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观测与自动气象站观测在数据上的差异及原因分析

合集下载

地面气象观测数据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提升策略

地面气象观测数据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提升策略

地面气象观测数据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提升策略地面气象观测是开展气象工作的基础,其为气象部门开展天气预报、气候预测、气候研究及气象服务工作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决策依据。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自动气象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正不断应用于气象自动化观测中,使得气象传感器探测精度和可维护性得以不断提高。

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通过当前气象观测技术条件所获取的气象数据信息质量仍有问题存在,若要提升地面气象观测数据质量,就要针对相应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策略。

以确保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数据质量的完整有效。

1 影响地面气象观测数据质量的因素1.1 新型自动站选址气象观测数据质量和地面气象观测站所处的地势环境有直接的关系。

由于先进的观测仪器设备大都是由智能化电子元器件组成,而电子仪器都具有高敏感性的特点,外界因素极易对其造成影响。

因此,在对气象观测站进行选址时,要注意地势的合理性,提前做好安装区域的调研工作,选择太阳辐射合适、缺少电磁干扰、温度湿度适宜的地方,尽量避免周围有树木或建筑物,以免周围的环境对气象观测数据质量造成影响。

1.2 观测仪器设备故障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是保证气象观测数据质量的基础。

只有在气象观测仪器性能稳定、运转正常的前提下才能有效提高观测精确度,进而获取完整、准确的气象观测数据。

由于地面气象观测仪器设备材料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常见的故障有采集器损坏、通信线路故障、电源故障、计算机问题等。

若在规范要求的时间里不能准确校对自动站传感器,将会导致气象要素观测数据采集异常,在相同条件下,同一类的气象要素观测数据被观测仪器重复测量,且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观测的气象要素数据误差大小及符号没有任何规律。

1.3 地面测报人员综合业务能力随着新设备新技术的不断投入应用,气象观测工作对地面测报业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就当前实际情况来说,一部分测报业务人员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新设备、新技术不能熟练掌握应用,若不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就很难适应改革调整后的地面测报工作。

自动气象站与人工观测的数据对比分析

自动气象站与人工观测的数据对比分析
部 门实 验室 内标定 的 ; 水 银 气压 表 的读 数 要经 过 而
订正后 才得 出本 站气 压 且 一直 沿 用 旧 的计算 公 式 , 该公式 计算 的重力 加速 度有 较大 误 差 ,04年颁 布 20
所用 资料取 自 2 0 0 3年 1月 至 2 0 0 4年 1 2月兖
州市 气象局 自动气象 站与人 工站平行 观测 期间 的地
动采集 、 传输 、 和存储 , 计算 确保 了地面 自动气象 站业 务 的正常运行 和气候 资 料 的连续 使用 , 保证 了 自动
站采集资料与人工观测资料有机衔接 。
1 基本 资料
不同而带来 的气压差为 0 O ~0 0 2h a ; 自 .1 .1 P 【 ③
动站 的气压传 感 器直 接 测 出本 站 气压 , 它是 在计 量
《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后才采用新 的重力加速度公
式:
‰ . = ^ . 0— 3. 8 × 1 一 h + 06 0。
面气象资料 。自动站 观测数据为正点时刻观测值 , 人 工观测 数据取 自正点 前 1 n的某 个 固定 时刻 。 5mi
2 各气 象要素差值 分析
1 1 8×1 一( .1 0 h—h )
如 . 9 86 0= .0 2×l 1—2 6 4 .4 2×1 一csc 0 o2o+ 5 8×1 — (o2 . 0 cs叫)]
各要素差 值定 义为 :z=人 工 站数 值 一 自动站 △
作名a- : f 介 王晓默 , ,93年牛 , r ,  ̄ 男 18 助理工程师 , 主要从事地面测报工作 , ma : m7 6 19 2 6 co m E i wx 18 3 0 @1 3 l
维普资讯
第 3 5卷第 4期

自动气象站数据异常分析及处理方法

自动气象站数据异常分析及处理方法

自动气象站数据异常分析及处理方法自动气象站数据异常分析及处理方法一、引言气象站是用于收集和记录天气参数的关键设备。

自动气象站通过自动化的方式收集气象数据,具有高效、准确和连续监测的优势。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各种原因,自动气象站的数据可能出现异常情况,这给气象数据的可靠性和应用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自动气象站数据异常的原因、分类和处理方法,帮助分析和解决气象数据异常问题。

