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装置项目建议共16页word资料
【实用文档】GB 1917-94液体二氧化碳

GB 1917-94代替GB 1917-80Food additive Liquid carbon dioxide (from alcohol fermentation plant)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液体二氧化碳(发酵法)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发酵法生产酒精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经水洗、净化、干燥、冷却、加压而制得的用钢瓶或贮罐(车)充装的液体二氧化碳。
本品主要用于碳酸饮料,也可用于食品加工、食品保鲜及贮存。
2、引用标准GB 601 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 603 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GB 1250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GB 6682 实验室用水规格GB 8170 数值修约规则3、技术要求3.1 性状本品为无色气体,无异味。
3.2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1要求。
表14、试验方法4.1 总则4.1.1 所用水,应符合GB 6682三级(或三级以上)水规格要求。
4.1.2 所用试剂除另有注明外,均指分析纯。
4.1.3 数字修约按GB 8170;判定按GB 1250修约值比较法进行。
4.1.4 游离水的测定,必须先于二氧化碳含量和油分的测定。
4.2 游离水的测定4.2.1 仪器与设备工业用天平,感量0.2g;倒瓶机。
4.2.2 分析步骤将被测样品钢瓶放在倒瓶机上,倾斜倒置(瓶口向下),静止5min后,缓慢开启瓶口阀,让钢瓶中的游离水流入一个已知质量的、洁净干燥的容器中,直至有少量二氧化碳喷出时,立即关闭瓶口阀。
称量容器加游离水的质量。
4.2.3 计算m-m1X=───×100m2式中:X--样品中游离水的含量,%(m/m);m--容器加游离水的质量,g;m1--容器的质量,g;m2--钢瓶中二氧化碳的质量,g。
所得结果表示至一位小数。
4.3 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4.3.1 原理二氧化碳气可被氢氧化钾溶液吸收,根据吸收前后气体体积之差,直接在二氧化碳测定仪上读取其体积的百分含量。
二氧化碳项目建议书(立项报告)

二氧化碳项目建议书(立项报告)第一章二氧化碳项目概要第二章二氧化碳项目背景及可行性第三章二氧化碳项目选址用地规划及土建工程第四章二氧化碳项目总图布置方案第五章二氧化碳项目规划方案第六章二氧化碳项目环境保护第七章二氧化碳项目清洁生产第八章二氧化碳项目能源消费及节能分析第九章二氧化碳项目建设期及实施进度计划第十章二氧化碳项目投资估算第十一章二氧化碳项目融资方案第十二章二氧化碳项目经济效益分析第十三章二氧化碳项目社会效益评价第十四章二氧化碳项目综合评价及投资建议第一章项目概要一、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一)项目名称二氧化碳生产项目(二)项目建设性质本期工程项目属于新建工业项目,主要从事二氧化碳的研制开发与制造业务。
二、项目承办企业及项目负责人某某有限责任公司三、项目建设背景分析“推动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与转型升级,需要坚持市场化策略,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技术与企业,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发挥市场优胜劣汰作用。
”政府可以采取财政贴息、加速折旧等措施,推动传统制造业企业进行技术改造。
另外,要支持创新,坚持绿色发展,创新商业模式,提升制造业活力,建立与市场的紧密联系。
四、项目建设选址“二氧化碳投资建设项目”计划在某某省某某市某某县经济开发区实施,本期工程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30000.15 平方米(折合约45.00 亩),净用地面积29440.15 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44.16 亩)。
该建设场址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道路、电力、天然气、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善,非常适宜本期工程项目建设。
