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t_a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生产装置
二氧化碳的分离与回收

二氧化碳的分离与回收综述XX级XX班 XXX 2014*********摘要:石油、煤、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排出大量的废物,使大气中CO2的含量逐年增加,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引起全球的“温室效应”,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如何降低CO2的排放量,变废为宝,实现其分离回收与综合利用,将成为21世纪最为重要的能源与环境问题之一。
着重介绍了低温蒸馏法、溶剂吸收法、吸附分离法、膜分离法等分离CO2 的方法以及其在碳酸化饮料(啤酒)、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香烟丝的膨化处理、化工利用、食品贮存、二氧化碳气体化肥、油气开采、医疗、实验室、地下开采等方面的用途。
关键词: 二氧化碳,分离,回收,利用一、前言[1] 随着人类社会大量使用以煤和石油为代表的化石燃料,造致全球变暖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急剧攀升,严重影响着大气圈与生物圈原有的平衡,并因此导致了温室效应以及引发了一系列与人类生活环境紧密相关的问题,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截至2006年,全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至少在270亿万吨以上,能源专家预测,到2030年排放量可能达到380亿吨以上。
据美国能情报署2006年初预测,2050年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达到388亿吨。
[2]而同时二氧化碳又可作为潜在的碳资源加以开发利用。
为了解决这一对矛盾,相关部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研究。
炼厂转化制氢装置所排放的尾气中大约含50%左右的二氧化碳,每年排放二氧化碳总量不容忽视,无论从环保角度还是从资源合理利用方面,都值得考虑将其回收和利用。
二氧化碳又一种用途广泛的资源,在工业和国民经济各部门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近年来,世界各国竞相开发利用,二氧化碳市场不断扩大,国内外市场前景看好。
二、二氧化碳的分离回收方法2.1. [3]低温蒸馏法本法适合于气体中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情况,由于设备庞大、能耗较高、分离效果较差因而成本较高,一般适合于油田开采现场。
2.2 溶剂吸收法溶剂吸收法是使用溶剂对二氧化碳进行吸收和解吸, 按照吸收分离原理的不同, 又可以分为化学溶剂吸收法以及物理溶剂吸收法。
57个国内CCUS项目进度-202206

技术路径 进度 备注
无机硫,经过变温变压吸附分离技术除去含有的醇等各种有机化合物,最后 精馅提纯达到 99.9%纯度的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 5、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碳减排方面的研究,拥有国际先 进、国内领先的二氧化碳捕集与利用技术。针对不同浓度二氧化碳气源,如 烟道气、中变气和制氢驰放气等,进行捕集纯化可制备工业级、食品级和电 子级二氧化碳产品,也可将捕集的二氧化碳作为原料合成天然气、甲醇和碳 酸乙烯酯等。
ecus
2、2021-11-25,与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开展白城电厂 CCUS 示范项目。
立项
