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背景下的风水理论与城市规划学科的关系评价

合集下载

风水学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风水学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风水学对城市规划的影响风水学是古代中国一种特殊的哲学思想,相信自然界存在一种气场,并通过调整周围环境中的气场来带来好运或者减少厄运。

虽然现代科学无法证明风水学的有效性,但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并且在城市规划中仍然起到一定的影响。

首先,风水学对城市规划的影响体现在选址和布局上。

根据风水学的理念,一个好的城市选址应该有一定的地势和地貌特点,以便吸引吉气并避开凶气。

古代中国城市的选址通常要求地势高而平,有山水相隔,尽量远离河流和墓地等“不吉利”的地方。

布局方面,风水学倡导平衡和谐的空间关系,例如“龙脉”(龙形状的地貌)的形成被视为吉祥的标志。

这些风水学的要求使得城市在选址和布局上注重自然环境与道路、建筑之间的平衡,追求整体的和谐美。

其次,风水学对建筑设计和规模有一定的影响。

根据风水学的观点,建筑物应该符合自然界的规律,以便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避免过于突兀或者破坏生态平衡。

传统古建筑遵循了这一理念,它们一般采用木质结构,利用局部的优势地形和水源,形成独特的园林式景观。

此外,风水学还对建筑的规模有一定的要求,认为建筑的宏伟和气势可以带来好运。

因此,在风水学的指导下,一些城市规划决策者会在设计建筑和规模上追求宏伟和气势,以提升城市形象。

风水学还对道路和交通规划产生了影响。

根据风水学的观点,道路的走向和曲线应该符合地貌特点和自然地理条件,以便吸引吉气并避开凶气。

在古代中国,城市内的道路通常是曲折、弯曲的,通过融入自然地势和环境中,使得整个城市形成一个“鱼肚城”或者是“山水城”的格局。

此外,风水学还注重交通的畅通和平衡,认为交通流量过大或者拥堵的情况会带来不好的气场。

因此,一些城市规划师在道路和交通规划上会考虑风水学的原则,以保持道路的曲线和流畅。

最后,风水学对公共空间和绿化规划也有一定的影响。

根据风水学的观点,公共空间和绿地应该有良好的景观视野和空气质量,以吸引吉气。

因此,一些城市规划决策者会注重公共空间和绿地的布局和美化,以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浅谈中国古代风水与城市规划

浅谈中国古代风水与城市规划

浅谈中国古代风水与城市规划我国风水理论非常丰富,尤其是在城市的规划设计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我国的城市规划设计受到传统风水影响,结合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现代城市的布置和选址、规划设计等方面有较多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本文主要对中国古代的风水与城市规划进行了探讨。

标签:风水学;城市规划一、风水理论的有关分析我国风水理论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的占卜,到后来形成一门专门的堪舆分析。

风水这一名词最早出现在郭璞的《葬经》,风水讲究的是选择合适的居住,以希求自然神灵的保佑。

选择居住是古今中外的民族居住部落遗址上,都可以发现,很多地方都属于山地和平原、盆地等的边缘上,尤其这些地方都比较靠近水源,动植物密集分布,有利于人们的生存和居住,为人类繁衍、生息提供必要的生命物资保障。

风水的涌出就是仔细、周详的考察自然环境,并顺应自然的要求,有节制的改造自然,为人类创造一个宜居环境,使得自然和空间上的达到理想化。

我国风水理论分为两个流派,主要是形势宗和理气宗。

前者比较重视寻龙捉脉,重视考察山川形势中的龙、砂、水和穴等的相互配合,对自然地理给予更多的关注,对生态和景观等有很多辨别和选择,并以此提出相应的对策。

而后者主要是在实用性和科学性上有更多的价值,尤其是有着较多的美学知识,长期在我国封建社会受到欢迎,其发展和应用历史非常兴盛。

但是,由于其带有浓厚的占卜和巫术色彩,对于方位以及时辰等的忌讳比较多,受到很多人的非议。

风水理论对于天人合一的四线非常重视,尤其是对于这种观念的认识形成了长期固定思想。

人在自然中属于有机组成部分,对于人伦和天道的标准是一致的,不可违背自然和天道,更不能与其作对。

人们应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认识和把握天道,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

