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的知识要点清单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知识点大全

初中历史知识点大全

初中历史知识点大全一、古代史知识点1.人类的起源和文明的发展-人类起源的地点和时间-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特点和时期划分-农业文明的出现和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文明的四大发源地:亚非黄河流域、美洲、印度河流域、西亚古埃及河流域2.古代文明的兴起和古代国家的形成-两河流域文明的特点和影响-古埃及文明的特点和影响-古印度文明的特点和影响-古中国文明的特点和影响-古希腊城邦的特点和影响-古罗马帝国的特点和影响3.中国古代历史-三皇五帝和夏、商、周三代的历史-周朝的分封制度和农业社会的特点-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家分裂和列国相争-秦朝的建立和统一中国-东汉末年的分裂和三国演义-南北朝的统一和隋唐时期的繁荣-宋代和元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发展-明代的海外探险和农业生产-清朝的统治和近代中国的历史变革4.世界古代历史-古希腊城邦和希腊文明的兴起-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兴衰-印度古代历史和宗教文化-古埃及帝国的兴衰和埃及文化-美洲古代文明和玛雅文明的兴起和衰落二、近代史知识点1.资本主义的兴起和欧洲的大航海时代-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欧洲航海技术的进步和大航海时代的开启-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地的开拓-经济文化的交流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2.近代科技与工业革命-科学革命的背景和主要成果-工业革命的起因和影响-蒸汽机的发明和运用及其对工业发展的影响-近代交通与通讯工具的发明和革命3.近代中国历史-近代西方列强的入侵和中国的危机-太平天国起义和戊戌变法的失败-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的胜利4.世界近代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其对世界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世界格局的重塑-冷战的起因和两极世界的对立-联合国的成立和国际关系的变化-文化大革命和后冷战时期的世界三、现代史知识点1.当代中国历史-开放和中国经济的崛起-国家领导人的更迭和政治制度的变革-中国与世界的合作和一带一路倡议-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2.当代世界历史-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的崛起-科技革命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当代国际关系和地区冲突-环境问题和全球治理。

初中历史必背知识点

初中历史必背知识点

初中历史必背知识点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夏商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秦朝的郡县制和中央集权- 汉朝的推恩令和察举制- 隋唐的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 宋元明清的科举制和中央集权制度2. 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发展:铁器的使用、水利工程、农业技术的进步- 手工业的发展:陶瓷、丝织、冶金等- 商业的发展: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市集和货币的使用3. 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 儒家思想: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思想- 道家思想:老子、庄子的主要思想- 法家思想:韩非子的主要思想- 佛教和道教的传入和发展4. 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医学:《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 天文学:《甘石星经》、《授时历》- 数学:《九章算术》、《周髀算经》5. 近现代中国的历史变革-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6.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 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7. 近现代中国的经济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土地改革- 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探索8. 近现代中国的科技和文化- 科技的进步:铁路、电报、电话- 文化的发展:新文学、新艺术、新教育9. 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10. 现代中国的经济发展- 经济特区的设立- 对外开放政策-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11. 现代中国的文化繁荣- 文化事业的发展:电影、音乐、戏剧 - 教育事业的进步:普及教育、高等教育- 体育事业的成就:奥运会、世界锦标赛12. 现代中国的科技创新- 航天技术:载人航天、探月工程- 信息技术:互联网、人工智能- 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生物医药这些知识点是初中历史课程中的核心内容,对于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初一历史知识点总结

初一历史知识点总结

初一历史知识点总结一、古代历史概述1.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 原始社会的特点- 重要的史前文化(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2. 夏、商、周三代- 夏朝的建立和重要事件- 商朝的青铜文化和甲骨文- 西周的分封制和礼乐制度3. 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诸子百家的思想(儒家、道家、法家等)二、秦汉时期的统一与变革1. 秦朝的统一- 秦始皇的中央集权措施- 兵马俑和长城的建设2. 汉朝的兴衰- 汉武帝的开疆拓土和对外交流- 丝绸之路的开通- 王莽篡汉和东汉的建立三、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与融合1. 三国鼎立- 魏、蜀、吴三国的兴衰- 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2. 两晋和南北朝- 晋朝的分立和南北朝的形成 -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四、隋唐时期的繁荣1. 隋朝的短暂统一- 隋文帝和隋炀帝的治国- 大运河的建设2. 唐朝的盛世- 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唐太宗和唐玄宗的统治- 唐朝的文化和艺术成就五、五代十国与宋辽金的并立1. 五代十国的割据- 五代的更迭和十国的分布2. 宋朝的建立与发展- 北宋和南宋的分立- 宋朝的科技和经济进步3. 辽、金、西夏的兴起- 辽朝的建立和对宋的威胁 - 金朝的兴起和北宋的灭亡 - 西夏的地理位置和对外关系六、元明清的统一与变革1. 元朝的建立与统治-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征服- 元朝的行政体系和对外交流2. 明朝的兴衰- 朱元璋的起家和明朝的建立- 郑和下西洋和海禁政策3. 清朝的统治与近代前夜- 清朝的建立和康乾盛世- 鸦片战争和近代中国的开端请注意,这个框架只是一个起点,具体的知识点需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进行详细的扩展和深入的讨论。

