛逛的地方
五四广场
五四广场是福州的标志,也是福州的中心。
这里有闽江,有解放纪念碑,有摩天轮,有海上音乐喷泉……夜晚的五四广场成为市民和游客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闽江夜游
在晚上,从五四广场出发,乘坐轮渡,行驶在闽江上,看着两岸的灯火,别有一番滋味。
夜晚的闽江游船十分美丽。
上下杭
上下杭位于福州市区中心,这里是福州古城墙上唯一保存完好的一段。
当你在夜晚来到这里时,可以看到南后街上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而在这座古老的建筑中还隐藏着一条古老的巷子——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
这里保留了大量具有福州特色的历史文化建筑和历史文物古迹。
你可以在这里喝喝功夫茶、看看老房子、逛逛小街小巷……
福州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是福州一条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古巷。
这条长约4公里、宽不足4米的小巷内,有近百座古建筑、二十多个博物馆和
— 1 —
纪念馆。
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要数“三坊七巷”中的“三坊”:衣锦坊、文儒坊和光禄坊。
— 2 —。
参观上下杭的心得

参观上下杭的心得算我孤陋寡闻了,第一次听到福州“上下杭”这个地方,是这次我人已身在福州。
伙伴们都在说,来福州是一定要到上下杭的。
本来上下杭这个地方,并非是这次“大V说福州”我们“美丽福州行”小分队活动路线内的点,但因为在离开福州的那天上午,我们还尚有时间,于是,大家就临时决定来到这里的。
穿过这条不太长的绿荫大道,就到了上下杭的上杭,来之前我就急迫的想知道,上下杭是什么意思?这里有什么历史渊源和说道儿吗?带着疑问,我特意在车上查了查有关资料,才得知福州上下杭,是指上杭路和下杭路及其附近街区,俗称“双杭”。
指的是从小桥头到大庙路之间的两条平行的横街,这里早年是福州的商业中心和航运码头。
上下杭这里面的“杭”字,其实是从“航”音衍化的,这里有一个地理变迁的历史过程。
古时闽江水绕过大庙山,上下杭便是上下航的津口埠头。
这片曾经以商业的繁华而闻名的古老街区,一直以来是民俗、史学专家们研究福州商业发展历程的重要地方。
福州上下杭中的上杭,适合发呆,适合疗伤,适合闲散,更适合拍摄人像。
上面的这张照片,我是非常喜欢的,照片上的是我的伙伴李扬的背影,还有花草和起了“悬儿”的红墙。
只见她边走边看着墙边的花草树木,不知她脑海中此时在想什么……走在这沉淀着历史斑驳的街上,慢慢的倾听古老街区的故事,也许心里装着的是满满的记忆,也许心里装着的是满满的感怀,时光流逝,让人无奈,但又提醒人要倍加珍惜。
生活总是这样,你一旦静下心来,会发现一切都是那么让人感到美好,一切都是那么让人感到憧憬无限……时光留不住,记忆会变淡。
这么多年的旅行达人生活,没有让我感到任何一丝一毫的倦意,相反却让我倍加感到时光的走的实在是太快太快。
我常常想,人生为什么总是要被时光所牵绊,人生为什么总是要被追求所迷幻,为什么不静下心来,慢慢的体味生命的恬淡?我最怕的一句话就是“物是人非”,因为这是我所有感伤的源泉。
在这令人捕捉不定快速变迁的时代,“物是”已经是挽留不得,“人非”更是无从期盼。
游上下杭作文

游上下杭作文早就听闻上下杭的大名,一直心心念念想去逛逛。
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踏上了这期待已久的旅程。
上下杭位于福州市台江区,这里早年是福州的商业中心和航运码头。
当我刚走进这片街区,就仿佛穿越回了过去。