二、中国古代风水与城市规划分析古代风水学思想在我国人的心中有着根深蒂固的不可磨灭的影响,绝大多数古代的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几乎都是在风水学说的指导思想下进行完成的。

其实早在几千年前,中国古代祖先们就对自己所居住环境的选择就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认识水平。

浅析风水学在城市规划布局中的应用

浅析风水学在城市规划布局中的应用
关键 词 :风水 ;“形势说 ”;地理 空间;城市规 划布局
1 前 言 风水学理 论在 中国古代 的城市建设 和规划 布局 中有 举
足轻 重的作用 ,直到现代仍然在无形 中影响这人们对 地理空 间的认知 。但是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 的蓬 勃发展 ,风水学 受 到了多方 面的因素 限制和排挤 ,缺 乏科学 的试 验和证 明 ,使 得 风水学 在现代发展 中举步维 艰 。甚 至曾一度遭 到人们 的 摒弃 ,给它蒙 上 了迷信 和无稽之谈 的面纱 。事 实上 ,随着人 们更 加客观和包容 的看待这个世界 ,风水的部分理论开始得 到大家 的认 可 。尤其 是一些被 大量事 实所证 明是 有科学 性 的理论 。风水学说不仅是 中国的独创 ,是一种地理学方 面的 传统 文化 ,而且 具有规律性 ,有规定 的仪器 ,丰 富的理论基 础 和操 作技术 。中国历代 的传统城 市规 划中 ,风水理念 的思 想 也是 根深蒂固 ,并且 风水学说 中的 “天人合一”的思想 与现代 的人 与 自然和谐相处 的理念遥相 呼应 ,这也是对风水 学说 的 一 种 肯定和赞 同。基于此 ,本文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 、传承中 国传统 文化 的态 度 ,浅 析风水 理论 在城市 规划 布局 中 的应 用。 旨在 促进风 水理论与 城市规划 布局的相互融 合 。为当 今城 市规 划布局提供 更加 丰富的城市 建设 内容 和景象 。创 建兼具时代特点和传统文化 内涵的城市建设 提供依据 。
国民经济 的飞速发展 ,政 府对城 市建设 的迫切需求 ,城 市规划 布局承载 的也 是每个城 市 的梦想 。追求鲜 明地域特 征和城 市辨识度 ,是 当今 城市建设 中要考究 的问题 ,尤其是 面对 当今几乎每个城市都要 面对 的问题 ,就是如何让城市在 千篇一律 的高大建筑 聚集之后 ,却能展示每个城市独特性 和 鲜 明的地域性 ,这正是科学合理 的进行城市规划布局 的重要 任务 。无疑风水 学理论 的应 用是一个 不可多得 手法 。这样 既是 对传统文化 的继承又 是对现代城 市规划布局 的一种创

中国的风水文化与城市规划

中国的风水文化与城市规划

中国的风水文化与城市规划近年来,中国的城市规划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和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风水文化与城市规划的关系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中国的古代文化中,风水文化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文化精神,许多人认为它是影响城市规划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围绕中国的风水文化与城市规划这一主题,从历史、现实和未来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历史中国的风水文化,起源于古代的农耕文化。

在当时,农民们普遍相信,自然环境中的山、水、树等自然元素,与人的健康、财富和幸福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他们在选择土地、修建房屋和安葬亲人等方面,都会考虑风水的影响因素。

在中国古代,风水文化更是被视为一种宗教信仰。

尤其是在道家文化和佛教文化中,风水经常被用来探讨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例如,玄宗时期的著名道士李虚中,在其所著的《玄机宝卷》中,详细阐述了如何运用风水学来治疗疾病。