每个部分都应该包含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政治制度、文化成就以及它们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这个框架来准备课程内容、复习资料和考试准备。

初中历史知识清单

初中历史知识清单

初中历史知识清单1. 人类的起源与迁徙•人类起源的地点与时间•早期人类的生存方式和工具•人类的迁徙和定居2. 古代文明2.1 古埃及文明•古埃及的地理环境•古埃及的政治和社会组织•古埃及的宗教信仰•古埃及的建筑和文化成就2.2 古希腊文明•古希腊的地理环境•古希腊的政治和社会组织•古希腊的哲学和科学•古希腊的艺术和体育2.3 古罗马文明•古罗马的地理环境•古罗马的政治和社会组织•古罗马的法律制度和行政管理•古罗马的建筑和文化成就3. 中国古代史3.1 夏、商、周•夏朝的建立与衰亡•商朝的政治和社会组织•周朝的建立与分封制度3.2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时期的政治和社会变革•战国时期的国家争霸•孔子及儒家思想的兴起3.3 秦朝和汉朝•秦朝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汉朝的政治和社会制度•千里江山图解更新4. 世界中世纪历史4.1 欧洲中世纪•封建制度的兴起与衰落•宗教改革和十字军东征•文艺复兴运动和大航海时代4.2 伊斯兰教帝国•阿拉伯帝国的兴起与扩张•阿巴斯id4.3 亚洲中世纪•蒙古帝国的建立和统治•东南亚文明的发展•日本的中世纪历史5. 近代史5.1 欧洲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起因和影响•工业化的社会变革•工业化对世界的影响5.2 世界殖民体系•殖民主义的定义和特征•殖民主义在亚洲、非洲和美洲的扩张•殖民地的抵抗和独立运动5.3 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争方面•二战后的国际格局和冷战的爆发6. 当代世界6.1 冷战与全球化•冷战的起因和两个阵营•冷战后的国际格局和全球化的兴起•国际组织的作用和挑战6.2 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起因和发展•经济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当代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地位7. 历史人物•古代历史人物•近代历史人物•当代历史人物以上是初中历史知识清单的大致内容,涵盖了人类起源、古代文明、中国古代史、世界中世纪历史、近代史、当代世界以及历史人物等方面的知识。

初中历史知识要点一览表

初中历史知识要点一览表

初中历史知识要点一览表历史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社会的过去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历史知识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分析和批判思维。

下面是初中历史知识的要点一览表,帮助初中生快速了解历史知识的重点。

1.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 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社会形态,人们以狩猎、采集为生。

- 奴隶社会是原始社会后的一种社会形态,奴隶成为经济生产的一部分,带来社会阶级的划分。

2.尧舜禹时代- 尧、舜、禹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三位圣王,尧以德治天下,舜以贤治天下,禹治水三维艰难。

3.夏朝和商朝-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由禹的后代创立。

-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王朝,商朝时期王权逐渐集中。

4.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 西周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王朝,分为两个阶段:前半期为西周;后半期为东周。

-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繁的时期,诸侯割据,百家争鸣。

5.秦朝和汉朝-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实行一夫一妻制,统一文字和货币。

-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刘邦开创,分为西汉和东汉。

6.三国时期和南北朝时期-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被刘备、曹操、孙权三个政权所分割。

-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南北对立的时期,南朝为宋、齐和梁,北朝为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等。

7.隋朝和唐朝-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短暂的一个朝代,由杨坚建立,开创了科举制度。

-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和强盛的一个朝代,统治者睿智,科技军事发达。

8.宋朝和元朝-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军力相对较弱的朝代,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