1、示范项目研究内容:高性能 DAC 吸附/吸收材料开发;DAC 过程强化技 术研究;DAC 技术工程示范验证;DAC 工艺技术经济性分析。 2、示范项目考核指标:开发出适用于空气中直接捕集 CO2 的碳捕集技术; 建成我国第一套空气中直接捕集 CO2 工业示范装置;CO2 再生热耗 W9.0GJ/tC02。对 DAC 与可再生能源系统耦合的技术经济性和碳减排潜力进 行分析,并形成相应的负排放方法和理论。
11、项目采用华能清能院的燃烧后化学吸收法捕集工艺路线,二氧化碳捕集率 不低于 90%,成品纯度不低于 99.5%,捕集到的二氧化碳将全部用于驱油与封 存。
进度
备注
1、项目是国家能源集团 2021 年度十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之一,示范建设国
内最大规模的 50 万吨级碳捕集装置,拟于 2023 年建成投产。
3、2022 年开发出适用于 DAC 技术的高性能吸收/吸附材料体系,开展
DAC
立项
项目名称
所属集 实施单位
预算
C02 捕集
团
能力
项目情况
技术路径
实验室规模技术验证。
将二氧化碳制成食品级的技术调研

将二氧化碳制成食品级的技术调研摘要:二氧化碳在食品方面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文章介绍了食品级二氧化碳的三种典型生产工艺和国内外的产品质量标准,并对食品级二氧化碳的市场前景进行了分析和经济技术论证。
关键词:二氧化碳生产工艺市场1 引言二氧化碳在食品方面的主要应用为碳酸饮料、烟丝膨化、食品保鲜等领域。
二氧化碳在碳酸饮料中的作用是可以增加口感、解渴、促进消化和帮助解除疲劳的功效。
据统计每吨碳酸饮料对食品级二氧化碳的需求量约为0.015~0.02t。
二氧化碳用于烟丝膨化的处理则可使烟丝节省5%,并可提高烟丝质量。
据统计每l0万箱香烟,其烟丝膨化时,需3000 t左右二氧化碳。
在食品保鲜领域,近年来国际上广泛使用二氧化碳气调、干冰速冻、液体二氧化碳的保鲜。
该方法能控制好气体成分,保持适当低温,使水果、蔬菜获得良好的贮存效果。
食品二氧化碳还可作为贮存粮食的杀虫熏蒸剂。
食品级二氧化碳的市场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2 食品级二氧化碳的生产工艺[1~3]二氧化碳来源广泛,含量和杂质各不相同。
为保证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形成了不同的工艺路线。
一般包括提浓、加压、净化、液化、提纯工艺。
2.1 二氧化碳的提浓二氧化碳浓度在10%-40%,压力为常压的气源,比如石灰窑气、烟道气、水泥窑气等,通常称为低分压二氧化碳,目前一般采用湿法回收工艺(如活化MEA、热钾碱等),首先将二氧化碳浓度提高到98%以上。
化肥厂PSA脱碳尾气、湿法脱碳(如PC脱碳、低温甲醇洗)闪蒸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只有70%-85%,这类气源作为原料生产液体二氧化碳,理论上讲可以采用直接加压液化工艺,也可以采用将二氧化碳提浓后再加压液化。
后者更为先进合理、更有经济效益。
以酒精发酵尾气、化工厂湿法脱碳解析气为原料生产液体二氧化碳,由于气源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一般高于97%),就无须提浓工艺。
2.2 二氧化碳的净化净化工艺主要脱除含硫杂质、烃类、水等。
采用氧化铁系常温脱硫剂、水解转化型脱硫、特种活性炭等常温使用型脱硫剂,脱除原料气中的硫,使原料气中的硫达到0.1×10-6以下。
2012下半年及2013上半年中国其它-化工新建项目大全

项目名称:重庆市30万吨/年一氧化碳(CO)分离项目
项目名称:重庆5000吨/年偶氮二异丁腈(AIBN)项目
项目名称:中盐重庆长寿盐化有限公司采输100万吨/年液体盐工程项目
项目名称:重庆市年产40万瓶工业气体(一期乙炔1万瓶)项目
项目名称:重庆市12万t/a两钠节能减排技改项目
项目名称:马鞍山年产10万吨有机无机复混肥料项目
项目名称:安庆市年产3000吨混凝土外加剂项目
项目名称:黄山市年产5万吨环保型增塑剂项目
项目名称:黄山市年产2000吨高分子聚合物项目