古老的石板路在脚下延伸,街边的老房子错落有致,斑驳的墙壁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我沿着三捷河漫步,河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
河边的垂柳依依,嫩绿的柳条随风飘舞,就像大自然舞动的画笔,轻轻勾勒着这美丽的画卷。
微风拂过,带来一阵清新的气息,那是河水和青草混合的味道,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河上横跨着几座石桥,造型古朴典雅。
我走上其中一座石桥,驻足远望。
桥下有一艘小船缓缓驶过,船头的船夫悠然自得地划着桨,船尾泛起层层涟漪。
船上坐着几位游客,他们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手中的相机不停地拍摄着两岸的风景。
沿着河岸,是一排排的商铺。
有的卖着福州的特色小吃,有的卖着精美的手工艺品,还有的是充满文艺气息的咖啡馆和书店。
我走进一家小吃店,店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老板熟练地忙碌着,脸上挂着热情的笑容。
我点了一份福州鱼丸,不一会儿,一碗热气腾腾的鱼丸就端了上来。
鱼丸白白胖胖的,像一个个可爱的小娃娃。
我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Q 弹爽滑,鲜嫩多汁,鱼肉的鲜香瞬间在口中散开,那味道,真是让人回味无穷。
继续往前走,我看到了一座古老的庙宇。
庙宇的大门敞开着,里面香烟袅袅。
我好奇地走进去,只见庙宇内供奉着一尊尊神像,庄严肃穆。
庙宇的墙壁上画满了精美的壁画,讲述着古老的传说和故事。
在庙宇的一角,有一位老人正在虔诚地祈祷,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敬畏和希望。
在上下杭的小巷子里,我还发现了一家传统的茶馆。
茶馆的门口挂着一块红灯笼,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
我走进茶馆,里面布置得古色古香。
木质的桌椅,精致的茶具,让人仿佛置身于古代的茶馆之中。
我找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点了一杯茉莉花茶。
不一会儿,服务员就端着茶盘走了过来。
她轻轻地把茶杯放在我面前,一股茉莉的清香扑鼻而来。
上下杭解说词

上下杭解说词福州最出名的老街,一是三坊七巷,二是上下杭,所不同处,昔日前者多达贵,后者多商贾。
上下杭是上杭路与下杭路的统称,这里早年是福州的商业中心和航运码头,“杭”是“航”音衍化来的。
老街自然以古老著称,目之所极处处皆古,几条石板古街将几百座砖木古建组合在一起,斑驳的墙皮和木质的门窗写满了岁月的痕迹。
入口处立一木结构牌楼,上书楷体“上下杭”三个大字。
牌楼虽略显矮小,但也透露出文化的久远和历史的厚重。
走进老街,转转悠悠,阳光透过树缝洒下细碎的光影,块块青石在岁月打磨中绽放出优雅从容,古建的一砖一瓦温婉地展示她曾经的骄傲与荣耀。
所不同处,上下杭中心有一条河,河两岸是石街,隔一段有石拱桥相连,漫步其间,犹置身于江南水乡。
小桥,流水,人家,曲巷幽幽,波光粼粼,庭院深深,自然引人放慢脚步,领略水乡的意蕴,享受古街的文艺。
阳光热烈,微风温柔,走走拍拍,停停看看,无意间来到一座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与西洋建筑风格叠加的独特建筑,大门门额嵌大理石刻镏金牌匾,榜书“永德会馆”,顾名思义猜是当年永春与德化两县合建的商会会馆。
后遇一馆内工作人员,一问,果然如此。
永德会馆斜对岸,是张真君祖殿,整个墙面呈紫红色,显得非常气派,只是不知奉祀的张真君是谁。
