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的表面积导学案

合集下载

【新版】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五年级(2)班数学导学案三、自我检测(一)填空1、长方体有( )个面,每个面都是( )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 )形,相对的面( )。

( )个顶点,( )条棱。

相对的棱长度( )。

2、长方体的最多有( )面是正方形。

3、从一个顶点引出的三条棱叫做长方体的( )、( )、( )。

长方体有( )条长,( )条宽,( )条高。

http://w ww.xkb1.c om(二)说出下列长方体的长宽高多少?(单位:厘米cm )长 ,宽 ,高 ; 长 ,宽 ,高 ;长 ,宽 ,高 ; 长 ,宽 ,高 ;(三)、判断(1)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 )(2)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都相等的物体一定是长方体。

( )(3)长方体12条棱的长度相等。

( ) (4)一个长方体最多有两个面是正方形。

( ) (5)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 ) 四、拓展延伸1、看右图填空(单位:厘米):①、它的前面是( ),长是( ),宽是( ),高是( )。

②、它的上面是( ),它的长是( ),宽是( )。

③、它的左面是( ),它的长是( ),宽是( ),。

2、思考:试求右图长方体所有棱长的和。

思考:怎样求长方体所有棱长的和,试总结出公式。

棱长总和=152265517128512710五年级数学导学案二、展示交流三、自我检测(一)、填空。

1、正方体是由()个完全相同的()围成的立体图形。

2、正方体有()个顶点,()条棱,它们的长度()。

3、因为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的长方体,所以正方体是()的长方体。

(二)、看图并填空。

(单位:厘米)(1)这是一个( )体。

(2)它的棱长是( )厘米。

(3)棱长之和是( )厘米。

(4)每个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三)、法官我来当X|k | B| 1 . c |O |m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2、正方体的6个面一定是正方形。

长方体的表面积导学案

长方体的表面积导学案
①我的收获:

②以后我会在
方面多加努力。
板书
设计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教学
反思
学法
指导
观察法实践法
重难点
正确建立表面积的概念,学会正确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学习流程
导案
学案




(5)
复习
导入
明确
目标
一、铺垫复习:
1、长方体的特征是什么?
2、标出自带长方体纸盒的长、宽、高,并说出右面、上面的长和宽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15)
尝试
探究
组内
交流
合作学习:
1、小组相互说一说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
五年级数学《长方体的表面积》导学案
任课教师:班级:学生姓名:月日星期:
学习
内容
教材18---19页内容
课型
问题解决课
教具学具
纸折长方体
学习
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操作观察,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学会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2、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①上下两个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长方体的()和()作为长和宽的;
②前后两个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长方体的()和()作为长和宽的;
③左右两个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长方体的()和()作为长和宽的。
长方体的表面积=
正方体的表面积=
我的想法:(小组交流)
(学生讨论,教师同时参与多个小组的研究和讨论。)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导学案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导学案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导学案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导学案第【1】篇〗《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长方体表面积》的内容及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概括、推理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通过感知、操作、抽象归纳等方式,初步学会求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成功之愉悦。

教学重难点:重点 : 长方体表面积计算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难点 : 长方体的特征与解题思路。

教具学具 : 多媒体课件、长方体盒子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播放班级放学后地上的废纸。

出示:你知道吗?据调查1吨废纸能生产好纸800千克,可以少砍17棵大树。

节省3立方米的垃圾填埋场空间,还可以节约一半以上的造纸能源,减少35%的水污染,纸的再生产等等。

同学们,看到这满地的废纸和了解到的信息,你有什么想要说的吗?学生发言。

展示老师为咱班做一个这样的收废纸的纸箱子。

这是一个什么形状的盒子?(长方体)2、复习长方体的特征: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以前学会了哪些与长方体有关的知识?根据学生的汇报,展示:长方体有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的),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追问:指什么相同?(重点说面积相等。

)3、要做这样一个纸箱,我们至少要准备多大面积的纸板呢?学生自由发言。

点明课题: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长方体的表面积。

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要研究的内容。

板书:长方体的表面积二、出示学生学习目标:1、学会求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感悟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探究新知,指导自学1、再次明确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

(1)请同学们拿出你的一个长方体,用手摸一摸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摸给你的同桌看。

(2)你有办法一眼就能看全长方体的表面积吗?学生发表意见。

2、讨论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1)学生讨论发言。

(2)课件出示剪开的过程。

2021-2022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3 长方体和正方体 问题导学案

2021-2022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3 长方体和正方体 问题导学案

沁县“长治好课堂”数学问题导学案学校班级五年级学生姓名主备人张雪彬审核人学案编号5SB0301 课题《长方体的认识》学习目标【基础性目标】我能通过观察实物、模型,操作学具,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并找到长方体的长、宽、高。

