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校园生物大搜索_1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1校园生物大搜索(教案)

小学科学1校园生物大搜索(教案)

小学科学1校园生物大搜索(教案)校园生物大搜索1. 任务概述本次小学科学课程中的大搜索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对校园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兴趣,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生物概念的同时,通过观察、收集和分类不同的生物样本来提高他们的科学观察力和科学实践能力。

2. 学习目标- 了解校园中存在的不同生物种类,培养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学会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生物观察、收集和记录;- 提高学生对生物分类的能力,学会进行简单的生物分类;-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 教学准备- 教师需提前准备一份任务清单,列出可能观察到的生物种类,包括植物和动物;- 教室中准备一堆生物样本,如叶子、花朵、昆虫标本等;- 学生需要准备小本子、铅笔、相机或手机等观察工具。

4.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应首先引导学生回顾已经学过的关于生物的知识,包括生物的定义、基本分类等。

然后提出一个问题:“你们知道吗,我们的校园中有很多不同种类的生物,你们能探索到哪些呢?”通过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任务介绍(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任务的内容和要求。

教师可以将准备好的任务清单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参考其中的种类,然后提醒学生任务的目的是用科学的方法观察、收集和分类校园中的不同生物。

(3)团队分组(5分钟)学生依据老师的要求组成几人一组的小组,每个小组成员的任务角色包括记录员、摄影员、观察员、类别归类员等。

通过团队合作,提高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4)实地观察(30分钟)学生带着观察工具,根据任务清单的提示,到校园中进行实地观察。

他们应该仔细观察树木、花草、昆虫等植物和动物,并记录下他们所观察到的特征,如形状、颜色、纹理等。

(5)生物收集(30分钟)学生完成实地观察后,他们可以将观察到的生物样本收集起来,如采摘花朵、收集落叶等。

这些样本可以用于后续的分类和展示环节。

教师在这一步可以提醒学生要爱护生物,不要过度采集和破坏校园中的生态环境。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1《校园生物大搜索》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1《校园生物大搜索》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1《校园生物大搜索》教案一. 教材分析《校园生物大搜索》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搜索校园中的生物,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和保护生物的意识。

教材通过提供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了解生物的特征和分类,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知识,对生物有了一定的了解。

他们善于观察,好奇心强,乐于参与各种实践活动。

但同时,他们对生物的分类和特征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进一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的特征和分类。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精神。

3.增强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和保护生物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生物的特征和分类。

2.观察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校园中的生物,让学生了解生物的特征和分类。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

3.实践活动:通过搜索校园中的生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生物的图片和实例,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

2.准备校园地图,引导学生搜索校园中的生物。

3.准备记录工具,如笔记本和画笔,用于学生记录观察到的生物。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生物的特征和分类。

例如,展示一些植物和动物的图片,让学生说出它们的特点,并尝试将它们分类。

2.呈现(10分钟)呈现校园地图,引导学生了解校园中的生物分布。

同时,提醒学生观察生物时要注意保护环境,不要伤害到生物。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按照校园地图搜索校园中的生物。

要求学生记录观察到的生物,并尝试对它们进行分类。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回到教室,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生物和分类结果。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总结生物的特征和分类方法。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生物,如节约用水、减少污染等。

同时,可以让学生举例说明一些保护生物的措施,如植树造林、保护野生动物等。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2-1 《校园生物大搜索》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2-1 《校园生物大搜索》
▪ 如果一种生物太多了怎么统计它的数量呢? ▪ 如果只看到蚯蚓的粪便,要不要记录?
2.制订调查方案:
探索
我们的调查活动方案
• 校调园查中目的的生:物多样性。 • 调查地点: • 自调选查区时域间,:如:花坛。 • 调查用具: • 现调在查开方始法到:下次上课前。
卷尺、放大镜、相机、生物分类的图书资料、记录本、笔等。
பைடு நூலகம்
2.制订调查方案:
我们的调查活动方案
校园• 中调的查生目物的多:样性。 • 调查地点:
自选• 区调域查,时如间::花坛。 • 调查用具:
现在• 开调始查到方下法次:上课前。
放大镜、生物分类的图书资料、记录本、笔等。
探索
探索
调查方法
▪ 如果生物不认识怎么记录?
▪ 为了防止遗忘或者遗漏,我们可以怎么做?
1.观察花坛中所有的动物和植物,统计它们的数量,记下它们的名称。 2.把不认识的动植物画下来或者把特点记录下来。 3.从脚印、粪便、毛发等踪迹推测躲藏起来的动物和曾经来过的动物, 将它们记录下来。 成果形式:在校园平面分布图上标注出观察到的动植物。不要伤害生物, 注意自己的安全!
【观察记录单】
探究
小组号:
区域名称
校园生物统计表
记录员:
日期:
地点:
环境特点
区域内生物名称(图画或拍照) 生物数量

