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管理套表}水稻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表

合集下载

水稻综合项目实施方案

水稻综合项目实施方案

水稻综合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的减少、环境污染等问题也给水稻种植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因此,为了提高水稻产量、改善品质、保护环境,有必要制定一份水稻综合项目实施方案。

二、项目目标。

1. 提高水稻产量,通过科学的种植管理、优质种子的选育和土壤改良等措施,实现水稻产量的稳步提升。

2. 改善水稻品质,优化种植结构、改良种植技术,使水稻的外观、口感、营养成分等各方面得到提升。

3. 保护环境,采取绿色种植、生态农业等方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减轻对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

三、实施方案。

1. 科学种植管理。

(1)合理施肥,根据土壤肥力和水稻生长需要,科学施用有机肥、复合肥等,避免过量施肥导致土壤污染。

(2)精准灌溉,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稻的利用率。

(3)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治方法,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2. 优质种子选育。

(1)选育高产优质水稻品种,通过杂交育种、基因编辑等技术手段,培育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水稻新品种。

(2)推广种植,将优质水稻种子推广到各地种植,提高水稻的整体品质和产量。

3. 土壤改良。

(1)有机质添加,适量添加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2)微生物肥料应用,利用微生物肥料,促进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生长,改善土壤环境。

4. 生态农业推广。

(1)种养结合,推广水稻与鱼、虾、蟹等养殖的种养结合模式,实现农业的综合效益。

(2)生态景观种植,在水稻田中种植花卉、果树等,打造生态景观,提高农田的生态效益。

四、预期效果。

1. 水稻产量提高,通过科学管理和优质种子的推广,预计水稻产量将有明显提升。

2. 水稻品质改善,优质种子的选育和种植技术的改进,将使水稻的品质得到提高。

3. 环境保护效果显著,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推广生态农业模式,将减轻对环境的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水稻集中育秧设施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水稻集中育秧设施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水稻集中育秧设施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以水稻集中育秧设施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为标题项目背景: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育秧阶段对温度、湿度等环境要求较高。

为了提高水稻育秧的效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推动农业现代化,水稻集中育秧设施建设项目应运而生。

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建设一套先进的、集中育秧的设施,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提高水稻育秧的效率和质量。

项目实施方案:1.项目可行性研究:针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全面研究,包括市场需求调研、技术可行性分析、经济效益评估等,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可持续发展。

2.设施选址:选择土地条件良好、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的地区进行设施选址。

同时考虑到气候条件,选择温暖湿润的地区。

3.设施设计:根据水稻育秧的环境要求,设计合理的设施,包括温室、育秧盘、灌溉系统、温度控制系统、湿度控制系统等。

确保设施能够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提高水稻育秧的效果。

4.设备采购:根据设施设计的要求,采购合适的设备和器材,包括温度控制设备、湿度控制设备、灌溉设备、育秧盘等。

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能够满足项目需求。

5.人员培训: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包括设施操作、设备维护、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培训。

提高人员的专业水平,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水稻育秧的顺利进行。

6.项目实施:按照项目计划,逐步推进设施建设工作,包括土地准备、设施搭建、设备安装、系统调试等。

确保项目按时、按质量要求完成。

7.试点推广:在建设完成后,进行试点推广,验证设施的效果和经济效益。

根据试点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为后续的推广提供经验和依据。

8.项目管理: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包括项目组织架构、责任分工、进度管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等。

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有效管理。

9.经济效益评估:对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包括投资回报率、成本效益分析、市场竞争力等。

根据评估结果,优化项目的经济效益,提高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10.环境保护:在设施建设和运营过程中,要注重环境保护,采取合理的措施,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水稻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水稻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水稻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一、前言。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水稻基地建设是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为了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制定水稻基地建设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二、选址规划。

