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期刊级别规定2018
国内土木工程EI及核心期刊

国内土木工程EI及核心期刊《岩土工程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土木工程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建筑结构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岩土力学》(EI,CSCD 核心,全国中文核心)《重庆大学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煤炭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中国矿业大学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中南大学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东南大学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同济大学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矿业研究与开发》(全国中文核心)《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EI,全国中文核心)《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EI,全国中文核心)《工业建筑》(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混凝土》(全国中文核心)《水文地质工程地质》(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水利学报》(EI,全国中文核心)《人民长江》(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长江科学院院报》(全国中文核心)《矿业安全与环保》(全国中文核心)《中外公路》《现代隧道技术》《科技导报》(《科技导报》曾获全国科技期刊(综合类)一等奖、国家期刊奖、全国百强期刊奖.现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源期刊”,并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剑桥科学文摘》(CSA)、《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lrich),英国SA/INSPEC、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数据库(CABI),波兰《哥白尼索引》(IC)收录,入选“国家期刊方阵"、全国“百刊工程"和“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等。
)《工程爆破》(全国中文核心)《有色金属》(全国中文核心)《现代矿业》 (中国核心期刊,国家级普通期刊)《建筑工业》 (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国内岩土类、地质类核心期刊导引A.国内岩土工程期刊1.岩土工程学报/95758X/本刊于1979年创刊,是中国水利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中国振动工程学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科技期刊。
期刊的级别与影响因子

期刊的级别与影响因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张士靖2006.3期刊的级别影响因子SCI一.期刊的级别(一)期刊的定义期刊(periodical , magazine , journal )又称杂志,是指有固定名称,用卷、期或年、月顺序编号,成册的连续出版物。
(中国新闻出版署定义)其特点是出版周期短,报道速度快,数量大,内容新颖丰富,能及时反映科技发展水平和动向。
它是情报主要信息源,约占整个信息量的70%。
一般认为,发表在期刊上的文章数量和质量是衡量科技人员学术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
同时,还可通过文献计量学的分析与研究,据此对文章的质量进行评价。
正式期刊,即标有ISSN或CN的出版物:ISSN——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nternational Standard Series Number)CN——国内统一刊号正式图书,即标有ISBN的出版物:ISBN——国际标准书号(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二)期刊的级别:1. 国家级期刊国家级期刊多数是由国家的各部委、学会、协会等为主办单位。
例如:“中华医学系列杂志” 。
国家级期刊没有一级、二级期刊之说。
刊名前冠有“中国” 或“中华”字样的期刊并非都是国家级期刊。
2. 地方级期刊地方级期刊多数是由各省、市、高校等为主办单位。
评价期刊的质量主要是以核心期刊为主。
(三)核心期刊(core periodical )核心期刊是指刊载该学科学术论文较多、论文被引用较多、受读者重视、能反映该学科当前研究状态、最为活跃的那些期刊。
其重要作用体现在:1、为图书情报部门选购期刊提供参考依据;2、为图书馆员指导读者阅读提供参考依据;3、为文献数据库建设选择来源刊提供参考依据;4、为科研管理部门的学术成果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核心期刊的评价方法有多种:载文法(绝对载文量、相对载文量等)文摘法(被摘量、被摘率等)引文法(被引量、影响因子、即时被引系数等)流通统计法(阅览量、复印量等)专家调查法(专家打分、专家排序等)二、期刊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影响因子是美国人E.加菲尔德提出的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是一个相对统计量,可公平地评价和处理各类期刊。
2018级工程力学主修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工程力学专业本科培养计划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pecialty in Engineering Mechanics一、培养目标Ⅰ.Program Objectives工程力学专业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较扎实的数理基础和力学专业理论知识、现代力学实验技术、工程仿真计算及软件应用技术,能综合运用力学理论与专业技能解决工程力学问题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注重学生对数力基础知识、力学建模能力、工程计算能力与实验测试技术的学习与研究。
毕业生不仅能胜任与力学问题相关的建模分析、工程设计、实验测试、软件开发及技术管理工作,还可继续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成为相关学科领域的高层次创新型研究人才。
Engineering mechanics is the pillar of engineering technology. Facing the future of the world, cultivating the social needs, and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morality, intelligence and physique, the program produces versatile students with sound knowledge of mathematics, physics, and mechanics and with principles and skills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Aiming at preparing students for high quality education, the program is aimed at establishing the fundamental knowledge and application skills of mechanical modeling, analysis, computation and experiment, and the abilities to the applica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engineering system softwares. Graduates can not only undertake the research, technology development, engineering design and analysis, engineering management and teaching work related to engineering mechanics field, but also adapt to the needs of modern information society, and work in computer application, software development,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management, or continue to study master and doctoral degree.二、基本规格要求Ⅱ.Learning Outcomes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一) 知识要求1. 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掌握扎实的高等数学与工程数学基础知识、了解现代物理、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2. 系统、扎实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具有宽厚的专业知识,掌握工程力学、弹性力学、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了解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和应用,了解工程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有限元方法、实验力学、振动力学、结构力学、疲劳与断裂力学、塑性力学、计算流体力学、复合材料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3. 掌握基本的工具性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查阅中外文科技文献的能力;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高级编程语言和工程相关计算分析软件应用技术;4. 了解社会发展和相关领域的科学知识,包括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的法律、法规和规范;5. 具有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包括经济学、哲学和历史等社会科学知识,社会、经济和自然界的可持续发展知识,法律法规、经济学方面的公共政策和管理知识。
国内土木工程EI及核心期刊

