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QC与CF2PS在GPS数据预处理中的应用_刘刚
运用TEQC软件进行GPS数据质量分析及其在高速铁路框架网选址中的应用

Ⅱ复测精度分别达到 B级 、 c级 网精度要求 , 复测 c P I、P C Ⅱ平面点位精 度满足《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
工程 测量 暂行 规 定》 。复测 C C PI、 PⅡ坐 标 与设 计 坐
C PⅡ0 2 2 . 1 4 7 . 3 2 2 . 1 4 7 . 3 3 40 91 2 5 3 5 43 3 0 7 40 91 2 5 2 5 43 3 0 1 C PⅡ0 2 9 . 6 4 4 . 0 2 9 . 6 5 35 9 3 4 40 92 5 7 7 5 35 9 3 5 4 0 9 2 5 7 4 4 4 . C 1 5 40 0 9 2 7 6 5 20 1 6 1 PI0 3 1 . 0 4 5 . 6 40 09 2 7 4 5 20 1 6 4 3 1. 0 4 5 . 5
a d S lc in f r Lo a in o a e Newo k f r H ih S e d Ral y n ee to o c to fFr m t r g p e i o wa s
Wa gS i n n h u j
摘 要 讨论 了 T Q E C的 G S数 据质 量检 验 , P 并通过 实例 分析 了其 在 高速 铁路 框 架 网站 点选 址 中
C PⅡ1 3 4 40 741 . 6 3 3 . 3 3 8 3 3 5 46 5 1 5 8 3 8 5 46 5 1 6 40 741 . 6 3 3 . 3 C PⅡl 3 5 . 4 3 1 . 6 40 80 4 9 5 4 2 6 9 5 40 80 4 9 3 5 42 6 9 5 3 5 .4 3 1. 6
. ..
】_ L _ Ej
王 世 君
( 中铁第 一勘 察设计院集 团有 限公 司 , 陕西西安 7 04 ) 10 3
TEQC软件在GPS控制网数据预处理中的应用

TEQC软件在GPS控制网数据预处理中的应用
危来龙;胡有能
【期刊名称】《江西水利科技》
【年(卷),期】2012(038)003
【摘要】随着卫星技术的迅速发展,GPS技术在测量中的运用也不断得到深化,如何有效提高观测数据质量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介绍了TEQC和QCVIEW软件在控制网数据预处理中的应用.
【总页数】4页(P193-196)
【作者】危来龙;胡有能
【作者单位】江西省水利规划设计院,江西南昌330029;江西省水利规划设计院,江西南昌3300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228.4
【相关文献】
1.基于TEQC在GPS测量数据预处理中的应用分析 [J], 刘帅;孙付平;任雅奇
2.TEQC与QCVIEW32在GPS数据预处理中的应用 [J], 刘海锋;任超;郑中天;蒋园园;梁月吉
3.TEQC在GPS控制网数据预处理中的应用 [J], 牛海敏;许本意
4.基于Matlab的TEQC在GPS数据预处理中的应用 [J], 贾莹媛;黄张裕;杨富春;李斌
5.TEQC软件在GPS数据预处理与质量分析中的应用 [J], 葛燕飞;付亚梁;杨银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TEQC软件在GPS卫星高度角分析中的应用

TEQC软件在GPS卫星⾼度⾓分析中的应⽤龙源期刊⽹ /doc/325824392.htmlTEQC软件在GPS卫星⾼度⾓分析中的应⽤作者:安伟彬王江涛武东辉来源:《科技创新与应⽤》2013年第22期摘要:在GPS静态测量当中,选择点位时⼀般要保证卫星的连续跟踪,卫星⾼度⾓是评判选点好与否的重要评判标准。
TEQC 软件是功能强⼤且简单易⽤的GPS/GLONASS数据预处理软件,利⽤TEQC软件对⼀个原始的GPS观测⽂件进⾏处理分析,采⽤Matlab语⾔编制程序使处理结果可视化,得到了良好的结果。
关键词:GPS静态测量;TEQC软件;可视化引⾔GSP静态测量现在已经被⼴泛应⽤于⾼精度的测量定位:如主要⽤于各种等级的⼤地测量跟踪⽹、基准⽹、⼯程控制⽹、变形监测⽹等的测量。
在GSP静态测量中,对点位的选择有⼀定的要求,为保证对卫星的连续跟踪观测和卫星信号的质量,要求测站上空应尽可能的开阔,在⾼度⾓以上不能有成⽚的建筑物。
在后期数据处理中,⾼度⾓较⼩的卫星⼀般选择剔除,以提⾼解算精度。
