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发码遥控编码芯片的ASIC设计
asic电路设计 -回复

asic电路设计-回复ASIC电路设计是现代集成电路设计的一种重要领域,它指的是专门为特定应用定制的集成电路设计。
本文将从什么是ASIC电路设计、ASIC电路设计的流程以及ASIC电路设计的应用领域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首先,我们来了解什么是ASIC电路设计。
ASIC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的缩写,翻译过来就是“特定应用的集成电路”。
与通用的微处理器或FPGA不同,ASIC电路是根据特定的应用要求进行设计与制造的。
它的主要特点是定制性强、功耗低、成本相对较高以及性能稳定。
ASIC电路设计分为前段设计和后段设计两个阶段,前段设计负责功耗估算、逻辑分组、布局等工作,后段设计则负责物理实现、时序分析、验证等工作。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ASIC电路设计的流程。
ASIC设计流程包含多个阶段,其中主要包括需求分析、架构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以及验证等环节。
首先,需求分析阶段是指对于要设计的ASIC电路进行需求的梳理、分析和整理。
这一阶段可以通过市场调研、行业需求分析等方式来完成,从而明确ASIC电路的功能要求、性能指标、接口标准等。
接下来,架构设计阶段是指根据需求分析得出的要求,对整个电路进行总体的设计规划。
在这一阶段,设计师需要考虑到有效的电路结构、适配周边系统、最小化功耗、统一管理等因素。
然后,逻辑设计阶段是将架构设计得到的电路特性转化为逻辑元件的网络连接。
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基于功能需求,将模拟电路中的逻辑、时序和控制要素转化为由逻辑门和寄存器组成的逻辑结构。
随后,物理设计阶段是将逻辑设计翻译为几何结构,并通过全局布局、详细布局和布线等过程来生成最终的物理设计图。
这一过程涉及到算法、工具和约束的选择,以及布局和布线的优化。
最后,验证阶段是对设计的ASIC电路进行功能验证和时序验证。
这个阶段通常有两个层次的验证,分别为门级验证和模块级验证。
在验证过程中,设计师需要通过仿真、测试和调试来确保ASIC电路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无线编码电路详解

无线编码电路是一种用于处理和传输无线信号的电路,它通常由多个模块组成,包括信号调制、解调、编码、解码等模块。
这些模块协同工作,使得无线设备能够进行无线通信。
无线编码电路的主要功能是将原始信号(如语音、图像、数据等)转换成适合无线传输的信号形式。
在发送端,编码器将原始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将其转换成适合无线传输的信号格式,如调频(FM)、调相(PM)或调幅(AM)等。
然后,调制器将数字信号转换成适合在无线信道中传输的信号形式,并发送到信道中。
在接收端,解调器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将其传递给解码器进行解码。
解码器将数字信号转换成原始信号的形式,供用户使用。
无线编码电路的设计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如信道特性、信号质量、传输速率、功耗等。
为了提高信号质量和传输速率,通常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如差分相移键控(DPSK)、相干检测、均衡技术等。
同时,为了降低功耗,通常采用低功耗设计技术,如CMOS工艺、低电压供电等。
总之,无线编码电路是实现无线通信的关键部分之一,它涉及到的技术领域非常广泛,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进行设计和优化。
无线发码遥控编码芯片的ASIC设计

占空 比为 3 / 4的脉 冲表示 1 同 步信 号用一 个 占空 比为 ,
1 2的脉 冲表示 , / 3 如图 1 所示 。
同 步 信 号 二进制数 o
二进制数 1厂—了百—]
图 1 信 号 占 空 比
4h T 把 图中时间长度为 h的高低 电平 作为二进制 = , 的 1 0 和 ,那 么同步信号表示 为串行 的 1 1 上连续 个 加 3 个 0 地址或数据位 的 0和 1 1 , 分别 用串行 的 10 0 0和串