后来查了资料,才知供奉的是唐代末年道士张慈观,因殿前的星安河涨潮时吸纳了三通河与三捷河双向的水,形成“圣君殿水两头涨”的水文奇观,古代“水”是“财”的象征,这一奇观发生在祖殿前,人们认为这是张真君的预示,商人们便将张真君奉为“财神”而顶礼膜拜。
上下杭另一著名建筑是陈文龙尚书庙,整幢建筑高大且又精美。
陈文龙是南宋著名抗元名将,被元兵捕捉后开始绝食,经杭州拜谒岳飞庙时气绝而死,明朝诏封文龙为福州府城隍,并建庙纪念,福州人称文龙为“尚书公”,在福建一直有“官船拜尚书,民船拜妈祖”的说法。
陈文龙作为水上航行安全的庇护神,自然受到上下杭商贾和居民的崇拜和敬仰。
改造后,上下杭商业气息浓,老街内遍布大小饮食店,可以吃遍福建各地的美食。
福州上下杭景点和文化介绍作文

福州上下杭景点和文化介绍作文在福州这座充满韵味的城市里,有一个地方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又展现着独特的风情,那便是上下杭。
上下杭,这名字听起来就带着一种古朴与亲切。
当你踏入这片区域,就仿佛走进了一幅岁月悠悠的画卷。
先说这街道,窄窄的石板路,被岁月打磨得光滑而温润。
每一块石板都像是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街道两旁的老房子,那斑驳的墙壁,褪色的门窗,无不透露出岁月的痕迹。
这些房子虽然老旧,但却有着一种别样的美。
有的房子还保留着当年的木雕,那精美的图案,细腻的线条,让人不禁感叹当年工匠的高超技艺。
沿着街道往前走,你会看到一家家小店。
有卖福州传统小吃的,那香味儿能把你的魂儿都勾走。
就说这肉燕吧,小小的一碗,却饱含着大大的滋味。
那薄如蝉翼的燕皮,包裹着鲜嫩多汁的肉馅,入口爽滑,鲜香四溢。
老板熟练地煮着肉燕,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一边招呼着客人,一边跟熟客唠着家常。
还有卖茉莉花茶的小店,一进店门,那清幽的茉莉花香就扑鼻而来。
老板会热情地邀请你坐下,为你泡上一杯香气扑鼻的茉莉花茶。
看着那舒展的茶叶,闻着那迷人的花香,轻抿一口,满口留香,仿佛所有的疲惫都在这一刻消散了。
再往前走,就来到了三通桥。
这座桥横跨在河面上,桥身由石头砌成,坚固而古朴。
站在桥上,望着桥下缓缓流淌的河水,河面上偶尔划过几艘小船,船头的船夫悠然自得地划着桨,嘴里还哼着不知名的小曲儿。
河边的垂柳依依,微风拂过,柳枝轻轻摇曳,仿佛在与河水嬉戏。
河的两岸,是一排排古老的建筑,白墙黑瓦,倒映在水中,构成了一幅绝美的水墨画。
上下杭的文化也是丰富多彩。
这里曾经是福州的商业中心,汇聚了来自各地的商人。
他们在这里留下了不同地域的文化印记,也让上下杭成为了一个文化交融的地方。
在一些古老的宅院里,还能看到当年的商号招牌,虽然已经褪色,但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当年的繁华。
这里还有许多民间艺术,比如福州的评话。
在一个小小的茶馆里,一群人围坐在一起,听着评话艺人讲述着精彩的故事。
艺人的声音抑扬顿挫,表情丰富生动,让人仿佛置身于故事之中。
福州上下杭的作文

福州上下杭的作文哎呀,福州上下杭这地方真是个好玩的地方。
上回我去福州玩,硬是被这儿的上下杭给吸引住了。
走在那条老街上,就像是走进了一部古装剧的现场,穿越回了几十年前的日子。
一开始我还不太明白,怎么会有个叫“上下杭”的地方。
后来才知道,这儿的“上下杭”其实是说上下两个街区,合在一起就叫“上下杭”。
上杭和下杭一块儿,就是福州最古老、最有味儿的地方啦。
这天我和几个朋友决定来个“上下杭探险”。
天刚亮,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冲到了街上。
小李是个爱吃货,一进街口就直奔着小吃摊去。
她一边走一边说:“哎,你们快看,这个炸丸子肯定好吃!看着就油光发亮的。
”我和小张站在旁边笑着看她兴奋的样子。
小张也不甘示弱:“我告诉你们,上杭这边的老字号可是有几十年历史了,都是爷爷辈儿的人开的。