项目名称:安徽歙县年产5000吨水性聚氨酯粘合剂、1000吨水性聚醋酸乙烯聚氨酯粘合剂、500吨PUR聚氨酯湿固化热熔胶生产线项目
项目名称:安徽省年产50万t硅酸钠、24万t白炭黑项目
项目名称:安徽年产2万吨氯化锌建设项目
项目名称:安徽年产20000吨甲酚建设项目
项目名称:铜陵市20kt/a扩至100kt/a氧化铁颜料项目
项目名称:安徽绩溪县徽煌化工有限公司整体搬迁项目
项目名称:福建久策气体集团有限公司配套气体项目
项目名称:铜陵市20万吨/年己内酰胺装置项目
项目名称:安徽省1000t/a环嗪酮产品项目及其中间体1000t/a环己基异氰酸酯、2000t/a氯甲酸乙酯项目;
项目名称:芜湖7000Nm3/h乙炔装置技改项目
项目名称:宣城市年产6000吨酞菁蓝BGS技术改造项目
项目名称:安徽省年产5万吨有机酯项目
项目名称:江苏华益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05万mCi核医学、分子影像诊断试剂技改项目。
项目名称:昆山市吴越化工材料有限公司增加仓储经营项目
二氧化碳技术方案

5万吨/年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项目初步技术方案湘潭弘润气体有限公司2014年05月目录1.技术方案 (1)1.1气源条件 (1)1.2产品方案 (1)1.3生产规模 (2)1.4工艺技术方案选择 (2)1.5工艺流程与配套设施 (3)1.6公用工程 (6)2.技术经济分析 (7)2.1投资概算 (7)2.2成本估算 (7)3.建设周期 (8)4.设计单位和我公司二氧化碳项目业绩 (8)5.天柱宏泰钡业相关投资 (10)1.技术方案1.1气源条件本项目所用气源来自于煤制合成气干法脱碳尾气,原料气CO2纯度约98%,本方案按总硫(H2S和COS)含量100ppm考虑,后期正式设计时根据实际情况再做调整。
1.2产品方案本方案的目标产品定位为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产品质量按国际饮料技术学会(ISBT)标准和中国新国家标准GB10621-2006《食品添加剂液体二氧化碳》执行,具体内容见下表。
(1)国家新标准GB10621-2006序号项目指标1 二氧化碳含量,10-2(V/V)≥99.92 水份,10-6(V/V)≤203 酸度按5.4检验合格4 一氧化氮,10-6(V/V)≤ 2.55 二氧化氮,10-6(V/V)≤ 2.56 二氧化硫,10-6(V/V)≤ 1.07 总硫(除二氧化硫外,以硫计),10 -6(V/V)≤0.18 碳氢化合物总量(以甲烷计),10-6(V/V)≤50(其中非甲烷烃不超过20)9 苯, 10 -6(V/V)≤0.0210 甲醇,10-6(V/V)≤1011 乙醇,10-6(V/V)≤1012 乙醛, 10-6(V/V)≤0.213 其它含氧有机物,10-6(V/V)≤ 1.014 氯乙烯,10-6(V/V)≤0.315 油脂,10-6(m/m)≤ 516 水溶液气味、味道及外观按5.10检验合格17 蒸发残渣,10-6(m/m)≤1018 氧气, 10 -6(V/V)≤3019 一氧化碳, 10 -6(V/V)≤1020 氨, 10 -6(V/V)≤ 2.521 磷化氢, 10 -6(V/V)≤0.322 氰化氢, 10 -6(V/V)≤0.5注:其它含氧有机物包括二甲醚、环氧乙烷、丙酮、正、异丙醇、正、异丁醇、乙酸乙酯、乙酸异戊酯。
食品级CO2现状

011
10 011 110 011 无色 、无浑烛 无味 无异味
表 5 新国家标准 (报批稿 ) GB10621 - ××××代替 GB10621 - 89
序号 项目
指标
1 二氧化碳含量 ≥10 - 2 (V /V )
9919
2 水分 ≤10 - 6 (V /V )
20
3 酸度
检验合格
4 一氧化氮 ≤10 - 6 (V /V )
油雾 10 - 6
硫化物 (以 S计 )
10 - 6
水分 10 - 6
一氧化 亚硝酸 碳 10 - 6 有机硫
气味
不得 检出
≤0. 5 ≤20
≤10
不得 检出
无异味
表 2 国家标准 GB1917 - 94发酵法
酸度
符合 检验
项目
含量 , % (V /V ) ≥ 游离水 , % (m /m ) ≤ 醇类 (以乙醇计 ) mg/L≤
