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脚注简介

合集下载

中药饮片——精选推荐

中药饮片——精选推荐

中药饮片培训大纲一、了解饮片销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二、理论知识:1、中药基础知识;中药300品(来源、功效及应用);别名与处方应付;2、中药配伍及禁忌;组方合开中药;特殊用法(单包、捣碎等);3、斗谱的编排原则与中药调剂;4、方剂基础知识:组方原则;常用基础方剂30首的药物组成、功效、组方特点;三、实践知识:1、识药300品;2、计量器具的熟练使用,审方、调剂、复核、打包等反复练习;3、实践掌握常用货位100品;4、处方识别:识字迹,识别名,识组方;5、掌握整个饮片销售服务流程。

饮片销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不懂药1、品种不全,不知如何补充,所以方子抓不全;2、不认识中药(包括来货验收,如果没有品名、编码,就不认识是什么药);3、不了解药性、功效,无法向顾客解释相关问题;4、不知道哪些中药需要特殊处理,如单包,捣碎,研磨及其它有特殊使用的等。

二、不懂方1、对顾客拿来的方子不认识,(因为很多中医大夫写字较草);2、看不懂药品的“别名”(中药有一药多名的很多);3、看不出配伍禁忌;4、看不出组方的治疗作用。

三、不懂如何与顾客沟通专业不精,顾客不信服,无法与顾客进行沟通;比如:关于饮片价格问题的解释,一个方子划下来,和其它药店相比,我们没有优势,但中药与成药不同,它有等级之分,我们的中药质量在长春市场里占上等,所以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卖点。

营业员在与顾客交流的时候,完全可以通过这一点打动顾客。

关于质量的说法有很多,如杂质多少、生品与制品的不同、长期贮存不当生虫、发霉等;质量决定药效,吃药是为了治病,再便宜的药没有质量的保证,就谈不上好的疗效。

对比说服法,可以让顾客同时在两家买同一付药,从外观品质与内在疗效都有区别,顾客自然就会明白贵有贵的道理。

中药饮片培训课程目录第一部分:中药基础知识第二部分:常用中药300味(按功效分类)第三部分:药品的正名与处方应付第四部分:中药应用第五部分:中药斗谱的编排、调剂操作规程第六部分:中药300品功效与应用第七部分:中药处方第一部分:中药基础知识一、中药的来源与采集(用药部位)1、植物药:全草:地上部分——益母草、薄荷、紫苏;连根入药——车前草、大蓟、小蓟;嫩苗——茵陈蒿;带叶花梢——夏枯草。

中药学重点药总结

中药学重点药总结

中药学重点药总结第一篇:中药学重点药总结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主治;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风热头痛,目赤多泪,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风疹瘙痒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主治:风寒感冒,咳嗽气喘,风水水肿,风寒痹症。

茵陈:利湿退黄,解毒疗疮。

功效:清利脾胃肝胆湿热,治黄疸要药,治湿热内蕴之风瘙瘾疹,湿疮瘙痒。

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

主治:湿痰,寒痰症,心下痞,结胸,梅核气,外用治痰核,痈疽肿痛,蛇虫咬伤。

阿胶:补血,滋阴,润肺,止血,用于治疗血虚症出血症,阴虚证及阴虚燥咳等证。

大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治积滞便秘,血热,目赤肿痛,热度疮疡,烧烫伤,瘀血诸证及湿热痢疾,黄疸,淋证。

牡蛎: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轻坚散结,主治心神不安,经济失眠,阳虚阳亢之头晕目眩,痰火郁结之痰核,瘿瘤。

夏枯草:清肝明目,消肿散结,主治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瘿瘤。

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主治脾胃气滞证,湿痰,寒痰咳嗽。

莪术:破血行气,消积止痛,主治血瘀气滞诸证。

食积脘腹胀痛。

羌活与独活:均能祛风湿,止痛,解表,治风湿寒痹,风寒扶湿表证,头痛。

但羌活发散力强,常用于风寒感冒,治风寒湿痹,痛在上半身者,治疗头痛因于风寒者。

独活多用于风寒湿痹在下半身者,治少阴头痛。

白术与苍术:均有健脾燥湿功能,白术以健脾益气为主,多用于脾虚湿固而偏于虚证者,苍术以苦温燥湿为主,适用于湿浊内阻而偏于实证者。

此外,白术还有利尿止汗,安胎之功,苍术还有发汗解表,祛风湿及名目作用。

白芍与赤芍:均能止痛,但赤芍性寒,善凉血活血而止痛,长于消散淤血。

白芍善敛阴柔肝而止痛,能平肝抑阳,敛阴养血。

生地黄与玄参:同归肾经,皆有清热凉血,滋养阴液功效,但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力较强,故血,津伤口渴者多用,玄参泻火解毒力较强,且滋阴润肺,治肺肾阴虚之劳。