二、异常数据的原因和分类1. 仪器故障自动气象站由多个传感器和仪器组成,如温度计、湿度计、风速计等。

仪器故障可能是异常数据的主要原因之一。

例如,温度计可能受到日晒、风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数据不准确。

此外,长时间使用或环境变化也可能导致仪器的老化和损坏,进而引起数据异常。

2. 人为操作失误自动气象站的数据采集需要定期进行操作和维护,如果操作不当,则可能导致数据异常。

例如,操作员在更换传感器时没有正确校准,或者未及时更换损坏的传感器,都有可能引起数据异常。

此外,数据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错误也可能导致异常数据。

3. 环境变化自动气象站架设的环境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建筑物、植被、地形等。

这些因素可能导致数据异常,例如在高楼大厦周围,风的流向、风速可能会受到建筑物的遮挡和干扰,导致风向数据异常。

此外,地理位置的变化、植被的生长等也可能影响温度和湿度数据的准确性。

根据异常数据的特点和原因,可以将自动气象站的异常数据大致分为以下几类:温度异常、湿度异常、风向异常、风速异常等。

三、异常数据的分析与检测异常数据的分析和检测是处理气象站数据异常问题的关键环节。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异常数据分析与检测方法。

1. 统计方法统计方法是一种常用的异常数据分析方法。

通过对气象数据进行统计,可以得到平均值、标准差等统计指标。

通过比较实际观测值与统计指标的差异,可以判断数据是否异常。

例如,若某个温度观测值超过平均值的两倍标准差,则可以认为该数据异常。

2. 趋势分析趋势分析是通过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数据。

自动气象站与人工站观测数据差异原因分析

自动气象站与人工站观测数据差异原因分析

自动气象站与人工站观测数据差异原因分析【摘要】根据自动观测仪器和人工观测仪器的结构、原理及获取气象数据的方法,结合台站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情况,解析两者差异及误差的根本原因,并对自动观测和人工观测两种观测模式的优缺点进行对比,提出确保自动观测数据“三性”的措施。

【关键词】自动站人工站差异误差分析我国是最早进行气象观测的国家,很早就进行了风、云和雨的观测,但最初只是一些经验性的,并没有定量性的观测。

随着科学认识和技术的发展,观测气象要素的仪器相继出现,促进了气象站的建立和气象网的形成。

最初的地面观测仪器,由于结构较为简单,操作也比较方便,仪器本身比较稳定,故障率低,价格较为便宜,故一直沿用至今。

但由于制作仪器的工艺、所采用的材料、仪器的机械误差和人工观测中人为的因素的影响,故所观测的资料精度不够高。

且用这些仪器观测,时间密度有限,观测员的劳动强度大,出错的几率也大。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地面气象观测的测定方法日趋多样化,逐步从人工观测向直接感应的观测方法过度。

逐步建立了自动观测气象站,成立了自动气象站网。

1 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数据差异原因分析气象观测在测定气象要素时,采用的是间接测量的方法。

自动气象站与人工站是采用两种不同的测量方法和技术,即使在仪器完全正常和性能良好的情况下,观测所得的数据绝大多数还会存在些差异。

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数据的差异主要是因为两者在观测仪器的原理、观测的时间和观测的样本等方面存在不同,因此必然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差异。

抛开仪器性能的差别不说,单从观测的时间和观测的数据样本就差别很大。

人工观测在规定的几分钟内进行读数,而自动站有采集器时钟定时采集,时间上的误差仅在几秒钟之内;人工观测数据样本不可能进行得太多,每次进行一次读数,每天观测次数有限,而自动站采集数据,时次可以很密,采样速率可以达到秒级。