TEQC软件是功能强⼤且简单易⽤的GPS/GLONASS数据预处理软件,TEQC软件的主要功能有格式转换、编辑和质量检核。
可以对GPS原始的观测⽂件进⾏质量分析。
1 GPS静态测量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是在1973年12⽉,美国国防部批准它的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的卫星导航系统,其意为“卫星测时测距导航/全球定位系统”。
GPS⾃开发成功后,被⼴泛应⽤于各个领域。
在⼯程测量⽅⾯,GPS主要⽤于各种等级的⼤地测量跟踪⽹、基准⽹、⼯程控制⽹、变形监测⽹等的测量。
GPS静态测量是指在进⾏GPS定位时,接收机的天线在整个观测过程中的位置是保持不变的。
在数据处理时,将接收机天线的位置作为⼀个不随时间的改变⽽改变的量。
其具体观测模式多台接收机在不同的测站上进⾏静⽌同步观测,时间由⼏分钟、⼏⼩时甚⾄数⼗⼩时不等;接收机测得卫星发送的伪距、载波相位等信号观测值;再将观测值下载到计算机中处理;⼀般要通过基线处理、⽹平差、坐标转换和⾼程转换求出⾼精度的⽹点坐标。
TEQC在GPS数据预处理中的应用

TEQC在GPS数据预处理中的应用摘要:teqc是由unavco组织开发的用于gps数据质量分析的应用共享软件,可用于检查双频gps接收机的动态和静态数据质量。
它利用伪距观测值和载波相位观测值的线性组合来对gps数据中的误差进行估计,在快速评定gps数据质量方面非常优秀。
本文主要介绍了teqc在gps数据预处理的应用,对gps数据质量评估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teqc 数据预处理数据编辑质量检查teqc(translate/edit/qualitycheck/ coordinate)是由unavco faclity 研制的为地学研究gps监测站数据管理服务的公开免费软件,可用于检查双频gps接收机的动态和静态数据质量。
它利用伪距观测值和载波相位观测值的线形组合来进行gps数据中的误差估计,在快速评定gps数据质量方面有非常大的优势,一方面速度快,没有繁琐的操作步骤,只用几条简单的命令即可;另一方面能对gps 观测数据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质量分析,能分别从卫星高度角、方位角、多路径效应、电离层延迟误差、电离层延迟变化率、信噪比等方面在qcview配合下用图形的形式直观的反映gps观测数据的质量。
teqc的应用也很简单,命令格式非常有规律,其基本格式为:teqc{options}[file1 file2…]>file,其中teqc是可执行程序的名字(如teqc.exe),options是控制参数,teqc软件包含了三百种左右的参数,可以控制完成各种功能,如格式转换、数据编辑、质量检查、点位坐标计算和帮助等。
在参数前包含有”+”或”-”符号,“+”表示打开某一参数功能,也可以表示输出数据到屏幕(或文件)。
”-”表示关闭某一参数功能或输入数据到文件。
file1、fiel2为待处理的数据文件。
>file表示把处理结果保存到file中,若file所在目录已有名为file的文件,则覆盖之,否则自动创建名为file的文件。
应用TEQC软件对不同GPS接收机性能对比测试

程拟合等方式对高程数据进行解析。
基站点坐标数据获得的方法有:静态数据以及动态数据,而静态数据可利用控制点对其直接进行获取,同时可以采用手动对数据进行输入,还可以把地方坐标、控制点输送到手簿中直接获取。
3.7地质工程测量数据处理地质工程测量数据采用实时动态并在RTK 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测量,采用载波相位检测中的动态定位方法实时。
在采用RTK 技术过程中,基站点采用合理数据对调解设备进行调解操作,并把相关站点信息以及多观测获得的数据送往在哪流动站点中,站点不但可以收集基站点中发生的数据,还能收集GPS 信号系统发射的信息,并获取有效的测量数据,然后通过内部运用内部系统成差分对实际数值实施测量,保证数据达到最高精准度在厘米以上。
如流动站点坐标数据,在采用RTK 技术进行工程测量作业期间,基准站点根据数据处理系统把测站点数据、坐标数据、观测数据等各项数据进行传送,流动站点设置在构建初期,可利用信息输送设备对数据进行输送,并接受来自站点中的数据。
除此之外,也可利用自身数据观测系统在内部系统形成的数据分差进行测量,并对其给予实时处理,然后再通过投影更换、转换、高程数据拟合等方式,可及时确定精准度,给出实时厘米级别结果。