【拓展性目标】我能在操作和探索的过程中,发现长方体的面、长宽高的特征。

【挑战性目标】我会动手制作长方体。

重难点正确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培养空间概念。

能正确辨认特殊长方体的特征,掌握长方棱长的特征。

导学过程环节问题导学学法指导知识链接想一想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自主学习1.拿出自己准备好的长方体实物,动手摸一摸,数一数感知长方体的面,比一比它们的面有什么特点?长方体有()个面,相对的面()。

2.什么是长方体的棱?它有几条棱?棱和棱相交的点叫什么?1.长方体的棱有什么特点?它可以分为几组?找长方体实物动手摸一摸,用尺子量一量,拆开比一比面。

合作探究小组交流长方体顶点;面,棱的特点。

展示提升小组代表拿长方体模型介绍各部分名称,并验证自己的结论。

基础性训练达标检测1.分一分,填一填。

(填序号)上面的图形中,平面图形有____________;立体图形有____________。

拓展性训练2.填空。

(1)长方体有( )个面,( )条棱,( )个顶点。

(2)长方体相对的面( ),相对的棱( )。

(3)一个长方体最多可以有( )个面是正方形。

3.判断。

(1)凡是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的物体都是长方体。

( )(2)长方体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 )(3)长方体的6个面一定都是长方形。

( )(4)长方体相对的面大小相等。

( )挑战性训练4.选择。

(1)下列物体中,形状不是长方体的是( )。

A.火柴盒B.红砖C.茶杯 D.木箱(2)长方体的12条棱中,高有( )条。

A.4 B.6C.8 D.12思维导图沁县“长治好课堂”数学问题导学案学校班级学生姓名主备人张琦楠审核人学案编号5SB0302 课题正方体的认识学习目标【基础性目标】我能理解和掌握正方体的特征,理解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关系。

长方体的表面积导学案

长方体的表面积导学案

长方体的表面积导学案育才二小五年级下册导学案五年班姓名:长方体的表面积课型:新授课时数:1课时上课时间:主备人:王凤丽审核:五年级组执教:学案教案自学导航活动一:理解长方体展开是6各面教师让学生拿出长方体的盒子并沿着棱剪开,把长方体展开成6个面并观察这6个面有什么特点?学生举手。

活动二:理解长方体表面积与长宽高的关系教师出示例题,一个知道长、宽、高的长方体纸盒,如何才能求出它的表面积学生利用手中的长方体纸盒为参照,探究如何才能求出长方体的表面积。

学生同组之间相互讨论,教师巡视指导每个小组的讨论活动。

由学生总结如何求长方体的表面积。

组成长方体表面积的6个面,等于×2=长方体的表面积活动三:给出实际数据,求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师让学生自己求出长7厘米、宽5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学生列式:×2活动四:推导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学生思考正方体的表面积如何求?活动五:巩固提升正方体、长方体表面积应用的拓展。

课堂小测与反馈xb1.新课标网知识目标:结合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的情景,经历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过程,能够准确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能力目标: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入新课。

二、探究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三、给出实际数据求长方体表面积四、讨论正方体表面积的求法五、质疑拓展,解决合作学习中没有解决的问题。

交流合作体会,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六、总结教学反思:粉刷墙壁课题粉刷墙壁课型学案导学年级五年级教师王凤丽学习内容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49页学习目标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在学生动手的基础上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知道墙壁的那些地方要刷,那些地方不要刷,并会计算粉刷墙壁的面积。

重点难点在小组间交流合作的基础上,提高计算能力和计算速度,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学案导案独立尝试一个长方体的饮料盒,他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10厘米,做一个饮料盒至少需要多少纸盒?某型号洗衣机,高95厘米,底面长54厘米,宽50厘米,要给洗衣机做个布罩,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布?一个无盖鱼缸的形状是正方体,棱长是3分米,制作这个鱼缸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玻璃?布置课前预习49页。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导学案精选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导学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导学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导学案第【1】篇〗教学案例:《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与评析课题:长方体的表面积教材简介:长方体表面积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特征的基础上教学的。

教学的难点在于,学生往往因不能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想象出每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以至在计算中出现错误。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建立表面积的概念,教材加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让每个学生沿长方体纸盒的棱剪开,再展开,清楚地看出相对面的面积相等,为表面积计算做好了准备。

为了培养学生能够根据具体条件和要求,确定不同的面积怎样计算,更好地发展空间观念,教材中没有总结长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而且还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

这部分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密切,教学中要遵循教材编写意图,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活动情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意义,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在探索学习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共同研究问题的习惯。