水稻基地的选址应考虑土地肥沃程度、水源供应、气候条件等因素。

首先,要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作为水稻基地,以保证水稻生长所需的养分和水分。

其次,要确保水源供应充足,可以通过引河引湖等方式解决灌溉问题。

最后,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水稻种植品种,确保水稻生长的稳定性和产量。

三、基础设施建设。

水稻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建设、排水系统建设、灌溉系统建设等。

道路建设是为了便于农民进出基地,运输农作物和农资,提高基地的运作效率。

排水系统建设是为了排除积水,保证水稻生长的适宜环境。

灌溉系统建设是为了保证水稻生长所需的水源供应,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四、种植管理。

水稻基地的种植管理包括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施肥等。

田间管理包括田块划分、水稻种植密度、田间杂草清除等,以保证水稻生长的良好环境。

病虫害防治是为了保护水稻免受病虫害的侵害,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施肥是为了补充土壤养分,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五、技术支持。

水稻基地建设需要技术支持,包括新品种选育、种植技术指导、病虫害防治技术等。

新品种选育是为了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水稻品种,提高产量和抗逆性。

种植技术指导是为了指导农民科学种植水稻,提高产量和质量。

病虫害防治技术是为了保护水稻免受病虫害的侵害,提高产量和质量。

六、总结。

水稻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的制定是为了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通过选址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种植管理和技术支持,可以有效实施水稻基地建设,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希望各地农业部门和农民朋友们能够认真贯彻实施,共同推动水稻基地建设,为我国农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水稻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水稻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水稻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种植技术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水稻产业发展存在一定的瓶颈。

因此,有必要加大对水稻产业基地建设的投入,提高水稻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和现代化水平。

二、产业基地选址在选择水稻产业基地的位置时,需要考虑土地资源、气候条件、水资源、交通便利度等因素。

优先选择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的地区作为水稻产业基地。

三、基础设施建设1. 水利设施建设:包括建设灌溉系统、水利工程等,确保水稻生长期间的水源充足。

2. 道路交通建设:修建道路,方便农民出行和农产品运输。

3. 电力设施建设:保障基地内的电力供应,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

四、种植技术推广1. 推广优质水稻种子:引进高产、优质的水稻种子,提高产量和品质。

2. 推广科学种植技术:通过培训和示范,推广科学的水稻种植技术,提高农民的种植水平。

3. 病虫害防治技术推广:加强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培训和推广,减少病虫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五、农业机械化引进农业机械化设备,如水稻收割机、插秧机等,提高水稻生产效率,减少人力成本。

六、市场营销1. 建立市场营销网络:与各大超市、批发市场等建立合作关系,拓展水稻销售渠道。

2. 品牌建设:打造水稻品牌,提高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

七、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水稻产业基地建设的支持力度,提供资金、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参与水稻产业基地建设。

八、环保措施在水稻产业基地建设过程中,要注重环境保护,合理利用化肥、农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九、风险防范在水稻产业基地建设过程中,要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及时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保障水稻产业基地的稳定发展。

十、总结水稻产业基地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民共同参与,共同努力。

只有加大对水稻产业基地建设的投入,才能提高水稻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和现代化水平,推动水稻产业的健康发展。

水稻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水稻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水稻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科技创新,提高水稻品种的抗逆性和产量。

通过加强科研
力量,培育出更加适应不同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水稻品种,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利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水稻的抗逆性,减少自然灾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其次,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水稻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包括加强水稻
种植区的灌溉设施建设,提高灌溉水利利用率,保证水稻生长所需的水资源;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土壤保护和改良,提高土壤肥力,保证水稻生长所需的养分供应。

另外,要加强水稻产业的市场开发和营销,拓宽水稻销售渠道,提高水稻的市
场竞争力。

可以通过建立农产品直供基地,直接与超市、餐饮等销售渠道合作,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和农民的收入。

此外,还要加强水稻产业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水稻生
长环境,减少农药、化肥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平衡,实现水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要加强水稻产业的政策支持和扶持,制定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农民种植
水稻,提高水稻种植的收益,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推动水稻产业的健康发展。

总之,水稻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促进水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能够推动水稻产业朝着更加科学、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水稻项目实施方案

水稻项目实施方案

水稻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开展水稻项目实施是当前农业生产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实施方案旨在提出水稻项目的具体实施计划,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二、项目目标1. 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保障粮食安全;2. 推广科学种植技术,提高农民种植水稻的技术水平;3.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田生态效益。

