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列类模板
教案训练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队列动作,培养良好的队列纪律。
2.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
3. 培养学生勇敢、坚毅、自律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队列动作:立正、稍息、跨立、正步走、跑步走。
2. 队列口令:立正、稍息、跨立、正步走、跑步走。
3. 队列队形变换:分队、并队、分队列、并队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队列动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2. 教学难点:队列队形变换的熟练度和协同配合。
四、教学过程1. 准备阶段(1)清点人数,检查着装。
(2)宣布训练科目和目的。
(3)讲解训练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
2. 讲解示范阶段(1)教师讲解队列动作要领和口令。
(2)教师示范队列动作,学生跟学。
(3)教师讲解队列队形变换的方法。
3. 练习阶段(1)学生分组练习队列动作,教师巡回指导。
(2)学生练习队列队形变换,教师巡回指导。
(3)组织学生进行集体练习,加强团队协作。
4. 检查验收阶段(1)教师检查学生队列动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2)教师检查学生队列队形变换的熟练度和协同配合。
(3)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对不足之处进行指正。
五、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队列动作要领和口令。
2. 示范法:教师示范队列动作,学生跟学。
3. 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队列动作,教师巡回指导。
4. 检查法:教师检查学生队列动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队列动作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队列队形变换中的表现。
3. 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纪律性和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反思1. 训练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集体荣誉感。
3. 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安全意识,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4. 及时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什么是队列

什么是队列
1.模板一
队列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特殊之处在于它只允许在表的前端进行删除操作,而在表的后端进行插入操作,和栈一样,队列是一种操作受限制的线性表。
进行插入操作的端称为队尾,进行删除操作的端称为队头。
队列中没有元素时,称为空队列。
2.模板二
队列是一种操作受限制的线性表,进行插入操作的端称为队尾,进行删除操作的端称为队头。
或者队列是一种军事用语,通常由队列条令予以规定,用于规范部队、分队队列及其在各种条件下的运动队形和动作,并按条令规定组织和实施训练。
3.模板三
队列通常由队列条令予以规定,用于规范部队、分队队列及其在各种条件下的运动队形和动作,并按条令规定组织和实施训练。
队列是由军人或部、分队在共同行动时构成的行列组织形式。
队列是正规建制单位组织结构的外在表现。
队列的本质是对组织的“序"的规定性。
队列不仅是兵教之基,队列更是“组织之母,管理之父”。
古老的队列就象组
织的“活化石”一样,向人们诉说着人类组织的发生与发展。
队列训练_模板参考

指导老师:XXX
答 辩 人 :XXX
下
齐步的行进
身体保持正直:微微 前倾,双目平视前方, 下颌微收,颈部挺直
右脚跟随左脚:步幅 与左脚相同,保持匀 速前进
双手紧贴身体两侧: 中指贴于裤缝,保持 与地面平行
步频通常为每分钟116 至122步
左脚向正前方迈出约 75厘米:脚尖向前, 膝盖与脚尖方向一致
行进中:保持队列整 齐,注意与其他成员 保持一致
