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检验报告单
教你读懂检验报告单

教你读懂检验报告单
读懂检验报告单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给我们提供有关自身健康状况
的关键信息。
在医疗保健领域,医生经常要求我们进行各种检验来更好地
了解我们的身体状况,并据此制定治疗计划。
然而,对于非医学专业的人
来说,理解检验报告单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下面,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
建议,帮助大家更好地读懂检验报告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检验报告单中的一些常见术语和标识符。
这些标
识符提供了关于测试项目、结果、参考值范围和单位的信息。
通常,检验
报告单的顶部会列出您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和检验日期。
接下来是每个项目的标题,这些项目通常以缩写的形式出现。
在列表下方,会给出测试结果和参考值范围。
有时,结果会用数字表示,有时会用文字
形式表示,例如“正常”、“异常”等。
最后,还会有一个医学专业人员
的签名,包括其姓名和资格证书编号。
另外,我们还需要了解不同测试项目的意义和用途。
检验报告单通常
包含多个项目,例如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和血脂等。
血常规测
试可以评估您的血细胞和血红蛋白水平,以检测贫血、感染或其他血液问题。
肝功能测试可以评估您的肝脏健康状况,包括检测肝功能、肝炎病毒
和肝硬化等。
肾功能测试可以评估您的肾脏健康状况,检测尿酸、肌酐和
尿素氮等指标。
血糖测试可以评估您的血糖水平,以检测糖尿病和其他血
糖问题。
血脂测试可以评估您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以检测心血管疾
病风险。
怎么看医院检验报告单

怎么看医院检验报告单医院检验报告单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文件,它记录了人体经历的一些生理方面的参数,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也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由于报告单毕竟是非专业人士所编写,有时候也存在些许的模糊和难以理解的情况。
因此,在接收医院检验报告单之后,我们应该如何分析并看待它呢?下面就从各个方面来进行具体的解析。
一、了解检验项目每次体检和疾病诊断都有可能涉及不同的检查项目,所以在查看检验报告单之前,我们应该先明确各个项目的基本含义和作用。
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报告单的内容,避免因为对检验项目不了解而漏看重要信息。
二、关注指标结果报告单的核心在于各项指标的结果,指标结果是否正常是我们关心的重点。
在此方面,我们应该注重个人的实际情况,多结合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来判断。
例如,男性的尿酸值普遍偏高,而孕妇尿常规中白细胞和亚硝酸盐通常也会高于常值。
因此,在理解并判断检验报告单的时候,我们不应该过于依赖常规值,而应该重视与自己实际情况的结合分析。
三、了解指标单位有些时候我们在查看报告单时,可能会被指标的单位所难倒。
因此在查看报告单之前一定要了解所涉及的单位及其含义。
例如,空腹血糖常见单位是毫摩尔/升(mmol/L),而糖化血红蛋白则是一个百分数(%)。
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些对照值很难对结果进行更加准确的解读。
四、查看临床诊断意见报告单所列临床诊断意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往往对检验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估,从而给出了最适合的医疗方法。
在查看一份报告单时,我们还应该结合这些诊断意见来判断是否需要对身体进行更加深入的诊疗。
总之,在查看医院检验报告单时,我们需要耐心仔细地理解各项指标的意义及其结果,并尽量结合自身的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尤其是在对于异常指标的评估与处理,我们更需要遵守医生的建议和指导,重视身体健康,预防疾病发生。
怎样查询医院检查报告

怎样查询医院检查报告在现代医疗体系中,医院检查报告是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对于患者来说,及时查询医院检查报告可以了解自身健康状况,跟踪疾病进展,做出合理的健康决策。
然而,如何查询医院检查报告这一过程,对于许多人来说可能并不熟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查询医院检查报告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方法一:线下查询要查询医院检查报告,最传统的方法就是亲自前往医院的检验科或门诊部。
下面是具体的步骤:1. 首先,确定需要查询的医院的具体地址、营业时间、以及患者需要提供的身份证明等等。
2. 准备好相关的材料,包括病历本、检查单、就诊卡等等。