五、项目占地及用地指标1、本期工程项目拟申请有偿受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划总用地面积30000.15 平方米(折合约45.00 亩),其中:代征公共用地面积560.00 平方米,净用地面积29440.15 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44.16 亩);本期工程项目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20993.76 平方米;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30061.32 平方米,其中:不计容建筑面积0.00 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30061.32 平方米;绿化面积2019.59 平方米,场区停车场和道路及场地硬化占地面积5597.36 平方米;土地综合利用面积29440.15 平方米,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0 %。
(完整版)液体二氧化碳安全技术说明书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修订日期:2015年1月8日 SDS编号:CSDS-SY001产品名称:液体二氧化碳版本:QB0408-14-001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液体二氧化碳化学品英文名:Carbon dioxide企业名称:企业地址:邮编:传真:联系电话:电子邮件地址:企业应急咨询电话: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主要用于制造碳酸钠,及生产充碳酸气的饮料。
用干冰冷冻水果或肉类,不但温度低,而且无污染。
二氧化碳又是有效的灭火剂,用于不能用水来扑灭的火灾,如油、电、金属钠引起的火灾。
液态二氧化碳已成为高效无污染的萃取剂,所用的工艺称为超临界萃取,多用于食品等工业。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长时间过量吸入会引起昏迷,反射消失,瞳孔散大或缩小,大小便失禁,呕吐、呼吸停止,休克死亡。
皮肤、眼睛接触干冰或液体二氧化碳会引起冻伤。
GHS危险性类别:加压气体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3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警告危险信息:含压力下气体,如受热可爆炸; 含压力下气体,如受热可爆炸;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可能引起昏昏欲睡或眩晕;防范说明:远离热源/明火/热表面,禁止吸烟。
保持容器密闭。
采取防止静电措施,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连接。
使用防爆电器/通风/照明等设备,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得到专门指导后操作,在阅读并了解所有安全预防措施之前,切勿操作。
按要求使用个体防护装备。
操作液体二氧化碳装置时使用棉手套,防止冻伤。
操作液体二氧化碳设备时可使用防护眼镜防止飞溅冻伤眼睛。
避免接触眼睛、皮肤,避免吸入。
操作现场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
【事故响应】火灾时,使用泡沫灭火器,对火场中钢瓶用大量水降温,防止爆炸,并迅速将其转移至安全的空旷处。
如吸入立即转移至空气新鲜通风处,重者立即就医。
如皮肤、眼睛接触液体二氧化碳,用自来水冲洗,就医。
【安全储存】在阴凉、通风处储存,保持容器密闭。
储存场所应保持通风和防止阳光曝晒,库温不宜超过3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碳征求意见稿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碳(征求意见稿)201×-××-××发布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前言本标准代替GB 10621-2006《食品添加剂液体二氧化碳》。
本标准与GB 10621-200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修改了标准名称;——增加固态二氧化碳、气态二氧化碳的指标要求及检验方法;——删除了酸度、乙醇、其他含氧有机物、磷化氢的指标要求及检验方法;——增加了环氧乙烷的指标要求及检验方法;——修改了碳氢化合物的指标名称;——修改了二氧化硫、总硫、苯、甲醇、乙醛、氯乙烯、油脂、蒸发残渣的检验方法;——增设了水分的电容法检验方法。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碳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以酒精发酵、碳酸盐煅烧、合成氨、乙烯催化氧化及煤气化等工艺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为原料,经提纯、净化、干燥、冷却、加压等工序而制得的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碳。
