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冷库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冷库的制冷工艺设计

冷库的制冷工艺设计冷库是用来存储与保鲜各类食品、药品等易腐坏物品的特殊设施,其中关键的部分就是保持冷库内温度低于环境温度的制冷系统。
冷库的制冷工艺设计主要包括制冷剂选择、制冷循环系统设计、冷库结构设计以及制冷控制系统设计等。
下面将对冷库的制冷工艺设计进行详细介绍。
一、制冷剂选择制冷剂在冷库的制冷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到冷库的制冷效果和运行性能。
常见的制冷剂有氨(NH3)、氟利昂(Freon)、丁烷(C4H10)等。
制冷剂的选择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1.制冷剂的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要适宜,能够满足冷库的要求。
2.制冷剂的导热性能要好,能够快速传热。
3.制冷剂的毒性和燃烧性要低,以保证冷库的安全性。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常用的制冷剂选择是氟利昂。
二、制冷循环系统设计制冷循环系统是冷库制冷的核心部分,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阀等组件。
其设计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压缩机的选择要根据冷库的规模和制冷需求进行确定,能够满足制冷量的要求。
2.冷凝器的设计要优化换热面积和换热效果,使制冷剂能够顺利冷凝。
3.蒸发器的设计也要考虑换热面积和换热效果,使制冷剂能够充分蒸发。
4.节流阀的选择要根据制冷剂的性质确定,能够实现恰当的节流。
三、冷库结构设计冷库的结构设计也是冷库制冷工艺的重要方面,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冷库的保温性能要好,避免冷空气外泄和热空气进入,保持冷库内的低温状态。
2.冷库的密封性要好,以减少冷空气的流失和外界热空气的进入。
3.冷库的空间利用率要高,能够存储更多的物品,并且易于管理和操作。
4.冷库的结构要稳固,能够承受制冷系统和物品的重量,并且经久耐用。
四、制冷控制系统设计制冷控制系统是冷库制冷工艺的关键部分,要保证制冷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稳定工作。
其设计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温度控制要精确,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自动调节制冷系统的运行状态。
2.压力控制要恰当,能够保证制冷系统在正常的温度和压力范围内工作。
低温冷库冷却系统的生产技术

图片简介:本技术介绍了一种低温冷库冷却系统,压缩机选用意大利比泽尔6SLW3200双级压缩机,所述冷凝器上连接设置有冷却塔,冷却塔使用广州良信20吨/h冷却塔,所述膨胀阀选用丹氟斯的膨胀阀,膨胀阀的制冷量选定为26KW,最低蒸发温度设置为零下60度,蒸发器使用8至9个功率为500W的风扇进行供风,风扇设置为2排,上下排的风扇分别设置在同排的两个风扇之间的空白处,系统采用R404A制冷剂;在不增加设备功率的前提下,使得冷库能够在2个小时内降低至零下50度,同时,本系统所使用设备配置为最优的设备配置,所使用的设备总体功率并不比普通的冷库设备功率高却能达到2小时将室温降至零下50度的要求。
技术要求1.一种低温冷库冷却系统,包括压缩机(1)、高压表、高低压控制器、油分离器、冷凝器(2)、储液器、过滤器、电磁阀、膨胀阀(3)、蒸发器(4)、气液分离器、低压表,压缩机(1)与油分离器连接,油分离器与冷凝器(2)连接,冷凝器(2)与储液器连接,储液器与过滤器连接,过滤器与膨胀阀连接,膨胀阀与蒸发器连接、蒸发器与气液分离器连接,气液分离器连接至压缩机(1),压缩机(1)的前设置有高压表、后端设置有抵压表,管路上还是设置有电磁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库壳体,在压缩机(1)的前后端连接设置有高低压控制器;所述压缩机(1)选用意大利比泽尔6SLW-3200双级压缩机,所述冷凝器(2)上连接设置有冷却塔,冷却塔使用广州良信20吨/h冷却塔,所述膨胀阀(3)选用丹氟斯的膨胀阀,膨胀阀的制冷量选定为26KW,最低蒸发温度设置为零下60度,蒸发器(4)使用8至9个功率为500W的风扇进行供风,风扇设置为2排,上下排的风扇分别设置在同排的两个风扇之间的空白处,系统采用R404A制冷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冷库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库壳体设置为方形,一侧设置有机房,系统数设备设置在机房内,冷库的进风口与出风口分别设置在冷库一侧墙体的前后两端,且冷库出风口处设置有一段空白室作为蒸发器(4)的进风口,冷库门设置在冷库的出风口处。
