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奶牛酮病,提升5千克产奶量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 提高奶牛产奶量的饲养方法 - 奶牛养殖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提高奶牛产奶量的饲养方法-奶牛养殖在奶牛生产实践中,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奶的品质一直是人们广泛学习的问题,并探索出许多提高奶牛产奶量和改善牛奶品质的措施。
在奶业产业链中,所有的食用奶和奶制品的正常加工,乃至所有以奶作为配料的其他食品加工都离不开优质原料奶的生产。
原料奶的奶量和质量,对整个奶业的健康发展,对广大民众的身体素质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提高奶牛产奶量的饲养方法。
1、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遗传因素包括品种、个体。
品种不好,再高的饲养水平,也不能实现高产奶量。
不同品种的奶牛,其产奶量、乳脂率也有不同,产奶量和乳脂率之间关系呈反比,即产奶量较高的品种,其乳脂率相应较低。
一定程度上,品种决定着奶牛产奶量的高低。
个体方面的差异也会影响产奶量的高低,相同品种的奶牛,即便处在相同的生理阶段,且在同样的饲养管理条件,其产奶量和乳脂率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品种改良方面,由于是技术人员人为方面的原因,在进行人工授精过程中,存在着使用劣质冻精,或同一种牛的冻精反复使用,漏配、误配等情况,这些都会造成奶牛后代产奶量不高。
饲养因素。
日粮配制不合理对奶牛生长发育及产奶水平影响较大,营养物质含量过低会影响奶牛生长发育的速度,营养物质摄入过多又会造成乳腺分泌组织受损。
特别是处于泌乳期的奶牛,由于其产奶量不断增加,身体能量不断消耗,如果此时日粮的营养水平较低,就会使其能量处于负平衡状态,还会诱发各种产后疾病的发生。
日粮中干物质含量和粗饲料的种类也会对产奶量有影响,粗饲料中粗纤维量要占日粮干物质总量的17%最好,不能低于13%,而粗饲料中的干草和青贮的干物质比例最好是1:1,不宜相差太多,因为青贮摄入不足影响干物质的摄入量,而干草不足会使粗纤维摄入量不达标,都会导致产奶量降低。
另外,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补充不足,也会影响奶牛的产奶量。
管理因素。
奶牛的饲养环境、卫生状况、日常管理等都会对奶牛的产奶量产生影响。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奶牛酮病是奶牛产后代谢紊乱的一种常见疾病。
该病主要是由于低血糖和低血钙导致的。
在哺乳期,奶牛需要大量的能量和钙质来维持乳汁的产生,而若摄入的食物无法满足需求,则会出现代谢紊乱,进而导致奶牛酮病的发生。
临床症状
奶牛酮病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症状:
1.食欲不佳:奶牛酮病患者的食欲会减退,甚至不食。
2.乳量减少:由于能量和钙质不足,奶牛产奶量极可能减少甚至无奶。
3.体重下降:奶牛酮病患者体内能量供应不足,不能满足身体正常维护和产奶需要,导致体重下降。
4.神经紊乱:有时,患奶牛会表现出不寻常的兴奋和焦虑,肌肉僵硬等症状。
防治措施
1.饲料控制:对于奶牛而言,饲料是保证生产和体重的重要来源。
为防止奶牛酮病的发生,饲料应该有适当控制,并遵从专家给出的饲料师范。
2.逐步换粮:奶牛换粮的过程应该要逐渐进行,以减轻消化系统的负担。
同时,还要注意饲喂高营养的食物,以满足奶牛体内能量和营养的需求。
3.身体保健:奶牛在怀孕和哺乳期需要特别的保健,其中包括定期检查身体健康,并且在产后采取钙剂补充等预防措施。
4.运动关照:奶牛应该要有适度的运动,增加身体的稳定性和代谢,同时避免长时间过度运动。