二、现实现代城市规划中,风水文化仍然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许多城市的规划设计者都会请来风水大师咨询,以确保城市能够既美观、又有利于人类居住。

例如,北京的紫禁城就是按照风水学原理设计的。

这座古代建筑不仅拥有优美的建筑风格,还被认为是山形、水势、道路布局以及建筑色彩等方面的典范。

除了紫禁城,中国的现代城市规划也经常融入风水文化。

例如,上海的陆家嘴金融中心,是根据宏观地理风水分析所设计的。

其建筑采用了现代的设计理念,同时也遵循了风水学的原理,将黄浦江曲线设计为“开口向宜家”,以吸纳财气。

三、未来未来,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风水文化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将不断增加。

随着科技的进步,风水大师将更加依靠数字地图和遥感技术进行宏观地理环境分析和设计,对于城市规划的影响力也将更加明显。

例如,单纯依赖风水大师的带有迷信色彩的城市规划,将逐渐淡化,而现代化和科学化的城市规划将更为普及。

总之,在城市规划中,中国的风水文化是一种既有悠久历史底蕴,又有深入人心的文化精神。

它既能够保留传统风貌和文化内涵,同时也能够与现代科技相结合。

古代中国风水观念与城市规划

古代中国风水观念与城市规划

古代中国风水观念与城市规划在古代,中国人民注重风水学说的影响,特别是在城市规划方面。

风水观念认为地理环境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城市规划需要按照一定的风水原则进行,以确保和谐与繁荣。

本文将探讨古代中国风水观念如何在城市规划中发挥作用。

一、风水学说的起源与发展风水学说起源于古代中国,被广泛认为是一种关于环境与人类之间相互关系的学问。

风水学说首次出现在《周易》中,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古代中国人相信,自然界的气场和地理环境会对人的运势和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而风水学说正是为了平衡这种影响而产生的。

二、风水对城市规划的影响1. 地形选择在古代中国城市规划中,地形的选择极为重要。

根据风水学说,一个城市应当选取平坦而稳定的地势,以保证居民的安全和发展。

这是因为在风水学说中,坡地和山峦被视为不吉利的地形,有可能引发自然灾害和其他不利的影响。

2. 水的运行水是古代中国城市规划中的重要元素之一。

根据风水学说,水是代表财富和繁荣的象征。

因此,在城市规划中,需要保证水的运行畅通,如河流和运河的设置,以供建设繁荣的商业区域。

同时,水也被视为消除负面能量的手段,因此,在城市规划中还需要考虑水的分布和建设人工水景。

3. 建筑布局在城市规划中,建筑物的布局也受到风水学说的影响。

根据风水学说,建筑物的摆放要考虑到太阳的方向和风的走向。

例如,建筑物的主要入口应该朝向阳光充足的一侧,以确保室内光线明亮、通风良好。

此外,建筑物之间的间距也应遵循一定的风水原则,以确保气流的顺畅和繁荣的能量流动。

4. 道路与交通布局古代中国城市规划中,道路的布局也受到风水学说的考虑。

根据风水学说,道路应当尽量避免直线,而是采用蜿蜒曲折的布局。

这样的布局可以阻止负能量的直线传递,并且被认为更加美观和吉利。

此外,道路的宽度和交通的流畅程度也需要考虑,以确保居民的便利和和谐。

三、现代城市规划中的风水因素尽管现代城市规划更多地关注功能和经济性,但风水观念在某种程度上仍然存在。

风水与城市规划城市规划中的风水要点

风水与城市规划城市规划中的风水要点

风水与城市规划城市规划中的风水要点城市是人类社会重要的空间组织形式,城市规划则是对城市进行系统性的设计与管理,以实现良好的居住环境、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平。

