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与健康教案
五年级上册生命与安全第三课中医药保健康教案

五年级上册生命与安全第三课中医药保健康教案教案:《中医药保健康》教案目标:1.了解中医药的基本知识和特点;2.了解中医保健的基本方法;3.学习一些中草药的常识和应用。
教学重难点1.中医药的基本知识和特点;2.中医药保健的基本方法;3.中草药的常识和应用。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中药材、中药饮品、中草药成药等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入话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中医药吗?它与其他医学的区别在哪里呢?2.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中医药的了解。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通过课件的展示,讲解中医药的基本知识和特点,如中医药对人体整体健康的关注、强调阴阳平衡、注重整体调养等。
2.讲解中医药保健的基本方法,如针灸、推拿、艾灸等。
三、实践活动(20分钟)1.分组活动:将同学分为若干小组,每组根据老师指导,利用提供的中药材和工具,制作一种中草药泡脚的药包。
2.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适合自己的中草药材,并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作药包。
3.学生完成后,老师指导他们将药包放入盆中的温水中,泡脚10-15分钟,并体验中草药泡脚的舒适和保健效果。
四、讨论与总结(15分钟)1.学生轮流介绍自己选择的中草药材以及对应的保健功能。
2.总结中医药保健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3.与学生讨论中药的使用范围和注意事项,如合理使用、遵医嘱等。
五、拓展延伸(15分钟)1.给学生提供一些常见的中草药图册和中草药宣传资料,让他们了解更多中草药的知识。
2.分组讨论:学生根据所了解的中草药知识,设计一款中草药饮品,并以小组展示。
六、作业布置(5分钟)1.让学生回家查找一种中草药,并调查其保健功能和应用方法,并写一份调查报告。
2.播放一些与中医药相关的短视频或电影,并让学生写一份电影观后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中医药的基本知识和特点,让学生了解中医药的独特魅力和保健方法。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中草药泡脚的舒适感受。
通过讨论和总结,学生加深对中医药的理解。
中医药与健康教案

中医药与健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医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使学生掌握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如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
3. 培养学生对中医药健康理念的认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中医药的基本概念:中医药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2. 中医药的发展历程:古代中医药、近现代中医药、现代中医药。
3. 中医药的基本理论: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病因病机学说等。
4. 中医药的健康理念:养生保健、治未病、康复治疗。
5. 常见中药材的功效与作用:人参、黄芪、枸杞、当归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医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基本理论。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病例,展示中医药的疗效。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中医药的健康理念和实际应用。
4. 实地考察法:参观中药材市场或中医药博物馆,加深对中医药的了解。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中医药与健康教材。
2. 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PPT。
3. 实物:中药材标本或中药饮片。
4. 视频资料:介绍中医药的疗效和实际应用。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中医药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中医药健康理念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4.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中医药与健康知识的掌握。
六、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计30课时,每周2课时,共15周。
2. 教学计划:第1-4周:中医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第5-8周: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和健康理念第9-12周:常见中药材的功效与作用第13-16周:中医药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七、教学活动1. 第1-4周:讲解中医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中医药的疗效。
2. 第5-8周:深入学习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如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探讨中医药的健康理念。
3. 第9-12周:介绍常见中药材的功效与作用,分析实际病例,展示中药材在治疗和保健中的作用。
中医科健康教育计划单

中医科健康教育计划单
一、计划背景
近年来,随着生活品质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保健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中医学以预防为主,强调养生调理,很好地符合人们追求健康的需求。
然而,大多数人对中医知识的理解还比较肤浅。
本计划拟通过开展一系列健康讲座和体检项目,为广大群众传播中医养生保健的知识,加强人们的健康意识。
二、教育目标
