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单元基础知识17版

合集下载

Unit 3(单元知识清单)-SectionA七年级英语上册(人教版)_1_1

Unit 3(单元知识清单)-SectionA七年级英语上册(人教版)_1_1

Unit 3单元知识清单Section A二、知识点清单1. It’s in front of the art building.in front of 在......前面;强调在某人或某物外部的前面in the front of 在......前部;强调在某物内部的前面The girl is in front of the bus.The girl is in the front of the bus.反义词:behind 在......后面2. The student centre is between the library and the gym.between prep. 在......之间,一般指在两者之间,当后面接代词时用宾格。

搭配 between ... and ... 在......和......之间3. What’s your new classroom like, Peter?what’s ... like? ......是什么样子的?用来询问天气情况、事物的外观或人的外貌、性格等。

like此处作介词,意为“像”。

large adj. 大的,大号的多指面积、空间、范围、数量等大big adj. 大的多指体积、程度、分量或重量上的大,其反义词是little或small。

4.Yes, we put up important notices there.put up 张贴;搭建,举起important adj. 重要的常作表语,也可作定语,放在所修饰词前面。

notice v. 注意到;意识到此处可作可数名词,意为“通知”.5.There are some pictures of famous people on the wall.on the wall 在墙上;某物(粘贴)在墙的表面in the wall 在墙上;某物(镶嵌)在墙的内部The clock is on the wall.There is a window in the wall.5. The teacher's desk is in the corner, under/ in front of a window.in the corner 在角落at/ on the corner 在拐角处,在转弯处6.Students sit between/ on chairs at long tables, but today there aren't any students.at a/ the table 在桌子旁边吃饭at table 在吃饭table 供用餐、会谈或消遣娱乐所用,通常没有抽屉。

(完整word版)第一、二单元知识点

(完整word版)第一、二单元知识点

斜塘学校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四年级数学第一、二单元知识点
1.为了准确测量或计量容器的容量,要使用统一的单位。

2.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做单位。

升可以用字母“L”表示。

3.计量比较少的液体,通常用毫升做单位。

毫升可以用字母“mL(ml)”表示。

1毫升水大约有十几滴水。

4.1升=1000毫升
5.常用容量记忆
一大瓶色拉油5升一桶桶装水大约19升
一个热水瓶2升一个热水器能装水80升
一个浴缸盛水400升一个洗碗池容水30升
一瓶饮料200毫升一瓶墨水50毫升
一瓶眼药水10毫升一瓶咳嗽药水120毫升
6.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可能是一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

7.连除实际问题通常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解答方法,但注意不要把不相关的两个条件组合在一起列出没有意义的算式,通常步骤如下:
(1)划出两个相关联的条件,确定第一步求什么
(2)用第一步求出的条件和第3个条件确定第二步求什么。

(3)列式解答,注意综合算式需要时要添上小括号。

(4)把得数代入原题检验。

8.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先把除数估成最接近的整十数,如果除数看小,初商可能偏大,商需要调小;如果除数看大,初商可能偏小,商需要调大。

9、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10、余数变化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余数随着被除数和除数的变化而变化。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1_2单元知识点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1_2单元知识点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知识要点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1.“地理”一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5世纪成文的《易经·系辞》,在西方,公元前2世纪,第一本以“地理”命名的专著是《地理学》。

2.人类的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兴建工业企业要考虑到原料、能源、市场和运输条件;建设项目的确定,交通路线的选择,商业网点的开发,地区发展规划的编制,都离不开地理学的原理和技术。

3.以风车而著名的国家是荷兰。

荷兰人将风车视为国家的“功臣”,确定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风车日”。

4.阿拉伯人的传统服装多是身穿白色长袍,头戴头巾,这种打扮的原因是反射阳光、抵挡风沙。

5.地平面上有东(E)、西(W)、南(S)、北(N)四个基本方向,在此基础上,又分出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共八个方向。

6.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企鹅,和服是日本的国服。

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7.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地图供我们使用:出外游玩可以使用导游图;长途旅行或初到陌生之地可以使用交通图;到某地旅游可以使用旅游图;想了解时事发生的地方在哪里可以使用世界政区图;想要了解某地的地势可以参考某地的地势图;想要知道人口的地理分布可以察看人口分布图等等。