来 ,国际上广泛使用二氧化碳气调 、干冰速冻 、液体二氧 化碳的保鲜 。该方法既能控制好气体成分 ,保持适当低 温 ,使水果 、蔬菜获得良好的贮存效果 。为适应国际食品 竞争的需要 ,食品二氧化碳还作为食品冷冻保鲜和贮存 粮食的杀虫熏蒸剂而具有潜在的广阔市场 。
我国目前在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碳产品质量的检测及
氧 ≤10 - 6 (V /V )
30
氨 ≤10 - 6 (V /V )
2. 5
一氧化氮 ≤10 - 6 (V /V )
2. 5
二氧化氮 ≤10 - 6 (V /V )
2. 5
不易挥发残留物 ≤10 - 6 (m /m)
10 (肉粒看不见微粒 )
不易挥发有机残留物 ≤10 - 6 (m /m )
液体CO2技术方案

四川美丰梅赛尔气体产品有限公司二氧化碳回收建设项目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技术方案四川晨光工程设计院2013年3月1 概述根据贵公司的询标文件要求,结合我设计院近年来的工程设计经验,特制定该技术方案。
本技术方案在传统工艺流程基础上进行重大优化设计,采用我院独特的具有成熟业绩的液化工艺流程和技术,整个装置投资成本大幅降低,同时运行维护方便。
技术方案编制依据:业主提供的《工程设计与服务询标书》、原料气指标、产品标准和相关的设计资料。
2 方案的编制依据装置规模:10万吨/年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年操作时间:7200小时产品品种: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产品指标:执行《食品添加剂液体二氧化碳》GB 10621-2006 、ISBT。
3 技术方案3.1工艺流程说明根据业主相关资料可知,本项目二氧化碳的气源有两种,即合成氨装置尾气与硝铵装置尾气。
两种气源的二氧化碳含量都达到了99.5%以上,其他杂质含量很低,适合生产食品级二氧化碳。
气源进入界区后由3台二氧化碳压缩机(2开1备)压缩,压缩到较高压力后进入硅胶干燥器干燥,除去水分。
干燥后的气源再进入吸附塔,除去其余非二氧化碳成分。
此时的气体就已净化达标,温度约在100℃左右。
然后进入循环水冷却器降温,降温至40℃左右。
降温后的气体经节流膨胀至分离器储槽,此时二氧化碳完成部分液化,常温液体二氧化碳根据需要一部分从分离器储槽底部经过滤器过滤后送至汇流排充瓶,另一部分通过再次节流膨胀进入低温储槽,生成低温液体二氧化碳,再由低温液体二氧化碳转运泵送至液体二氧化碳球罐,然后再由充装泵送去充装槽车。
CO2充瓶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流程框图3.2 工艺特点本工艺方案与传统工艺技术相比,有明显的特点与优势。
众所周知,要使气体液化,就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加大其压力,另一方面降低其温度。
传统二氧化碳液化流程均采用较低的压力和较低的温度,必须设置氨冷系统。
而本方案则完全不需要氨冷系统,根据二氧化碳工艺介质特性,通过节流膨胀就能得到常温的液体二氧化碳和低温的液体二氧化碳。
液体CO2装置操作规程

洛阳鑫冠化工有限公司40kt/a液体二氧化碳装置试生产操作规程目录目录 (2)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5)2、工业级液体二氧化碳产品规格 (8)3、原料气成分 (9)4、生产工序说明 (10)4.1原料气的脱硫脱醇 (10)4.2原料气的压缩 (11)4.3原料气的脱水 (11)5、工艺流程简述 (12)6、主要设备一览表 (14)7、主要工艺指标 (15)7.1 压力(MPa) (15)7.2 温度 (15)7.3 液位 (16)7.4 气体成分 (16)8、开车前准备 (16)8.1现场清理检查 (17)8.2系统吹扫 (17)8.3塔内净化材料的装填 (19)8.4试压 (19)8.5冰机系统抽真空 (20)8.6保温、刷漆 (20)8.7联动试车 (20)9、正常操作要点 (21)9.1预脱硫 (21)9.2水解精脱硫 (21)9.3吸附塔再生操作 (22)9.4分子筛再生操作 (22)9.5冷凝器 (23)9.6 提纯塔 (23)10、正常开停车 (24)10.1 开车前准备 (24)10.2 装置开车 (25)10.3正常停车 (26)10.4紧急停车 (27)10.5长期停车 (27)11、不正常情况原因及处理 (27)12、环保和安全要点 (29)13、附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说明本操作规程为试生产操作规程;试生产结束后,由业主生产部门根据试生产情况适当修改相关参数,并按业主相关管理规定编制正式的操作规程。
