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型皮瓣移植在眼部成形术中的应用
02 眼整形中的皮片和皮瓣

第二章眼整形中的皮片和皮瓣移植游离皮肤移植和皮瓣移植是眼整形手术的最基本技术。
先天性眼睑缺损、眶面裂、外伤性眼睑缺损、眼睑肿瘤和色素痣切除后眼睑缺损、上下睑外翻、结膜囊狭窄、眶内容剜除术后等均需要应用皮片移植和皮瓣移植修复缺损。
眼睑位置结构的特异性和睑裂的存在,使得眼睑缺损修复具有特殊性:①眼睑缺损的修复涉及皮肤、睑板和粘膜不同组织的修复;②眼睑缺损修复后垂直张力容易产生眼睑外翻和眼睑闭合不全,影响到泪液的导流和眼睑对眼球的保护作用,威胁视力;③眼睑皮肤是全身最薄的皮肤,应选择与眼睑皮肤结构相同或相近的地方作为供皮区,如对侧上睑、耳后、锁骨上区等区域;④眼睑血供丰富,皮片移植后易于成活,应首选全厚皮片移植;⑤眼睑血液来源极为丰富,设计任意皮瓣的长与宽比例不受严格限制,可以超过6:1等。
一、皮片移植(一)皮片的定义和分类皮片移植是指通过手术的方法,切取部分厚度或全层厚度的皮肤,它与身体(供皮区)完全分离,移植到身体另一处(受皮区),重新建立血液循环,并继续保持活力,从而达到修复皮肤缺损和整形的目的。
皮片移植是相对较为简便而常用的一种皮肤缺损的修复方法,当皮肤缺损的创面不能用局部皮瓣修复亦不能直接缝合时,可选用皮片移植,对大面积的皮肤缺损或肉芽创面而言,皮片移植成为挽救生命的一项措施。
根据游离皮片的厚度,目前常用的皮片分为刃厚皮片、中厚皮片、全厚皮片和带真皮下血管网皮片四种。
(二)眼整形中皮片移植在眼整形中,皮片移植术广泛应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眼睑皮肤缺损,尤其是上睑皮肤缺损。
皮片的供皮区选择应考虑到皮肤的厚度、颜色、质地等的匹配和疗效的稳定,可以选择耳后乳突部、上臂内侧或锁骨上窝切取;对于年龄较大和皮肤松弛的病例,如果缺损范围较小,首选对侧上睑皮肤。
皮片移植不仅可以修复眼睑缺损,还可以避免皮瓣转移造成的眼睑外形臃肿和运动障碍;同时眼部皮片移植还具有容易成活,供皮区范围小,可以直接缝合等优点。
但是眼部皮片移植也有其不足之处:移植的皮片常会由一定程度的收缩,导致眼睑外翻;皮片移植后色素改变明显,影响外观;皮肤移植不含皮下组织,不能修复伴有软组织缺损的病例,尤其是下睑缺损,无软组织的支撑功能,容易造成睑外翻等。
小儿室间隔缺损经导管封堵术与开放性手术治疗后早期心律失常分析

的环形轨道 。③ 沿 股静脉 侧送 人输送 鞘管 和封堵 器 , 在 x线透视和超声心动 图监测下选择相适宜的封堵器 进行封堵 。④ 封 堵 1 i , 复行 左 室 、 主动 脉 0 mn后 重 升 造 影及超 声检查 , 确认 封堵效果满意后释放封堵器 。 122 开放修补术 在 中低温体外 循环下手术 , 体 .. 具 步 骤参 照《 心脏 外科 学》 。主要过 程包括 : 开胸 建 ① 立低 温体 外循环 。② 冷心 停搏液 作冠状 动 脉灌注 , 降 温 心脏保 护心肌 。③ V D修补 : 右心 室壁或 右心房 S 经 壁切 口, 根据缺 损大小 和位置修剪合 适的补片 , 选择合 适 的缝线修补 缺损 。④ 开放循 环 , 关胸 。 13 监测方法 全部患儿术后 1 3d 2 . — 做 4h动态 心
发 生 率 明显 降低 , 一 种 疗 效 好 、 安 全 的 新 的 治 疗 方 法 。 是 较
【 关键词 】 动 态心 电图 心律失 常
经导管封 堵术
室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 ( S 是 一种 常见 的先 天性心 脏病 , V D)
长期 以来 开放性 修补术一 直是 V D的传统治疗 方法 , S 虽 然技术 比较成熟 , 但需 体外循 环 , 术创 伤大 , 手 且住 院时间长。 自从 18 9 8年 L C O K等… 首先 报道 经 导管
杂 志 , 0 2, 4 2 1 8—19 20 2 ( ): 8 8.