2 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式CO2相对分子质量(按2013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3 技术要求3.1感官要求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项目要求检验方法气态二氧化碳液态二氧化碳固态二氧化碳色泽气态为无色,固态为白色雪状或冰状物目测转换成固态或气态形式目测目测气味有微酸味,无其他异常气味加200 mL水于500 mL烧杯中,将试样气以0.5 L/min~1 L/min的速度通到水底部20 min,通气完毕,用表面皿罩住烧杯并旋转,移开表面皿快速吸闻2次~3次,评价上部空间的气味转换成固态或气态形式,进行评价通过嗅觉吸闻升华的气体味道无异常味道加200 mL水于500 mL烧杯中,将试样气以0.5 L/min~1 L/min的速度通到水底部20 min。
在品尝前先用水漱口腔,然后小口地吸吮水溶液到口中,使口腔内部都能接触到,咽下,慢慢再用大约8 s时间感觉余味,评价水溶液的味道将液态二氧化碳气化后按气态方法评价水溶液的味道加200 mL水于500 mL烧杯中,加入10 g~20 g二氧化碳,并使之沉入水底。
食用级二氧化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食用级液体二氧化碳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生产规模/生产条件生产规模装置能力:年产 3 万吨装置操作弹性: 40~110%装置操作时数: 300天以上原料条件指标:原料气来源:酒精发酵气原料气压力:~0.02MPa(G—表压)原料气温度:≤40°C原料气量:~2000 Nm3/h拟订原料气杂质含量表(v/v):醇类醛类有机酸类酯类0.5% 0.06% 0.04% 0.02%另外发酵气中还含有一定量空气第二部分生产指标/能耗指标产品质量指标产品额定产量: 3.75t/h二氧化碳回收率:≥60%产品二氧化碳纯度:≥99.9 %产品二氧化碳压力:~2.5MPa(G)产品二氧化碳温度:~-20℃满足可口可乐标准生产消耗指标冷却水:~55 t/h仪表空气:~30 Nm3/h配电功率:~650 kW电耗:~0.45 kWh/Nm3-CO2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不燃气体侵入途径:吸入或经皮肤吸收。
健康危害:本身无毒。
但空气中浓度超过3%时能出现呼吸困难、头痛眩晕、呕吐等。
10%以上时出现视力障碍、痉挛、呼吸加快、血压升高、意识丧失。
25%以上时,出现神经抑制、昏睡、痉挛、窒息至死。
接触液体二氧化碳可引起冻伤。
环境危害:对大气有污染,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产生温室效应。
燃爆危害:盛装液体二氧化碳容器遇明火高温,容器内压力升高有开裂爆炸危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衣着,用40~42。
C热水浸泡皮肤。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大量清水或苏打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畅通。
呼吸困难时给氧;如呼吸及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
就医。
第五部分泄漏应急处理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口,并进行隔离,保持现场通风。
维护人员应穿戴防护用具进入现场堵漏。
液体二氧化碳泄漏要有防寒护具,不可直接接触液体以免冻伤。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穿戴隔绝式呼吸器,护目镜、皮革手套、皮革护脚背套。
液体CO2技术方案

四川美丰梅赛尔气体产品有限公司二氧化碳回收建设项目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技术方案四川晨光工程设计院2013年3月1 概述根据贵公司的询标文件要求,结合我设计院近年来的工程设计经验,特制定该技术方案。
本技术方案在传统工艺流程基础上进行重大优化设计,采用我院独特的具有成熟业绩的液化工艺流程和技术,整个装置投资成本大幅降低,同时运行维护方便。
技术方案编制依据:业主提供的《工程设计与服务询标书》、原料气指标、产品标准和相关的设计资料。