-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蒙古族建立。

9.明朝和清朝-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建立科举制度,明成祖最为有名。

-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清廷和汉民族之间存在矛盾。

初中历史的知识点整理

初中历史的知识点整理

初中历史的知识点整理初中历史是中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涵盖的内容广泛且具有丰富的文化背景。

下面对初中历史的知识点进行了整理,以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

一、古代史1.中国古代的源流演变:先秦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等。

了解主要历史事件和著名历史人物。

2.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等古代诸子百家代表性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对后人的影响。

3.中国古代的王朝兴衰变迁:夏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盛世、隋唐盛世、宋元明清等朝代。

4.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四大发明、中华文明、诗词歌赋、历史文化名人等。

5.丝绸之路的起源和发展:丝绸之路的意义、沿途的交流和文化融合等。

6.中国古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和礼仪文化:了解古代中国的农业产业、手工业制作技艺、商业活动和礼仪文化传统等。

二、近代史1.第一次鸦片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中国近代史: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等历史事件。

3.中国的近代社会变革:开放、民族工业化、农村等历史进程。

4.中国对外交往和开放政策:新文化运动、开放政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

5.近现代的科技文化演变:近代的科技进步、文学艺术创作、文化思潮等。

6.近现代的社会问题与探索:晚清社会问题、共和国初期探索、开放时期的社会问题等。

三、世界史1.古代世界的兴衰交替:亚洲、非洲和欧洲等大洲的历史发展及影响。

2.世界各国的历史与文化:埃及文明、印度文明、希腊罗马文明、中世纪欧洲、现代西方世界等。

3.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世界大战、冷战、世界经济危机等。

4.世界近代科技与文化:工业革命、文艺复兴、现代科技、文化全球化等。

5.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古代丝绸之路、大航海时代、现代全球化等。

以上是初中历史的知识点整理,希望对学生能有所帮助。

历史是我们了解过去、认识现在、展望未来的重要途径,希望大家都能对历史保持敬畏和热爱,认真学习历史知识。

历史初中知识点大全

历史初中知识点大全

历史初中知识点大全一、中国古代历史1.三皇五帝和夏朝、商朝、西周、东周的历史沿革2.十五国各地区历史的发展及其特点3.中国古代王朝的兴衰变迁及原因分析4.中华文明的特点和影响5.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和思想文化的发展6.秦汉的统一和南北朝的分裂,以及两晋南北朝的文化繁荣7.隋唐的统一和盛世,以及五代十国的动荡8.北宋南宋的历史沿革9.中国古代文化的传统和现代影响二、世界古代文明1.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历史发展2.埃及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以及金字塔的建造和埃及的社会组织3.巴比伦和亚述帝国的兴衰及其文化特点4.印度河流域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城市的建设和社会制度5.欧洲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文化和政治制度6.印度教、佛教和道家思想的传播和影响7.伊斯兰教的兴起和传播,以及波斯和阿拉伯文化的发展8.古代全球贸易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以及丝绸、茶叶等产品的传播三、中国古代史的重大事件1.三国鼎立,曹操、刘备、孙权的兴起和统一2.唐朝盛世和安史之乱3.北宋和南宋的兴盛4.元朝和元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5.明朝的开创和中国与大航海时代的接触6.清朝和清朝的兴起、统治和垮台7.辛亥革命和中国近代史的起源8.中华民国的诞生和国共合作9.中共党的建立和抗日战争的胜利10.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四、世界古代历史的重大事件1.古埃及的法老和金字塔的建造2.希腊城邦的兴起和波斯战争3.罗马帝国的兴起、皇帝的统治和西罗马帝国的灭亡4.汉朝和罗马帝国的贸易和文化交流5.六朝时期欧洲宗教的兴起和启示录的写作6.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和十字军东征7.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和文化变革8.巴士底狱的袭击和法国大革命9.英国与法国的殖民扩张和工业革命的兴起10.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五、现代史和当代史1.现代世界格局的形成和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影响2.共产主义国家的兴起和冷战的“拜占庭文化”3.冷战时期的东西方对峙,以及美苏两国的角力4.广义封建主义和冷战时期的“第三世界”国家5.中国开放的起源和发展6.九十年代世界经济的三重爆炸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7.金融危机和互联网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8.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9.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和中国对世界的影响10.新中国70年的成就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七年级历史必背重点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历史必背重点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历史必背重点知识点总结
1. 中国古代的朝代及其时间顺序:夏商周、春秋战国、秦、西汉、新、东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辽、西夏、金、元、明、清。

