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工程大学 考研《物理化学》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硕士《物理化学》考试大纲

硕士《物理化学》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物理化学》考试大纲课程名称:物理化学科目代码:862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参考书目:《物理化学》(上、下册)(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天津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教材可由下列教材中任选一种)《物理化学实验》石油大学出版社吴肇亮等;《基础化学实验》(上、下册)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吴肇亮等硕士研究生物理化学课程考试大纲一、概述物理化学课程主要包括热力学原理和应用、化学动力学基础、相平衡基础、表面胶化和统计力学基础部分。

其中前三部分为主要内容。

考生应比较牢固地掌握物理化学基本概念及计算方法,同时还应掌握物理化学一般方法,并具备结合具体条件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物理化学实验的相关内容中,要求掌握常用的物理化学实验方法和测试技术。

在有关的物理量计算和表述中,应注意采用国家标准单位制(SI制)及遵循有效数运算规则。

在涉及数值的计算中应注意物理量单位的运算及传递。

二、课程考试的基本要求理论部分:下面按化学热力学、统计热力学初步、化学动力学、电化学、界面现象和胶体化学六个部分列出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按深入程度分“了解”、“理解”(或“明了”)和“掌握”(或“会用”)三个层次。

(1)化学热力学1.热力学基础理解下列热力学基本概念:平衡状态,状态函数,可逆过程,热力学标准态。

理解热力学第一、第二、第三定律的叙述及数学表达式。

明了热力学能、焓、熵、Helmholtz函数和Gibbs函数等热力学函数以及标准燃烧焓、标准生成焓、标准摩尔熵、标准生成Gibbs函数等概念。

掌握在物质的P、V、T变化、相变化和化学变化过程中计算热、功和各种状态函数变化值的原理和方法。

在将热力学一般关系式应用于特定系统的时候,会应用状态方程(主要是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其次是Van der Waals方程)和物性数据(热容、相变热、蒸汽压等)。

掌握熵增原理和各种平衡判据。

明了热力学公式的适用条件。

理解热力学基本方程和Maxwell关系式。

《物理化学甲》大纲

《物理化学甲》大纲

《物理化学(甲)》大纲本《物理化学》(甲)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化学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物理化学》是大学本科化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

它是从物质的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的联系入手探求化学变化基本规律的一门科学。

物理化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化学热力学(统计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界面化学与胶体化学等。

要求考生熟练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计算方法,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一)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1、热力学概论2、热力学第一定律3、准静态过程与可逆过程4、焓5、热容6、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7、实际气体8、热化学9、赫斯定律10、几种热效应11、反应热和温度的关系—基尔霍夫定律12、绝热反应—非等温反应13、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微观说明(二)热力学第二定律1、自发过程的共同特征—不可逆性2、热力学第二定律3、卡诺定理4、熵的概念5、克老修斯不等式与熵增加原理6、熵变的计算7、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本质和熵统计意义8、亥姆霍兹自由能和吉布斯自由能9、变化的方向和平衡条件10、 G的计算示例11、几个热力学函数间的关系12、单组分体系的两相平衡—热力学对单组分体系的应用13、多组分体系中物质的偏摩尔量和化学势14、热力学第三定律与规定熵15、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简介(三)统计热力学基础1、概论2、玻兹曼统计3、玻色–爱因斯坦统计和费米–狄拉克统计4、配分函数5、各配分函数的求法及其对热力学函数的贡献6、分子的全配分函数(四)溶液 — 多组分体系热力学在溶液中的应用1、溶液组成的表示法2、稀溶液中的两个经验定律3、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化学势4、理想溶液的定义、通性及各组分的化学势5、稀溶液中各组分的化学势6、理想溶液和稀溶液的微观说明7、稀溶液的依数性8、吉布斯–杜亥姆公式和杜亥姆–马居耳公式9、非理想溶液10、分配定律 — 溶质在两互不相溶液相中的分配(五)相平衡1、多相体系平衡的一般条件2、相律3、单组分体系的相图4、二组分体系的相图及其应用5、三组分体系的相图及其应用(六)化学平衡1、化学反应的平衡条件和化学反应的亲和势2、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与等温方程式3、平衡常数的表示式4、复相化学平衡5、平衡常数的测定和平衡转化率的计算6、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7、用配分函数计算θm r G ∆和反应的平衡常数8、温度、压力及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9、同时平衡10、反应的耦合11、近似计算12、生物能力学简介(七)电解质溶液1、电化学的基本概念与法拉第定律2、离子的电迁移和迁移数3、电导4、强电解质溶液理论简介(八)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1、可逆电池和可逆电极2、电动势的测定3、可逆电池的书写方法及电动势的取号4、可逆电池热力学5、电动势产生的机理6、电极电势和电池的电动势7、浓差电池和液体接界电势的计算公式8、电动势测定的应用9、生物电化学(九)电解与极化作用1、分解电压2、极化作用3、电解时电极上的反应4、金属的电化学腐蚀、防腐与金属的钝化5、化学电源(十)化学反应动力学基础1、化学反应速率表示法和速率方程2、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3、几种典型的复杂反应4、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5、链反应6、拟定反应历程的一般方法7、碰撞理论8、过渡态理论9、单分子反应理论10、分子反应动态学简介11、溶液中进行的反应12、快速反应的测试13、光化学反应14、催化反应动力学(十一)界面现象1、表面吉布斯自由能和表面张力2、弯曲表面下的附加压力和蒸气压3、液体界面的性质4、不溶性表面膜5、液-固界面现象6、表面活性剂及其作用7、固体表面的吸附8、吸附速率—吸附和解吸速率方程式9、气-固相表面催化反应(十二)胶体分散体系和大分子溶液1、胶体和胶体的基本特性2、溶胶的制备和净化3、溶胶的动力性质4、溶胶的光学性质5、溶胶的电学性质6、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作用7、乳状液8、大分子概说9、大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10、唐南平衡11、天然大分子二、考试要求(一)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明确热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如体系、环境、功、热、变化过程等。