比如压、温、湿等每分钟采样6次,去掉最大值和最小值,求4次算数平均。

风速、风向每秒钟采样一次,以1秒钟为步长,求算出3秒钟、1分钟和2分钟的滑动平均值,再以1分钟为步长,求算出10分钟的滑动平均值,这就比人工观测精确得多。

浅析地面气象人工观测与自动观测数据差异

浅析地面气象人工观测与自动观测数据差异
24 雨 量 .
自动 气象 观 测 与人 工气 象 观 测 仪器 感 应元 件 、 测 量原 理 和数 据 采样 方 式 等方 面 不 同 , 此 观测 数 因
据有差 异是 必然 的 。人工观 测温 度 、 度 、 压数 据 湿 气
自动气 象 站利 用 翻 斗带 动 磁铁 运 动 , 吸合 干簧
管 , 生 通 断 信 号来 记 录 降水 量 的 : 工 记 录 是 定 产 人
时观测 人工器 具量 取 3 自动 观测 记录 与人 工观测 记 录差值 大于标 准 的
分 析 与 处 理
是瞬 时值 , 风速 2分钟 平均 值 。 自动 气象观 测温 度 、
湿度、 压、 气 地温 每分 钟 采样 6次 , 掉 一 个最 大 值 去 和 ・ 最 小 值 , 下 4次采 样 值 求 算 数 平 均 ; 速 个 余 风 每 秒 采 样 1次 ,求 3秒 、 2分钟 、0分 钟 滑 动 平 均 1
续 跟踪 观测 对 比 . 进行必 要 的分析 处理 并
2 观 测 仪 器 与 观 测 原 理 产 生 的 差 异
速, 原理 是 风带 动 发 电机 产 生 电流 , 电 流 大小 来 以 计 算风 速 : 自动风 速传 感 器是 通 过 风 带动 磁 棒 盘旋 转, 经过 霍尔 电路处 理脉 冲信 号 , 算 出风速 。数 字 计 信 号无 时间 和温度 漂移 , 精度 高 。 由于二者 的构造 、 原 理 、 度不 同 , 造成测 值 不 同。 精 易
2. 温 度 、 度 2 湿
自动气 象 观测通 常采 用铂 电 阻温度 传感 器测 定 温度 , 度变化 铂 电阻输 出 电量发 生变 化 , 采集 处 温 经 理来 测 量 温度 , 电 阻对 温度 变化 的灵 敏 度 高 于水 铂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常见问题及分析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常见问题及分析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常见问题及分析地面气象观测是气象预报和预警的重要基础,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

在地面气象观测业务中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严重影响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本文将针对地面气象观测业务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并提出解决方案,以确保观测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

一、设备故障问题地面气象观测设备是保障气象观测数据准确性的重要保障,然而在实际观测过程中,设备故障问题经常出现。

设备故障可能会导致气象观测数据的中断、缺失或失真,从而影响气象预报和预警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针对设备故障问题,应该加强设备的日常检查和维护工作,定期进行设备的保养和维修,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应建立健全的设备故障处理机制,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故障问题,保障气象观测数据的可靠性。

二、观测环境问题观测环境的变化可能会影响气象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建筑物、树木、高压线等遮挡物可能影响气象观测设备的观测效果,空气污染、工业排放等因素可能影响观测数据的真实性。

针对观测环境问题,应该选择观测点位的位置和环境,尽量避开遮挡物和污染源,确保观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定期对观测环境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影响观测数据准确性的问题。

三、人员素质问题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要求观测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部分观测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可能存在差异,可能会影响气象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针对人员素质问题,应该加强观测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工作,提高观测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确保他们具备独立观测和处理气象数据的能力。

应建立健全的评估机制,保证观测人员的素质和技能达到要求,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信息传输问题针对信息传输问题,应加强信息传输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工作,确保信息传输的稳定和可靠。

应建立健全的信息传输机制,确保信息能够及时传输和共享,保证气象预报和预警工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两套不同型号自动气象站采集的气象数据的差异

两套不同型号自动气象站采集的气象数据的差异
维普资讯
第 0 8年 6月 3 0卷第 3期 20
V 13 o.0
Jn ue
N . o3
20 08
两套 不 同型 号 自动气 象站 采 集 的气 象数 据 的差异
杨伍 琳 , 晓利 ,罗祖红 。翁炜霖 赵
( 州气象卫星地面站 , 东广州 广 广 504 ) 16 0
控 制 数 据质 量 是 非 常 重 要 的 任 务 。根 据 《 面 气 象 观 测 地
规范》 对自动气象站技术性能的要求标准 , 本文利用 20 06
年0 2月 ~ 0 7年 1 20 1月测得 的部 分气象 要素 的每小 时数 据 , C WS0 S 对 A 60 E型( 以下用 C代称 ) D Z 2型 ( 和 Z 1— 以