咱们得试试他们家的豆腐脑,说不定会有惊喜!”小李立马就跑去排队了,而我和小张则继续在街上闲逛。
上下杭的街道上,小商小贩、古老的建筑,和一些贩卖福州特色的小玩意儿,让人看了眼花缭乱。
我说:“你看这些老房子,真的是保留了好多历史痕迹。
听说这里以前是福州最热闹的地方呢。
”小张点点头:“是啊,你看这条街道的石板路,每块石板上都刻着岁月的痕迹。
就像在和我们诉说它的过去。
”我们正聊着,突然看到一个卖糖葫芦的小摊。
小李那会儿已经在小摊前面挤来挤去,结果一转身就看到我俩,笑得特别开心:“哎,你们也来尝尝,这个糖葫芦可好吃了,尤其是这种传统做法,甜而不腻!”我和小张尝了一口,果然很有味道。
然后小张很认真地说:“你们觉得这些糖葫芦是不是跟以前的味道差不多呢?”小李还没说话,旁边的老奶奶就笑着说:“小伙子,糖葫芦的味道跟以前差不多,只是现在人们吃得更快了。
”我们都笑了,觉得这位老奶奶真是幽默得很。
后来,我们顺着街道走了一圈,还逛了一些手工艺品店。
上杭的那边有不少工艺品,像是福州传统的刺绣,做得特别精细。
小李忍不住买了几件,兴奋得像个小孩儿。
“这些刺绣真的是太漂亮了,拿回去送人肯定受欢迎!”她边说边拿着包裹,显得特别满意。
福州上下杭游记初中作文

福州上下杭游记初中作文这次咱们班组织了一次福州的上下杭游记,真的是让我这个小吃货大开眼界。
下面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在上下杭的奇妙经历吧!早上,阳光洒在福州的大街小巷,我们一行人兴奋地开始了这次旅程。
一下车,大家就被眼前的古老建筑吸引了。
上下杭,这地方仿佛是穿越回了古代,街道两旁都是老旧的民居,古香古色的,一看就知道有故事。
我们的导游老王特别热情,他跟我们讲了一堆上下杭的历史趣事。
比如这座房子以前是哪个大商贾的宅子,那座建筑则是某个文人雅士的故居。
老王一边讲一边做些夸张的动作,像什么“哎哟,这个地方曾经有个大人物在这儿喝茶呢!”大家听得哈哈大笑,有时候还互相挤眉弄眼,真的是特别欢乐。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一家特别有特色的小吃店。
店里摆满了各种小吃,看得我眼花缭乱。
老板娘看到我们进来,立刻笑得像朵花似的,招呼我们尝尝她的招牌菜。
我跟小伙伴们一边吃一边聊,边上的人也笑得特别开朗。
我们一边吃着咸菜肉包,一边跟老板娘聊起来:“哎,这包子怎么做得这么好吃?”老板娘笑着回答:“这可是我的秘密武器啊,没法告诉你们!”就在这时,我的好朋友小明突然瞪大眼睛:“哎,这个糖葫芦也太好吃了吧!”原来他吃得太急,居然把糖葫芦的竹签都吃到嘴里了,搞得我们一阵爆笑。
旁边的游客也被他的举动逗乐了,纷纷拿出手机拍照。
午后,我们继续游览,走进了一家古色古香的茶馆。
这里的茶香四溢,感觉每一口茶都能喝出一段历史。
我们一边品茶,一边讨论自己喜欢的茶味。
小丽喝了一口,眼睛一亮:“这个茶真的是太特别了,我感觉自己瞬间变成了古代的文人!”我们都笑了,调侃她:“小丽,你这是喝茶喝出文化来了!”之后,我们还去了上下杭的古市场。
市场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我和朋友们在一家摊位前逗留了很久,买了不少小玩意儿。
特别是一个叫“福州三宝”的摊位,卖了很多小工艺品,我和小伙伴们在这里挑挑拣拣,乐得像小孩一样。
夕阳西下,我们在上下杭的街头漫步,看着夕阳映照在古老的建筑上,感觉这一切都特别美好。
除了三坊七巷,福州还有15条惊艳古巷,排在第一的是

除了三坊七巷,福州还有15条惊艳古巷,排在第一的是。
(本文由福州人家出品,转载请在开头保留这行字,字体不得变异,文末带本我大福州不仅有三坊七巷还有许多有味道的小里弄里弄中也保留着不少有故事的建筑走吧,跟着小编一起去探寻上下杭自2013年,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启动改造,目前已基本完成传统历史风貌建筑的修复。
