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共享空间建设研究
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建设分析——基于“985”高校图书馆实证研究

馆 ,具 有所调 查 的 7 个 构成要 素 ,但没 有将其 统一称
之为 L C 或 其 他 确 切 的名 称 。本 文认 为 L C 的建 设 应 以 功 能 内容 为 重 。并 不 一 定要 局 限 于 L C 这 一 名 称 ,只 要
达到了 L C 的功 能 与 服 务 效 果 即 可 视 为 建 成 了 学 习 共 享
体优化[ 3
从 中 国 高 校 图 书 馆 的 现 状 与 读 者 需 求 的 角 度 来 看 ,高 校 图 书馆 建 设 L C具 有一 定 的必 要 性 与可 行 性 。针 对 中
由此可见 .3 9 所 “ 9 8 5 ”高校图书馆在 L C的建设
情况 ,针对读 者 的现 实需求 ,不断拓展 创新 自身 的服 务 ,构建适合本馆的 L C,更好的为读者提供服务 。
2 中国 高校 图书馆 L C建 设对 策
通过对 3 9 所 “ 9 8 5 ”高 校 图书 馆 L C建 设 现 状 的 调 查 可 知 。中 国 高校 图 书馆 在 L C 的 建设 方 面还 处 于起 步
空 间。
2 . 2 多方协 同合作 促进 学 习和研 究 高校 图书馆作 为高校 整体 的一部 分 ,需 要与 高校
1 . 2 与 时俱进 由传统 向现代 过 渡
’
各部 门协 同合 作 .使 用户在使 用 图书 馆 的过程 中不 会 因部 门划分而 出现学习过程 的分割, 从而促进学 习效果 最大化 ,这也是 L C建设 的 目的与需求所在 。我 国高校
馆 、浙江 大学图 书馆 ;建立有 信息共 享大厅 的为南 京
大 学 图 书 馆 与 山东 大 学 图 书馆 。另 外 ,上 海 交 通 大 学 的I C z 服 务模 式引 人注 目,即在 “ 信 息共享 空 间 I C ’
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模式的探讨

第6 ・ 期 卷 第7
职 业 时 空
CRE O AER OIN’ HR Z
高 校 图 书 馆 信 息 共 享 空 问模 式 的 探 讨
张 玉琴
( 源职 业 技 术学 院 ,河 南 济 源 济 44 5 ) 6 6 0
摘 要 :信 息 共 享 空 间是数 字 化 时代 为 满足 读者 的学 习和研 究 需要而 发展起 来 的一种新 型服务 模 式。 文 章分 析 了信 息 共享 空 间 的 内涵 与特 点及 其对 图书 馆服 务模 式 的推 动作 用 。 关键 词 :信息共享 空间 ;高校 图书馆 ;新型服务 模 式
目信息 ,更 多的 是各种 数字信 息 资源 。在 此基础 上 , 馆员 也 转变 成 积极 参 与读 者 的学 习过 程 的新 秩序 缔
造者 。 2. 大 化 满足 用 户 需 求 最
、
信 息 共 享 空 间 的 内涵 与特 点
信息共享空 间是数字化时代为满足读 者的学习和 研 究需要而发展起 来的一种新型 服务模式 。信息共享 空间 自在美 国高校 图书馆界创建 以来 , 已经成为 国外 大学校 园里最 流行 、最 受师生 欢迎 的服务模 式 。 信 息共 享 空 间是 一 种培 育读 者 信息 素养 , 促进 学 习 、研 究 、交 流 与协 作 的新 型实 体 空 间和 虚 拟环 境 ,也是对 图书馆传统服 务模式 的创新 。 信息共 享空 间作 为一 种新 型 的服 务 方 式和学 习环境 ,代 表着 图 书 馆 发展 的新 潮 流 ,信 息共 享 空 间 的成功 使 得 图书 馆在 面 对信 息 技术 的 挑 战 、商业 性 信息 服 务机 构 的 竞争 中,找到 了 自己的发展 之道 ,也使得 图书馆 重新 回到大学校 园的 中心 。信息 共享空 间具有 以下属性 : ①分布性 :每一 台计算机 都有相 同的界 面 ,使用 同样 的软件和 电子资源 ;②适应性 :旨在适应各种用 户的 需求 ;③伸缩性 :适应环 境变化和 技术发展 的需要 ; ④群体性 :提供 一个舒适 的共同合作空 间。正是这 些 特 点使 信息 共 享空 问在 许 多 大学 图书馆 中流行 和倍 受欢迎 。其 中 ,群体性是信息 共享空 间在 大学 图书馆 很受 欢迎 的一 个原 因。 因为 该空 间提 供 的高 性 能计 算机 、彩色 打印机 、扫描 仪 、高清 晰显 示器 以及运行 在 电脑 上 的 各种 软件 是 学 生们 自己的 电脑 无 法 比拟 的。另外 ,在这 个空间 ,他们 可 以直接从 图书馆员和 技术 专家那里获得 比较专业的帮助 。 由此可见 ,信息 共 享空间是 一个动态 的服务模 式 ,具备如 下的优势 :
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研究——以我国“211工程”高校图书馆IC建设现状为例

好 的交 流空 问 。