总之,预防和治疗奶牛酮病的方法包括饲料控制,逐步换粮,身体保健以及运动关怀等,这将有助于减少奶牛出现酮症和其他代谢障碍问题。
奶牛酮病防治.doc

奶牛酮病防治概述:尿量少,色黄并具有刺鼻酸味,轻症者产奶量呈持续性下降,重症者骤减,奶中有酮味,高产牛无奶。
养牛知识这期间高产奶牛排出大量乳糖,而摄入糖元不足,机体糖代谢呈现负平衡,就大量进行脂肪代谢,产生大量酮体而导致酮病发生。
可用人工盐250~300克,加水灌服,或肌肉打针维生素B120毫升。
一般高产奶牛产后4~6周即达到泌乳高峰,而奶牛采食量要在产后14周才能达到高峰。
可用5%碳酸氢钠溶液500~1000毫升进行静脉打针。
一般血酮升高10~100毫克/100毫升。
进步碱贮,防止发生酸中毒。
增补肾上腺皮质激素,调节糖代谢。
运动失调,步态不稳,四肢瘫痪,站立难题,昏睡、呼吸及心跳变慢,终极昏迷而死。
全身紧张,颈部肌肉强直,高兴狂暴,在体育场内乱跑;有的病牛呈抑郁状,不愿走动,呆立于槽前,低头耷耳,目光无神,如睡态,对外界无反应或反应痴钝。
此病重在预防,需改善饲养前提,增加青干草和青绿多汁饲料,适当减少一些碳水化合物类精料,特别是在怀孕中期直到产后不要给过多的精料。
正常饲养中,干奶期要控制精料的喂量,高产牛日粮中精粗比例最大限度不能超过60∶40。
粪少干而硬,有的伴有瘤胃膨胀。
临床症状病牛常泛起的症状分为消化型和神经型两种。
诊断此病根据日粮配合情况、产奶量高低和临床症状即可确诊。
增补血糖,进步血糖浓度。
反刍无力,次数不定,瘤胃迟缓,蠕动微弱,次数减少。
同时,在饲料中可常常添加一些适量的碳酸钠,既增加了产奶量,又能中和胃酸,降低酸中毒的发生。
预防如因长期喂饲高蛋白饲料,致使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机体进行脂肪代谢天生大量酮体而发生酮病。
体温正常或略有下降(37.5℃),心跳达100次以上,心音恍惚,第一、第二心音不清。
增强前胃性能,促进食欲。
神经型:溘然发生神经症状,不认其槽,于棚内乱转,目光怒视,横冲直撞,站立不安。
养牛信息用50%的葡萄糖500~1000毫升进行静脉打针。
可用可的松1.5克,或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1.0克肌肉打针,天天1次,连用3~5天。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奶牛酮病(ketosis)是一种常见的新旧交替期奶牛代谢性疾病。
发病主要与能量代谢障碍有关,引起体内葡萄糖供应不足,机体迅速降解脂肪酸产生大量酮体蓄积,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和病理反应。
奶牛酮病的防治非常重要,可以有效减少经济损失和提高养殖效益。
下面就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1. 饲料不足新旧交替期奶牛在生产高峰期需要大量的能量和营养物质,如果饲喂不足,就会出现奶牛不肥、乏力、蹭墙等饥饿不适症状,同时也会导致体内能量代谢失衡,引起奶牛酮病的发生。
2. 奶牛营养不良奶牛缺乏充分、均衡的营养物质供应,容易引起葡萄糖不足,脂肪分解过多,使奶牛处于负能量平衡状态,严重时引起产瘤和子宫内膜炎等代谢障碍疾病。
3. 奶牛环境不佳高温多湿、空气浑浊、通风不良、卫生条件差,都容易导致奶牛生理精神紊乱,减缓畜体代谢功能,引起奶牛酮病的发生。
1. 食欲不振奶牛食欲不振,减少了饲料和能量的消耗量,使奶牛整个代谢水平下降。
2. 心跳加速由于酮体的产生过多,会引起心跳加速,表现为奶牛烦躁、不安,时时处于紧张状态。
3. 奶产下降新旧交替期奶牛在酮病时,其产乳量会明显下降,甚至废奶退出高峰期,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4. 脱水和便秘奶牛酮病后,由于饲料的减少,会导致奶牛腹内积食,出现便秘现象,长时间不能排泄,容易引起脱水和衰弱状况。