2 方案的编制依据装置规模:10万吨/年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年操作时间:7200小时产品品种: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产品指标:执行《食品添加剂液体二氧化碳》GB 10621-2006 、ISBT。
3 技术方案3.1工艺流程说明根据业主相关资料可知,本项目二氧化碳的气源有两种,即合成氨装置尾气与硝铵装置尾气。
两种气源的二氧化碳含量都达到了99.5%以上,其他杂质含量很低,适合生产食品级二氧化碳。
气源进入界区后由3台二氧化碳压缩机(2开1备)压缩,压缩到较高压力后进入硅胶干燥器干燥,除去水分。
干燥后的气源再进入吸附塔,除去其余非二氧化碳成分。
此时的气体就已净化达标,温度约在100℃左右。
然后进入循环水冷却器降温,降温至40℃左右。
降温后的气体经节流膨胀至分离器储槽,此时二氧化碳完成部分液化,常温液体二氧化碳根据需要一部分从分离器储槽底部经过滤器过滤后送至汇流排充瓶,另一部分通过再次节流膨胀进入低温储槽,生成低温液体二氧化碳,再由低温液体二氧化碳转运泵送至液体二氧化碳球罐,然后再由充装泵送去充装槽车。
CO2充瓶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流程框图3.2 工艺特点本工艺方案与传统工艺技术相比,有明显的特点与优势。
众所周知,要使气体液化,就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加大其压力,另一方面降低其温度。
传统二氧化碳液化流程均采用较低的压力和较低的温度,必须设置氨冷系统。
而本方案则完全不需要氨冷系统,根据二氧化碳工艺介质特性,通过节流膨胀就能得到常温的液体二氧化碳和低温的液体二氧化碳。
年产6万吨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年产6万吨⾷品级液体⼆氧化碳项⽬可⾏性研究报告⾷品级液体⼆氧化碳建设项⽬可⾏性研究报告⽬录第⼀章总论 (1)1.1 概述 (1)1.2 项⽬提出背景,投资必要性和经济意义 (2)1.3 研究范围和⼯作内容 (5)1.4 项⽬研究结论 (5)1.5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9)第⼆章市场预测、调查和营销计划 (10)2.1产品特性及⽤途 (10)2.2国内外市场情况分析 (10)2.3 市场调查 (12)2.4产品价格分析 (12)2.5市场风险分析及对策 (13)第三章产品⽅案及⽣产规模 (14)3.1 产品⽅案 (14)3.2 ⽣产规模 (18)第四章⼯艺技术⽅案 (19)4.1 ⼯艺技术⽅案的选择 (19)4.2⼯艺流程⽰意框图 (23)4.3 主要设备的选择 (23)4.4 化学药剂 (25)4.5 主要公⽤⼯程消耗表 (25)4.7 设备管道防腐保温 (28)第五章原料的供应和贮运 (29)5.1主要原料的品种、年需要量、来源及运输条件 (29)5.2 其它⽣产⽤的辅料: (29)第六章建⼚条件和⼚址⽅案 (30)6.1 选址位置: (30)6.2 主要建设内容: (32)6.3 总体⽅案 (32)7.1 总图运输 (35)7.2 给排⽔ (37)7.3 电⽓ (38)7.4 通信信息 (40)第⼋章节能 (42)8.1 设计指导思想及原则 (42)8.2 主要节能措施 (42)8.3 能耗⽔平 (43)第九章环境保护 (44)9.1 本项⽬设计执⾏的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 (44) 9.2、主要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 (45)9.3 本项⽬的主要三废情况 (46)9.4 三废处理措施 (46)9.5 环境保护预期效果 (47)9.6 环保费⽤ (47)第⼗章劳动保护与安全卫⽣ (48)10.1项⽬设计中遵循的主要法规、标准和规范 (48) 10.2 本项⽬劳动安全和职业卫⽣特点 (48)10.3职业卫⽣、劳动安全防护的措施 (51)10.4 本⼯程劳动安全和职业卫⽣预期效果 (52)10.5 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的费⽤ (53)11.1 设计遵循的标准规范 (54)11.2 消防设计原则 (54)11.3 ⼯程概况 (54)11.4 企业消防环境与现状 (54)11.5 本⼯程消防系统设计 (54)11.6 消防设施费⽤ (55)第⼗⼆章⼯⼚组织和劳动定员 (56)12.1 ⼯⼚组织 (56)12.2 劳动定员及⼈员培训 (56)第⼗三章项⽬实施计划 (57)第⼗四章投资估算及融资⽅案 (58)14.1 项⽬说明 (58)14.2 建设投资估算 (58)14.3 建设期利息 (59)14.4 流动资⾦估算 (59)14.5 项⽬总投资 (59)14.6 融资⽅案 (60)第⼗五章财务评价 (61)15.1 评价⽅法 (61)15.2 基础数据 (61)15.3 成本估算 (61)15.4 销售收⼊及税⾦ (62)15.5 盈利能⼒分析(⾷品级) (62)15.7 不确定性分析 (63)15.8 