备注
调查校园中的动植物时要注意些什么?
研讨
• 1.使用铲子等工具要注意什么? • 2.成员有分歧怎么办? • 3.还需要注意什么?
研讨
珍爱生命 注意安全 尊重事实
教科版六下《生物的多样性》单元
1.校园生物大搜索
聚焦
校园里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第1课《校园生物大搜索》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第1课《校园生物大搜索》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第1课《校园生物大搜索》教案一. 教材分析《校园生物大搜索》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调查,了解校园内的生物种类和特点,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校园生物的调查方法、生物的特征等。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调查能力,对生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在进行调查时,可能会存在方法不当、观察不仔细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调查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校园内的生物种类和特点。

2.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3.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调查方法,提高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校园内的生物种类和特点,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2.难点: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调查方法,提高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校园内的生物,了解它们的特点。

2.调查法: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调查方法,对校园内的生物进行调查。

3.讨论法:让学生通过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调查结果,培养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校园生物调查表,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调查。

2.准备相关资料,了解校园内的生物种类和特点。

3.准备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校园内有哪些生物吗?它们有什么特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校园内常见的生物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生物的生活环境,了解生物的生活习性。

3.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校园生物调查表,让学生分组进行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生物的名称、特点、生活环境等。

在调查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调查方法,如有序观察、记录等。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调查结果,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共同总结校园内的生物种类和特点。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1《校园生物大搜索》教学设计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1《校园生物大搜索》教学设计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1《校园生物大搜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校园生物大搜索》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的第一课,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校园生物的观察和研究,让学生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教材包括校园生物观察记录表、校园生物图片、生物基本特征介绍等,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知识,对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有一定的了解。

学生通过校园生物的观察和研究,可以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研究校园生物,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3.培养学生爱护生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研究校园生物,让学生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校园生物,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讨论法: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分享观察结果,提高团队合作意识。

3.指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建议。

六. 教学准备1.校园生物观察记录表2.校园生物图片3.生物基本特征介绍资料4.笔记本、画笔等记录工具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校园里见过哪些生物?它们有什么特点?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校园生物大搜索》。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校园生物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生物的名字和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如生物的生活习性、生长环境等。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校园生物观察,填写校园生物观察记录表。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适当的建议和帮助。

4.巩固(10分钟)各小组分享观察结果,讨论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六上校园生物大搜索

六上校园生物大搜索



坛 操场
花坛
园 平
教学楼二




花坛
篮球场
健身房
大 门
教学楼一 花园
我们的发现:
统计:我们组观察区域是(
),一共观察到
( )种动物,( )种植物。
校园生物数量( )。
交流:观察中的收获和疑惑
思考:如何在校园地图上标注我们的发现?
郑重申明
本教学资源版权属于小学科学教学网所有, 供全国小学科学教师个人在课堂教学中无偿使 用。其他网站、公司或个人想要转载,请与小 学科学网联系。如果其他网站、公司或个人用 于赢利,我们保留追究的权利!
茶花 雀舌黄杨
空心莲子草
沿阶草
牛筋草
车前草
狗尾巴草
矮牵牛
韭兰
商陆
三、调查研讨:调查校园中的动植物
活动要求: 1、将地上地下空中的都包含,不遗漏。 2、边观察,边记录下名字和地点。(以前看到的不算) 3、不知道名字可以画下来。
安静的 观察者
做好记 录
注意
不采摘 和伤害
使用工 具观察
注意安 全
教学楼三
研究范围
地球
亚洲
中国
浙江省
我们的 校园
哪一个最适合我们课堂研究?
聚焦:校园生物大搜索
校园?
生物?
二、探索:这些动植物在校园里见过吗?
麻雀
常见 动物
燕子
蜻蜓 苍蝇
蚂蚁
蚯蚓 蝗虫
西瓜虫 蜈蚣
பைடு நூலகம்
蚜虫 蟋蟀
蜗牛 瓢虫
常见 植物
玉兰
红花继木
铁树
龙爪槐 金边黄杨
杜鹃