行 的 1 1 表示 。 l0来
合, 比同类编码芯 片降低 了重码 率 , 避免 了相互 串扰 , 提
高 了安全性。 同时该编码芯片 只有 8只管脚 , 分别 为 4个
按 键 k ,2 k ,4 VC gd OC输 入 端 ,还 有 一 个 输 出 1k ,3k , ,n ,S C
端, 比同类编码芯片管脚数 目少 。
【 bta t h a e r g ow r c e e frte ee drI fa u i r lr t cnrl xo n ste p n il,n  ̄e A s c】T e pp rb n sfrad a sh m h no e C o nv s e e o t ,epu d h r c e aa s r i o e a mo o i p ls
AS C sg f t e Un v r a ie e s S n c d r Ch p f r Re o e Co t o I De i n o h i e s l W r l s e d En o e i o m t n r l
W ANG a — a, T Xi o hu ANG n , YI Ya — a g, Z Ni g N n g n HOU S n — i g o g qn
无线发码遥控编码芯片的ASIC设计

无线发码遥控编码芯片的ASIC设计
王小华;唐宁;殷严刚;周松青
【期刊名称】《电视技术》
【年(卷),期】2007(31)3
【摘要】提出了一种通用遥控编码芯片的设计方案,阐述了芯片功能原理,对各模块的主要电路进行了设计、分析,最后对整个方案进行了仿真.
【总页数】3页(P25-27)
【作者】王小华;唐宁;殷严刚;周松青
【作者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广西,桂林,541004;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广西,桂林,541004;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广西,桂林,541004;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19.6
【相关文献】
1.具有学习功能的遥控机器人编码芯片的ASIC设计 [J], 王小华;唐宁;周松青;殷严刚
2.滚动码(跳码)无线遥控器 [J], 黄智伟;李富英
3.无线通信系统在小型遥控机耕船控制中的应用——基于nRF905无线收发芯片[J], 史强;郭小锋
4.Silicon Labs发布新的单芯片无线遥控控制芯片Si4010 [J],
5.遥控赛车解码芯片的ASIC设计 [J], 潘达;唐宁;翟江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ASIC芯片设计流程探究及其开发实践

ASIC芯片设计流程探究及其开发实践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芯片是指按照特定应用需求设计和定制的硅片电路,也被称为定制集成电路。
ASIC芯片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特定应用场景的需求,具有性能优异、功耗低、集成度高、可靠性强等特点。
ASIC芯片的设计流程和普通集成电路的设计流程相比,更加复杂和繁琐。
本文将从ASIC芯片设计的流程探究和开发实践出发,详细了解ASIC芯片设计的过程和实际应用。
一、 ASIC芯片设计流程探究ASIC芯片设计流程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阶段主要是充分理解应用场景和需求,明确ASIC芯片的功能、性能、功耗、可靠性等指标。
在需求分析阶段,需要确保需求明确和完整,并建立好基本的开发规划。
2. 概念设计:概念设计阶段主要是根据需求建立ASIC芯片的形态和体系结构,并进行初步的仿真分析和评估。
在概念设计阶段,需要充分考虑芯片的结构图、电路原理图、逻辑设计等方面内容。
3. 逻辑设计:逻辑设计阶段主要是针对芯片的逻辑电路进行设计和优化,包括信号缓存、时序电路、控制器等。
在逻辑设计阶段,需要结合芯片结构进行仿真计算,并进行性能优化和需求调整。
4. 物理设计:物理设计阶段主要是根据逻辑电路图进行器件布局,包括栅极、源漏区域、金属线路等。
在物理设计阶段,需要根据制造工艺和特定应用场景进行微调和优化。
5. 验证测试:验证测试阶段主要是对ASIC芯片进行功能验证和性能测试,包括环境适应性测试、可靠性测试、温度测试等。
在验证测试阶段,需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投入产出比等方面内容。
