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12章:光的干涉

合集下载

《大学物理》光的干涉知识点

《大学物理》光的干涉知识点

《大学物理》光的干涉知识点咱们来聊聊大学物理里超有意思的光的干涉!先说说啥是光的干涉啊。

简单说,就是两束或者多束光相遇的时候,它们会相互影响,产生一些特别有趣的现象。

这就好比两个人在舞台上跳舞,配合好了就能跳出精彩的舞步。

比如说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这可是光的干涉里的经典。

托马斯·杨当年做这个实验的时候,那可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想象一下,一束光通过两条窄缝,然后在后面的屏幕上就出现了明暗相间的条纹。

这就像是光在跟我们玩捉迷藏,一会儿亮,一会儿暗。

那为啥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就得从光的波动性说起啦。

光啊,它可不是简单的直线跑的小粒子,而是像波浪一样传播的。

当两束光的波峰和波峰相遇,或者波谷和波谷相遇,就会变得更亮,这叫加强;要是波峰和波谷相遇,那就会变暗,这叫减弱。

我记得有一次在实验室里,自己动手做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那时候紧张又兴奋,小心翼翼地调整着仪器,眼睛紧紧盯着屏幕,就盼着能看到那神奇的条纹。

当终于看到那清晰的明暗相间的条纹时,心里那种激动和惊喜,简直没法形容!感觉自己像是揭开了大自然的一个小秘密。

还有薄膜干涉,这在生活中也很常见。

比如夏天马路上的油膜,在阳光下会呈现出五彩斑斓的颜色,这就是薄膜干涉的杰作。

还有相机镜头上的镀膜,也是利用了薄膜干涉的原理来减少反射,提高成像质量。

光的干涉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那可多了去了。

比如在光学检测中,通过干涉条纹的变化可以检测出物体表面的微小缺陷。

还有干涉仪,可以用来测量长度、角度等物理量,精度高得吓人。

总之,光的干涉这个知识点,看似神秘,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去探索,就能发现它的无穷魅力。

希望通过我这一番不太专业但充满热情的讲解,能让您对光的干涉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下次您再看到那些奇妙的光学现象,就知道背后的原理啦!。

《大学物理》第十二章 光学

《大学物理》第十二章  光学
位置 (提示:作为洛埃镜干涉分析)
h
结束 返回
解:
=a
acos2
+
2
=
2asin2
=
2
asin =h
sin =4h
a 2
h
结束 返回
12-5 一平面单色光波垂直照射在厚度 均匀的薄油膜上,油 膜 覆盖在玻璃板上, 所用 单色光的波长可以连续变化,观察到 500nm与700nm这两个波长的光在反射 中消失,油的折射率为 1.30,玻璃的折射 率为1.50。试求油膜的厚度 。
第二级明纹的宽度为
Δx
´=
Δx 2
=2.73 (mm)
结束 返回
12-15 一单色平行光束垂直照射在宽 为 1.0mm 的单缝上,在缝后放一焦距为 20m的会其透镜,已知位于透镜焦面处的 屏幕上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2.5mm。求入 射光波长。
结束 返回
解:
=
aΔx 2D
=
1.0×2.5 2×2.0×103
sinj
=
k (a+b)
sin =0.1786k-0.5000
在 -900 < j < 900 间,
对应的光强极大的角位置列表如下:
k
sinj j
k
sinj j
0
-0.500 -300
1
2
-0.3232 -0.1464
-18051’ -8025’
3
4
0.0304 0.2072
1045’ 11057’
结束 返回
12-22 一光栅,宽为2.0cm,共有
6000条缝。如用钠光(589.3nm)垂直入射,
中央明纹的位置? 共有几级?如钠光与光