液体二氧化碳装置试生产操作规程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为了便于生产操作管理,本处列出与装置有关的二氧化碳物理性质数据,以便工作时参考。
表1 二氧化碳的相变参数性质数值性质数值三相点:升华状态:0.101MPa温度,℃-56.57 温度,℃-78.5压力,MPa 0.518 升华热,kJ/kg 573.6汽化热,kJ/kg 347 固态密度kg/m3 1562熔化热,kJ/kg 195.82 气态密度kg/m3 2.814(-78.5℃)表2 液体二氧化碳密度-温度对照表温度℃密度kg/m3 温度℃密度kg/m331 463.9 -12.5 993.830 596.4 -15 1008.127.5 661 -17.5 1018.525 705.8 -20 1029.922.5 741.2 -22.5 1041.720 770.7 -25 1052.617.5 795.5 -27.5 1063.615 817 -30 1074.212.5 838.5 -32.5 1084.510 858 -35 1094.97.5 876 -37.5 11055 893.1 -40 11152.5 910 -42.5 11250 924 -45 1134.5-2.5 940 -47.5 1144.4-5 953 -50 1153.5 -7.5 968 -55 1172.1-10 980.8表3 二氧化碳在不同温度下的汽化热温度℃汽化热kJ/kg温度℃汽化热 kJ/kg-56.57 347.77 -10 261.54 -55 345.18 -5 248.95 -50 337.06 0 234.85 -45 328.82 5 219.03 -40 320.41 10 201.21 -35 311.75 15 180.2 -30 302.8 20 155.23 -25 293.63 25 119.37 -20 283.63 30 62.97 -15 270.04 31 0表4 液体二氧化碳饱和蒸汽压温度℃饱和蒸汽压k Pa温度℃饱和蒸汽压k Pa温度℃饱和蒸汽压k Pa温度℃饱和蒸汽压k Pa-59 465.96 -36 1162 -13 2430.2 10 4501.4 -58 487.15 -35 1203.8 -12 2501.7 11 4613.9 -57 509.05 -34 1246.6 -11 2574.7 12 4728.5 -56 531.67 -33 1290.4 -10 2649.4 13 4845.3 -55 555.05 -32 1335.5 -9 2725.5 14 4964.4 -54 579.19 -31 1381.6 -8 2803.2 15 5085.7 -53 604.1 -30 1428.9 -7 2882.7 16 5209.3 -52 629.8 -29 1477.5 -6 2963.6 17 5335.1 -51 656.3 -28 1527.2 -5 3046.3 18 5463.5 -50 695.65 -27 1578.3 -4 3130.7 19 5549.2 -49 711.8 -26 1630.4 -3 3216.7 20 5727.4 -48 740.9 -25 1683.9 -2 3304.5 21 5863.1 -47 770.7 -24 1738.5 -1 3394 22 6001.4 -46 801.5 -23 1794.6 0 3485.3 23 6142.4 -45 833.3 -22 1852 1 3578.4 24 6286.1 -44 865.8 -21 1910.6 2 3673.3 25 6432.8 -43 899.4 -20 1970.6 