致率 , 统计 出超标频次和 出现的概率 , 见通 过比对一 定 时段采 集 的数据 , 析不 同 自动 站 仪 分 器的特性 , 找到 数据 的可 比性 , 改进 仪器性 能 、 少 差 对 减
异及 控 制 质 量 有 一 定 的 现 实 意 义 。本 文 数 据 分 析 结 果
收 稿 1期 :07—1 3 20 2—2 5
22 差异 对 比及 分 析 .
2年来 C和 D自动站不仅运 行稳定 、 障率 低 ( 出 故 共
现 5次故障 ) 而且测得的数据符合 自动气象 站技术性 能 ,
作 者 简介 : 伍 琳 ( 9 年 生 ), , 程 师 , 士 , 要 从 事 地 面 气 象测 报 、 星 接 收 业 务 工 作 。 杨 16 4 女 工 硕 主 卫
不稳定因素 引起 。把这 2月 当粗 值 , 剔除该 两月 算得 的 2 0个月 月平均 超标次 数分别 为 : 压共 1 , 气 4次 温度 3 0 6

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调整及新型自动气象站的投入应用,地面气象观测工作质量得到了很大也提高,降低了测报人员工作强度,但也对地面测报整体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标准。

当前,由于地面气象观测工作制度不完善、测报员新技术掌握不到位、测报技术设备日常维护管理不到位等,致使其存在着如数据记录不一致、台站参数设置、长Z文件替代等问题,在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地面测报业务人员应认真执行地面观测让业务工作规章,通过业务学习提升业务能力,并做好观测仪器及设备日常维护管理,减少业务故障,提高地面测报工作质量。

标签:新型自动气象站;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调整;问题;处理对策引言地面气象观测是开展气象工作的基础,为气象部门开展天气预报、气候预测、气候研究及气象服务工作提供重要决策依据,因此做好地面气象测报工作是气象事业发展的前提。

2012年4月1日,孟津县气象局实施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调整,改变了基层台站传统的观测业务运行模式,减轻了人工器测观测任务,调整云能天观测时次,取消天气报和加密天气报编发报任务,并加强台站和省级的观测资料质量控制等任务。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调整及新型自动气象站的投入应用,对地面测报整体工作提出了更高标准和要求,观测仪器设备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受外界影响及自身损耗等,再加上测报人员操作技术等问题极易使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工作中出现故障、问题等,进而影响地面测报工作的顺利进行。