8.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9.在地图上确定方向: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

在室外看地图时,应手持地图,面朝北,背朝南,这样图上方向与实际方向就一致了。

10.比例尺的定义: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11.比例尺的表示方式: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其中数字式可以写作1:X或1/X。

12.比例尺大小的判断:a,比例尺越大,显示的实地范围越小,地图内容越详细。

b,比例尺越小,显示的实地范围越大,地图内容越简单。

13.地图上的文字说明,如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的名称,以及标明山高、海深等的数字,叫做注记。

17年二年级上册数学第1单元知识总结.doc

17年二年级上册数学第1单元知识总结.doc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总结极客数学帮2017-09-30 15:25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知识点讲解,详细讲解每个单元的知识点内容,帮助同学们掌握好有关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知识点内容,更好的跟上老师的节奏,对于不明白的知识点能够做到提前预习,课堂有目标的去学习。

跟极客数学帮一起来看看吧。

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1、厘米和米(1)厘米和米是计量长度的单位。

厘米可以用表示。

量比较短的物体, 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2)食扌旨宽大约1厘米;田字格宽大约1厘米;图钉的长大约1厘米。

⑶1米二100厘米⑷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米可以用表示。

(5)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时,把尺子的刻度0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2、线段⑴线段的特征:①线段是直的;②有两个端点;③可以量出长度。

(2)画线段的方法:从尺子的刻度0开始画起,需要画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子的几厘米处。

3、长度的判断可以利用单位和数据相结合或借助参照物的方法来判断物体的长度。

1、加法加法的计算方法: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算起;③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

2、减法减法的计算方法: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算起;③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要从十位退一当10 ,并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后再减。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顺序: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如果有小括号,计算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4、解决问题1、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用加法计算。

2、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z用减法计算。

3.求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出中间量,再把中间量与另一个已知条件联系,求出题中的问题。

1、角的初步认识(1)认识角:角是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2)画角的方法:从一个点起z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画成了—个角。

2、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初步认识:(1)直角的判走方法: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

新疆乌鲁木齐市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部编版基础知识测试卷

新疆乌鲁木齐市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部编版基础知识测试卷

新疆乌鲁木齐市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部编版基础知识测试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东昌湖里所有鱼类B.聊城小湄河流域里所有的绿色植物C.徒骇河及其风景区内的所有生物D.聊城人民公园里所有的鸟类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苗述中,正确的是( )A.谚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蝉属于生产者B.南湖公园内的所有动物和植物构成一个生态系统C.落叶中的有机物可以被细菌和真菌分解成无机物D.生态系统不包括分解者3.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但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A.结核杆菌B.冠状病毒C.珊瑚虫D.扬子鳄4.我国在“十四五”中提出力争于2030年前做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如图为生物圈中碳循环的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图中3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B.图中A代表的生物是腐生的细菌和真菌C.图中的食物链是:B→C→DD.物质循环的特点是周而复始,逐级递减5.下列各组生物中,全部属于生产者的一组是( )A.水稻、柳树、海带B.松树、蘑菇、葫芦藓C.蚯蚓、地衣、蕨D.金鱼藻、仙人掌、猫6.2023年10月24日是24节气中的霜降,俗话说“霜降杀百草”,严霜打过的植物,一点生机也没有。

可见这一节气前后对生物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是()A.阳光B.水分C.温度D.土壤7.喜阳的绿色植物放在阳光下总是比放在背阴环境中生长得更茂盛。

下列选项中体现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与此一致的是()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B.海豹皮下脂肪很厚C.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D.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8.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主要作用是()A.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B.以绿色植物为食,减少生产者数量C.分解动植物的遗体和粪便D.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9.生物兴趣小组用鼠妇进行探究实验的方案如下表所示,这是为了探究()鼠妇放在纸盒的位置鼠妇数量(只)光照温度(℃)湿度左半侧20阴暗28干燥右半侧20阴暗28湿润A.鼠妇数量对其分布的影响B.光照对鼠妇分布的影响C.温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D.湿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10.随着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越来越多的小型湖泊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融入到城市建设之中,比如郑州的龙湖、龙子湖、象湖、蝶湖等。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二单元知识点总结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二单元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第一单元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欧美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第一阶段: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思想、化和经济准备向人性扼杀者宣战(艺复兴)1、时间及范围:14—17世纪,首先发生在意大利,几乎蔓延到西欧所有国家。