3 3769.9 26 6582.1 -42 933.9 -19 2032 4 3868.6 27 6734.6 -41 969.4 -18 2094.8 5 3969.1 28 6890.1 -40 1005.9 -17 2159 6 4071.5 29 7048.9 -39 1043.4 -16 2224.6 7 4176 30 7210.9-38 1081.9 -15 2291.7 8 4282.4 31 7376.3 -37 1121.5 -14 2360.2 9 4390.8表5 二氧化碳的工程量值性质数值性质数值气体粘度,mPa·s 0.0138(0℃,0.101MPa)热导率52.75(0℃,0.101MPa)/[W/(m·K)]表面张力,mN/m 9.13(-25℃)折射率1.0004506(0℃,0.101MPa,λ=546.1)比热容,kJ/(kg·K)(0℃,0.101M Pa)Cp 0.845Cv 0.6512、工业级液体二氧化碳产品规格本装置生产的产品:质量符合GB10621-2006标准的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饮料和啤酒行业 该行业是食品级 CO2 的主要市场。目前我国 饮料和啤酒消费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人均只有 5kg/a, 而美国等发达国家人均达到 150kg/a 以上。 据文献报道, 美国在 20 世纪 80 年代 CO2 的需求 量已达到 400×104t/a。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 日益提高, 预计对食品级 CO2 的需求量也将大幅 增加。若按美国现行人均消费水平, 我国在 5 年
目前国外普遍 采 用 低 压 法 生 产 液 体 CO2, 这 是 因 为 食 品 CO2 和 工 业 CO2 的 纯 度 要 求 越 来 越 高 , 很 多 用 户 要 求 纯 度 在 99.9% 以 上 , 用 高 压 法 和中压法生产很难满足纯度要求。另一方面, 随 着 CO2 的用量日趋增大, 使用钢瓶贮运, 容量小, 运费高, 很不经济, 广泛采用槽车运输, 而槽车的 工 作 压 力 和 温 度 可 与 低 压 法 生 产 CO2 贮 槽 相 匹 配。高压法和中压法还存在投资高, 电耗高, 贮存 不安全等缺点, 已逐步为低压法所取代。国内液 体 CO2 生产装置过去多采用高压法, 低压法只能 用于啤酒厂回收 CO2, 一般规模较小, 生产技术和 设备依赖进口, 现在低压法已实现全部国产化, 价格仅为国外设备的 1/3, 最大规模已达到 2t/h。
西 欧 CO2 消 费 量 为 200×104t/a, 其 中 液 体 CO2 占 80% 以上, 主要用于饮料碳酸化和食品加 工, 占 68% ; 其次是焊接, 占 8% ; 其它占 24% 。固 体 CO2 大约占 19% , 用于运输冷冻, 在西欧, 德国 CO2 产量最大, 有 31 家液体 CO2 工厂, 主要利用 天然气井分离的 CO2。
( 3) 防腐保鲜 真正绿色食品的推广, 在食品、蔬菜、水果和 水产品的防腐保鲜, 粮食的杀虫与贮存等方面为 食 品 级 CO2 提 供 了 新 的 应 用 领 域 。 贮 存 速 冻 食 品、航空食品、长短冷藏运输, 摄影棚及舞台烟幕 效果, 电子零件及金属制冷, 医疗冷冻等均已大 量使用食品级 CO2 或制成干冰。 ( 4) CO2 超临界萃取技术 CO2 为萃取剂的超临界萃取技术, 在中药、食 品 、香 料 、石 油 化 工 、生 物 化 工 和 环 境 化 工 等 方 面 取得了突破性发展 , CO2 超临界萃取作为 一 项 新 兴 、低 成 本 、易 分 离 的 萃 取 技 术 将 会 受 到 越 来 越 多人们的青睐。 1.2 国外工业 美国是世界上 CO2 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 共 有 90 余 套 生 产 装 置 , 其 生 产 能 力 为 800 × 104t/a: 主要原料为合成氨厂、制氢厂、石化厂和天 然气加工厂副产回收的 CO2。美国 46.8% 的 CO2 用于食品的冷却、冷藏、研磨 和 惰 化 , 19.5% 用 于 饮料碳 酸 化 , 11% 用 于 油 井 气 井 操 作 , 9.6% 用 于 碳酸盐、青霉素的生产及冷卸, 4.9% 用于焊接、冷