评价结论 (65)第⼀章总论1.1 概述1.1.1 项⽬名称、主办单位及法⼈项⽬名称:60kt/a⾷品级液体⼆氧化碳项⽬主办单位:xxxx⽣物科技有限公司⽣物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单位:xxxx⽣物科技有限公司⽣物科技有限公司化学分公司建设单位法⼈代表:xx项⽬性质:技改项⽬建设单位地址:邮政编码:电话:1.1.2 可⾏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和原则1.1.2.1 编制依据a、xxxx⽣物科技有限公司⽣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本⼯程⽣产技术资料及其它相关材料。
5万吨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生产项目

5万吨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生产项目液体二氧化碳生产项目简介
液体二氧化碳生产项目(以下简称该项目)是一个大型工程,其规模合理,投资可控,经济效益明显,社会效益可观,有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该项目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当地农业经济和技术提供了更多的动力支持,以提高当地农业经济,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双赢。
该项目总投资5万吨,其中包括设备投资、施工费、工程勘察费、安装费以及材料、辅料等费用。
项目总投资(不含公共科研项目)超过10.8亿元,主要投入流水线设备、生产设备及安装工程、技术改造等资金。
项目建成后将能够生产液体食品级二氧化碳,具有安全放射性、绿色环保、降低污染物排放等特点,成为当地农业和技术的有力支持。
产品分级为食品级、工业级2种,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化生产,并且具备一定的加工能力及可定制分装设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建年产20000t国际标准级液体食品CO2装置项目建议书目录1. 项目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3)2. 市场初步预测分析 (5)3.产品方案和生产规模 (10)4.工艺技术初步方案 (11)5.原材料、燃料和动力的供应 (13)6.建厂条件和厂址初步方案 (14)7.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初步方案 (15)8.环境保护..........................................16.9.工厂组织和劳动定员估算 (16)10.项目实施初步规划................................16.11.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 .... . (17)12.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初步评价 (18)13.结论与建议.......................................19.1.项目建设的目的和意义二氧化碳(CO2)是较丰富的化学物质之一,其来源分为天然的和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两种。
CO2的物理状态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在常温常压下是无色略带酸味的气体。
在标准状态下,一立方米CO2气体重1.9769Kg,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其升华温度为-78.5℃,临界温度为31.1℃,临界压力为7.3967Mpa,相对分子质量为44.01。
不能燃烧,容易液化,密度是空气密度的1.53倍。
在临界温度以下加压,可使CO2气体液化为无色的液体CO2。
根据CO2质量,用途不同,可分为工业级和食品级二种,根据CO2物理状态又可分为气态、液态、固态(干冰)三种形式。
合成氨变换气中含有约27%的CO2,在合成氨之前必须将其脱除。
目前大部分生产厂家脱碳后的CO2均用来生产尿素、碳铵或其它用途。
但有些企业由于工艺流程限制及氨平衡的影响,CO2被大量放空,既破坏了生态环境,引起温室效应,又浪费了CO2这一宝贵资源。
2005年2月16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带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环保协议,它规定了工业化国家在2019年到2019年间把温室气体减排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降低5.2%。