3. 前往医院,在大厅或指示牌上查找相关的窗口,一般是与化验室或检验科有关。
4. 排队等候,当轮到自己时,向窗口工作人员说明查询的目的,提供相关的材料并配合工作人员的操作。
5. 工作人员会根据提供的信息进行查询,查询结果会以打印报告的形式给予患者或者导出到光盘或U盘等存储设备上。
方法二:电话查询对于一些较为繁忙、外地或身体不便的患者而言,电话查询是一种方便快捷的方式。
下面是具体的步骤:1. 查找医院的联系电话,一般可在医院官方网站、电话黄页或导航类APP上查找到。
2. 通话前,准备好需要提供的个人信息,例如姓名、病案号、身份证号等。
3. 拨打相应的电话号码,等待接通。
4. 当电话接通后,向对方工作人员说明查询的目的,提供个人信息并配合工作人员的操作。
5. 工作人员会根据提供的信息进行查询,并将结果告知患者,或者告知患者到医院某个窗口领取报告或提供其他查询方式。
方法三:在线查询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提供在线查询服务,方便患者远程查询。
下面是具体的步骤:1. 上网,打开电脑或手机等设备,连接到可靠的网络环境。
2. 打开医院的官方网站,通常在首页或病人服务栏目中会提供相关的查询入口或链接。
检验报告单怎么看

检验报告单怎么看检验报告单是医院或者实验室为了记录和传达检验结果而制作的一种文书。
它是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依据,也是患者了解自身健康状况的重要途径。
因此,正确地理解和分析检验报告单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看检验报告单呢?首先,我们要认真阅读报告单上的每一项指标。
在阅读报告单时,我们要注意指标的数值范围,一般来说,正常值会在报告单上标注出来,我们可以根据这个范围来判断自己的检验结果是否正常。
如果某项指标的数值超出了正常范围,那么可能意味着我们的身体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其次,我们要关注报告单上的异常指标。
有些指标可能会显示为“偏高”或“偏低”,这时我们就需要注意这些异常指标所对应的检验项目,然后结合自身的身体状况来分析可能的原因。
比如,血糖偏高可能是糖尿病的征兆,血压偏高可能是高血压的表现,这些异常指标都需要我们及时去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
另外,我们还需要注意报告单上的相关性分析。
有些指标可能是相关的,它们之间的变化会相互影响。
比如,血糖和胰岛素、血压和心率等,这些指标之间的变化趋势会对我们的健康状况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在看检验报告单时,我们要综合分析这些相关性指标,而不是孤立地看待某一项指标。
此外,我们还需要关注检验报告单的时间节点。
有些指标的变化是有一定的周期性的,比如女性的月经周期会影响到一些激素水平的变化,男性的晨间空腹血糖会受到前一天晚上饮食的影响,因此,在看检验报告单时,我们要结合自身的生活习惯和周期性变化来进行分析。
最后,我们需要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如果我们对检验报告单上的指标和结果理解有困难,或者需要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建议,那么我们应该及时咨询医生或者专业的健康顾问,他们会根据我们的检验报告单和身体状况给出相应的建议和指导。
总之,正确地看待和理解检验报告单对于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认真阅读和分析检验报告单,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持健康和幸福的生活。
如何看检验报告单

如何看检验报告单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检验报告单已成为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
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看懂并正确理解检验报告单并不容易。
本文将就如何看检验报告单进行详细介绍。
一、报告信息在检验报告单的开头,通常会列出一些基本的信息,如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确保报告单的准确性。
同时,报告还会注明样本的采集时间和送检时间,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检验项目在检验报告单中,会详细列出所进行的各项检验项目。
这些项目包括了血液、尿液、生化指标等多个方面。
每个项目的名称通常会附上对应的缩写,如血红蛋白(Hb),白细胞计数(WBC)等。
在查看这些检验项目时,我们应该注意其正常参考范围。
正常参考范围通常会在报告单上以括号的形式进行标注。
如果某项检验结果超出了正常参考范围,我们应该特别关注,并及时找医生进行解读。
三、结果及单位在检验报告单中,会显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结果和相应的单位。
有些项目可能是定性结果,如阴性或阳性,有些可能是定量结果,如血红蛋白浓度为120 g/L。
我们应该结合正常参考范围和自身的具体情况来判断结果的健康状况。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实验室的正常参考范围可能会有所差异,因此最好参考相同实验室的标准。