武汉工程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802《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武汉工程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802《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武汉工程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试大纲参考书高分子化学(第五版),潘祖仁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高分子物理(第四版),华幼卿、金日光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高分子化学部分一、基本知识1.1 高分子的基本概念1.2 聚合物分类和命名1.3 聚合反应类型考试要求:(1)掌握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命名;能准确写出常见的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式;(2)理解连锁聚合与逐步聚合的机理。

二、逐步聚合反应2.1 线型缩聚反应的机理2.2 线型缩聚反应动力学2.3 影响线型缩聚物聚合度的因素和控制方法2.4 体型缩聚和凝胶化作用2.5 逐步聚合的方法2.6 线型逐步聚合原理和方法的应用及重要线型逐步聚合物考试要求:(1)掌握逐步聚合反应的特点,线型缩聚反应中影响聚合度的因素及控制聚合度的方法;能熟练对分子量进行计算;(2)掌握反应程度、官能度、官能团等活性、凝胶现象、凝胶点等基本概念;(3)掌握体型缩聚反应中凝胶点的预测方法,并能采用两种方法对凝胶点进行计算;(4)掌握重要线型缩聚产物的工业合成路线及分子量调控方法及调控原理。

三、自由基聚合3.1 连锁聚合的单体3.2 自由机聚合机理3.3 链引发反应和引发剂3.4 聚合速率3.5 分子量和链转移3.6 阻聚和缓聚3.7 活性自由基聚合考试要求:(1)掌握单体对聚合机理的选择性及判断单体的聚合机理;(2)理解自由基聚合机理及特征;(3)掌握主要引发剂种类及引发机理,自由基聚合反应动力学及影响聚合速率的因素,分子量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动力学及分子量进行计算。

四、自由基共聚合4.1 二元共聚物的组成4.2 单体和自由基的活性4.3 共聚合速率考试要求:(1)掌握共聚物组成与单体组成的关系,竞聚率的意义;二元共聚组成曲线,转化率与共聚物组成的关系,共聚物组成的控制方法;(2)理解自由基及单体的活性与取代基的关系及Q-e概念。

五、聚合方法5.1 本体聚合5.2 溶液聚合5.3 悬浮聚合5.4 乳液聚合考试要求:(1)了解各种聚合方法的特点;(2)了解悬浮聚合、乳液聚合机理。

802《物理化学》复习考研大纲

802《物理化学》复习考研大纲

802《物理化学》复习考研大纲一、考试的基本要求学生应系统地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能熟练运用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多组分热力学、化学平衡原理、相平衡原理、电化学知识、动力学原理和界面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

二、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闭卷考试(自带计算器),总分150,考试时间为3小时。

三、参考书目(仅供参考)1.刘建兰等,《物理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年.2.傅献彩等,《物理化学》(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3.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物理化学》(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四、试题类型:主要包括是非题、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相图题、证明题等类型,并根据每年的考试要求做相应调整。