2. 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主要包括早期的农业发展、农业生产方式、农业劳动工具以及农业节气等方面的知识。

3.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封建政权、中央集权制度、科举制度等方面的知识。

4. 中国古代的社会制度:中国古代的社会制度包括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官僚资本主义社会等。

5. 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主要包括造纸术、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等方面的知识。

6. 中国古代的文化发展:中国古代的文化发展主要包括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7. 世界古代文明:世界古代文明主要包括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古印度文明等方面的知识。

8. 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主要包括秦始皇统一六国、西汉王朝,东汉王朝的兴衰、三国鼎立、北宋与南宋等。

9. 丝绸之路的历史: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与西方国家进行商业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它贯穿了中国、中亚、西亚、东欧等地。

10. 明清时期的历史变革: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它经历了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兴起,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朝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历史的知识要点清单
初中历史必备的知识要点清单
戊戌变法(性质: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1.背景:民族危机的加重(表现为:《马关条约》签订);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2.时间:十九世纪末的1898年(旧历戊戌年)
3.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
4.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进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以挽救民族危亡。

5.过程: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序幕)、成立强学会(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标志)、颁布《定国是诏》(变法开始)、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6.失败原因:一是脱离群众,仅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二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8.启示:说明资产阶级君主立宪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辛亥革命
1.背景:《辛丑条约》签订,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2.时间:1911年(旧历辛亥年)
3.代表人物:孙中山等
4.主张:以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主)为纲领,试图用革命的手段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5.革命活动:1894年成立兴中会;1905年建立中国同盟会(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提出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1911年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标志);1912年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

6.失败标志: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7.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但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它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8.启示: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当时中国是行不通的。

新文化运动
1.开始时间:1915年
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3.两面旗帜:“民主”和“科学”。

4.主要阵地:《新青年》。

5.主要内容:前期:“四提倡、四反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
6.对象:封建专制的尊孔复古思想。

7.性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8.地位和作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1.北京城由宫城、皇城和京城三个部分组成,以“万岁山”作为全城的中心点。

城中心的紫禁城(故宫)是皇帝居住的地方,是我国
也是世界建筑的瑰宝。

2.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蜿蜓六千余公里,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

3.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写的一部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

4.明朝末年,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写了一部《天工开物》。

总结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记录了我国手工业成就。

外国学者称它
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6.明清时期,古典小说创作进入成熟阶段,元末明初的《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者罗贯中。

《水浒传》
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作者施耐庵。

7.明朝中期的《西游记》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作者吴承恩。

8.清朝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明朝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1.清朝的闭关锁国:
原因:清朝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政策,推行“重本抑末”政策,压抑、限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当时西
方的殖民统治者正向东方扩张势力,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的领土主
权受到外国侵犯,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表现:清初的40年,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

清朝统一台湾以后
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后来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
外通商口岸,关闭其它港口。

评价:它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但是,当时的西方国家正先后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跨入生
产力迅速发展的新时代。

清朝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
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
使中国逐渐在世界上落伍了。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1.背景:19世纪中期,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目的:为了摆脱农奴制危机,维护贵族地主利益,巩固沙皇统治。

3.领导者: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4.内容:
(2)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高价)钱赎买这块份地。

(体现了这次改革的实质:是对农民的一场
剥削与掠夺)
5.性质: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6.意义: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重大
转折。

7.局限性: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二、日本明治维新
1.背景:日本面临幕府统治危机和严重的民族危机(外国入
侵)(内忧和外患)
2.时间:1868年开始
3.领导者:明治天皇
4.内容:(1)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2)经济
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3)社会生
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5.性质:是明治天皇政府实施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6.意义: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b.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就走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7.局限性:这次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
1.时间:19世纪70年代——20世纪40年代
2.主要标志: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使用。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促进了电力、石油的利用)
3.领先于世界的国家:美国和德国
4.主要发明:
(1)新电器:灯泡(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发明),电动机等。

(2)新机器:内燃机(卡尔·本茨发明)、电动机。

(3)新通讯:有线电话、无线电报。

(4)新交通工具:电车、汽车(汽车之父——卡尔·本茨发明),飞机(美国莱特兄弟发明)。

5.影响:
(1)经济: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各国发展不平衡。

(2)政治:垄断组织出现,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