2、概念:14—17世纪,许多艺术家、科学家发掘和继承古希腊、罗马化传统,追求个性解放,思想自由,被称为艺复兴运动。

3、实质:资产阶级利用古典化进行的反封建斗争的思想解放运动。

4、核心思想:人主义5、历史作用:是资产阶级发起的促使思想解放的化运动。

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化基础。

6、代表人物但丁(意大利)——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代表作品是《神曲》——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达·芬奇(意大利)——多才多艺的化巨人;代表作品有《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探险者的梦想(新航路开辟)一、原因和条件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和欧洲人对东方黄金等财富的狂热追求。

2、客观条件: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对地球了解(地圆学说)、中国罗盘针使用二、成果1、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达古巴、海地。

发现美洲新大陆。

达迦马到达印度西海岸,实现了欧洲人从非洲沿岸到达东方的夙愿。

4、麦哲伦:实现了环球航行。

三、作用或影响:1、把世界各大洲连在一起,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2、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3、使欧洲人开始了一场持续数百年的殖民掠夺、殖民扩张和殖民侵略活动。

第二阶段: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或殖民统治,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的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经过:1、起止时间:1640年——1688年2、斗争双方:以国王为首的封建势力和以国会为代表的新贵族。

3、领导人:克伦威尔4、结果:1649年,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被处死,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统治被推翻,英国进入共和时代。

16-17版:第一单元 单元总结(步步高)

16-17版:第一单元 单元总结(步步高)

单元总结学案一、我国的国家性质1.是什么——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人民民主专政二、公民1.政治权利(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选举人大代表和被选举为人大代表的权利。

重要性: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2)政治自由。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

(重要性)(3)监督权。

公民的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等。

公民行使监督权的对象是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

2.政治义务(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重要性)(2)遵守宪法和法律。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3.参与政治生活的原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法律实施上的平等,即是司法和守法平等,而不是指立法上的平等。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关系及如何正确处理)(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4.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与方式(1)民主选举①选举方式。

它们都有各自优点,也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理解为哪种选举方式更合适。

②我国的选举制度。

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原因:选举方式的选择受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因素影响。

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

我国国家性质及当前的国情,决定了我国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温馨提示在我国,直接选举方式适用于:县及县级以下人大代表的选举;村委会和居委会的选举。

间接选举方式适用于:县级以上(包括市、省、全国人大代表)、乡级以上各级政府组成人员的选举。

③公民应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

为什么: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

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

怎样行使选举权,如何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

二年级1—4个单元的整理

二年级1—4个单元的整理

二年级1—4个单元的整理
以下是二年级1至4个单元的内容整理:
1. 第一单元:认识数字和数学运算
- 认识数字0-9
- 数字的顺序和大小比较
- 加法和减法的初步认识
2. 第二单元:形状和空间
- 认识基本的平面图形,如圆、方形、三角形等 - 掌握简单的图形分类和辨认
- 进行图形拼图和组合
3. 第三单元:时间和日历
- 认识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
- 了解小时的概念和时间的刻度
- 认识日历和星期的概念
4. 第四单元:量和重量
- 认识长度单位,如米、厘米等
- 认识重量单位,如克、千克等
- 进行简单的长度和重量比较
以上是二年级的1至4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概述。

具体的教材内容可能会有所差异,请参考相关的教材或与学校老师进行进一步的沟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单元基础知识一、物质颜色1、固体:高锰酸钾暗紫色(或紫黑色、暗红色、)固体;红磷暗红色固体;氯酸钾、氯化钾、五氧化二磷、碳酸钙白色固体;铁粉、木炭、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氧化铜黑色固体;硫粉黄色固体;铁丝、镁带、铝片银白色固体。

2、水、过氧化氢溶液是无色液体。

3、气体:二氧化硫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碳、氧气、氮气无色气体。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玻璃棒;垫石棉网才能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锥形瓶;不能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水槽。