1.校园生物大搜索(教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1.校园生物大搜索(教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1.校园生物大搜索(教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校园生物大搜索2.教学年级和班级:六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3.授课时间:2022年3月15日上午第一节4.教学时数:45分钟二、核心素养目标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知与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知,观察和分析生物的能力,以及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实践操作。

难点:学生对于生物多样性的理解,以及如何在实践中保护和利用生物多样性的方法。

解决办法:通过实地考察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物多样性的概念,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掌握保护和利用生物多样性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1.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知与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因此,我将采用讲授、讨论、案例研究、项目导向学习等教学方法。

2.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为了促进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我将设计以下教学活动:(1)角色扮演:学生将分组扮演不同生物的角色,通过模拟生物之间的互动和生存环境,加深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

(2)实验:学生将在校园内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和记录校园内的生物种类和它们的生活环境,通过实际操作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

(3)游戏:设计一个关于生物多样性的知识问答游戏,以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3.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将使用以下教学媒体和资源:(1)PPT:制作关于生物多样性的PPT,展示各种生物的图片和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2)视频:播放一些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教育视频,以增加学生的认识和关注。

(3)在线工具:利用在线工具如Google Earth等,让学生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更加直观地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分布和保护情况。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1.《校园生物大搜索》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1.《校园生物大搜索》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1.《校园生物大搜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校园生物大搜索》是一节探究性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研究校园内的生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校园生物的分类、特点和生存环境等方面的知识。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探究能力,对身边的生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生物分类、特点和生存环境等方面的知识还不够系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行补充和完善。

此外,学生对校园内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提高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校园生物的分类、特点和生存环境,掌握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研究生物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爱校园生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增强学生的环保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校园生物的分类、特点和生存环境。

2.难点: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如何保护生态环境。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校园生物搜索的任务,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观察、和研究生物。

2.小组合作学习: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任务驱动法:通过布置具体的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校园内各种生物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准备表,用于学生观察和记录校园生物。

3.准备展示用的黑板、白板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校园内生物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关注校园内的生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出本节课的任务:分组进行校园生物搜索,了解校园生物的分类、特点和生存环境。

2.呈现(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校园生物搜索,观察和记录校园内的生物。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正确观察和记录。

3.操练(10分钟)学生将观察到的生物分类,并简要描述它们的特点和生存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学检测二:
•1、生物学家对一个地区的动 植物分布情况进行调查的方 法叫做( 区域调查法 )。 •2、找生活在地下的小动物要 带上(小铲 ),最好带上 ( 放大镜 )。
课外实践:
• 课下开展校园动植物调查 活动,调查过程中注意以 下问题
1、 像生物学家那样,用 区域调查法将校园分为几 个区域分别进行调查。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课件
学习目标
•1、认识多种多样的生物并能 够选择合适的工具对生物进 行调查和记录 •2、感受校园生活的美丽,培 养学习科学的兴趣
自学指导一:
• 欣赏下列图片思考: •1、我们的校园里有这些动物、 植物吗?我们的校园里还有 哪些植物和动物? •2、这些动植物分别生活在校 园的什么地方?
5 要爱护和保护生物, 不要采摘植物伤害动 物。
6、 在调查时可能会出现具有不同 特征的同一种生物,比如不同花色 的蝴蝶;开黄、白、红不同颜色花 的郁金香等,记录时可以都记录成 蝴蝶或郁金香,也可分别记录某某 样的蝴蝶;某某颜色的郁金香。
想想我们今天认识了哪 些动植物? 想想自己家周围有哪些 动植物?
蜻蜓
蜈蚣
鼠妇
苍蝇
蚯蚓
甲虫Biblioteka 蝗虫蚜 虫蚂蚁
麻雀
燕子
蜘 蛛
柳 树
狗 尾 草
杜鹃花
松树
白 杨 树
苔藓
自学检测一:
根据以上看到的图片和 生活中积累的素材完成 调查记录表。
校园植物记录表
植物名称 生长地点
校园动物记录表
动物名称 生长地点
自学指导二:
•如果让你做一次生物学家 对校园里的动植物展开调 查,你需要做哪些准备, 调查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
谢谢
再见
2、 调查时不仅要记录地面看的 见的动物和植物,还要搜索地下 的动物,要根据所发现的动物踪 迹推测哪些动物也在这里生活过。 将这些发现都及时记录下来。
3 、用绘画、拍照等适宜 的方法记不知名的动植物;
4 、将调查的校园生物分为动物 和植物两类分别记录,既要记录 生物的名称、又要记录它们生长 和经常活动的地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