四、结果解读在看检验报告单时,单纯查看结果并不足够,我们还需要对结果进行合理的解读。
这就需要深入了解每个检验项目的意义和相互关系。
比如,血糖和胰岛素的检测结果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糖尿病的程度;肝功能指标和肾功能指标能够反映肝脏和肾脏的健康状况。
如果我们对这些指标不了解,可以咨询医生或者进行一些基础的自学,以便更好地理解报告单所蕴含的信息。
五、结论检验报告单中会给出一个结论部分,通常是由医生或实验室提供的建议。
这些结论对我们判读自身的健康状态和疾病风险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如果报告中显示某项指标异常,我们可以根据结论部分了解医生的建议,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六、持之以恒查看检验报告单只是开始,我们应该积极与医生进行沟通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自身健康状况。
正确解读检验报告单

正确解读检验报告单检验报告单是医疗机构对患者进行各种检验项目后所提供的一份报告,它包含了患者的基本信息、检验项目的名称和结果等内容。
对于患者来说,正确解读检验报告单意味着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以便进行正确的治疗和健康管理。
然而,由于检验报告单上的术语和指标往往较为专业和复杂,很多患者往往对其不甚了解,导致了误解和困惑。
因此,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介绍如何正确解读检验报告单,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这一重要的医疗文书。
1. 检验报告单的基本信息首先,在解读检验报告单之前,我们需要了解报告单上的基本信息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检验日期等。
这些信息对于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判断患者的生理状态至关重要。
此外,在核对基本信息方面,患者也要特别注意是否有误,以免因个人信息错误而造成后续的麻烦和误解。
2. 检验项目的名称和意义在检验报告单上,通常列出了多个检验项目的名称和结果。
对于普通患者来说,这些名称往往比较晦涩难懂,导致了解读的困惑。
因此,在解读检验报告单时,应该积极了解各种检验项目的基本含义和作用,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报告的内容。
可以通过咨询医生、阅读相关医学书籍或上网搜索等方式来获取这些知识。
3. 检验结果的参考范围除了检验项目的名称和结果外,检验报告单上还会标注出该结果的参考范围。
这个范围是根据大量人群检验结果的统计得出的,在正常人群中的结果分布范围。
因此,患者在解读自己的检验结果时,可以将自己的结果与参考范围进行对比,以判断当前指标是否正常。
需要注意的是,参考范围可以因年龄、性别、生理状况等因素而有所差异,所以对于不同人群,参考范围也可能有所不同。
4. 检验结果的单位和意义在检验报告单上,每个检验结果都会标注相应的单位。
这是因为同一种指标在不同的单位下具有不同的意义。
患者在解读检验报告单时,要特别关注单位,并根据标准范围和医生的解释来判断结果的正常与否。
如果不了解某个指标的单位或具体意义,应主动咨询医生或寻找相关资料。
如何看检验报告单

如何看检验报告单首先,我们来看看检验报告单上的基本信息。
一般来说,检验报告单上会包括个人信息、医院信息、检验项目、检验结果等内容。
在查看检验报告单时,首先要确认个人信息是否准确无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
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对于后续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此外,还要注意医院信息,确保是正规医院出具的报告单。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检验项目及其意义。
检验项目通常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指标、免疫学指标等。
每个项目都有其特定的意义,可以反映出身体的不同方面的情况。
比如,血常规可以反映出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的数量和形态,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贫血、感染等情况。
而生化指标可以反映出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情况。
因此,了解各项检验项目的意义对于理解报告单非常重要。
接着,我们需要关注检验结果及其正常范围。
在检验报告单上,通常会标注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检验结果,并且标注出正常范围。
这样我们可以通过对比自己的检验结果和正常范围,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如果某项指标超出了正常范围,可能意味着存在某种健康问题,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此外,还要注意检验结果之间的关联。