4结束语通过把GPS RTK 技术运用到地质工程测量工作中,然后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对比可得出,采用RTK 技术测量后和GPS 技术快速获得的坐标量,两者之间所的数据偏差较小,并能有效满足工程地质测量的需求,还能在提高数据测量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1]吴天秋.GPS 在地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浅析[J].甘肃冶金,2011(04):120~153.[2]徐萍.阐述测绘新技术的工程测量及GPS 技术应用[J].江西建材,2011(02):156~160.收稿日期:2014-4-29作者简介:骆安养(1971-),男,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工程测量、地质测量等方面的工作。
应用TEQC 软件对不同GPS 接收机性能对比测试黎勇(四川煤田工程测绘工程院四川成都610072)摘要:GPS 观测数据质量的好坏除了和观测环境有关外,同时也跟GPS 自身的性能有关。
基于TEQC的GPS观测数据预处理

基于TEQC的GPS观测数据预处理【摘要】论文通过参考文献并结合实例对 TEQC 软件在 GPS 数据预处理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实践,介绍了GPS 测量误差主要来源、TEQC的主要功能和操作、TEQC 对 GPS 原始观测数据进行质量检查的基本方法.论文GPS 数据结合QCVIEW 软件探讨了TEQC对数据质量检核与绘图、数据编辑的基本操作和数据预处理的分析思路。
表明 TEQC 软件功能强大,能较好的处理 GPS 观测数据,提高 GPS观测数据精度。
【关键词】GPS;TEQC;QCVIEW;数据预处理1绪论1.1 GPS及测量原理简介GPS简介:GPS,叫做全球定位系统,也称之为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其卫星分布覆盖全球,所以GPS可以为地球表面大多数地区提供精准的定位、导航和高精度的时间标准。
GPS系统由美国国防部研发运营,可为几乎全球每一地区或近地空间的用户提供连续高精度的三维坐标、导航和授时。
1.1.1GPS测量原理简介GPS测量点位坐标主要利用空间距离交汇定点原理。
GPS发射的卫星信号中含有测距信息。
在某一时刻,GPS接收机接收三颗以上的GPS卫星发射的信号,利用信号中的测距信息分别测量出接收机到卫星1、卫星2、卫星3、卫星4的距离,并且结合卫星星历解算出4颗卫星的三维坐标。
1.2研究意义伴随测量技术的日新月异发展,GPS测量已逐渐成为测绘领域中测量点位的重要方法。
GPS 测量误差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仪器精度影响,观测数据质量是影响 GPS 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
GPS 测量是通过GPS接收机接收 GPS 卫星发射的信号,由于 GPS 卫星距离地面接收机相距十分遥远,卫星信号要穿过复杂的电离层、对流层、大气层,所以信号质量会受到诸多因素干扰,如 :电离层和对流层延迟效应、多路径效应以及信号干扰等引起的误差,所以,我们接收到的观测值中含有较多的误差,而这些误差会给我们后期数据解算带来误差。
GPS 数据预处理主要工作是对原始观测数据进行修复,进行粗差的探测和剔除等加工处理。
TEQC软件在GPS数据预处理与质量分析中的应用

关键词: Q I N x 多路径效应; nIC; E ; u 质量分析; 数据处理
( )cle 式 。如 果输 人 文 件 只有 R N X 逐渐增加 , 1q-i 方 t IE 引言 卫星高度角高的信号质量通常优于卫 T Q ( rnlt nE in、n Quly 观测数据文件而没有导航数据文件 ,那么 T Q 星高度角低的信号b信噪 比是指接收机载波信号 EC Tes i 、dt gad ee i et i EC cle t > 。 文 强度与噪声强度的比值, e C ekn )是 功 能 强 大 且 简 单 易 用 的 G S 将会以q-i 方式运行。其 命令为:tq co hcig P/ 通常用载躁功率密 a 度( GO A S L N s 数据预处理软件 ,是由 U A C N V O研制 件 ( 标准的 R N X原始 数据 文件 yE C则对 N) IE rQ 。 