定期考核评估 定期对队列训练进行 考核和评估,及时发 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确保训练效果
立定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队列训练的效果和 质量,培养队员的纪律性、协调性和团队合作精神,为
完成各种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也有助于提高组织的形象和士气,增强其凝聚力 和战斗力
-
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THESIS DEFENSE POWERPOINT
队列训练
-
齐练
队列训练是军事和某些 组织中常见的训练形式,
旨在培养士兵或成员的 纪律、团队精神以及协
调性
齐步的行进与立定是队 列训练中的基本动作, 对于塑造统一的步伐和 阵型至关重要
齐步的行进
齐步的行进
齐步的行进是一种 步伐稳定、节奏均 匀的行进方式,通 常用于队列整体前 进。其动作要领如
齐步的行进
在进行齐步的行进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保持身体平衡: 避免左右晃动
脚掌始终贴地: 避免脚步太高或 拖地
手臂自然摆动: 幅度不宜过大
调整呼吸:保持 节奏
立定
立定
立定是队列行进中的停步动作,用于调整队列位置或变换队形。立定的动作要领如下
当听到"立定"口令时:右脚向前半步
高中队列队形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观念。
2. 提高学生的队列队形素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 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队列队形的基本动作:立正、稍息、向右看齐、报数、解散、集合、向左(右)转、齐步走、正步走等。
2. 队列队形的变换:分队、合队、并队、裂队等。
三、教学对象高中学生四、教学时间2课时五、教学场地学校操场六、教学器材口令棒、音响设备、计时器等。
七、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1. 体委集合整队,报告人数。
2. 师生相互问好。
3. 教师检查人数,宣布本节课内容。
4. 安排见习生活动。
5. 进行准备活动,包括慢跑、徒手操等。
(二)基本部分1. 队列队形基本动作练习(1)立正:身体正直,重心上提,手臂位置正确,眼有神。
(2)稍息:上体保持立正姿势,出脚方向和距离正确,重心在两脚之间。
(3)向右看齐:转头迅速一致,碎步调整看齐快,前后对正,左右一线,间隔跳高符合要求。
(4)报数:报数准确迅速,声音短促宏亮。
(5)解散:听到口令后,迅速离开原位。
(6)集合:快—全体集合学生跑步要快,基准学生和排头站位要快,看齐要快;静—集合时不说笑,不打闹;齐——左右看齐,前后对正看齐,队形整齐。
(7)向左(右)转:转体时上体正直,重心稳,轴心脚明确,方向正,两腿挺,并腿齐。
(8)齐步走:动作规范,步幅一致,步频适中。
2. 队列队形变换练习(1)分队、合队走:一路纵队中场行进,听到分队走的口令,第一名学生左转弯,第二名学生右转弯;后面的学生依此跟进,成两路沿左右边线绕场进行,至将相遇,听到合队走的口令时,左路学生左转弯,右路学生右转弯,并依次插入左路学生之后成一路纵队行进。
(2)并队、裂队走:按照分队、合队走的规则进行练习。
(三)结束部分1. 教师总结本次课的收获与不足。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3. 整理器材,师生再见。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队列队形基本动作的掌握程度。
队列训练教案模板(共7篇)

队列训练教案模板(共7篇)第1篇:队列训练教案队列动作教案作业提要课目:单个军人队列动作内容:一、立正,稍息,跨立二、停止间转法三、行进与立定四、步法变换五、行进间转法六、脱帽、載帽七、敬礼八、坐下、蹲下、起立标准:姿态端正,精神振奋,军容严整,动作协调方法:理论提示,讲做示范,组织练习,小结讲评时间:*小时地点:队列训练场要求:1、严格遵守队列纪律,做到令行禁止2、严禁嘻笑打闹,做错动作打报告器材保障:(略)作业进程一、作业准备:1、带队入场,整理着装,清点人数,向在场首长报告2、宣布作业提要二、作业实施同志们,大家都从电视中领略过国旗护卫队的飒爽英姿吧,他们那端正的姿势,严整的军容,振奋的精神,协调一致的动作都来源于队列训练,大家要成为一名标准的军人,必须从队列训练入手。
(一)、立正、跨立、稍息立正立正是军人的基本姿势,是队列的基础。
军人在宣誓、接受命令、进见首长和向首长报告、回答首长问话、升降国旗、军旗、奏国歌和军歌等严肅庄重的时机和场合,均应自行立正。