冷库 原理

冷库原理冷库是一种用于储存和保鲜冷藏品的设施。
它通过一系列的原理和技术来维持低温环境,延长冷藏品的保质期,并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1. 制冷循环原理:冷库通常采用制冷循环系统,其中核心组件是制冷剂。
制冷剂通过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等过程来吸收和释放热量,从而实现温度的降低。
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热并蒸发成气体,从而使蒸发器内的温度下降。
然后,制冷剂经由压缩机进行压缩,升高其温度和压力,并流向冷凝器,通过冷凝器中的冷却介质散热并变成液态。
最后,制冷剂通过膨胀阀降低压力并再次回到蒸发器中,循环往复。
2. 绝热层原理:冷库的建筑结构通常包括墙体、屋顶和地板。
这些结构都需要具备良好的绝热性能,以防止外界热量的进入和冷库内部冷量的损失。
常用的绝热材料包括聚氨酯、聚苯板和玻璃棉等,它们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和耐腐蚀性能,能够有效地减少能量的流失。
3. 温控系统原理:为了保持冷库内的恒定低温环境,冷库通常配备有温度控制系统。
温控系统通过自动调节制冷循环系统的运行,控制制冷剂的供应量和循环速度,以使冷库内部的温度维持在设定的范围内。
温控系统还可以监测和记录冷库内的温度变化,一旦温度异常超出设定范围,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4. 通风系统原理:冷库内部的空气流通也是保持冷库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
通风系统通过空气循环和新鲜空气的进入,保持冷库内的湿度、氧气含量和二氧化碳浓度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同时,通风系统还可以帮助排除冷库内的湿气和异味,提供清洁和卫生的环境。
冷库的原理和技术确保了冷藏品在储存和保鲜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质量,并对各类冷冻食品、药品、化学制品等起到重要的作用。
通过制冷循环、绝热层、温控系统和通风系统等综合原理的应用,冷库能够有效地提供符合需求的低温环境。
小型冷库制冷系统的设计

小型冷库制冷系统的设计冷库制冷系统是为了满足冷库内的低温要求而设计的。
冷库内温度通常在0°C至-25°C之间,主要用于存储和保鲜食品、药品、化工品等低温敏感物品。
本文将对小型冷库制冷系统的设计进行详细介绍。
1.制冷负荷计算:首先,需要根据冷库的面积、温度要求、存储物品的热量等因素进行制冷负荷的计算。
制冷负荷是指冷库内需要排出的热量,它与冷库的尺寸、保温性能、负荷物等因素有关。
通过计算制冷负荷,可以确定制冷系统的制冷容量和设计参数。
2.制冷剂选择:制冷剂是冷却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制冷系统的性能和效果。
常见的制冷剂有氨、氟利昂等。
在选择制冷剂时,需要考虑制冷剂的热物性能、环境友好性、安全性等因素,以及与制冷设备的匹配情况。
3.制冷设备选择与安装:制冷设备是实现冷库制冷的关键组成部分。
常见的制冷设备有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膨胀阀等。
在选择制冷设备时,需要考虑其制冷量、效率、安装便捷性、维护方便性等因素。
制冷设备的安装要按照设计规范和操作要求进行,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4.控制系统设计:控制系统是冷库制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监测和控制制冷设备的运行状态、温度、湿度等参数。
控制系统一般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通过实时采集和处理数据,控制制冷设备的工作状态,保持冷库内的温度在设定范围内。
5.电气系统设计:电气系统是冷库制冷系统的供电和控制部分,包括配电系统和控制系统。
配电系统负责为制冷设备提供电力,保证其正常运行;控制系统负责通过电气元件对制冷设备的启停、温度调节等进行控制。
在电气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供电负荷、电气设备选型、电路布置等因素,确保电气安全和系统稳定运行。