1. 增强人们对中医健康概念和理论的认识。
2. 帮助人们理解中医防病养生的原则和方法。
3. 掌握日常养生调理和常见小病处理的基本知识。
4. 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形态和日常养生习惯。
5. 提升人群整体健康水平。
三、教育
1. 举办主要中医健康理论的宣讲会,宣讲内容包括:
-中医养生基本理论
-中医四诊
-中医五行八法
-中医养生原则及方法
2. 开展常见疾病预防知识讲座,内容包括:
-感冒预防与处理
-胃肠常见问题解决
-眼疾知识普及
-减肥理念及方法
3. 安排体质体检项目,辅以中医养生指导。
4. 发放中医养生手册,内容涵盖日常饮食、运动、调理法等知识。
五、执行部门
本计划由我们中医科负责执行。
六、预计效果
通过是次健康教育,预计可以有效提高________地区人民的中医保健意识,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养生方式,从而提升整体人群的健康水平。
如果需要修改或完善任何内容,欢迎指出。
此为参考范文,不对具体实施负责。
中医药与健康教案

中医药与健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医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理解中医药在健康管理中的作用。
2. 培养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中医药的基本概念与特点2. 中医药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3. 中医药养生保健方法4. 中医药预防疾病的原则5. 中医药的日常应用与注意事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医药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中医药养生保健方法的选择与应用,以及中医药预防疾病的原则。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医药的基本概念、特点、作用及其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中医药在预防和治疗疾病中的优势。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中医药养生保健方法的选择与应用,分享学习心得。
五、教学准备:1. 教材:中医药与健康教材或相关资料。
2.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白板等。
3. 实践材料:如中药材、养生茶具等。
4.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调查中医药在家庭中的应用情况,总结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六、教学进程:1. 课时安排:共1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进程安排:第1-2课时:中医药的基本概念与特点第3-4课时:中医药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第5-6课时:中医药养生保健方法第7-8课时:中医药预防疾病的原则第9-10课时:中医药的日常应用与注意事项七、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讨论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实践能力: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学生自评与互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和不足之处。
八、教学策略:1. 激发兴趣:通过讲解中医药的神奇之处,引发学生对中医药的兴趣。
2. 注重实践: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中医药的魅力。
少儿中医健康教育教案

少儿中医健康教育教案
《少儿中医健康教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中医的基本理论和概念,培养对中医的兴趣和认识;
2. 学习中医的保健方法和养生知识,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
3. 增强对中医的信任和了解,预防疾病,提高免疫力;
4. 吸引孩子们对中医的学习和研究。
二、教学内容
1. 中医的基本理论:阴阳、五行、气血、脏腑、经络等;
2. 中医的诊断方法:望、闻、问、切;
3. 中医的治疗方法:针灸、推拿、拔罐、中药等;
4. 中医养生知识:饮食、起居、保健、情志等;
5. 中医预防疾病和提高免疫力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1.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介绍中医的基本理论,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让学生体验中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增强对中医的认知;
3. 通过讲解和讨论,普及中医的养生知识和预防疾病方法;
4. 组织学生参加中医养生活动,增强对中医的信任和了解。
四、教学评价
1. 以小组或个人形式展示对中医的理解和应用;
2. 通过问答和讨论评价学生对中医的掌握程度;
3. 观察学生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变化,评价教学效果。
五、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中医健康教育教案的实施,学生对中医的理解和信任度得到了提高,养成了良好的健康习惯,提高了对中医的兴趣和认识。
希望学生能够继续学习和实践中医养生知识,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少儿中医健康教育教案

少儿中医健康教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中医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2. 掌握中医养生的基本方法;
3. 培养学生正确养生和保健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
1. 中医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2. 中医的养生方法;
3. 常见的中药材及其功效。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向学生提问,中医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你们是否听说过中医药?有什么了解吗?