6. 授权生产:授权生产阶段主要是将ASIC芯片的设计文件和制造工艺交给制造厂家进行批量生产。
在授权生产阶段,需要充分考虑品质控制和成本控制等方面问题。
二、ASIC芯片设计开发实践ASIC芯片的设计开发实践存在着以下几个难点:1. 设计周期长:ASIC芯片开发需要经历多个阶段复杂的设计过程,设计周期长、成本较高、风险较大。
ASIC设计基本流程、结构分析设计、RTL编码

ASIC的复杂性不断提高,同时工艺在不断地改进,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开发一个稳定的可重用的AS的设计,并且一次性流片成功,这需要一个成熟的ASIC的设计方法和开发流程。
本文结合NCverilog,DesignCompile,Astro等AS 所用到的EDA软件,从工艺独立性、系统的稳定性、复杂性的角度对比各种ASIC 的设计方法,介绍了在编码设计、综合设计、静态时序分析和时序仿真等阶段经常忽视的问题以及避免的办法,从而使得整个设计具有可控性。
1 基本的ASIC设计流程ASIC设计流程可以粗分为前端设计和后端设计,如果需要更细的划分,可以分成如下几个步骤:1.包括系统结构分析设计、RTL编码以及功能验证;2.逻辑综合、PreLayoutSTA以及形式验证(RTL代码与逻辑综合生成的Netlist之间);3.Floorplan、Placement、ClockTree插入以及全局布线(GlobalRouting)4.形式验证(逻辑综合的Netlist与带有CT信息的Netlist之间)、STA;5.DetailedRouting,DRC;6.PostlayoutSTA,带有反标延迟信息的门级仿真;7.Tape-Out当然,这还是一个比较粗的流程,其中每个步骤还可以分得更细,通常所说的前端设计主要包括上述流程中的1,2,4,6这几个部分。
同时,这个流程是一个迭代的过程。
对于一些通常的问题以及其中的一些方法,已经有大量的文献中提到,本文将不再赘述,因此本文着力于讨论在设计各个阶段中一些容易被忽视的或者可能带来潜在危险的地方。
2 结构分析设计、RTL编码这一阶段在整个ASIC设计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结构分析设计阶段主要是从产品的功能定义出发,对产品采用的工艺、功耗、面积、性能以及代价进行初步的评估,从而制定相应的设计规划,对于规模很大的ASIC设计,在这一阶段估算芯片的功耗面积非常困难。
在这里引入一个ASIC设计中很重要的概念:划分(Partitioning),在不同的设计阶段这个概念都将提到。
ASIC设计概述

电子、空穴 设计规则、 等传输方程 工艺要求
4、计算机描述语言:
由上表可见,对于不同的设计层次,都需要用计算机来 进行辅助设计。因此,需要有一套计算机能处理的语言来描 述设计结果和设计要求。 – Verilog HDL 和 VHDL硬件描述语言; – SPICE是一种用于电路分析的软件工具,它本身规定了一 套电路描述方法; – DEF/LEF及YAL都是专门用于布图设计的电路描述语言; – CIF是一种几何描述语言,它用来描述物理版图,该语言 是工业界的标准格式,它与另外的两种版图描述语言 GDS2、EDIF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10 9 8 7 6 5 4 3 2 1 0 1997 1999 2001 2003 2006 2009
金属层数
金属层数
8、时钟频率
3000 2500
Clock(MHz)
2000 1500 1000 500 0 1997 1999 2001 2003 2006 2009 Clock
二、 IC发展方向与我国IC的发展情况
5、芯片面积
700
芯片面积(平方毫米)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1997 1999 2001 2003 2006 2009 芯片面积
6、电源电压
2.5 2
Vdd(v)
1.5 Vdd 1 0.5 0 1997 1999 2001 2003 2006 2009
7、金属布线层数
特征尺寸越来越小芯片尺寸越来越大一集成电路工艺的发展特点和规律片尺寸越来越大单片上的晶体管数越来越多时钟速度越来越快电源电压越来越低布线层数越来越多io引线越来越多年份1997199920012003200620092012最小线宽025018015013010007001mdram容量256m1g1g4g4g16g64g256g每片晶体管数112140762005201400m1发展规划代次的指标m芯片尺寸300440385430520620750平方毫米频率兆赫750120014001600200025003000金属化层层数6677778899最低供电电压1825151812151215091206090506v最大晶圆直径200300300300300450450mm22mooreslawandfutureicechnologies?moorelawmin