然而,除了考虑实用性和功能性之外,城市规划中还需要关注一些看似超自然的因素,比如风水。

风水的概念在中国历史上有悠久的传统,并被应用于城市规划中。

本文将介绍城市规划中的风水要点,并探讨其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一、山水环境风水学理念认为山水环境对城市的影响至关重要。

合理的山水环境可以改善城市的气场,营造宜人的居住环境。

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应考虑选址周围的自然环境,如河流、湖泊、山脉等。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规划出公园、景观湖等休闲娱乐场所,不仅可以提升城市形象,还可以改善居民生活体验。

二、道路与交通风水学认为道路与交通对能量流动和城市运气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城市规划中,应合理规划道路网格,确保道路的连通性与畅通性。

道路的曲线和走向也需要精心设计,以便调节城市的能量流动,增强城市的生气和繁荣。

此外,还应注重公共交通系统的布局,促进便捷的城市出行,减少私家车辆的使用,以降低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

三、建筑布局风水学认为建筑物的布局与方向对城市的气场和居民的运势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城市规划中,应注重建筑物的朝向、比例和高度。

合理的建筑布局可以改善城市的能量环境,提升城市的氛围。

此外,高层建筑的设计也需要考虑周围的山脉、河流等自然要素,以保持城市的和谐与协调。

四、绿化与公共空间风水学认为绿化与公共空间对城市的能量流动和居民的幸福感起着重要作用。

在城市规划中,应合理布置绿地和公园,为居民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和文化娱乐场所。

绿化植物的选择也需要慎重考虑,以兼顾城市形象和居民健康。

此外,公共空间的规划还需要注重人性化设计,提供便利的步行道路、休息区和社交空间,促进社区的凝聚力和居民的互动交流。

五、水资源利用风水学认为水资源对城市的繁荣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城市规划中,应充分利用自然水资源,规划湖泊、河流和水景等,营造舒适的城市环境。

城市空间规划与景观设计中的风水学

城市空间规划与景观设计中的风水学

城市空间规划与景观设计中的风水学城市空间规划和景观设计是现代城市化的核心问题,如何打造一座既具备现代经济能力和文化艺术气息的城市?这是许多城市规划者和景观设计师面对的重要问题。

而风水学从古至今就一直是中国人非常注重的传统文化。

在古代,风水学是中华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涉及到人、自然、时间、建筑、生命、命运等多方面的知识。

如今,在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中加入风水学的理念,能够更好地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提高城市人居环境的质量,让城市更具有人文关怀。

一、“风景这边独好”,城市风水与人文关怀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应该是围绕人的居住环境来进行的,可以说可以搭建的一个人居空间。

在这个属于人的空间中,让人们生活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目标。

而风水学所倡导的“风水合宜,人居舒适”原则也恰恰能够为现代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带来许多新的思路。

以城市规划为例,城市规划中的“环境设计总图”应当涉及到道路、绿地等多个方面。

而在风水学中,规划要考虑的是城市的“门面”,即“吉堂”的安排,和能否有利于城市的“水纳峦、峦纳水”。

城市规划必须考虑到风水因素,包括地形、地势、水系、气势等因素,并付诸实践。

二、城市景观设计与传统文化的传承景观设计是城市环境的广告,也是对学问和文化的传承。

在景观设计中,风水的思路和传统文化的元素可以有机的结合起来。

这不仅可以提高景观设计的艺术性,还可以增加城市文化的氛围,让人们在生活中重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比如,在人民广场等城市重要地标区域的设计中,可以通过汲取传统文化元素,如中国古代城市文化,将其融入到城市的环境设计中。

景观设计应该引领人们认识和体验中国文化的精髓。

三、生态建筑和传统的生态文化生态建筑有着很高的目的性,超出了普通建筑的规律范畴,它是为了让人与自然的环境更加和谐,打造一座生态友好型的城市。

而在生态建筑的设计中,更要考虑到人们居住的舒适度,并且将自然中的风水因素与现代的科技有机的地融为一体。

风水思想在城市规划布局中应用

风水思想在城市规划布局中应用

风水思想在城市规划布局中的应用初探【摘要】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在某些方面是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