区3 2所 、 中南 地 区 1 、 南地 区 1 、 8所 西 0所 西北 地 1 , 计 1 2所 。 文 章 利 用 网 络 调 查 法 , 3所 共 1 儿
I c工作 组领 导人 D nl ege 为 I 读 者通 过 oa B al认 d c是 用 户界 面获 取各种 虚 拟 资 源 , 过 实 体 馆藏 提 供 服 通 务 的物 理空 问 。 D n l B al 深 入研 究 I o a ege d C并 引入
L ( erigC mm n , 习 共 享 空 间 ) 念 。oD — C L ann o o s学 概 【 a v oi 认 为 I i B le d lr C是 一 种 新 理 念 , 社 会 不 可 少 的 是
工具 , 供 了一种 连 贯 的 工作 框 架 , 提 含三 个 层 面 : 机 器、 光纤 等组 成 的物 理 层 ; 件 、 议 等组 成 的逻 辑 软 协
层; 提供 信息 、 表达 的服 务层 。 因此 ,C在物 理平 台整 合 多种 资源 为读 者 提 供 I
服 务 , 现为读 者 主 动 提供 一 站 式 服 务 的 理念 。读 体
12所 高校 图 书 馆 主 页按 地 区 调 研 , 过 访 问 主 1 通 的“ 图书馆 概况 ” “ 、 开放 时 间” “ 者 服务 ” “ 二 、读 、图 P 馆平 面 图” , 等 了解 I c建设 情 况 。根据 I c服务 模 和理 念要 求 , 对具 有 I 点 的 图书 馆 , c特 即使 名 称刁 = 是 I , 算作 其 中 ( C的 也 见表 1 。 )
图书馆的资源共建与共享

网络通信技术
利用先进的网络通信技术,保障资源共享过程 中的数据传输速度和稳定性。
身份认证与权限管理技术
采用可靠的身份认证与权限管理技术,确保资源的安全访问和使用。
资源共享的安全保障
01
02
03
数据安全保障
采取有效的数据加密和备 份措施,确保资源数据的 安全存储和传输。
网络安全保障
加强网络防护措施,防范 潜在的网络攻击和数据泄 露风险。
建立资源共建的组织和团队
组织
成立资源共建委员会或工作组,负责统筹协调和决策支持。
团队
组建专业化的资源共建团队,包括采购人员、编目人员、技 术人员等。
实施资源共建的流程和规范
流程
制定详细的资源共建流程图,明确各个环节的任务和责任人。
规范
建立完善的资源共建规范体系,包括数据格式、元数据标准、质量控制等。
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图书馆的资源共建与共享正在向数字化、网络化和全球化的方向发展。数 字化可以方便快捷地传递和共享资源,网络化可以实现跨地域、跨行业的合作与交流,全球化则可以将资源共建 与共享的范围扩大到全球范围。
02
图书馆资源共建的方法与策 略
确定资源共建பைடு நூலகம்目标和原则
目标
05
图书馆资源共建与共享的挑 战与对策
面临的挑战
资源建设重复
技术标准不统一
各图书馆在资源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有 效的协调和沟通机制,导致大量重复采购 ,浪费了有限的经费和存储空间。
不同图书馆在数字化、元数据、检索接口 等方面的技术标准不统一,给资源共享带 来技术障碍。
知识产权问题
地区发展不平衡
在资源共享过程中,如何处理知识产权问 题,如版权、隐私等,是图书馆面临的重 大挑战。
高校图书馆研究共享空间概述

学 习共 享空 间 ( L e a ni r n g C o mm o n s , 以下 简称 L c ) 源于信 息 共享空 间的基本理念 , 是其概念 内涵的重要构成 部分 。而研究
共享空 间( R e s e a r c h C o m mo n s , 以下 简 称 R C) , 对 图 书 馆 员 来 说 还
是一个 比较 陌生 的概 念。笔者对研 究共享空 间以题名 或关 键词
在 知识创新和开放获取的背景下 , 2 0 0 8 年 9月 , 一种被称为
的方式 , 对 国 内几个 典型数据库 ( 中国知 网、 万方进行检 索 , 结果表 明 , 以题 名检
的网络 资源数据库人 口和检索方法等方面遇 到了困难 ,本文提
供 了相关 的网络人 口, 并且举例分析 了各数 据库 的检索方法 , 只 要完成注册后 即可完成 国内外 资源的检索 。因特 网的兴起 使信 息 日益 国际化和智能化 ,高超 的检 索技 术无 疑会提高工作 和科
研效率 。本 文所列举 的网站和数据库均是 国内外较好 的网络资
度地使计算机发挥快速 获取 国际互联 网上信息的能力 。
The App l i c a t i o n o f M od e r n Ne t wo r k I n f o r ma t i o n Re t r i e v a l i n t he Che mi c a l Re s e a r c h
HAN Xi a o - d a n. S HENG Yu n