因为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成为人类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
特别是以煤炭、石油为主的化工燃料的大量使用造成的C02污染快速增加造成的。
如果不采取积极的减排措施,气候变暖对经济发展,乃至人类生存都构成非常严重的威胁,成为社会发展的最大挑战。
目前全球每年排放大气的CO2约达80多亿吨,我国占10%左右,居世界第二。
中国在《京都议定书》中虽然属于发展中国家,但清洁发展机制与我国的利益关系紧密。
因此二氧化碳的回收利用十分重要,是贯彻中央的科学发展观、能源循环利用、加强环境保护、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
实际上C02是一种可利用的宝贵资源,已被世界有关组织列为人类最亲和的气体之一,并已在化学工业、食品工业、机械加工、石油开采等领域大量应用,但目前全球C02年利用量不足1亿吨,这是一个很大的浪费。
我国的C02真正出路,是以3R(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资源化Recycle )为原则,形成CO2产业结构链,达到循环经济的标准。
如今,大力开发利用CO2这一资源的热潮正在我国掀起,工业级与食品级液体C02。
的使用领域正在大力拓宽。
1.1工业级CO2主要用在:1.1.1 CO2气体保护焊:CO2气体保护焊是我国焊接行业重点推广的技术项目之一,随着推广速度的递增,预计年增长幅度在10%左右。
1.1.2 CO2灭火装置: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宾馆、高级住宅、汽车、企事业单位对CO2灭火装置得配置也大幅度增长,所以CO2在灭火器材中的用量也以年8--12%的幅度增长。
1.1.3 CO2气肥:CO2和水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二种基本原料,农业生产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唯一途径。
粮食基地、蔬菜基地的建立,为CO2作为气肥应用于农业开辟了新的领域,预计其增长幅度也在5%以上。
1.1.4 C02目前在中药、食品、香料、石油化工、生物化工、石油开采等方面已取得突破性进展。
该技术作为一种新型低成本技术,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也为C02提供了用"武"之地。
1.2.食品级CO2主要用在:1.2.1饮料和啤酒行业:饮料和啤酒行业是食品CO2主要市场,目前我国饮料和啤酒消费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这一行业对食品CO2的需求将会以每年25%以上的速度增长。
1.2.2 烟草行业: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以及对食品添加剂的严格要求,为食品CO2进入烟草行业提供了很大的机遇,液体食品CO2用于烟丝膨化可使每箱香烟节约2.5-3.0kg原料烟丝,而且烟丝膨化质量也有很大的提高。
卷烟行业以年产3000万箱计算约需CO2 190万吨/年。
1.2.3 防腐保鲜行业:食品级C02或其制成的干冰还是食品、蔬菜、水果、水产品真正"绿色"产品防腐保鲜的首选,在速冻食品、冷藏运输、医疗冷冻、粮食的杀虫与贮存领域也可大显身手。
在氮肥生产过程中,C02作为副产品用于生产尿素、碳酸氢铵等化学肥料,但是由于产品结构的调整,出现了一定量的过剩C02排放。
随着液体CO2下游产业的高速发展,带动了液体CO2产业的发展,而氮肥企业在回收CO2方面具有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因此越来越多的氮肥企业纷纷开始对过剩的C02加以利用。
河北xx化工有限公司是河北省一家以煤为原料的知名氮肥企业,经过近几十年发展已达到18万吨总氨的生产能力,多项指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随着产品结构的调整,还有相当一部分富裕CO2气体放空(详见CO2物料平衡表) 。
为充分利用CO2资源,提高企业效益,新上20000t/a国际标准级液体食品CO2装置,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的效益与环保双赢项目。
随着二氧化碳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市场发展前景越来越好,目前用于饮料、烟草、食品冷藏保鲜、焊接保护、发泡剂、植物气肥、消防等行业的需求强劲。