大学物理实验光的干涉

大学物理实验光的干涉
大学物理实验光的干涉
目录
• 光的干涉概述 • 实验原理 • 实验步骤与操作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结论与总结
01 光的干涉概述
光的干涉现象
01
光的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相干光 波在空间某些区域相遇叠加,形 成光强分布的周期性变化现象。
02
在干涉区域,光强增强或减弱, 形成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干涉的形成条件
相干光源
干涉现象要求光源具有 相干性,即光源发出的 光波具有确定的相位关
系。
频率相同
参与干涉的两束光波的 频率必须相同。
振动方向相同
参与干涉的两束光波的 振动方向必须相同。
恒定的相位差
两束光波在相遇点必须 具有恒定的相位差。
干涉的应用
01
02
03
04
干涉测量
利用光的干涉现象测量长度、 厚度、表面粗糙度等物理量。
调整激光器
确保激光束垂直照射到双缝上 。
观察干涉图样
调整屏幕位置,观察到明暗交 替的干涉条纹。
测量条纹间距
使用测量尺测量相邻亮条纹或 暗条纹之间的距离。
薄膜干涉实验步骤
准备实验器材
包括单色光源、薄膜、屏幕和测量尺。
观察干涉图样
调整屏幕位置,观察到明暗交替的干涉图样。
调整光源和薄膜
确保单色光垂直照射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膜上。
解释
干涉现象的产生是由于波的振动方向相同使得波峰与波峰或波谷与波谷叠加,使振幅增强 ;而振动方向相反时则会使振幅相互抵消。干涉现象是光的波动性质的重要体现之一。
应用
干涉现象在光学、声学、电子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如光学干涉仪、声呐、电子显微镜等。
03 实验步骤与操作

大学物理光学光的干涉教案

大学物理光学光的干涉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理解光的干涉现象及其产生条件。

2. 掌握光的干涉现象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

3. 能够分析光的干涉条纹的分布规律。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方法。

二、教学内容1. 光的干涉现象及其产生条件。

2. 光的干涉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

3. 光的干涉条纹的分布规律。

4. 光的干涉现象在光学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1. 光的干涉现象及其产生条件。

2. 光的干涉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

3. 光的干涉条纹的分布规律。

四、教学难点1. 光的干涉现象及其产生条件。

2. 光的干涉条纹的分布规律。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光的干涉现象、产生条件、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

2. 实验法: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干涉现象,验证理论,加深理解。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光的干涉现象在实际光学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 回顾光的波动性及其基本概念。

2. 提出问题:什么是光的干涉现象?干涉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二)讲解光的干涉现象及其产生条件1. 解释光的干涉现象:频率相同、振动方向一致、相差恒定的两列光波在相遇区域出现稳定相间的加强区域和减弱区域的现象。

2. 讲解干涉现象产生条件:两列光波频率相同、振动方向一致、相差恒定。

(三)讲解光的干涉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1. 介绍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利用双缝将光束分成两束,产生相干光,观察干涉条纹。

2. 讲解实验步骤:搭建实验装置、调整实验参数、观察干涉条纹。

(四)讲解光的干涉条纹的分布规律1. 介绍干涉条纹的分布规律:明暗相间的条纹,亮纹间距与暗纹间距相等。

2. 分析干涉条纹间距与实验参数的关系:条纹间距与光波波长、双缝间距、双缝到屏的距离有关。

(五)案例分析1. 分析光的干涉现象在光学中的应用,如:光谱分析、光学仪器校准等。

2. 鼓励学生思考光的干涉现象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六)实验演示1. 演示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让学生观察干涉条纹。

2. 讲解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如:实验参数的调整、实验现象的观察等。

光学中的光的干涉定律

光学中的光的干涉定律

光学中的光的干涉定律光的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波相互叠加产生干涉图样的现象。

干涉定律则描述了光的干涉图样的特性和规律。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光学中的光的干涉定律及其应用。

一、光的干涉定律的基本原理在介绍光的干涉定律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光的干涉产生的基本原理。