1、口令:立正2、要领: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向外分开约60度,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两臂下垂自然伸直,手指并拢自然微曲,拇指尖贴于食指第二节,中指贴于裤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两眼向前平视。
3、立正的动作标准与要求:(1)两脚跟未靠齐。
纠正的方法:划一条直线,两脚跟站在横线上反复练习。
(2)方向不正,两脚分开的中心线与脚跟线不垂直。
纠正的方法:在地面画“T“字线,反复练习。
(3)两腿未夹紧,有空隙。
纠正的方法:两腿靠拢,裆部夹紧。
(4)腰挺不直,纠正的方法:向前上方挺胸,以胸带腰。
(5)头歪,纠正的方法:指出歪的方向,使其体会纠正。
(6)面部不自然,纠正的方法:面部的肌肉放松。
<二>跨立跨立主要用于军体操.执勤和舰艇上分区列队等场合,可以与立正互换。
1.口令:跨立2.要领:左脚向左跨出约一脚之长,两腿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落于两脚之间,两手后背,左手握右手腕,拇指根部与外腰带下沿(内腰带上沿)同高,右手手指并拢自然弯曲,手心向后。
队列教学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队列的基本动作和口令,了解队列的意义和作用。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集体意识、纪律观念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队列训练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对象本教案适用于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以及部分成年教育机构的学生。
三、教学内容1. 队列的基本动作:立正、稍息、向左(右)转、向后转、跑步走等。
2. 队列的基本口令:立正口令、稍息口令、向左(右)转口令、向后转口令等。
3. 队列的变换:两列纵队变一列纵队、一列纵队变两列纵队等。
4. 队列的训练方法:分解练习、连贯练习、集体练习等。
四、教学时间本教案适用于一节体育课,共计40分钟。
五、教学过程1. 准备部分(5分钟)(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老师检查人数。
(3)宣布本次课的内容与目标。
(4)安排见习生。
(5)准备活动:头部运动、肩部运动、扩胸运动、腰部运动、膝美节运动、手腕踝关节运动。
2. 基本部分(30分钟)(1)队列练习①立正:讲解立正的动作要领,示范动作,学生跟做。
②稍息:讲解稍息的动作要领,示范动作,学生跟做。
③向左(右)转:讲解向左(右)转的动作要领,示范动作,学生跟做。
④向后转:讲解向后转的动作要领,示范动作,学生跟做。
⑤跑步走:讲解跑步走的动作要领,示范动作,学生跟做。
(2)队列变换①两列纵队变一列纵队:讲解变换动作要领,示范动作,学生跟做。
②一列纵队变两列纵队:讲解变换动作要领,示范动作,学生跟做。
3. 结束部分(5分钟)(1)放松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拉伸运动,缓解肌肉紧张。
(2)总结本次课的内容,表扬表现优秀的学生。
(3)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出勤、纪律、态度等。
2. 动作规范:检查学生在队列练习中的动作是否准确、到位。
3. 团队协作:观察学生在集体练习中的配合程度。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对队列练习的掌握程度。
班队列训练教案-范本模板

班队列动作教学法课目:班队列动作目的:通过训练,使同志们熟练掌握单人队列动作的要领,培养良好的军人姿态内容:一、班的队形;二、集合、离散;三整齐、报数、;四、出列、入列;五、行进、停止;六、队形变换;七、方向变换;方法:结对练习、集体练习、评比竞赛时间:30分钟地点:队列训练场要求:1、姿态端正,军容严整,精神振奋2、严格遵守队列场纪律,做到令行禁止3、认真听,刻苦练;互帮互学,共同提高一、班的队形班的队形可分为班横队和班纵队,需要时,可分成班二列横队和班二路纵队。
队列人员之间的间隔(两肘之间)约10厘米,距离(前一名脚跟至后一名脚尖)约75厘米.1、动作要点指挥位置与排面或基准士兵距离准确,符合动作标准。
队列中相邻士兵间隔距离准确,站立方向准确.2、标准要求横队时,指挥位置与班队列形成等腰三角形,距队形中央5—7步。
纵队时,指挥位置与基准士兵和最后一名士兵成一条直线,距基准3-5步。
3、易出现的错误动作及纠正方法(1)队列中士兵间隔不准.指挥员可用拳(拳心向下)在士兵的两肘之间向下运动,以拳能上下运动为宜。
(2)前后距离不准。
用米尺取前面士兵的脚跟与后面士兵的脚尖距离为75厘米或在地上划线,反复练习。
(3)横队方向不正。