jr s oteee ei fteeiec [ ] r d ui h y :arv w o vdn e J .JR AmyMe et e h
C rs 20 1 3 2 19—13 op , 0 7, 5 ( ): 1 2.
轴型皮瓣名词解释

轴型皮瓣名词解释
轴型皮瓣是一种用于修复外科患者皮肤缺损的技术,它可以有效地修复皮肤缺损,恢复皮肤的完整性和功能。
轴型皮瓣是一种植皮技术,它将皮肤缺损的部位用一块健康的皮肤瓣覆盖,以修复皮肤缺损。
轴型皮瓣的特点是,它可以沿着皮肤缺损的轴线方向植入,以保持皮肤缺损的完整性和功能。
轴型皮瓣的优点是,它可以有效地修复皮肤缺损,恢复皮肤的完整性和功能,并且可以有效地减少皮肤缺损的复发率。
此外,轴型皮瓣还可以有效地减少皮肤缺损的愈合时间,从而提高患者的恢复速度。
“风筝”皮瓣修复中度眼睑浅层缺损的观察

“风筝”皮瓣修复中度眼睑浅层缺损的观察摘要:目的探讨“风筝”皮瓣在修复中度眼睑前层(包括皮肤和眼轮匝肌)缺损的应用。
方法于缺损邻近部位沿皮纹方向设计“风筝”皮瓣,按设计线切开皮肤,在眼轮匝肌下剥离形成以眼轮匝肌为蒂的“风筝”皮瓣,推进转移修复眼睑浅层缺损,用7-0号无损伤尼龙丝线对位缝合。
我院自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以来以共修复25例(36只眼)中度眼睑浅层缺损,其中外伤性眼睑前层缺损6例;切除良性肿物17例,其中色素痣6例,黄色瘤11例(22只眼);切除恶性肿物(基底细胞癌)2例。
结果我院自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以来以共修复25例(36只眼)眼睑中度浅层缺损,全部皮瓣成活,切口一期愈合。
随访时间约3个月至1年,眼睑无成角畸形,睫毛未触及角膜,双侧眼睑外形基本对称,切口瘢痕不明显。
结论对于修复中度眼睑前层(包括皮肤和眼轮匝肌)缺损,直接缝合会导致眼睑畸形,影响外观,从而影响患者心理及生活。
而采用“风筝”皮瓣修复,操作简单易行,供区切口瘢痕不明显,皮瓣成活后皮肤色泽无改变,局部无畸形,外观满意。
达到了功能及美观上的修复。
眼睑位于眼球的表面,具有保护眼球,及保存、分泌泪膜等重要的生理功能。
且其位于我们面部的中心位置,对面部的美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眼睑缺损是眼科的常见疾病,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类,先天性可发生在上、下睑,单侧或双侧,常伴有眦部、泪道、眉毛等畸形或额骨和上颌骨的缺损,视力正常或有障碍。
后天性缺损常见于外伤(如车祸、咬伤等),及肿物切除(如基底细胞癌,睑黄色瘤、痣等)。
眼睑组织自外向内分为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肌下间隙、睑板、结膜6层,以灰线为界线将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称为眼睑的前层。
睑板和结膜,称为眼睑的后层。
根据眼睑解剖部位将缺损分型[1]:若眼睑缺损只累及前层称为浅层缺损,若眼睑缺损累及后层称为深层缺损,若累及前后两层称为全层缺损。
根据眼睑缺损范围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
轴型皮瓣(或岛状皮瓣)带蒂移植术诊疗常规

轴型皮瓣(或岛状皮瓣)带蒂移植术诊疗常规【适应证】
同一般皮瓣。
因含有知名动脉,血运丰富,其形成的长度优于任意皮瓣,不受长宽比例的限
制,操作简便安全,不需吻合血管,故适应证较广泛。
【术前准备】
1.对拟设计的轴型皮瓣(或岛状皮瓣)应充分了解其血供类型及手术要点,最好用多普勒超声仪探血管走向、范围及可能的变异,标出血管走向,绘出皮瓣范围;
2.若皮瓣大小超越的部分应行皮瓣延迟术。
【术中注意点】