当两束或多束光波相互叠加时,它们的波动性会导致干涉效应。

在干涉图样中,我们通常能观察到明暗相间的条纹,这是由于光波的叠加导致相位的差异。

根据光的波动性质,我们可以得到光的干涉定律的基本表达式:干涉条纹的位置可以由干涉光程差决定,即:Δr = mλ其中,Δr表示两束光的干涉光程差,m为整数,λ为光的波长。

这个公式表明,当两束光的干涉光程差满足上述关系时,光的干涉图样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

二、Young双缝干涉实验Young双缝干涉实验是展示光的干涉现象的经典实验之一。

该实验由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于1801年首次进行。

在Young双缝干涉实验中,光源发出的光经过一个狭缝,然后通过两个紧邻的小孔(双缝)形成两个光源。

这两束光波相互叠加,并在屏幕上形成干涉图样。

干涉图样的特点是一系列明暗相间的条纹。

根据光的干涉定律,我们可以得知在该实验中干涉条纹的位置取决于干涉光程差。

当干涉光程差为整数倍的光波长时,条纹呈现明亮;当干涉光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时,条纹呈现暗影。

通过Young双缝干涉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光的波动性质和干涉现象。

三、干涉定律的应用干涉定律在光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应用。

1. 干涉测量:干涉定律可用于测量光的波长、厚度等物理量。

例如,通过测量干涉图样中的条纹间距,可以计算出光的波长。

同时,干涉定律还可以用于测量薄膜的厚度或透明度。

2. 干涉仪器:许多仪器和装置都是基于光的干涉原理来设计的。

例如,干涉显微镜可以提高显微图像的清晰度和分辨率;干涉光谱仪则可以用于分析光的频谱成分。

3. 干涉涂层:利用干涉定律,我们可以设计出具有特定功能的干涉涂层。

物理知识点光的干涉

物理知识点光的干涉

物理知识点光的干涉光的干涉是光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揭示了光波的波动性质及其产生的干涉现象。

本文将依据物理知识点,对光的干涉进行详细论述。

一、干涉现象的基本原理光的干涉是指两个或多个光波相互叠加所形成的干涉图案。

干涉现象的产生需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光源是相干光源,波长相同。

当光波经过不同路径传播后再次相遇时,它们会相互干涉,产生增强或减弱的干涉效应。

二、双缝干涉1. 双缝干涉的实验装置双缝干涉实验一般采用光源、狭缝、透镜和屏幕等组成。

光源发出的光经狭缝后,形成一个光源光斑,通过透镜聚焦后照射到屏幕上。

2. 双缝干涉的光程差当光波通过两个缝隙后再次相遇时,其传播路径的长度差称为光程差。

光的干涉现象取决于光程差的大小。

3. 双缝干涉的干涉图案双缝干涉的干涉图案呈现出一系列明暗相间的条纹,称为干涉条纹。

该条纹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可通过干涉公式和级差条件进行分析和计算。

三、杨氏双缝干涉实验1.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的装置杨氏双缝干涉实验是一种经典的干涉实验方法。

实验装置由一束狭缝光源、双缝、透镜和幕板等组成。

2. 杨氏双缝干涉的干涉条纹杨氏干涉条纹呈现出一系列黑白相间的圆环或直线条纹。

根据实验条件和光波的干涉效应,可以通过杨氏双缝干涉公式进行计算。

四、单缝干涉1. 单缝干涉的实验装置单缝干涉实验通常采用单缝光源、单缝和屏幕等组成。

单缝光源发出的光波通过单缝后形成一个光斑,映射到屏幕上形成单缝干涉图样。

2. 单缝干涉的干涉条纹单缝干涉的干涉条纹呈现出明暗相间且中央最亮的中央极大和两侧较暗的暗条纹分布。

单缝干涉的干涉效应可由单缝干涉公式和级差条件加以说明。

五、干涉现象的应用光的干涉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干涉仪干涉仪是一种基于光的干涉原理设计的精密仪器,常用于光学测量、干涉剖析和光学检测等领域。