ABS TRACT: i s p a p e r i n t r o d u c e s s o me i mp o r t a n t f o r e i g n d a t a b a s e s o n I n t e r n e t a n d r e l a t e d t o t h e c h e mi c a l r e s e a r c h . i l l u s t r a t e s t h e f u n c t i o n s o f e a c h ma i n d a t a b a s e , a n d t a k i n g P a l l a d i u m- c a t a l y z e d c o u p l i n g r e a c t i o n s a s a n e x a mp l e , a n a l y z e s
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研究

第23卷第3期2009年6月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Ba i cheng Nor m al College Vo l .23,No .3June,2009 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研究朱鹏威(白城师范学院图书馆,吉林白城137000) 摘要:本文在分析信息共享空间概念、特点和建设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信息共享空间理论模型,并详细论述了模型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用。
关键词:信息共享空间;高校图书馆;模型中图分类号:G 25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3118(2008)0120096204收稿日期6作者简介朱鹏威(———),男,白城师范学院图书馆,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学硕士,研究方向图书馆参考咨询。
1 引言20世纪90年代后期,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服务模式和学习交流模式的信息共享空间(I nf or m ati on Comm ons,简称I C )诞生了,它为图书馆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势必对未来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国对信息共享空间的关注始于本世纪初,相对国外对I C 的研究,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实践成功的例子不多,但是发展迅速,国内的一些专家学者将国外的先进理论和成功经验介绍给广大图书馆工作者,引起了国内图书馆界的普遍重视。
基于以上的背景,本文结合信息共享空间的概念、特点和建设原则,尝试提出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构建的理论模型。
2 信息共享空间概念和特点2.1 信息共享空间概念。
尽管信息共享空间已经诞生十多年了,在实际工作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但是国内外图书情报界尚未形成完全统一的概念。
许多专家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I C 进行解释,虽然表述方法不同,但基本观点是一致的。
综合各种理论观点,笔者认为:狭义的I C 是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动态服务模式,在图书馆提供信息查找的“统一界面”中,I C 提供学科知识的导航、文献之间的关联、多数据库的整合检索和获取目标信息的一站式服务。
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研究

务功能 , 出了在建设与运行 I 提 C过程 中需要解决的 3个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 : 高校 图 书馆 ; 息共 享 空 间 ; 务 功 能 信 服
中图 分 类号 : 2 86 G 5. 文 献 标 识码 : A
信息共享空间(n r tnC mm n , I omao o os简称 I ) f i C 作为图书馆开 展读者服务的一种创新模式 ,它起 源于 2 0世纪 9 O年代的美 国
中 国 电力 教 育 ,0 7 1 :4 . 20 ( ) 1 1
[ ] 李兵宽 , 启. 1 刘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建设刍议[]巾国 J. 高教研究 ,0 5 1 :6 7 . 20 ( )7— 7 [ ] 赵杰. 2 大学图书馆成为网络环境下教学实践基地 的设 想[] J.