液体 CO2 生产过程为 CO2 气体压缩、净化、干 燥、液化和充装。核心技术是气体净化与干燥, 气 体净化使用吸附型活性炭, 气体干燥应用分子筛 干燥剂, 工艺流程如下:
变 换 气 脱 碳 → 原 料 CO2→ 压 缩 → 净 化 → 干 燥→液化→提纯→槽车( 或充瓶泵→钢瓶)
流程简述: 来自脱碳系统的 CO2, 经水分器分 离 水 分 后 , 进 入 无 油 润 滑 CO2 压 缩 机 , 压 缩 后 经 冷却除湿后, 利用 CO2 冷凝器出口气氨的冷量将 CO2 预冷至 25℃以下, 经过硅胶干燥塔和分子筛 干 燥 塔 进 行 干 燥 , 然 后 利 用 液 氨 将 CO2 气 体 冷 却、冷凝至 - 25~- 12℃成液态, 利用自身压力进 入 提 纯 塔 提 纯 , 成 为 成 品 液 体 CO2, 纯 度 ≥ 99.9% 。液体 CO2 贮槽出口液相管和气相管分别 用专用的软管接通至槽车上的液相管和气相管, 开动槽车上的输送泵即可为槽车罐装, 另一部分 液态 CO2 经充瓶泵 加 至 8~10MPa 向 钢 瓶 充 装 , 该装置采用液氨作制冷剂。 2.3 基本原理
!!!!!!!!"
!!!!!!!!"
2006 年第 27 卷第 4 期
氮肥技术
41
!!!!!!!!!!!!!!!!!!!!!!!!!!!!!!!!!!!!!!!!!!!!!"
3 000t/a 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生产装置
田 青 孔庆民 张宁宁 侯立刚 ( 山东飞达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泰安 271400)
我国是能源最大的消费国, 也是能源浪费最 大的国家。据相关资料介绍, 高耗能、低效应使得 我们 GDP 的成本居高不下。中国的能源以煤炭消 费 为 主 , 其 比 重 为 75% , 石 油 约 占 17% , 水 电 约 占 5% , 天然气、核电约占 0.4% 。我国能源结构中 低效 、高 污 染 能 源 占 相 当 的 比 重 , 电 能 、石 油 、天 然气等高效清洁能源所占比例太小, 这样的结构 不仅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 而且对环境也造成极 大的污染。我国是当今世界上能源结构以煤炭为 基础的少数国家之一, 远远偏离了世界能源结构 以油、气为发展趋势的主流。
综上所述, 随着 CO2 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 CO2 的工业需求和食品需求将会大幅度提高, 市 场前景十分广阔。所以, 合成氨企业利用自身优 势, 开发食品级 CO2 兼产工业级 CO2, 是使企业多 种 经 营 、降 低 生 产 成 本 、增 加 企 业 效 益 的 一 种 有 效途径。排放多余 CO2, 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 又 浪费了大量 CO2 资源。所以, 公司根据大发展、快 发展、建设经济的总体要求, 结合生产实际, 综合
( 2) 物理法: 有物理吸收法、变压吸附法和膜 分离法等。
在以煤( 或焦) 为原料, 生产合成氨或甲醇过 程中, 不可避免的伴生一定量的 CO2, 经分离回收 可作为一种 CO2 资源。
食 品 液 体 CO2 生 产 方 法 一 般 分 为 高 压 法 ( 8.0MPa) 、中 压 法( 4.0MPa) 和 低 压 法( 1.6MPa~ 2.5MPa) 。CO2 在常压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气态 CO2 加压到一定压力并进行冷却, 可变成液 体 CO2。 CO2 液 化 温 度 随 压 力 的 降 低 而 降 低 , 8.0MPa 下 液 化 温 度 37℃ , 4.0MPa 下 液 化 温 度 5℃, 2.5MPa 下液化温度 - 12℃, 1.6MPa 下液化温 度 - 25℃。
!!!!!!!!!!!!!!!!!!!!!!!!!!!!!!!!!!!!!!!!!!!!!"