五、考试内容及要求第一部分气体的pVT性质掌握:理想气体的概念与微观特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适用条件;灵活运用分压定律和分体积定律;熟悉范德华方程中常数的影响因素和常数的单位;液体的饱和蒸气压、沸点及相对湿度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熟悉:实际气体的液化及临界参数,临界状态的特征;压缩因子概念;对比参数的概念。

第二部分热力学第一定律掌握:运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计算理想气体p V T变化过程(包括混合过程)、相变过程以及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热、功、热力学能变和焓变;体积功的计算;化学反应的摩尔恒容热(摩尔反应热力学能变)与摩尔恒压热(摩尔反应焓变)的关系。

熟悉:系统的分类;区分强度性质与广度性质;平衡状态具备的条件;热、功和反应进度等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文字叙述与数学公式;理想气体的摩尔定容热容和摩尔定压热容;不同系统关于标准状态的规定;物质的f m H θ∆和c m H θ∆概念;基希霍夫公式;可逆过程的概念与特征;理想气体和实际气体经节流膨胀后热力学性质的变化、节流膨胀系数。

第三部分 热力学第二定律掌握:理想气体p V T 变化过程(包括混合过程)、相变过程以及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熵变、亥姆霍兹函数变化值与吉布斯函数变化值的计算;系统的熵变、环境的熵变和隔离系统的熵变的计算;运用麦克斯韦关系式计算实际气体变化过程中的熵变;克劳修斯-克拉佩龙方程。

02051 物理化学(二) 考试大纲

02051 物理化学(二) 考试大纲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物理化学(二)课程代码:02051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本课程是一门以理论为主的基础课,从研究化学现象和物理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入手,用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来解释化学现象并用物理学中的方法来探求化学变化中具有普遍性的基本规律。

物理化学的理论逻辑性非常之强,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生产实际和科学实验中向化学提出的理论问题,揭示化学变化的本质,更好地驾驭化学,使之为生产实际服务。

二、课程的目标与基本要求学生在掌握了高等数学、概率论、数理统计、基础化学等课程基础上,通过对热力学、电化学、化学动力学、表面化学以及胶体化学的基本理论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水平,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能力,同时也加强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了解热力学的基本原理可以对生物产业中的转化反应进行可行性分析,而化学动力学更是对这些反应进行现实性以及效益的研究。

了解电化学的有关知识有助于熟练掌握运用生物产业中用到的有关分析检测仪器。

学习表面化学和胶体化学则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的意义所在。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性较强的课程。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概率论、数理统计、基础化学;相关课程:发酵工程与设备、化工原理;后续课程:生物化学、微生物遗传育种、生物工程综合大实验、生物工程下游技术。

先修课程是学习的基础,相关课程可增进学生学习的广度与深度,后续课程则是本课程中学到的理论分析方法及其原理的具体应用。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化学热力学基础一、学习目的与要求1、使学生了解热力学的有关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可逆过程的特征、几种反应热的概念、熵的有关概念。

2、要求学生能运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进行热、功、热力学能及焓的改变量的计算,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3、深刻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熟练掌握熵的改变量的计算以及熵增加原理的应用。

武汉工程大学考研《物理化学》考试大纲

武汉工程大学考研《物理化学》考试大纲

武汉工程大学考研《物理化学》考试大纲参考教材:天津大学《物理化学》第五版,上、下册辅导适用专业:化工、制药、材料、环工类各专业;济考试时间:3小时试卷满分:150分业考试内容第一章. 气体的pVT性质2000921.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及微观模型;道尔顿定律及阿马加定律。

2.范德华方程与维里方程。

3.实际气体的液化与临界性质;对应状态原理与压缩因子图。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1.热力学第一定律。

2.恒压热、恒容热及焓;热容。

3.生成焓与燃烧焓。

4.pVT变化、相变化及化学变化ΔU、ΔH、Q、W 的计算。

5.节流膨胀。

021-第三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1.卡诺循环,热机效率。

2.热力学第二定律、熵。

3.热力学第三定律、亥姆霍兹函数及吉布斯函数。

4.热力学基本方程及麦可斯韦关系式。

5.克拉佩龙方程及克-克方程。

6.pVT变化、相变化及化学变化中ΔS、ΔA、ΔG的计算第四章.多组分系统热力学1.偏摩尔量;化学势。

2.多组分系统的热力学基本方程。

3.化学势判据。

4.多组分系统中各组分化学势的表达式。

5.逸度和逸度因子;活度与活度因子。

6.拉乌尔定律与亨利定律。

理想液态混合物与理想稀溶液。

7.稀溶液的依数性第五章. 化学平衡1.化学反应的等温方程。

2.理想气体标准平衡常数。

3.有纯液体或纯固体参加的理想气体反应的平衡。

4.平衡常数、平衡组成及平衡转化率的计算。

5.温度、压力、惰性组分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6.同时平衡。

7.真实系统化学平衡第六章. 相平衡1.相律。

2.单组分系统相图。

3.二组分系统的气液平衡相图。

4.二组分系统的液固平衡相图;杠杆规则;冷却曲线。

第七章. 电化学1.法拉第定律2.离子迁移数、电迁率;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的定义、关系及计算。