三、项目内容1. 种子选育和推广通过选育高产优质水稻种子,并在农民中进行推广,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2. 科学种植技术培训组织农民进行水稻科学种植技术培训,包括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施肥等方面,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

3. 农田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对农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推广生态农业模式,提高农田的生态效益。

四、项目实施步骤1. 制定实施计划明确项目的时间节点、责任人和具体任务,确保项目有序进行。

2. 种子选育和推广组织专家进行水稻种子选育工作,并在适宜的时机向农民进行推广。

3. 科学种植技术培训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对农民进行科学种植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

4. 农田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农田生态环境的管理和保护工作,推广生态农业模式,提高农田的生态效益。

五、项目保障措施1. 资金保障确保项目所需资金的落实,保障项目的正常开展。

2. 技术支持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对项目进行技术支持,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3. 组织协调建立项目实施的组织协调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六、项目效果评估通过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确保项目取得预期效果。

七、总结水稻项目实施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我们将按照本实施方案制定的计划,全力以赴,确保项目取得成功,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水稻工厂化育秧实施方案

水稻工厂化育秧实施方案

水稻工厂化育秧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品种。

然而,传统的水稻育秧方式存在种植周期长、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等问题。

为了提高水稻育秧的效率和质量,推动水稻工厂化育秧成为新的发展方向。

二、项目目标1.提高水稻育秧的效率和质量,减少劳动力成本。

2.降低水稻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实现绿色环保生产。

3.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需求。

三、项目内容1.建设现代化的水稻工厂化育秧设施,包括温室大棚、水稻育秧机械设备等。

2.引进先进的育秧技术和管理经验,确保育秧过程的科学化和标准化。

3.培训育秧技术人员,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操作能力。

4.建立完善的水稻育秧管理体系,包括育秧计划制定、育秧操作记录、育秧数据分析等。

5.开展水稻育秧的科研工作,推动育秧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四、实施步骤1.项目前期准备阶段(1)确定项目的可行性和可行性分析报告。

(2)编制项目实施计划和预算。

(3)寻找合适的项目合作伙伴,包括育秧设备供应商、技术顾问等。

(4)申请相关的政府扶持资金和政策支持。

2.设施建设阶段(1)选址和土地准备。

(2)设计和建造水稻工厂化育秧设施。

(3)购买和安装水稻育秧机械设备。

(4)搭建育秧管理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

3.技术引进和人员培训阶段(1)引进先进的水稻育秧技术和管理经验。

(2)组织育秧技术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确保他们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4.科研工作和技术创新阶段(1)开展水稻育秧的科研工作,包括新品种的选育和试验、育秧技术的改进等。

(2)推动技术创新和发展,提高水稻育秧的效率和质量。

五、项目效益1.提高水稻育秧的效率和质量,减少劳动力成本。

2.降低水稻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实现绿色环保生产。

3.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需求。

4.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

5.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

六、项目风险及对策1.市场风险:需求不足或价格波动。

对策:与农业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企业等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提前了解市场需求,根据市场变化调整生产计划。

水稻高产创建项目实施方案

水稻高产创建项目实施方案

水稻高产创建项目实施方案一、土壤改良。

水稻生长所需的土壤肥力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

因此,在水稻高产创建项目中,首先要对土壤进行改良。

可以采取施用有机肥、翻耕深松、灌溉排水等措施,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二、品种选择。

在水稻高产创建项目中,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水稻品种至关重要。

应该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气候特点,选择抗逆性强、产量稳定的优质水稻品种,以确保高产稳产。

三、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是水稻高产创建项目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要合理施肥、科学浇水、及时除草、精细管理,确保水稻生长的每一个环节都得到妥善的安排和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水稻的产量潜力。

四、病虫害防控。

水稻生长过程中,病虫害是常见的问题,如果不及时防控,将会对水稻的产量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在水稻高产创建项目中,要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控,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保障水稻的健康生长。