6.管道布局和绝热材料选择:管道布局是冷库制冷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涉及到制冷剂流动和传热的效果和效率。
合理的管道布局能够减小压力损失、提高传热效率、降低能耗。
同时,选用高效的绝热材料对管道进行保温也是重要的,可以减少冷凝水产生,提高制冷系统的效率。
低温冷库制冷循环设计-冷库CO2-NH3复叠制冷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课程名称制冷与低温课程设计题目名称冷库CO2/NH3复叠制冷系统设计学生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专业班级能动B11组员朱家伟李科白清川指导教师晏刚2014年9月2日设计总说明本课程设计是设计一个10^3 m3低温冷冻库制冷循环系统,要求选用CO2/NH3复叠制冷循环系统。
整个设计过程主要包括系统制冷量计算、系统高低温级循环理论设计、复叠制冷系统设备的计算和选配,同时结合整体设备运行原理,对该CO2/NH3复叠制冷循环系统进行校正。
本次设计先从冷库制冷量计算着手,先根据CO2的制冷范围,初设循环的温度范围,计算出中间温度;再由各级冷凝蒸发温度结合循环p-h图确定系统设备的工况,最后根据工况和要求选取最佳的制冷设备。
经过设计计算,可以根据两级压缩机的排气量选取合适的压缩机,根据换热器负荷,利用专业换热器软件计算换热器的技术参数,在选取合适的换热器。
通过本次的设计,得到了一个较合理的可适用于低温冷冻库的CO2/NH3复叠系统成套设备。
关键词:低温冷库 CO2/NH3复叠螺杆压缩机蒸发冷凝器课程设计目录一、CO2/HN3复叠制冷系统制冷量计算 (2)1.110^3M³冷库耗冷量的计算 (2)1.2冷库机组计算 (3)二、CO2/NH3复叠制冷系统理论循环计算 (4)2.1C02/NH3复叠制冷系统的特点 (4)2.2CO2/NH3复叠制冷系统的组成 (5)2.3复叠系统温度的确定 (6)2.4低温级(CO2)设计参数 (6)2.5高温级(NH3)设计参数 (6)2.6低温级(CO2)循环理论计算 (6)2.7高温级(NH3)循环理论计算 (8)三、CO2/NH3复叠制冷系统设备的选择 (9)3.1压缩机的选择 (9)3.2换热器的计算和选择 (10)3.3油冷却器的选择 (10)3.4电子膨胀阀的选择 (11)3.5CO2安全阀的设计 (12)3.6润滑油的选择 (13)3.7密封材料 (14)四、主要参考文献 (16)五、心得体会 (17)一、co2/hn3复叠制冷系统制冷量计算1.1 10^3m³冷库耗冷量的计算Q=Q1+Q2+Q3+Q4+Q5+Q6+Q71、传导热量Q1:Q1=K×F×(T0 –T1)= 84 kw式中:K——库体材料传热系数W/ °C.m2。
水冷冷库工作原理

水冷冷库工作原理
水冷冷库工作原理是通过水循环系统来实现冷却的过程。
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 蒸发器:蒸发器是冷库中的核心部件,它通过水循环系统将低温制冷剂(通常是氨)在蒸发器内蒸发,从而吸收空气中的热量实现冷却。
蒸发器通常是一个由许多薄片组成的换热器,薄片上有许多小孔,通过这些小孔将制冷剂蒸发,与空气进行热量交换。
2. 冷凝器:水冷冷库的冷凝器用于将蒸发器中蒸发后的制冷剂重新冷凝,以便循环再次使用。
冷凝器通常由一系列的管道和冷却水组成,通过这些管道冷凝制冷剂。
3. 冷却水源:水冷冷库需要大量的冷却水来冷却冷凝器,并带走冷凝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冷却水通常由冷却塔提供,这是一种设备,通过将水喷淋在塔内并与空气进行风冷交换,以降低水温。
4. 循环泵:循环泵用于将冷却水从冷却塔输送到冷凝器,将热量带走后再次回到冷却塔。
循环泵能够保持冷却水在系统内的循环流动。
水冷冷库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不断循环的水流来实现制冷过程的。
制冷剂在蒸发器中蒸发吸收热量,冷却空气,并将热气体带到冷凝器中。
冷凝器中的冷却水将热量带走,并将制冷剂重新冷凝。
通过循环泵将冷却水再次送回冷却塔,以保持循环流动。
这样,就能够不断地将热量从冷库中带走,实现冷库内的低温环境。
冷库制冷工艺流程

冷库制冷工艺流程冷库制冷工艺流程是指在冷库建设中,实现冷库内恒定低温环境所需要的一系列工艺和流程。
下面将介绍一个常见的冷库制冷工艺流程,总长为700字。
首先,冷库制冷工艺流程的第一步是制定设计方案。
根据冷库的用途和规模,冷库设计人员需要进行详细的技术论证和勘测工作,确定冷库的形状、容量和布局等。
在这个阶段,还需要考虑到冷库内部的分区、货物的存储数量和种类,以及制冷设备的配置等因素。
第二步是施工准备工作。
冷库施工开始之前,需要对场地进行平整和清理,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此外,还需要购置和安装相关的制冷设备,如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控制系统等。