摘 要 简述了利用合成氨生产技术优势, 采用低压法生产工艺, 回收气体 CO2, 制造食品级液体 CO2 的工艺概况和综合 效益。 关键词 食品级 CO2 低压工艺 净化 在线分析 效益
公司经过多年几度技术改造, 现已拥有合成 氨 12×104t/a、尿 素 18×104t/a、甲 醇 3×104t/a、碳 酸氢铵 4×104t/a、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 3 000t/a、 橡胶防老剂 5 000t/a、聚丙烯成合剂 200t/a 的装置 能力。 1 背景
近年来, 美国的 CO2 产量基本上维持稳定水 平, 日本每年则以 8% ~10% 的速度增长, 西欧 CO2 市 场 今 后 几 年 消 费 增 长 速 度 每 年 在 4% ~ 8% 。
70 年代初, 我国商业用液体 CO2 和干冰的年产 量在 20×103t 左右; 80 年代初期, 我国合成氨厂、酒 精厂开始回收排放的 CO2, 生产规模均在 3 000t/a 以下, 基本上是自产自用或以销定产。国内 CO2 产销量不足 30×103t/a。80 年代末期, 国内 CO2 产 销量迅速攀升到 200×103t/a, 市场已经初具规模; 进入 90 年代, 随着我国工农业经济的多元化发 展 , 国 内 CO2 需 求 量 呈 现 快 速 增 长 , 生 产 能 力 近 600×103t/a, 由于市场需求量的快速增长, 世界众 多气体生产厂商先后在我国投资。 1.3 国内趋势
内对食品级 CO2 的需 求 量 将 达 到 1 000×104t 以 上。 ( 2) 烟草行业
烟草行业原来使用氟利昂膨化烟丝, 随着环 保要求的提高, 以及对食品添加剂的严格要求, 为食品级 CO2 进入烟草行业提供了很大的机遇, 液体食品级 CO2 用于烟丝膨化, 可使每箱香烟节 约 2.5kg 原料烟丝, 而且烟丝膨化质量也有很大 的提高。较多烟厂已于 2001 年将氟利昂膨化设 备改造成 CO2 膨化设备, 卷烟行业以年产 2 000 万箱计算, 每年约需 CO2 260×104t。
公司尿素流程 中 设 碳 丙 脱 碳 , CO2 有 较 大 富
第4期
田 青, 等: 3 000t/a 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生产装置
43
余 量 , 除 去 闪 蒸 部 分 , 实 际 可 利 用 的 CO2 约 2 500Nm3/h, 考虑市场容量及开发, 日前适宜建设 3 000t/a 的食品级 CO2 生产装置。 2.2 工艺流程
42
氮肥技术
2006 年第 27 卷
收缩装配等金属加工, 8.2% 用于灭火剂、气雾剂 等其它方面。
日本 CO2 的生产能力为 116×104t/a。CO2 气 体 来 源 大 致 有 五 种 : 重 油 脱 硫 、制 氢 工 厂 的 副 产 气 、高 炉 炼 铁 副 产 气 、石 化 厂 副 产 气 、酒 厂 副 产 气。主要用于 CO2 气体保护焊接、碳酸饮料、啤 酒、冷 藏 食 品 、冷 冻 和 炼 钢( 转 炉 复 合 吹 炼 技 术)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