指挥员对基准士兵纠正其站立方向,尔后令其余士兵向基准士兵看齐。
[组织练习]1、训练步骤(1)先训横队、二列横队;再训纵队,二路纵队。
(2)将四种队形串到一起训练。
2、训练方法(1)轮流充当指挥员摆队列。
(2)会操评比,互相观摩。
指挥流程:1、成班横队时,指挥员下达口令“向右看齐"“向前看”;2、然后跑向队伍的排头处,与排面平齐,距第一名同志三步到五步的距离,面向排面,下口令“向右转",待整个排面都转过之后,此为班纵队,下达口令“向前对正”;3、回到初始班横队指挥员所在位置,下达口令“向左转”;4、下达口令“向右看齐”“向前看”。
二、集合、离散(一)集合集合是单个军人、分队部队按规范队形聚集进行来的一种队列动作要领:集合时,指挥员应先发出预告或信号,如“全班注意”然后再预定队列的中央前,面向预定形成立正姿势,下达“成×××队集合"的口令,所属人员听到预告或信号,原地面向指挥员成立正姿势,听到口令跑步到指定位置面向指挥员集合(在指挥员后侧的人员应从指挥员右侧绕过)自行对正看齐,成立正姿势。
小学体育队列教案模板及反思

一、教案名称:小学体育队列训练教案二、教学对象:小学三年级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队列队形动作,如立正、稍息、报数、集合、解散等。
2. 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队列队形动作的规范性和整齐性。
2. 教学难点:学生在进行队列队形练习时的纪律性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学校操场或宽敞的室内场地。
2. 教学器材:口哨、队旗、标志物等。
六、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5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慢跑、跳绳等,让学生活动筋骨,为接下来的队列队形训练做好准备。
(二)队列队形训练(20分钟)1. 立正、稍息- 教师讲解立正、稍息的动作要领,并进行示范。
-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教师逐一纠正动作。
- 进行集体练习,要求动作规范、整齐。
2. 报数- 教师讲解报数的规则和方法,并进行示范。
-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教师逐一纠正动作。
- 进行集体练习,要求报数准确、声音洪亮。
3. 集合、解散- 教师讲解集合、解散的规则和方法,并进行示范。
-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教师逐一纠正动作。
- 进行集体练习,要求动作迅速、整齐。
(三)游戏活动(10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队列队形相关的游戏,如“找朋友”、“传递接力棒”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队列队形知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对本次队列队形训练进行总结,表扬表现优秀的学生,指出存在的问题。
2. 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队列队形训练中的收获和不足。
七、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队列队形训练,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得到了有效提高。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对学生动作的纠正和指导,确保了队列队形动作的规范性和整齐性。
3. 游戏活动的加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了队列队形知识,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4.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封皮(按学校要求手工填写)成绩评定表学生姓名崔丁昴班级学号15专业通信工程课程设计题目队列类模板的设计与实现评语组长签字:成绩日期 20 年月日课程设计任务书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通信工程学生姓名崔丁昴班级学号15课程设计题目队列类模板的设计与实现实践教学要求与任务进行队列类模板的设计并实现,队列采用循环队列实现,数据元素可以是char, int, float等多种数据类型,包括以下功能:(1)实现初始化队列操作,建立一个空队列;(2)实现清空队列操作;(3)实现判断队列是否为空的操作;(4)实现求队列长度的操作;(5)实现返回队首元素的操作;(6)实现入队操作;(7)实现出队操作;(8)实现队列的遍历操作,输出队列的每个元素。
