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 区域地理 素质拓展课教案 南亚国家——斯里兰卡
《南亚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湘教版》

《南亚》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南亚地区的地理位置、人口分布和自然资源情况。
2. 了解南亚地区的历史背景、文化特点和宗教崇奉。
3. 了解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和主要产业。
4. 了解南亚地区的政治体制和国际干系。
二、导学内容1. 南亚地理梗概- 地理位置:南亚地区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尼泊尔、不丹、马尔代夫等国家。
- 人口分布:南亚地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印度是南亚地区人口最多的国家。
- 自然资源:南亚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
2. 南亚历史文化- 历史背景:南亚地区是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印度河流域文明、莫亚文明等都曾在这里繁荣发展。
- 文化特点:南亚地区拥有多元的文化,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在这里广泛传播。
- 宗教崇奉:南亚地区的主要宗教包括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崇奉在当地人民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3. 南亚经济发展- 经济现状:南亚地区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同时也发展了制造业、效劳业等行业。
- 主要产业:南亚地区的主要产业包括农业、纺织业、信息技术等,印度是南亚地区最大的经济体。
4. 南亚政治体制- 政治体制:南亚地区的国家各有不同的政治体制,其中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
- 国际干系:南亚地区的国家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国际干系,如印巴干系、印尼干系等。
三、导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了解南亚地区的地理、历史、文化、经济和政治情况。
2. 图片展示:展示南亚地区的地图、风景照片、文化遗产等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这个地区。
3.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南亚地区的看法和了解,增进思维碰撞和知识交流。
四、导学反馈1. 请学生就南亚地区的地理、历史、文化、经济和政治情况进行总结,撰写一篇短文。
2. 请学生就南亚地区的某一方面展开深入钻研,撰写一份调研报告或展示PPT。
3. 组织学生进行南亚地区的主题钻研,展示钻研效果并进行评选。
南亚初中地理示范课教案

南亚初中地理示范课教案课程名称:南亚地理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南亚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国家。
2. 掌握南亚的地形特征、气候类型及农业分布。
3. 了解南亚的人口、宗教和经济状况。
4. 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 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 南亚的地形特征、气候类型及农业分布。
3. 南亚的人口、宗教和经济状况。
教学难点:1. 南亚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
2. 西南季风对南亚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准备:1. 教材或南亚地理资料。
2. 南亚地图。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亚洲的地理特点,引出南亚地理课题。
2. 提问:你们对南亚有哪些了解?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 学生分享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讲解南亚的地形特征,包括喜马拉雅山脉、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和德干高原。
2. 讲解南亚的气候类型,重点介绍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
3. 分析西南季风对南亚农业生产的影响。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以印度为例,让学生分析其地形、气候和农业特点。
2. 学生分享分析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提问:南亚的地形和气候特点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二、课堂讲解(20分钟)1. 讲解南亚的人口分布特点,重点介绍印度的人口问题。
2. 讲解南亚的宗教分布特点,重点介绍印度教和佛教的传播。
3. 讲解南亚的经济状况,重点介绍印度的经济发展。
三、小组讨论(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讨论南亚各国在人口、宗教和经济方面的特点。
2. 各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初中地理南亚教案

初中地理南亚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能在图上填出南亚的国家和主要城市。
2. 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上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
3. 掌握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学会分析西南季风对降水以及农业的影响。
4. 知道南亚的主要农作物的种类、分布及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5. 清楚南亚是世界上人口密集地区之一,印度是南亚最大的国家、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
6. 了解南亚的工业开展概况,印度的主要工业部门及电脑软件业的开展概况。
教学重点: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南亚的主要农作物和工业。
教学难点: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南亚的主要城市,南亚的宗教文化。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亚洲的地理特征,引导学生思考亚洲的南部地区。
2. 提问学生对南亚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本,了解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 让学生通过地图标注南亚的国家和主要城市。
三、合作探究(10分钟)1. 分组讨论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让学生通过地图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
2. 各小组汇报探究结果,进行互动交流。
四、课堂讲解(10分钟)1. 讲解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分析西南季风对降水以及农业的影响。
2. 讲解南亚的主要农作物的种类、分布及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3. 讲解南亚的工业开展概况,印度的主要工业部门及电脑软件业的开展概况。
五、巩固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通过地图和资料,分析南亚的宗教文化特点。
六、总结(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记忆。
2. 提醒学生关注南亚地区的发展变化,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课堂讲解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了南亚的地理位置、范围、地形、气候、农业、人口和工业等方面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地图获取地理信息,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区域地理南亚课件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题名称:区域地理南亚课件教案2. 学科领域:地理3. 适用年级:高中4. 教学课时:1课时5. 教学目标:(1) 了解南亚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国家。
(2) 掌握南亚的地形、气候、河流、农业、城市分布等地理特征。
(3) 分析南亚地区的人口、宗教、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情况。
(4) 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和分析能力,提高对南亚地区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 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 南亚的地形、气候、河流等地理特征。
(3) 南亚的主要国家、人口、宗教、文化等情况。
2. 教学难点:(1) 南亚地区的地形、气候、河流等地理特征的形成原因和影响。
(2) 南亚地区的人口、宗教、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南亚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地理特征。
(2) 谈话法:引导学生探讨南亚地区的人口、宗教、文化等问题。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南亚地区的典型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情况。
2. 教学手段:(1) 多媒体课件:展示南亚的地形、气候、河流等地理特征的图片和视频。
(2) 地图:提供南亚的地图,帮助学生了解地理位置和范围。
(3) 数据表格:展示南亚地区的人口、经济等方面的数据。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 提问:请问同学们知道南亚吗?南亚包括哪些国家?2. 讲解:(1) 讲解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 讲解南亚的地形、气候、河流等地理特征。
(3) 讲解南亚的主要国家、人口、宗教、文化等情况。
3. 互动:(1) 提问:请问同学们知道南亚地区的地形、气候、河流等地理特征的形成原因和影响吗?(2) 邀请同学分享对南亚地区的人口、宗教、文化等方面的看法。
4. 案例分析:(1) 分析南亚地区的典型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情况。
(2) 引导学生从地形、气候、河流等地理特征的角度分析案例。
高中地理南亚说课稿