2. 光纤通信光纤通信是一种基于光的传输技术。

光波经光纤传输时,可能会产生干涉现象,影响信号传输质量,因此需要进行干涉相关的优化和控制。

光的干涉-精品文档

光的干涉-精品文档

02
光的干涉条件
相干光条件
同一波源
01
干涉光必须来自同一波源,这样波源的相干性会影响干涉条纹
的质量。
频率相同
02
来自同一波源的光线必须具有相同的频率,否则它们将无法产
生干涉。
相位差恒定
03
来自同一波源的光线必须具有恒定的相位差,这意味着它们的
振动方向必须相同。
干涉条纹条件
稳定的干涉条纹
为了获得清晰的干涉条纹,需要 确保光线经过的路程差是恒定的 ,这意味着需要使用稳定的实验 装置和精确的控制光源。
相间的干涉条纹。
应用
分振幅干涉在光学实验、光学测 量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 测量光学表面的形状、光学元件
的精度等。
迈克尔逊干涉仪
01
定义
迈克尔逊干涉仪是一种利用分振幅干涉原理测量光学表面形状和光学元
件精度的干涉仪。
02 03
原理
迈克尔逊干涉仪通过将一束光波分成两束相干光波,分别经过反射镜后 再次相遇,形成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通过测量干涉条纹的变化,可以 推算出光学表面的形状和光学元件的精度。
光线的平行性
为了使干涉条纹更加明显,需要确 保光线具有平行性,这可以通过使 用聚焦透镜或高亮度的光源来实现 。
03
光的干涉类型
分波面干涉
定义
应用
分波面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相干光波 在空间某一点叠加时,形成明暗相间 的干涉条纹的现象。
分波面干涉在光学实验、光学测量等 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测量光学表 面的形状、光学元件的精度等。
全息干涉实验
实验原理
全息干涉实验是一种利用全息技术实现的干涉实验,通过 将一束光分成两束相干光波,然后在全息底片上记录它们 之间的干涉图样。