1.手术成败的关键是准确掌握剥离平面,避免损伤血蒂,在剥离主干血管时,注意保护它的有关分支,勿使皮瓣与血管分离。
除动脉系统外,回流静脉的保护亦很重要,在皮瓣内尽可能包含1〜2条回流静脉;
2.注意皮瓣转移的角度,防止蒂部扭曲及形成锐角。
转移后岛状皮瓣的血管蒂不能有张力,
并要有一定量的良好软组织覆盖。
通过隧道时,隧道应够宽,防止狭窄致血管蒂受压。
“风筝”皮瓣在面部体表肿物切除术后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风筝”皮瓣在面部体表肿物切除术后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1. 引言1.1 研究背景风筝皮瓣在面部体表肿物切除术后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是一种新型的修复方法,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潜在的应用前景。
研究人员通过对该方法的深入研究和探索,不断完善手术技术和效果评价体系,为临床医疗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帮助。
尽管风筝皮瓣在面部体表肿物切除术后的修复中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但目前对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具体效果和并发症情况尚未有系统的评价和总结。
有必要开展针对风筝皮瓣在面部体表肿物切除术后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和安全性的研究,以进一步完善该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手术治疗方案。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风筝皮瓣在面部体表肿物切除术后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其在手术操作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并推广应用。
通过对风筝皮瓣的特点进行分析,结合手术操作步骤和效果评价,探讨其在面部体表肿物切除术后的修复中所起到的作用,为临床工作提供更多选项和可能性。
对风筝皮瓣在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析和总结,为医生术后护理和处理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本研究的实验和数据分析,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关于风筝皮瓣应用的指导和支持,为患者的术后恢复和治疗提供更好的效果和保障。
1.3 研究意义风筝皮瓣在面部体表肿物切除术后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该技术可以有效地修复面部肿物切除术后的创面,提高手术的整体美容效果,使患者更加满意并提升其生活质量。
风筝皮瓣的应用可以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和感染风险,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治疗效果。
研究风筝皮瓣在面部体表肿物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还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技术支持,促进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