有些指标之间是有关联的,比如肝功能指标和血脂指标之间就有一定的相关性。
因此,在看检验报告单时,要综合考虑各项指标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孤立地看待某项指标。
这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最后,需要根据检验报告单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如果发现自己的某项指标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同时,也要注意调整生活方式,比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等,以维护身体健康。
总之,了解如何看检验报告单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检验报告单的仔细观察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健康问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希望大家在看待检验报告单时,能够认真对待,做到心中有数,保持身体健康。
怎么看检验报告单

怎么看检验报告单
要正确解读检验报告单,首先需要了解报告单的基本结构和标记的含义。
一般来说,一个检验报告单会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
2. 送检项目:列出本次检验的具体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指标、免疫学指标等。
3. 结果与参考范围:该部分会说明具体的检验结果,通常以数值形式呈现,并标明相应的参考范围。
参考范围是指正常人群该指标的合理范围,用于判断检验结果是否异常。
4. 结论与解释:根据检验结果和临床需要,医生会在报告单上做出相应的结论和解释。
在阅读检验报告单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仔细核对个人信息:检查姓名、性别、年龄等是否与自己符合,确保报告单是针对正确的患者。
2. 关注异常结果:将报告单的结果与参考范围进行对比,看是否有不在正常范围内的指标。
如果有异常结果,可以咨询医生进行解释和进一步诊断。
3. 结合临床情况:了解自己的病史、症状及就诊目的,将检验结果与临床情况结合起来综合分析。
4. 咨询医生:如果对结果有疑问或需要进一步解释,可以向医生咨询,获得更详细的解读和指导。
需要注意的是,检验报告单是一种医学专业文书,有一定的专业性和复杂性,非专业人士难以准确理解。
因此,在阅读和解释检验报告单时,最好寻求医生或专业人士的指导和解答,以便得到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造血原料缺乏: 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
③红细胞破坏增加:各种溶血性贫血 ④红细胞丢失过多:急慢性失血
2019/9/21
红细胞平均值计算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指红细胞群体中各 个细胞体积的平均值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指红细胞 群体中各个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的平均值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指平均 每升红细胞所含血红蛋白的浓度
2019/9/21
MCV MCH MCHC参考值
MCV (fl) 成人 82-92 1-3岁 79-104 新生儿 86-120
MCH(pg)
27-31 25-32 27-36
MCHC(g/L)
320-360 280-350 250-370
2019/9/21
MCV MCH MCHC的临床应用
综合红细胞的平均值极其形态特征,可对贫血进行初步的 形态学分类及病因分析
贫血类型 病
MCV MCH MCHC 常见原因及疾
正常细胞性 正常 正常 正常
急性失血,急性溶血,
再碍,白血病等
大细胞性 >正常 >正常 正常 巨幼细胞性贫血
(叶酸、vitB12缺乏)
2019/9/21
②血小板增多: PLT超过400*109/L为血小板增多 Ⅰ原发性增多(慢粒、肿瘤); Ⅱ反应性增多(感染)
2019/9/21
血小板形态
正常血小板(PLT)很小,直径仅2-5Um,呈 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
正常形态血小板增多: 1、骨髓增生性疾病:慢粒、真性RBC↑ 2、原发性血小板↑ 3、急性大出血,急溶,急性化浓感染 4、脾切术后
单纯小细胞性 <正常 <正常 正常 慢性炎症,尿毒症
小细胞低色素性 <正常 <正常 <正常 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 血,
2019/9/21
慢性失血等
红细胞压积:37-52 指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体积百分比。 血细胞比积的高低主要与红细胞数量及其
大小有关。 临床意义: 红细胞压积↑:烧伤、脱水病人。 了解血液浓缩的程度,作为补液计算的依
该病人诊断是否对? 还需要增加那些检查?