5. 脂肪肝随着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奶牛体内脂肪代谢障碍,导致异常脂肪积累,形成脂肪肝,需要及时治疗。
1. 均衡饮食在新旧交替期奶牛高峰期,需要合理计算牛的饲料消耗量,按照奶牛要求提供所需蛋白、脂肪、碳水化物等营养物质,并留出适当的空间用于饲喂青贮饲料、玉米粉和浓缩饲料等。
2. 加强运动锻炼酮病的奶牛可以采用适量的逼迫活动来调节内分泌平衡,促进能量代谢,提高新陈代谢水平。
3. 养殖环境优化注意环境卫生,保持养殖环境的干燥通风、清洁卫生,合理施用药物,防止环境污染和细菌繁殖。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奶牛酮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发生在产后奶牛,严重影响了乳牛的产奶能力和生长发育,给养殖业生产带来了严重损失。
以下是关于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的详细介绍。
一、发生原因:
1. 能量供给不足:在高产期,产奶量大大增加,需要大量的能量供给,如果饲料中的能量供给不足,就会导致奶牛体内能量不平衡,促使脂肪分解与合成发生紊乱,从而引发酮病。
2. 营养平衡不良:饲料的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微量元素不足或者比例失衡,也会导致奶牛酮病的发生。
3. 环境应激:如气候突变,饲喂管理不当等,都会使奶牛处于环境应激状态,引发激素代谢紊乱,导致酮病的发生。
二、临床症状:
1. 食欲减退:患牛的食欲明显下降,不愿意进食,以及食量减少。
2. 奶量减少:患牛的产奶量明显减少,乳房贫困,奶水稀薄。
3. 体重下降:奶牛的体重明显下降,精神不振,活动力减弱。
4. 尿液异常:患牛的尿液呈酮臭味,甚至有酮体沉积,呈色深黄。
5. 遗殖异常:患牛可能出现泌乳后期的不孕或者流产现象。
6. 血糖异常:患牛的血糖浓度下降,出现低血糖症状。
总结: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主要包括能量供给不足、营养平衡不良和环境应激等。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奶量减少、体重下降、尿液异常、遗殖异常以及血糖异常等。
在预防和治疗方面,饲料管理、营养平衡、管理环境、补充饲料以及适当运动都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奶牛酮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发生在泌乳期的奶牛身上。
它是由于奶牛在产奶过程中,由于能量摄入不足或利用不良,导致体内脂肪分解过多而引起的病症。
以下是关于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的详细介绍:一、发生原因:1. 饲养管理不当:奶牛在泌乳高峰期需要大量能量维持牛体的正常运转,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导致奶牛摄入的能量不足,将会引发奶牛酮病的发生。
2. 饲料组配不当:牛群的日粮需要包含足够的糖分来提供能量,当饲料中糖分含量不足时,奶牛将无法满足能量需求,易患酮症。
3. 营养不良:饲喂质量差的饲料,缺乏维生素、矿物质等微量元素,会导致机体代谢紊乱,易患酮症。
二、临床症状:1. 食欲下降:患病奶牛食欲减退,对饲料不感兴趣。
2. 产奶量减少:奶牛患酮症后,常常会出现产奶量明显减少的情况。
3. 引尿困难:奶牛在发生酮症时,常常出现尿液排出困难的情况,尿液颜色偏黄。
4. 粪便干燥:患病奶牛常常会出现粪便干燥的情况,有时还可能伴随便秘。
5. 贫血症状:奶牛在发病后,常常会出现粘膜苍白、黏膜可见皮下出血点等贫血症状。
6. 体温异常:患病奶牛常常会出现体温升高或降低的情况。
三、防治措施:1. 合理饲养管理:提供高营养的饲料,正确配制牛群的日粮,确保奶牛摄入足够的能量来满足产奶需求。