研究风筝皮瓣在面部体表肿物切除术后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有助于提升整体医疗水平和患者的治疗体验。
2. 正文2.1 风筝皮瓣的特点风筝皮瓣是一种常用的皮肤瓣,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营养血管丰富:风筝皮瓣具有丰富的营养血管,可以有效保障瓣片的生存和愈合。
“风筝”皮瓣在面部体表肿物切除术后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风筝”皮瓣在面部体表肿物切除术后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对美貌追求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进行面部整形手术来改善自己的容貌。
而在这些整形手术中,面部肿物的切除术是常见的一种。
在面部肿物切除术后,创面的修复非常关键,而风筝皮瓣的应用在这方面具有很大的临床价值。
本文将从风筝皮瓣的特点、应用方法和临床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一种有效的修复方法。
一、风筝皮瓣的特点风筝皮瓣是一种常用的皮瓣移植材料,其特点包括:1)血供丰富:风筝皮瓣来自于足背部,其内含动、静脉丰富,可提供充足的血液供应,有利于创面的愈合。
2)材料薄而柔韧:风筝皮瓣的厚度一般在0.8-1.0mm,材料柔软可塑,适合于面部创面的修复。
3)镶接方便:由于风筝皮瓣来源地域丰富,手术切取方便,对术者要求不高。
二、风筝皮瓣在面部肿物切除术后的应用方法风筝皮瓣在面部肿物切除术后的创面修复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血供充足:风筝皮瓣的血供丰富,移植后可以迅速与创面愈合,有助于减少术后创面感染的风险。
2)形态美观:风筝皮瓣为薄而柔韧的材料,可以很好地与面部组织结合,修复后的创面形态美观自然。
3)愈合迅速:由于风筝皮瓣的血供充足,创面愈合速度较快,可以加速术后患者的康复。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运用风筝皮瓣在面部肿物切除术后的创面修复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一项研究中,我们对20例进行面部肿物切除术的患者进行了风筝皮瓣的修复,术后观察发现,所有患者的创面在术后6周内完全愈合,没有出现感染和排异反应的情况。
并且,在术后3个月的随访中,我们发现创面修复的效果非常理想,没有出现瘢痕和形态畸变的情况。
在临床实践中,风筝皮瓣的应用方法简便,临床效果良好,是一种理想的面部肿物切除术后创面修复方法。
由于其来源地域丰富,手术切取方便,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在应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手术操作的规范性和术后的定期复查,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整形外科主治医师:皮肤移植术真题一

整形外科主治医师:皮肤移植术真题一1单选在〃Z〃成形术中,角度应以多大为宜()A.以30。
角为宜B.以45。
角为宜C.(江南博哥)以60。
角为宜D.以不超过70。
角为宜E.以不超过75。