。信噪比能够较好地反映接收卫星的质量, 当 的为地学研究 G S P 监测站数据管理服务的公开免 H N 70 9 文件在 q-i 方式下进行质量检 多路径发生时,N KF 25 . o 0 cle t S R值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信噪 费软件 , 主要功目 有格式转换 、 岳 编辑 和质量检核 。 核。. 常在缺省的状 态 下, 通 质量检 核 的结果会 生成 比值越高 , 相应的信号质量越好 , 观测精度黼 。 其中, 格式转换面 悔 午 i多不同厂家的 G S P 接收机 汇总文件 HK N 7 0 9 和数据文件 H F 2 5. F 2 5. s 0 K N 70 2 . 3电离 层延 迟、 观测 ( 二进制) 件转换 P N X文 件, 文 dE 也可 以在 i ( 波电离 层延迟 )H F 2 5.d电离 层延 o L载 n 、 K N 70o ( i 电离层 延迟 : n i =—
基于TEQC在GPS测量数据预处理中的应用分析

文件 ,但 是 转换 出来 的 R N X格 式版 本不 尽一 致 , 信 息 , 比如修 改 观测 值 文件 里 的测 站 名称 ,可 以使 IE
然后结合 实测数据对 T Q E C在 G S数据质量检核 中的应 用进行 了分析 ,仅供 同行 参考。 P
关键词 :T Q G S 数据预 处理 EC P 质量检核
1 引言 接 收机 故障 等 因素 的影 响 ,从而 使 观 测数 据 的质 量 下 降 ,因此 在进 行 内业解 算 时 ,有必 要 先对 G S测 P
格式到标准 R N X数据格式的转换 ,可以方便地编 IE 辑 RN X 格 式数据 文 件 ,最 重要 的是 它还 可 以对数 IE
测 值类 型和更改 不同观测值 类型 的排 列顺序等 功 能 。下面对 其 常用 的数据 编辑 功 能进行 介绍 。
据的观测质量进行检核 。本文首先介绍 了 TQ EC的基 ( )格式验证。对已有的 RN X 1 IE 格式数据文件 本功 能 ,然后 结合 实测 数据 对 T Q E C在 G S数据 质量 验 证 是否符 合 标准 R NX 格式 的要求 ,可 以使 用如 P IE
化 出 RNX 格 式 的导航 数据文 件 ,语句 中的+ 表 EI 和一 上语 句将 转换 生成 a c O0 . 1 和 a cO0 . I b d0 1 1o b d0 1 1n 两个 标准 RN X格 式 的数据 文件 。 IE
GS外业 测量 不 可避 免地会 受 到观 测环 境 干扰 、 示控 制选 项 ,具体含 义 可参考 tq P ec的帮助 。运 行 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空间信息GEOSPATIALINFORMATION收稿日期:2009-04-22GPS 定位时,卫星信号的传播受到电离层延迟,多路径效应等的影响,会影响到卫星定位的精度。
因此,我们需要合理地对GPS 数据进行预处理以改善GPS 数据后处理结果的精度。
目前常规的GPS 数据处理软件都是对GPS 数据进行后处理,进行处理之前无法获知GPS 观测数据的质量,处理之后也无法得知上述各影响因素对观测质量的影响大小。
鉴于此,本文提出用TEQC+CF2PS 的预处理模式,及时对GPS 观测数据的质量进行评价,将GPS 观测数据中存在的电离层延迟和多路径效应的影响定量地表示出来,从而可以让用户采取措施对观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更好的定位结果。
1TEQC 和CF2PS 介绍1.1TEQC 软件TEQC (Translate,Edit,and Quality Check )是由UNA VCO Facility 研制的为地学研究服务的公开免费的GPS/GLONASS 数据预处理软件,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好的数据预处理软件之一,其名字反映了它的几大主要功能,即:格式转换、编辑和质量检核。
TEQC 是完全非交互界面软件,通过命令行参数的形式运行,可运行于UNIX 、LINUX 和DOS 等多种系统平台下。
TEQC 的格式转换功能适用于目前常用的多数GPS 接收机所产生的文件,并且还在不断地扩展。
编辑功能包括文件头部分的编辑、RINEX 文件的切割与合并、卫星系统的选择和特定卫星的禁用、卫星高度角设置和观测值类型的设置等。
具体的命令参数参考文献[1,3],在此不做介绍。