2019/9/21
大便找虫卵(盐水飘浮法) 血吸虫病
2019/9/21
5、嗜碱性细胞:0-1% 0-0.5 ① 嗜碱性细胞增多:慢粒、嗜碱性白血病、
过敏性疾病、骨髓纤维化和某些转移癌时 可见增多。 ② 由于嗜碱性粒细胞占百分率甚低故其减少 多无临床意义。
成熟网织红细胞主要是低荧光强度网织红 细胞(正常人)
2019/9/21
2019/9/21
三分类血球仪和五分类血球仪比较:
三分类
五分类
仪器性能 较差
好
原理 电阻抗检测原理
电阻抗检测原理
和使用流式细胞技
术加光学检测原理
检测项目 中间细胞
嗜酸、嗜碱、单核
其它
无
幼稚细胞、PLT比积
2019/9/21
2、估计出血倾向。 有出血倾向的病人,血小板比积↓。
2019/9/21
血小板平均体积(MPV): 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状况
血小板分布宽度 (PDW) 反映血细胞凝集、重叠状况
血小板比积: 反映出血情况是骨髓性还是周围性血小板
破坏
2019/9/21
相关文章: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再通与血小板计数关系
2019/9/21
网积RBC计数“分群”:6个参数,二个 散点图(RE散点图,PLT-O散点图)
一、仪器简介
该仪器是日本SYSMEX公司生产的五分 类网织红细胞分析仪(是目前国内外 最先进的血细胞分析仪),仪器性能 稳定,操作方便(全中文操作板面) ,检测进样快等特点。
2019/9/21
二、分析原理
半导体激光流式细胞分析技术结合核酸荧光 染色技术,从而保证检测的高可信度,提示 异常细胞的筛选率,避免漏诊,减少治疗纠 分。
2019/9/21
3.分布异常: Ⅰ血小板不聚集:
见于血小板无力症; Ⅱ血小板过度聚集:
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等
2019/9/21
血小板分布宽度 (PDW) 9-18.1% 用血小板体积的变异系数来表示;
反映外周血血小板体积大小异质性的参数 。
主要用血小板异常疾病的辅助诊断与鉴 别诊断,以及帮助鉴别血小板凝集、红细 胞重叠。
2019/9/21
正常形态血小板减少: 1、血小板生成障碍:急白,再障 2、血小板破坏过多:SLE 、脾亢 3、血小板消耗过多:DIC 4、减少性紫癜。
2019/9/21
异常形态血小板分为: 1.大小形态异常:
直径大于7.5um称巨大血小板见于脾切 除术后、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2.形态学异常:有大空泡形、退化形等
功能活跃开始的较敏感指标。
2019/9/21
由于网积红细胞成熟度不同,其被染色的 RNA含量也不同,
根据不同的荧光强度,网积红可进一步划 分为:
低荧光强度网织红(LFR): 90-100 中荧光强度网织红(MFR): 5-10 高荧光强度网织红(HFR): 0-5
计算出未成熟网织红比率: 未成熟网织红(IRF)=HFR(高)+MFR(中)
2019/9/21
血红蛋白测定
参考值:成年男性 120-160g/L 成年女性 110-150g/L 新生儿 170-200g/L
2019/9/21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临床意义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 1.生理性增多:
缺氧 、新生儿、高原生活、剧烈的体 力劳动(或剧烈运动)
2019/9/21
2.病理性增多: 相对性增多:
增多表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 减少表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如再障。 2.作为贫血治疗的疗效观察指标 3.作为观察病情的指标
2019/9/21
网织RBC“分群”的临床意义: .用于贫血的疗效观察。 .未成熟网织RBC--骨髓造血功能受抑
制。 如果 HRF+MRF的值增高, 说明肿瘤病人化疗过程中骨髓造血
2019/9/21
血小板计数
正常范围:(100-300)*109/L临床意义: 1.生理变化:
剧烈运动、饱餐后较高; 妊娠中晚期及新生儿较高; 静脉血比毛细血管血高; 月经初期较低。
2019/9/21
2.病理变化: ①血小板减少: PLT少于100*109/L为血小板减少 Ⅰ再障; Ⅱ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Ⅲ血小板分布异常; Ⅳ先天性血小板减少症
(1) 大量失水、血浆量减少使血液浓缩。 (2)剧烈呕吐、严重腹泻、大面积烧伤、
排汗过多和水摄入量不足、肿瘤
绝对性增多: 严重大的慢性心肺病、紫绀 原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2019/9/21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 1.生理性减少: 6个月-2岁的婴幼儿
妊娠中、晚期 老年人造血功能减退 2.病理性减少: ①骨髓造血功能低下: 再障,白血病,恶性肿瘤骨髓转移等。
比中。
2019/9/21
• 绝对值就是中性粒细胞实际的数字
•分叶核:50-70% •杆状核:1-5%
绝对值: 2-7 *109/L 绝对值: 0.04-0.57*109/L
2019/9/21
校正后白细胞数/L=X*100/100+Y X--校正前白细胞数 Y--在白细胞分类计数时,计数100个 白细胞时计数到有核红细胞数
2019/9/21
大血小板比率:13-43% PLT体积≥12fl
临床意义: 帮助鉴别血小板凝集、红细胞重叠。
血小板比积:0.6-4.2 % PLT比积等于PLT的相对容积 PLT的相对容积=PLT*血小板平均体积
2019/9/21
血小板比积的临床意义:
1、鉴别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血小板比积↑,周围血小板破坏↑; 血小板比积↓,骨髓损伤引起减少。
2019/9/21
未成熟网织红比率临床意义: 1、对骨髓造血功能和造血系统的重建进行早
期评价。 2、广泛用于化疗疗效观察、骨髓移植、贫血
、肾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3、有助于临床诊断中确定早期成熟阶段红细
胞生成 的活跃程度。
2019/9/21
未成熟网织红细胞包括高荧光和中荧光强 度网织红细胞 。 主要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状况,如果造血 功能活跃,HFR和MFR↑
据。 红细胞压积↓:贫血
2019/9/21
相关文章: 《地中海贫血新生儿脐血红细胞平均体 积的变化》
2019/9/21
红细胞分布宽度(RDW): 红细胞群大小分布范围,通常以CV
(11.5-15)或SD(39-46)来表示 临床意义: 1、鉴别缺铁贫和轻度地中海贫: 缺铁贫RDW ↑,地中海贫RDW正常 2、缺铁贫早期诊断指标
2019/9/21
临床意义: PDW↑:巨幼细胞性贫血、慢粒、再障、
急白化疗后、原发性PLT↑。
2019/9/21
血小板平均体积(MPV):7.6-13.2fl 临床意义:
MPV↑:作为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的 较早指标,当造血功能恢复时,MPV↑常先 于血小板升高。
MPV↓:骨髓造血功能损伤、衰竭 、严重感染、化疗后、再障
肿瘤
2019/9/21
中性粒细胞减少: 1、G-杆菌、病毒感染 2、某些药物抑制(氯霉素)抑制骨髓 3、自身免疫性疾病(红班狼疮) 4、物理或化学因素
2019/9/21
2、淋巴细胞 • 百分比:20-40% • 淋: 1、病毒、结核杆菌感染; 2、贫血、粒细胞减少 淋巴细胞减少: 1、放射性;2、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的研究 新生儿脑损害时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临
床意义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11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