2. 基本概念解释:介绍中医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3. 中医的养生方法:讲解中医的养生方法,如保持心态平和、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4. 常见的中药材及其功效:介绍常见的中药材,如枸杞、当归、黄连等,并讲解它们的功效和用法。
5. 活动实践:让学生分组,利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设计一份中药养生方案,并向其他组进行宣讲。
6. 总结归纳: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针对中医养生方法给出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四、教学重点:
1. 中医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2. 中医的养生方法。
五、教学扩展:
1. 邀请中医专家到学校进行讲座,向学生介绍更多中医知识;
2. 组织学生参观中药材市场,让他们亲身感受中医的魅力;
3. 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学中医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中医的基本原理和特点,掌握了中医的养生方法,并了解了一些常见的中药材及其功效。
希望同学们能够将中医养生方法融入自己的生活中,保持健康的体魄。
中医药与健康教案

中医药与健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医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使学生掌握中医药的基本知识和健康理念3. 培养学生对中医药的兴趣和认同感二、教学内容1. 中医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a. 中医、中药、中医学、中医药学的定义和区别b. 中医药的核心理念:整体观、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等c. 中医药的优势和特点:预防为主、辨证论治、个性化治疗等2. 中医药的基本知识a. 中药的分类: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b. 中药的剂型:汤剂、丸剂、散剂、膏剂等c. 中药的用药原则:君臣佐使、四气五味、归经等3. 中医药的健康理念a. 健康观:阴阳平衡、气血调和、脏腑功能正常等b. 养生保健:饮食调养、起居有常、运动锻炼等c. 疾病防治:预防为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等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医药的基本概念、知识和健康理念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中医药治疗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医药的作用和优势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中医药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参:《中医药与健康》等相关教材或参考资料2. 课件:制作课件,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以便于讲解和展示3. 案例素材:收集一些典型的中医药治疗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问题、交流观点等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六、教学内容4. 中医诊断方法a. 四诊:望、闻、问、切b. 诊断技巧和案例分析c. 现代中医诊断技术的应用5. 中药治疗方法a. 内治法:煎药、服用、针灸、拔罐等b. 外治法:敷贴、按摩、刮痧、艾炙等c. 中医与现代医疗的结合七、教学内容6. 中医药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a. 日常保健:食疗、药膳、养生茶等b. 疾病调理:慢性病、亚健康、心理疾病等c. 中医药在特定人群中的应用:孕妇、老年人、儿童等7. 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a. 中医药的历史沿革b. 现代中医药教育与科研c. 中医药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的作用八、教学内容8. 中医药的现状与挑战a. 中医药资源的分布与利用b. 中医药面临的现代挑战:疗效评价、标准化、知识产权等c. 政府对中医药发展的政策与支持九、教学内容9. 中医药的未来展望a. 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的结合:中药现代化、生物技术等b. 中医药在国际市场的潜力c. 中医药普及与传播:中医药文化、国际交流等十、教学内容10. 结论与反思a. 学生对中医药的理解与感悟b. 中医药在个人生活中的应用与实践c. 面向未来的中医药教育与研究六、教学方法4. 实践操作法:安排学生在模拟诊所中进行中医诊断和治疗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5.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医生和患者,进行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模拟练习,增强学生的同理心和沟通技巧6. 项目研究法:鼓励学生选择中医药相关的课题进行研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科研能力七、教学评价4. 实践操作考核:评估学生在模拟诊所中的诊断和治疗操作技能5. 小组项目报告:评价学生进行项目研究的成果和表现八、教学准备4. 模拟诊所:准备模拟诊所环境和设备,供学生进行实践操作5. 项目研究资源:为学生提供相关的研究资料和指导,支持学生的项目研究6. 个人反思素材:提供反思的问题和指导,帮助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自我评估九、教学评价7. 模拟诊所评价:评估学生在模拟诊所中的综合表现,包括诊断、治疗、沟通等能力8. 项目研究报告:评价学生项目报告的质量,包括研究内容、分析和结论等9. 