3.电解质的活度、正负离子的平均活度及正、负离子的活度;德拜-休格尔公式。

4.电池书写的惯例及电池反应。

5.原电池的电动势及电池反应ΔS、ΔH、ΔG、可逆热的计算。

2020《物理化学》考试大纲

2020《物理化学》考试大纲

2020年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物理化学》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物理化学是理学院化学系硕士生入学选考的专业基础课之一。

考试对象为参加理学院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准考考生。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二)答题时间:180分钟(三)考试题型及比例(均为约占)选择题10-20%简答题20-30%计算及应用题 60-70%(四)参考书目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物理化学(第五版,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物理化学(第五版,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第二部分考查要点(一)基本概念和术语热力学平衡态;系统与环境;热力学能;功;热;焓(反应焓、生成焓、燃烧焓);热容;状态函数;反应进度;吉布斯自由能;熵;亥姆赫兹自由能;偏摩尔量;化学势;稀溶液的依数性;逸度;逸度因子;活度;活度系数;理想溶液;实际溶液;标准平衡常数;经验平衡常数;化学反应亲和势;标准摩尔反应吉布斯函数;相与相律;原电池、电解池;阴阳(正负)极;电极电势;接触电势;极化、过电位;分解电压;电流密度;电解质溶液;离子迁移数;摩尔电导率;反应速率、基元反应、质量作用定律;速率常数;活化能;量子效率;表面自由能和表面张力;润湿;吸附量;亚稳态;胶体;电泳、电渗;ξ电位;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CMC)。

(二)基本定律与理论1. 基础热力学:热力学第零、第一、第二、第三定律;盖斯定律(反应热计算);基尔霍夫定律;盖斯定律;卡诺循环;卡诺定理、熵增原理;焦耳-汤姆逊效应(节流膨胀);热力学基本方程2. 多组分系统: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稀溶液的依数性;相律;分配定律;3. 电化学:法拉第定律;能斯特方程4. 动力学、界面与胶体化学:化学反应的速率理论;气体反应碰撞理论、过渡态理论;光化学反应: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量子效率;多相反应:菲克第一、第二定律;催化作用原理;吸附理论和等温方程式—弗兰德利希、郎缪尔吸附、BET吸附;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及拉普拉斯公式;双电层理论(三)基础知识及应用1. 基础热力学:熵等热力学参数计算;克劳休斯-克拉佩龙(Clausius-Clapeyron)方程;吉布斯-亥姆霍兹(Gibbs-Helmholtz)方程;反应热(燃烧热、中和热等)的测定。

2023年武汉工程大学研究生考试自命题真题 801物理化学

2023年武汉工程大学研究生考试自命题真题 801物理化学

武汉工程大学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801物理化学一、计算题(15分)1mol 双原子理想气体在0.1MPa 下连续经历下列几步变化:1)从25℃恒容加热到100℃;2)向真空绝热膨胀至体积增大一倍;3)恒压冷却到25℃。

试求整个过程总的Q 、W 、U ∆、H ∆、S ∆和G ∆。

二、计算题 (20 分)已知-5℃固态苯的饱和蒸气压为 2.28 kPa ,1mol -5℃过冷液态苯在101.325 kPa 下凝固时,放热9860J 。

求-5℃时液态苯的饱和蒸气压。

(设苯蒸汽为理想气体)三、计算题 (20分)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汞蒸气在1m 3空气中最高允许含量为g 5101−⨯。

1)在温度303K 下,空气中的汞Hg 与其蒸气成平衡,试求算空气中汞Hg 的含量是否超过所规定的最高允许含量;2)学生由于使用汞时违反操作规程,将汞撒在桌面及地面上,为此将过量的硫磺粉用来清除残留的Hg ,设反应为:)()()(s HgS cr S l Hg →+。