2. 补充能量:可以适量添加精饲料和高能量饲料,提高奶牛的能量摄入,减少奶牛患酮症的风险。
3. 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适当增加饲料中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含量,提高奶牛的抗病能力。
4. 疫苗预防:定期给奶牛接种酮症疫苗,增加奶牛的抵抗力,减少酮症的发生。
5. 加强疾病监测:定期对牛群进行体温检测、粪便观察等,及时发现患病奶牛,尽早进行治疗。
奶牛酮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发生原因主要包括饲养管理不当、饲料组配不当、营养不良等。
临床症状包括食欲下降、产奶量减少、引尿困难、粪便干燥、贫血症状和体温异常等。
奶牛酮病的最新疗法

免疫疗法
主动免疫
利用抗原(病原体或疫苗)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力。对于奶牛酮病,可 以通过注射疫苗来提高奶牛的免疫力。
被动免疫
利用抗体或细胞因子等免疫活性物质来增强机体免疫力。例如,给病牛注射抗酮抗体或细胞因子等。
基因治疗
• 基因治疗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以 纠正或补偿因基因缺陷引起的疾病。目前,在奶牛酮病的治疗 中,基因治疗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尚未应用于临床。
临床效果评估
治愈率:最新疗法二的治愈率达到了85%左右,相比传 统疗法有显著提高。
操作简便:相比传统疗法,最新疗法二的操作更为简便 ,易于在基层推广。
最新疗法二:具体效果
创新性:最新疗法二是一种创新性的治疗方法,利用了 最新的科研成果,为奶牛酮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畜牧业前景展望
奶牛产业的发展
供了良好的前景。
未来研究方向建议
01
02
03
深入研究病因
针对奶牛酮病的病因进行 深入研究,以便更好地预 防和治疗此病。
探索新的治疗方法
积极探索新的治疗方法, 寻找更有效、更安全的治 疗方案。
提高诊断技术
不断提高奶牛酮病的诊断 技术,以便更早地发现和 治疗此病。
06
结论与参考文献
结论回顾
酮病是奶牛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表 现为酮血、酮尿、食欲减退等症状,对 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染。
中西药结合制剂
穿心莲内酯滴丸
该药物由中药穿心莲提取物与西药潘生丁合成,具有 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抗血小板聚集等多重作用,可 用于治疗奶牛的细菌感染和预防血栓形成。
复方丹参注射液
该药物由中药丹参提取物与西药双嘧达莫合成,具有 活血化瘀、抗菌消炎、抗血小板聚集等多重作用,可 用于治疗奶牛的细菌感染和预防血栓形成。
莫能菌素预混剂说明书和标签

莫能菌素预混剂说明书和标签(一)莫能菌素预混剂说明书【兽药名称】通用名称:莫能菌素预混剂商品名称:欲可胖® 200(Elancoban® 200)英文名称:Monensin Premix汉语拼音:Monengjunsu Yuhunji【主要成分】莫能菌素【性状】本品为黄褐色粉末。
【药理作用】抗生素类药。
本品为广谱抗球虫药,对鸡柔嫩、毒害、巨型、和缓、布氏和堆型艾美耳球虫都有效。
莫能菌素与钠、钾离子有特殊的亲和力,可形成亲脂性络合物,透过球虫生物膜,使球虫体内钠离子量急剧增加,妨碍离子的正常平衡和运转,球虫体内过剩的钠离子不能排出,最后使虫体膨胀而死亡。
此外,莫能菌素能调节瘤胃微生物发酵类型,提高发酵物中丙酸的比例,从而提高饲料的能量利用率;节省离子在组织和细胞间运输的能量消耗;抑制瘤胃微生物产生乳酸的活性,从而防止高精料育肥的情况下可能发生的酸中毒。