高中地理南亚说课稿尊敬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一个充满历史与文化魅力的地区——南亚。
南亚,这个位于亚洲南部的地区,不仅是人口密集的地带,也是世界上主要的宗教和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在这次说课中,我们将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社会等多个角度来全面了解南亚。
首先,让我们从地理位置开始。
南亚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这七个国家。
这些国家总面积约为430万平方公里,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以南,印度洋以北,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
南亚地区与西亚、中亚和东南亚相邻,是亚洲大陆的重要组成部分。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南亚的自然环境。
南亚地形复杂多样,从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到南部的印度洋岛屿,从广阔的印度次大陆平原到密集的孟加拉国三角洲,构成了南亚独特的自然景观。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其中包括地球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
此外,印度河和恒河等重要河流贯穿南亚,为这片土地带来了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水资源。
气候方面,南亚主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有明显的干季和雨季之分。
每年夏季,南亚地区会受到季风的影响,带来丰沛的降水,但也伴随着洪涝灾害的风险。
而在冬季,气候则相对干燥,温差也不会太大。
现在,让我们转向南亚的人文社会特点。
南亚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总人口超过15亿,其中印度和巴基斯坦人口最多。
这里的人们信仰多元,印度教、佛教、锡克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等多种宗教在此和谐共存。
宗教的多样性也造就了南亚丰富多彩的文化和艺术,比如印度的宝莱坞电影、孟加拉的民间舞蹈等。
经济方面,南亚各国发展水平不一,但总体上属于发展中国家。
印度是南亚最大的经济体,近年来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迅速,成为全球软件外包的重要基地。
而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国则以农业和纺织业为主。
南亚各国正面临着经济发展、减贫、环境保护等多重挑战。
在教育领域,南亚各国政府都在努力提高国民教育水平。
印度拥有一些世界级的高等教育机构,如印度理工学院等。
南亚教案课前导入

南亚教案课前导入标题:南亚教案课前导入教学目标:1. 了解南亚地理位置、特点和文化背景;2. 培养学生对南亚地区的兴趣和好奇心;3.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准备:1. 电子白板或黑板;2. 南亚地区的地图、图片或视频素材;3. 学生参与互动的活动或游戏。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老师可以通过展示一张南亚地区的图片或视频素材,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他们对南亚的好奇心。
2. 提问与讨论:与学生一起讨论他们对南亚地区的了解和印象。
可以提问以下问题:- 你们知道南亚地区吗?它包括哪些国家?- 你们对南亚地区有什么了解或印象?- 你们对南亚地区的文化和风俗有什么了解?二、知识输入(10分钟)1. 展示地图:使用电子白板或黑板展示南亚地区的地图,指出南亚地区包括哪些国家,如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
2. 介绍南亚地区的特点:简要介绍南亚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人口规模等相关信息,帮助学生对南亚地区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三、情感引导(10分钟)1. 观看视频或图片:播放一段有关南亚地区的视频或展示一些南亚地区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视觉感受来了解南亚地区的风景、人文等方面的特点。
2. 学生分享:鼓励学生根据所观看的视频或图片,分享自己对南亚地区的感受和想法,激发他们的情感参与和学习兴趣。
四、互动活动(15分钟)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由讨论南亚地区的文化、风俗、名胜等方面的内容,并记录下来。
2.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介绍他们讨论的结果,分享各自的发现和观点。
3.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他们对南亚地区的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入。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回顾:回顾本节课学到的南亚地区的相关知识和学生的讨论成果。
2. 激发兴趣: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南亚地区的文化和风俗,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延伸:1. 布置任务:要求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南亚国家进行深入研究,并准备一个关于该国家的简短报告。
南亚地理初中教案