大学物理光的干涉

大学物理光的干涉

干涉在光谱分析中的应用
干涉滤光片
利用光的干涉原理,设计出具有特定光谱透过率 的滤光片,用于光谱分析和图像增强。
傅里叶变换光谱仪
通过干涉原理,将复杂的光谱分解为简单的干涉 图样,便于分析物质的成分和结构。
原子干涉仪
利用原子在空间中的干涉现象,测量原子波长和 原子能级,用于原子结构和量子力学的研究。
干涉在全息摄影中的应用
大学物理光的干涉
目录
CONTENTS
• 光的干涉基本理论 • 干涉现象的实验验证 • 光的干涉的应用 • 光的干涉的深入研究
01 光的干涉基本理论
CHAPTER
光的波动性
01
光的波动性描述了光在空间中传播的方式,类似于水波在液体 中的传播。
02
光的波动性表现为光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和波动,这些振
动和波动具有特定的频率和波长。
光的波动性是理解光的干涉、衍射等光学现象的基础。
03
波的干涉
波的干涉是指两个或多个波在空间中相遇时,它们相互叠加产生新的波动现象。
当两个波的相位相同,即它们的振动方向一致时,它们会产生相长干涉,导致波峰 叠加和波谷叠加。
当两个波的相位相反,即它们的振动方向相反时,它们会产生相消干涉,导致波峰 抵消和波谷抵消。
量子通信、量子计算等领域。
03
量子纠缠的实验验证
科学家们通过实验验证了光子纠缠现象的存在,如著02
03
光的相干性
光的偏振
干涉现象的产生是由于两束光的 波前相干,即它们的相位差恒定。
光波的电场和磁场在垂直于传播 方向上的振动方向称为光的偏振 态。
光子纠缠现象
01
光子纠缠
当两个或多个光子相互作用后,它们的状态变得相互关联,即一个光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D
n1
e
A
C n2 n1
B
n1
薄膜干涉
§4 分波面双光束干涉
一、杨氏双缝实验(1801)
装置: 稳定、明暗相间条纹
P
S1
Sd
r1
r2
y o
S2
D
物理分析:
d sin d tg yd
D
P
S1
d
r1
r2
y
o
S2 r2 r1
D
yd D
2k
2 (2k 1)
亮纹
暗纹
2
明、暗纹位置:
k 3, 2n1e / 3 368nm
讨论:
1 2k k 0,1, 2
I I1 I2 2 I1I2
if I1 I2 4I1
光的强度为最大值,干涉极大
I I1 I2 2 I1I2 cos
讨论:
2 (2k 1) k 0,1, 2
I I1 I2 2 I1I2
if I1 I2
0
光的强度为最小值,干涉极小
§3 两列单色波的干涉
2e
n22
n12
sin2
i
2
k
2ne 2 k
4ne 41.301.0107 5.20107
2k 1
2k 1
2k 1
k=1时: 5.20 107 m ----绿色光
k=2时: 1.733107 m
----紫外光,不可见
练习:一油轮漏油(n1=1.2)污染海面,在 海水(n2=1.3)表面形成一层薄油污。
随机变化
cos(2
1)
1
cos(2 1)dt 0
0
I I1 I2 非相干叠加加!
A2 A12 A22 2A1A2 cos(2 1)
2 对于相干光
cos(2
1)
1
cos(2 1)dt
0
cos() 恒定
干涉项
I I1 I 2 2 I1I 2 cos
I I1 I2 2 I1I2 cos
第12章 光的干涉
丰富多彩的干涉现象
水膜在白光下 白光下的肥皂膜
蝉翅在阳光下
蜻蜓翅膀在阳光下
白光下的油膜
肥皂泡玩过吗?
测油膜厚度
平晶间空气隙干涉条纹
等倾条纹
牛顿环(等厚条纹)
主要内容:
• 光波是电磁波 • 引起光效应的主要是电场强度 • 干涉现象及重要应用 • 获得清晰的干涉图样
§1 光的电磁理论
一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和折射率
真空中 介质中
c 1
00
v 1
透明介质
n rr
二 光强度
起主要作用是电矢量 E 光的强度由能流密度的大小决定 能流密度:单位时间内通过与波的 传播方向垂直的单位面积的能量
I A2
三 电磁波谱
§2 光的相干性
一 普通光与单色光
1 普通光源
原子跃迁
~ 处于激发态的任一原子




反射
无半波损失
空气 水
折射光无半波损失
四、 菲涅耳双棱镜实验
例: 在杨氏双缝实验中,屏与双缝之间的距
离D=1m,用单色光源(=589.3nm),问 (1)d=2mm和(2)d=10mm两种情况下, 相邻明条纹间距各为多大?
解:相邻明条纹的间距 d=2mm时
y D
d
y
D
d
1
589.3 10 9 2 103
二、 菲涅耳双镜实验
线光源 s*

M1
s1 *
1
2
A
s2 *
C
1
α
M2 2
B
等价于杨氏双缝
三、 洛埃德镜实验
S1P S2P
P
S1
屏移动 S2
条纹变化
实验表明: P点出现暗纹
S1
S1P S2P
S2
0 亮纹
半 波 损
P失
光 疏
入射
光 密




