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复习知识点提纲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复习知识点提纲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复习知识点提纲
写作技巧
- 论述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的基本特点和写作要求
- 段落的结构和衔接方法
- 合理使用各种修辞手法来提升文章的表达力
- 如何开头和结尾一篇文章以吸引读者
课文复
第一单元:明清小说名篇赏析
- 《红楼梦》
- 《西游记》
- 《金瓶梅》
- 《水浒传》
第二单元:诗歌鉴赏
- 唐诗的艺术特点
- 唐诗名篇鉴赏:《静夜思》、《登鹳雀楼》、《春晓》等
- 宋词的艺术特点
- 宋词名篇鉴赏:《青玉案·元夕》、《如梦令》、《卜算子·我住长江头》等
第三单元:古文名篇
- 文言散文的特点
- 古文名篇鉴赏:《品笑话》、《陈涉世家》、《岳阳楼记》等
第四单元:现代散文精选
- 现代散文的特点
- 现代散文名篇鉴赏:《青年旅行家》、《沙漠中的血》、《他们没有权利》等
作文素材
议论文
- 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原因和对策
- 是否应该禁止动物园存在的争议
- 电子阅读对纸质书籍的影响
记叙文
- 描写一个难忘的人
- 讲述一次挑战自我的经历
- 描写一场自然灾害
说明文
- 分析某个科技产品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 解释环保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 介绍一个古代节日的来历和庆祝方式
散文
- 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力量
- 议论现代社会中的某一问题
- 回顾自己成长的点点滴滴
以上仅为知识点提纲,具体内容可结合课本和老师的讲解进行复。

祝你复顺利!。

九年级语文下册复习提纲

九年级语文下册复习提纲

九年级语文下册复习提纲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复习资料整理第一单元:一、《诗两首》1、作者:《我爱这土地》作者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诗人。

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他的成名之作。

本文选自《艾青诗选》《乡愁》作者余光中,台湾诗人。

主要作品有《乡愁》《白玉苦瓜》等。

本文选自《余光中诗选》2、名句精华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二、《我用残损的手掌》1、作者:戴望舒(1905——1950),(祖籍南京,生于杭州)诗人。

2、字词:锦幛(zhàng) 荇(xìng)藻蓬蒿(hāo) 蝼(lóu)蚁三、《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1、作者:是舒婷,她是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

选自《舒婷的诗》2、字词:干瘪(biě) 淤(yū)滩驳(bó)船胚(pēi)芽蜗(wō)行隧(suì)洞蓬勃:繁荣,旺盛。

簇(cù)新:极新,全新。

迷惘(wǎnɡ):因分辨不清而不知该怎么办。

喷薄:形容水涌起或太阳上升的样子。

3、诗句精华: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祖国啊!(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四、《祖国》1、作者:《祖国》,莱蒙托夫,俄国诗人。

《黑人谈河流》,兰斯顿·休斯,美国诗人,黑人文艺复兴运动的领袖,被称为“哈莱姆(纽约黑人聚居区)的桂冠诗人”。

2、字词:晨曦(xī) 深邃(suì) 镶(xiānɡ)嵌(qiàn) 蹂(róu)躏(lìn) 蘸(zhàn)着瞰(kàn)望嘶哑:声音沙哑。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复习提纲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复习提纲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复习提纲
第一部分:阅读理解
1. 理解文章意思
- 掌握提取文章中的关键信息的技巧
- 学会根据上下文推测词义和猜测作者的意图
2. 主旨概括与段落衔接
- 锻炼捕捉文章主旨的能力
- 学会分析段落之间的衔接关系
3. 细节观察与推理判断
- 培养观察细节并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
- 学会通过细节推测事物的发展和结果
第二部分:写作能力
1. 段落写作
- 学会写作中的段落划分和衔接
- 锻炼叙述、描写和议论等不同类型段落的写作能力
2. 文章结构与逻辑
- 掌握文章的开头、主体和结尾的写作技巧- 学会构建合理的文章结构和逻辑推理
第三部分:诗词鉴赏
1. 诗歌基本鉴赏
- 研究基本的鉴赏手法和术语
- 掌握诗歌的写作技巧和特点
2. 诗词鉴赏与背诵
- 研究鉴赏名篇古诗和词曲
- 掌握背诵名篇古诗和词曲的方法和技巧
第四部分:作文写作
1. 话题写作与观点表达
- 学会选择适当的话题进行写作
- 锻炼表达观点和论证的能力
2. 文章结构与语言运用
- 掌握文章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
- 学会恰当运用丰富多样的语言表达方式
第五部分:文学知识
1. 文学常识与名著导读
- 掌握文学常识和名著的基本内容
- 学会分析文学作品的结构和主题
2. 作品背景与作者风格
- 研究了解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写作风格
- 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能力
以上是该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复习提纲的主要内容大纲,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复习提纲