(9)将上述功能作为类的成员函数实现,编写主函数测试上述功能。
工作计划与进度安排第17周:分析题目,查阅课题相关资料,进行类设计、算法设计;第18周:程序的设计、调试与实现;第19周:程序测试与分析,撰写课程设计报告,进行答辩验收。
指导教师:201 年月日专业负责人:201 年月日学院教学副院长:201 年月日摘要很多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中的问题的解决最终都归结到队列问题的处理,模板是处理问题很经典的方法,由它改进、变形得到的类模板,是一种效率很高、较为常用的方法。
本文采用C++语言实现了对队列的各个操作,设计了队列类,采用Visual C++ 的控制台工程和MFC工程分别实现了对队列的处理。
关键词:队列;类模板;控制台工程;MFC工程目录N O TABLE OF CONTENTS ENTRIES FOUND.1. 需求分析1.应用类模板可以使类中的数据成员、成员函数的参数及成员函数的返回值能根据模板参数匹配情况取任意数据类型。
这种类型既可以是C++预定义的数据类型,也可以是用户自定义的数据类型。
2.队列在程序设计中也经常出现。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操作系统中的作业排队。
在允许多道程序运行的计算机系统中,同时有几个作业运行。
如果运行的结果都需要通过通道输出,那就要按请求输出的先后次序排队。
每当通道传输完毕可以接受新的输出任务时,队头的作业先从队列中退出作输出操作。
凡是申请输出的作业都从队尾进入队列。
2. 算法基本原理1.初始化一个循环队列。
和顺序栈相类似,在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中,除了用一组地址连续的存储单元依次存放从队列头到队列尾的元素之外,尚需附设两个指针front和rear分别指示队列头元素及队列尾元素的位置。
2.实现清空队列操作。
直接让类Queue中的private成员全部清零。
从而实现队列的清空。
3.实现判断队列是否为空的操作。
如果该队列中成员count为零的话。
便直接输出该队列为空。
4.实现求队列长度的操作。
直接输出当前情况下的成员count的值。
5. 实现返回队首元素的操作。
由于存在front直接指向着对首。
所以直接输出该队首元素即q[front]。
6.实现入队操作。
在count++的情况下。
让输入的值赋于q[rear++]。
即实现了在队尾插入的功能。
7.实现出队操作。
在count--的情况下。
让q[front]=q[front+1]。
即实现了在队首删除的功能。
8.实现队列的遍历操作。
输出队列的每个元素。
利用for循环直接输出q[]数组中所有的元素。
3. 类设计1.对于基类Queue来讲。
内部有私有成员和公有成员。
私有成员包括了描述一个队列必须的对首(front)、队尾(rear)、即队总数(count)。
另外还有用于存放队列数据的一个数组qlist[MaxQSize]。
公有成员则包括了各个函数。
Queue(void)为构造函数。
QDelete()为实现队列的删除的函数。
QInsert()为实现队列的插入的函数。
ClearQueue()为实现队列的清空的函数。
QLength()为计算求出队列的长度的函数。
QFront()为找到队列的队首元素的函数。
QEmpty()为判断队列是否为空的函数。
PrintQueue()输出队列的函数。
2.对于模板类来讲。
即template<class T>。
由于要求的是可以执行int、char、float三种类型的数据。
所以我们在主函数中定义了三个成员Queue<int> s、Queue<char> z、 Queue<float> y。
用于分别调用这三种类型进行操作处理。
4.基于控制台的应用程序整个程序分为三个大部分。
第一个部分即为对类Queue的定义。
第二个部分则是对类Queue中的各个成员函数进行定义。
第三个部分即为主函数,主函数中分别定义了int型、float型、char型的队列类型用于程序的选择及处理。
类的初始定义#include<iostream>#include <cstdlib>using namespace std;const int MaxQSize = 20;template <class T> 始化 2.删除 3.长度 4.队首元素5.清空 6.判断 7.输出"<<endl;cin>>d;switch(d){case 1:{();IfContinue();}break;case 2:{();IfContinue();}break;case 3:{();IfContinue();}break;case 4:{();IfContinue();}break;case 5:{();IfContinue();}break;case 6:{();IfContinue();}break;case 7:{();IfContinue();}break;default: break;}}}break;case 2: {while(1){cout<<"1.