五、技术指导。

在水稻高产创建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通过定期的技术培训和指导,让农民掌握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六、综合效益。

水稻高产创建项目实施方案的最终目标是提高水稻产量,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通过项目实施,不仅可以增加粮食产量,还可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社会稳定。

综上所述,水稻高产创建项目实施方案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土壤改良、品种选择、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控、技术指导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

只有通过科学的规划和有效的措施,才能实现水稻高产的目标,为我国粮食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巧敏*
本科/研究员
44

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水稻机械研制
马旭
博士/教授
48

华南农业大学
5、产后处理与加工研究室
建设依托单位:江南大学科学家岗位2个
稻米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
陈正行*
教授
47

江南大学
稻米品质分析与品质改良
黄强
博士/研究员
43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6、产业技术经济研究室
云南省农业厅
番兴明
博士/研究员
45

所长
德宏玉米综合试验站
云南北部地区
云南德宏州农科所
云南省农业厅
黄必华
硕士/研究员
46

所长
贵阳旱高原玉米综合试验站
遵义、湄潭、习水、金沙、开阳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贵州省农业厅
任洪
硕士/研究员
43

所长
遵义市玉米综合试验站
贵州北部
贵州省遵义市农业科学院
贵州省农业厅
毕世敏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研发中心
首席科学家:张世煌研究员
依托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功能研究室:6个
科学家岗位:22
功能研究室名称
科学家岗位
聘用人姓名
学历/职称
年龄
性别
所在单位
1、遗传育种研究室
建设依托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科学家岗位:10个
国内玉米农家种及综合种遗传基础研究与改良
李建生*
博士/教授
53
肖培村
本科/研究员
58

院长
宜宾综合试验站
四川南部冬水田稻区
四川宜宾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四川省农业厅
林纲
本科/副研究员
49

院长
南充综合试验站
川东北丘陵稻区
四川南充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四川省农业厅
谢树果
本科/高级农艺师
46

所长
江门综合试验站
台山市,江门市新会区,开平市,恩平市,鹤山市
广东江门农业科学研究所
建设依托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
科学家岗位1个
水稻产业技术经济研究
廖西元*
研究员
43

中国水稻研究所
国家水稻产业技术综合试验站
第一批建设25个
试验站名称
试验示范区域(或写出5个县名称)
建设依托单位
主管部门
站长姓名
学历/职称
年龄
性别
职务
内江综合试验站
四南丘陵地区
四川内江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四川省农业厅
沈阳玉米综合试验站
彰武、黑山、新民、建平、阜新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辽宁省农业厅
王延波
硕士/研究员
41

所长
丹东玉米抗病鉴定综合试验站
凤城、宽甸、庄河、东港、岫岩
丹东农业科学院
辽宁省农业厅
景希强
大学/研究员
50

院长
铁岭高产玉米综合试验站
昌图、西丰、铁岭、法库、康平
铁岭农业科学院
辽宁省农业厅
栾化泉
大学/研究员
广东省农业厅
胡建广
博士/研究员
43

所长
东阳甜糯玉米综合试验站
磐安、武义、兰溪、诸暨、建德
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
浙江省农业厅
王桂跃
硕士/研究员
46

所长
永顺干旱玉米综合试验站
永顺、慈利、双峰、新宁、浏阳
51

河南农业大学
西南玉米区耕作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刘永红
博士/研究员
38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黄淮海夏玉米区土肥营养技术研究
陈新平
博士/教授
39

中国农业大学
保护地耕作栽培技术和产业信息管理
李少昆
博士/研究员
44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所
3、植物保护研究室
建设依托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科学家岗位:4个
大学/研究员
43

所长
忻州玉米综合试验站
忻府、原平、定襄、寿阳、榆次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山西省农业厅
翟广谦
硕士/研究员
45

所长
长治玉米综合试验站
长治、长子、屯留、武乡、沁县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山西省农业厅
李洪
硕士/研究员
44