因此文章就当前地面气象测报工作中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关处理对策,以期为做好地面测报业务工作、提高地面气象测报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1 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1 降水量记录不一致地面气象测报自动监测到的降水量记录为”有”,观测降水时出现了分钟降水量与小时降水量不符的问题,即存在分钟降水观测记录,却无小时降水量记录,导致分钟降水量与小时降水量累积值不一致,出现这种情况时要结合实际降水情况,由人工更改小时降水量记录,完成小时降水量的质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差 异 之 处
1 . 1 平 均 值 的 比 较 温度 : 通常在大气活动 中气温都会产生较大 的波 动,同时 要 考虑到太 阳辐射 引起 的误差 。通过对 比,每个 月两 种观 测方 法所得 到的数据都是各不相 同的, 自动观测和人工观测数据 之 间的气温 差值在 0 . 1 - 0 . 2 0 C之 间 , 自动 观 测 得 到 的 数 据 值 普 遍 比人 工 观测 得 到 的 值 要 小 。
和2 4 次观 测所 得到 温度 平均值 是有 差异 的 ,部 分 台站 4 次观 测与 2 4 次观测 的月平均温度 可相差 0 . 6 ℃ 湿 度 :当湿 度 接近 8 0 %R H 时,两 种 观 测方 法 得 到 数据 没 有 明显 的差别 ,但 是如 果偏 离这个 标准 时 ,两 种观测 方法 得 到 的数据 差别 比较大 ,这时 因为 自动 站观 测 的湿敏 电容在 8 0 %R H时 能表 现 出较 好的测湿 性能 ,能真 实的将 当时的湿度 反 映出来。 由此可见 ,自动观测到 的湿度数据要 比人 工观测 到 的 精确 。 1 . 2 极 限 值 的 比 较 第 一 , 自动气 象站 使用 E L 1 5 . 1 C测 风仪 ,而人 工观 测使 用 的是 电接 风 向 风 速 计 ,这 两 种 观 测 仪 器 有 很 大 的差 别 ,而 且 观测方 法也不 同。通过测量 ,发现 自动观测得到 的极端温度数 据 小于 人工 观测所得到的数据 。总之 ,自动观测 的数据相对应 人工观测得 到的数据要更真实可靠些 。 1 . 3 降水量 的比较 在 对降水量 的观测 中,自动观测采用 了 S L 3 采集器 ,而人 工观测是通过 S DM6 A设备来 完成的。降雨量 自动观测要 比人 工观测 大,降水量的大小和差值是成正 比的。虽然这两种观测 方法观测 的结果不同,但 是两种结果均符合相关技术标准 中规 定 的要 求 。 自动 气 象 站 不 能 准 确 的 提 供 降水 量 的累 积 量 ,但 是 它 能实时及 时的将雨量信息反映 出来 ,因此 自动观测在天气预 报 中有 着 重 要 的 作 用 和 意 义 。 1 . 4 风 向 的 比较 通 过对 观 测 的 结 果 进 行 比较 ,发 现 两 种 方 法 所 得 的结 果是 差 不太 多的,而且都 较为真实 ,但 是 自动观测 能就 比较 简单 , 不 需要 大 量 的 工 作 人 员 。 2导致观测 数据存在 差异的原因探究 2 . 1观测 时间 地面 气象测报规 范要求人工观测在 观测时次为 4 5~ 6 0 分 钟之 间完成 气温、湿度、降水 、风 、气压、地温 的观测 , 自动 站是在 o 0~ 0 1 分 钟 内按 一 定 的 顺 序 完 成 各 项 目观 测 的 。人 工 观测靠观测 员逐 项进 行,观测时间跨度较大 ,由于近地面气象 要素 随时间而变 化,人工观测和 自动观测时 间上 的不 同步 导致 两种观测 结果出现差异 ,这种差异随气象要素 的时 间变化速率 和变化 幅度大 小而不同,一般而言 ,气象要素随时 间的变 率越 大 则 自动 站 与人 工观 测 数 据 间 的 差 异 越 大 。 2 . 2仪器原理 自动气 象站 中使 用的气象传感器与人工观测用 的仪器在原 理上是不 同的。 自动气象站的传感器有较小 的时 间常数 ,可 以 观测到大气 中比较 小却有 意义的波 动,所得到的极值更具有代 表性 。 2 . 3时次 自动气 象站 安装在 有人 值 守的气 象 台站 使用 时 ,每 小 时 存储观测 记录一 次,一天共 2 4 次 ; 有 特殊 要求 的自动 气象站, 如 中小尺度监测站等 ,观测时次更多 。观测时次 的增加 ,能获 取更 多有用 的气象信 息。在我 国,采 用的观测 时制是北 京时, 由于我 国幅 员辽 阔,不同的台站,不同的观测时次所观测到各 类平 均值存 着 不能 忽略 的差 异 。以温 度观 测为例 ,4 次 、8 次
站 与 自动站观 测数据发生差异的原 因进行 了分析 ,以资参考 。 关键词 : 地 面气象观测 ;自动站 ; 数据 差异 ;原因 中图分类号 : P 4 1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1 . 5 5 7 8( 2 0 1 5 )0 6 . 0 1 6 7 — 0 1
2 . 4 观测环境和方式 . 人工和 自动站一般处于同一观测场 ,但有些项 目的观测环 境 还 是 存 在 差 异 的 ,这 也 必 然 造 成 观 测 数 据 存 在 差 异 。例 如 : 人工站气压表在 室内, 自动站在室外,室 内外温度不 同引起气 压 订 正误 差 , 必然 导 致 两 者 气 压 出 现 一 定 的 差 值 。 3 气象要 素出现差 异的情况 3 . 1 气温 气温波动 相对 较大,所 以不能简单地、随意地将单个数据 进 行比较 ,而要看一个较完整的资料系列的对 比结果 。现就某 气象站 2 0 0 8 资 料 中气温 为例 予 以说 明。设在 t 次 观测 时 ,气 温 的真值为 r t t ,人 工观测值 y t ,自动站 观测值 为 z t ,人工观 测 的误 差 为 e t , 自动站 的观 测 误差 为 一 e t ,则 : r l t + e t ; z t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 文摘版 )自然 科学
科 学研 究
2 0 1 5 年6 月 ・1 6 7・
地 面观测 与 自动气 象站观测在数据上 的差异及原 因分析
张 珊 伟
江西省 玉山县 气象局 ,江西上饶 3 3 4 7 0 0
摘 要 : 人 工观测数据 与 自动 气象站观测数 据差异是 大气探 测工作关注的重 点问题 之一 。 自动站 的建立极大地节省 了观 测 站 的人 力配置 ,但是 自动站与人工站 同一时间记录 的气象数 据往 往会 出现差异 。本 文对 两者 的差异性 和导致地面 气象观测人 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