国内土木工程EI及核心期刊《岩土工程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土木工程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建筑结构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岩土力学》(EI,CSCD 核心,全国中文核心)《重庆大学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煤炭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中国矿业大学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中南大学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东南大学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同济大学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矿业研究与开发》(全国中文核心)《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EI,全国中文核心)《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EI,全国中文核心)《工业建筑》(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混凝土》(全国中文核心)《水文地质工程地质》(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水利学报》(EI,全国中文核心)《人民长江》(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长江科学院院报》(全国中文核心)《矿业安全与环保》(全国中文核心)《中外公路》《现代隧道技术》《科技导报》(《科技导报》曾获全国科技期刊(综合类)一等奖、国家期刊奖、全国百强期刊奖.现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源期刊”,并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剑桥科学文摘》(CSA)、《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lrich),英国SA/INSPEC、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数据库(CABI),波兰《哥白尼索引》(IC)收录,入选“国家期刊方阵"、全国“百刊工程"和“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等。
)《工程爆破》(全国中文核心)《有色金属》(全国中文核心)《现代矿业》 (中国核心期刊,国家级普通期刊)《建筑工业》 (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国内岩土类、地质类核心期刊导引A.国内岩土工程期刊1.岩土工程学报/95758X/本刊于1979年创刊,是中国水利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中国振动工程学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科技期刊。
华中科技大学期刊分类办法

关于印发《华中科技大学期刊分类办法》的通知全校各有关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期刊分类办法》经校学术委员会讨论,校长办公会审定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华中科技大学二OO八年四月二十三日华中科技大学期刊分类办法为进一步提高全校专业技术人员发表学术论文的水平,不断增强学术影响力,强化岗位聘任中学术评议的质量标准,学校决定进一步规范对国内外期刊的分类。
本次期刊分类,将原来列为权威期刊的刊物细分为A、B、C、D四类;核心期刊以下的刊物分为E、F、G三类,分别对应以往的核心期刊、正式期刊和非正式刊物。
A、B、C、D、E、F、G七类刊物具体区分方法如下:一、A类期刊主要依据2006年ISIwebofscience收录的SCI期刊按其分类取各类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前20%的期刊;文科、管理学科按学科门类指定1种期刊(以2008~2009CSSCI为主要依据),以及《中国社会科学》和《新华文摘》(全文转载)组成。
二、B类期刊主要依据ISIwebofscience收录的SCI期刊按其分类取各类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前50%的期刊;文科、管理学科按不超过2002年已经列入学校权威期刊总数的一半且每个二级学科最多1种的原则认定,由ISIwebofscience中SSCI、AHCI收录的期刊亦视为B 类期刊。
三、C类期刊(文科不设此类,如发表在此类刊物一律视作D类)1.ISIwebofscience收录的其它SCI期刊;2.被SCI收录的其他论文,视作C类期刊论文;3.EI收录的论文,视作C类期刊论文。
四、D类期刊原则上按2002年确定的权威期刊为依据进行调整,但总数不得突破(含作为C类以上期刊的数量)。
被ISTP、ISHP等收录的论文可视作在D类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五、E类期刊主要由北京大学图书馆收录、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组成。
六、F类期刊指具有正式期刊号的刊物。
七、G类刊物指内刊、一般会议交流论文集等。
几点说明:一、结合岗位聘任条件,为鼓励发表高水平论文,学校按1篇A类期刊论文=2篇B 类期刊论文=4篇C类期刊论文=8篇D类期刊论文计算;文科1篇A类期刊论文=2篇B类期刊论文=4篇D类期刊论文计算。
华科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共有教职工18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双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4人,博士生导师31人,教授38人,副教授59余人。
学院下设力学系、建筑工程系、道路与桥梁工程系、工程管理系以及交通工程系等5个系。
拥有“控制结构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结构分析与安全评定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拥有建设部批准的“建筑工程隔震减震产品检测中心”、湖北省建设厅批准的“土木工程质量检测中心”(一级资质),建设部批准的“全国监理工程师培训中心”,以及“工程计算与仿真中心”、“工程管理研究中心”等重点研究平台。
承办了《固体力学学报》中英文版,其中《固体力学学报》英文版由国际著名出版商Elsevier发行,是我国最早受SCI检索的学术刊物之一;还承办了《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该学报于2005年被国家新闻出版署评为我国权威期刊。
学院跨越力学、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及管理科学与工程4个一级学科。
力学和土木工程为湖北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桥梁与隧道工程为建设部重点学科。
本院设立有“力学”和“土木工程”两个博士后流动站。
拥有“力学”和“土木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工程管理”博士学位授予权和交通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同时,还培养建筑与土木工程,项目管理、和交通运输工程3个领域的工程硕士。
目前,在读全日制硕、博士研究生达500名。
在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方面,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主要研究方向有:工程结构隔震、消能减振及主动控制;微尺度力学与跨尺度关联;智能材料与结构;流固耦合动力学;工程计算与仿真计算;数字化施工集成关键技术及其应用;工程结构的损伤智能检测与寿命评估;地基处理技术;基础应力波检测技术;大跨度桥梁结构理论与实践;土木工程中的数值计算方法与虚拟仿真技术等。
在“建筑物隔震成套技术”、“轨道交通集成关键技术”、“工程结构损伤检测集成系统”、“拱桥结构分析与设计”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学院2015-2016-1研究生课表