具有学习功能的遥控机器人编码芯片的ASIC设计

具有学习功能的遥控机器人编码芯片的ASIC设计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特定应用集成电路)是一种针对特定应用而定制的集成电路。
具有学习功能的遥控机器人编码芯片的ASIC设计是一种专门用于遥控机器人的芯片设计,其功能是通过学习来实现对机器人的控制和自适应。
首先,设计需要考虑的是机器人的传感器和执行器。
机器人的传感器包括摄像头、超声波传感器、距离传感器等,这些传感器可以用于测量环境中的物体位置、距离和障碍物等信息。
执行器可以包括电机、舵机等,用于控制机器人的运动。
其次,设计需要考虑的是机器人的控制算法。
控制算法是实现机器人学习功能的核心。
可以采用机器学习算法,如强化学习、遗传算法等来使机器人能够通过不断的试错学习来适应新的环境。
机器人可以通过不断地与环境进行交互,获取反馈信息,根据反馈信息调整自身的动作和决策。
另外,设计还需要考虑机器人的学习存储和处理能力。
为了实现学习功能,机器人需要存储和处理大量的数据。
因此,设计需要考虑合适的存储器和处理器,以满足机器人学习的需求。
可以采用片上存储器(On-Chip Memory)和片上处理器(On-Chip Processor)来实现。
最后,设计还需要考虑机器人的控制信号生成和输出。
通过采用适当的编码技术,可以将机器人的控制信号输出到执行器上,从而控制机器人的运动。
可以采用脉冲宽度调制(PWM)等技术来实现控制信号的生成和输出。
总之,具有学习功能的遥控机器人编码芯片的ASIC设计是一个复杂的任务,需要考虑传感器、执行器、控制算法、学习存储和处理能力以及控制信号生成和输出等方面。
设计者需要对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和需求进行深入的了解,并结合现有的技术和工具进行综合设计和优化。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ASIC设计,才能实现具有学习功能的遥控机器人编码芯片的顺利开发和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2-8692(2007)03-0025-03无线发码遥控编码芯片的ASIC设计王小华,唐宁,殷严刚,周松青(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广西桂林541004)【摘要】提出了一种通用遥控编码芯片的设计方案,阐述了芯片功能原理,对各模块的主要电路进行了设计、分析,最后对整个方案进行了仿真。
【关键词】ASIC码;遥控;编码IC;数字电路;计数器【中图分类号】TN919.6【文献标识码】BASICDesignoftheUniversalWirelessSendEncoderChipforRemoteControlWANGXiao-hua,TANGNing,YINYan-gang,ZHOUSong-qing(Information&CommunictionCollege,GuilinUniversityofElectronicTechnology,GuangxiGuilin541004,China)【Abstract】ThepaperbringsforwardaschemefortheencoderICofauniversalremotecontrol,expoundstheprinciple,analysestheschematiccircuitofeverymoduleandgivesmanyofcraftycircuits.Simulationresultisgiven.【Keywords】ASIC;remotecontrol;encoderIC;digitalcircuit;counter・实用设计・1引言目前,大多数遥控器采用的都是固定的编码芯片,这种固定编码芯片基于的是单向传输的安全系统,只能提供有限的保护。
这种系统的保密性是靠提高代码的长度来实现的,而代码长度有限,因而只能得到有限的代码组合,用空中捕捉和扫描跟踪的办法就很容易得到代码,这样就会被非法用户擅自使用。
为了使遥控命令能更可靠地传送,此通用遥控编码芯片的编码信号中还要有同步信号和地址信号,分别用于帧识别和用户识别,每一种串行编码信号都有特定的帧格式。
研究表明,采用该方法设计的编码芯片拥有20位内码,可预烧100万组内码组合,比同类编码芯片降低了重码率,避免了相互串扰,提高了安全性。