长 春 大学 学 报 ,0 3 2 :4 9 . 20 ( )9 — 7
交流协作、 提高知识创新能力 和促进 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提高等
方面将起着重要的作 用。本文在借鉴 国内外同仁对高校图书馆
l 究 与 实践 经 验 的 基础 上 , C研 结合 国 内高 校 图 书 馆 的 现实 , 主要
I c依据构建方式 、 规模和实现 目标 不同 , 可将其分为三大类 型: 一是巨型信息共 享空 间( ar— o m n )指基 于 We m co cm o s , b的信
( 实习编辑孙玉鹏 , ,9 2 1 女 17 年 2月生 ,93年毕业 于 19 渤海船舶职业学 院, 馆员 , 江苏科技大学 图书馆采编部 , 江苏省 镇江市梦溪路 ,10 3 2 20 .
[ ] 林艳新 , 3 丁华. 生职业生 涯设计 与管理 [j 大学 J. 辽宁教育研
关 于对 I 定 义 , C的 目前 国内 外 学者 有 多 种说 法 , 未完 全 认 虽
高校图书馆空间功能布局分析

高校图书馆空间功能布局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空间功能布局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本文将从高校图书馆空间功能布局的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高校图书馆空间功能布局的优化方案。
一、高校图书馆空间功能布局的发展历程高校图书馆空间功能布局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传统图书馆阶段,其特点是注重纸质图书的收藏和借阅,空间功能布局较为简单,主要分为借阅区、阅览区、书库等。
第二阶段是现代图书馆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开始注重电子资源的收藏和利用,空间功能布局也变得更加多元化,除了传统的借阅区、阅览区外,还增加了电子资源阅览区、多媒体区等。
第三阶段是智慧图书馆阶段,这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其特点是更加注重个性化和智能化的服务,空间功能布局也更加灵活多样,除了传统的借阅区、阅览区外,还增加了智能导览区、自助服务区、多功能学习区等。
二、高校图书馆空间功能布局的现状目前,高校图书馆空间功能布局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图书馆的空间功能布局过于传统,没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优势,导致资源浪费和服务效率低下。
一些图书馆的空间功能布局过于复杂,缺乏整体性和统一性,使得读者难以找到所需的信息资源。
一些图书馆的空间功能布局缺乏个性化和智能化服务,无法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
三、高校图书馆空间功能布局的未来趋势未来高校图书馆空间功能布局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和智能化服务,同时也会更加注重整体性和统一性。
图书馆将更加注重读者的个性化需求,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分析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需求,提供更加精准的个性化服务。
图书馆将更加注重整体性和统一性,通过合理规划空间功能布局,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图书馆将更加注重智能化服务的应用,通过智能设备和技术的应用,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四、高校图书馆空间功能布局的优化方案为了优化高校图书馆空间功能布局,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根据读者的需求和学校的学科特点,制定合理的空间功能布局规划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 图分 类号 : G 2 5 0 . 1
文 献标 识码 : A
d o i :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0 0 5 — 8 0 9 5 . 2 0 1 5 . 0 8 . 0 0 1
享空 间 ( 简称AC ) 等。
1 A C的概念 及特 征
1 . 1 AC的 概 念
环境 , 提供 研 讨 会信 息 、 学 习提示 、 研 究 工 具 以及 最