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复习提纲

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复习提纲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复习提纲一、必须得把考试说明中划定范围的古诗词背会,会默写,理解句子的意思(以防考变相默写,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比喻描写美丽雪景的句子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二、必须把考试说明中划定范围的古文书下注解,重点段落、句子背会,多做题,熟练题型。

三、现代文做练习巩固知识点。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1.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2.找主题句?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针对一节中的主题句应在这一节中找议论、抒情的语句,特别是结尾处最重要。

3.文章内容?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答: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4.材料组织特点?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5.划分层次?(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4)总分总(掐头去尾)6.记叙线索及作用?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7.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6)作者情感8.填写读书卡片。

按各项要求上原文寻找,再填写。

注意原文的标题、作者、出版社等项(有时在括号内)。

9.记叙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4)平叙(略)10.语言特色?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

九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提纲

九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提纲

九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提纲九班级下册语文复习提纲一、文学常识1、本文出自《孟子?告子上》,孟子,名轲,字子舆,被后人称为“亚圣”,战国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他生活在兼并战斗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上主见法先王。

在孔子的仁的学说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见行仁政以统一天下。

二、语音箪(dān)蹴(cù)羹(gēng)死亦我所恶(wù)三、通假字1、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2、故患有所不辟也辟:通“避”,躲避3、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谢”的意思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通“辨”,区分5、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与:通“欤”,语气词。

四、一词多义(1)之代词“他”如:呼尔而与之助词“的”如为宫室之美(2)而表顺接“不译”如:蹴尔而与之表转折“却”如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3)于表比较“比”如:所欲有甚于生者表对象“对”如:万钟于我何加焉五、重点词语解释1、故不为苟得也.苟得:苟且取得,本文指:“苟且偷生。