鉴于此,我们在对传统风水学理论研究与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考量了风水学里在城市规划布局中的作用,以探索其能够对当代城市建设及规划布局有所借鉴的同时,为建设一座和谐、宜居、绿色之城提供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风水思想;景观设计;城市规划布局一、风水理论与城市规划布局的关系城市规划,通俗而言就是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对城市未来发展的谋篇布局,也就是说对于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在西方学说的观点中,一个成功的城市规划方案必须要考虑到城市的生态环境、即“在自然界中,有机体通常分布在地表,进而实现各物种之间的平衡状态”[①美﹒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548]而景观设计理论与城市规划布局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一)风水与城市意向元素的关系1、绿化植物城市绿地堪称是城市的绿肺,防尘,防噪,遮阳,防风,调节小气候,美化居住区的功能。

2、综合广场广场应大而有生机,要方而能神聚,这样才能发挥其收气的功能。

3、人物雕像作为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元素,人物的雕塑应根据其品格、历史身份来放置,如伟人雕塑当注重阳气,提势气,补正气等设计元素。

4、标志建筑城市标准性建筑物也就是一座城市的地标,它具有纳贵气,养灵气的作用。

(二)风水与城市选址的关系一座城市的兴起和建立总是要涉及到选址或建址的问题。

为什么选建在此地而不是他地,做这种布局规划而不是另一种?即使是专门的研究者来回答这个问题也会给出多种答案和说法,比如从地形、地质、气候、水文、交通安全等等方面考虑。

1、地形因素城市多分布在农业基础好、交通便利、土壤肥沃、人口密集的平原地区,而高原和山区城市较少。

2、气候因素城市多分布在气候适宜的中纬度沿海平原地区,而湿热的热带雨林地区、干旱的沙漠地区、寒冷的高山、高原、高纬度地区城市极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谐背景下的风水理论与城市规划学科的关系评价
作者:杨秋生 周生水
[摘要]中国传统风水理论是科学朦知状态下产生的一套学术理论,是对世界主动探知的经验积累集合,其中精华与糟粕并存。

以现代城市规划学科基础知识为基线,审视风水理论中的意境表达,是对现代与传统共荣共生的尊重,是和谐规划的一种内在体现。

[关键词]规划设计 风水理论 和谐 关系评价
一、风水的历史渊源及其主要流派
1.风水的定义
风水学渊源于占卜,以推测事物发展前途的凶吉为主要内容。

商周的帝王和上层社会中
广为认可的典籍——《周易》,即是一部卜笙辞书。

至西晋,郭璞在《葬经》中将土、水与风联系在一起,阐述了风水学的基本要点,即“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2.风水的派别类型 应该承认,经过几千年的渐进演化,风水学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研究角度涉及天文、地理、人文等各个层面,用以量化表达的指标各类丰富多样。

但从宏观角度来看,风水研究主要分为三个类别:形势派、理气派、命理派。

形势派,就是指山川、树木、建筑等具体的地理地貌,也就是外在的自然环境或者人文环境,其注重峦头方位组合上的信息。

表达方式上直观明确、根据居者的实际经验感受隐晦、引申的表达出其思想理念。

理气派,坚持时运生克基本原理,关注“气”、“场”等抽象的研究对象对居第及人员的影响。

命理派,更多的是基于周易“人天和谐”“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八卦阴阳五行体系相克相生的理念对人生、事业等做出预测和指教。

此派强调以个人命理为准,推出命主喜忌神。

二、风水理论与城市规划的和谐统一
城市规划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包括社会学、规划学、建筑学、市政工程学、环境学、美学等多种学科。