第三步是冷库的施工过程。
冷库的施工过程一般包括建造保温墙体、安装门窗和屋顶、铺设地面等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执行,确保冷库的结构牢固、密封性能良好,并符合冷库内部低温环境的要求。
第四步是冷库的保温层施工。
冷库的保温层施工是冷库制冷工艺流程中非常关键的一步。
保温层的施工需要选用符合要求的保温材料,如聚苯板或聚氨酯板,确保冷库能够有效地保持低温环境。
同时,还要确保保温层的施工质量,避免保温材料的缝隙和渗漏。
第五步是制冷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制冷设备的安装是冷库制冷工艺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冷库内部的制冷效果和能耗。
安装过程中,需要进行各项设备的连接和固定,并确保连接管道和阀门的严密性。
安装完成后,还需要进行设备的调试,检查制冷系统的运行情况,并进行性能测试和调整。
第六步是冷库的调试和试运行。
冷库的调试和试运行是为了验证冷库的制冷系统和保温层的性能。
通过对制冷设备的操作和监测,可以确保冷库的温度稳定在设计要求的范围内,并进行相关的调整和优化。
最后一步是冷库的正式运行和维护。
冷库的正式运行需要进行相关的人员培训,并建立健全的维护和管理制度。
同时,还需要定期对冷库进行维护和保养,定期清洁设备和检查制冷系统的运行情况,以确保冷库持续稳定地提供低温环境。
冷库制冷工艺流程

冷库制冷工艺流程
《冷库制冷工艺流程》
冷库是用来保持食品和其他易腐败物品的仓库,使其保持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以延长其保质期。
而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冷库建筑内部都配备了制冷设备,以便保持稳定的温度。
冷库的制冷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经过多个步骤来实现。
首先是制冷设备的选择,一般会根据冷藏的物品种类和量身定制。
然后是安装和调试设备,在确保设备运行正常之后,便可以进行制冷操作了。
制冷的过程主要分为四个步骤: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
首先,制冷设备会通过压缩电动机将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
接下来,气体会通过冷凝器散发热量,冷却成为高压液体。
然后,高压液体会通过膨胀阀放宽管道,减压成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进入冷藏室内部。
最后,低温低压的制冷剂会吸收冷库内部的热量,转化为低温低压的蒸气,并返回到制冷设备内,重新进行循环。
在整个制冷工艺流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以确保冷库内部始终保持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
同时也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制冷设备,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高效制冷。
综上所述,《冷库制冷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过程,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和严格控制,才能确保冷库的正常运行和食品的质量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片简介:本技术新型介绍了一种低温冷库冷却系统,压缩机选用意大利比泽尔6SLW3200双级压缩机,所述冷凝器上连接设置有冷却塔,冷却塔使用广州良信20吨/h冷却塔,所述膨胀阀选用丹氟斯的膨胀阀,膨胀阀的制冷量选定为26KW,最低蒸发温度设置为零下60度,蒸发器使用8至9个功率为500W的风扇进行供风,风扇设置为2排,上下排的风扇分别设置在同排的两个风扇之间的空白处,系统采用R404A制冷剂;在不增加设备功率的前提下,使得冷库能够在2个小时内降低至零下50度,同时,本系统所使用设备配置为最优的设备配置,所使用的设备总体功率并不比普通的冷库设备功率高却能达到2小时将室温降至零下50度的要求。