3、通过亲身参与探索实践活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并从中获取成功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长方体表面积计算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长方体的长、宽、高,确定每个面的长、宽是多少。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剪刀、长方体盒子、直尺、硬纸板、火柴盒。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件礼物,想把它送给这节课爱动脑筋、爱发言的同学,老师觉得礼物的盒子不够精美,大家能不能给老师出个主意?(学生说出主意后,电脑演示:物体盒子包装)想知道这张包装纸的大小吗?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就会明白。

(电脑演示:包装纸打开)〖评析: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捕捉生活中常见的包装问题,很自然地将学生带入了求知的情景之中,设计巧妙,为学生动手操作创设了情景,激发了兴趣,调动了学生探索的积极性。

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开课教案)

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公开课《长方体的表面积》课题: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时间:2019 年 3 月 19 日教学课时: 1 课时课型:公开课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目标:1.理解:借助长方体的展开图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意义。

2.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技能:能根据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运用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

学法:积极思考,动手操作,自主探索新知。

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教学课件和实物模型演示长方体的展开图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出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材分析:长方体表面积的意义属于理解和识记,该知识点是本课时的重点内容。

教学时,可以借助长方体的实物及其展开图进行分析。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分清长方体的实物图与展开图之间各部分之间的对应关系。

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是常考点,此部分内容主要讲的是长方体基础图形(六面齐全)的表面积。

牢固掌握本知识点有助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表面积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比较抽象。

虽然五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为此,我在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剪出长方体的展开图,引导学生联系长方体的特征,以此为基础理解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意义,建立表面积的概念。

学生活动:通过动手操作将长方体纸盒进行拆分,呈现长方体的展开图,观察、比较和交流,归纳总结出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学法指导,课件设计:学法指导:为了使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在学生的数学实践活动中得到理解与发展,这节课主要采用“情境探究”法、“观察法”、“演示法”、“比较法”等,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 第4讲 长方体表面积的拓展 (1)(教案教学设计导学案)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 第4讲 长方体表面积的拓展  (1)(教案教学设计导学案)
7、在一个棱长为50厘米的正方体木块,在它的八个角上各挖去一个棱长为5厘米的小正方体,问剩下的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是多少?
50×50×6=15000平方厘米
8、已知一个正方体木块能分割成若干个棱长为l厘米的小正方体木块,并且在这个大的正方体木块的5个面上涂上红色,把它分割成若干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木块后,有两面涂上红色的共有108块.那么只有一面涂上红色的有多少块?
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
学生姓名
年 级
五年级
学 科
数学
上课时间
教师姓名
课 题
第4讲 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拓展
教学目标
1、掌握长方体的组成及其展开图;
2、理解长方体表面积公式的推导;
3、能根据公式正确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用彩带捆扎一种礼品盒(如图),结头处需要24cm彩带,捆扎好这个礼品盒需要1.8米的彩带.
2、一根铁丝围成的长方体框架长8米,宽6米,高4米,这根铁丝长__72______米。如果在这个长方体外围糊一层纸,最少需要___208_____米2纸。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__192______米3。如果用这根铁丝围成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分别是___216_____米2和____216____米3。
40÷2=20平方厘米
20×2+20÷2×4=80平方厘米
5、用2100个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木块堆成一个实心的长方体。已知长方体的高是10厘米,并且长和宽都大于高。这个长方体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1×1×1×2100=2100立方厘米
长×宽=2100÷10=210平方厘米
长和宽都大于高
210=15×14
A.a3+2a2B.7a2C.8a2D.无法确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方体的表面积导学案
五年级班
一、学习目标
1、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2、经历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

二、学习过程
1、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 )
2、34页图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面的面积=()面的面积;()面的面积=()面的面积;()面的面积=()面的面积;这个长方体的上下两个面的长是()宽是(),左右两个面的长是()宽是();前后两个面的长是()宽是()
3、在准备好的长方体和正方体上,分别把上、下、左、右、前、后标在6个面上。

沿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剪开并展平。

观察后填空:()面=()面、()面=()面、()面=()面
4、阅读教材33-34页后填空。

长方体或者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

5、要解决例1的问题,实际上就是要我们求()?可以怎样计算?(写在下面)
解决的方法1:
解决的方法2:
三、试一试,我能行。

1、亮亮家要给一个长0.75m,宽0.5m,高1.6m的简易衣橱换布罩,至少需要用布多少米?
2、练习6第一题
前面的面积分别是()、()、();右侧的面积分别是()、()、();向上的面的面积分别是()、()、();
四、盘点收获
通过自己的努力,我发现了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是:(填写两种解决方法)
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