反射
有半波损失
空气

光 密
入射
光 疏
干涉相长,亮纹
干涉相消,暗纹
2
k称为干涉级,一般从0取起。
由于S1、S2是点光源,可向任何方向传播。 强度相同的空间各点的几何位置,应当满
足: r2 r1 常量
这些点的轨迹是以S1、S2为轴线的双叶旋 转双曲面,S1、S2为双曲面的焦点。
三 相干光的获得
同一时刻,光源中不同原子发出的光 波的频率、振动方向、初位相均无任何 关系,是非相干光。
解: 需考虑半波损失,根据明纹条件
2e
n22
n12 sin2 i
2
2k
2
2e
n22
n12
sin2
i
2
k
e (2k 1) (2k 1) 4.8107
4 n2 sin2 i 4 1.32 0.52
(2k 1)1.0107 m
k=1时有
emin 1.0107 m
从法向观察,i=0:
同一原子不同时刻发出的不 同 的光波列也是非相干光。
因此,不同光源发出的光或同一光源 的两部分发出的光都不是相干光。
只有把光源的同一点发出的 光分成两束,这两束光才是 相干光。
分光法
•分波阵面法 •分振幅法
两束相同的激光是相干光
1 分波振面法
2 分振幅法:利用光在两种介质分界 面上的反射光和透射光作为相干光
解:该蓝绿光的波长范围为1---2
2 1 100nm
1 2
(1
2
)
490nm
所以:1 440nm
2 540nm
当1的第k+1级条纹位置低于2的第k级位 置时,第k级光谱和第k+1级光谱重叠,条
纹变得无法分辨
(k
1)
D d
1
k
D d
2
k 4.4
所以,从第5级开始,条纹变得无法分辨。
光的干涉核心问题:
2n1e tgr sin i
2
2n2ecosr
2
2e
n22
n12
sin2
i
2
明、暗条件:
2k
2
2k 1
——明纹k=1 ,2 ,… ——暗纹k=0 ,1 ,2 ,…
2
2e
n22
n12
sin2
i
2
3 等倾干涉的意义
S
薄膜厚度 e 不变, 随
ii
i 变化的干涉
i
i
i
屏幕
透镜 反射板
合成: E E0 cos t
E Acos t
A2 A12 A22 2A1A2 cos(2 1)
在观测的时间内:
光强
I
A2
1
A2dt
0
A12 A22 2A1A2 cos(2 1)
A2 A12 A22 2A1A2 cos(2 1)
1 对于非相干光
分子发光的 随机性
2 1
m
2.95
104
m
0.295mm
d=10mm时
y
1 589 .310 9 10 10 3
m
5.89
105
m
0.059mm
双缝间距较小时,条纹间距才比较大。
[例]在杨氏双缝实验中,用折射率 n=1.58的透明薄膜盖在上缝上,并用 λ=6.32810-7m的光照射,发现中央 明纹向上移动了5条,求薄膜厚度。
光谱曲线: 光的强度按波长分布曲 线。
Intesity (a.u.) Intensity (a.u.)
0.12 Xe灯光谱图
0.10
0.08
0.06
0.04
0.02
0.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550 600
Wavelength (nm)
1000
530nm激光光谱图 532
x
S1
d
r1
P
r2
0
S2
解:
光程差每改变一个,条纹移动一条 中央变为第N条明纹
因r2光程未变,r1改变了(n-1)x
(n 1)x N
x
N
n1
5.46106 m
[例] 在杨氏双缝实验中,采用加有蓝 绿色滤光片的白光光源,其波长范围 为=100nm,平均波长为490nm。 试估算从第几级开始,条纹将变得无 法分辨?
ii
薄膜
等倾干涉 条纹
S
2e
n22
n12
sin2
i
2
k
4 等倾干涉条纹的特征
(a)为一系列明、暗相间的同心圆环;
(b)由 的表达式可知,i 越小, 越大,对应 的干涉级次 k 就越大。即:
圆环的级次是内大外小。
(c)等倾圆环内疏外密。
2e
n22
n12 sin2
i
2
k
(d)不同波长的光入射到薄膜上,若
e
5 薄膜干涉中的半波损失
iD
e Ar B
C
if n2 n1, n3
or n2 n1, n3
n1 n2
'
2
n3
2e n22 n12 sin2 i '
iD
e Ar B
C
if n1 n2 n3
n1 or n1 n2 n3
n2
' 0
n3
2e n22 n12 sin2 i '
(3)D、d一定,增大时,y也增大。
讨论:
y
yk 1
yk
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