TEQC 的另一重要功能是质量检核,其基本原理是通过伪距和相位观测量的线性组合,计算出、观测量的多路径效应、电离层延迟对相位的影响、电离层延迟的变化以及接收机的钟漂和周跳等,以图形和文件两种形式输出结果。
相位和伪距的观测值模型化为:(1)(2)式中,L i 表示频率为i 的载波相位观测值的等效距离;P i 表示频率i 的伪距观测量;R 表示卫星和天线的真实距离;c 表示光速;dt r 表示接收机钟误差;dt s表示卫Oct.,2010Vol.8,No.5地理空间信息GEOSPATIALINFORMATIONi表示i 频率的整周相位模糊度。
载波和测距码分别以相速n ph,i 和群速n gr,i传播,其中(3)式中,c 2表示电子总量。
两个频率和电离层延迟量间存在如下关系:。
令,假设两个频率载波在对流层中的传播路径相同,则由得到:(4)或者(5)定义电离层变化率为:(6)为了获得多路径方程,用21电离层影响误差;4)电离层延迟的变化率。
另外还有接收机信号的抖动,L 1、L 2载波的周跳,点位多路径误差平均值,卫星的高度角和方位角,接收机时钟漂移,信噪比和其他有关的参数都将会被写入一个后缀名为*.??s 的汇总文件,同时生成的还有8个后缀名分别为*.mp1,*.mp2,*.ion,*.iod ,*.sn1,*.sn2,*.azi 和*.ele 的文件。
mp1和mp2分别为L 1载波和L 2载波的多路径效应指标,ion 和iod 分别为电离层误差及其变化率,sn1和sn2分别为L 1载波和L 2载波的信噪比,azi 为卫星方位角,ele 为卫星高度角。
根据这些文件,可以通过CF2PS 软件来生成各自对应的图形文件。
1.2CF2PS 软件CF2PS 与TEQC 一样,也是以命令行参数的形式运行于DOS 系统。
它是利用通用制图软件(Generic Mapping Tools ,简称GMT )将TEQC 软件所生成的上述8个紧凑格式(Compact Format )的文件转换为页面描述语言(PostScript ),即Compact Format to PostScript ,由此而得名CF2PS ,生成专门的PS 格式文件,然后利用专门的阅读软件,如GSview ,就能够看到利用TEQC 所生成的8个文件对应的图形文件,便于用户进行查看和分析GPS 观测数据的观测质量以及电离层和多路径效应的影响。
除了CF2PS 以外,用于成图的软件还有基于UNIX 系统的GT 和基于DOS 系统的QCVIEW 软件。
GT 程序允许用户在特定的历元处进行缩放,并会在屏幕上显示图形上每个点的x 和y 的坐标值。
QCVIEW 程序可以在屏幕上一次显示所有卫星的各项指标图并用颜色加以区分或是每次只显示一颗卫星的图形。
CF2PS 与QCVIEW 的差别就在于QCVIEW 是直接在DOS 界面成图显示,不便于用户对图形进行操作,而CF2PS 是生成绘图文件,然后藉由第三方软件GSview 来查看图形。
GSview 软件是运行于windows 界面的程序,因此用户可以通过它查看、打印这些图形,或是把它们转换为其他的格式(如EPS ),更便于用户进行操作,这也是本文中用CF2PS 而不用QCVIEW 的原因。
除此以外,CF2PS 的源代码是开放的,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对程序进行修改。
2TEQC+CF2PS 数据预处理实例与分析为了验证TEQC +CF2PS 的数据预处理模式能够减弱电离层延迟和多路径效应的影响,从而提高定位精度,本文设计了两个方案对某工程控制网的观测数据进行处理,控制网中共9个控制点。
方案一不对GPS 的观测数据进行任何预处理,直接进行基线解算和平差;方案二中利用TEQC+CF2PS 的数据预处理方法对观测质量不理想的数据先做适当的预处理,然后再进行后处理。
为了达到对比的效果,利用两个方案进行数据后处理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一致,参数设置也相同。
下面对方案二的数据处理流程进行介绍:第一步:利用TEQC 软件对各个观测数据文件进行质量检核。
将观测数据文件与星历文件同放在TEQC 软件所在目录,运行TEQC 程序。
如对文件名为PXJ11021.08o 的观测文件进行质量检核,只需在DOS 环境中进入TEQC 所在目录后输入指令:>teqc +qc PXJ11021.08o,在此不用输入对应的星历文件名,程序会自动搜索然后加载。
第二步:运行CF2PS 程序,加载第一步生成的文件,生成图形文件。