5~6
岩土动力学及动态测试技术2-9C12-S211现代桥梁施工技术(高水平)12-17C5-402
7~8
大跨度桥梁(结构设计)(全英语)2-9C5-502
晚上
9~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10班)2-10 C12-N401
星
期
五
上午
1~2
桥梁结构诊断与加固(检测与加固技术)10-17C5-402
3~4
结构动力学2-9C12-S211岩土工程设计理论与方法10-17C5-501
下午
5~6
7~8
说明
1、需要调课的老师请到教务办填写“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调课申请表”。
2、20、21周考试周停课。
3、若公共课有疑问以公共课表为准,人文类或其它类课程请查看学校研究生院网站公共课表。
4、①C12表示西十二楼。②C5表示西五楼。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课表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专业:岩土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非管理方向)70人
周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教学进程
上课
考试
学位课程
课堂教学
应用高等工程数学(专业学位)48/3第一外国语(专业学位)32/2
下午
5~6
结构动力学2-9C12-S211岩土工程设计理论与方法10-17C5-501
7~8
有限元分析4-11C12-S211高等桥梁结构理论(高水平)10-17C12-N406
华中科技大学权威期刊认定

SSCI
CULT STUD
0950-2386
ANTHROPOLOGY
B
SSCI
J ANTHROPOL RES
0091-7710
ANTHROPOLOGY
B
SSCI
ETHOS
0091-2131
ANTHROPOLOGY
B
SSCI
COLLEGIUM ANTROPOL
0350-6134
ANTHROPOLOGY
B
国内期刊
会计研究
1003-2886
管理学
B
国内期刊
税务研究
1003-448X
管理学
D
国内期刊
中国软科学
1002-9753
管理学
D
国内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1008-3448
管理学
B
国内期刊
科研管理
1000-2995
管理学
B
国内期刊
知识产权
1003-0476
管理学
D
国内期刊
管理世界
1002-5502
管理学
INT J OSTEOARCHAEOL
1047-482X
ANTHROPOLOGY
B
SSCI
ANTHROPOL QUART
0003-5491
ANTHROPOLOGY
B
SSCI
CULT MED PSYCHIAT
0165-005X
ANTHROPOLOGY
B
SSCI
J ROY ANTHROPOL INST
1359-0987
1002-1027
管理学
D
国内期刊
情报学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期刊分类办法
为了统一学院期刊的分类,特制定本办法:
1、SCI期刊按中科院JCR分区(小类或大类)进行分类,其中,1、2区期刊归为A类,3区期刊归为B类,4区期刊归类为C类;SSCI期刊以WOS-JCR分区为准。
2、中文顶级期刊(见附表1)归类为C类期刊。
3、附表2中的期刊归类为A类期刊。
4、期刊分类以论文发表年份的分区为准,如当年分区在中科院系统中查不到,按最新年度的分区为准。
5、本分类办法适用于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的教师职称评定、教师聘期及年度考核业绩计算、研究生论文答辩及各种奖励评定等。
6、本办法从2018年开始执行。
本办法解释权归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学术委员会。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学术委员会
2018年2月
附表1、中文顶级期刊目录
《土木工程学报》、《建筑结构学报》、《力学学报(中文版)》、《岩土工程学报》、《中国公路学报》、《中国科学(系列)》、其他国家一级学会主办最顶级学报(如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的《机械工程学报》、中国水利学会主办的《水利学报》等)
附表2、升级期刊目录
在下列3区期刊上发表的SCI论文视作A类论文:
力学类: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Transactions of the ASM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linear Mechanics; 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 Computers & Fluids
土木类:ASCE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Structural Dynamics; ASCE Journal of Computing in Civil Engineering; Geotechnique;ASCE Journal of Bridge Engineering.
工程管理类:Journal of Management in Engineering
交通工程类: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Policy and Practice; Transpor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