石膏与知母:均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等功效,可用于治温病气分热剩及肺热咳嗽等症,但石膏重在倾泻肺胃之火,肺热,喘咳,胃火头痛,牙痛多用。

中药鉴定药用部位总结汇总

中药鉴定药用部位总结汇总

中药鉴定药用部位总结汇总中药是中国传统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药用部位的不同,中药可以分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树皮、树脂、树胶、树叶、树根、菌丝、菌体、菌核、虫类、鱼鳞、骨骼、角、胆、甲壳、毛发、芽、干燥细胞、蕨类、苔藓植物等各种药用部位。

根类药材主要包括白术、白茅根、党参、石斛、升麻、天冬、天麻、土茯苓、穿心莲、大血藤、大戟、茯苓、山药、山茱萸、青黛、石菖蒲、三七、茜草、首乌、木贼、木香、木通、木瓜、木蝴蝶等。

这些中药的根部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

茎类药材主要包括桑枝、头孢、曼荼罗、秤砣、沉香、人参、人参果、人参果梗、芍药、棕榈梗、龟蒿茎、康定乌头、钩藤茎、巴豆茎、玫瑰、赤石龙、龙胆、菱藻、冬葵、陆英、地骨皮、地黄、地龙、地榆、海藻、海金沙等。

这些中药的茎部常用于治疗骨骼肌肉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妇科疾病等。

叶类药材主要包括透骨草、仙茅、同风、芦荟、枸杞叶、枸杞丝、鼠尾草、五味子、牡丹、太子参、天门冬、宫苏草、灯心草、华山碎米草、半夏、厚朴、天南星、古吉、扶桑、黄莲、白蔹、鸽肝菜、培养等。

这些中药的叶部常用于治疗皮肤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

花类药材主要包括红花、菊花、牡丹花、黄连花、巴戟天、丹参花、连翘、连钱草、麦冬、葡萄柚花、苦参花、都柏林、当归、木犀草、玫瑰花、金银花、金钱草、金樱子、金线莲、百合、百合花、紫茉莉等。

这些中药的花部常用于治疗心脏病、神经系统疾病、抗菌消炎等。

果实类药材主要包括柴胡、乌梅、乌荊子、王不留行、王家渡、王瓜子、裸地黄、黄芪、七叶木、李子、厚朴果、白术果、马齿苋、连翘果、生地、生石斛、青皮、囊萼藤、囊萼双芒、榧子、金鱼藻、铁皮石斛、芡实等。

这些中药的果实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

种子类药材主要包括豆蔻、豆科植物种子、茺蔚子、广藿香、三七花、墨子、防己、五加科植物种子、厚壳桂、昆布、海藻、冬虫夏草、木香果、四叶正中子、植物群种子等。

常见中草药简介

常见中草药简介

常见中草药简介中草药是指用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部分制成的药物,具有丰富的药理作用和医疗价值。

这些中草药在中医药中被广泛应用,有助于调节身体功能,促进健康。

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中草药进行简要介绍。

一、黄芪黄芪,又称黄精,是一种常见的补气中草药。

其主要功效为提高免疫力,增强抵抗力,改善疲劳和恢复体力。

黄芪还有保肝护肝、抗衰老、抗肿瘤等作用。

常见的使用方法是制成黄芪汤或者煎煮水饮用。

二、当归当归是一种具有补血功效的中草药,被广泛应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

当归可以调节血液循环,缓解经期不适,调理月经不调。

此外,当归还具有美容养颜的作用。

常见的使用方法是煎煮水饮用或加入食物烹饪。

三、枸杞枸杞是一种常见的滋补食材,具有滋阴补肾、明目养颜的功效。

枸杞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β-胡萝卜素、多种氨基酸等,对于增强免疫力、改善视力、预防心血管疾病等都有一定的益处。