技术要求1.一种低温冷库冷却系统,包括压缩机(1)、高压表、高低压控制器、油分离器、冷凝器(2)、储液器、过滤器、电磁阀、膨胀阀(3)、蒸发器(4)、气液分离器、低压表,压缩机(1)与油分离器连接,油分离器与冷凝器(2)连接,冷凝器(2)与储液器连接,储液器与过滤器连接,过滤器与膨胀阀连接,膨胀阀与蒸发器连接、蒸发器与气液分离器连接,气液分离器连接至压缩机(1),压缩机(1)的前设置有高压表、后端设置有抵压表,管路上还是设置有电磁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库壳体,在压缩机(1)的前后端连接设置有高低压控制器;所述冷凝器(2)上连接设置有冷却塔,膨胀阀的制冷量选定为26KW,最低蒸发温度设置为零下60度,蒸发器(4)使用8至9个功率为500W的风扇进行供风,风扇设置为2排,上下排的风扇分别设置在同排的两个风扇之间的空白处,系统采用R404A制冷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冷库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库壳体设置为方形,一侧设置有机房,系统数设备设置在机房内,冷库的进风口与出风口分别设置在冷库一侧墙体的前后两端,且冷库出风口处设置有一段空白室作为蒸发器(4)的进风口,冷库门设置在冷库的出风口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冷库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冷库壳体内设置有照明灯,照明灯使用内嵌LED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冷库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冷库内设置有低温保温层。
技术说明书一种低温冷库冷却系统技术领域本技术新型涉及新型自动化仪器仪表制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温冷库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冷库是制冷设备的一种。
冷库是指用人工手段,创造与室外温度或湿度不同的环境,也是对食品、液体、化工、医药、疫苗、科学试验等物品的恒温恒湿贮藏设备。
冷库通常位于运输港口或原产地附近。
冷库与冰箱相比较,制冷面积更大,且有共同的制冷原理。
一般冷库多由制冷机制冷,利用气化温度很低的液体(氨或氟里昂)作为冷却剂,使其在低压和机械控制的条件下蒸发,吸收贮藏库内的热量,从而达到冷却降温的目的。
常用的是压缩式冷藏机,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管等组成。
按照蒸发管装置的方式又可分直接冷却和间接冷却两种。
直接冷却将蒸发管安装在冷藏库房内,液态冷却剂经过蒸发管时,直接吸收库房内的热量而降温。
间接冷却是由鼓风机将库房内的空气抽吸进空气冷却装置,空气被盘旋于冷却装置内的蒸发管吸热后,再送入库内而降温。
空气冷却方式的优点是冷却迅速,库内温度较均匀,同时能将贮藏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带出库外。
冷冻温度一般在零下10度至零下30度之间,但是,一些特别的地方需要到零下50度的温度,如武器的贮藏实验库等。
现在的冷库大多数是上个世纪末期或是本世纪初期建造的,使用年限已久,设备故障频繁,修复难度大,不论是出于老旧,还是出于对制冷的限制,现在的冷库大多冷却温度都在零下10度至零下30度之间,不论是更换新的设备还是其他改进都难以将温度降低至零下50度,不能满足特定的冷藏需要。
在冷库的建设中,整个系统的合理配置很重要,特别是对主要的制冷部件如: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和膨胀阀,甚至是风扇等的适配选择极为关键,如果配置不好,及时使都使用最新建的设备,也难达到零下50度的要求,要全部就是牺牲大量的功率来达到,甚至牺牲功率也难以达到。
实用新型内容本技术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温冷库冷却系统,解决上个世纪末期或是本世纪初期建造的冷库,老旧,在更换了新的大功率设备的前提下还是难以达到零下50度的温度要求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低温冷库冷却系统,包括压缩机、高压表、高低压控制器、油分离器、冷凝器、储液器、过滤器、电磁阀、膨胀阀、蒸发器、气液分离器、抵压表,压缩机与油分离器连接,油分离器与冷凝器连接,冷凝器与储液器连接,储液器与过滤器连接,过滤器与膨胀阀连接,膨胀阀与蒸发器连接、蒸发器与气液分离器连接,气液分离器连接至压缩机,压缩机的前设置有高压表、后端设置有抵压表,管路上还是设置有电磁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库壳体,在压缩机的前后端连接设置有高低压控制器。