【适应证】用于防治鸡球虫病;辅助缓解奶牛酮病症状,提高产奶量。
【用法与用量】以莫能菌素计。
混饲:每1000kg饲料,鸡90~110g。
奶牛(泌乳期添加),一日量,每头150~450mg。
【不良反应】1.饲料中添加量超过120mg/kg时,可引起鸡增长率和饲料转化率下降。
2.超剂量使用莫能菌素时,可导致牛增重率下降,甚至中毒死亡。
3.饲喂前必须将莫能菌素与饲料混匀,禁止直接饲喂未经稀释的莫能菌素。
【注意事项】1.10周龄以上火鸡、珍珠鸡及鸟类对本品较敏感,不宜应用;超过16周龄的鸡禁用。
2.马属动物禁用。
3.禁止与泰妙菌素、竹桃霉素同时使用,以免发生中毒。
4.搅拌配料时防止与人的皮肤、眼睛接触。
5.蛋鸡产蛋期禁用。
6.可在商品饲料和养殖过程中使用。
【休药期】鸡5日。
【规格】100g∶20g(2000万单位)【包装】【贮藏】密闭,在干燥处保存。
【有效期】24个月。
【进口兽药注册证号】【生产企业】美国礼蓝动物保健有限公司美国生产厂(Elanco Clinton Laboratories)地址:10500 South State Road 63, Clinton, Indiana, 47842-0099, U.S.A.(二)莫能菌素预混剂标签【兽药名称】通用名称:莫能菌素预混剂商品名称:欲可胖® 200(Elancoban® 200)英文名称:Monensin Premix汉语拼音:Monengjunsu Yuhunji【主要成分】莫能菌素【性状】本品为黄褐色粉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酮 病 的预 防工 作 应 当成 为 奶 牛 饲 养 的 重 点 内 容 。 做 好 预 防 酮病 主 要做 好 以 下 3点 :高 峰 期 后 控 制 奶 牛 精料 减 少 速 度 ; 牛 产 前 2个 月停 奶 , 少 精 料 , 加 干 草 , 当 补 奶 减 增 适 钙 ; 后 饲料 增 加 碳 酸 氢 钙 等 缓 冲 剂 。 产
f 啬 栏 士
奶牛杂志2 1 年0 期 01 9
卑 博 @ 热46— 线064 电 1 001 话 6 — :
解 决 奶 牛 酮 病 . 升 5千 克产 奶 量 提
1 酮 病 不 断 反 复 。 奶 高峰 永不 再 来 1 产
11 究 竟什 么是 酮病 ? .
酮 病 是 由于 奶 牛 目粮 中 糖 和 含 糖 物 质 不 足 所 致 的 一 种 营 养 代 谢 性疾 病 。牛 酮 病 尤 其 是 亚临 床 酮 病 的 发 展 已成 为 了扼 杀 奶 牛 产 奶潜 力 的 重要 杀手 。
2 对 号 入 座 。 对 性解 决 问 题 纯性酮 病是不难 治愈的 。 治 单 现 在 被 证 明 有 明显 效 果 的 方 法 主 要 有 :一 )葡 萄 糖 疗 法 、 ( ( ) 素疗 法 等 。 二 激
4 四大 优 势 。 全面 去 “ ” 酮 。
1 . 单 体 牛 因酮病 造 成 的损 失 至 少 为 8 0元 。 2 0
彻 底 解 决 酮 病 困 扰 的 关 键在 于 预 防 , 有 及 时 检 测 . 只 才 能 明 确 指 导牧 场 的酮 病 治 疗 和 预 防 。 因 此 解 决 酮 病 跟解 决 糖尿病一样 , 定要做好检测。 一
五 类 牛 群 : 防 奶牛 酮病 谨
2 1 产犊 后 采食 量低 牛群 .
牛 群 特 点 : 犊 后 奶 牛 不 肯进 食 , 欲 低 下 , 致 预 期 产 食 导 产 奶 高 峰 未 出 现 , 达 到 同期 最 高 水 平 。 未 2 . 对 应 激 反 应敏 感 . 别 胆 小的 牛 群 。 2 特 牛群 特 点 : 类 牛 群 , 后进 食 减 少 , 量摄 入 不 足 , 此 产 能 极 易发生酮病 。 2 . 有酮病反复历史的牛群。 3 牛群 特 点 :牛群 如 有酮 病 反 复历 史 ,机 体 代 谢 就 会 紊 乱 , 旦 受 到 致 病 菌 、 界 环 境 变 化 等 的 影 响 , 会 反 复 发 一 外 就 病 , 且 极 易导 致 其 他 传 染 性 疾 病 的 爆 发 , 乳 房 炎 、 蹄 并 如 口
32 检 验 阶 段 。 .