2、鱼我所欲也。

所欲——所字词组(所+动词)是名词性词组,译“……的东西”。

3、如使:假如,假使。

4、贤者能勿丧耳贤者:有道德的人。

勿丧:不丢掉。

丧:丢掉。

5、蹴尔而与之。

蹴:用脚踢。

6、呼尔而与之呼尔:没礼貌的叫卖。

与:给7、不屑:因轻视而不愿接受。

8、何加:有什么好处。

9、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万钟:形容位高禄厚。

辩通“辨”,区分。

10、妻妾之奉。

奉:侍奉。

1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谢的意思。

12、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

13、是亦不行以已乎?已:停止、放弃。

14、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心:天性,天良。

六、特别句式1、状语后置句(1)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想要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峻的。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假使,人想要的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手段,有什么不行以使用的呢?(3)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假使,人厌恶的没有比死亡更严峻的,那么凡是可以避开灾祸的手段,有什么不行以使用呢?2、推断句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复习提纲【A3]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复习提纲【A3]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复习提纲设计者:南宁市第十三中学凌飞一、复习原则:以本为本(即:以课本为复习的根本)二\复习内容:(一) 九年级下册重点生字:1课《诗两首》嘶哑(sī)汹涌(xiōng)2课《我用残损的手掌》锦幛(zhàng )荇(xìng )藻蓬蒿(hāo )蝼(lóu )蚁憔悴(qiáo )灰烬(jìn )3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疲惫(bèi) 蜗行(wō)干瘪(biě)淤滩(yū) 纤绳(qiàn) 勒进(lēi) 驳船(bó) 簇新(cù)胚芽(pēi) 绯红(fēi) 喷薄(bó) 迷惘(wǎng )4课外国诗两首虔信(qián)晨曦(xí)慰藉(jiâ)第5课、《孔乙己》:茴香豆(huí)荤菜(hūn)阔绰(chuî)颓唐(tuí)踱进(duï)咸亨(hēng)舀水(yǎo)羼水(chàn)绽出(zhàn)纸张笔砚(yàn)间或(jiàn)拭去(shì)不屑置辩(xiâ)附和(hâ)蘸了酒(zhàn)打折腿(shã)第6课、《蒲柳人家》:擀(gǎn) 剜(wān) 腌赞(āzā) 捯气(dáo)唿(hū)哨咯(kā)吧呱(gū)呱坠地第7课、《变色龙》:胚子(pēi)戳(chuō)坎肩(kǎn)恐吓(hâ)畜生(chù)前腿劈开(pī)第8课、《热爱生命》:骸骨(hái) 鲦鱼(tiáo) 窒息(zhì)①巉岩(chán):高而险的山岩。

②踉跄(liàng qiàng):走路不稳。

第9课《谈生命》:挟卷(xiã) 芳馨(xīn) 云翳(yì)第10课《那树》:佝偻(gōu lïu) 倒坍(tān):萌庇(yìn bì)引颈受戮()踝骨(huái) 虬须(qiú)周道如砥(dī)第11课《地下森林断想》:瘠薄(jí bï) 沉湎(miǎn)孱(chán)弱愤懑(mân)第12课《人生》瞻(zhān)望攫(juã)取臆(yì) 测馈(kuì)赠第13课《威尼斯商人》恻(câ) 豁(huî) 癖(pī) 凛(lǐn) 腌赞(ā zā) 稽(j) 庖(páo) 霖(lín) 契(qì) 铭(mìng) 砥(dī) 爵(juã) 怜悯(mǐn) 磅(bàng)袒(tàn) 诉讼(sîn9) 刽子手(guì)第14课★《变脸》糍粑(cī bā) 打鼾(hān) 阴霾(mài) 鹭鸶(lù sī) 怡然自得(yí) 睡眼惺忪(xīng sōng)蹑手蹑脚(niâ)第15课※《枣儿》蹑手蹑脚(nie)翘首(qiao)第16课※《音乐之声》(节选)鳞次栉比(zhì)伫立(zhù)山麓(lù)众说纷纭(yún)嬷嬷(mï mo)按捺(nà)峥嵘(zhēng rïng)涟漪(lián yī)忏悔(chàn)虔诚(qián)远眺(tiào)第17课《公输》公输盘(bān)郢(yǐng)诎(qū)鳖(biē)鲋鱼(fù)藉子杀之(jiâ)公输盘不说(yuâ)犀(xī)兕(sì)鼋(yuán)鼍(tuï)胡不见我于王(xiàn)敝舆(yú)吾知所以距子矣(jù)禽滑厘(gǔ)麋鹿(mí)守圉(yù)楚寇(kîu)文梓(zǐ)楩楠(pián nán)牒(dié)第18课《孟子》两章米粟(sù)亲戚(qī)畎亩(quán)傅说(yuâ)胶鬲(gã)曾益其所不能(zēng)法家拂士(bì)第19课《鱼我所欲也》恶(wù)箪(dān )蹴(cù)乡(xiàng)羹(gēng)妾(qiè)第20课《庄子》故事两则惠子相梁(xiàng) 鹓鶵(yuānchú)醴(lǐ)泉鸱(chī) 濠(Háo)梁鯈(tiáo)鱼第21课《曹刿论战》:曹刿.(guì)又何间.(jiàn)焉肉食者鄙.(bǐ)玉帛.(bï) 弗.敢加也(fú)小惠未徧.(biàn)小信未孚.(fú) 望其旗靡.(mí) 下视其辙.(zhã)登轼.而望(shì)彼竭.我盈(jiã)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形貌昳.丽(yì)朝.服衣冠(zhāo)窥.镜(kuī)谤.讥于市朝(bàng)时时而间.进(jiàn)期.年之后(jī)皆朝.于齐(cháo)第23※《愚公移山》:太行.山(háng)高万仞.(rân)冀.州(jì)山北之塞.(sâ)魁.父之丘(kuí)荷.担者三夫(hâ)叩.石垦壤(kîu)箕畚..运于渤海之尾(jīběn)孀.妻(shuāng)始龀.(chân)智叟.(sǒu)无穷匮.(kuì)河曲智叟亡.以应(wú)一厝.朔东(cuî)一厝雍.南(yōng)第24课《关雎》和《蒹葭》:关关雎鸠..(jū)(jiū)窈窕..淑女(yǎo)(tiǎo)君子好逑.(qiú)参差荇.菜(xìng)寤寐..求之(wù)(mâi)辗.转反侧(zhǎn)琴瑟.友之(sâ)左右芼.之(mào)钟鼓乐.之(lâ)蒹葭..(jiānjiā)溯洄..从之(sù huí)白露未晞.(xī)在水之湄.(mãi)道阻且跻.(jī)宛在水中坻.(chí)在水之涘.(sì)宛在水中沚.(zhǐ)(二) 九年级下册重点词语:1.污人清白——毁坏人家的名誉。