所述压缩机选用意大利比泽尔6SLW-3200双级压缩机,所述冷凝器上连接设置有冷却塔,冷却塔使用广州良信20吨/h冷却塔,所述膨胀阀选用丹氟斯的膨胀阀,膨胀阀的制冷量选定为26KW,最低蒸发温度设置为零下60度,蒸发器使用8至9个功率为500W的风扇进行供风,风扇设置为2排,上下排的风扇分别设置在同排的两个风扇之间的空白处,系统采用R404A制冷剂。
进一步的,冷库壳体设置为方形,一侧设置有机房,系统数设备设置在机房内,冷库的进风口与出风口分别设置在冷库一侧墙体的前后两端,且冷库出风口处设置有一段空白室作为蒸发器的进风口,冷库门设置在冷库的出风口处。
进一步的,冷库内照明灯使用内嵌LED灯。
进一步的,内设置有低温保温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不增加设备功率的前提下,使得冷库能够在2个小时内降低至零下50度,同时,本系统所使用设备配置为最优的设备配置,所使用的设备总体功率并不比普通的冷库设备功率高却能达到2小时将室温降至零下50度的要求。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新型8风扇设置图。
图3为本技术新型9风扇设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新型。
如图所示的一种低温冷库冷却系统,包括压缩机1、高压表、油分离器、冷凝器2、储液器、过滤器、电磁阀、膨胀阀3、蒸发器4、气液分离器、抵压表,压缩机1与油分离器连接,油分离器与冷凝器2连接,冷凝器2与储液器连接,储液器与过滤器连接,过滤器与膨胀阀连接,膨胀阀与蒸发器连接、蒸发器与气液分离器连接,气液分离器连接至压缩机1,压缩机1的前设置有高压表、后端设置有抵压表,管路上还是设置有电磁阀。
在制冷系统中,制冷的四大主要设备,压缩机1,冷凝器2、蒸发器4和膨胀阀3的适配性很重要,四者的相互搭配合理不仅能够优化系统,在极小的功率下就能达到制冷的需求,如果搭配不好,即使全部使用大功率的设备,任然达不到降温的需求,根据实际的生产统计,特别在冷库的设置中,将冷库的温度从室温降至零下35度时,普通的设备需使用130KW的大机组,并且,由于机组的功率大于实际的设计功率,还会导致机组爬霜,更有甚者,由于膨胀阀的不合理使用还会造成潮车导致设备损坏,因此,设备的匹配性很重要。
一种合理的配制是:在压缩机1的前后端连接设置有高低压控制器合理的控制压缩机1的进出压力差。
设置的高低压控制阀,其实际上是只连接压缩机排气管和吸气管之间的旁通阀。
当吸气压力高于阀的设定值( 一般设定在0.4MPa 表压) 时,阀处于关闭状态。
当吸气压力低于阀的设定值时,阀门就开启,排气管中高温高压过热蒸气直接流回冷气管。
由于阀内膜片和簧片的共同作用,低压压力越低,阀的开启度越大,这样就能保证吸气压力高于定数值,使压缩机吸入制冷剂的过热蒸气。
具体的,压缩机1选用意大利比泽尔6SLW-3200双级压缩机,此双40HP的双级机,性能稳定,适配性强,同时,冷凝器2上连接设置有冷却塔,冷却塔使用广州良信20吨/h冷却塔。
经过多年多次的实验发现,设备的匹配和蒸发器的冷量置换是导致机组爬霜的主要原有,合理的蒸发器冷量置换是必要的。
因此,在匹配中,膨胀阀的选择也是由为重要,热力膨胀阀是组成制冷装置的重要部件,是制冷系统中四个基本设备之一。
它实现从冷凝压力至蒸发压力的压降,同时控制制冷剂的流量;它的体积虽小,但作用巨大,它的工作好坏,直接决定整个系统的运行性能。
在本系统中,膨胀阀3选用丹氟斯的膨胀阀,膨胀阀的制冷量选定为26KW,最低蒸发温度设置为零下60度,同时,为了尽快的进行热交换,蒸发器4使用8至9个功率为500W的风扇进行供风,风扇设置为2排,上下排的风扇分别设置在同排的两个风扇之间的空白处,并且,系统采用R404A制冷剂,一般的R22并不能达到需求,R404A制冷剂机环保又实用,这样能够有效的进行热交换,防止多余的冷量回流导致设备爬霜。
在本系统中,压缩机1、冷凝器2、膨胀阀3及蒸发器4的风扇相互适配在使用R404A制冷剂作为媒介,将原本需要大功率设备才能达到零下50度的冷库,在30KW就能够在2小时内将冷库的温度从室温降至零下50度,并且,充分利用系统设备也不会出现爬霜的情况,极大的节约了电资源。
更为具体的,为了更好的保持可快速的降温,冷库壳体设置为方形,一侧设置有机房,系统数设备设置在机房内,冷库的进风口与出风口分别设置在冷库一侧墙体的前后两端,且冷库出风口处设置有一段空白室作为蒸发器4的进风口,冷库门设置在冷库的出风口处。
更进一步的,冷库内照明灯使用内嵌LED灯,普通灯会产生大量的热,也不安全,使用LED 灯增强安全性,提高流光度。
更进一步的,由于建筑的老化等各种原因,冷库本身的保温效果已经入以前,因此冷库内重新设置有一层新的低温保温层。
尽管这里参照本技术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技术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
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
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