初始化 2.删除 3.长度 4.队首元素 5.清空 6.判断7.输出"<<endl;cin>>d;switch(d){case 1:{();IfContinue();}break;case 2:{();IfContinue();}break;case 3:{();IfContinue();}break;case 4:{();IfContinue();}break;case 5:{();IfContinue();}break;case 6:{();IfContinue();}break;case 7:{();IfContinue();}break;default: break;}}}break;case 3: {while(1){cout<<"1.初始化 2.删除 3.长度 4.队首元素 5.清空 6.判断7.输出"<<endl;cin>>d;switch(d){case 1:{();IfContinue();}break;case 2:{();IfContinue();}break;case 3:{();IfContinue();}break;case 4:{();IfContinue();}break;case 5:{();IfContinue();}break;case 6:{();IfContinue();}break;case 7:{();IfContinue();}break;default: break;}}}break;default: break;}}基于控制台的应用程序测试对int型数据进行程序运行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int型数据运行结果对char型数据进行程序运行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char型数据运行结果对float型数据进行程序运行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float型数据运行结果基于MFC的应用程序设计MFC程序界面设计首先在VC中建立MFC AppWizard(exe)工程,名称为队列,并在向导的Step1中选择Dialog based,即建立基于对话框的应用程序,如下图4~5所示。
图4 建立MFC AppWizard(exe)工程图5 建立基于对话框的应用程序将对话框资源中的默认对话框利用工具箱改造成如下界面,如图6所示。
图6 方程组求解程序界面设计图6所示的界面中包含了2个Static Text控件,4个Button控件,和11个Edit Box控件,控件的基本信息列表如下表1所示。
控件类别控件ID 控件Caption 说明Static Text IDC_STATIC 该队列为:输入插入的数据:ButtonIDC_BUTTON_Read 读入数据IDC_BUTTON_Del 删除数据IDC_BUTTON_Empty 清空数据IDC_BUTTON_Insert 进行插入Edit Box IDC_EDIT_A00~队列的10个元素IDC_EDIT_A10IDC_EDIT_b0 用于插入的元素MFC程序代码设计为了能够将对话框界面上的控件能够与代码联系起来,需要为11个Edit Box控件建立Member Variables,按Ctrl+w键进入MFC ClassWizard界面,选择Member Variables选项卡,可显示成员变量设置界面。
通过该界面设置与11个Edit Box控件对应的成员变量,具体如表2所示。
控件ID 成员变量类型成员变量名称IDC_EDIT_A00~IDC_EDIT_A10 int dl_1~ dl_10IDC_EDIT_b0 int cr_1程序的代码,并将其作必要的改写,具体改写的步骤与内容如下。
1. 编写读入数据按钮的消息处理函数,实现将队列的数据刷新到界面上,具体代码如下:void CMyDlg::OnInputNum() {编写删除数据的消息处理函数,实现数据删除,具体代码如下:void CMyDlg::OnDeleteNum(){编写插入数据的消息处理函数,实现数据插入,具体代码如下:void CMyDlg::OnInsertNum() {编写清空数据的消息处理函数,实现数据清空,具体代码如下:void CMyDlg::OnEmptyNum() {控制台的程序上。
我们可以满足类模板的要求。
即可以对int、char、float三种类型的数据进行处理。
而在MFC中。
我们只定义了int类型进行处理。
而且程序的可变性不够强。
2.在MFC的程序设计中。
我们并未严格的使数据成为一个队列。
只是象征性的表示了队首与队尾。
所以程序的满足要求性也不够。
3.对于MFC的应用程序。
由于MFC是依赖图形而存在的。
而我们所做的MFC的图形界面过于简单单一化了。
而且处理的灵活性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