九年级语文复习提纲

九年级语文复习提纲

一、古代诗词鉴赏
1.五言绝句的特点及代表作品
2.七言绝句的特点及代表作品
3.五言律诗的特点及代表作品
4.七言律诗的特点及代表作品
5.唐诗、宋词的鉴赏方法
6.古代词的鉴赏方法
7.古文阅读技巧与方法
二、文学常识与修辞手法
1.文学常识的了解及运用
2.修辞手法的分类及运用
3.古代修辞手法的特点与运用
4.现代修辞手法的特点与运用
5.文言文修辞手法的运用
6.诗歌的节奏与韵律
三、现代散文阅读与鉴赏
1.现代散文的特点与分类
2.现代散文的鉴赏方法
3.现代散文的名家及作品欣赏
四、小说与戏剧阅读与鉴赏
1.现代小说的特点与分类
2.小说的鉴赏方法与技巧
3.戏剧的特点与分类
4.戏剧的鉴赏方法与技巧
五、修辞与作文写作技巧
1.修辞的基本要素与要领
2.修辞的运用技巧与方法
3.作文的基本结构与写作步骤
4.作文的主题与立意的确定与扩展
六、考试技巧与答题方法
1.阅读理解题的解题技巧
2.作文题的审题及写作方法
3.选词填空题的解题技巧
4.改错题的解题技巧
5.归纳概括题的解题技巧
6.修辞手法辨析题的解题方法
七、其他知识点复习
1.实词与虚词的区别与识别
2.词汇的意义辨析与用法遣词造句
3.句子成分与句子成分的衔接与变化
4.修辞手法的辨析与运用
5.形容词与副词的辨析与用法
6.现代汉语的特点与用法
以上是九年级语文复习提纲的主要内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