在追求多元文化共生的今天,城市规划学科也要与时具进,不断发展、更新、充实和完善,其中也包括对风水理论的分析包容。

1.规划建设史上,风水理论的实践应用
第一,商代风水学处在朦胧状态,假以占卜作为为城池选址明确理论依据。

第二,周代原始风水学开始运用在规划学科之中。

第三,秦汉风水学大量吸收天文观测和天体探索成果,同时,受天人感应哲理影响,迷信成
分大大增加。

第四,汉代,各种文艺作品和史籍,对天体日月星座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大里的墓葬出土的画象石,都有描述天体与动物的图案。

第五,三国、晋、南北朝风水学渗进环境形胜观念,宗教意识进一步强化。

第六,隋唐宋元风水理论在城市规划中广泛发展。

这时期风水学主要用于住宅的相地,庙宇宗祠规划时的风水规念的塑造。

主要是发展了一种环境风水观念。

特别是南宋都城临安,讲究湖光山色,使风水理念中的环境协调观念得到充分的发展与完善,加之文学渲染,对明清时代的城市规划影响很大。

城市规划与交通网h t t p ://w w w .c i t y u p .o r g
第七,明清风水学的规划实践不断完善、深化、成熟,迷信成分大增。

明清两代是风水理论在规划建设中实践化的又一个发展高潮。

例如,南京城开始的规划建设,气势宏大,山、水、城相连,蜿蜒曲折,与历史上中原地区的传统都城大相径庭。

是朱元璋听取朱升、徐达等人的建筑主张,追求对天地的敬仰与折服。

清代君主,原本对中原文化组成部分的风水理论抱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并不相信风水。

但是,从御民和管理的角度,清廷皇室又设立专门勘舆官员,专门从事帝后陵墓的选址和规划。

特别是在民间,清代是风水勘舆学说最盛行的时代,“风水先生游走民间乡村宅户”,将风水学普及到最广泛的民居规划中。

2.城市规划学科与风水理论的共生基础
第一,形势派关注的具体物象与规划学科息息相通。

规划设计中充分重视外部背景环境对基地环境的制约和影响,诸如水源、气候、物产、地质等,是基本的规划要务。

而风水学中形势派,也非常重视山形地势,注意把小环境放入大环境考察。

第二,规划学科中关注的非具体的环境影响因子在理气派风水理念中亦有存在。

两者都把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这个系统以人为中心,包括天地万物。

环境中的每一个整体系统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相互转化的要素。

风水学的功能就是要宏观地把握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优化结构,寻求最佳组合。

现代规划注意与地质勘察、水文学科相结合,充分论证地质承载力、土壤属性、地下水环境、电磁场、周边微量元素及化合物存在等对规划地块的影响。

而理气派关注的正是“环境容量”中的风、气等抽象因子。

第三,命理派与现代城市规划背离最远,但其应用的心理学、象征学理论是有所相通的。

3.城市规划学科中风水的引申表征
从现代城市建设的角度上看,需要考虑整个地域的生态系统与自然地理条件。

每一地域都有它特定的气候、构造、岩性、土质、植被及水文状况。

只有当该区域各种综合自然地理要素相互协调、彼此补益时,才会使整个环境内的“气”顺畅活泼,充满生机活力,从而造就理想的“风水宝地”——一个非常良好的生活环境。

三、结束语
从狭义讲,风水学是城市规划和建筑的预测学、意象学和环境心理学,也包括极小部分的工程学(如水源涵养、地形选择等);广义讲,风水学是城市、建筑、园林建筑的理学和美学,它要解决有关社会伦理道德、人的命运等广泛命题。

因此,和谐处理规划与风水的关系定位意义,即是对传统的科学解读与传承。

参考文献:
[1]王其亨.风水理论研究.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
[2]开发建筑设计与风水的常识应用实务全书.中国科技文化出版社,2005.
城市规划与交通网h t t p ://w w w .c i t y u p .o r 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