常见的使用方法是泡水饮用或加入煮粥、煮汤中。

四、柴胡柴胡是一种常见的清热解毒中草药,具有化瘀消肿、镇痛解热的功效。

柴胡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热、黄疸、胸胁胀痛等症状。

常见的使用方法是将柴胡煎煮水饮用或加入中药方剂中。

五、薏苡仁薏苡仁是一种常见的清热利湿中草药,主要用于治疗湿热引起的腹胀、水肿、小便不利等。

薏苡仁还有美白祛斑的功效,可以帮助改善肌肤问题。

常见的使用方法是煮汤或煮粥食用。

六、白术白术是一种常见的健脾中草药,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症状。

白术还具有固肾止泻的作用,可以改善腹泻等问题。

常见的使用方法是将白术煎煮水饮用或加入中药方剂中。

以上是常见的几种中草药的简要介绍。

这些中草药在中医药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具有丰富的药理作用和医疗价值。

但是,使用草药前一定要咨询专业医生或中药师,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此外,草药虽然来源自然,但并非适用于所有人,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判断。

因此,在使用中草药时,我们应谨慎并合理使用,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中药处方调配

中药处方调配
(二)并开药物:
并开是指医师书写处方时为求其简略,常将两味药合在一起开写,如二冬(天冬、麦冬)、乳没 药(乳香、没药)、生熟地(生地、熟地)等。如果在并开药物的右上方注有“各”字,表示每味药均 按处方量称取。例如,青陈皮各6g,即青皮、陈皮各6g。如果在并写药品后未注有“各”字,或 注有“合”字,则表示每味药称取处方量的半量。例如,乳没药6g或乳没药合6g,即乳香、没药 各称取3g。
中药 处方
01.君药 ①针对主病或主症起主要治 疗作用的药物。②药力居方 中之首
02.臣药 ①辅助君药加强主病或主症 的药物。②针对兼症或兼病 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03.佐药 ①佐助药 ②佐制药 ③反佐药
04.使药 ①引经药 引诸药直达病所之 药。 ②调和药 调和方中诸 药作用之药
二、中药处方的特点
THANKS




特殊药品
三、中药处方调剂
(四):注意事项
严格按医师处方要求进行调配,不 准生制不分,以生代制。
调配时若发现有伪劣药品、不合格药 品、发霉变质药品等应及时更换,再 行调配。
调配含有毒性中药饮片的处方,每次 处方剂量不得超过2日极量,对处方未 注明“生用”的,应给付炮制品。处 方保存2年备查。
罂粟壳不得单方发药,必须凭有麻醉药 处方权的执业医师签名的淡红色处方方 可调配,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用量, 连续使用不得超过7天,成人的常用量 为每天3~6g。处方保存3年备查。
A 拉格斗不宜用力过猛,以免格斗脱离斗架
持 戥
B 拉开格斗称取饮片时,绝对不能用戥盘“铲”取, 以免药物外漏或落地
称 取
C 调配一方多剂药时, 可一次称出多剂单味药的总量再按剂数分开,称为“分 剂量”。分剂量时要每倒一次,称量一次,即“等量递减,逐剂复戥”

初级中药士-专业实践能力-中药处方与处方应付练习题及答案详解(26页)

初级中药士-专业实践能力-中药处方与处方应付练习题及答案详解(26页)

中药调剂学第一单元中药处方与处方应付一、A11、下列哪种不是直接写药物的正名或炒制时,即付醋制的品种A、补骨脂B、商陆C、鸡内金D、乳香E、五味子2、不属于“脚注”的是A、久煎B、包煎C、另煎D、冲服E、先煎3、直接写药物的正名或炒制时,即付清炒或炒的品种,但哪种药物除外A、苍耳子B、百合C、牛蒡子D、槐花E、王不留行4、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试用期的医师开具处方,须经所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有处方权的执业医师审核并签名或加盖专用签章后方有效B、实习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开处方,其处方不用上级医师签名也有生效C、处方医师的签名式样和专用签章必须与在药学部门留样备查的式样相一致,不得任意改动,否则应重新登记留样备案D、处方有修改,必须在修改处签名及注明修改日期E、处方一律用规范的中文或英文名称书写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中药药引作用有引药归经和辅助治疗B、引药归经,即引导其他药物的药力达到病变部位或某一经脉,更好地发挥其治疗作用C、药物类药引仅为引经报使类药物,如太阳病用防风、羌活、藁本为引D、食物类药引主要有粳米、蛋黄、蛋清、蜂蜜、西瓜汁等E、酒、醋、盐、茶叶、灯心草、荷梗、荷叶、西瓜翠衣、童便、金汁等也可为药引6、医师书写处方前记包括A、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名称,费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科别或病室和床位号,临床诊断,开具日期等,并可添列专科要求的项目B、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名称,处方编号,费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或住院病历号,科别或病室和床位号,临床诊断,开具日期等,并可添列专科要求的项目C、处方编号,费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或住院病历号,科别或病室和床位号,临床诊断,开具日期等,并可添列专科要求的项目D、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名称,处方编号,费别。