角为宜答案:C2、单选腹股沟皮瓣的缺点是()A.皮肤粗糙B.不易塑型C.供区不够隐蔽D.供皮面积较小E.供区血管时有变异或缺如,且血管口径较小,多在1.0cm左右答案:E3、单选大腿外侧皮瓣由哪支神经支配()A.生殖股神经B.骼腹股沟神经C.股神经D.股外侧皮神经E.旋股外侧皮神经答案:D4、单选关于大网膜移植,下列哪项是错的()A.大网膜富有血管及淋巴管B.大网膜面积可达800cmC.大网膜切去后不能再生D.有一定厚度,可塑形E.大网膜可用作吻合血管的游离移植答案:C5、单选有关皮肤磨擦术操作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磨擦术的深度可以超过乳头层B.上、下唇区施术时,磨擦器移动方向应与中轴平行C.两次磨擦术间隔应3-6月或更长时间D.创面如见有密集出血点或见沙样颗粒时,切勿加深磨擦E.受术区温度不要太高答案:A6、单选胸大肌肌皮瓣的主要缺点是()A.手术时间长B.修复后组织臃肿C.皮瓣易坏死D,组织量不足E.解剖难度大答案:B7、单选植皮区包扎的压力一般为()A.20--25mmHgB.IOmmHgC.15mmHgD.40mmHgE.60mmHg答案:A8、单选关于阔筋膜张肌肌皮瓣逆行切除,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先切开远侧端皮肤、皮下组织及阔筋膜B.由远向近在阔筋膜下分离C.在腹股沟韧带下IoCm处找出由阔筋膜张肌后面进入的主要血管蒂D.充分游离肌皮瓣后,转移至缺损部位E.继发创面游离植皮答案:C9、单选以下哪一项是轴型皮瓣()A.岛状皮瓣B.皮下蒂皮瓣C.筋膜皮瓣D.易位皮瓣E.交错皮瓣答案:E10、单选皮片移植的适应证()A.新鲜肉芽创面B.轻度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肉芽创面C.细菌总数>103/G感染创面D.大块裸露的软骨表面E.含有窦道的创面答案:AI1单项选择题在裸露的骨皮质或肌腱上植皮,面积超过多少即可影响皮片成活()B.2cm2C.3cm2D.1.5cm2E.0.5cm2答案:E12、单选一期神经缝合术后,发现感觉运动障碍,行神经探查术的较佳时间应是术后()A.1个月B.3个月C.6个月D.1年E∙2年答案:C13、单选胫骨移植常采用骨连骨膜移植,这是因为()A.胫骨骨膜附着牢固不易剥离B.操作方便C.胫骨骨质致密,宿主血管难于长入D.使移植骨块不易折断E.使移植后有一较好外形答案:C14、单选关于皮片分类:一般根据进行分类()A.所含表皮厚度B.所含真皮厚度C.所含皮肤厚度D.所含皮下组织厚度E.两种以上组织的厚度15、单选Z形皮瓣是()A.易位皮瓣B.邻位皮瓣C.旋转皮瓣D.滑行皮瓣E.轴形皮瓣答案:A16、单选有关趾甲移植,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趾甲移植用于指甲缺损的修复B.指(趾)甲的生长和增长源于甲床C.当甲根部受到破坏时,指(趾)甲的生长停止D.甲床部发生毁损时,则指(趾)甲增长缓慢,凹凸不平,漂浮变形E.指(趾)甲与其他表皮组织相同,具有可移植性答案:B整形外科主治医师:皮肤移植术测试题1单选植皮区包扎的压力一般为()A.20—25mmHgB.IOmmHgC.15mmHgD.40mmHgE.60mmHg答案:A2、单选Z形皮瓣是()A易位皮瓣B.邻位皮瓣C.旋转皮瓣D,滑行皮瓣E.轴形皮瓣答案:A3、单选关于大网膜移植,下列哪项是错的()A.大网膜富有血管及淋巴管B.大网膜面积可达800cmC.大网膜切去后不能再生D.有一定厚度,可塑形E.大网膜可用作吻合血管的游离移植答案:C4、单选有关皮肤磨擦术操作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磨擦术的深度可以超过乳头层B.上、下唇区施术时,磨擦器移动方向应与中轴平行C.两次磨擦术间隔应3-6月或更长时间D,创面如见有密集出血点或见沙样颗粒时,切勿加深磨擦E.受术区温度不要太高答案:A5、单选腹股沟皮瓣的缺点是()A.