酮病 通常 发 生在 产 犊 后 3天 到 儿 周 ,主 要 发 生 在 产 犊 后 至 泌 乳 高 峰 的 一 段 时 问 内 。 对 亚 临 床 酮 病 的 特 点 , 要 针 主 是 在 以下 时 机 进行 检 测 : 奶牛 产后 6 1  ̄ 0天 定 期 ( 隔 日 ) 行 酮 体 检 测 , 认 是 如 进 确 否有酮病 危险 , 发现 及 时 治 疗 , 后 再 检 测 一 次 , 保 完 全 最 确 治愈 。 止 反 复 。 防 牛 群 整 体 水 平 检测 亚临 床 酮 病 方 法 :牛 群 中亚 临 床 酮 病 的流 行 应 该 采 用 评 估 每群 1 为 最 小 评 估样 本 大 小 , 2头 牛 群 1%的 阳性 可 视 为酮 病 流 行 的 “ 戒线 ”如 发 生 , 需 要 0 警 , 则 群体治疗 。
操 作 简 单 :. 1用牛 奶 测 试 , 样 简 单 , 滴 奶 , 钟 知 取 一 2分 道 结 果 ;. 试 纸 蘸 取 奶 样 , 速 甩 掉 多 余 奶 液 即 可 , 任 2将 迅 无 何 复 杂 操 作 过程 。 结 果 可靠 :.室 温 下 检 测 结 果 稳 定 ,极 少 特 异 情 况 ; 1 2测 定 稳 定 的 酮 体 物 质 一 HB, 目前 世 界 最 先 进 、 稳 定 . B 是 最
33 治 疗 阶段 。 .
据 观 察 了解 ,围 产 期 将 近 7%的 奶 牛 存在 明显 的 食 欲 0 降低 问题 , 后 食 欲 不 振 的 牛 只接 近 4%。 见 亚 临 床酮 病 产 6 可 的潜 在 发 生率 很 高 , 当 引 起 广 大 奶牛 饲养 者 的高 度 重 视 , 应 采取 相 应 的对 策 加 以预 防和 控 制 。
31 预 防 阶段 。 .
据 美 国 宾 州 大 学 统 计 ,每 例 酮 病 造 成 的 损 失 接 近 10 4 美 元 。在 我 国 酮病 造 成 的 损 失接 近 6 0.0 0" 0元 。如 果 围 产 ' 8 期发生酮病 , 失将成倍增加 。 损 在 高 产 牛 群 中 临 床 酮 病 的 发 病 率 一 般 占产 后 母 牛 的 2 2% .亚 临 床 酮 病 的 发 病 率 一 般 占 产 后 母 牛 的 1%一 %~ O O 3%。牛 群 在 患 有 酮 病 后 , 果 任 其 发 展 , 牛 原 有 的 产 奶 0 如 奶 高峰将永不会恢复 , 持续下降的状态 。 呈 在 实 际 奶 牛 饲 养 中 .亚临 床 酮 病 造 成 的危 害 远 远 超 过 临 床 性 酮 病 , 危 害 潜 在 的 , 期 的酮 病 对 奶 牛 各 项 生 理 其 长 机 造 成 渐 进 性 的 损 害 , 括 产 奶 性 能 降 低 、 质 不 佳 、 殖 包 奶 繁 疾病 发病 率显著升高 、 乳房炎增 加 、 体抵抗 力下 降等 , 机 但 往 往 被 忽 视 , 失 或 延 缓 治 愈 的 最 佳 时 机 , 成 巨 大 的 经 丧 造 济损 失。尽管治疗费 用远 低于临床 酮病 , 但是较高的发病 率 和 极 低 的 有 效 治 疗 率 , 亚 临 床 酮 病 造 成 的 损 失 远 高 于 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