南亚地理初中教案教案标题:南亚地理初中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南亚地理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环境等基本特征;2. 了解南亚地区的文化、宗教、经济等方面的特点;3. 掌握南亚地区的主要国家和重要城市的名称和位置。
教案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地图或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南亚地理的位置,与中国相邻的国家有哪些。
2. 引发学生对南亚地理的兴趣,提出问题:你对南亚地理有什么了解?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南亚地理的地形特征,如喜马拉雅山脉、恒河、恒河三角洲等。
2. 介绍南亚地理的气候特征,如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等。
3. 介绍南亚地理的环境问题,如水资源、森林资源等。
三、活动展开(20分钟)1.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南亚地区的文化特点和宗教情况,并列举出几个典型的例子。
2. 分组研究:学生分成小组,研究南亚地区的主要国家和重要城市的名称和位置,并制作海报展示。
3. 视频观看:播放有关南亚地区的文化或旅游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南亚地区的风土人情。
四、总结(10分钟)1. 学生回答问题:请学生回答问题“南亚地理的地理特征有哪些?”、“南亚地区的文化特点有哪些?”等。
2. 教师总结: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并强调南亚地理的重要性和与中国的联系。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作业要求: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南亚地理的短文,包括地理特征、文化特点和重要国家城市等内容。
2. 提示:可以借助图表、图片等辅助材料,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
教案评价: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南亚地理的基本特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环境等方面。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分组研究等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研究能力。
作业布置的短文写作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南亚地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南亚》名师教案(第1课时)