新发 表 的学 术论 文等各 种 资源 ” [ 2 ] 。其主要 是通 过现 场咨 询或 虚拟 的方 式 , 为有科 研需 要 的研究 人 员 、 教 师 和研究 生提 供包 括信 息资 源 、科研 指导 和 学术交 流等 服务 。
s i t y l i b r a r y f r o m 3 a s p e c t s o f f e a s i b i l i t y o f A C b u i l d i n g , AC b u i l d i n g mo d e a n d i d e a , s e r v i c e f e e d b a c k a n d a s s e s s me n t me c h a n i s m, a n d b u i l d s AC s t r u c t u r a l mo d e l f r o m 3 a s p e c t s o f p h y s i c a l l a y e r , v i r t u a l l a y e r , a n d s e r v i c e l a y e r . Ke y wo r d s : u n i v e r s i t y l i b r a r y ; a c a d e mi c c o mmo n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s t r a t e y; g s t uc r t u r a l mo d e l ; ma n a g e me n t a n d e v a l u a t i o n s y s t e m
共享 空 间是2 0 世纪 9 0 年代 在美 国兴起 的一种 新 的 服 务理 念 和服 务 模 式 n ] , 具 体 形 式 主要 有 信 息 共 享空间( 简称 I C) 、 学 习共 享 空 间 ( 简称 L C ) 和学 术 共
组 合 服务项 目 , 通过 高级 的 硬件 和软 件服务 , 以解 决 文本 编码 与分析 、 数 字化 、 定量 分 析 、 地 理空 间分 析 、 文本 识别 以及 网络 应用 等 问题 :是一 种虚 拟 的学 习
的定 义 , 即学 术 共 享 空 间“ 是一 种 咨询 空 间 , 通 过 学 科 专家 提供 与教学 、 学 习和研究 有 关 的支持 ; 是 一套
通过 以上定 义 我们 可 以看 出 , A C 是一 种 在 信息 共享 空 间 的基 础上 高端延 伸 的服务 ,与L C 在 支撑学
校教 学科 研与 学 习方面 形 成优 势 互补 , 在服 务对 象 、 目标 、 场所 等方 面各 有侧 重 , 如表 1 所示。
通过 资 料 分析 . 笔 者发 现 A C 虽 然 在 国外很 多 高 校 图书馆 都有 设立 , 但 到 目前为 止 , 并 没 有统 一定 义
及 构建框 架 和服务 管理模 式 。 经 过对 比各 种表述 , 笔 者 比较认 同美 国伊 利 诺 伊 大 学 图书 馆对 于A C 概 念
Re s e a r c h o n Ac a d e mi c Co mmo n s Co ns t r u c t i o n i n Un i v e r s i t y Li b r a r y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L y u X u e c a i
( L i b r a r y o f He n a n P o l y t e c h n i c U n i v e r s i t y , J i a o z u o H e n a n 4 5 4 o 0 o )
( 河 南理 工 大 学 图 书馆 河 南 焦作 4 5 4 0 0 0 )
摘 要 :阐述 了学 术 共 享 空 间 ( A C ) 的 概念 及 特 征 , 从构建A C 可行性 、 A C 构 建模 式 和 理 念 、 服 务 反 馈 和 评估 机 制 3 个 方 面 探 讨 了 构
建 高校 图书 馆 A C 的策 略 , 从物理层 、 虚拟层 、 服务层3 个 方 面 构 建 了A C 结 构模 型 。
A b s t r a c t : T h e p a p e r e l a b o r a t e s c o n c e p t a n d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a c a d e m i c c o m m o n s ( A C ) , d i s c u s s e s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s t r a t e g y o f u n i v e r —
2 01 5年 9月
S e pt . 201 5
情 报 探 索
I n f o r ma t i o n Re s e a r c h
第 9期 ( 总 2 1 5 期)
No . 9 ( S e ia r l N o . 2 1 5 )
高校图书馆共享空间建设研究水
一
吕 学 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