请从热力学角度论证在298K 下能否将Hg 除尽。

已知:-1(Hg)0.2006kg mol M =⋅,-1(Hg)60.668kJ mol g l m H ∆=⋅,(Hg, 298K)0.160Pa p =,汞蒸气中为单原子Hg ,并且设Hg 蒸气为理想气体,相关热力学数据为:物质及相态 1(298)/f m H K kJ mol −∆⋅11(298)/m S K J K mol −−⋅⋅Hg(l)S(cr ,正交) HgS(s) 0 0 -58.1676.02 31.80 82.40四、计算题 (20分)气相反应A(g)→2B(g)(假设A 、B 均为理想气体),在一个恒容容器中进行,反应温度为373K ,测得不同时间系统的总压如下:t = ∞时,A 全部消失。

t/min 0 5 10 25 ∞ p/kPa35394246531)试导出A 的浓度(c A )与系统总压(p t )的关系 2)求该二级反应的速率常数k3)若该反应的活化能为60 kJ/mol ,试求反应温度为500K 时的速率常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工程大学考研《物理化学》考试
大纲
参考教材:天津大学《物理化学》第五版,上、下册辅导
适用专业:化工、制药、材料、环工类各专业;

考试时间:3小时试卷满分:150分业
考试内容
第一章. 气体的pVT性质200092
1.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及微观模型;道尔顿定律及阿马加定律。

2.范德华方程与维里方程。

3.实际气体的液化与临界性质;对应状态原理与压缩因子图。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1.热力学第一定律。

2.恒压热、恒容热及焓;热容。

3.生成焓与燃烧焓。

4.pVT变化、相变化及化学变化ΔU、ΔH、Q、W 的计算。

5.节流膨胀。

021-
第三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1.卡诺循环,热机效率。

2.热力学第二定律、熵。

3.热力学第三定律、亥姆霍兹函数及吉布斯函数。

4.热力学基本方程及麦可斯韦关系式。

5.克拉佩龙方程及克-克方程。

6.pVT变化、相变化及化学变化中ΔS、ΔA、ΔG的计算
第四章.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1.偏摩尔量;化学势。

2.多组分系统的热力学基本方程。

3.化学势判据。

4.多组分系统中各组分化学势的表达式。

5.逸度和逸度因子;活度与活度因子。

6.拉乌尔定律与亨利定律。

理想液态混合物与理想稀溶液。

7.稀溶液的依数性
第五章. 化学平衡
1.化学反应的等温方程。

2.理想气体标准平衡常数。

3.有纯液体或纯固体参加的理想气体反应的平衡。

4.平衡常数、平衡组成及平衡转化率的计算。

5.温度、压力、惰性组分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6.同时平衡。

7.真实系统化学平衡
第六章. 相平衡
1.相律。

2.单组分系统相图。

3.二组分系统的气液平衡相图。

4.二组分系统的液固平衡相图;杠杆规则;冷却曲线。

第七章. 电化学
1.法拉第定律
2.离子迁移数、电迁率;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的定义、关系及计算。

3.电解质的活度、正负离子的平均活度及正、负离子的活度;德拜-休格尔公式。

4.电池书写的惯例及电池反应。

5.原电池的电动势及电池反应ΔS、ΔH、ΔG、可逆热的计算。

6.电池反应和电极反应的能斯特方程。

7.浓差电池和液体接界电势。

8.分解电压;极化现象与超电势;电解时的电极反应。

第十章. 界面现象
1.比表面吉布斯函数与表面张力。

2.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与毛细现象;拉普拉斯方程。

3.亚稳状态与新相的生成;开尔文公式。

4.润湿作用;杨氏方程。

5.固体表面的吸附作用;朗格缪尔吸附等温式。

6.溶液表面吸附;吉布斯吸附等温式。

第十一章. 化学动力学
1.化学动力学基本原理:化学反应的速率;反应速率方程。

2.简单级数反应的积分式。

3.典型复合反应:对峙反应;连串反应;平行反应。

4.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阿仑尼乌斯方程。

5.动力学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反应级数的确定。

6.反应机理与速率方程。

复杂反应的近似处理方法。

7.溶液中的化学反应;扩散与化学反应;燃烧与爆炸;均相催化反应;光化学反应;酶催化反应。

第十二章. 胶体化学
1.胶体系统的分类,胶体系统的稳定、制备和破坏。

2.胶体系统的特性:胶体系统的平衡性质;胶体系统的力学性质、电学性质和光学性质。

3.憎液溶胶的胶团结构;憎液溶胶的稳定性理论-DLVO理论;憎液溶胶的聚沉。

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2017考研开始准备复习啦,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加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