《南亚》名师教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并能在图上找出南亚的主要国家。
(2)掌握南亚的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上找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
2.过程与方法运用看图、读图等方式来了解南亚的地理位置和主要地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南亚地区的读图训练,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的思想意识,体会读图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南亚的地形及河流。
【教学难点】绘制地形剖面图,分析南亚地形。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复习提问:同学们都看过《西游记》的故事,故事中的唐僧要到哪里去取什么经(学生回答)明确:他们要到天竺国取《佛经》,天竺国也就是现在的南亚地区。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南亚,首先来看南亚的地理位置和主要国家及地形特点。
二、新课学习(一)位置与国家纬度位置:南亚大部分地区位于100N~300N之间,北回归线穿过其中部,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
海陆位置:南亚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西段与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
它东濒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
又称为南亚次大陆,总面积约430万千米 2 。
阅读:南亚次大陆南亚因喜马拉雅山脉等高大山体而与亚洲其他地区隔开,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
因为它的面积小于大陆,所以被称为南亚次大陆。
又因为印度和巴基斯坦是南亚的主要大国,也有人称南亚为印度次大陆或印巴次大陆。
南亚主要的国家:南亚地区包括的国家有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还有印度洋上的两个岛国——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
拓展延伸:克什米尔克什米尔是南亚次大陆西北部(青藏高原西部和南亚北部的交界处)的一个地区,属于印度和巴基斯坦争议地区,其中印度控制南部,巴基斯坦控制北部,面积22万8478平方公里。
歌诀记忆南亚的位置和国家喜山印洋间,北回归线中部穿;南亚七国家,海上斯与马,内陆是尼不,临海孟印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亚大陆与斯里兰卡
主讲人:莫X 讲授时间:30分钟
授课时间:2018年4月23日
授课内容:
一、南亚大陆概况
1.范围:
南亚指位于亚洲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中、西段以南及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
它东濒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
南亚共有7个国家,尼泊尔、不丹为内陆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为临海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为岛国。
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把南亚同亚洲其他地区隔开,使南亚成为相对独立的自然单元,因为它的面积小于大陆,有南亚次大陆之称。
这部分又可以再分为印度半岛区和斯里兰卡岛区。
2.南亚自然概况:
北部是喜马拉雅山地,平均海拔超出6,000米,中部为大平原(由印度河、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冲积而成,三条河流是南亚主要河流),南部为德干高原和东西两侧的海岸平原。
高原与海岸平原之间为东高止山脉和西高止山脉。
气候类型包括热带季风气候(绝大部分)、高原山地气候(北部喜马拉雅山脉)、亚热带草原和沙漠气候(西北部)、热带雨林气候(斯里兰卡东南部、马尔代夫)。
包含世界雨极乞拉朋齐。
3.人文环境:
南亚是四大文明发源地之一。
南亚次大陆包含了世界超过五分之
一的人口达17亿左右,使其成为世上人口最多和最密集的地域,但同时也是继非洲撒哈拉地区后全球最贫穷的地区之一。
由于政治及宗教上的分别,当地的政局都不太稳定。
南亚农业还是比较发达,耕地面积亚洲第一。
盛产水稻、小麦、甘蔗、黄麻、茶叶、棉花、橡胶以及香蕉、芒果等热带水果高产地,其中黄麻和茶叶产量局世界首位。
富含煤、铁、云母、金等矿石。
主要工业为钢铁、机械、纺织、软件等轻工业,以及信息产业和信息产业发展较快。
二、斯里兰卡的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印度洋上的岛国,位于印度半岛东南部
2.地形地貌:斯里兰卡岛大致呈梨形,中南部为高原,北部沿海地区为平原
3.气候特征:热带季风气候、东南沿海部分热带雨林气候
4.自然资源:斯里兰卡为世界排名前五的宝石生产大国,被誉为“宝石岛”红宝石、蓝宝石及猫眼最有名。
石墨、云母,钛铁也矿藏丰富。
三、斯里兰卡的人文风情
1.国家:斯里兰卡全程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旧称锡兰,首都为科伦坡。
(国旗、国徽、国花介绍)
2.人口和宗教:
斯里兰卡总人口大约2120万人,是主要由僧伽罗族、泰米尔族(穆斯林)组成的多民族国家,所以宗教信仰比较多,大部分信仰佛教,也有基督教、印度教、伊斯兰教的信徒。
3.工业和农业:
工业以纺织、服装皮革和农产品加工等轻工业为主,基础薄弱,大多集中于首都科伦坡地区。
农业以种植园经济为主,主要作物为茶叶、椰子、橡胶、水稻为主,其中最重要的出口产品为锡兰红茶,该国也是世界三大产茶国之一,茶叶对于国内经济影响颇大。
4.渔业:高跷钓鱼,但现在已经商业化。
五、斯里兰卡的旅游特色
斯里兰卡经济重要一部分来源于旅游。
1.基本情况
语言:僧伽罗语、泰米尔语为斯里兰卡官方语言和全国语言,上层社会通用英语。
外交原则:支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等。
与中国关系良好,汇率稳定1人民币等于22卢比。
交通:首都科伦坡有国际机场,火车通往各个城市。
的士巴士齐全。
2.习俗禁忌
习俗:
(1)斯里兰卡信仰佛教,所以僧侣备受尊重,与僧侣对话时,不论是坐着还是站着,都设法低于僧侣的头部,进入寺院要赤脚,
不可戴帽子。
乘坐公共汽车僧人从前门上车,普通人从后门,
车前设有僧人专座。
(2)斯里兰卡打招呼。
初次见面多采用握手、双手合十的方式打招
呼,在面部合十最为规范。
斯里兰卡人喜欢红、白、黄,视乌
鸦为吉祥物。
(3)以僧伽罗人婚俗为代表,结婚当日,有小舅子为新娘洗脚、系同心结、打破椰子等习俗。
新娘在婚礼礼台上围上新郎送的花
布,戴上新郎送的鱼形发卡。
斯里兰卡中部山区还存在一夫多
妻制。
(4)斯里兰卡点头和摇头的意义与中国相反。
吃饭用右手的拇指、食指、中指三个手指拿起食物食用。
禁忌:(1)斯里兰卡佛教教徒过午不食,不进娱乐场所、不骑车、不乘母畜拉的车、不快跑,不戴手表、庙内赤足。
(2)忌讳用左手传递东西或食物,视左手为肮脏、下贱之手。
不杀生的教义。
3.饮食
吃食:早上以烙饼、炒烙饼、煎蛋饼为主,中午吃米饭,菜中放咖喱。
以大米、椰肉、玉米、木薯等为主要食物,偏爱椰汁和红辣椒。
饮料:椰子、红茶。
咖啡。
4.节日:由于多民族且宗教多元化,所以斯里兰卡有各种宗教的节日,每个月都要过两三次节日,佛教节日居多。
5.景点
阳光沙滩海浪:美蕊沙是斯里兰卡最著名的海滩之一。
加勒城堡:荷兰人17世纪建造的欧式建筑,现衣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丹布勒金寺:斯里兰卡佛教石窟式四寺庙,佛教教徒朝圣之地。
英伦小镇:殖民时期英国人居住地,有小英格兰之称
灯塔:
生活体验:
科伦坡:
德希韦拉动物园:斯里兰卡最大的动物园,亚洲最完善的动物园之一,热带动物居多。
辛哈拉贾森林保护区、霍顿平原国家公园:世界自然遗产,徒步旅游胜地。
波隆纳鲁瓦古城(世界文化遗产)、锡吉里亚古城(亚洲保持最为完好的城市中心):
狮子岩:平地崛起的石山,
除了雪,上帝给了斯里兰卡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