个人反思报告:评估学生反思报告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对中医药的理解和认识十、教学反馈10.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反馈意见,以便于改进教学11. 教学总结:对整个教案的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中医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健康理念2. 中医诊断方法及其在现代中医中的应用3. 中药治疗方法的种类及其在疾病调理中的作用4. 中医药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特别是在特定人群中的应用5. 中医药的传承、现状与未来展望,以及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的作用难点:1. 中医诊断方法的掌握,包括四诊技巧和案例分析2. 中药治疗方法的深入理解,尤其是内治法和外治法的具体应用3. 中医药在现代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4. 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包括现代中医药教育、科研及国际交流5. 面对中医药面临的现代挑战,如疗效评价、标准化、知识产权等问题,如何看待和解决。
中医药与健康教案

•中医药基本概念与原理•常见中草药及其功效•针灸、拔罐等非药物疗法•常见疾病预防与调理方法目•饮食养生与保健知识普及•运动锻炼在健康维护中作用录中医药起源与发展中医药的起源远古时期,人们在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医药的雏形。
中医药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先秦、汉唐、宋金元、明清等各个历史时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中医药在现代的应用在现代医学中,中医药在预防、保健、治疗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阴阳五行理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生克制化规律来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在医学中用以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相互关系。
脏腑经络学说脏腑学说经络学说诊断方法与治疗原则诊断方法治疗原则01020304麻黄桂枝紫苏生姜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清热泻火,凉血解毒。
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
石膏知母栀子夏枯草茯苓薏苡仁苍术黄柏人参黄芪当归熟地黄针灸原理及操作技巧针灸原理操作技巧拔罐作用及注意事项拔罐作用拔罐是通过在人体表面施加负压,使局部组织充血、瘀血,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注意事项拔罐时要选择合适的罐具和部位,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对于体质虚弱、皮肤敏感的患者要慎用拔罐,同时要注意防止烫伤、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其他非药物疗法简介推拿按摩刮痧艾灸预防策略保持室内通风,避免长时间处于密闭环境。
根据季节变化,适时增减衣物,防止受凉。
坚持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调理方法风寒感冒可服用桂枝汤、麻黄汤等中药汤剂,以发汗解表。
01 02预防策略控制饮食,减少高盐、高脂食物的摄入。
戒烟限酒,避免长期大量饮酒和吸烟。
01020304控制饮食,避免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保持合加强锻炼,提高身体代谢水平,促进糖分消耗。
根据中医辨证分型,选用消渴方、玉女煎等中药方剂进其他常见疾病预防策略胃肠道疾病上呼吸道感染注意饮食卫生,避免不洁食物和生冷刺激;保持规律作息和良好心态;适当补充益生菌等调节肠道菌群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学一学
1.了解病入膏肓的由来。
2.体会医缓的技术高明及中医的伟大。
五、做一做
1.围绕“你心中的好医生”这个主题,表达自己的看法。
2.小组讨论。
3.结果展示。
六、课堂总结
学了这节课你们对医巫的有何认识,医为何会脱离巫而独自发展呢?
教学反思:
教材内容
第4课 妙手祛病痛
总课时
1
第 1 课时
教学要求
1.了解双手也是预防、治病的有效工具。
2.知道生活中如何运用自己的双手预防、治病。
教材重点难点
了解双手也是预防、治病的有效工具。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通过谈话,导入主题
中医药与健康教案
教材内容
第1课神农尝百草
总课时
1
第 1 课时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神农的勇敢和为人类作出的贡献。
2.学习神农的科学态度和献身精神。
教材重点难点
体会神农的勇敢和为人类作出的贡献。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通过谈话,导入主题
师:同学们,中药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有着巨大的贡献。那么大家知道中药是谁发现的吗又是怎么发现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来了解下中医药的起源。
二、读一读
1.默读神农架回答问题。
师:中药是谁发现的?
生:神农氏。
师:他是如何发现中药的?
生:亲自尝试上百种植物。……
三、想一想
体会神农氏代表了一大批为中医药做出贡献的劳动人民。
四、学一学
药食同源
1.药食同源的两层含义。
2.生活中的药食同源。
五、做一做
1.药食同源的食物,体会记录味道和感受。
2.小组讨论。
四、学一学
1、了解推拿的理论知识和手法。
2、了解推拿范围广,作用大,小朋友喜欢。
五、做一做
1.如何做一名小医生,下班给爸妈推拿。
2.小组讨论。
3.先示范结果展示。
六、课堂总结
学了这节课你们对推拿有何认识,你会在生活中尝试用它来预防和治病吗?