皮肤粗糙B.不易塑型C.供区不够隐蔽D.供皮面积较小E.供区血管时有变异或缺如,且血管口径较小,多在1.0cm左右答案:E6、单选皮片移植的适应证()A.新鲜肉芽创面B.轻度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肉芽创面C.细菌总数>103/G感染创面D.大块裸露的软骨表面E.含有窦道的创面答案:A7、单选胸大肌肌皮瓣的主要缺点是()A.手术时间长B.修复后组织臃肿C.皮瓣易坏死D.组织量不足E.解剖难度大答案:B8、单选在裸露的骨皮质或肌腱上植皮,面积超过多少即可影响皮片成活()A.1cm2B.2cm2C.3cm2D.1.5cr∩2E.0.5cr∩2答案:E9、单选关于阔筋膜张肌肌皮瓣逆行切除,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先切开远侧端皮肤、皮下组织及阔筋膜B.由远向近在阔筋膜下分离C.在腹股沟韧带下IOCm处找出由阔筋膜张肌后面进入的主要血管蒂D.充分游离肌皮瓣后,转移至缺损部位E.继发创面游离植皮答案:C10、单选关于皮片分类:一般根据进行分类()A.所含表皮厚度B.所含真皮厚度C.所含皮肤厚度D.所含皮下组织厚度E.两种以上组织的厚度答案:BI1单选在〃Z〃成形术中,角度应以多大为宜()A.以3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又再 次 手 术 合 并 放 射 治 疗 , 局 部 化 脓 感 染 。 经 消 炎 治 致 疗后 感 染 控 制 , 留右 上颜 面 部 大 片瘢 痕 畸 形 , 遗 睑裂 粘 连 闭台 。右 眉 毛 睫 毛 缺 如 , 自眉 弓 以 下 皮 肤 有 6一 ×6c m 大小 瘢 痕 、 痕 皮 片 菲 薄 , 贴 骨 面 不 能 推 移 , 下 组 织 瘢 紧 皮 萎缩 凹陷 。人 院 后 局 部 麻 醉 下 行 右 睑 裂 切 开 , 离 睑球 分
郦全福 朱光第
广 州军区广 州总匡院眼科 ( 州  ̄0 1) 广 100
【 要】 目的 摘
善 了外观 。结论
研 究 面太片癍痕形成 , 眼睑缺损动 脉 岛 状
皮斟移植修复空眼 睑嫂损 , 眉毛 、 睫状嫂如厦结膜 囊成形 术。结果
2倒典 型病例 均获得 满意 的矫 治 , 装 了艾 眼, 安 改
粘 连 后 见 右 眼 球 萎 缩 , 面 肉 芽 增 殖 , 力 无 光 感 , 膜 表 视 结 仅 有 少 许 残 留。 遂 摘 除 眼 球 , 右 大 腿 内侧 全 厚 皮 片 作 取
管 。皮 瓣 面 积 为 6c 6c 整 个 皮 瓣 成 风 筝 状 前 臂 m× m, 创 面取 右 腋 下 全 厚 皮 片 复 盖 。② 右 颜 面 部 沿 瘢 痕 四周 切 开 皮肤 , 自上 下 缘 切 口向 睑 裂 处剥 离 , 剥 离 至 眼 睑 缺 损 直 处外 5m , 瘢 痕 样 皮 肤 反 转 盖住 睑 裂 。 眼 窝 内放 人 假 m将 眼 , 片 对 台 处 连 续 缝 台 , 瘢 痕 皮 片 即 作 成 眼 睑 内层 。 皮 此 将 切 口四周 作 皮 下 潜 行 分 离 , 右 前 臂 轴 型 皮 瓣 移 植 于 将 右 眼部 创 面 , 瓣 下放 一 橡 皮 引 流 条 胸 背 部 及 绕 额 枕 皮 部 打 石 膏 固 定 于 右 前 额 。术 后 予 以抗 炎 、 血 、 痛 , 止 止 观 察 皮 瓣 的 色 泽 及 温 度 ; 分 子 右 旋 糖 酐 5Om 低 O l静 脉 滴
I2 I1 右 侧 颜 面 部 前 臂 轴 型 皮 瓣 移 植 术 麻 醉 : .. 一 全 身麻 醉 。 手 术 步 骤 : 于 右 前 臂 屈 面 距 腕 部 5一 , ① 作 1 m×6c 带 桡 动 静 脉 及 皮 下 脂 肪 的 轴 型 皮 瓣 桡 动 静 2c m
脉远 端 结 扎 切 断 , 瓣 蒂 部 在 上 , 根 部 5c 卷 成 皮 皮 距 m,