通过复习这些内容,将有助于巩固和提高九年级语文知识水平。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提纲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提纲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提纲九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提纲一、课文阅读1.《江雪》1)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2) 课文主要内容及情感描写3) 主题与意境的理解4)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2.《卜算子》1)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2) 课文主要内容及情感描写3) 主题与意境的理解4) 课文中的诗意描写及修辞手法3.《石榴花》1)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2) 课文中石榴花的象征意义3) 课文主题与情感表达4) 课文中的修辞与描写手法4.《窗外》1)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2) 课文中窗外景物的描写及意义3) 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塑造4) 课文中的写景与抒情5.《高考记》1)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2) 课文中对高考的描写及情感表达3) 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塑造4) 课文中的主题与意义二、古诗文赏析1.《登鹳雀楼》1) 诗文背景及作者简介2) 诗文中的描写手法及技巧3) 诗文中的意境及情感表达4) 诗文中的主题与意义2.《赋得古原草送别》1) 诗文背景及作者简介2) 诗文中的描写手法及技巧3) 诗文中的意境及情感表达4) 诗文中的主题与意义3.《宋江三十六神图》1) 诗文背景及作者简介2) 诗文中的人物形象塑造3) 诗文中的情节描写及意义4) 诗文中的主题与价值观三、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1.常见修辞手法1) 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的定义和作用2) 课文中常见修辞手法的分析和解读2.写作技巧1) 段落衔接和过渡的技巧2) 表达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3) 句式结构的选择与运用4) 文章结构的合理安排和组织四、文言文阅读1.《孟子·离娄上》1)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2) 课文中的思想观点和故事情节3) 课文中的文言文特点和语法运用4) 课文中的核心价值观2.《伯夷传》1)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2) 课文中的伯夷形象塑造和故事情节3) 课文中的文言文特点和语法运用4) 课文中的核心价值观五、阅读理解和应用题训练1.阅读理解1) 主旨概括和推理判断题的解答技巧2) 难句理解和词语推测题的解答方法3) 探究文中细节和语言运用的题型分析2.应用题训练1) 随笔写作和议论文写作的技巧和要点2) 为文言文作文选题和文体特点的把握3) 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训练和应用六、现代文阅读及分析1.《让我们荒废一切,重新开始》1)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2) 课文中的主题和观点3)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运用4) 课文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2.《一个人的朝圣》1)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2) 课文中的主题和人物形象3) 课文中的叙事方式和描写手法4) 课文所呈现的情感和寓意3.《夏洛的网》1)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2) 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和主题3) 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塑造4) 课文所传达的价值观和情感表达四、文言文阅读及分析1.《关雎》1)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2) 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节奏感3) 课文中的主题和表达的情感4) 课文的文言文特点和语法运用2.《滕王阁序》1)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2) 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修辞技巧的应用3) 课文中的主题和意境表达4) 课文的文言文特点和语法运用五、写作技巧和应用训练1.写作技巧1) 选题和构思的技巧和方法2) 观点陈述的严密性和逻辑性3) 修辞手法的合理运用和效果4) 文章结构和段落衔接的技巧2.应用训练1) 阅读题材广泛的文章,扩展自己的知识储备2) 针对命题的写作练习,培养自己的写作实际能力3) 多参加写作比赛和讨论活动,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4) 多进行写作指导和修改,不断完善自己的文章八、词语运用和语法知识1.常用词汇的运用1) 熟练掌握常见词汇的拼写和词义2) 学习词语的搭配和用法,提高用词准确性3) 阅读理解中词语的辨析和推测2.常见语法知识的掌握1) 主谓一致和名词复数形式的运用2) 时态和语态的准确使用3) 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的结构和用法九、阅读策略和复习方法1.阅读策略1) 预测和推测,培养快速阅读的能力2) 理解上下文,提高阅读理解的准确性3) 关注关键信息,增强文章整体把握能力2.复习方法1) 定期复习课文和课内习题,巩固基础知识2) 多进行题型训练和模拟考试,熟悉考点和解题技巧3) 总结归纳知识点,建立知识框架和思维导图4) 与同学间互相讨论和交流,共同进步和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九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提纲一、有关资料1.图书是通过一定的方法与手段将知识内容以一定的形式和符号(文字、图画、电子文件等),按照一定的体例,系统地记录于一定形态的材料之上,用于表达思想、积累经验、保存知识与传播知识的工具。