教学反思:
教材内容
第5课 认识阴阳
总课时
1
第 1 课时
教学要求
师:同学们,中药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它是我们祖先在生产生活中同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医字的变化会让我们更好的理解中医的发展。
那你们知道我们的双手也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来了解下医的起源。
二、读一读
1.默读按摩救产妇答问题。
师:故事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1.了解阴阳重要的哲学概念,如何看待阴阳。
2.知道理解古人是怎么样观察天地现象。
教材重点难点
了解阴阳重要的哲学概念,如何看待阴阳。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通过谈话,导入主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阴阳是什么吗?
师:古人是如何观察到阴阳这样的现象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来了解下认识阴阳。
二、读一读
1.默读两小儿辩日答问题。
阴阳对于中医理论的创立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从而构建了独特的理论体系,传承了源远流长的中华医药文化。
四、学一学
1.知道古人是如何用阴阳说明人体组织结构的。
2.了解用阴阳诊断疾病。
五、做一做
1.结合身边实际,找出阴阳关系的现象或物体。
2.同桌互相说说人体脏腑中五脏的阴阳属性。
六、课师:同学们,中药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有着巨大的贡献。那么大家知道针灸中的九针是谁发现的吗又是怎么发现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来了解下针灸的起源与发展。
二、读一读
1.默读砭石答问题。
师:九针是谁发现的?
生:伏羲。
师:他是如何发现九针的?
生:远古时期,人们不小心被一些尖硬物体……这种石器就是最古老的医疗工具----石针,即古书中经常提到的“砭石”
生:按摩救产妇。
师:如何按摩可以救产妇呢?
生:用温水温暖产妇的腰腹部,用手上下按摩,肠胃微痛,产子,母子平安。
师:用药不行,道士也不行。本已经失去希望,但通过按摩救了产妇,可以看出我们的双手是可以治病的。
三、想一想
古老的中医药学对维护中华民族的健康生存和繁衍生息发挥重要的作用。其中推拿是一种古老的医术,是一种“以人疗人”的方法。推拿简便,无副作用,受到全世界的推崇。
二、读一读
1.默读“医”字来历答问题。
师:“医”字最早在什么字中出现过?
生:甲骨文。
师:“医”字的变化又是怎么样的?
生:“医”字最早在甲骨文中出现,表示治病和医生的意思;东汉《说文解字》中也做了注解;远古时代医与巫不分家,但随着社会发展,分家后成为独立职业,在春秋战国《左传》有了明确表示。
三、想一想
3.展示结果。
六、课堂总结
学了这节课你们认为神农是一位怎么样的人,他对中医的发展起到什么样的意义?
教学反思:
教材内容
第2课伏羲制九针
总课时
1
第 1 课时
教学要求
1.了解伏羲制九针的故事,了解针灸的针的种类。
2.了解针灸的发展及针灸并存的原理。
教材重点难点
明白针灸对人类医学和健康的重要贡献。
教具
多媒体
师:两小儿辩日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生:孔子游学遇到两个小孩辩论太阳是早晨离我们近,还是中午离我们近。
师: 孔子听完怎么回答的。
生:孔子觉得他们说的都有道理,不能做出判断。
师:这就是有关阴阳的故事。
三、想一想
上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古人很早就善于观察天地万物了在此基础上抽象出特征,得到阴阳的概念,并用之划分世间万物。
六、课堂总结
学了这节课你们记得伏羲的九针是哪九针吗,你们会去针灸吗?
教学反思:
教材内容
第3课医的起源
总课时
1
第 1 课时
教学要求
1.了解中医的起源与发展。
2.体会我们的祖先在生产生活中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
教材重点难点
了解中医的起源与发展。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通过谈话,导入主题
师:同学们,中药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它是我们祖先在生产生活中同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医字的变化会让我们更好的理解中医的发展。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来了解下医的起源。
三、想一想
据我国古代医书《黄帝内经》记载推测,砭石可能是最早的外科切割工具,同时对以后的九针影响深远,能体会伏羲代表了一大批为中医药做出贡献的劳动人民。
四、学一学
1.指压的作用方法。
2.拔罐的作用方法。
3.电针疗法。
4.针灸并存的理论。
五、做一做
1.针灸治疗中的“针”种类。
2.小组讨论。
3.结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