同时该编码芯片只有8只管脚,分别为4个按键k1,k2,k3,k4,vcc,gnd,osc输入端,还有一个输出端,比同类编码芯片管脚数目少。
2编码字的格式每一种遥控编码芯片都有一种特定的编码格式。
可把传送一位二进制数0或1的时间作为一个时间单位T,编码信号的频率为F=1/T。
这里用的是一种比较常用的编码格式,每一帧由同步码、地址码和数据码组成,同步码用在一帧的开始,是一帧的识别标志,宽度为8T;地址码20位(A0 ̄A19),宽度为20T,数据码4位(D0 ̄D3),宽度为4T,总共一帧占据的时间是32T。
对应于每一种状态,编码芯片内部能生成一种特殊的编码,这种编码也是由“1”和“0”组成,但并不是简单的用高电平代表“1”,用低电平代表“0”,而是用高电平与低电平宽度比例的不同来区分“1”和“0”,也就是所谓的占空比[1-2]。
为了提高此编码芯片传输串行信号的可靠性,故此编码芯片采用一个周期的占空比为1/4的脉冲表示0,占空比为3/4的脉冲表示1,同步信号用一个占空比为1/32的脉冲表示,如图1所示。
4h=T,把图中时间长度为h的高低电平作为二进制的1和0,那么同步信号表示为串行的1个1加上连续31个0,地址或数据位的0和1分别用串行的1000和串行的1110来表示。
3编码芯片设计本设计是在Altera公司的FPGAFLEX10K系列器件上实现的,使用的开发软件是MAX+plusⅡ,采用原理图输入和文本输入(VerilogHDL硬件描述语言)相结合的方式。
整个系统由振荡电路、同步电路、分频电路、地址信号与并串转换电路、存储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输出控制等模块组成。
1)振荡电路这部分电路产生整个编码芯片所需的时钟信号,振荡器采用常用的RC振荡器结构。
其中,EN为使能信号(高电平有效),振荡频率取决于RC的值,通常把RC都做在IC内部,但留1个PAD在外面,可通过调整并联在图1信号占空比h3h二进制数1h3h二进制数0h31h同步信号Circuits&theirapplications25VIDEOENGINEERINGNo.3Vol.312007(SumNo.299)2007年第31卷第3期(总第299期)电视技术外面的电阻来微调频率。
当EN为“0”时,输出端OSC固定为“0”,不产生振荡;当EN为“1”时,可通过RC充放电,在输出端OSC产生振荡。
此OSC作为整个电路的时钟输入端。
2)同步电路在编码芯片电路中,帧同步是数字同步复接设备中的重要部分[1]。
同步电路的作用是产生具有某种特征的同步信号,同步信号一般是用不同形状的脉冲来代表的。
对同步脉冲有以下的要求:同步脉冲要比指令脉冲的抗干扰能力强,这样可提高遥控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同步脉冲应具有不同于指令脉冲的特征,以便译码电路能将它鉴别出来;同步脉冲的产生电路及鉴别电路应尽量简单可靠。
本设计的同步电路经过D触发器滤除毛刺。
该同步电路同时做为并行取样电路,只是同步电路的时钟用分频电路的输出1100,而不是整个电路的时钟clk。
其仿真波形如图3所示。
由以上的仿真波形图可看出,以时间单位为T=4h的高低电平表示二进制数的“1”和“0”,整形后的同步信号为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3)分频电路分频电路用来产生串行的1000与1110,1000与1110分别代表地址位与数据位的“0”和“1”。
同时分频电路的q2shuchu作为并串转换电路与并行取样脉冲信号的时钟信号。
其仿真波形如图4所示。
4)存储器电路存储器电路由编码芯片的按键K1,K2,K3,K4作为地址信号,4位数据D1,D2,D3,D4作为存储器的输出,存储器的4个数据输出分别作为4个D触发器的输入,每个D触发器的时钟为clk,4个D触发器数据输出分别作为并串转换电路D[4],D[3],D[2],D[1]的输入信号。
该存储器电路如图5所示。
5)地址信号与并—串转换电路能将并行数字信号转换为串行数字信号的电路称为并—串转换电路[2]。
所谓并行信号就是n条信号线在传输时必须是各位同时传送。
而串行信号是从低位到高位或者从高位到低位顺序逐位传输的。
6)编码芯片系统设计整个系统由振荡电路、同步电路、分频电路、地址信号与并串转换电路、存储器、数据选择器、输出控制等模块组成。
振荡电路做为整个电路的时钟信号,同步电路做为遥控解码信号的识别标志。
为使信号避免相互干扰和码间冲突,在并串转换电路输出的dizhishujubingchuanshuchu加上一个非门,得到dizhishujubingchuanshuchufei,这样并串就得到了两个输出。