2.图书的开本:开本是指一本书幅面的大小。

是以整张纸裁开的张数作标准来表明书的幅面大小的。

把一整张纸切成幅面相等的16小页,叫16开,切成32小页叫32开,其余类推。

由于整张原纸的规格有不同规格,所以,切成的小页大小也不同。

把787毫米×1092毫米的纸张切成的16张小页叫小16开,或16开。

把850毫米×1168毫米的纸张切成的16张小页叫大16开。

其余类推。

3.序跋:一种用来著述经过出版意图、编写体例、资料来源和作者情况的文体。

有的“序”“跋”还直接对作品发表评论,研究阐发有关问题。

“序”一般列在书籍前面,“跋”列在后面。

有的如“引言”、“前言”、“写在前面的话”也是“序”。

有的“后记”、“编后”也是“跋”。

“序”和“跋”有的是作者自己写的,有的则是由别人或编者写的。

4.编排体例:按照著作的编写格式或文章的组织形式排列其先后次序。

5.目录:按一定次序开列出来供查考的事物名目。

也指书刊前后的篇目。

二、试题样式初中阶段的学习即将结束,近三年来,有很大的收获,你能否将你这三年写的作文进行整理,准备出版,你该怎样进行这项工作?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你将按照什么编排体例进行?2.你确定的书名叫什么?准备选多少篇作文?3.你写的序言大致包括哪些内容?(答案:1. 或按时间顺序,或按文章体裁,或按文章主题。

2.言之有理即可3. 出版意图、编写体例、资料来源和作者情况。

)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一、有关资料(一)有关尊老敬老的故事或名言(1)孔融让梨(2)张良拾履(3)父慈子孝(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5)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6)《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7)魔术大师大卫•科波菲尔走到何处都带着父母.(8)自己观察感受到的孝敬老人的事。

总结敬老的理由:(1)老人用一生奉献给社会和家庭,他们是功臣(2)老人节俭,付出多,索取少。

(3)老人牵挂儿女,对儿女有无私的爱(4)老人有智慧,有经验(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于1996年8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共计五十条,自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

(三)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是:基数大、速度快,而又底子薄、负担重,是“未富先老”,被称为“跑步进入老龄化”。

2001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占总人口的7.1%,达到9062万,人口年龄结构进入老年型。

从1982年开始,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我国就完成了发达国家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完成的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向老年型的转变。

根据预测,以65岁以上老年人口从7%上升到14%所需时间作比较,中国为28年,法国115年,瑞典85年,英国和德国45年。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国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增长率快于老年人口增长率。

至2050年,80岁以上高龄老人占老年人口的比重将从现在的10%上升到20%,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占全球老年人口的1/5。

老年及高龄老年人增加所带来的养老、医疗和照料的负担,会使我们真正感到老龄问题的压力。

二、试题样式1.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是:。

2.写出两句尊老的名言(1)(2)3.如果要你去调查你所住地方的老年人状况,应该有哪些方面的内容?(答案:1. 基数大、速度快,而又底子薄、负担重,是“未富先老”,被称为“跑步进入老龄化”。

2.(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3. (1)老年人基本生活情况;医疗保健情况;子女情况;日常生活情况;主要活动情况;文化活动情况;有什么愿望。

)中考连接:[05河池市]综合能力考查。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每一位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过已经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作为中学生,我们也应该关注这一社会问题。

1.试就某村(社居)老年人生活状况开展一次社会调查活动,请你以调查活动小组组长的身份,拟一份调查计划(提纲)。

(3分)调查计划(提纲)一、二、三、2.就当前孤寡老人的社会的救助问题,请你向有关部门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2分)答:1.答:(1)调查某村(社区)总人口数,老年人人口数,老年人所占比例;(2)调查某村(社区)孤寡老人数,孤寡老人占老年人比例;(3)调查某村(社区)孤寡老人的吃住、娱乐、医疗卫生等受助程度。

评分标准:列出一点给1分,共3分。

2.开放题:评分标准:能从如何解决孤寡老人吃住、娱乐、医疗卫生等三个方面提出合理建议且语言通顺的给2分,答得不完满的酌情扣分。

主题探究学习:初识“诸子百家”一、有关资料1.“诸子百家”代表人物的故事(1)孔子周游列国(2)老子骑青牛出关(3)庄子梦中化蝶(4)孟母“迁地教子”、“三断机杼”的故事2.“诸子百家”的名言(1)有朋至远放来,不亦乐乎?——孔子(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4)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庄子(5)兼相爱,交相利。