如要查看PXJ11021.08o 观测文件数据中存在的电离层影响,输入指令:>cf2ps -地理空间信息GEOSPATIALINFORMATION第5期(a )(b )图1PXJ1点处理前后电离层延迟比较通过前面3个步骤,可以查看到各个站点的电离层延迟、多路径效应、电离层变化率等各项指标的分布图,从而可以检测出观测数据中电离层延迟量和多路径效应比较明显的站点及其对应的卫星。
如图1(a )所示,PXJ1站点处,编号为PRN02和29的卫星电离层延迟量比较大,超过20m 。
图2(a )中,TLQ1站点上PRN27号卫星的多路径效应比较显著,超过10m 。
接下来,就需要对这两个站点的观测数据进行预处理。
第四步:删除PXJ1站点上PRN02和29号卫星的观测值。
输入指令:>teqc -G02,29pxj11021.08o>pxj 11022.08o 。
删除PRN15,26后,重新检核pxj11022.08o 文件,得到预处理后PXJ1站点的电离层延迟量,如图1(b )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到删除这两颗卫星观测值后,PXJ1站点的电离层延迟量明显削弱。
第五步:删除TLQ1站点上多路径效应比较大的时段。
从图3(a )中,图像放大后可以看到PRN27号卫星在108min 左右的多路径效应比较大,因此需要对27号卫星进行处理,输入指令:>cf2ps -itlq11021.mp1-s “27”,得到27号卫星的多路径效应图,如图2(a )所示。
(a )(b )图2TLQ1点处理前后PRN27在的多路径效应(a )(b )图3TLQ1点处理前后载波的多路径效应通过时间窗信息,27号卫星在108min~134min 多路径效应增大,因此需要将108min~134min 时段的观测数据剔除。
①将108min 前数据进行切割。
输入指令:>teqc +dm 108tlq11021.08o>tlq11022.08o②将134min 后数据进行切割。
输入指令:>teqc -st 20080312071340tlq11021.08o>tlq11023.08o③将两部分数据合并。
输入指令:>teqc tlq11022.08o tlq11023.08o >tlq11024.08o④重新检测经过剔除不良数据的观测文件tlq11024.08o ,得到处理后TLQ1点PRN27号卫星在L 1载波的多路径效应和所有卫星在TLQ1站点的L 1载波的多路径效应,分别如图2(b )和图3(b )所示,可以看出,经过预处理后,TLQ1站点的多路径效应得到有效地削弱,减弱到了4m 以内。
从前后两次处理过后的报告文件tlq11021.08S 和tlq11024.08S 也可以得到印证。
未经过预处理时,L 1、L 2载波的多路径指标分别为:MP1=0.29,MP2=0.26;经过预处理后,L 1、L 2载波的多路径指标分别为:MP1=0.24,MP2=0.25。
通过前面的数据预处理,得到经过预处理的数据文件gps00549.08o 和tlq11024.08o 。
至此,利用TEQC 和CF2PS 软件对观测数据的预处理工作结束。
接下来,分别对原始数据和经过预处理的数据进行基线解算和平差,通过平差报告得到各控制点在平面和高程方向的点位精度如表1所示。
表1各控制点在两种方案下的点位精度比较/mm点名方案一方案二纵轴方向精度横轴方向精度高程方向精度纵轴方向精度横轴方向精度高程方向精度PXJ1 1.3 1.5 4.8 1.1 1.2 4.3TLQ1 1.4 1.3 5.7 1.0 1.2 5.5ZHSH 1.10.9 6.2 1.10.7 5.9QUSH 0.8 1.1 4.20.8 1.0 4.2HBIN 1.5 1.47.1 1.2 1.4 6.9XGHJ 1.2 1.6 5.4 1.0 1.3 5.4LLSH1.61.46.61.41.36.3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经过预处理后,不仅PXJ1和TLQ1的点位的精度得到了提高,其余各控制点精度也因为控制网闭合差分配而提高。
因此,运用TEQC+CF2PS 的数据预处理方法能够探测并剔除电离层跳变和多路径效应显著的时段,从而提高点位精度。
运用TEQC+CF2PS 的数据预处理方法,不仅能够对观测数据的质量进行评价,更能对观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对于观测质量不理想的数据是一种很有效的处理方法。
3结语本文验证了TEQC+CF2PS 的数据(下转第151页)Oct.,2010Vol.8,No.5地理空间信息GEOSPATIALINFORMATION图5编图菜单图5可以看到为恩施10000编图设计的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