当输出为dizhishujub-ingchuanshuchu时,使这个输出与分频器的输出Z1110相与,当输出为dizhishujubingchuanshuchufei时,使这个输出与分频器的输出Z1000相与,两个相与后的输出经过一个或门,或门的输出就得到了输出e,这样产生的输出e避免了相互串扰、降低了重码率。
该编码芯片的总体电路如图6所示。
4仿真及分析综合考虑实际的应用和成本,拟以2.2!m的铝栅工艺流片,按照NMOS管宽长比为3∶1,PMOS管宽长比为6∶1的比例设置(有些地方需要做适当调整),对于有毛刺输出的要加D触发器消除。
由以上各个模块组成编码芯片的整体电路在开发软件MAX+plusⅡ上输出一帧信号图2常用RC振荡器RCclk5432NOTNOTNOTNAND2OSC电路与应用26VIDEOENGINEERINGNo.3Vol.312007(SumNo.299)图6整体电路结构图的仿真波形如图7所示。
由图7可看出,该编码芯片同步信号为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该芯片的地址信号为11101011101100011011,数据信号为1101,20位地址信号和4位数据信号的“1”和“0”分别用占空比为1110和1000表示,1110和1000用16进制表示为E和8,那么地址信号为80位,数据信号为16位,80位地址信号用16进制表示为EEE8E8EEE8EE888EE8EE。
4位数据信号用16进制表示为EE8E。
故此编码芯片输出一帧信号wxh800519为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EEE8E8EEE8EE888EE8EEEE8E,用二进制表示输出为128位信号。
该编码芯片的应用,只要改变按键k1,k2,k3,k4的输入信号,应用该芯片就可控制不同的15路信号,而不是单一的一路信号。
5小结综上所述,无线发码通用遥控编码芯片的研制,采用了较为先进的技术。
该芯片的逻辑设计、仿真、版图绘制及验证在tanner设计环境中完成[3]。
由于电路规模较小,采用全定制手工布线,大大减小了芯片面积。
该芯片采用2.2!m的铝栅工艺制造,成本低廉、工艺成熟、稳定可靠,因此本设计适合开发各种低成本遥控报警器及各种遥控系统,如可应用在家用电器遥控、车库门控制、防盗报警器等多种遥控场合。
此通用编码芯片不仅可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多便利,同时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在具体的应用中,外接振荡电阻可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调节,阻值越大振荡频率越小,编码的宽度越大,发码一帧的时间越长。
参考文献[1]肖景和,赵健.无线电遥控组件及其应用电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2]何书森.实用遥控电路原理与设计速成[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廖裕平.TannerPro集成电路设计与布局实战指导[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作者简介:王小华(1980-),硕士生,主研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唐宁,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专用集成电路等方面的研究;殷严刚(1981-),硕士生,主研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周松青(1981-),硕士生,主研专用集成电路设计。
责任编辑:张家豪收稿日期:2007-01-25图7一帧信号的仿真波形Circuits&theirapplications北京中视中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获得视像协会大奖目前,北京中视中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获得了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大屏幕投影显示设备分会颁发的两项大奖,分别是“首届十大大屏幕行业系统集成工程案例”和“首届十大大屏幕行业系统集成工程商”。
作为激光显示领域的专家,中视中科致力于成为国际大色域激光显示技术的领先者,并不遗余力地推动激光显示技术的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