(一)、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1、取用药品要做到“三不原则”①不能用手接触药品②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直接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打开瓶盖,用手在瓶口轻轻搧动,使少量气体飘入鼻中)③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注意节约药品。

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取用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3、用剩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①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②不能随意丢弃;③不能拿出实验室;④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二)、药品的取用方法1、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右图是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

①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悬空垂直放在容器口上方,不能伸入容器中,不能接触容器壁,以免沾污试剂。

②取液体后,应保持胶头在上,不能胶头在下或平放,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胶头;③除吸同一试剂外,胶头滴管用过后应立即洗净,再去吸取其他药品(防止试剂相互反应变质);④瓶上的滴管与瓶配套使用,滴液后应立即插入原瓶内,不得弄脏,也不必用水冲冼。

⑤不要把滴管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以免沾污滴管。

2、把液体药品倾倒到试管中①瓶塞倒放在桌上(防止瓶盖被污染后再污染试剂瓶中的药品);②拿细口瓶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防止不慎流出的液体腐蚀标签);③试管倾斜,瓶口紧靠试管口,缓缓地将液体注入试管内(都是避免液体流到试管外);④倒完液体后,立即盖上瓶塞(防止药品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或挥发或与空气中的某些成分反应,还防止盖错瓶盖),标签向外放回原处(为了以后使用时方便寻找)。

3、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与胶头滴管联合使用。

量筒能准确读到0.1ml(毫升);选择量筒容积尽量小,但要在量程以内。

(1)向量筒里倾倒液体时,量筒倾斜,瓶口紧挨量筒口;(2)接近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3)读数时,量筒放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4、固体的称量仪器:托盘天平(能称准到0.1克),药匙①左物右码;添加砝码要用镊子不能用手直接拿砝码,向托盘里加砝码应先大后小;称量完毕,砝码要放回砝码盒,游码要回零。

②干燥固体可放在纸上称量:先在左右托盘里各放一张大小相同的纸。

易潮解药品要在(烧杯或表面皿等)玻璃器皿中称量,如氢氧化钠要放在烧杯中称量。

(三)、给物质加热1、酒精灯①使用时先将灯放平稳,灯帽取下直立在灯的右侧,以防止滚动和便于取用。

②用前检查并调整灯芯(保证更好地燃烧,火焰保持较高的的温度)。

③体内的酒精不可超过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酒精过多,在加热或移动时易溢出;酒精太少,容器内酒精蒸气混入空气易引起爆炸)。

④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⑤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酒精灯,应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

⑥应用外焰加热(外焰温度最高)。

⑦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熄。

(防止将火焰沿着灯颈吹入灯内)⑧用完后,立即盖上灯帽(防止酒精挥发使灯芯含水量过高而不能点燃)。

⑨不要碰倒酒精灯,若有酒精洒到桌面并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或撒沙土扑灭火焰,2、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1)用试管夹夹在离试管口约1/3处,试管里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2)试管口向上倾斜一定的角度,约45度(增大受热面积);(3)不能将试管口对着有人的方向(防止液体喷伤人);。

(4)若试管壁有水,要先擦干再加热,防止试管受热不均,引起试管炸裂。

(5)加热后的试管,不能立即接触冷水或用冷水冲洗;(6)加热时试管不能接触灯芯,以免受热不匀使试管炸裂;(7)用试管夹持试管时,应由试管底部套上、取下;(9)先预热(操作方法:手持试管夹,在酒精灯火焰上方来回移动试管),再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

3、给试管中的固体体加热铁架台上的铁夹夹住离试管口约1/3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先预热(操作方法: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燃着的酒精灯),再固定加热药品集中部位(四)、仪器的洗涤内外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无成股水流下,而是形成均匀的水膜,表示仪器已经洗干净(五)、连接仪器装置1、玻璃导管插入胶塞: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然后对准橡皮塞上的孔稍稍用力转动,将其插入。

2、玻璃导管插入胶皮管: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把玻璃管插入橡皮管。

3、胶塞塞进容器口:左手拿容器,右手拿橡皮塞慢慢转动塞进容器口(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把容器压破,刺破手)。