宿州玉米综合试验站
甬桥、灵璧、泗县、萧县、蒙城
安徽省宿州农科所
安徽省农业厅
陈洪俭
48

所长
石家庄玉米综合试验站
篙城、鹿泉、深州、武安、来水
河北省农业科学院
河北省农业厅
张文英
大学/研究员
50

所长
唐山早熟夏玉米综合试验站
丰南、丰润、栾县、栾南、昌黎
河北省唐山市农科所
河北省农业厅
佟文悦
大学/研究员
42

主任
关中玉米综合试验站
杨陵、扶风、高陵、武功、兴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省农业厅
薛吉全
傅强
副研究员
40

中国水稻研究所
水稻病害防控技术研究
刘志恒
博士/教授
53

沈阳农业大学
3、栽培与土肥研究室
建设依托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
科学家岗位6个
长江中下游籼稻区土肥与栽培技术
朱德峰*
博士/研究员
51

中国水稻研究所
长江中下游粳稻区土肥与栽培技术
张洪程
本科/教授
52

扬州大学
东北稻区土肥与栽培技术
博士/研究员

合肥综合试验站
长江中游籼稻和中晚粳稻区
安徽农业科学院
安徽省农业厅
李泽福
博士/研究员
45

所长
武汉综合试验站
南漳,京山,沙洋,蓝利,曾都
湖北农业科学院
湖北省农业厅
游艾青
博士/研究员
42

副所长
南昌综合试验站
宁都,上高,都昌,南昌,鄱阳
江西农业科学院
江西省农业厅
陈大洲
硕士/研究员
51

所长
南宁综合试验站
武鸣县,横信县,上林县,灵山县,隆安县
广西农业科学院
广西农业厅
邓国富
博士/研究员
40

所长
通化综合试验站
吉林稻区
吉林省通化区农业科学研究院
吉林省农业厅
杨银阁
硕士/研究员
42

副院长
贵州综合试验站
贵州稻区
贵州省黔南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贵州省农业厅
鹿占黔
本科/高级农艺师
43

所长
玉米现代产业技术体系组织结构及岗位人选
试验示范区域(或写出5个县名称)
建设依托单位
主管部门
站长姓名
学历/职称
年龄
性别
职务
吉林市高淀粉玉米综合试验站
磐石、蛟河、桦甸、丰满区、永吉
吉林市农业科学院
吉林省农业厅
王铁成
硕士/研究员
43

所长
通化玉米综合试验站
辉南、柳河、梅河口、辽源、东辽
吉林省通化农业科学院
吉林省农业厅
高会林
大学/研究员
55

所长
硕士/副研究员
44

所长
明阳玉米综合试验站
都安、大化、靖西、平果、来宾
广西玉米研究所
广西自治区农业厅
程伟东
博士/研究员
45

所长
乌鲁木齐玉米综合试验站
奇台、塔城、疏勒、莎车、伊宁
新疆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新疆自治区农业厅
梁晓玲
硕士/研究员
44

所长
广州甜玉米综合试验站
湛江、阳江、惠城、番禺、从化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湖南省农业厅
王建龙
硕士/研究员
42

总农艺师
沈阳综合试验站
辽宁中、南部稻区
辽宁农业科学院
辽宁省农业厅
陏国民
博士/研究员
43

所长
南京综合试验站
长江中下游迟熟中粳、晚粳和杂交中籼稻区
江苏农业科学院
江苏省农业厅
王才林
博士/研究员
47

所长
杭州综合试验站
长江中下游单双季稻区
浙江农业科学院
浙江省农业厅
金庆生
50

所长
哈尔滨玉米综合试验站
安达、五常、呼兰、巴彦、肇东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黑龙江省农委
曹靖生
硕士/研究员
44

所长
绥化早熟玉米综合试验站
林区、望奎、青冈、富锦、绥滨
黑龙江农科院绥化农科所
黑龙江省农委
南元涛
大学/研究员
43

所长
佳木斯玉米综合试验站
友谊农场、291农场、852农场、军川农场、绥滨农场

中国农业大学
东北春播耐密玉米种质改良与创新
王绍平
大学/研究员
51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夏播抗病耐密玉米种质改良与创新
郭庆法
大学/研究员
53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