性别、年龄、门诊或住院病历号。

科别或病室和床位号,临床诊断,开具日期等,并可添列专科要求的项目E、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名称。

中药处方应注重药味脚注

中药处方应注重药味脚注

中药处方应注重药味脚注
应明春
【期刊名称】《家庭中医药》
【年(卷),期】2005(012)011
【摘 要】所谓药味脚注.即是中药处方药味名称之前或之后的说明性术语.用来
说明对药物炮制或对煎、服的特殊要求。它是中药处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中
医以药物炮制品入药组方这一用药特色的重要标志.有无脚注及脚注正确与否和治
疗效果密切相关。

【总页数】1页(P15)
【作 者】应明春
【作者单位】江苏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R289
【相关文献】
1.中药处方应注重药味脚注2.浅谈中药处方的脚注3.中药处方的脚注与调配4.浅
议中药处方的“脚注”5.浅议中药处方脚注的内涵及临床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调剂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

中药调剂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

7 8 9
毒麻中药的调剂与管理 中药调剂程序 中 中药头谱的排列
12 中成药调剂
中药调剂的概念
中药调剂:是指中药调剂人员根据医师处方要求,按照配 方程序和原则,及时准确地将中药饮片或中成药调配成供 患者使用的药剂发售的一项操作技术。
一、处方内容分析
• 中药处方的概念 • 中药组方的原则
(四)中药处方的结构
• 前记。包括医疗机构名称、费别、患者姓名、 性别、年龄、门诊或住院病历号,科别或病室 和床位号、临床诊断、开具日期等。可添列特 殊要求的项目。 • 正文。是处方的重要部分,以Rp或R(拉丁文 Recipe“请取”的缩写)标示,分列药品名称、 剂型、规格、数量、用法用量。中药饮片处方 应分列饮片名称、数量、煎煮方法和用法用量。 • 后记。医师签名或加盖专用签章,药品金额以 及审核、调配、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加盖 专用签章。
(一)审方
• • • • • • • • • • • 柏 木 棺(官) 材(柴) 一(益) 付(附) 八 人 抬(台) 上 山 • • • • • • • • • • • 柏子仁3钱 木瓜2钱 官桂3钱 柴胡3钱 益智2钱 附子3钱 八角2钱 人参1钱 台乌3钱 上党3钱 山药2钱。
(一)审方
• 《培训教材》P126 • 审方是调剂工作的第一个关键环节,系指审方 人员审查医师为患者开写的处方。合格的处方 经审方人签字后即可交计价员计价收费,对于 有疑问或不合格的处方,应即与处方医师联系, 问明原因,协商处理,决不能只凭主观臆断或 随意处理。 • 《处方管理办法》第三十七条概括为“四查十 对”,即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 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 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 床诊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中药脚注简介
依据:《江苏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2年版中药脚注是医生对调剂人员的要求和医嘱,内容一般包括炮制法、服法、煎法等,最常见的脚注术语有: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兑服、研粉末吞服、捣碎等,现结合临床将常用品种分列如下:
1.先煎
制川乌、制草乌、瓦楞子、水牛角镑片或粗粒、石决明、石膏、牡蛎、龟板、鳖甲、珍珠母、蛤壳、磁石、代赭石、龙骨、龙齿、紫石英、自然铜、玳瑁。

雷公藤有大毒宜久煎。

2.后下??
大黄(用于泄下时)、豆蔻、沉香、砂仁、鱼腥草(不宜久煎)、降香、钩藤、徐长卿、肉桂、薄荷。

3.包煎???
车前子、蛤粉、旋复花、海金沙、蒲黄、五灵脂、夜明砂、枇杷叶。

4.研粉吞服/冲服(饮片也可入煎剂)
三七、川贝母、水牛角粉、白及、延胡索、金钱白花蛇、胡椒、鹿茸、羚羊角、蕲蛇、雷丸(不宜入煎剂)。

5.烊化兑服/冲服
阿胶、龟板胶、鹿角胶
6.溶入煎好的汤液中服用
芒硝
7.捣碎入煎剂
使君子,此外,还有一些药在炮制项下注明用时捣碎,如丁香、红豆蔻、川楝子、五味子、大枣(用时破开或去核)、白果、白扁豆、半夏、决明子、牛蒡子、火麻仁、白苏子、苍耳子、芡实、僵蚕等。

8. 另煎
人参、西洋参等
修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