(六)、检查装置的气密性:A:连接橡皮管并用止水夹夹上橡皮管,向分液漏斗中加水,打开分液漏斗玻璃塞和活塞,如果水不能滴下,表示气密性良好;B:连接仪器,把导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再用手紧握试管,如果导管口产生气泡,松开手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表示气密性良好C:把注射器活塞往外拉时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有气泡产生表示气密性好;把注射器活塞往里推,长颈漏斗导管有液柱上升,表示气密好。

D、G相同:连接橡皮管并用止水夹夹上橡皮管,向长颈漏斗中加水,水流下浸没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后,再加水,静置,长颈漏斗中液面不再下降表示气密性好。

E:(试管底部有破洞)方法一:连接橡皮管并用止水夹夹上橡皮管,把试管底部朝下插入水中,试管中液面始终低于烧杯中液面,表示气密性好;方法二:连接橡皮管并用止水夹夹上橡皮管,将试管底部插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中上部,如果试管破洞口有气泡放出表示气密性好;方法三:将试管底部插入水中,再用止水夹夹橡皮管,把试管拿出水面,水不能从破洞流出来,表示气密良好。

搅拌操作:拿玻璃棒一端约1/3处,另一端伸到烧杯内液体的中部或沿烧杯内壁,交替按顺时针方向做圆周运动,速度不可太快,用力不可太大,玻璃棒不能碰撞烧杯内壁发出叮当之声。

(七)、气体的制取图1是常见的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1)气体收集装置的选择:不与水反应,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的气体,可用排水法收集;不与氧气反应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密度与空气接近的气体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用排水法收集的优点:气体较纯净;用排空法收集气体的优点:气体较干燥。

(2)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用加热,称为固-液常温型,可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装置(上图A、C、D、E、G都是固液常温型,其中E、G不能用于制取氧气,因为二氧化锰是粉末,会从铜网或塑料板上掉落到试管底,使装置不能控制反应的进行和停止);若制取少量气体用试管作反应容器,制多量气体用锥形瓶或广口瓶作反应容器。

反应物是固体和固体(或只有一种固体),反应需要加热: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如右图A、B装置)(3)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的优点:①带分液漏斗或注射器的装置(如上图A):不用加热,节约能源;操作简便(相对于固固加热型);可控制反应速率,获得平稳的气流;可节约药品; (相对其他固液常温型)。

②带长颈漏斗(如上图D):可方便添加液体;③试管中加有孔塑料板或铜丝网,带长颈漏斗(如上图G):可控制反应的进行和停止;上图E装置也能控制反应的进行和停止。

3、实验现象(1)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集气瓶预先装少量水来溶解二氧化硫。

)硫空气中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铁在空气中不燃烧)集铁丝绕成螺旋状,目的防止热量散失,提高温度;铁丝末端系一根火柴,用来引燃铁丝;集气瓶中预先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目的是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

(3)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4)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出热量;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出热量;(5)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瓶壁有水雾;(6)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①现象: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打开止水夹后,水倒吸入集气瓶,最后水占瓶中空气体积约1╱5②测定结果偏低的原因:a、红磷的量不足;b、装置漏气;c、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4)测定结果偏高的原因有a、实验前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b、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选择的试剂要符合以下条件:a、能在常温或燃烧的条件下消耗氧气;b、不消耗氮气和其他气体;c、不生成气体。

(八)混合物和纯净物1.空气的成分: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3、混合物和纯净物(1)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2)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可用专门的符号表示。

(3)判断混合物、纯净物的方法:①自然界存在的物质的大多数是混合物;②溶液是混合物,名称里出现两种物质的物质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气);③水、纯净水、蒸馏水、冰水混合物、水蒸气是纯净物;④名称里有“化”字、“酸”字的物质一般是纯净物。

⑤只念到一种元素名称的物质是纯净物:元素名称+状态、元素名称+形状、元素名称+颜色是纯净物(九)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常见的物理变化有:状态的改变,形状的改变。

2、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化学反应)。

常见的化学变化有:燃烧、动植物的呼吸、光合作用、氧化、滴水穿石、百炼成钢、动植物的腐败,氧气变成臭氧、石墨变成金刚石,以及一切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3、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生成新物质。

4、化学变化的出现的现象:物质的颜色改变、放出气体、产生沉淀、能量的改变。

5、化学变化过程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九)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1、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3、物理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电性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