若以350公里为我厂CO2产品的服务半径,在此区域内,目前还没有高品质的CO2生产企业,整个河北省目前只有四.五家小型CO2生产企业,而我厂的生产能力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我厂脱碳改造项目完成后,CO2气体将有大量富裕,因此充分回收利用CO2,既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同时,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具有良好的环保效益。
2.市场初步预测分析2.1.产品国内、外市场供需现状,近期、远期需要量及主要消费去向的初步预测2.1.1国外对CO2利用的概况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C02生产国和消费国,现有90多套生产C02装置,总生产能力约800万吨/年,主要为合成氨厂、石化厂、乙醇厂、天然气加工厂等副产C02。
美国C02生产装置的利用率在60%左右,近几年产量基本维持在450万t/a。
日本C02气体的来源主要是重油脱硫制氢工厂、合成氨脱碳、高炉炼铁、石化厂、酒厂副产品等。
日本C02生产能力为116万t/a,市场需求量约为100万吨,应用领域与美国相比有较大差别,近几年以每年8%~10%的速度增长。
西欧C02消费量约200万吨/年,其中80%以上为液体C02, C02气体来源主要以天然气井分离的C02和合成氨厂副产C02为主。
在西欧各国中德国C02产量最大,有30余家液体CO2工厂。
西欧C02市场今后几年消费增长幅度估计在3%~4%。
国外CO2消费分布情况见表1.区域食品工业饮料、啤酒油气井操作金属加工钢铁灭火、气雾剂其他美国46%20%11%5%——8%日本12%17%44%12%西欧68%8%2.1.2国内对CO2利用的概况我国拥有可以开发利用的CO2资源非常丰富。
主要来源为(1)合成氨厂脱碳工序排放气;(2)CO2气田气(3)酒精厂、啤酒厂排放废气;(4)制氢装置副产气;(5)石灰石锻烧窑气;(6)石油化工副产气。
70至80年代,国内合成氨厂、酒精厂开始回收利用C02,其生产规模均在3000吨/年以下,基本为自产自用或以销定产,当时国内CO2产销量不足3万吨。
90年代初,国内C02产销量迅速增长到20万吨以上,市场初具规模。
随着我国工农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国内C02需求呈现快速增长。
至2019年底,国内50多家中型合成氨厂已建成了34套C02回收装置,总产能约23万吨/年,其中最小规模仅1000吨/年,最大规模为3万吨/年,万吨以上9套。
国内酒精厂、啤酒厂也有百余家安装了C02回收、精制装置,总生产能力达18万吨/年,其中最大规模为2万吨/年,大部分为1000吨/年;炼油厂、石化厂也建成或在建大型C02生产装置10余家,约占国内C02商品量的50%。
华东石油地质局利用江苏黄桥C02气田、东北石油地质局利用吉林万金塔CO2气田开发的南北两大气田气C02产品也先后投入市场,总生产能力在15万t/a以上。
2000年以后,发展更快。
预计今后几年平均增长消费速度为15%-20%。
国内C02市场需求量的快速增长,引起众多海外C02公司的高度重视,上述C02生产装置的迅速发展,与海外著名气体公司的参与密切相关。
近年,世界各大工业气体公司,如英国的BOC公司、法国的法液空公司、美国的普莱克斯公司、CBI公司、日本的岩谷公司以及我国台湾的泾福公司等先后投资国内,在资源丰富、市场潜力较大的省市纷纷建厂。
其中英国BOC公司投资最大,在我国成立的合资公司最多,液体CO2的产量和市场占有率也最高。
BOC公司以其开发的新型C02生产设备作为资本投入方式,在我国已引进8套1万t/a 的液体CO2生产设备,其中6套已在抚顺、大连、迁安、胶南、兴甲、资江等正式投产,世界三大工业气体公司之一的美国普莱克斯公司独自经营的固体CO2项目采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回收巴陵石化排放的CO2,第一期工程投资800万美元,设计生产能力3万t/a。
法液空公司和泾福公司则分别立足青岛、上海等重要沿海开放城市合资开发、经营CO2等工业气体产品,为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其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如林德和上海焦化合资拟建6万吨/年精制厂。
与国外公司的合作,使我国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上了一个台阶。
国内广州氮肥厂,江苏华扬液碳公司在九十年代采用催化氧化法净化CO2生产获得成功,催化剂和设备均立足国内,流程简单,自动化水平较高,成本大幅度降低,产品质量可达到国际标准。
2.1.3国内CO2消费分布和结构我国国内市场需求量、消费结构各省市差别较大。
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发达省份需求量较大,其消费结构因各省市工业结构不同而不同。
广东省CO2市场较活跃,全省CO2生产能力在10万吨/年以上。
2019-2019年间CO2年均消费增长估计在1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