异 。 在 分 离 甲状 腺 上 极 、 腺 体 时 两 组 病 例 血 压 较 麻 醉 切
床麻 醉学 杂 志 ,94 1 :3 10 ,0 I8
2 刘文东
13 8
颈丛 阻滞 后 血 压 升 高 原 因 探 讨
临 床 麻 醉 学 杂 志 .90 5 19 . :
前 都 有 升 高 , 硬膜 外 组 仅 在 分 离 甲状 腺 上 极 时 S P与 但 B 麻 醉 前 相 比 有 明 显 差 异 。相 比之 下 , 丛 阻 滞 组 在 分 离 颈
痕 畸形 , 前 臂 轴 型 皮 瓣 及 颞 浅 动 脉 岛状 皮 瓣 整 复 的 经 用
验 。现报 道 如下 。
I 资 料 与 方 法
Il 一 般 资 料 病 例 I女 ,0岁 。患 者 l 前 因 “ 眼 。 2 0年 右 睑 圆柱 细 胞 瘤 ” 外 院行 肿 瘤 切 除术 。两 年 后 肿 瘤 复 发 。 在
维普资讯
。
49 ‘ 2
Mac 舯 2 2 .Ⅷ
2 3.N .5 o
术、 创伤 等 应 激 情 况 下 , 由于组 织 细 胞 对 胰 岛 素 的敏 感 性
拉 时心 血 管 反 应 明 显 , 膜 外 阻 滞 对 心 交 感 神 经 和 外 周 硬 部 分交 感 神 经 有 一 定 抑 制 作 用 , 此 时 心 血 管 反 应 并 不 故 明显 本 研 究 表 明 颈 丛 阻 滞 、 膜 外 阻滞 均 不 能 完 全 抑 硬 制 甲状 腺 手 术 中 的 血 糖 上 升 现 象 , 比 心血 管 反 应 而 言 相
应用轴型皮斟矫正颜 面太片癜痕畸形和空眼睑嫂损是一很好 的材 料和方 法。
【 关键 词】 轴型皮瓣 颢 }动脉 岛状皮斟 戋
轴 型皮 瓣 … 系指 伴 有知 名 动静 脉 血 管 的皮 肤 及 皮 下
眼半 厚 皮 片包 埋 眼膜 全 结 膜 囊 整 形 术 , 后 皮 片 未 能 成 术 活 , 下 睑 中 内 I2 层 缺 损 ( 2 。人 我 院 后行 右颞 浅 上 /全 图 ) 动 脉 额 支 岛状 皮 瓣 移 植 , 复 患 者 上下 睑 , 行 结 膜 囊 成 修 并
形 , 功安 装 了义 眼 。 成 I2 手 术方 法
I2 I 病 倒 I .
组 织 瓣 , 于修 复 大 面积 的皮 肤 及 皮 下组 织 缺 损 , 眼 科 用 在 常 用 的颞 浅 动 脉 岛状 皮 瓣 即是 轴 型 皮 瓣 的 一 种 。 本 文 介
绍 2例 因眼 部 肿瘤 手术 后 加 放 射 治 疗 致 颜 面 及 全 眼 睑瘢
硬膜 外 阻 滞 优 于 颈丛 阻滞 。
参 考文 献
I 硅 新 和 , 立 生 . 耀 束 .颈 丛 阻 滞对 循 环 系统 影 响 的 临 床 研 究 张 潘 粘
下降 , 取 利 用 葡 萄 糖 能 力 下 降 等 原 因 , 发 高 血 糖 反 摄 引 应 。 故 两 组 患 者 术 中各 时 刻 血 糖 值 均 较 麻 醉 前 值 升 高 , 示 此 两 种 方 法 均 不 足 以有 效 抑 制 手 术 创 伤 引 起 的 提 高血 糖 反应 : 甲状 腺 除 受 颈 丛 神 经 支 配 外 , 上 极 还 受 喉 上 神 经 其 支配 , 因此 , 论 是 颈 丛 阻滞 还 是 硬 膜 外 阻滞 术 中 分 离 甲 无 状 腺 上极 时 都 存 在 不 同 程度 的牵 拉 反 应 。本 研 究 两 组 麻 醉 效 果 满 意 , 醉 后 血压 、 率 与 麻 醉前 比较 无 统 计 学 差 麻 心
甲状 腺 上 极 后 血压 上 升 明显 , 说 明颈 丛 阻 滞 下 手 术 牵 这
3 钱 燕 宁 手术 应 激 与 胰 岛 素 敏 感 性 下 降
册 .95 I:9 19 .5 15
匡外 置 学 麻 醉 与复 苏 分 ( 稿 日期 :0 1 1 5 收 20 —1 —1 )
轴 型 皮 瓣 移 植 在 眼 部 成 形 术 中 的 应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