——墨子(6)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7)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9)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3.“诸子百家”和寓言故事《郑人买履》—《韩非子》(《滥竽充数》—《韩非子》《买椟还珠》—《韩非子》)《守株待兔》—《韩非子》《杞人忧天》—《列子》)《歧路亡羊》—《列子》《两小儿辩日》—《列子》)《愚公移山》—《列子》《匠石运斤》—《庄子》)庖丁解牛》—《庄子》《陷井之蛙》—《庄子》)《东施效颦》—《庄子》《刻舟求剑》—《吕氏春秋》)《揠毛助长》—《孟子》4.“诸子百家”中的成语哀而不伤《论语》安不忘危《周易》安常处顺《庄子》揠毛助长《孟子》滥竽充数《韩非子》守株待兔《韩非子》杞人忧天《列子》买椟还珠《韩非子》愚公移山《列子》刻舟求剑《吕氏春秋》东施效颦《庄子》安如磐石《荀子》5.对“诸子百家”的评述(1)《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纪录。

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

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

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

(2)《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文章很雄辩,气势充沛,感情强烈,辞锋犀利。

苏洵曰“其锋不可犯”。

汉赵岐说《孟子》的文章“长于比喻,辞不迫切,而意以独至”。

(3)《荀子》先秦重要的哲学著作,也是重要的散文集。

荀子的文章,不少地方运用对偶式的句法,以铺列论据作论证,已开骈俪先河。

荀子尤其善用比喻。

如《劝学》千余字中,连续使用了六十多个比喻,比喻套比喻,比喻证比喻,大大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

(4)《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战国末年秦相吕不该书是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法、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以封建大一统政治需要为宗旨,熔诸子百家之说于一炉的理论巨著。

(5)《老子》先秦道家典籍。

具有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比较系统地揭示出事物的相互依存和转化,但又把事物变化看成是循环往复的,且忽视了转化的条件。

文章中的语言如诗一般有韵律,但它不是抒情和叙事,而是阐述哲理的议论文。

(6)《孙子》是我国最早最杰出的军事著作。

它在《武经七书》中居于首位,其中许多著名的论断,至今仍是不可违背的军事规律。

日本人称之为“兵学圣典”,“百世兵家之师”,“世界古代第一兵书”。

明代传人欧洲各国,有许多种文字译本。

在世界军事理论上,也享有极高的声誉,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齐名,但成书却比《战争论》早两千多年。

它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的一份宝贵的遗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7)《墨子》是先秦墨子著作。

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反映了小生产者反对兼并战争,要求改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愿望。

其文章朴实无华,不尚文采,但逻辑性强,注重说明理论,善于运用具体事例进行概括性的推论。

(8)《韩非子》是先秦法家的代表著作。

在政治上,主张君主集权,反对贵族操纵政治;哲学上,继承荀子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又吸取了老子哲学个的某些辩证法因素。

其文章绝大部分属于论辩文,重在演绎、归纳、分析、综合,观点鲜明,语言犀利,说理透辟,辨驳有力,具有很强的逻辑性。

(9)《庄子》是先秦道家学派的著作。

书中许多文章大都是由寓言故事组成。

文章语言丰富文辞华赡,挥洒自如,机趣横生,加上它的大胆想像和对神话题材的运用,形成一种汪洋恣肆,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独特风格。

鲁迅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王方,晚周诸子之说,莫能先也。

”(10)《列子》,相传战国时郑人列御寇所作。

原书已佚。

起思想内容较驳杂,有宣扬顺应自然、消极无为的,也有包含朴素唯物论和辩证观点的。

书中保存了一些先秦时代优秀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书中的民间创作所特有的清新活泼的风格和丰富的想像,对我们今天仍有一定的启发和教育意义。

6.四书五经四书——即《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著作的总称。

因为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孔子、曾参、子思、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简称即为“四书”。

首次把它们编在一起的是南宋著名学者朱熹。

五经———儒家本有六经,《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左传》。

秦始皇“焚书坑儒”,据说经秦火一炬,《乐经》从此失传,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唐时加上《周礼》、《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尔雅》,共十二经;宋时加《孟子》,后有《十三经注疏》传世。

《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

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具有划时代意义。

汉唐是“五经”时代,宋后是“四书”时代。

后来的五经是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左传》。

(三)试题样式1.除了道家、儒家,还有哪些主要思想流派?请按要求填写下表:2.写出《论语》中关于学习的成语四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