这里已形成具有浓厚的福州中西合璧建筑文化特色和典型的福州闽商文化特色的传统街区。
△隆平路△建郡会馆旧址△福州商务总会八角亭△隆源行旧址△台江书院△老商铺外立面△采峰别墅一头连接福州繁华的东街口,一头延伸至百年老街卫前街的三牧坊,宽不足4米,长不到240米,是福州古代闽县内最著名的一座坊。
三牧坊走出了数不胜数的福州籍名人。
福州清代全省性的四所书院,其中二所凤池与正谊均在三牧坊花围内,1902年两所书院合并更名为“全闽大堂”,成了福建最早的公立学校。
1951年改名为福州一中。
福州一中英才辈出。
校友中有为民族解放而献身的仁人志士,如林觉民、陈盛馨等。
校友中有15人当选为两院院士。
“三牧坊最美丽的莫过于天桥上的紫藤花。
紫藤花每年早春开花,序状的花朵垂在紫藤纤细的藤蔓下,微风吹来,像是紫色的瀑布。
”华侨新村穿过象山隧道,从军区总院大门往前走几百米,就到了西二环路旁的华侨新村。
提起福州的华侨新村,过去,它就是个富贵的象征。
华侨新村是六十年代印尼排华时,福州政府接纳华侨的一处高档住宅区。
一座不大的小山坡,高低错落的布满许多的小院落,那一幢幢小楼房,形态各异,色彩华丽,很是吸人眼球。
如今,这里群集各种私房菜馆、茶馆、会所、画室、小收藏展馆,成为福州闲聚会友的好地方。
(网友“自由飞翔”拍摄)康山里康山里(拍摄:安早)康山里,它是马厂街的支巷。
民国时期康山里兴建了一批带有独立花园的洋房别墅,康山里老洋房的门面不起眼,却各有“来头”。
梦园的主人是叶见元,早年曾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辛亥革命,据传孙中山来福州时还曾在这里住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田会馆
古田会馆是民国时期由古田籍商人在福州集资 建造的、具备停宿、储运、交际功能的一个场 所。会馆坐北朝南,四面红墙。
△精雕细琢的金漆顶
会馆是上下杭极具特点的人文景观,城事君发现这些会馆建筑富丽堂 皇,既有建馆者的家乡特色和地域特征,又吸收了福州地区的建筑艺 术风格,甚至融合了西洋建筑的精华。
建郡会馆
南郡会馆南ຫໍສະໝຸດ 会馆是清末时由泉州、漳州、厦门等闽南籍商帮集资建 造。会馆四面为清水墙。中间大门为青石门框,横匾刻“南 郡会馆”四个大字。
高氏文昌阁建于清嘉庆年间,原为高氏书斋。双层木构八角形结构, 大气豪放。外围由红砖墙和木质建构组成。
沿着上杭路走,城事君不禁驻足在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前,它有着西方折衷主义 风格的大门、爱奥尼式的立柱、蜗卷式的装饰图案,这就是福州市工商联旧址。
兰亭绰约,假山玲珑,古木参天,芳菲满目,一片园林式的清幽环 境。正所谓“一花一草皆高雅,无限风光在小园”。
在三捷河沿岸步道漫步,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三通桥。历史上这里 是水路便捷,物流通畅的交通要道,桥下百舸争流,桥上行旅络绎。
陈文龙纪念馆又叫台江尚书庙,是为了纪念”抗元铮臣“陈文龙而 建。尚书庙门口存有两只石狮。庙门额青石贴金匾额至今犹存。
沿着三捷河步道踱步,城事君看到了历史感十足的星安桥。桥两侧铺设有石台阶, 很妙的是桥墩处长有大榕树,树阴遮盖桥面,是纳凉的好去处。
福 州 上 下 杭
福 州 人 赶 紧 逛 逛 逛 ……
秒 杀 成 都 宽 窄 巷 !
赛 过 上 海 新 天 地 !
福 州 上 下 杭 最 新 谍 照 曝 光 !
从上下杭韵味十足的牌坊下穿过,眼前的画风突变。刹那间城事君觉得仿佛像是 穿过了时光机一般。眼前的三捷河两岸已经焕然一新,别有洞天。
三捷河沿东西方向贯穿整个上下 杭街区,曾经河两岸是集中展示 上下杭乃至整个福州近代商贸风 貌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